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发酵豆粕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豆粕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酵豆粕 与普 通 豆粕 的营 养成分 差异 主要 包括 蛋 白质 含 量 、粗纤 维 、总 消化 能和抗 营养 因子 含量 等 。
发 酵豆 粕虽 然是 近 几年才 开发 出 的一个新 型 产 品 ,但 是发 展迅 速 ,原 因是与 普通 豆粕 相 比 ,发 酵 豆 粕经 微生 物 的发酵 作用 ,抗 营养 因子 的含量 有极
Abs r t npi e d n r d c i n f r n e o b a a sef c n t e d c e s fg srcp , t e i — t ac :I gbr e i gp o u to , e me t d s y e n me l fe ti h e r a e o a ti H ha h n c e s fe z me a tv t n ai n a yta t hei r v n f e o v r in r t n h r moi n o ta f r — r a eo n y c iiy i lme tr r c,t mp o e i e d c n e so a ea d t e p o to fN r nso ma to nd p g pr d c i n.I d ii n e me t d s y e n me lc u d b lmi t a i a nd me ai n S ha e — i n a i o u to n a d to ,f r n e o b a a o l e e i nae r d c la tlo O t tf r
(C l g f nma SineadT cn lg, nd oA r utrl nvri , ig a 6 19 S ad n hn ol eo i l ce c n eh ooy Qiga gi l a U iest Qn do2 6 0 , h no gC ia) e A c u y

发酵豆粕作为植物蛋白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发酵豆粕作为植物蛋白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形 的塑料 围栏 圈 内 ( . m ×2 1 ) 15 . i 。试 验 开 始 n
温度 保持 在 3  ̄ 之后 逐 渐 下 降 , 结 束 时 降到 0C, 至 2℃ , 5 光照 周期 为 1 0小时人 工 光照 和 1 时黑 4小 暗 , 验 动 物 自由饮 水 和采 食 , 食 量 和体 重 每 试 采 周 测定 一 次 , 它 试 验 步 骤 细 节 参 照 Mae 其 t o等
管红娟 , : 等 发酵豆粕作 为植 物蛋 白对仔猪生产性能 的影 响
一 3 一 9
得对 植物 蛋 白纯 化技术 变 得非 常重 要 。 大豆 浓缩 蛋 白 、 压 大 豆粉 ( B 挤 S M;Glet i r, b 19 ; lre和 Wi m n 9 9 以及 酶 解 豆 粕 9 8 Cak s a ,1 9 ) e
验 自由采 食和饮 水 , 每周 测 定一 次采食 量和体 重 。试 验 一 的结果 表 明 , 当用 6 的发 酵 豆粕 % 代 替普 通豆 粕 时 , 肉料 比和仔 猪 的腹 泻率 显著 改 善 ; 试验 二 的 结 果 显 示 , 9 的 发 酵豆 粕 用 %
代 替脱脂 奶粉 时, 显著 降低 平均 日增重 和 肉料 比 ; 验 三的 结果显 示 , 试 当乳糖含 量 一样 时 , 可
断奶后 的 第一周 对血 浆蛋 白的需求是 例 外。
关键 词 : 脱脂 奶粉 ; 酵豆粕 ; 长 ; ; 浆蛋 白 发 生 猪 血
引 言
的应用 。然 而 , 饲喂动 物蛋 白对 动物健 康和 食 品
动 物蛋 白虽 然成本 高 , 由于它们 与植 物蛋 但
白相 比, 具有 动物 的消化率 高 ( i 和 E s r Km at , e

发酵花生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花生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花生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摘要:纳豆芽孢杆菌和红薯混合菌株对花生粕的固体发酵不仅能得到纳豆激酶,而且还能得到γ-氨基丁酸和抗氧化肽等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

花生粕与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固体发酵,可大大提高分解液中多肽和总酸的含量。

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花生粕可以大大提高花生粕中多肽和抗氧化的含量。

本文分析了发酵花生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供参考。

关键词:发酵花生粕;营养价值;动物生产;应用引言花生粕是压榨花生仁榨油的副产品。

其粗蛋白含量为38.0% ~ 47.0%,粗纤维含量为4.0% ~ 7.0%,粗脂肪含量为0.5% ~ 2.0%,钙含量为0.2% ~ 0.3%,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含量为0.0。

