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韦琪土木1302班1100113205

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韦琪土木1302班1100113205

摘要:

桥梁是人类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克服自然阻力建造的结构物。从远古时代简单构造的木桥和石桥,发展到功能齐全,造型美观的现代桥梁,未来还有几十公里长的跨海湾,海峡特大桥梁的建设工程等待我们去完成。

本文首先介绍古代桥梁史,粗略列举古代的典型桥梁展现其局限性;接着具体介绍桥梁的基本组成,侧重于钢筋混凝土桥梁以及钢结构桥梁的介绍,展现现代桥梁在材料技术上的突破与发展,并列举著名的桥梁掠影展现现代桥梁的飞速发展;最后指出未来桥梁建设的困难点以及展望。从桥梁的发展史展现桥梁工程的进步与发展,总结论文。

关键词:古代桥梁,现代桥梁,未来展望

正文:

桥梁的基本组成:桥梁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设施。

一.上部结构: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载结

构。

二.下部结构:桥墩和桥台是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地基的构筑物。设臵在桥两端的称为桥台,桥台还与路堤相衔接,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塌落。桥墩和桥台中使全部荷载传至地基的底部奠基部分,通常称为基础。

三.支座: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臵的传力装臵。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还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1.古代桥梁史

1.1古代桥梁的特点:古代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完全依靠建造者的经验,缺乏现代力学知识的指导,施工技术比较原始,建造工具简单。建桥材料主要以天然的或加工过的木材,石材为主,还包括竹索,藤索,铁索等。中国古代桥梁在选址,布局,结构构造,艺术造创造型及环境协调等方面都有许多创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由于古代桥梁跨径小,多为拱桥。

1.2古代著名桥梁掠影:

1.2.1石拱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敞开的小拱,这种结构既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又起到减少流水冲力的

作用,非常符合科学原理,是当时世界桥梁中的首创。

1.2.2石梁桥:福建泉州安平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石梁桥,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

1.2.3索桥:四川灌县的竹索桥和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

2.现代桥梁:

进入21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桥梁工程日新月异。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桥梁设计原则赋以更新的内容。例如,现在对土建结构的美学要求愈来愈高,结构物不再单纯作为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实体,而要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又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如防噪音、防振动、防污染等。

而在材料方面,现代桥梁已不仅仅局限在石材,

木材等天然材料,而是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即钢材,混凝土以及石灰,砂浆,木材,建造出非常坚固耐用而又美观时尚的建筑桥梁。由于力学、钢筋混凝土的发展,使各式轻巧、跨径大的桥梁得以出现。所以在现代桥梁上侧重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介绍,从而区别于古代桥梁。

2.1现代桥梁的分类

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

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

(1)梁式桥起源于模仿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世纪的桁架梁桥;

(2)悬索桥起源于竹索桥,演变为铁索桥、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

(3)拱桥起源于模仿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

所以按结构体系及其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拱,索三种基本体系,其中梁式桥以受弯为主,拱式桥以受压为主,悬索桥以受拉为主。现代桥梁主要侧重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介绍。

2.2钢筋混凝土梁桥的介绍:凡是采用抗压性能好的

混凝土和抗拉能力强的钢筋结合在一起建成的梁式桥统称为钢筋混凝土桥梁。

2.2.1简支梁(板)桥:简支梁桥构造简单,最易设计为各种标准跨径的装配式结构;简支梁桥是静定结构,结构内力不受地基变形等的影响,因而能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桥位上建桥。它分为简支梁桥和板桥两种结构,板桥因它在建成后在外形上像一块薄板,故习惯称之为板桥;而简支梁桥的上部构造由主梁,横隔梁,桥面板,桥面系等部分组成,这类桥梁可采用整体现浇和预制装配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施工。

2.2.2悬臂梁桥:将简支梁梁体加长,并越过支点就成为悬臂梁桥。仅梁的一端悬出的称为单悬臂梁,两端均悬出的称为双臂悬梁。悬臂梁桥一般为静定结构,可在地基较差的条件下使用。

2.2.3混凝土梁桥桥面构造:混凝土桥梁的桥面部分通常包括桥面铺装,防水和排水设施,伸缩装臵,人行道,缘石,栏杆和灯柱等构造。桥面部分虽然不是主要承重结构,但它对桥梁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主要承重的保护,对车辆行人的安全以及桥梁的美观都非常重要。

2.3混凝土拱桥:

对于以混凝土和钢筋为主要材料建造的拱桥,与圬工拱桥相比较,钢筋混凝土拱桥自重小,跨越能力大,能充分利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特点。由于拱是主要承重压力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主拱圈的材料强度,使跨径能力增大。拱桥和梁桥的区别不仅在于外形不同,而且两者的受力性能有较大差别。

2.3.1拱桥的主要组成:拱桥上部结构由主拱圈和拱上建筑两大部分组成。主拱圈是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承受主拱上的全部作用,并将其传给墩台和基础。2.3.2拱桥的主要类型:

(1)按主拱圈横截面形式分:板拱桥,混凝土肋拱桥,双曲拱桥,箱型拱桥

(2)按照主拱圈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分:圬工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钢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

(3)按照拱上建筑类型分:实腹式拱桥和空腹式拱桥

(4)按照主拱圈线型分:圆弧线拱桥,抛物线拱桥,悬链线拱桥

(5)按照桥面的位臵分:上承式拱桥,中承式拱桥,下承式拱桥

(6)按结构体系分:简单体系拱桥,组合体系拱桥

2.3.3拱桥实例介绍:

(1)四川万县长江大桥

(2)贵州江界河大桥

2.4刚架桥:

桥跨结构和墩台整体相连的桥梁叫做刚架桥。刚架桥可以是单跨或多跨的,单跨刚架桥的支柱可以做

成直柱式或斜柱式,多跨刚架桥的主梁可以是连续式或非连续式。

刚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在一起的刚架结构。梁和柱的连接处具有很大的刚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部主要受弯,而在柱脚处也具有水平反力,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和拱桥之间。同样的跨径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刚架桥的正弯矩比梁式桥要小,刚架桥的建筑高度就可以降低。但刚架桥施工比较困难,用普通钢筋混凝土修建,梁柱刚结处易产生裂缝。

2.5斜拉桥:斜拉桥是一种组合受力体系桥梁,外荷载靠主梁受弯压,斜拉索受拉来承担。斜拉桥是由斜拉索、塔柱和主梁组成,用若干高强的拉索将主梁斜拉在塔柱上,斜拉索使主梁受到一个压力和一个向上的弹性支承的反力,这就使得桥梁的跨越能力大大增强。主梁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结构,索塔大都采用混凝土结构。

3.未来展望:

进入21世纪,我国桥梁事业还将继续前进,并向超大跨径发展,以适应修建跨海峡桥梁的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纳米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要成为新

世纪的前沿技术。同时要探索超大跨径桥梁的新型建筑材料,合理的结构形式以及抵抗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但未来的桥梁应更侧重新材料的应用,特别是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上程上将会得到应用。原因在于随着路桥建设的发展,普通混凝土在路桥工程中应用更加广泛。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普通混凝土因其性能的不足,导致桥梁出现裂缝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桥梁垮塌事件屡见不鲜,普通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这种问题给工程人员带来了不少麻烦。所以普通混凝上的性能有待提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度混凝土的研发和运用弥补了普通混凝土的不足,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上具有耐久性好、抗折性好和使用周期长等优点。

新型钢材料的应用也将推动桥梁工程的发展。钢材料在桥梁建设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桥梁工程主编:刘丽珍王兴国

(2)土木工程概论主编:徐礼华副主编:沈建武

(3)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第4版)

主编:罗福午刘伟庆

(4):《土木工程学报》1985年第02期作者:李国豪范立础

(5)《中国古桥技术史》主编:茅以升

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难点问题及有效对策[全面]

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难点问题及有效对策 1.桥梁施工中的难点困难 1.1桥面面层平整度问题 桥面面层是一次摊铺平整度控制是桥面施工一大难点.通常,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一次摊铺平整度的提高,取决于桥面混凝土铺装平整度的提高.为提高面层施工质量,我们采取可调高胀管螺栓角钢侧模系统施工新工艺,精确控制桥面铺装层顶面标高.每层铺装层纵向分成合适块数,弹线预埋螺栓,采用角钢打椭圆孔,固定在螺栓上,用上F螺母精确调整侧模顶面高程,按正式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平整度误差小于1米米直尺,这样能明显提高一次摊铺施工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 1.2模板安装问题 在安装模板前应出去模板表面污迹并进行整修,使模板平整光洁无变形.模板安装要平整,接缝要严密.所以接缝应采用粘结剂(水泥与浇水配制而成)刮平刮实,而后用胶带纸黏贴整齐确保接缝光洁.尤其是侧模与底模的接缝外侧用角钢加固,角钢用螺丝钉固定在底模上,角钢与模板下压海绵条,确保棱角直顺且不漏浆.另外,模板接缝要规则有序,要考虑到与链接段施工缝、端模、支座的协调统一.对于侧模与底模、侧模与翼缘板底模与翼缘板侧模要采取拉线检查.现场施工时,由于现浇箱梁的内表面为非外露表面荣耀被质检人员忽视,箱梁内模的接缝应采用海绵条填塞或粘结剂封堵,并外裹一层塑料布,去报内表面不漏浆.模板的接缝,表观处理好后,模板的加固就显得至关重要.内膜的加固一般采用方木框架配合碗扣钢管加固.腹板外侧模需要加固,由于砼自重、人员、机具荷载及砼振捣荷载等的作用,使腹板外侧模所受的向外的侧向力较大,所应对支架和侧模双重加固. 1.3伸缩缝问题 伸缩缝的合理控制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施工保障,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是否达到优良,而且饿关系到桥梁使用功能、行车平顺及结构的稳定性.桥梁主体结构的伸缩变形,主要来源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量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收缩量.其收缩量由设计单位确定,伸缩装置由此为依据来确定伸缩装置留设缝隙的宽度,以满足桥面主体结构变形的需要、当前桥梁施工浇注时间相距较短,且各部分梁体绕注时间与伸缩装置安装时间各不相同.由于新浇混凝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回产生收缩现象,因此在安装伸缩装置,这是其宽度时也必须加以考虑,以免造成伸缩装置安装后期伸缩间隙过大.缝内填充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侧面及底面用嵌缝胶密封或用亚光不锈钢板封堵.不锈钢板一侧固定:检查伸缩装置的位置,确保伸缩缝装置符合设置要求,伸缩缝如果分段安装的,接缝外焊接:模板应具有水密性,防止沙尘堵塞缝隙.主梁伸缩缝处防撞体和中央隔离增伸缩缝与主梁伸缩缝宽度.另外,防撞体和中央隔离增应在跨中和支撑处设置伸缩缝,缝内填充及封包材料同主梁.安装伸缩缝装置之前完全清理干净缝中杂物、垃圾;封内要填足天缝料;

