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焦距解析

摄像机焦距解析
摄像机焦距解析

介绍一来源百科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你在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f =”,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近阶段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厘米近拍的神奇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光心(Optical center):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convex lens)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时,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们照相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相,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

在摄影上

当将摄影镜头调整到无限远时,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焦距。在设计上,是将透镜的主平面与底片或成像传感器的距离调整为焦距的长度,然后,远离镜头的影像就能在底或或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当镜头要拍摄比较接近的物体时,是镜头的实际焦距被改变了。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来标示,但仍然可能看见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标示的老镜头。视野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由于最大众化的是35mm规格,镜头的视野经常是根据这种规格标示的。对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24mm)、望远镜头(500mm)视野都是不一样的。对数码相机上也是一样,它们的感光器比一般传统的35mm

底片还要更小,所以相对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

镜头焦距

焦距

与人类的眼睛一样,数码照相机通过镜头来摄取世界万物,人类的眼睛如果焦距出现误差(近视眼),则会出现无法正确的分辨事物,同样作为数码相机的镜头,其最主要的特性也是镜头的焦距值。镜头的焦距不同,能拍摄的景物广阔程度就不同,照片效果也迥然相异。如果您经常使用普通的35毫米相机,对相机的镜头焦距应该会有基本的认识,比如一般使用35毫米左右的镜头拍摄风景、纪念照,而用80毫米左右的镜头拍证件照所需要的“大头像”。与传统的相机相比,由于数码相机使用CCD感光器件,因而其镜头上标明的焦距通常是5.0毫米、10毫米等等,在普通的35毫米相机上一般都使用超广角或鱼眼镜头了,而数码相机厂家一般使用的镜头只是相当于35毫米相机的小广角镜头。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镜头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大;而对于同样焦距的镜头而言,成像面积越小,镜头的视角也越小。35毫米相机的成像面积等于135胶卷的感光面积———标准的36×24毫米,数码相机使用CCD传感器代替了传统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面积却有好几种规格,从高档专业相机的18.4×27.6毫米到普通数码相机的2/3、1/2、1/3甚至1/4英寸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同样的镜头,在有的数码相机上是广角效果,但在别的相机上可能就变成了标准镜头。看来,我们要依靠焦距值来区分数码相机镜头的视角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数码相机厂家通常都会提供一个容易比较的相对值,也就是标出与数码相机镜头视角相同的35毫米相机镜头焦距,这样的对应焦距值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像富士MX-500的镜头焦距是7.6毫米,对角线视角70度,相当于35毫米镜头,是个小广角;富士的MX-600装有相当于35-105毫米的小广角变焦镜头。我们在评价与选购数码相机时,也只要参考换算到35毫米相机的镜头焦距就可以了,镜头具体的实际焦距是多少,与我们基本无关,您也无法去具体核算,其实数码相机得光学变焦的倍数就基本上能够反应这个指标,虽然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会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不会太大,如果您不是很刻意的追求具体的相当于35毫米相机的对应焦距,参照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的倍数,一般就可以了。

------------------------------------------------------------------------

介绍二

镜头的焦距可以理解为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CCD)平面上所形成的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胶片(CCD)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

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在胶片(CCD)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标准镜头的视角约50度左右,这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从标准镜头中观察的感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景物基本相同。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

广角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其摄影视角比较广,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有时用来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以及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为焦距28mm,视角为72度。比一般广角镜头视角更大的是超广角镜头(如焦距为24mm,视角84度)以及所谓的鱼眼镜头,其焦距为8mm,视角可达180度。

长焦距镜头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景深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如85mm,视角28度,105mm,视角23度以及135mm,视角18度。中焦距镜头经常用来拍摄人像,有时也称为人像镜头。135-500称长焦距,如200mm,视角12度,400mm,视角6度。500mm以上的称为超长焦距,其视角小于5度,适用于拍摄远处的景物。如球场上的特写以及野生动物的拍摄,因无法靠近被摄物,超长焦距镜头就大有用武之地。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超长的焦距600mm的乃至更长焦距的镜头都可以制造,但造价十分昂贵。