由于花生粕中蛋白质变性过度,通常用作饲料和有机肥。

微生物发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解花生粕中的蛋白质,从而有效降低大中分子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低分子蛋白质的含量。

1概述花生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我国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年产量约1000万t,约占全球花生生产总量的38%。

花生粕是花生经过压榨提油后的副产品,气味清香,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蛋白含量高达48%,胆固醇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相对较低。

因此,加强花生粕饲用价值的开发对资源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花生粕虽可以直接饲喂动物,但由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且赖氨酸含量比豆粕低,需要额外添加氨基酸才能够满足动物生产的需求。

花生粕极易受霉菌污染,导致花生粕的饲用品质下降,具有危害动物健康,降低生产性能的风险。

目前,对花生粕进行生物发酵处理是加强花生粕饲用价值和改善饲用品质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饲料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去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还可以将蛋白有效转化为多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花生粕在发酵过程中能够积累有益菌,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改善肠道功能,有效延长花生粕饲料的贮存时间。

2发酵花生粕的常规营养成分花生粕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高达45.42%,粗脂肪、粗纤维含量较低。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加工及利用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加工及利用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加工及利用1.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属性(1)豆粕的特性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

根据提取方法不同可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用浸提法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压榨取油后再经过浸提取油后得到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

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目前国内外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产品,有以下特性:①物理性质。

浅黄色至浅褐色,颜色过深表明加热过度,太浅则表明加热不足。

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具有烤大豆香味,没有酸败、霉败、焦煳等异味,也没有生豆腥味;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

②化学成分。

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0.2mg/kg~0.4mg/kg、流胺素3mg/kg~6mg/kg、核黄素3mg/kg~6mg/kg、烟酸15mg/kg~30mg/kg、胆碱2200mg/kg~2800mg/kg.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B族维生素与淀粉含量低,矿物质含量少。

(2)发酵豆粕的特性发酵豆粕是为提高豆粕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经一定工艺和技术手段发酵后的豆粕。

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饲用豆粕一般是高温豆粕,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会影响蛋白的消化,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和胀气因子,这些对于畜禽,特别是对幼仔来说,是不利的。

但是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是饲料配比中主要的蛋白来源,目前尚五更好的替代品。

因此对豆粕加以改良,提高其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将豆粕进行发酵,便是其中的一个改良方法。

用农盛乐豆粕发酵剂发酵豆粕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利于消化;②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③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有一定的诱食作用,适口性较好;④豆粕中一些多糖分子也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一些胀气因子,也被微生物在发酵中降解,这是其他工艺所不能达到的。

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 2 富 含 各 种 消 化 酶 , 利 于 提 高 消 化 吸 收 和 . 有
改 善饲 料 转 化 率
发酵 豆粕 中的微 生物代谢 产物 如消化 酶 , 可 提 高 饲料 的消化 率 。在 发 酵 温 度 为 3 0℃ 、 种 量 接 4 %条 件 下 用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发 酵 豆 粕 7 可 使 发 2h,
发 酵 豆 粕 在 断 奶 仔 猪 生 产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王 晓翠 王 浩 李 杰
( 北 农 业 大学 动 物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尔 滨 10 3 ) 东 哈 5 0 0
摘 要 :早 期 断奶 仔 猪 的 消化 酶 系统 尚 未 发 育 完全 , 于植 物 蛋 白质 的 消化 能 力 弱 , 对抗 营 对 且
1 1 适 口性好 , 豆 蛋 白的 吸 收 率高 . 大
豆 粕 经 发酵 后 具 有 一定 的芳 香 味 、 味 , ma 鲜 O ~ fv e等 认 为 , 合 发 酵 中的 非 优 势 菌 主 要 是 起 ub 混
调 节风 昧 的作 用 。 如采 用 乳 酸 菌 发 酵 豆 粕 的 过 程
多肽 、 肽 及 游 离 氨 基 酸 等 小 分 子 。在 仔 猪 对 蛋 小
白质 的 消 化 过 程 中 , 的形 式 较 游 离 氨 基 酸 形 式 肽
具有 速 度 快 、 能 低 、 体 不 易 饱 和 等 特 点 , 2 耗 载 且
种 吸 收 形 式 相 互 补 充 , 而 提 高 蛋 白 质 的 吸 收 从 效率 。
动物 营养 学 报 2 1 ,3 6 :1—2 0 12 ( ) 9993
C i s o r a nm l t t n hn eJ un l f i a r i e oA Nu io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发酵饲料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发酵饲料不仅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环境、增强免疫力、降低饲料成本等多项优势。

