如何看待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出现众所周知,科学的起源在古希腊。
古希腊创造了最早的科学,以及更重要的,最早的哲学。
然后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年代,亚里士多德虽然本人在科学上的成就很难找到对的出来,但是他为科学作出的贡献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亚里士多德系统的对古希腊人的科学进行了分类,把各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分出来。
亚里士多德吸收古希腊人的哲学成果,系统的提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根据归纳总结出来的基本常识,用逻辑的方法推导、演绎,从而构建科学大厦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正是现代科学所使用的方法。
《几何原本》这样的著作,就是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
但是古罗马被蛮族摧毁后,欧洲陷入了黑暗。
蛮族目不识丁,到处烧杀抢掠,摧毁了古罗马的文明,摧毁了欧洲的文明成就。
而基督教教会,则成了中世纪黑暗中,保存文明火种的明灯。
由于教会的长期系统的传承,不管是文字,还是书籍,都保存了下来。
在中世纪中,基督教的贡献有:1、保存了文明不被蛮族摧毁,并教化蛮族,使得他们最终文明化。
2、把亚里士多德推上了极高的高度。
虽然亚里士多德成就的很多错误,也在基督教的推行下蔓延开,但是亚里士多德那一整套的逻辑化的思维方式,也因此推行开了。
基督教时代的科学家们,从事研究的时候,都是采取从事实中归纳公理,用逻辑严密的方法推导结论的方法,而这个正是科学出现所必不可少的。
(实际上只要有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亚里士多德的那些错误本身并不重要。
)3、通过圣经引入了犹太人的哲学成就。
犹太人的哲学和欧洲人的有很大不同。
因为圣经的推广,这种新的哲学给欧洲的哲学添加了新的血液。
4、通过经院哲学的发展,极大的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成就。
很多在后来影响深远的哲学成就,例如奥康姆剃刀,就是经院哲学的成就。
5、极力的推动对大自然的探索。
因为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对世界的探索,就是对上帝的认识,所以极力的推动科学研究。
最早的科学家,几乎都是虔诚的信徒或者教士,就是这样的原因。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思维模式的矛盾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思维模式的矛盾[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基督教文化,并分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立看法及社会地位。
着重分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思维模式的矛盾性,从而肯定了基督教文化在历史上不可估量的地位和对整个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思维模式一、引言麦格拉斯在《基督教概论》里提到,“基督教在塑造西方文化的传统和价值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麦格拉斯:2003)何谓基督教文化?是指“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文化,也是以基督教的世界观为内核所形成的文化形态。
”(刘建军:2005)就是以基督教思想原则来考虑人和世界的思维过程本身。
基督教文化本质是信仰文化,是通过强调人自身的精神力量的方式信仰“上帝——耶稣”,并最终达到救赎的目的。
公元3世纪,随着罗马帝国内部矛盾的激化,外部矛盾外部蛮族的入侵也变的越来越频繁。
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社会没有秩序传统道德解体生命受践踏,到处充满血腥,当时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强大的稳定的力量来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民族总面临着如何维系自己使成为一个主体的问题。
在中世纪初期的欧洲,恰恰是基督教的出现承担了依靠信仰来维系人群和民族乃至国家的使命。
在依靠信仰维系社会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方式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是靠共同信仰融在一起。
正因为有了共同的信仰才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才把各种新的社会要素推向了和谐和稳定。
所以,中世纪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就成了最大的文化表征。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地位一提到中世纪,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头戴盔甲手执长剑的骑士们,或为了信仰而参加圣战的十字军勇士们,继而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黑暗世纪”。
众多周知,从公元467年的西罗马灭亡开始,欧洲就进入了中世纪阶段。
恩格斯称“中世纪”为“一颗没落的明珠”很具有客观性。
为何称没落?西方史学界认为古希腊文化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源头,而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才真正延续并发展了希腊和罗马的历史,所以,他们只把中世纪看成一个过渡时期。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探析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探析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对欧洲和美洲等地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首先,基督教对欧洲的影响非常明显。
自公元4世纪以来,基督教成为欧洲主要的宗教,贯穿着欧洲历史。
基督教对欧洲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建筑、艺术、音乐、文学等。
欧洲教堂的建筑风格、圆顶和尖顶的使用等等,都源自与基督教的相关历史和信仰。
此外,欧洲许多著名的艺术品也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莫扎特的天鹅湖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两个作品都使用了基督教的主题和象征。
其次,基督教还对西方政治产生了影响。
欧洲中古时期,基督教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欧洲出现了许多教皇和神职人员对政治的干预。
但在教皇权力的最高峰时期,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反抗的态度,并形成了像英国国教和法国共和国一样的政治制度。