桥梁工程发展史

桥梁工程发展史 姓名:董楠 学号:150298 班级:测控151班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桥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形状、结构、功能上都越来越贴近人们对桥梁的需求。随着新世纪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桥梁将会更加为人类社会的交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 关键词:古代桥梁、现代桥梁、桥梁发展前景 正文: 在19世纪20年代铁路出现以前,造桥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为主,铸铁和锻铁只是偶尔使用。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梁式桥起源于模仿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而建成的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世纪的桁架梁桥;悬索桥起源于模仿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而建成的竹索桥,演变为铁索桥、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而建成的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 在有了铁路以后,木桥、石桥、铁桥和原来的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就难于适应需要。但到19世纪末叶,由于结构力学基本知识的传播、钢材的大量供应、气压沉箱应用技术的成熟,使铁路桥梁工程获得迅速发展。20世纪初,北美洲曾在铁路钢桥跨度方面连创世界纪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路钢桥和钢筋混凝土桥的跨度记录又都超过了铁路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被破坏的桥梁急待修复,新桥急需修建,而造桥钢材短缺,于是,利用3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高强材料和高效工艺的经验,推广了几种新型桥──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箱形截面钢实腹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斜张桥。 60年代以来,汽车运输猛增,材料供应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桥梁工程又在提高质量、降低造价、降低桥梁养护费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改进。下面我们来细数一下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

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_程勇

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程 勇 (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南宁530003) 摘要:桥梁工程是一门融合工学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桥梁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在改善交通状况的同时,也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工业革命以及各种高新技术浪潮的冲击, 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所关注的桥梁工程领域也因此获得了巨大发展。总结桥梁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规律,论述目前该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桥梁建设与外国桥梁建设的差距,勉励我们在创新、质量和美学方面不断努力,让中国早日从桥梁大国发展为桥梁强国。关键词:桥梁工程;发展历史;前沿问题;发展前瞻;差距中图分类号:U4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10)03-0059-06 The Historical Review and Future Prospect of the Bridge Engineering CHENG Yong (Nanning Branch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Ltd., Nanning 530003,China ) Abstract :Bridge engineering is an integrated subject with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art combined.Bridges are not only an infrastructure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traffic situ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ural land-scape.With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various advanced technologies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bridge engineering.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law of the bridge engineering's development ,the frontier problems and future tendency of this subject at present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the gaps in bridge constr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ies have been discussed ,which could urge us to make efforts in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quality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s ,hence making our country shift from a big country of bridge to a very strong one. Key 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frontier issues ;development tendency ;gap 收稿日期:2010-05-31 作者简介:程勇(1975-),男,甘肃武山人,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桥梁隧道的设计与研究。 0前言桥梁的建造和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也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桥梁,跨越障碍,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与梦想。毛主席曾有诗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今天的桥梁不仅可以实现人类跨越大山大河的梦想,它还可以极大 地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有的还是城市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 桥梁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科技的发展历史, 它始终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产生了一次次的飞跃。 1桥梁学科的发展历史及规律 距今约三千年时,我国已掌握架设大型浮桥 的技术,在宽阔的渭河上架设浮桥。 至18世纪前,桥梁建筑大都以石料、铁、木材为主要的建材,其中以赵州桥和大渡河铁索桥(见图1和图2)为典型代表,体现了古代中国桥梁的伟大成就 [1][2]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代,桥 全长约50.82米,拱矢高7.23米,是我国现存的石拱桥中最古老并为当时跨径最大的石拱桥,且是世界桥梁史上敞肩拱的首创。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年间,水平跨度100米,桥梁宽度2.9米,跨度超越了19世纪欧洲和北美所建造的第一批这种类型的 第19卷第3期淮阴工学院学报Vol.19No.32010年6月Journal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n.2010

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版】

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道路桥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建设规模也就日益壮大,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对现有的工程技术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施工难度系数日益提高。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对整体的道路建设至关重要。 关键词:道路施工;管理工作;技术应用;控制策略 1工程管理 1.1定义 顾名思义,管理整个工程所涉及到的各个项目就称之为工程管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及时间完善预期的工程目标。合理规划施工时间,提前做好整体管控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资源。要想保证高质量的工程管理工作,前期需要了解工程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多种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加强对方案执行的重视度。只有充分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够保证整体工程向着更加优质的方向进行。但是实际开展工程过程中,常常由于其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容易出现很多突发情况而致使整体工程开展不良,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施工单位一定要在具体施工之前进行缜密的计划,做好详细工程计划也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所在。工作人员需要亲身的进入到施工现场中,了解周围具体的施工环境,以多年的工作经验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实际开展工程时,整体应该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合理规划所有的施工环节,将方案作