在养鸡中应用发酵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鸡只的生产性能,还能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养鸡的发酵饲料配方:
材料:
玉米或小麦(主要碳水化合物源)、豆粕或菜籽粕(主要蛋白质源)、酸奶或酸乳清(发酵剂)、水
配方:
1.将玉米或小麦磨成粉末,加入豆粕或菜籽粕,按照4:1的比例混合均匀。

2.取1%的酸奶或酸乳清,加入适量的水,调成均匀的混合物。

3.将混合好的饲料粉末和发酵剂混合,拌匀后平铺在干净的发酵桶中。

4.将发酵桶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早晚各搅动一次,可发酵2-3天。

5.发酵后的饲料变得松软,色泽发黑,有酸味,表明发酵成功。

将发酵好的饲料晾干或烘干后即可使用。

使用方法:
将发酵后的饲料与普通饲料按照1:1的比例混合,逐渐适应鸡只食用,每天食用量不应超过鸡只日粮的40%。

发酵饲料应密闭保存,
避免潮湿和霉变。

总结: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可根据不同的饲料原料和鸡只品种进行适当
调整。

发酵饲料一般比普通饲料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口感,但也需要注意饲喂量和保存方式,以充分发挥其优点。

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猪 的生产 性 能 的影 响 。将 14头仔 猪 ( 均 断奶 4 平
李 壕 : 京农 业职 业 学院 。 北
时 间 2 .+ .d 分成 3个 E粮 组 , 组 设 置 6个 21 02 ) 【 | 每
4村广萄 o1 , 1 21 年第 1期 1
— — — — — —
3 9
1 . 试验 2 .2 2
本 试 验 用 来 研 究 在 断 奶 仔 猪 日粮 中 添加 同
等 蛋 白质含量 的 F B 和脱脂 奶粉 ( S 对 仔猪 SM D M) 的生 产 性 能 的影 响 。将 1 0头 仔 猪 ( 均 断奶 6 平 2 . 02 ) 成 4个 日粮 组 . 组 5个 重 复 . 中 1+. 分 6 d 每 其 对 照 组 日粮 不 添 加 发 酵 豆 粕 ( S M) F B ,但 添 加 2 %的奶粉 ( S ,另 外 3个试 验组 各 添加 3 5 D M) % ( S )6 F 6 、%( S )的 F B 以代替 同等 F 3 、%( S )9 F 9 SM 蛋 白质 含量 的脱 脂奶粉 ( 2 , 表 )试验 持续 4周 。 所
有 的猪 只在 断奶 后 前两 周 饲 喂 阶段 1 料 . 猪 之后 的两周 饲 喂阶段 2的猪饲 料 。
注: 1表 示 每 千 克 仔 猪 日粮 中含 有 6 . 22 mg的镁 ( 氧 化镁 形 以
式 添加 ) l 0 ,O mg 的铁 ( 酸 亚铁 形 式 ) 1 8 mg的 锌 ( 化 锌 形 硫 ,3 . 4 氧
表 2 试 验 2断 奶仔 猪 的 日粮 组成 及 营 养 水 平 %
2 结 果 和 讨 论
21 豆粕 发 酵后 的营养 成分 分析 .
当豆 粕 发 酵 后 .其 C P含 量 从 普 通 豆 粕 的 5. 03 %增 加至 5 .%( < . )不 过赖 氨 酸 的含 量 53 P 00 。 5

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白兆鹏1鲁春刚21黑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2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发酵豆粕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在豆粕中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积累有益的菌体、酶和中间代谢产物来生产加工和调制的豆粕产品。

发酵豆粕一般采用优质多菌种协同发酵,利用微生物丰富的酶系,将植物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寡肽,并将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血凝素、抗原蛋白等彻底分解。