此外,基督教在西方的道德价值观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督教教义中的慈善和仁爱精神,在西方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使得西方社会注重人性和人的尊严,并赞扬爱和宽容。
这些基督教的价值观对西方文化的道德、伦理和道德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英语的发展,基督教对它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基督教出现之前,英语尚未完全发展,只存在于基督教信仰之前。
在基督教信仰流行的时期(公元6至7世纪),几乎所有英格兰人都是基督徒,而拉丁语便成为了西欧教会的语言。
因此,英格兰人中的许多人开始学习和使用拉丁语和诵经的英语。
这些用于教育和礼拜的语言逐渐发展成为了大英语,后来演变成现代英语。
基督教也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中世纪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试图将基督教教义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融合。
此外,基督教的信仰理念影响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
例如,在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认为与基督教的教义相矛盾,引发了许多的争议和探讨。
11 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古代两河流域与埃及的神话与宗教 犹太教人文主义 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之所以得到极大的发 展,是有很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的: (1)基督教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2)各个封建政权需要基督教以支持王 权。 (3)来自东方的伊斯兰教的极大压力,
“随着基督教势力的越来越大,基督教 神学统治正式登上西欧的历史舞台,并 对当时的西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督教产生于乱世之中,基督教在犹太 教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这大大起到了抚 慰人心的作用,人们普遍地寄希望于来 世,向往天堂,向往那个没有饥饿,没 有贫困的另一个世界。
二、贡献
1.基督教崇尚“仁爱”和“和平”,因 此极度反对残酷的赛武审判和战争,使 得人们的人身权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2.基督教教会中的重要人员如教士,修 道院里的人还 有全教会的施济活动总是 频繁地开展着,大大减轻了许多穷人的生 活压力
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 ,教会的活 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文化的发展做出 了重大贡献。 基督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从而成为中 世纪的主流文化,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 期西欧文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 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并成为 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传播者。
四、传承和革新
一、基督教的根本信仰带来了近代科学 的大发展 二、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 三、基督教奠定了新的西方文化个性— —对人的终极关怀
总结与反思
总的来说,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仍是西方发展史 上的重要一环,它上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下导近 代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 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 基督教神学统治范围极广,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 面面。无论是在思维内容、艺术、文学、科技、 政治、经济等等方面的。尤其是《圣经》,它对 欧洲人民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不可否认的,中 世纪基督教虽然为当时的社会带去一定的灾难, 但是也留下一批宝贵的财富。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初中历史教案讲解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初中历史教案讲解在中世纪欧洲,宗教与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将通过几个方面的讲解,帮助初中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
以下是本教案的内容:第一部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特点1.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为主流宗教,基督教的传播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分析基督教的起源,重点介绍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传播途径和手段,以及基督教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2.教会的组织和权威教会在中世纪欧洲拥有巨大的权威和影响力,我们将介绍教会的组织结构,包括教皇、主教、修道院和僧侣等。
同时,我们会讨论教会的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教会如何通过宗教仪式和教义来维护其权威。
3.十字军东征与圣战观念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和政治结合的典型例子,我们将介绍十字军东征的背景、目的和过程,并探讨十字军东征如何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观念和文化。
第二部分: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特点1.修道院与普教修道院在中世纪欧洲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介绍修道院的起源、类型和功能,并讨论修道院在知识传播、文化保护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贡献。
2.文学与建筑艺术中世纪欧洲的文学与建筑艺术反映了宗教的影响,我们将介绍当时流行的文学题材和文学形式,以及教堂建筑的特点和意义。
