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合集下载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
★注意检查桡动脉搏动,腕和手指的感觉、活动、 温度、颜色,以便确定是否合并神经或血管损伤。
整理课件ppt
13
❖影像诊断
★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 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 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 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手术治疗:探查神经、血管和骨折切开复位内 固定。
整理课件ppt
16
❖整复方法
★患者仰卧位,上助手握患侧上臂,下助手握患 侧前臂及手腕,肘半屈位,徐徐用力,顺势拔伸 牵引。
★首先纠正旋转畸形,术者两手分别握住骨折近 远两段互相挤压,纠正侧方移位。
★伸直型骨折:术者两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 前,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此时令远位助 手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两手可感t
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口服:盘龙七片、藤黄健骨片、活络消痛片(活血 化瘀、消肿止痛)。
★粉碎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多属肱骨髁间骨折,骨 折线形状可为T型和Y型。
整理课件ppt
14
❖影像诊断
伸直型骨折
屈曲型骨折
整理课件ppt
粉碎型骨折
15
❖治疗原则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屈肘90 ,颈腕带悬 吊2~3周。
★有移位的骨折则采用整复和固定处理,粉碎骨 折或软组织肿胀严重,不能手法整复固定者,应 进行尺骨鹰嘴牵引或皮肤牵引。
整理课件ppt
8
❖骨折分型
尺偏型骨折
桡偏型骨折
整理课件ppt
9
❖骨折分型
★屈曲型骨折: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

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整复与固定方法的探讨

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整复与固定方法的探讨
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整复与固定方法的探讨 —陈利新 (总 79) ·15 ·
·临床报道·
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整复与固定方法的探讨
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 (519015) 陈利新 刘庆生 唐上德 林苗正
主题词 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治疗 骨折固定术 中医 正骨术 临床研究 1992~1999 年 12 月 ,我院收治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196 例 ,经采用手法复位 、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治疗 , 取得较佳疗效 。现总结如下 。
肱骨髁上骨折外固定材料通常有小夹板与石膏类 (如石 膏 、聚氨酯 、树酯) 。小夹板加压垫的外固定方法 ,有利于骨折 的固定 ,通过压垫可控制骨折远端旋转及调节内外侧移位 ,合 适的超肘关节夹板还不影响肘关节的早期屈伸锻炼 。但小夹
·16 ·(总 82) 中医正骨 2001 年第 13 卷第 2 期
功能受限 ,不能持重 ,X 线片显示肩关节仍有脱位 。 3. 2 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 42 例 1 次 复 位 成 功 40 例 , 占 95. 2 % ,2 例患者因较紧张而经 2 次复位成功 ,占 4. 8 %。对照 组 40 例中 1 次复位成功 28 例 ,占 70 % ;经 2 次复位成功 10 例 , 占 25 % ,2 例经 3 次复位均失败 ,加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再次 复位才获成功 ,占 5 %。两组复位次数经统计具有显著差异 。 复位术中患者的疼痛程度观察组明显较轻 。临床愈合时间治 疗组 2~3 周 ,平均 16. 5 天 ;对照组 3~4 周 ,平均 21. 5 天 ,有显 著差异 。观察组经 3 个月随访遗留肩关节功能受限 4 例为合 并骨折患者 ;对照组 6 例 ,其中 2 例未合并骨折 。
1 临床资料
本组 196 中 ,男 124 例 ,女 72 例 。年龄 1. 5~13 岁 。直接暴 力致伤 26 例 ,间接暴力致伤 170 例 。裂纹骨折 35 例 ,单纯伸直 型 12 例 ,伸直桡偏型 58 例 ,伸直尺偏型 78 例 ,粉碎型 13 例 ;其 中开放性骨折 4 例 ,合并血管受压症状 21 例 ,神经挫伤 16 例 (血管 、神经同时损伤的 7 例) 。就诊时间距受伤时间最短半小 时 ,最长 5 天 。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分型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分型

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分型Gartland 分型是评估和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分型系统,可靠性好。

美国华盛顿大学Alton 教授在近期CLIN ORTHOP RELAT R 杂志上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现整理如下。

历史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

由于肱骨髁上骨折常常会出现骨骼畸形和Volkmann 挛缩,因此在19 世纪50 年代称为「被错误理解的骨折」。

1959 年,Gartland 提出了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简单分型方案,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图1. Dr. John J. Gartland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近端,骨折线可以是横行、斜行或者粉碎。

Gartlnd 描述了骨折的旋转和横向畸形,骨折远端常常向后移位(伸直型)。

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他将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分为 3 型,I 型:无移位;II 型:轻度移位;III 型:严重移位。