接下来解释尼康AF-S 400mm f/2.8D IF-ED II 的参数含义及所起到的作用:

AF-S -- 代表该自动对焦镜头装载了静音马达(Silent Wave Motor,S),这种马达等同于佳能的超音波马达(ultrasonic motor),可以由“行波”(traveling waves)提供能量进行光学聚焦,可高精确和宁静地快速聚焦,可全时手动对焦。

400mm -- 镜头焦距

f/2.8 最大光圈

D Distance)-- 焦点距离数据传递技术,问世于1992年。代表镜头可回传对焦距离信息,作为3D (景物的亮度,景物对比度,景物的距离) 矩阵测光的参考以及TTL 均衡闪光的控制。

IF(Internal Focusing)-- 内对焦技术。所谓内对焦是指镜头在对焦时,前后组镜片都不移动,而由镜头内部的一个对焦镜片组(focus lens group)的浮动来完成对焦,对焦时镜头长度保持不变。IF技术的采用使快速而安静的对焦变为可能。

ED(Extra-low Dispersion)-- 超底色散镜片。指这支镜头内含ED 镜片,最大限度降低镜头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从而保证镜头有优异的光学表现。

II 此型号所推出的第二代。

关于尼康主流单反相机的选择。如果购买套机,在D40 D50 D70s中建议选择D70s套机.

因为性能最高价格已经很低而且套头素质在三款中最好。可以搭配所有尼康尼克尔镜头及腾龙、适马、图丽等副厂镜头。

-------------------------------------------------------------------------

介绍三

较常见的有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还有长达2500mm超长焦望远镜头。镜头根据其焦距的长短,也即拍摄时的视角,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等。标准镜头的视角约50度左右,这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从标准镜头中观察的感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景物基本相同。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的焦距越大。而数码相机由于其成像介质(CCD或CMOS)有大有小,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一致。为了方便直观,说起DC镜头时经常采用等效于35mm相机的所谓等效焦距,这个等效就是指视角上的等效。以下就只说35mm相机的镜头,其他片幅的相机以及数码相机可以类推。

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其摄影视角比较广,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有时用来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以及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为焦距28mm,视角为75度。常用的还有比28mm略长一些的35mm,38mm的所谓小广角(多见于傻瓜机)。比一般广角镜头视角更大的是超广角镜头(如焦距为24mm,视角84度)以及所谓的鱼眼镜头,其焦距为8mm,视角可达180度。长焦距镜头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景深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如85mm,视角28度,105mm,视角23度以及135mm,视角18度。中焦距镜头经常用来拍摄人像,有时也称为人像镜头。135-500称长焦距,如200mm,视角12度,400mm,视角6度。500mm以上的称为超长焦距,其视角小于5度,适用于拍摄远处的景物。如球场上的特写以及野生动物的拍摄,因无法靠近被摄物,超长焦距镜头就大有用武之地。

镜头焦距的定义

一般我们说:焦距就是透镜是中心到焦点的距离。但这仅仅是单片薄透镜的情况,由于照相机的镜头都是由许多片透镜组合而成的,因此,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

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象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必须注意,由于照相机镜头设计,特别是变焦距镜头中广泛采用了望远镜结构,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是不一定相等的。我们平时说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

第二篇数码相机焦距、相对焦距、焦距系数

经常看到我们的消费DC说相对焦距,或者“相对35MM相机焦距”,是什么意思呢?到底之间有什么关系,选相机,应该看哪个参数?变焦倍数越大,是不是相机越强?单反要达到长焦机的焦距是不是要几十公斤重的镜头?成像虚化效果与什么有关系?长焦机和入门单反,到底谁强谁弱?

相信如果你认真看完本文,会对你以前在数码相机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获得一个圆满的答案。

一、什么是相对焦距?实际焦距?

