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临床妙用

白术的临床妙用
白术的临床妙用

白术的临床妙用

白术的临床妙用提要:当你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疲乏力时,中医大夫可能会为你作出脾虚的诊断,开出的处方中常常包括白术这味中药。因为白术有益气、健脾、燥湿功能。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倦怠无力、痰饮水肿、自汗、胎动不安。但是白术在临床还有很多妙用,根据本人多年经验总结如下。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巧用白术治疗一些小病。如用生白术、生地和升麻配伍治疗产后便秘,效果较好;如经常盗汗、虚汗,可用炒白术配黄芪治疗;若胃酸过多,胃中嘈杂,可用炒白术配黄连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好,可以炒白术配枳壳治疗;对小儿久泻,可用炒白术配法半夏止泻;如果脾气虚导致腹胀,用炒白术配陈皮治疗有时可收奇效。

一、[ 原植物]

白术别名: 于术、冬术、浙术、种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Atractylis macrocephala(Koidz.)H.-M.〕──菊科Compositae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状茎肥厚,略呈拳状,外皮灰黄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柄,3裂或羽状5深裂, 裂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

顶端裂片最大, 边缘有刺状齿; 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分裂或不分裂,长4~10cm,宽1.5~4cm,先端渐

尖, 基部渐窄,下延成柄,边缘有刺,叶脉显著。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长约2.5cm, 总苞钟状, 总苞片7~8层, 总苞基部为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总苞片所包围; 花多数, 全为管状花,

花冠紫红色, 先端5裂,开展或反卷;雄蕊5;子房下位; 花柱细长, 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 稍扁, 被黄白色绒毛,冠毛羽状,长1cm以上。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二、[ 化学成份]

白术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Atractylon)、白术内酯A (Bu-tenolide A)、白术内酯B (Butenolide B)、3-β-乙酰氧基苍术酮(Acetoxyatracty-lon)、3-β-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 微量、芹烷二烯酮〔Selina-4(14),

7(11)-dien-8-one〕、倍半萜(C15H22O)等。

三、[ 性味及功效]

味甘、苦, 性温。有益气、健脾、燥湿功能。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倦怠无力、痰饮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用量5~10g。

四、[ 药理作用]

1. 白术水煎剂和流浸膏灌胃或静脉注射对大白鼠、家兔、狗等,均能产生明显而特久的利尿作用,并能促进钠的排出。

2. 白术挥发油对109食管癌细胞有体外抑制作用。将药物与109食管癌细胞接触24~48小时后, 白术挥发油(500μ

g/ml)、白术挥发油中性部分(5~10μg/ml)、苍术酮(50μ

g/ml)、白术内酯B(100μg/ml)均有抑制作用,可使细胞脱落,核固缩,染色质浓缩, 细胞无分裂或分裂极少。

3. 白术水煎剂,在体外有抑制絮状表皮癣菌及显形奴卡氏菌作用。

五、[ 白术的妙用]

<一>、白术美容方:

1、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美白,清热燥湿、杀螨、除痘,治疗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2、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这个美容方子从调和气血、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从而美白祛斑。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皮肤、美白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延缓衰老。

<二、止腰痛:

白术能健脾燥湿故可止风湿腰痛,补土以制水故可止肾虚腰痛;又可利腰间死血,因此又可止瘀血腰痛。所谓“止”,而不言“治”,因其效迅速也。

例:我治疗一姓刘男,32岁。腰痛三年,隐隐作痛,伴下肢乏力,与天气无明显关系。最近两个月疼痛加剧,昼夜均作,夜间为甚,不耐久立久行久坐。西医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辨证为肾虚骨弱,瘀阻督脉,当补肾壮督,活血通经。

处方:鹿角片12 生地30 补骨脂9 胡桃肉9 菟丝子9 杜仲9 狗脊9 当归12 制乳没各6 炙山甲6 制川乌9 炒小茴香6 克服两副后,腰痛明显减轻,白天不痛,夜间偶有微痛,连续服用完7副后已很少疼痛,前方减鹿角为6,去蜈蚣继进7副巩固之。

<三>、气虚便秘:

白术是"补脾脏气第一要药",张元素称其能"除胃中热","健脾生津",实际上都是从白术健脾的功效演变出来的。盖"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脾为胃行其津液",是故能脾运得健则能生津止渴,除胃中燥热。实践发现有的病人在服用白术的前几天口干,但是多服则口干消失,现代有人用白术治疗消渴也都是这个道理。我认为白术能通便,也是通过白术健脾的功用推理演变来的,盖脾运得健,散津于肺,肺润则肃降有权,有助于大肠的传导,脾健则可为胃行其津液,则可除肠中燥热;脾健则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则糟粕可徐徐下降;脾健则气旺,气旺则津生,则燥热可解。临床表现为脾虚气弱的便秘患者,其病机不外上诉几点,故最适宜用白术。但少则不效,一般轻则60克,重可用到150克。

<四>、肝硬化腹水:

<1> 利腰间之气以消气臌:

我曾治一男48岁,肝炎后肝硬化,肝稍肿大质二度,脾胁下2cm,腹部胀满,食后尤甚,乏力纳差,便溏,诊断为肝郁

脾虚、气滞血瘀之证,投逍遥散加木香、桃仁、红花、郁金。10副后无明显疗效,增加白术到30克,继续服5副。药后肠鸣矢气阵作,又增白术到60克,矢气频作,腹胀大减,守方再用30多副,诸证消失,b超显示肝硬化基本消失。

<2> 利腰间水气以消水臌:

广州黄某,38岁。肝炎后肝硬化。2年前腹水住院数月无明显疗效。来诊时腹胀如鼓,青筋暴露,下肢凹陷性水肿,尿少不畅,形瘦面晦,B超示肝硬化并大量腹水,ast、alt明显增高。hbsag(+),予逍遥散、当归芍药散,重用白术60克,5剂后尿量增加,腹皮松,再增白术到90克,10副后尿量大增,腹皮梢减,连用30剂腹水和浮肿都消退。1年后复查肝功能正常。

<3>利腰间死血以消血臌:

惠州王某,58岁。肝炎起于5年前,肝功能长期不正常。B 超显示肝硬化并少量腹水,形瘦面暗,脘腹撑胀连离两胁,纳少,蜘蛛痣和肝掌明显,苔白微腻,下肢轻度浮肿,脾大胁下4cm,ast、alt明显升高,hbsag(+)阳性,诊断为肝功能失代偿期。处方用舒肝理肺汤:柴胡、枳实、川楝子、桃仁、红花、赤勺、当归、郁金、丹参、土虫、牡蛎、紫苑、椒目、茯苓、泽泻,重用白术60克,10剂后肠鸣有声,腹皮宽松,尊守前方白术增加到100克,药后2小时肠鸣矢气,腹胀梢减,下肢肿消,再用20多剂,诸证皆除,肝功能正常。B

超显示轻度肝硬化,随访2年自觉良好。

< 五>、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对于由脾气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大便稀烂)以及疲劳乏力等症状能较好地改善。由于白术有燥湿作用,所以它对有形之水积聚形成的水肿,对无形之水积聚形成的痰饮(水液在体内运输、分布失常,停积在某一位置而导致的病证),由痰饮导致的眩晕,以及关节疼痛的疗效都不错。

<六>、白术有止汗、安胎的作用:白术对胎动不安,气虚引起的自汗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六、[ 有关白术的更多知识]

1、白术在中医治疗上有这么多功效,你一定会认为它和其他传统中草药一样,在很早以前就被古人用来治疗疾病,但令人惊讶的是,在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却找不到白术的大名,而其他补气佳药黄芪、甘草等却榜上有名,这是为什么呢?

2、仔细寻觅,发现《神农本草经》中有一味叫做“术”的药,被列为“上品”。那时人们用“术”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还可止汗、除热、消食,认为它久服能轻身延年不饥。后来,人们才认识到“术”包括白术和苍(赤)术,且两者功效不同,白术以健脾为主,苍术以燥湿为长。

3、其实,古人所用的“术”究竟是不是我们现在使

用的白术或苍术,已难以准确考证,“术”的真实面貌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团迷雾,但据后人的粗略描述及绘图,大致推测白术就是生长于浙江一带的白术。白术的另一个未解之谜是,现在中医使用的白术几乎全是人工栽培,野生的白术在原产地早已绝迹。目前我们所用的白术大多是浙江栽培的,虽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四川也有栽培,但传统认为浙江所产的白术最为地道,被誉为“浙八味”之一。

4、白术从产地进入临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经过炮制,才能进入临床使用,而不同的炮制方法使白术的功效发生变化。生品主要用于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而生白术加入已经炒热冒烟的麸皮中,炒至焦黄色称为炒白术,主要健脾和胃;若用白术健脾止泻,则将生白术炒至焦黑色使用。

5、通过动物实验,医学科学家证实了白术还具有预防胃溃疡、保护肝细胞、促进胆汁排出、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繁殖、在白细胞减少时提高白细胞数量的作用。

6、关于白术的副作用,《中国药典》有明确规定,每日剂量3~15克之内应该是安全的。但应注意的是,若大剂量服用白术,会抑制心脏跳动,严重时会导致心脏停跳。

7、市场上还有以白术为主药的中成药,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常见的有用于治疗白浊带下、大便溏泻的白带片;用于治疗腹泻下痢的痛泻宁冲剂;用于止泻利水的分水

散;用于消化不良、小儿食积的康乐肥儿散;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的健胃固肠散等。总之,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白术不愧为中医健脾燥湿之良药。老中医说明:保健养生、治疗方法、因人体质、因时因地、辨证施治、正确使用,生搬硬套、后果自负。

个人博客、原创日志、本人观点、仅供参考、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部分资料来源参考网络《深圳老中医的博客》.王圣尉编辑。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一、根据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写出其药名及主要临床用途( 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根据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写出其药名及主要临床用途( 每小题2分,共20分)

2009春药物化学期末自测题(1) 一、根据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写出其药名及主要临床用途( 每小题2分,共20分) 药名 主要临床用途 1. 2. F 3C-CHBrCl 3. 4. N S H H O CH 2CONH COOH H CH CH O N H P O N C l C H 2 C H 2 C l C H 2 C H 2 COOH OCOCH 3