3.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世纪欧洲也处于宗教的约束之下,我们将介绍当时的教育方式和学校组织,重点探讨修道院学校和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部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互动1.宗教仪式与民间信仰除了正统的基督教仪式,中世纪欧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
我们将介绍一些融合了宗教与民俗的仪式和节日,讨论民间信仰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宗教艺术与文化表达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艺术是宗教与文化的重要结合体,我们将介绍当时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以及这些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宗教与文化内涵。
3.宗教改革与文化转变中世纪晚期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介绍宗教改革的起源、主要人物和影响,以及宗教改革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转变。
理解中世纪欧洲的与宗教

理解中世纪欧洲的与宗教宗教是中世纪欧洲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深深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世纪欧洲与宗教的关系。
一、宗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在中世纪欧洲,宗教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基督教是当时的主流宗教,教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廷、修道院和教堂成为权力的象征,宗教领袖被视为神圣的代表。
人们将信仰和宗教教义放在首位,虔诚地参与礼拜、忏悔和其他宗教活动。
二、宗教的统治与教堂的权威教堂在中世纪欧洲的权威无可争议。
教会掌控着重要的思想资源,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
宗教法庭负责审判,宣布正统教义,并惩罚异端。
教廷和修道院发挥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同时掌握着重要的教育机构。
宗教的统治方式广泛影响了法律、文化乃至艺术。
三、修道院的作用与功能修道院在中世纪欧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修道士们以禁欲、祷告和勤奋的生活方式示范给信徒们,展示了对宗教教义的忠诚。
他们开展慈善事业,提供庇护所和医疗服务,为失去依靠的人们提供援助。
修道院成为了保存文化和知识的重要中心,不仅收藏书籍和手稿,还提供教育和培训。
四、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与信仰中世纪欧洲的人们虔诚地信奉宗教。
他们相信教会是通往天堂的唯一途径,通过信仰和奉献可以获得永生。
人们参加教堂活动,参与礼拜和圣餐仪式,并向神灵祈祷寻求指引和保佑。
信仰成为了个人和社会行为的基础,宗教仪式和节日被庆祝和遵循。
五、宗教在欧洲社会的变革与后果尽管宗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它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变革。
宗教改革运动和新教派的兴起打破了天主教教会的统一,导致宗教分裂和宗教战争。
这些变革也间接地促进了科学和人文主义的兴起,为欧洲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中世纪欧洲与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宗教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宗教对中世纪欧洲的统治有时过于严苛,但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信仰、支持和希望。
对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明和价值观。
中世纪欧洲的与文化

中世纪欧洲的与文化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充满了丰富多样文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欧洲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等。
本文将探讨中世纪欧洲与文化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宗教、艺术和教育方面的重要发展。
一、宗教与中世纪欧洲文化宗教在中世纪欧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督教是当时主要的宗教信仰,由于天主教会在整个欧洲的影响力,它成为了塑造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
天主教会成为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并通过艺术、建筑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
宗教艺术是中世纪欧洲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教堂建筑和壁画等艺术形式成为表达宗教信仰和宣扬基督教思想的重要方式。
例如,哥特式建筑风格在中世纪欧洲得到广泛应用,宏伟的教堂和尖塔成为了城市天际线的代表。
同时,壁画和彩窗等艺术形式也呈现了宗教故事和圣经中的场景,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沉浸在宗教信仰中。
二、艺术与中世纪欧洲文化除了宗教艺术,中世纪欧洲还有其他形式的艺术表达。
在这个时期,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发展和推动,成为了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欧洲文学以诗歌和骑士故事为主要特点。
例如,《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中世纪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故事,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情节。
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的价值观。
此外,骑士故事也非常受欢迎,它们描绘了英勇、荣誉和勇气的形象。
音乐也是中世纪欧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堂音乐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圣咏和宗教赞美诗等形式,它们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中。
此外,中世纪欧洲也出现了一些世俗音乐,如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等。
这些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呈现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不同层面和文化面貌。