为根本性依据,必要时可以细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整体围绕着施工计划进行运转,这样也能够彼此进行监督及牵制。 1.2为什么要注重工程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是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所在,只有创建科学安全的施工环境,才能够为后续的施工打好基础,这也是工程开展的根本性前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程质量,这项工作一定要引起相关单位管理人员的重视度。合同管理工作也是整个工程开展的另一个重要项目,企业之间签订合同是合作的基础,这样也能够对双方彼此之间负责,必要时候能够维护企业自身的根本权益。公司内部应该加强各个部门的管控工作,建立详细具体的规定让其遵守,这样能够彼此之间互相协调和制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十分熟悉整个是公的流程,以标准的制度管理为基础,保证承担具体的行为责任。施工进度也是影响工程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合理的管控施工进度能够帮助企业减少大量的资金损失,实现所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有的工作计划进行合理分配,提前给出具体的施工流程,控制施工进度保持在自己的预估范围内,这样施工环节及时出现任何问题也有利于自身的管控,只有建立非常完备的施工具体方案才能够为整体的施工进行打下基础,保证施工质量更加完善,效率更高。 2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2.1实际施工设备配置低下 要想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相关人员需要提前对整体的施工造价进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研究生课程论文 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课程名称学科专题讲座 研究生姓名 **** 学号 *********** 开课时 **** 至 **** 学年第 *** 学期考试成绩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说明 一、研究生课程论文必须与本封面一起装订。阅卷教师务必用红笔批阅,并在本封面规定位置打分、写完评语后连同成绩登记表(一式两份)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在第二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成绩登记表交研究生学院。论文由开课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保管。 二、该封面请用A4纸双面打印,将此说明打印于封面背面。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 摘要:桥梁是交通运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交通压力逐渐加大,桥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相信在当下和未来的世界交通上桥梁仍会起到主导作用。介绍了我国桥梁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历史著名桥梁的相关情况,说明了我国古代桥梁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了现在的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必须正视的问题,以促进我国桥梁的发展。 关键字:桥梁;发展史 0 引言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幅员辽阔,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 1桥梁的发展史 1.1 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据史料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已建有梁桥和浮桥。1972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 m左右。 1.2 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这是古代桥梁的初步发展阶段。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坐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桥,在古代是很有名的。三桥包括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都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在东汉时期,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桥型方案设计 (一)共性问题 1.桥孔布置大跨化,没有顾及净空、经济性问题,或者出现多种不同跨度 的布置、非标准跨径的布置等等;主桥与引桥的布置形式; 2.对不同桥型、不同建筑材料的桥梁,跨度适用范围及相应的施工方法不 够了解,如混凝土拱桥,120m跨与240m跨、300m跨,究竟如何拟定截面形式和施工方法; 3.截面尺寸拟定不够合理,如墩台、盖梁、承台厚度、箱梁截面的腹板和 顶板; 4.桥台、桥墩基础的埋深,桥台长度的拟定方法,基础襟边长度。 5.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边中跨比值,边、中跨确定方法; 6.独塔斜拉桥的边中跨之比、索距、主梁形式,无索区长度等等,索塔构 造; 7.工程制图,比例问题、小尺寸(基础襟边、台帽尺寸)的(随意)绘制、 字体大小、标注、构造线与标注线的粗细与区分。 8.剖断线、中心线、阴影线的表示方式。 (二)梁桥 1.T梁断面构造与横向布置; 2.桥墩、桥台的构造形式及与其高度的关系 3.连续刚构桥中方案中未顾及桥墩高度相差悬殊的情况,可采取连续—— 固接的方式; 4.薄壁墩顺桥向宽度和箱梁高度的关系,箱梁横桥向宽度的拟定。 (三)拱桥 1.多箱室拱桥的适用范围(缆索吊装法、跨径应在200m以内); 2.拱上建筑的形式、跨度、高度及其布置; 3.立柱底座、立柱纵横向宽度的确定方法;

4.中承式拱桥固定横梁的构造与位置; 5.多跨不等跨拱桥的桥墩构造; 6.钢管混凝土拱肋构造、横截面形式与高度拟定 (四)斜拉桥 1.独塔和双塔斜拉桥桥跨布置 2.边跨、中跨无索区长度 3.主梁横截面形式 4.索塔构造 (五)悬索桥 1.适用范围 2.矢跨比 3.主梁构造 4.索塔与索鞍构造 5.吊杆间距 (六)工程量统计 1.混凝土体积、土石方开挖量计算 2.钢筋、预应力筋的估算 二、结构计算 1.施工方案 2.参数确定 3.计算模型的简化与施工阶段划分 4.模型输入与计算、正确性判断 5.控制截面的选取 6.内力组合、估束、极限状态验算 三、工程制图 1.图框与比例 2.字体选择与大小 3.制图与技巧(对称性、复制、镜像、切割、偏移等等命令,图层) 4.标注(对齐、连续性标注、辅助线)