通过发酵,豆粕蛋白质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消化率提高5%~10%,显著改善了适口性和消化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将大量有益菌及其产物(乳酸菌、酵母菌、小分子蛋白质、乳酸、维生素和未知促生长因子(UGFs)都保留了下来,使得产品既具有优质蛋白饲料的特性,又具有微生态制剂的功能。

发酵豆粕产业化始于欧洲,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

2002年开始,国内有商业化的发酵豆粕产品问世,可是产量较小。

2005年下半年,进口优质鱼粉、乳清粉价格大幅飚升,给发酵豆粕产品带来空前的机遇,一些饲料生产厂商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生产。

随着发酵豆粕市场前景的看好,除饲料生产商外,一些油脂生产商也瞄准商机,结合自身有利条件进行发酵豆粕的研制和生产。

如同许多发酵类产品一样,发酵豆粕迄今仍无国家标准。

例如,关于发酵豆粕的添加量,业界就并没有统一的观点。

华中农业大学的一份研究称,发酵豆粕产品在饲料中使用量一般为5%,每吨添加有发酵豆粕的饲料代替鱼粉等动物性蛋白质平均可降低饲料成本约20元。

广东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潘木水介绍,发酵豆粕的使用超过10%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但机理尚未清楚,估计与发酵过程中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有关。

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日俊认为,猪教槽料中可以达到15%,中猪料可添加6%-7%,大猪料可加4%-5%,水产料可超过20%。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发酵豆粕的国家标准,预计2011年内可能出台。

1发酵豆粕的优势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粗蛋白质、粗脂肪、磷和氨基酸含量或利用率都有所提高,而粗纤维和钙含量有所下降,从而改善了豆粕的营养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粕大部分用作饲料,少部分用于发酵食品生产,以豆粕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相对薄弱。

常见的加工豆粕方法是酶解豆粕和发酵豆粕,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大豆蛋白通过蛋白酶酶解或微生物发酵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混合物。

经过酶解或发酵处理的蛋白有比传统大豆中蛋白质更易于吸收、低抗原等特点,被认为是幼龄动物饲料的理想植物蛋白。

酶解豆粕主要用于大豆肽的液态生产。

它存在一系列的限制因素,首先蛋白质水解过程中产生的苦味、臭味无法完全抑制,尤其是大规模生产中,降低和脱除水解过程中的苦味和臭味需要很高的成本。

较高的价格是限制大豆肽进入市场的主要原因。

其次用于水解的酶制剂仅限于食品工业中的常用几种,单一或混合使用均无法彻底消除水解过程中产生的苦味和臭味。

如何克服水解过程中产生的苦味,任务非常艰巨,且水解度难以控制。

随着固态发酵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固态发酵不仅可以应用于液态生产不能实现的过程,而且可以弥补液态生产的不足与缺陷。

应用现代固体发酵技术能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其投资规模和生产成本往往要比液态法低,更重要的是现代固态发酵往往没有影响环境的污染废物产生,在食品加工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固态发酵其中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利用微生物转化农作物及其副产物,以提高它们的营养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表明,豆粕经固态发酵可有效提高蛋白质的生物转化率。

豆粕中的大豆蛋白含量很高,在43.0%~55.0%之间,而且其中80.0%以上都是水溶性蛋白。

其中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每千克0.2毫克~0.4毫克、硫胺素每千克3毫克~6毫克、核黄素每千克3毫克~6毫克、烟酸每千克15毫克~30毫克、胆碱每千克2200毫克~2800毫克。

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流程
微生物发酵豆粕采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通过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分泌的酶将豆粕中的部分蛋白酶解为分子量3000以上的大豆肽。

发酵选用菌种
微生物发酵豆粕常用菌种: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

研究者利用乳酸链球菌发酵豆粕。

豆粕经乳酸菌发酵后有酸甜芳香的气味,pH值下降,能有效改善豆粕的适口性,促进畜禽生长,同时可以降低抗生素、酸化剂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