这些都得从感光元件(本文为方便称之为CCD)的尺寸说起。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这张图来自于我们物理课本的知识:

由于消费数码相机的CCD相对全幅数码相机CCD的大小相差比较大,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同样焦距的情况下,消费数码的CCD成像只能成像全幅数码中的很小一部分。

来张直观的图,相同焦距的情况下,拍摄范围的区别:

那么,我们如果要用消费数码拍摄和全幅数码一样大的画面呢?数码相机要多大的焦距才能拍摄和全幅相机相同的画面?这时候,我们就得计算消费数码的焦距,我们拿出物理课本,得知焦距的运算公式(1/f=1/u+1/v)

我们以常用的竖直拍半身人像来计算这个。假设我们的被拍摄体(人像包括构图区域)高度为800mm,即0.8米。全幅画机的CCD宽度为36mm,画片充满感光CCD时,我们可以计算出焦距:

f=uv/(u+v)=36*800/(36+800)=34.449mm

再来计算我们的普通相机的焦距,由附图可以查得消费相机的大致CCD 大小,我们以现在长焦相机1/2.33的CCD尺寸来计算,因此估计了一下,大约最长边为6:

f=uv/(u+v)=6*800/(6+800)=5.96mm

也就是说,在普通消费DC上,5.96的焦距,可以获得在全幅DC上34.449的焦距大小相同的图片,这就是相对焦距。即:5.96的焦距相当于在全幅上34.449的焦距。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长焦相机,相对于35mm相机的焦距倍数关系:34.449/5.96=5.78 倍,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焦距系数。

于是,以我们的P80长焦相机27-486焦距为例,我们可以计算出相机的实际焦距:4.67-84.08 这和我们从网上查得的参数4.7-84.2mm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会有差距呢?因为我们刚才估算了1/2.33的CCD大小。所以有一定误差。

同样的实际焦距,由于CCD的不同,而产生拍摄范围的不一致,小CCD 的相机要获得同大CCD拍摄范围一样,则必须缩小焦距。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小CCD拍摄的图片,焦距一般都很小。就是这个原因。

二、到底相对焦距重要还是实际焦距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必须了解景深的概念。

当我们拍人像时,需要得到背景虚化的效果,那么,我们的长焦机到底有没有这种功能呢?其实景深和镜头有莫大的关系,网上也有计算公式,因为公式比较复杂,这里就不从这个方面来讲。但我们从凸透镜成像原理也可以得出:当成像白板无限接近2f时,被成像的蜡烛只能在接近2f的一段很小的区域移动,才能成比较清晰的像。蜡烛能成像的这段距离,即是我们所说的景深。这里还没有考虑光圈,可以把光圈想象到最大,因为没有光圈。这里,我们必须要知道,光圈最大时,景深越浅。

所以,抛开光圈不谈,我们可以了解到,浅景深实际上和焦距,被拍摄体离相机的距离有关。焦距越大,被拍摄体离相机距离越近,即可获得较浅的深景。如下图: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最大限度的接近相机,而获得浅景深的原理。顺便说下:自动对焦的过程,就是调节成像板与凸透镜之间距离的过程。

回到正题,到此我们已经明白,景深和实际焦距有关系。但实际应用中,单反相机因为镜头的原因,在相同焦距下,可以获得比消费CCD更好的背景虚化功能,这是镜头质量的原因。

因此,从上面的文字,我们了解到,要想背景虚化,其实就是看实际焦距。焦距越大,并且被摄物体越接近2f,成像较为清晰的区域就会越短。所以,长焦机实际焦距在4.7-84.2mm,完全能够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高度800mm,即半身相)。

综上,对于普通DC来说,看相对焦距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构图的区域。而对于长焦机来说,我们或许更关心背景虚化问题,因此,需要看实际

焦距。一般,根据本人的经验实际焦距上了30以上后,即有一定的背景虚化能力。焦距越大,虚化效果越好。

而对于拍远景来说,相对焦距只与构图大小有关系,而非提高图片质量,在单反上,105实际焦距的镜头拍的远景,未压缩的格式上截一小块(与长焦机最长焦距大小一样的图片,参见图一),这一小块的成像质量上,远远超过长焦机。

相对焦距,仅仅只用于构图,而实际焦距,才是镜头成像能力的标志。希望大家不要被长焦机的相对焦距误导。

三、入门单反套头(18-55)是不是垃圾?