5. 6. 5. 6. C H C H 2 N H C H ( C H 3 ) 2 O H H O H O N N SO 2NH H 2N N C H 3 O O C C H C H 2 O H C 6 H 5 H O H B r CHCH 2NHC(CH 3)3 HO HOCH 2 H 2SO 4 1/2

7. 8. 9. N H C H 3 O C l ·HCl N 2 O N HO CH 3 OH

10.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式及主要临床用途(每小题4分,化学结构式1分,主要临床用途3分,共16分) 1. 苯巴比妥 化 学结构式: 主要临床用途: 2. 扑热息痛 化学结构式: 主要临床用途: O CH 3O

3. 诺氟沙星 化学结构式:主要临床用途: 4.盐酸苯海拉明 化学结构式:主要临床用途: 5. 阿司匹林 化学结构式:主要临床用途: 6. 利多卡因 化学结构式:主要临床用途: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药物中,()为脂溶性维生

白术1

白术 文章目录*一、白术的概述*二、白术的功效与作用*三、白术的分类*四、白术的药方选录*五、白术的服用方法*六、白术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白术的概述 1、白术的概述白术,拉丁学名。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 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2、白术的别名于术、冬术、浙术、山蓟、山精。 3、白术的性状形态根茎略呈圆柱状块形,下部两侧膨大,长3~12厘米,直径2~7厘米。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茎基和芽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色至淡棕色,并有棕色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有裂隙。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黏液性。

4、白术的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 5、白术的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6、白术的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林边及灌木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1、白术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白术中还分离得一种多糖——甘露聚糖AM-3,有免疫增强作用。可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白术中苍术酮的含量。另外本品还含α-葎草烯、石竹烯、桉叶醇、双白术内酯、东莨菪素、γ-固醇等。 2、白术的功效作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3、白术的毒副作用阴虚燥渴,胃胀气滞者忌食。 任何体质均不宜过多服用白术。

白术在胃肠道疾病方面的药理与临床应用_王华新

中勿忘补虚”之训,如若固守一证一方就难免有失偏颇。 对于以上种种思路,在临床工作中医者需根据病机病因辨证施治,参考上述一种或多种思路,做到辨证分虚实、权衡在兼顾、注重气血水及调理肺脾肾[7],才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需注意的是在处方用药中利水祛湿之品是必须加入的。 参考文献: [1] 王亿平.老年慢性肾炎中辨治体会[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 15(3):240. [2] 鲁兆麟,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0:643.[3] 叶任高.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8.[4] 单书健,陈至书,石志超.古今名医临床金鉴·水肿关格卷(上)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17.[5] 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8.[6] 魏 民.病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9.[7] 李 波.夏翔论治肾病水肿经验撷要[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 40(11):31. 收稿日期:2007-01-25; 修订日期:2007-05-14作者简介:王华新(196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现任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临床药学研究工作. 白术在胃肠道疾病方面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王华新1 ,刘文娟 2 (1.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050011;2.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要: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治疗脾胃疾病药理作用机制,主要在 于两个方面,即胃肠动力和胃黏膜保护作用。临床上以白术为主治疗胃肠疾病的组方不少,有许多古方,也有验方;但是关于胃肠疾病的临床药理研究应用报道却是极少,主要的方剂为参苓白术散。 关键词: 白术; 胃肠疾病;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 282.74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1-2847-01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 t r a c t y l o d e s m a c r o c e p h a l aK o i d z .的干燥根茎,性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关于白术在胃肠疾病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 白术用于脾胃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1.1 调节胃肠运动马晓松等[1]依次制备不同浓度的白术水煎剂,较小剂量(6.25%)的白术煎剂l m l 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有较轻度抑制效应,较大剂量的白术水煎剂12.5%,25%,50%,75%,100%1m l 则能显著加强豚鼠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并呈量-效反应关系。马允慰等[2]认为在正常情况下,白术对离 体家兔小肠起兴奋作用。而颜正华[3]则认为白术煎剂对兔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与肠管所处机能状态有关:肠管兴奋时呈抑制作用,而肠管抑制时则有兴奋作用。范华光等[4]证实白术能使小肠张力增高,使麻痹肠管振幅加大,恢复节律性收缩。此外白术尚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5]。 白术调节胃肠运动的机制较复杂,马允慰等[2]认为白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而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的效应较弱。马晓松等[6]发现用M 受体阻断剂阿托品预处理后,白术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兴奋作用基本消失,说明白术通过兴奋胃肠道的M 受体而易化小肠平滑肌肌电,从而推进胃肠运动;而a 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可部分拮抗白术对胃肠推进运动的兴奋作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对此作用影响不大。 白术内酯I (B )、4,15-环氧羟基白术内酯(c )、白术内酯Ⅲ(D )为白术中抑制胃肠运动的有效成分,其作用机理与胆碱受体 及C a 2+ 抑制有关[7]。 1.2 胃黏膜保护作用白术有效组分250m g ·L -1 和500m g ·L -1 浓度能明显减轻消炎痛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与空白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8] 。 用白术提取液与胃黏膜细胞共同培养,白术能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刺激胃蛋白酶的分泌[9]。 白术丙酮提取物300m g /k g 十二指肠给药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升高胃液p H 值,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排出量,对胃蛋白酶活性有抑制倾向;经口灌胃给药,500m g /k g , 对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防治作用[10]。 1.3 与消化系统相关性的药理研究1.3.1 免疫调节作用实验表明单味中药白术能提高免疫抑制动物脾细胞体外培养存活率,即能延长淋巴细胞寿命,使T H 细胞明显增加,提高T H/T S 比值,纠正T 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 L -2水平显著提高,并能增加T 淋巴细胞表面I L -2R 的表达,可能是白术免疫增强,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11]。1.3.2 抗氧化作用对白术进行L p o 和S O D 含量测定,探讨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通过对小鼠实验表明,白术不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降低L p o 的含量,能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作用,另外也可提高S O D 活性趋势,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12]。2 临床应用情况 临床出现的以白术为主组成的方剂较多。四君子汤,为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之食少便溏、面色淡白、四肢乏力、脉细弱之良方。理中汤,为治脾胃虚寒、腹满吐利,不欲饮食之名方。苓桂术甘汤,为治饮停中焦之剂。六君子汤治脾虚痰滞。二术汤治脾虚生湿、脾阳失运所致之多种病证,皆有显效。五味异功散治中焦气虚,略有气滞。参苓白术散,为治脾气虚弱之效方。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胃虚有寒、腹痛泻泄等证。枳术汤,为治脾虚气滞之验方。车白散治脾虚水肿有良效。 但以白术为主用于胃病治疗的方剂的文献报道量却较小,其中参苓白术散有一些,其它方剂几乎没有。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将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的临床症状,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 。以参芩白术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胃炎之胃脘痛100例,肝胃不和加柴胡、白芍、枳壳;脾胃虚弱加焦三仙,鸡内金;脾胃湿热型加黄连、蒲公英、法夏;胃阴不足加玉竹、石斛、乌梅;胃络淤血加三棱、莪术、丹参。结果,临床治愈30例,显效35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14]。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11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加西药治疗,对照组59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无效复发率5%,对照组有效率78%,无效复发率28%。随访3年,治疗组总有效率 · 2847·L I S H I Z H E NM E D I C I N EA N DM A T E R I AM E D I C AR E S E A R C H 2007V O L .18N O .11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8卷第11期