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9-03T09:14:45.700Z 来源:《红地产》2017年9月作者:蒋志建[导读] 为更好的了解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人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探究,总结了目前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种类及各种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种桥梁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体外支架法、缆索吊装法、悬臂拼装法、转体法和劲性骨架法。而在外国,发展比较快的桥梁施工技术是悬臂浇筑方,该桥梁施工方法能够适用于地势复杂的地理环境,并且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施工费用低、工期短、施工变形易控制、结构整体性好、对环境破坏小等,进而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的竞争优势得到了提升,促进其相关技术不断前进。 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因为可以有效地利用材料的高强度特性,能够避免混凝土裂缝发生,使结构的重量下降,使桥梁的跨度提高,因此,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认可。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1)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材料的质量控制。桥梁施工前,对材料进行现场检验,保证材料的强度、刚度、严密性等不同性能参数达到合格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波纹管,尽可能地减少焊接操作。2)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力筋形成预应力前,必须检验构件,使其尺寸满足质量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规范。应该清理掉端部的预埋铁板和垫板之间的毛刺、混凝土残渣等。3)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为了防止波纹管破损,需要重复张拉并且持续一断时间,从而可以防止摩擦力过大。在张拉过程中应该及时检测桥梁上各部位的变形,进而防止过大的裂纹刑场,将对应数据记录备案,为以后施工参考。 今后,应该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并且保证施工过程完成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不断地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进一步减少裂纹的形成,从而保证桥梁的整体性以及提高桥梁的寿命,同时,系统地研究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价方法。 二、节段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节段桥梁施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预制拼装法、悬臂拼装法。 (一)预制拼装法的施工技术 (1)施工技术要点。首先,能够大大地缩短施工周期。和现浇箱梁进行比较,在进行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就能够进行节段的预制。若利用工厂化预制和混凝土低温蒸汽养护技术,每一节段的生产周期能够减少到 1 天。同时,因为利用了新型的特种架桥机设备进行节段的逐跨拼装,一跨箱梁的架设时间大概在七天左右,极大到底减少了施工周期。其次,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节段拼装时占用比较少的地面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地面交通和行人的影响不大,尤其适合城市范围内的高架桥梁施工,不仅能够利用必要的安全措施,而且能够确保原有的交通运行,使桥梁施工的文明程度提高。再次,节段预制拼装工艺能够确保桥梁的线型美观。由于预制时利用密贴镶合匹配浇筑法,而且整根梁的每个节段由同一套模板浇筑而成,确保了梁体线型的一致性。 (2)发展趋势。该方法对设备的一次性投入比较大。桥梁施工中主要用到的设备包括预制模板、小平车、架桥机等,工厂化的预制模板包括能够自动脱模的内、侧模和自动找平的底模,这些都需要由专业的制造工厂进行设计、制造。另外,通用性较差。在节段预制拼装施工中,模板系统和架桥机是较大的投资,只有达到一定的工程量,才能达到一次摊销的目的。因为,每套模板是针对本次施工节段的长度和横断面,如果在以后的施工中运用该项工艺,就需对模板和架桥机进行重新改造。其次,架桥机对纵坡、线性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当桥梁的设计参数不满足要求时,将不能采用此项施工工艺。 (二)节段桥梁悬臂拼装法 (1)技术要点。悬臂拼装法是具竞争力的方案,即主梁在预制场地分段预制,留好预应力孔道,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把梁段运到工地拼装,同时张拉所需的钢束。整个过程的结构体系为先是悬臂结构,合龙后形成连续体系。节段桥梁的分段长度可根据结构的受力要求及施工机具灵活划分。 (2)发展趋势。设计方面,可采用高标号混凝土,预应力体系可多种多样,计算机的使用已使桥梁的结构分析及挠度控制十分简便。与满堂支架法相比,结构由简支到连续,存在结构体系转换问题,预应力及徐变引起的次内力已不容忽视。钢束既可布置在腹板内,也可布置在顶底板内,结构自重大大降低,跨越能力增强。施工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支架、型钢和模板,混凝土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对城市桥梁而言,不必用挂篮进行张拉钢束等作业,只需简单的移动支架即可。节段的预制可与下部构造同时进行,一方面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可减少徐变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力筋的高强性能。节段的安装可充分利用机械化设备,安排在车流量较小的时段进行,对交通影响较小。但是,节段式桥梁的技术要求较高,影响结构的因素较多,施工控制也很严格,对小跨度桥梁由于梁高较低,无工作面张拉连续力筋,不适宜采用节段桥梁。采用悬臂拼装的 PC 连续梁,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机械化程度应用高,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可满足业主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及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需要,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而且在同等造价条件下可以增大跨度,节省下部工程量。悬臂拼装法也适用于曲线梁。 三、预应力现浇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的施工过程是在桥位上安装满堂支架,在支架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果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将模板和支架卸下的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预应力现浇法施工,当施工的桥梁具有跨径不等特点的时候,利用该方法更加具有优势。原因在于该施工技术不用事先布置施工场地,同时也不用对施工设备进行吊装,从而全部梁体的钢筋不会发生断开的情况,使桥梁具有非常好的整体刚度,进而防止了预制安装产生的接缝和梁体颜色的不同,因此桥梁具有整体上比较好的色泽,同时,如果和碗扣式支架进行配合,能够使桥梁上部梁板架设非常可靠和方便,进而属于目前桥梁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施工的技术要点如下所示:(1)合理地进行地基的处理,确保地基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是桥梁施工过程的关键注意事项。为防止支架因沉降过大和沉降不均匀引起连续箱梁横隔梁墩顶负弯矩区产生裂缝,进而使箱梁的总体质量下降以及无法较好的地控制连续箱梁施工标高,一定要对原地面采取处理措施。 (2)支架的确定和安装。支架可以利用钢材、塑料以及其他可以满足设计条件的材料制造。在支架荷载计算的方面,按照现浇梁自身的重力、模板的重力、支架自自身的重力以及桥梁施工荷载求解出必须的基础承载力的大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地基的处理。地基处理以后接着依据事先设计的计划进行支架的安装。