在选择入门单反和普通长焦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18-55相对普通相机是个什么概念?而18-55的三倍光变和普通数码的三倍光变有什么区别吗?

于是,我们来计算18-55相对普通消费DC的焦距,根据我们上面得出和系数可以得到相对消费DC的焦距:18*5.78-55*5.78 = 104-317

最长焦距为317,这在消费DC上(除长焦机外)已经很少见到了。所以,本人认为,套头18-55仅焦距就强过绝大部分的普通DC。更何况它具有比消费DC更优秀的成像能力。

所以,对于一般的使用来说,18-55足以应付普通人像、风景等摄影场景。至于人像背景虚化,相对长焦机最长焦距来说,还是略差一点。

附:有人会问,为什么18-55只有三倍变焦而普通DC在27-317可能有8倍以上变焦呢?这就是因为CCD大小搞的鬼,同样的镜头长度,比如富士的S100FS,实际最长焦距为101.5,而佳能的SX10 IS,实际最长焦距为100,两者实际焦距相差不大,但因为富士CCD采用的是2/3而佳能采用的是1/2.3,所以相差不大的实际焦距,在两个CCD上,却产生了光学变焦倍数的差别:型号实际焦距CCD尺寸变焦倍数相对焦距

尼康P80: 4.7-84.2mm 1/2.33 18x 27-486mm

松下FZ28: 4.8-86.4mm 1/2.33 18x 27-486mm

佳能SX10 IS: 5.0-100mm 1/2.3 20x 28-560mm

富士S100FS:7.1-101.5mm 2/3 14.3x 28-400mm

尼康D90套机: 18-105mm ASP-C 5.8x 27-157.5mm

佳能EOS 5D套机:24-105mm 全画幅 4x 24-105mm

(以上机型,实际焦距相差不大,看看相对焦距和CCD的关系)

这就是由于CCD不同而产生的变焦倍数的明显区别,佳能SX10相对富士S100实际焦距小而变焦倍数却大。

得出长焦机方面的结论:单反18-105mm镜头足以战胜市面上所有长焦机的焦距、成像效果等。而非小编们所谓的几十公斤的器材。

什么是宽动态摄像机

什么是宽动态摄像机(图解) 摄像机这阵子来在技术上似乎很沉寂,红外一体机炒了那么久,卖的人卖的很高兴,吹的人也吹上天,用 的人也骂翻天,反正也就这样不了了之,想写些东西,偏偏找不到题材, 还好最近各厂家的炒做题材移到了两个项目: “宽动态” “低照度”,所以赶紧写些东西,让大家有个初步的了解.先谈谈”宽动态”。 动态范围的概念 动态范围最早是信号系统的概念,一个信号系统的动态范围被定义成最大不失真电平和噪声电平的差。而在实际用途中,多用对数和比值来表示一个信号系统的动态范围,比如在音频工程中,一个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可以表示为:D= log(Power_max / Power_min)×10。 数字像机也可看作一个信号系统,所以动态范围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光学动态范围和输出动态范围。 光学动态范围 当在强光源(日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阴影、逆光等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曝光过度显现为白色,而晦暗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可见,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着局限的,这种局限我们通常称为光线的“动态范围”。其广义是指摄像机对拍摄场景中景物光照反应的适应能力,主要是亮度差和色温反差的适应范围。 光学动态范围(DR_Optical)=饱和曝光量/噪声曝光量(暗电流)。 数字相机的光学动态范围主要是由图像传感器决定的。其中饱和曝光量指的是图像传感器达到最大的饱和容量时的曝光量,即无论再怎样增加曝光也无法接受更多的电子了。噪声曝光量相当于在全黑环境时图像传感器仅仅有本身暗电流时的曝光量。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定义公式如下:动态范围(db) = 20*log(全电荷容量/暗电流容量)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定义的是传感器件最大蓄积电荷和最小噪声电荷的倍数关系。而摄像机的(光学)动态范围指的是其传感器达到这两种状态下对应的曝光量的倍数关系。 输出动态范围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摄像机内都含有DSP(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摄像机的图像是以数字的形式再通过D/A转换成模拟后输出,所以输出动态范围主要由A/D位数决定。位数是决定数字图像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一个数字图像系统,信息的存储最终是以数字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该系统中必定有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A/D Converter)。而A/D转换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A/D的位数。 对于3位2进制来说,可以表达的最大值是2的3次方即8。8位2进制可以表达的数值范围是0-255,16位的范围是0-65535等。 那么什么是A/D转换器的动态范围呢?对于一个8位的A/D,它可以记录的最小信号是1,最大信号是255,那么它的动态范围就是log(255/1)=2.4。这个值显然是不大的。但是注意不要把8位的A/D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最新整理)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一、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角度表 二、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距离表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D/W f=h*D/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D: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 单位mm 规格 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 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镜头参数 3.6/4MM6MM8MM12MM16MM25MM60MM 镜头角度75.7/69.650.0度38.5度26.2度19.8度10.6度 5.3度最佳距离10米内20米内30米内40米内50米内60米内80米内镜头大小的主要区别是:镜头越小看的越近,但是视觉范围越宽;镜头越大看的越远, 但是视觉范围越窄.