硝苯地平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的新用途

硝苯地平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的新用途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硝苯地平;NF 随着药物研究及其临床使用的不断深入,许多药物新的药理作用被逐步发现并不断得到应用,拓宽了临床应用的途径,出现了不少老药新用的情况。硝苯地平(NF)系钙离子内流拮抗剂,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对其药理学和治疗学研究的发展,它的临床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以下对NF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新用途作一介绍。 1 用于治疗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其机制为硝苯地平可以阻断钙离子的跨膜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使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脱耦联及增加平滑肌细胞的环磷腺苷的含量,并可直接阻滞肥大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炎性递质。因此可用于缓解胃肠道的痉挛性疼痛,对于腹痛止痛效果明显强于阿托品。嚼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吸收快,对伴有剧烈呕吐的患者疗效更佳。有报道[1],某院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60例,总有效率93.3%。 2 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其机制可能与五肽胃泌素竞争性作用于壁细胞膜钙通道,抑制组胺泌酸效应有关。此外,硝苯吡啶与壁细胞H+ -K+ -ATP酶中的K也有较强的亲和力,抑制质子泵活性,使胃酸分泌减少。另有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采用硝苯地平10mg/次,3次/d,共8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雷尼替丁相比较,两者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总有效率与近期愈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3 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有报道对NF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将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F口服,两组治疗后,就热退、腹痛消失、淀粉酶恢复正常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淀粉酶正常所需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表明NF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4 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胃功能紊乱性疾病。硝苯地平对腹泻伴尿频、尿急、多尿、背痛、乏力、头晕者症状改善更为显著。有报道[2],IBS患者,治疗组38例给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服,3次/d,总有效率82%。 5 用于治疗胆绞痛