除此之外,霉菌也经常被研究人员用于固态发酵豆粕的生产,且常常与其他菌种混合发酵。

研究者采用米曲霉和啤酒酵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法生产发酵豆粕,利用霉菌产生的多种酶系,降解其中的纤维素及蛋白质等物质,利用酵母菌合成菌体蛋白。

得到的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可达49.10%,比原料中增加12.1%。

而用米曲霉菌和酵母菌以麸皮和豆饼粉为主要底物,30℃混合固态发酵36小时。

获得了酸性蛋白酶活力达l440U/克、酵母菌数6.29×109个/克、粗蛋白质高达70.56%(其中小肽10.12%)、还原糖8%的新型蛋白饲料。

从而获得一项富含小肽的新型蛋白饲料生产工艺。

固态发酵生产豆粕过程
发酵过程中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在发酵前期采用好氧发酵,促使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好氧微生物繁殖生长,同时芽孢杆菌、酵母菌分泌产生大量酶类、维生素等活性产物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后期的厌氧发酵,促进乳酸菌的增殖,并产生大量乳酸。

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强制自溶,细胞中的胞内酶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分泌出来。

厌氧发酵时蛋白酶发生酶解反应,并产生香味物质。

综合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的优缺点,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于发酵豆粕基本可以达到以下指标:发酵酶解产生的小肽占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30%,占成品的10%。

发酵豆粕与酶解相比风味得到极大改善,且产生大量生物活性成分,但分子量多在5000~1万之间,属于多肽范畴,离大豆寡肽、小肽的生理活性、易吸收性距离很大,所以成本相对也比较低。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及研究人员研究固态发酵法发酵豆粕。

固态发酵豆粕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将豆粕通过生物发酵处理后,使豆粕中的各种抗原成分、抗营养因子被有效降低去除,豆粕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大量的植物小肽。

这种无抗原的植物小肽吸收率高,可作为断奶子猪、幼禽,尤其是许多高档经济动物的优良蛋白质来源。

这一产品的推广应用,将大大降低饲料工业对鱼粉等动物性饲料的依赖性,为我国节省大量用于进口鱼粉的外汇,推动饲料工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幼畜(特别是早期断奶的动物)的消化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于植物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

而大豆肽中富含许多小肽,能直接被动物吸收,而且大豆肽抗原性较低,幼畜使用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大大降低。

利用多菌种、多温相、多重发酵技术发酵生产的新型发酵豆粕在饲料中应用后,可明显抑制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同时可大幅度减少疫苗、抗生素等药物使用量;提高动物的成活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在早期断奶子猪饲料中添加大豆肽作为血浆蛋白粉的替代品。

大豆肽还可以部分替代中华鳖和鳗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的白鱼粉,饵料系数、特定生长率等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用经微生物混菌发酵的豆粕与未经发酵的豆粕依不同比例混合,连续投喂异育银鲫30天后,发现随着饲料中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供试异育银鲫不仅增重量有所提高,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也有所改善。

发酵豆粕在饲料中应用面临的问题
从当前国内市场来看,发酵豆粕生产仍处于研究和试制阶段,国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商业生产。

目前,其应用推广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影响大豆肽作用效果因素的研究
虽然很多研究证实了大豆肽能提高畜禽和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但大豆肽的吸收和利用效果也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豆肽的主要成分为小肽,和其他小肽一样。

因此,大豆肽的消化吸收效果将受到动物因素(如动物种类、年龄和生理阶段等)、日粮蛋白质的含量和品质、大豆肽的理化性质和大豆肽的用量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对影响大豆肽作用效果因素及解决措施,还没有形成相对深入广泛的研究。

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是大豆肽在饲料中推广应用的前提和保障。

潜在的毒性问题
大豆与发酵大豆产品已食用了几千年,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肽一般在胃肠道蛋白质消化过程中生成,消化过程释放产生毒性肽的几率是十分微小的,现尚无出现毒性肽的报道。

但是大豆肽的生产涉及生产工艺及其发酵、酶解选用的菌种及酶等,需要注意其安全性。

结论
发酵豆粕饲料作为继配合饲料、膨化饲料之后新的工业饲料将得到推广应用,它可避免配合饲料污染、残留和膨化饲料高耗能以及高温、高压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损害等问题,以品质良好、营养价值高和价格低廉赢得人们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