桥梁工程未来展望

桥梁工程未来展望 桥梁的基本组成:桥梁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设施。 一.上部结构: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载结 构。 二.下部结构:桥墩和桥台是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地基的构筑物。设臵在桥两端的称为桥台,桥台还与路堤相衔接,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塌落。桥墩和桥台中使全部荷载传至地基的底部奠基部分,通常称为基础。 三.支座: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臵的传力装臵。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还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1. 古代桥梁史 1.1古代桥梁的特点:古代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完全依靠建造者的经验,缺乏现代力学知识的指导,施工技术比较原始,建造工具简单。建桥材料主要以天然的或加工过的木材,石材为主,还包括竹索,藤索,铁索等。中国古代桥梁在选址,布局,结构构造,艺术造创造型及环境协调等方面都有许多创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由于古代桥梁跨径小,多为拱桥。 1.2古代著名桥梁掠影: 1.2.1石拱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

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敞开的小拱,这种结构既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又起到减少流水冲力的 作用,非常符合科学原理,是当时世界桥梁中的首创。 1.2.2石梁桥:福建泉州安平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石梁桥,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 1.2.3索桥:四川灌县的竹索桥和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 2.现代桥梁: 进入21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桥梁工程日新月异。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桥梁设计原则赋以更新的内容。例如,现在对土建结构的美学要求愈来愈高,结构物不再单纯作为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实体,而要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又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如防噪音、防振动、防污染等。 而在材料方面,现代桥梁已不仅仅局限在石材, 木材等天然材料,而是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即钢材,混凝土以及石灰,砂浆,木材,建造出非常坚固耐用而又美观时尚的建筑桥梁。由于力学、钢筋混凝土的发展,使各式轻巧、跨径大的桥梁得以出现。所以在现代桥梁上侧重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介绍,从而区别于古代桥梁。 2.1现代桥梁的分类 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

桥梁工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路桥梁的作用按其随时间变化的性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2)按结构体系及其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以及组合体系。 3)桥跨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各种荷载引起的桥梁挠度、地震影响、纵坡等影响下将会发 生伸缩变形。 4)钢筋混凝土梁梁内钢筋分为两大类,有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5)作用代表值包括标准值、准永久值、频遇值。 6)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桥梁总跨径的确定、桥梁的分孔、桥面的标高及桥下净空、桥上及桥头引导纵坡的布 置。 7)桥台的常见型式有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组合式桥台和框架式桥台等。 8)公路桥面构造包括桥面铺装、防水和排水系统、桥面伸缩装置、人行道及附属设施等。 9)悬索桥主要由桥塔、锚碇、主缆和吊索等组成。 10)重力式桥墩按截面形式划分,常见的有矩形、圆形、圆端形和尖端形等。 11)常见的轻型桥台有薄壁轻型桥台、支撑梁轻型桥台、框架式轻型桥台、组合式轻型桥台等。 12)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需拟定的主要尺寸有梁宽、梁高、腹板厚度、翼缘板厚度。 13)柱式桥墩的主要型式主要有独柱式、双柱式、多柱式和混合式。 14)桥梁支座按其变为的可能性分为活动支座和固定支座。 15)支座按其容许变形的可能性分为固定支座、单向支座和多向支座。 16)常用的重力式桥台有U形桥台、埋置式桥台、八字式桥台、一字式桥台等。 17)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桥墩、桥台及桥跨结构等。 18)桥梁设计一般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和美观等。 19)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铰接板法、比拟正交异性板法。 20)通常将桥梁设计荷载分为三大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21)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分为公路-I级、公路-II级两个等级,它包括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其中车辆荷载 用于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和桥台验算。 22)桥梁净空包括设计洪水位和桥下通航净空。 23)进行扩大基础验算时,常进行基底的倾覆稳定性和滑动稳定性检算。 24)大型桥梁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三个阶段。 25)桥梁全长规定为:有桥台的桥梁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 车道全长。 26)一般重力式梁桥墩台的验算包括截面强度验算、抗滑移稳定验算和墩台顶水平位移的验算。 27)装配式简支梁桥横截面主要有II形、T形、箱形等几种形式。 28)引起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次内力的外部因素有温度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及钢筋松弛和基础 不均匀沉降。 29)按桥面所在的位置可把拱桥分为上承式拱桥、中承式拱桥和下承式拱桥。 30)梁式桥按静力体系分为____简支梁桥____、_悬臂梁桥____、_连续梁桥____、_T形钢构桥及连续—钢构桥 _________。 31)简支梁桥一般一端设___固定_支座,另一端设__滑动__支座,一般不能将相邻两跨的__固定_支座设在同一 桥墩上。 32)桥台是由台帽与背墙、台身、翼墙与耳墙和锥形护坡及台后排水等几部分组成。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桥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一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代表,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桥梁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水平的提高,施工技术的改进,数学、力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技术的改革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力学理论的应用在桥梁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l9,20世纪,随着力学理论及应用研究的长足进步,促使桥梁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本文从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这个角度,作简要的回顾、分析、评述和展望. 1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主要成就 l8世纪以前,虽然当时人们对力学中的许多机理尚不了解,但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诸如,土、石、砖、木等材料主要适合于受压的场合,因此所采用的桥梁建筑结构较为简单,如举世闻名的赵州桥(跨度为37.02m,公元605年),它既发挥了土、石等圬工材料的优点,又减轻了桥身的自重,节约了用材,且便于排洪,还增加了美观,它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桥梁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代表了古代中华文明,在今天看来,它应是力学在当时材料条件下的最佳发挥. 18世纪前后,人们开始使用生铁,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类材料是优于土、石等圬工材料的一类新材料,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缺昭以及人们对其力学机理、物理性质尚不清楚,其应用仍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9世纪中叶,由于欧洲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社会近千年的文明,特别是在这一时期伴随Newton力学的形成、微积分学的发展及欧洲工业化格局的形成,使得力学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与土木工程建筑有关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形成,造就了桥梁工程建设的第1次飞跃.英国的不列颠尼亚箱粱桥(跨度为141.00m,1850年),美国的布鲁克林悬索桥(跨度为486.00m,1883年)及英国的福斯悬臂桁架桥(跨度为520.00m,1890年)等桥梁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20世纪初期,由于西方工业社会的空前发展,力学研究的进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导致高强度钢材、钢筋混凝土乃至预应力混凝土等材料的出现,实现r桥梁工程发展史上的第2次飞跃.根据初等材料力学的结论,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但其价格却远低于钢材,人们为了增加其抗拉能力,设计了钢筋混凝土这类复合建筑材料,使其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但限于混凝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力学性能,将其作为粱式桥结构用材,跨度仍远逊色于传统的拱桥结构.在进一步实践过程中,人们又发现尽管有受力钢筋在承载,但在受拉区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裂缝,若对钢筋施加一定张力作用,可以克服此弊端即通过张拉预应力筋,使得受拉区事先储备一定数值的压应力当外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可不出现拉应力或不超过某个临界值的拉应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丁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出现,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使之成为了2O世纪桥梁工程中的一类主要结构.我国自70年代末期起,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在近几十年的城市道路桥梁、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其中诸如预应力混凝土T构、连续梁桥、桁架粱桥、大跨度简支梁桥等桥型都是在这一结构基础上的派生.由于初等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的发展,导致了跨越能力较强的悬索桥、斜拉桥的出现.在30年代美国就掀起过大跨度悬索桥的高峰,如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为1067.00m,19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为1280.00m,1937年)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日本曾一度赶上了美国;50年代起,斜拉桥结构在德国初见光芒,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60年代,在日本、丹麦等地出现了兴建跨海工程的先例. 随着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诸多困扰人们的力学难题,桥梁空间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复杂的次应力计算,主梁、横隔粱、桥面板、支座、墩台及基础的设计、计算分析等都