rHuEPO的临床应用

、rHuEPO的临床应用 1、使用时机: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若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两次Hb 检测 值均低于11 g/dl,并除外铁缺乏等其它贫血病因,应开始实施rHuEPO治疗。 2、使用途径 rHuEPO治疗肾性贫血,静脉给药和皮下给药同样有效。但皮下注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优于静脉注射,并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节省治疗费用。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疼痛 感增加。 l 对非血液透析的患者,推荐首先选择皮下给药。 l 对血液透析的患者,静脉给药可减少疼痛,增加患者依从性;而皮下给药可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节省费用。 l 对腹膜透析患者,由于生物利用度的因素,不推荐腹腔给药。 l 对于rHuEPO诱导治疗期的患者,建议皮下给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使用剂量 (1)初始剂量 皮下给药剂量:100~120IU/Kg/W,每周2~3次。静脉给药剂量:120~150IU/Kg/W,每周3次。 2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l 初始剂量选择要考虑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导致贫血的原因,对于Hb<7g/dl的患者,应适当增加初始剂量。 l 对于非透析患者或残存肾功能较好的透析患者,可适当减少初始剂量。 l 对于血压偏高、伴有严重心血管事件、糖尿病的患者,应尽可能的从小剂量开始使用rHuEPO。 (2)剂量调整 l rHuEPO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Hb水平:诱导治疗阶段应每2~4周检测一次Hb水平;维持治疗阶段应每1~2月检测一次Hb水平。 l 应根据患者Hb增长速率调整rHuEPO 剂量:初始治疗Hb增长速度应控制在每月1~ 2g/dl范围内稳定提高,4个月达到Hb靶目标值。如每月Hb增长速度<1g/dl,除外其它贫血原因(见附录:EPO抵抗原因),应增加rHuEPO使用剂量25%;如每月Hb增长速度>2g/dl,应减少rHuEPO使用剂量25%~50%,但不得停用。 l 维持治疗阶段,rHuEPO的使用剂量约为诱导治疗期的2/3。若维持治疗期Hb浓度每月改变>1g/dl,应酌情增加或减少rHuEPO剂量25%。 4、给药频率(非长效型rHuEPO) l 在贫血诱导治疗阶段,无论皮下给药还是静脉给药,均不推荐每周一次大剂量使用rHuEPO。因为用药之初过高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可造成骨髓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饱和,而受体恢复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也已降低,造成了药物浪费。 l 进入维持治疗期后,原皮下给药的患者,给药频率可由每周2~3次调整为每周1~2次;而原为静脉给药的患者,给药频率可由每周3次调整为每周1~2次。 l 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每周1次给药,可减少患者注射的不适感,增加依从性;但目前临床疗效的优劣尚缺少循证医学证据。 5、不良反应 l 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都应严格实施血压监测,应用rHuEPO治疗的部分患者需要调整抗

白术质量标准

4.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P28 5.质量标准 5.1 通用名称:白术 5.2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5..3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5..4 鉴别: 5.4.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u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um。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u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u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um。 5.4.2 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层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5.5 检查项目、限度及检查方法: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脾经。 【功效】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 【功效特点】本品酸能收敛,苦凉泄热,而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之功,为治疗诸痛之良药,凡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肝郁不舒之胸胁、胃、腹绞痛、四肢拘挛、肝脾不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营阴不固、虚汗不止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肌肉跳动等证,皆可应用。 【功效作用】 1.补血敛阴: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可与当归、川芎、熟地等同用。②用于表虚自汗,可与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用于盗汗,可与黄芪、五味子等药同用。③用于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可与熟地、阿胶、焦白术等同用。 ④用于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不痛,状如风痹,营气虚

则不仁,故用白芍养血和营,可配当归、川芎、黄芪、白术等药同用,效果更好。 2.柔肝止痛:①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胃、腹胀满疼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药同用。②用于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可与甘草同用。③用于痢疾腹痛,可与黄芩、黄连、木香等药同用。 3.养阴平肝: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可与生地、天麻、石决明、钩藤、桑叶、菊花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芍与当归,二者皆能补血,且常同用于血虚之证,然 当归性温,主治血虚有寒之证,而白芍微寒,主治血虚有热之 证,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专治血虚有瘀滞或有寒之痛, 不似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

2.白芍与赤芍,古代二者不分,统称芍药,但其功能差异显著,临床应用时自有分别,白芍以养血敛阴柔肝为主,赤芍以泻火凉血、化瘀活血为主,虽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前者柔川止痛,后者化瘀止痛。 3.欲敛其阴,平肝多生用,用以舒肝和脾、调经止痛多炒用。 【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血中阴药,善于静而敛阴。一动一静,相配有养血理血之效,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不宁、头晕耳鸣、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等。 2.配桂枝桂枝能助心阳,通经络,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芍药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桂枝为阳药,芍药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 3.配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缓急,二药配合,补散兼施,既疏达肝郁,又能养阴滋液,对肝脾失调有和解止痛之功。

白术的应用

白术的临床应用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性温,味甘、苦。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等症、水湿停留、痰饮、水肿、表虚自汗等症。 1.文献摘录 白术始载于《本经》,被列为上品,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经逢原》:白术甘温味厚,阳中之阴,可升可降,入脾、胃二经。生用则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本草衍义补遗》:《本草》不分苍、白,议论甚多,白术味亦微辛,苦而不烈,除湿之功为胜。又有汗则止,无汗则发,与黄芪同功,味亦有辛,能消虚痰。《本草求真》谓之:“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性最温,服之能以健脾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药也。”《本草新编》:白术,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可除湿消食,益气强阴,尤利腰脐之气。 2.炮制方法 白术炮制方法较多,有生白术、炒白术、焦白术、白术炭、土炒白术,蒸白术等,临床较常用主要为生白术和炒白术。 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生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有香气时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约10斤)3.药理研究 选带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具有抗菌抗炎、抗衰老等作用,对神经系统、消化道、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作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3.1 对消化道作用:据报道白术对胃底肌条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大剂量时可促进胃肠推进运动。亦有报道白术对胃酸分泌亢进型溃疡无效,但对应激性溃疡有很强的预防效果,其机理是缓和应激状态下引起的全身性机能低下。 3.2 免疫调节作用: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血清中IgG的含量,在白细胞减少时还有升白细胞作用。 3.3 抗炎抗菌作用:白术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术提取物有抗炎和降温作用。