绘画也是中世纪欧洲文化中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
这个时期,绘画主要用于宗教目的,例如大型壁画和雕塑。
这些作品通常描绘了圣经故事和宗教场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触到宗教信仰。
此外,中世纪欧洲的绘画也包括了一些世俗和民间题材,如贵族肖像和乡村景观等。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宗教氛围和文化传统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们深受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同时也在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开创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创意。
从宗教信仰到文化传统,欧洲中世纪的贡献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宗教信仰欧洲中世纪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
基督教在欧洲的普及得益于罗马帝国的崩溃,基督教成为了欧洲人最大限度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传统。
在这个时代,基督教开始掌控着欧洲的社会生活,教堂成为了维护这种宗教信仰的主要场所,极大地推动了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
此外,欧洲中世纪还兴起了许多著名的修道院,这些修道院往往是掌控着社会的基石,不仅是基督教宗教和思想的重要代表,更是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摇篮。
修道院对于欧洲文化传统和艺术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统欧洲中世纪的文化传统涵盖了宗教、哲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
其中,文学是发展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
欧洲中世纪的文学主要以基督教的主题为中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教会礼仪文本、诗歌、传说、小说、剧本等。
这些作品常常塑造着欧洲中世纪人民的心灵世界,成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表述。
其中著名的史诗《《贞德传》,以法国著名女英雄贞德为主角,描绘了她的英勇事迹和对祖国的献身,是文学艺术和历史传承的重要篇章。
此外,在欧洲中世纪,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西欧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哲学学派和科学家,这些人在逐渐将欧洲的思维方式转为更加理性和科学。
他们的主要成就包括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提出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思想等等。
艺术和建筑欧洲中世纪的艺术与建筑也是一大特色,其中包括了绘画、音乐、雕刻、建筑等各种形式。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主要表现出一种虔诚和默跪的精神,艺术家们往往以圣经中的主题为主题进行创作。
他们以精湛的技巧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对上帝的崇敬和信仰,其中著名的就包括了拉斐尔·圣西斯第、达芬奇等众多艺术家。
建筑方面,欧洲中世纪的建筑成就是举世闻名的,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罗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
摘要: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行着“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从启蒙运动以来更与宗教和科学、信仰和理性之间对立的观念联系在一起。
于是,中世纪逐渐成为了愚昧、野蛮和黑暗的代名词,成了古代和现代两个高峰之间的低谷地带。
随之中世界的基督教文化业便成为完全全排斥科学与理性的盲目的信仰主义,一直遭到唾弃和否定。
而身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该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还其原本面目。
关键词:中世纪黑暗时代基督教文化积极方面消极方面人性
正文:一.何谓中世纪
从西文词源上来看,“中世纪”的意思是“中间的时代”;从时间内容上来看,中世纪是“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个时代”通常人们吧它的开端确定在民族大迁徙,约375~568年,又或者是罗马世界帝国的崩溃476年。
而15世纪到16世纪的转折被看做是它的终结。
从世界观和宗教的角度看,中世纪是随着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结束的。
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中世纪”一词最早是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所使用。
其中“中”这个词,被意味着是处在古典文化和比昂多所处时代的文化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低谷。
“中世纪”一词在文化学上所包含的贬义清晰可见。
二.黑暗时代的定位
“黑暗时代”是早期基督教徒首创,意指耶稣降生之前的人类时代。
但在千余年后,这个词却被人文主义用来形容表述基督教去的统治地位的中世纪。
据说,最先使用该词的便是加意大利有着“人文主义之父”誉称的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吧人类历史划分为两部分: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前的时代为古代,此后直到他自己的时代为“近代”。
只有古代,特别是罗马时代才是光明的时代,而“近代”则是野蛮落后,不值一提。
此后,人文主义思想家们面对东方的阿拉伯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特别是面对面对重新发现的光辉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对公元6世纪以来中世纪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满,把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督经院教文化,特别是它的粗陋的语言风格和讲话的逻辑形式斥为“野蛮的”,尤其是天主教会奉行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扼杀异端的做法,更是他们吧中世纪视为一片黑暗。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过分太高古人,贬斥中世纪的思想倾向。
而后的启蒙主义
运动对理性的高扬,对科学和民主的倡导,信仰主义的中世纪更加被斥为“野蛮的”“专职的”“未开化的”“愚昧的”黑暗时代。
三.基督教的作为