选择镜头要点: 1、镜头大小可以自由选择. 根据摄像头监控的实际距离,参照上表选择相对合适的镜头毫米数.同系列产品镜头大小不影响价格。例如:宝贝名称为10米摄像机,而您的实际距离是25米.那么您可以选择8MM的镜头,产品价格不变,同样,宝贝名称为50米摄像机,而您的实际距离是35米,那么您可以选择12MM的镜头,产品价格不变。 2、镜头毫米数所对应的最佳距离,指的是发现距离.有客户问3.6MM的镜头,能看清10米内的人吗?回答是肯定的.这里说的"看清",是说的看清人的大致面貌和活动.如果要求看清楚人脸的话,选择更大的镜头.如图: 图中3个人的大致面貌和活动可以清楚的看到,如果是您熟悉的人,您一眼就可以认出来.如果是陌生人,您就没办法清楚的辨认五官。这个镜头是3.6MM的,看的距离是在10米左右。如果您换成16MM的镜头,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但是视觉范围就很窄。上图右边的部分就看不到了。这也就是大镜头与小镜头的根本区别。如所需监控的范围较小,建议对照表格选择大一个规格的镜头。这样在清晰度(芯片线数)相同的情况下,目标物体看起来放的更大,细节看的更清楚,视觉效果更好;如您所需监控的范围较广,建议您对照表格选择规格相对大的镜头。在清晰度(芯片线数)相同的情况下,这样您会感官上觉得目标物体更清晰。

宽动态摄像机介绍及特点

宽动态摄像机介绍及特点 电子元件知识,3月20日讯,在一些明暗反差过大的场合,一般的摄像机由于CCD的感光特性所限制,摄取的图像往往出现背景过亮或前景太暗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宽动态技术应运而生,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宽动态摄像机介绍 宽动态实际是指摄像机同时可以看清楚图像最亮与最暗部分的照度比值。而动态范围广义上说是指某一变化事物可能改变的跨度,即其变化值的最低端极点到最高端极点之间的区域,此区域的描述一般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差值。摄像机的动态范围是指摄像机对拍摄场景中景物光照反射的适应能力,具体指亮度(反差)及色温(反差)的变化范围。即表示摄像机对图像的最暗和最亮的调整范围,是静态图像或视频帧中最亮色调与最暗色调的比值。而色调能呈现出图像或帧中的精准细节,作为两种色调的比值,动态范围的单位可以是分贝、比特、档,或者简单以比率或倍数来表示。 因为这几乎涵盖了人眼所能分辨的所有动态范围,超过这些档位的动态范围已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人眼之所以能分辨出跨度如此之广的动态范围,是因为人在观察实景时,瞳孔、虹膜、视网膜和相关肌肉会相互作用、动态调整,同时,大脑会将所有曝光元素整合为一幅连贯的图像,极其精准地反映出实景中十分明亮或十分暗淡的色调。 与人眼相比,对于标准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来说,所有感光单元的曝光(收集光子)时间都是相同的。感光单元对景物明亮部分收集的光子较多,对阴暗部分收集的光子则较少。但是,感光单元能够收集的光子数量却受到阱容量(wellcapacity)的限制,所以捕捉物体较亮色调的感光单元有可能会溢出或饱和。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减少曝光时间。但如果这样做,捕捉物体较暗色调的感光单元可能又无法收集到足够多的光子。因此,对