金匮肾气丸的21种临床新用途

金匮肾气丸的21种临床新用途 发表者:赵东奇11271人已访问 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此方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牡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长期以来,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 药理作用 金匮肾气丸中的熟地能滋肾填精,山茱萸养阴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以上三药配合能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泽泻能清泄肾火,并能防止熟地之滋腻作用,牡丹皮能清泻肝火,并能制止山茱萸的温燥性,茯苓淡渗脾湿,能助山药健脾之功效。妙在用少量附子、肉桂,温五脏之阳,宣通十二经,纳五脏之气归于肾,化阴精为肾气,再布于周身,而成阴阳相济,气化氤氲之妙。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 1.金匮肾气丸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作用。还有抗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延缓衰老、恢复精力。 2.改善脂代谢、增强神经-体液调解、抗白内障等功效。 3.降低血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改善产生良好功效。 4.增加雄性激素,动物实验证明,金匮肾气丸可提高睾酮水平,增加睾丸间质细胞数目。 5.增加免疫功能,金匮肾气丸能有效纠正金匮肾气丸证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新用 1.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认为,此病应属于鼻鼽的范畴,其病机为肺气亏虚,卫表不固,感受风寒外邪,津液停聚。肾主纳气,为气之根。《景岳全书》中说:"五脏之阳气非肾不能发"。人体内的肾气若发生虚损,其肺气也会受损,从而可引发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金匮肾气丸具有补肾气、温肾化饮的功效,可有效地治疗此病。有医师同时使用金匮肾气丸和气管炎咳嗽痰喘丸治

白术治疗便秘临床运用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白术治疗便秘临床运用研究 作者:陆琴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 刊名: 黑龙江中医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2,41(2) 参考文献(16条) 1.郝俊鸣;胡胜军便秘的原因与治疗[期刊论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06) 2.于永明;宋长义;贾天柱白术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2005(07) 3.李岩;孙思予;周卓白术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996(04) 4.马晓松;樊雪萍;邢治善白术促进小鼠肠胃运动机制的探讨 1995(04) 5.李伟;文红梅;朱荃白术提取液及成分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6(11) 6.李春燕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8(05) 7.刘重白术治疗便秘34例疗效观察 1981(01) 8.孟景春白术为治气虚便秘专药 1994(10) 9.邱仕君枳术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气虚型 2002(34) 10.晏建立再谈白术治便秘 1998(07) 11.李明星益气养血润肠法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86例 2000(09) 12.陈晓萍;王霞重用白术治便秘 1996(04) 13.魏志军白术升降汤加味治疗脾虚便秘126例疗效观察 1998(10) 14.陶贤周白术通便秘阴 1982(01) 15.曹振爱白术花粉汤治疗习惯性便秘158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5(01) 16.刘登祥前仁通便散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63例[期刊论文]-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117811896.html,/Periodical_hljzyy201202004.aspx

白术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白术 1.2 汉语拼音:Baizhu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正己烷、白术对照药材、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香草醛、硫酸、乙醇、盐酸、三氯化铁、氯化钴、硫酸铜、水、淀粉、碘滴定液。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超声波清洗器、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离心沉淀器。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 取本品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 -乙酸乙酯(50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7.5 检查: 7.5.1水分:不得过15.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17)。 7.5.3 色度:取本品最粗粉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5%乙醇20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1小时,滤过,吸取滤液10ml,置比色管中,照溶液颜色检查法(附录43第一法)试验,与黄色9 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7.5.4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6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5.0%。 7.5.5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400mg/kg。

临床常见药物用法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20mg 2ml/支】 【用法】1-5μg/kg*min,每15-30min增加1-4μg/kg*min 【泵入】kg×3+NS 至50ml,1ml/h=1μg/kg*min 【滴入】5%GS 70ml 多巴胺 300mg ,1.2ml/h=1μg/kg*min 【中日急诊】5%GS 100ml 多巴胺 300mg ,5ml/h起(约11.5mg/h,对60kg约3.2ug/kg/min)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亚宁定,25mg 5ml/支】 【用法】25mg+10mlNS慢推一半,15分钟后再推另一半,然后100-400μg/ min(6-24mg/h)维持 【泵入】乌拉地尔100mg NS 30ml , 3ml/h=6mg/h 【滴入】乌拉地尔 50mg NS 250ml ,10滴/min=30ml/h=6mg/h 【中日急诊】NS 100ml 乌拉地尔 200mg,5ml/h起(约7mg/h) 注射用生长抑素【思他宁3000ug/支*】 【用法】上消化道出血:250μg缓慢注射(>3min),止血后250μg/h维持3-4天,但<120h。 急性胰腺炎:250μg/h维持5-7天 【泵入】生长抑素 6mg NS48ml ,2ml/h=240μg/h;先入2ml。 【滴入】NS或GS 500ml 生长抑素 3mg,ivgtt连续静滴12h。 奥曲肽注射液【善宁,0.1mg 1ml/支】 【用法】25μg缓慢注射,25-50μg/h维持3-4天 【泵入】奥曲肽 0.6 NS 48ml ,2ml/h=24μg/h;先入2ml。 【皮下】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0.1mg 皮下 Q8h×7天,第一次用药至少在术前1小时进行。 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100mg/支,70.39元】 【滴入】急性轻型胰腺炎或重症辅助: 加贝酯 100mg 5%GS或林格500ml ,ivgtt(<1mg/kg/h) tid×3天,改为100mg/日,共6-10天 注射用乌司他丁【天普洛安,10万U/支,134.99】 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急性恶化期: 【滴入】5%GS或0.9%NS 500ml 乌司他丁 10万U ,ivgtt 1-2h入 Qd-Tid,随症状改善减量 急性循环衰竭: 【滴入】 5%GS或0.9%NS 500ml 乌司他丁 10万U ,ivgtt 1-2h入 Qd-Tid 【静推】2ml 0.9% NS 乌司他丁 10万U ,缓慢静脉推注 Qd-Tid