“强者为尊”是世界的信条,而我们中国也一贯坚持以成败论英雄。
从基督教教会的所作所为中,我们便能对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积极的方面:(一)文化的重建与保存
西罗马帝国分崩离析之后,西欧陷入一片混乱。
强大的中央政府代之以各自分立,经常处于战争状态的日耳曼诸王国构成的政治舞台,法律体系和社会秩序陷入瘫痪;城镇被摧毁,经济生活被彻底打乱,经济转为封闭的农村经济;缘由的学校也消失了,古典的理性文化基本泯灭,社会文化水平急剧下降,到处都陷于蒙昧的精神状态,欧洲文明的心脏地带有地中海转向北方。
而在这种经济生活萧条,政治权能退化和学术文化衰落的处境下,当昔日辉煌的古典文化完全淹没在蛮族人的蒙昧而粗野的习俗中时,基督教教会作为西欧社会中唯一的一个政治文化统一体,作为文明社会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完整的组织,全力的承担起了挽救和传播文化火种,为痛苦挣扎中萌生的新文化提供模式和方向的历史重任。
“加洛林文化复兴”,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充其量不过是把处于普遍文盲状态中的欧洲提高到小学生的水平而已。
但是使欧洲文化免于湮灭的主要功劳还是基督教会的。
虽然是以一种歪曲的方式保存的。
当作为侵略者而入主西欧的日耳曼蛮族们试图用从野蛮的习俗替代罗马世界的文明制度时,是基督教会这个唯一的有教养的教师,以上帝的名义把扭曲了的古典文化注入到蛮族的体内,从而使后者逐渐走上文明化的道路。
(二)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正常生活
基督教教会作为唯一有效的组织,纵横捭阖,四方周旋,在纷乱的世界里承担起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蛮族人在西欧的土地上建立起一系列互不相属的蛮族王国,使西欧世界陷入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
面对一家庞大的帝国行政机器,蛮族的国王们却完全没有能力运转它,管理它。
正是基督教教会承袭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作为新兴民族的导师和法律制定者的教会填补了这一空隙。
对于终日劳作的普通人民来说,参加定期举行的各种宗教活动是松弛缓解疲乏的身体和紧张的神经的一服最有效的润滑剂。
(三)文化的崛起——大学与经院哲学
我们现今的大学的雏形,便形成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是由教会的大力支持而兴起的,同时,最早的普及教育制度也实践于这一时期。
早期的大学都是属于教会的,大学教育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
学生无须经过入学考试,只要求具备一点点拉丁文基础,并且付给教师少许的学费即可入学。
穷苦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教会的资助。
而且大学的内容多样,科目较为齐全。
后期之所以能有那么多的新思想科学家,都得益于此。
虽然这与教会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经院哲学原本也是用来加强信仰的,在经院哲学中,理性虽然还没有取代信仰的绝对权威,但其中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启发了一大批最初的反抗者。
消极的方面:(一)宗教裁判所
这是最为世人所诟病的。
中世纪臭名昭著却又令人谈虎色变的宗教裁判所。
这是基督教不宽容的暴虐态度的“杰作”。
其所作所为自不必更多笔墨来介绍,“宗教裁判所”这一词至今都仍然是为世人所诟病的。
(二)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最初的目的便是天主教对伊斯兰教世界的打压以及东西教会的统一,但却演变为一种颇为野蛮的侵略行径。
而征战的途中所发生的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更是给东欧和西亚地区的人民带去深远的灾难。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就提出,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会有目的地组织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对当放异教世界发起的一场骇人听闻的劫掠活动。
(三)文化专制
基督教文化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排斥基督教自身以外的所有其他思想文化,这是一种扭曲的狭隘的文化性。
无论怎么看,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历史作用及其行为都是功大于过的。
现今的学术界甚至有这么一种观点:正是中世纪的文化造就了之后的文艺复兴,对现在的西欧都有深远影响。
如果没有经院学者们那种推论辨析的思维训练活动,也就难以想象近代以来西方人擅长的逻辑思维方式。
如果西方思想没有经过中世纪理智训练的准备,也就难以想像用宇宙理性或人类智力去探索自然秩序的现代科学的诞生。
因此,经常被人乐道的西方文化的理性品格,决不能跳过中世纪,而仅仅通过文艺复兴就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
没有中世纪的觉醒,也就不会产
生近代的理性主义精神。
个人认为中世纪的黑暗,实乃人性的黑暗。
首先,基督教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基督教文化创立之初就存在内在矛盾,而这种文化所表现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人性中固有的两种倾向决定的。
宗教裁判所对异教徒的迫害打压,基督教会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无非是基督教高层想要维护自身统治,确保其统治的稳定性。
这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至于十字军远征,和历代少数民族对我国的入侵又或者是强大的国家入侵或吞并弱小国家有本质区别吗。
一样是烧杀抢掠,一样的毫无人性。
至于后期基督教衰落时的所作所为,与强大王朝衰弱之后的所发生的现象又有何不同……。
自古以来,成者王败者寇,历史永远是由强者来书写的。
基督教它能够存在,并保持如此长时间的统治,就证明其本身优越性,及适应性,适者生存是不变的真理。
如若非要以后来者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它,那么世界各族人民一直都生活于黑暗之中,包括今天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后世的制度是肯定会超越我们的。
文化本无过错,错在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一些不好的观念强行加入文化之中。
如我国汉代董仲舒改编的儒学,宋代的陈朱理学,孔子虽持理,但仍坚持“民为贵,君为轻”,只是后人为迎合统治者而将文化改得一塌糊涂。
基督教所表现的亦不过如此,利益的既得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罢了。
参考文献:赵林:《西方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98
R·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10
克里斯托弗·道深:《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
约翰·麦克曼勒斯:《牛津基督教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