(完整版)监控镜头焦距与角度、照射距离参数

镜头选配参考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听到有用户提出诸如某摄像机能够“看多远”之类的问题,比如100m 500m甚至1km远外的物体还能否在监视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有了前面关于镜头的成像尺寸、焦距及视场角等概念后,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即“看多远”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用某定焦镜头可以看清100 m远处的钞票的面值。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长,“看”得就越远,但同时视场角却变小,结果观看的范围变窄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若用标准镜头刚好看清远处某人的基本特征(是男或是女),则换用长焦距镜头则可能看清其面部特征(是否有痣或疤),但却无法看见该人穿的是什么裤子和鞋(这部分已经“涨”出了画面),而换用广角镜头则只可能看到画面中有人(连男女都分辨不出),但却可看清该人在整个监视场景中的所处的位置,周围还有什么别的人物或参照物。因此,关于“看多远”的较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在屏幕上成的像大小可对应于实际观测距离处多高或多宽的景物”。例如,用8mn镜头观测10m远处的景物,如果该处有10个人站成一排则刚好可横向充满整个监视器屏幕。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较为清楚的探测到监视范围内的目标并实现自动跟踪,一般要求在CCD靶面上的目标至少占有三行电视线。若要能分 辨出人物,则一般应要求人物的面部成像在356m(14in )监视器上占到12.7mm(0.5in)以上。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么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要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另外还与所选择的摄像机的分辨率及监视器的分辨率有关。 光学系统的焦距是指光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而镜头的焦距实际上就是构成镜头的组合光组的焦距,它决定了摄取图像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 理论上,任何一种镜头均可拍摄很远处的物体,并在摄像机的成像靶面上成一个很小的像,但受象素的限制,当成像小到小于图像传感器的一个象素大小时,便不再能形成被摄物体的像,即便成像有几个象素大小,该像也难以辨别为何物。那么如何选好镜头和照射距离请看一下参数和数据,从而让你在今后的摄像机选择中如鱼得水。 监控镜头角度、距离的比例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 2008-9-27 14:26:45 一、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 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 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

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1.46m则H=W=×1.46=1.059m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 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2.8mm 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 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