浅谈白术的炮制与临床应用

浅谈白术的炮制与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02-22T08:43:21.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陈仕金[导读] 探讨中药的不同炮制品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 陈仕金(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353100)【摘要】探讨中药的不同炮制品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关键词】白术炮制挥发油白术内酯功效【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331-02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要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张仲岩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 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炮制品种:生白术,炒白术,土炒白术,麸炒白术。 炮制工艺:1.白术,取原药材,去杂质,用清水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片。 2.炒白术,将净白术片放入锅内加热,炒至黄色,并能嗅到药味即可。 3.土炒白术,将灶心土碾成细粉,置锅内炒至灵活状态,投入白术片,不断翻动,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上土粉时,取出,筛去土,放凉。 4.麸炒白术,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烟冒出时投入白术,不断翻动,炒至白术呈黄褐色,取出,筛去麦麸,放凉。白术的鉴别:主要是对白术生品的鉴别,其主要是依靠经验,显微,理化,色谱鉴别,利用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快速准确地鉴别出优,劣白术:发现两者形成在氢键区,双键伸缩震动区(1900-1200c m)峰形相似,峰位相近,无明显差异,但在1444cm附近劣质白术有一明显吸收峰,而优质白术在该处是以肩峰的形式出现。劣质白术在1387c m处的强吸收峰的峰形较为精尖锐。在指纹区,优质白术在1034cm处的强吸收峰在高波数一侧有明显的肩峰,劣质白术不但峰位向高波数方向移动了13c m,而且其峰形也比优质白术宽许多,优质白术在939cm附近有一明显的吸收峰,而劣质白术在此无吸收峰出现。 炮制研究:1 白术含挥发油约1.5%,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挥发油含量生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炒白术,还含内酯类和维生素A,白术炒后,挥发油含量减少15%,对胃肠的刺激性减少,药性缓和。苍术酮不稳定,遇热易分解自身氧化为白术内酯,白术内酯具有抗癌抑瘤,保肝健脾的功效。土炒白术因伏龙肝具有温中补脾,止呕止泻的功效,故土炒白术能增强补脾止泻之功,同时通过加热和伏龙肝的吸附来降低挥发油的含量,从而降低燥性。麸炒白术,因麸皮具有补脾之功,故能增强其补气健脾之功。麸炒内酯类含量增加,可提高保肝健脾和胃的功效。炮制的目的均在于使苍术酮转化成白术内酯,去其燥性,增强补气健脾之功。麸炒较其他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饮片质量,能很好的保证饮片外观,因此认为麸炒法为最佳。 2白术内酯和挥发油是国内外对白术成分研究的重点。同时采用不同方法鉴别方法和分析检验手段对白术挥发油和白术内酯成分进行研究。用醋酸乙酯作为溶剂提取,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以12%醋酸乙酯石油醚洗提,从白术中分离出新的倍半萜内酯,它们是双白术内酯,8,9环氧白术内酯,4,15白术环氧羟基白术内酯。其中双白术内酯(C30H3804)结构由核磁共振,二维普等波普数据推导出来并被X光晶体分析正确。白术的水蒸气蒸馏提取物中65个成分,鉴定23个,组分中以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65%以上),其中苍术酮含量最高(61%)。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术挥发油中苍术酮进行研究,对提取后的样品经薄层色谱鉴别并与对照品对比,发现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渗漉法得到的取液有效成分较为相同。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白术脂溶性成分发现所得的提取物与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在化合物组成及含量上有较明显的区别。超临界萃取物中鉴别出36个化学成分,以呋喃二烯的含量(47.6)最高。其次是r揽香烯(8.30),不含苍术酮。 炮制应用及配伍: 1.生白术以健脾燥湿,利水消肿。a 治脾胃虚弱,脾不健运,水湿内停引起的四肢浮肿,小便补利,配茯苓,桂枝同用的-苓桂术甘汤《伤寒论》b 气虚体倦乏力,食少吐泻,消化补良,脘腹胀满,配党参,茯苓,陈皮,半夏-六君子汤《医学正传》c 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痛,配附子,生姜,甘草-白术附子汤《金匱》 2.炒白术健脾功佳,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的-香砂六君子《和剂局方》。 3.土炒白术燥湿健脾止泻增强。a 治脾胃气夹湿的-参苓白术散《金匱》。 b 治脾虚气滞-枳术丸《脾胃论》 c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时腹痛,脉眩而缓,配白术,芍药,防风,陈皮-痛泻要方《景岳》。 4.麸炒白术增强健脾益气之功。 a 治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的-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b 治脾虚失运,腹满不思饮食-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c 治妇人血少,胎动不安配伍当归,川芎,黄芪-当归散《金匱》。 综上所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炮制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炮制能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因此配方时应理解医生的意图,尽量准确配付炮制品。 参考文献 [1]上海科技出版社《中药炮制学》叶定江. [2]上海科技出版《中药学》叶定江. [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补益中药的炮制与临床应用》,胡慧华教授.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5]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1月第3卷第21期.