而屈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则应使用另外的分型。

图2.Gartlnd 分型X 线摄片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无需手法复位,将肘关节屈曲75° -80°前臂旋转中立位进行固定。

强调重视神经、血管系统的检查,反对石膏包扎过紧以及肘关节固定角度屈曲超过80°。

对于轻度移位的骨折,首选全麻下进行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如果初次复位手术24 小时后的X 线片显示骨折仍有移位或者继发移位,则认为骨折是不稳定的,需要进行尺骨基底部的过顶骨牵引。

对于严重移位的髁上骨折,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但该型骨折的不稳定情况和神经血管损伤比例会增加,可以使用切开复位不锈钢克氏针固定。

目前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建议仍是基于改良的Gartland 分型。

I 型骨折使用石膏固定制动3 周- 4 周,每周复查X 线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

IIA 型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固定,而IIB 型骨折则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以避免出现冠状面或其他角度的旋转畸形。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都在这里!严亚波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5到10岁儿童,约占所有儿童骨折的5%。

儿童肘关节骨折中,80%为肱骨髁上骨折。

很多年轻医生第一次值班遇到的骨折就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如此常见的骨折,对于每个刚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年轻医生都是一种考验,也是每个骨科医生需要掌握的骨折类型。

1肱骨远端的解剖和髁上骨折损伤机制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内外髁连线上方2~3cm处的骨折。

此类骨折为AO分类中的A 型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

最常见于5-8岁的儿童,约占全部肘部骨折的50%~60%。

临床上,依据远端骨折块的移位方向,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当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伸直位,则出现伸直型骨折;若处于屈曲位,则出现屈曲性骨折。

伸直型骨折最为常见,约占98%,此次主要讨论伸直型骨折。

图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肱骨远端分为外侧柱和内侧柱,中间由前方的冠状突窝和后方的鹰嘴窝连接,这个区域是肱骨由圆柱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柱的部位,骨质相对薄弱,是应力上的弱点,因而骨折风险高(图1)。

图2.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如果肘关节过伸,鹰嘴抵在鹰嘴窝上作为支点,而前方关节囊向后牵拉肱骨远端,形成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2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后内、外侧移位临床上,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自身的特点(肱骨髁上区域正在重建且骨皮质薄,肱骨下端无明显前倾角而不存在应力遮挡,肘部韧带比较松弛)。

儿童的骨膜较成人厚且坚韧,在儿童骨折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考虑到骨膜的作用。

在伸直型骨折中,肱骨远端前方的骨膜可能被撕裂。

而后方骨膜可能完整,可以作为手法复位的铰链。

骨折块的移位方向有时候可以提示内外侧骨膜是否完整:如果骨折块向后内侧移位,提示内侧骨膜完整。

肘关节屈曲旋前可以使内后侧的骨膜紧张,可以纠正内翻和有助于复位。

如果骨折块向后外侧移位,提示内侧骨膜撕裂。

肘关节屈曲旋后有助于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诊疗方案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一诊断(中西医诊断相同)(一)诊断标准: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1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肱骨髁上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见于跌倒,肘关节在半伸位,或伸直位,手掌先触地,或者肘关节屈曲,后部着地,致伤2症状和体征: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局部压痛甚剧,肘关节功能丧失,肱骨髁上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屈曲伸位,移位明显时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正常3辅助检查:肘关节的X线正侧位片可做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中医分型〗1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