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预防和处理措施

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预防和处理措施 1、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预防和处理措施 (1)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①钻孔偏斜 A现象 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钢筋笼不能顺利入孔。 B原因分析 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平整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在旧建筑物附近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均,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C预防措施 钻机到位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 应使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钻杆的卡盘和护筒桩位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治钻机位移或出现过大的摆动。 在旧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探测,如探测过程中发现障碍物,应采用冲击钻进行施工。 要经常对钻杆进行检查,对弯曲的钻杆要及时调整或废弃。 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尽量采用二次成孔,以保证成孔的垂直度。 D处理措施 当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 当钻孔偏斜超限时,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②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 A质量问题 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井壁坍塌。 B原因分析 由于泥浆稠度小,护壁效果差,出现漏水;或护筒埋置较浅,周围封堵不密实而出现漏水;或护筒底部的粘土层厚度不足,护筒底部漏水等原因,造成泥浆水头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减少。 泥浆相对密度过小,致使水头对孔壁的压力较小。

在松软砂层中钻孔时进尺过快,泥浆护壁形成较慢、井壁渗水。 钻进时未连续作业,中途停钻时间较长,孔内水头未能保持在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线以上2.0m,降低了水头对孔壁的压力。 操作不当,提升钻头或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 钻孔附近有大型设备作业,或有临时通行便道,在车辆通行时产生振动。 清孔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放置时间过长。 C预防措施 在钻孔附近不要设临时通行便道,禁止有大型设备作业。 在陆地上埋置护筒时,应在底部夯填50cm厚的粘土,在护筒周围也要夯填粘土,并注意夯实,护筒周围要均匀回填,保证护筒稳固和防止地面水的渗入。 水中振动沉入护筒时,应根据地质资料,将护筒沉穿淤泥及透水层,护筒之间的接头要密封好,防止漏水。 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依据地质情况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泥浆比重、泥浆粘度及不同的钻进速度。如在砂层中钻孔时,应加大泥浆稠度,选用较好的造浆材料,提高泥浆的粘度以加强护壁,并适当降低进尺速度。 当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较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压力相对稳定。 钻孔时要连续作业,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钻。 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若浇筑准备工作不充分,暂时不要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要及时浇筑混凝土。 供水时不得将水管直接冲射孔壁,孔口附近不得积聚地表水。 D处理措施 如有轻微塌孔时,可采用增大泥浆比重,提高泥浆水位的措施,保证水头压力。 塌孔部位不深时,可改用深埋护筒,将护筒周围回填、夯实,重新钻孔。 如发生严重塌孔,应马上退出钻机、重新用粘土回填,待回填土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③孔底沉渣厚度超标 A质量问题 泥渣回淤深度过大,致使灌注混凝土无法全部顶起淤泥,降低桩基承载力,工后沉降超限。

桥梁的工程量计算

桥梁的工程量计算 桥梁工程量计算规则 预算基价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㈠桩基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包括桩尖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包括桩尖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钢管桩按成品桩考虑,以吨计算。 焊接桩型钢用量可按实调整。 陆上打桩时,以原地面平均标高增加1m为界线,界线以下至设计桩顶标高之间的打桩实体积为送桩工程量。 支架上上打桩时,以当地施工期间的最高潮水位增加0.5m为界线,界线以下至设计桩顶标高之间的打桩实体积为送桩工程量. 船上打桩时,以当地施工期间的平均水位增加1m为界线,界线以下至设计桩顶标高之间的打桩实体积为送桩工程量。㈢㈣㈤㈥ 灌注桩混凝土体积按设计桩面积乘以设计桩长(桩尖到桩顶)加超钻0.5m的几何体积计算。 ㈡现浇混凝土 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尺寸以实体积计算(不包括空心板、梁的空心体积),不扣除钢筋、铁丝、铁件、预留压浆孔道和螺栓所占的体积。㈢预制混凝土