酚妥拉明临床新用途

酚妥拉明临床新用途 时间:2009年08月11日10:51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作者:吴军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酚妥拉明有血管扩张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血管痉挛性疾病,如手足发绀症、肢端动脉痉挛症(即雷诺氏病)、感染中毒性休克、室性早搏。亦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试验等。 本品忌与铁剂配伍;低血压、严重动脉硬化、心脏器质性损害、肾功能减退者忌用。 治疗心力衰竭 酚受拉明1O 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速度0.05~0.12 mg/分,1次/日,连用4~8天,治疗心衰27例,同时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肺毛细血管楔压、平均肺动脉压、右房压、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均下降,心脏指数、心搏指数明显增加。据报道,对肺炎、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小儿急性心衰,每次用酚妥拉明0.5~l mg/kg与半量阿拉明静脉注射,1~6小时1次,平均用药12次,心衰获迅速改善。 治疗高血压危象

酚妥拉明10 mg+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5分钟注完,接着用20~3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滴,速度30~35滴/分。笔者认为,其作用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减少回心血量,使心排血量下降,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 治疗大咯血 方法:①酚妥拉明5~10 mg+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静脉注射,然后以10~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静滴,1次/日,使用3~5天(咯血停止停用);②酚妥拉明20 mg+10%葡萄糖注射液10 ml,静滴,2~3次/日。一般3天左右可止血。其原理主要是酚妥拉明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动脉压,减轻肺瘀血。有人用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联合使用治疗大咯血,治疗组用酚妥拉明10~30 mg+垂体后叶素30~60 U+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20~30滴/分,1次/日,咯血停止后每日减量1/3,继续应用2~3天。 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有人用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疗效显著,用药后30分钟,症状好转,总有效率达91%~100%。方法:①酚妥拉明1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速度30~45滴/分;②酚妥拉明10 mg+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15~20分钟),必要时1小时后重复应用1次。其作用与扩张血管、改善肺微循环和

一、根据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写出其药名跟主要临床用途(每小题

2009春药物化学期末自测题(1) 一、根据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写出其药名及主要临床用途( 每小题2分,共20分) 药名 主要临床用途 1. 2. F 3C-CHBrCl 3. 4. 5. 6. 5. 6. CH 2 3 3 O N H P O N C l C H 2 C H 2 C l C H 2 C H 2 COOH OCOCH 3C H C H 2 N H C H ( C H 3 ) 2 O H H O H O N N SO 2NH H 2N N C H 3 O O C C H C H 2 O H C 6 H 5 H O H B r CHCH 2NHC(CH 3)3OH HO HOCH 2 H 2SO 41/2

7. 8. 9. 10.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式及主要临床用途(每小题4分,化学结构式1分,主要临床用途3分,共16分) 1. 苯巴比妥 化学结构式: 主要临床用途: 2. 扑热息痛 化学结构式: 主要临床用途: 3. 诺氟沙星 化学结构式: 主要临床用途: 4. 盐酸苯海拉明 N H C H 3 O C l ·HCl N CONH 2O N HO CH 3OH O CH 3 O

化学结构式:主要临床用途: 5. 阿司匹林 化学结构式:主要临床用途: 6. 利多卡因 化学结构式:主要临床用途: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药物中,()为脂溶性维生素。 A、维生素E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B6 2、下列利尿药中,()具有甾体结构。 A、依他尼酸 B、螺内酯 C、呋塞米 D、氢氯噻嗪 3、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分类不包括()。 A、水杨酸类 B、乙酰苯胺类 C、吡唑酮类 D、吩噻嗪类 4、辛伐他汀临床主要用途为()。 A、降血脂药 B、强心药 C、抗高血压药 D、抗心律时常药 5、下列药物中,()不易被空气氧化。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麻黄碱 6、奥美拉唑为()。 A、H1受体拮抗剂 B、H2受体拮抗剂 C、质子泵抑制剂 D、ACE抑制剂 7、下列药物中,()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A、吗啡 B、美沙酮 C、纳洛酮 D、舒芬太尼 8、下列药物中,()是地西泮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 A、奥沙西泮 B、硝西泮 C、氟西泮 D、氯硝西泮 9、下列药物中,()不具有儿茶酚结构。 A、肾上腺素 B、盐酸多巴胺 C、盐酸克仑特罗 D、去甲肾上腺素 10、()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作用最强的一类钙拮抗剂。 A、二氢吡啶类 B、芳烷基胺类 C、苯并硫氮杂艹卓类 D、二苯基哌嗪类 11、下列药物中,()不是抗代谢抗肿瘤药物。 A、氟尿嘧啶 B、甲氨喋呤

各种临床使用指南精简版(珍藏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 (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 (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见溶栓中相关内容)。 (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窜、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检查资料确定病因。 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或MRI检查(I 级推荐)。(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检查(I级推荐)。(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但在症状出现6 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