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

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

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

2屈曲型:较少见。

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

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1早期:伤后1—2周内,可以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2中期:伤后3—4周左右,此时如需要复位,应该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出版社 . 4 1 1 9 3 9 D
是必 需的 胸 内淋 巴结肿 大的特 点有 五多,即单侧多、右侧多 、 在症状及 x 表现的不典型 ,结素试验有时难以鉴别 自然感染 线 虽然痰 中找 到结核菌即能确诊 ,但 由于支气 管淋 巴结结 态 观 察 。
核 本身很少排 菌,因而难于获得细菌学 的诊断依据 。
() 1提高医生和家长们对 儿童支气管淋 巴结结核的警惕性 。 4 彭卫生, 王英年, 肖成志, 主编 新编结核 病学. 中国医药科技 在任何时候看到 一个瘦弱儿童 或以下几种情况要想到结核病 的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鬃启明
三水市 中医院
曾文 磊
广 东三水 5 8 2 10 0
对于儿童支气管淋 巴结结核 的诊 断来说,胸部 x 检查 线
肺 门淋 巴结 多 、单 组 多、 肿块 型 多 。
() 3 充分 认识结素试验在 儿童 结核病诊断 中的重要价值 。 () 4 必要 的试验 治疗及动态 现察。 由于 支气 管肺 门淋 巴结
和人工感染,对一 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应作必要的试验治疗及动 参考文献
量、规 律、 全程的 原则 。常 用 的药 物有 I H、RF N P、Pz A、
慎用 S M和 E B M。
王英年, 肖成志, 编. 主 新编蛄核病学. 中国医药科技 儿童 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淋 巴结结核 的治疗亦应遵循早 期、联用、适 l彭卫生, 主编. 实用结楮 病 学. 北京: 学技 术文献 出版社, 科 S M和 £ 等,应用 时要注 重剂 量和药物的毒副 作用 。婴 幼儿 2 何 家荣 , 粕
间最短 1 小时,最长 3 。年龄 3 1 天 ~ 0岁 2 治疗 方法
结合体于骨折远端,大小适宜 后侧 加梯 形垫一个,远高近低 , 外侧加塔形垫一个于骨折近端 .桡偏型则反之 。用 四块杉树固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
9
10
病因病理
根据暴力方向和受伤机理的不同,可将肱骨髁 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三种,其 中伸直型最多见。
伸直型约占95%,系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 手着地,同时肘关节过伸及前臂旋前,地面的 反作用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致肱骨髁上 部骨折。
屈曲型约占5%,多由直接外力所引起,系肘 关节屈曲位,肘后着地,外力自下而上,尺骨 鹰嘴窝直接撞击肱骨髁部,使之髁上部骨折。
量诊法:
①将肱骨内、外上髁在肘后连成一线,此线与 上臂纵轴线相交,外上角小于85°为桡偏移位 ,大于95°为尺偏移位
②内、外两上髁连线的中点和上臂纵轴线不相 重合,中点外移者为桡偏移位,内移者为尺偏 移位。
19
桡偏、尺偏
20
诊断要点
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伸位,肘后突起, 呈靴形肘畸形。屈曲型骨折肘后呈半圆 形,在肘后可们及突出的骨折近端。
4
5
6
7
肘内翻畸形
8
应用解剖
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从上 臂的下段内侧逐渐转向肘窝 部前侧,由肱二头肌腱膜下 通过进入前臂。
桡神经通过肘窝前外方并分 成深浅两支进入前臂,深支 与肱骨外髁部较接近。
尺神经紧贴肱骨内上髁后方 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
肱骨髁上部为接近松骨质的 部位,血液供应较丰富,骨 折多能按期愈合。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又名 臑骨下端骨折,系 指肱骨远端内外髁 上方的骨折。
以儿童(5~8岁)最 常见。据统计约占 儿童全身骨折的 26.7%、肘部损伤 的72%。
1
教学目的
掌握肘关节的前倾角、携带角。 掌握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分型、常见
合并症。 熟悉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整复、固定、
练功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 郭振业

肱骨髁上骨折 郭振业

携带角X线测量
携带角
肱骨髁上骨折
携带角 男5~10º 女10~15 º
肘 内 翻 畸 形
骨折近端易损伤AV
肱骨髁上骨折
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从肱二头肌肌腱膜下通过,桡神经通过肘 窝前外方并分成深、浅两支进入前臂,故肱骨髁上骨折易受 挤压或被刺伤而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病因病机 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如爬高墙、攀树跌下等。
• 关于骨折的预后
肱骨髁上骨折
肱 骨 髁 上
形态上:由圆 柱形转变成三棱 扁平形 是骨密质与 骨松质交界处是 应力弱点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 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 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发年龄为5-12岁。
肱骨髁上系指肱骨下端内外 两髁之上2厘米松质骨与坚质骨 交界处。该处前后扁薄而内外 宽,呈鱼尾状,这是易在此处 折断的原因之一。此外,肱骨 下端向前倾斜,偏离肱骨干长 轴成25-40度的前倾角,这也与 该处易发生断裂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
无移位骨折者,肘部可有肿胀、疼痛,肱骨髁上处有 环形压痛,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有移位骨折,肘部疼痛、肿胀较明显,甚至出现张力 性水疱,肱骨髁上处有骨擦音、异常活动和畸形。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部呈靴形样畸形,但肘后肱骨 内、外髁和尺骨鹰嘴三点关系仍保持正常,这一点与肘关 节脱位相鉴别。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方法 •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临床常用)
保守治 疗
介绍伸直型整复病例
• 对粉碎性T或Y型骨折、肿胀(水泡)宜先
骨牵引,消肿或稳定后再作手法
手术治 疗
钢板加螺钉坚强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张力性水泡
尺骨膺嘴骨牵引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此骨折容易造成肱动脉损伤,出现前臂
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环障碍者,可进行手法复
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①手法复位失败;②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③有神经血管损伤。
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应严密观察肢体血循环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抬
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4~6周后即可 开始肘关节屈伸活动;手术切
开复位内固定稳定的病人,术后2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