预制空心构件按设计图尺寸扣除空心体积,以实体积计算。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其消耗量以在预算基价中考虑。 预制空心构件按设计图尺寸扣除空心体积,以实体积计算。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其消耗量已在定额中考虑。 预制空心板梁,凡采用橡胶囊做内模的,考虑其压缩变形因素,可增加混凝土数量,当梁长在16m以内时,可按设计计算体积增加7%,若梁长大于16m时,则增加9%计算。如设计图以注明考虑橡胶囊变形时,不得再增加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封锚混凝土数量并入构件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安装预制构件已m3为计量单位的,均按构件混凝土实体积(不包括空心部分)计算。 ㈣砌筑 砌筑工程量按设计砌体尺寸以立方米体积计算,嵌入砌体中的钢管、沉降缝、伸缩缝以及0.3m3以内的预留孔所占体积不予扣除。 ㈤挡墙、护坡 1.块石护底、护坡以不同平面厚度按m3计算。 2.浆砌料石、预制块的体积按设计断面以m3计算。 3.浆砌台阶以设计断面的实砌体积计算。 4.砂石滤沟按设计尺寸以m3计算。 ㈥立交箱涵 1.箱涵滑板下的肋楞,其工程量并入滑板内计算。 2.箱涵混凝土工程量,不扣除0.3m3以下的预留孔洞体积。

桥梁工程考试问答题题目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简述梁式桥的基本组成。 2、简述桥梁跨度、主跨、计算跨径、桥长、桥梁建筑高度、标准跨径、截面效率指标、束界、计算矢高、净跨径、预拱度的含义。 3、概述桥梁的主要分类。 4、总结梁、拱、索的结构受力特点。 5、试论桥梁工程的发展方向。 6、试分析桥梁在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7、如何理解各式各样的桥梁是从自然形成的梁、拱和索等发展而来的? 8、试讨论我国古代名桥和近年来的桥梁成就。 9、什么叫桥梁的建筑高度?桥梁建筑高度与桥梁高度有何区别? 10、铁路桥梁与公路桥梁的标准跨度有何不同? 11、我国古代较著名的桥梁有哪几座?试述各自的特色。 12、在各类桥型中,目前跨越能力最大的是哪种?国内外的代表桥梁各是什么桥?14、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哪些尺寸是沿梁长变化的?它们一般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15、拱桥矢跨比与水平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处理拱桥的不等跨分孔问题?23、与公路连续梁桥相比,铁路连续梁桥通常具有较大的梁高,试分析其原因。 27、简述悬索桥的一般施工工序。 29、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30、简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的基本工序。 31、简述桥梁上部结构的基本施工方法,以及其特点和适用场合。 32、什么是预拱度?为什么在施工中需设置预拱度? 44、连续梁桥边跨跨度的调整对恒载弯矩的分布有何影响? 第二章桥梁工程的设计与规划 一、简答题 1、列举土木工程结构的基本特性,并比较土木工程与其它产品(如电子、机械产品等)的区别。 2、概述桥梁建设的基本程序和过程。 3、为什么斜桥的斜交角度不宜过大? 4、试述桥梁设计的程序和每一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5、桥梁的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桥梁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简要叙述各项要求的基本内容。 7、对于跨河桥梁,如何确定桥梁的总跨径和分孔? 8、桥梁各种标高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9、确定桥面总宽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0、阐述桥梁设计方案比选的过程,成果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1、简述桥梁限界的含义。 12、试述桥梁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13、桥梁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各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桥梁的设计荷载

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道路桥梁工程概论论文 ——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姓名:宿凌飞 班级:2011级房建5班 学号:201110703059 任课教师:汪杰

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的发展,公路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可以说是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交通运输是现代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生产要素之间的快速交换是保障和维护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交通运输规模的大小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基本标识之一,而交通运输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的经济的发展。道路与桥梁的发展又占交通运输发展的很大部分,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及展望。 关键字:基础设施道路桥梁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正文: 交通运输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又为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提供基本条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和人民都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业要先行,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我国道路发展现状 由于之前200年中国经济科技相对于西方工业革命的落后以及战争的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时间非常短,造成了中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据统计,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8.07万公里,且缺桥少涵,路况极差。全国有1/3的县不通公路,整个西藏的公路交通还是一片空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由于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被重视,导致了对基础交通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交通发展长期滞后。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同时期公路交通设施在快速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偏低,且由于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历史欠账太大,城市出入口和交通干线严重堵塞,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运输效率低下,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央政府开始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修建,交通运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表现在公路交通方面。进入21世纪后,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自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后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一路突飞猛进。进入2000年之后,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经济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高速公路等国民基础设施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投资。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中国西部相对于东部沿海的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开始大力兴建,交通网络的形成加快了各省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十一五”规划期间,房地产行业的兴起更是带动了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五射两纵七横”14条线路中,已建和在建路段达到95%以上。从1988年的100公里一路飙升至2012年的9.62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