摄像机的相关参数分析

摄像机的相关参数分析 1.分辨率: D1/CIF/QCIF(NTSC/PAL),VGA/QVGA 分辨率(resolution)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点数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点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点数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以把整个图像想象成是一个大型的棋盘,而分辨率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经线和纬线交叉点的数目。 2.值感应模式 是用通过影像亮点代替整个影像的平均值来决定曝光指数,使用规则系统的用户能应对最苛刻的要求,如在黑夜抓取一个白点的影像,而且还要看到这个小亮白点的细节和色彩。 3.超级HAD图像传感器内置应用"SuperHoleAccumulationDiode(HAD)"电子画质提升技术的CCD影像感应器,提高CCD的感应性能及加强数码信号处理功能,有效地于拍摄影像时降噪及减低不必要的干扰,令画面更清晰明丽,色彩层次更分明,对现场光源不足或拍摄夜景时效果尤其显着。 4.像素(Pixel)是由 Picture(图像) 和 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的字母所组成的,是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像素越大,,图像越清晰。像素是衡量摄像头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一些产品都会在包装盒标着30万像素或35万像素。一般来说,像素较高的产品其图像的品质越好。但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对于同一个画面,像素越高的产品它的解析图像的能力越强,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或画面,它记录的数据量也必然大得多,对于存储设备的要求也就高得多,因而在选择时应注意相关的存储设备。 5.信噪比:(>52db或是>48db),即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又称为讯噪比,即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信噪比一般不应该低于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应达到110dB 以上. 6.伽玛校正: 所谓枷马校正就是检出图象信号中的深色部分和浅色部分,并使两者比例增大,从而提高图象对比度效果。 7.信号制式(PAL/NTSC)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 镜头焦距的计算 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2、f=hL/h 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 W H 1/3" 1/2" 2/3" 1"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 则H=W=×=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 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或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440≈36毫米或 焦距f=330≈36毫米

宽动态监控摄像机的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宽动态监控摄像机的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宽动态摄像机技术是指图像在同一时间曝光两次,一次快,一次慢,再进行合成使得能够同时看清画面上亮与暗的物体。宽动态技术和背光补偿技术都是为了克服在强背光环境条件下,看清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但背光补偿是以牺牲画面的对比度为代价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动态技术是背光补偿的升级版。 宽动态摄像机应用领域 宽动态范围技术在摄像机系统中的运用,使黑暗区域可以变得明亮一些,使场景中明亮区域变的更加柔和,改变了视觉效果,提供出有用的可识别的图像。宽动态摄像机一般采用专用的DSP电路,它首先对明亮区域的被摄物体用最合适的快门速度进行曝光,然后再对阴暗区域的被摄物体用最适合的快门速度进行曝光,最后将两个图像用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将捕捉到的两幅图像重新组合在一张图像上,使其扩大了可能处理的动态范围,使得明亮区域的被摄物体和阴暗区域的被摄物体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1、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目前低照度、宽动态摄像机用于道路监控的重点是高速公路收费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收费站的车道、收费广场、收费亭的收费情况,对收费车道通过

的车辆类型、收费员的操作过程以及收费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实施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晚上,收费站工作人员需要看清车牌,而一般情况下,车灯打开后,路上的环境照度与车牌的照度形成了一定的动态范围,传统摄像机难以“看清”,所以对低照度、宽动态摄像机有了需求。 2、电子警察系统: 过闭路电视监控和冲红灯自动摄录等手段,提高指挥中心的直观性、实时调动能力和对交通事故、意外事件的响应能力,以及增强查处违章的客观性,并对控制区域进行全面协调控制,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由于需要看清车牌,24小时监控,所以对低照度,宽动态摄像机有需求。 3、城市商业街及周边光线变化明显的区域监控: 城市商业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用以掌握一些繁华路口的交通情况,路段周围车辆的运行情况和,行人的流量情况和交通治安情况等问题。 4、银行:

超级宽动态摄像机解析

超级宽动态摄像机解析 超级宽动态技术是在非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当在强光源(日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阴影、逆光等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曝光过度成为白色,而黑暗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严重影响图像质量。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局限的,这种局限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态范围”。 广义上的“动态范围”是指某一变化的事物可能改变的跨度,即其变化值的最低端极点到最高端极点之间的区域,此区域的描述一般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差值。这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在谈及摄像机产品的拍摄图像指标时,一般的“动态范围”是指摄像机对拍摄场景中景物光照反射的适应能力,具体指亮度(反差)及色温(反差)的变化范围。 宽动态摄像机比传统只具有3:1动态范围的摄像机超出了几十倍。自然光线排列成从120,000Lux 到星光夜里的0.00035Lux。当摄像机从室内看窗户外面,室内照度为100Lux,而外面风景的照度可能是10,000Lux,对比就是10,000/100=100:1。这个对比使人眼能很容易地看到,因为人眼能处理1000:1的对比度。然而以传统的闭路监控摄像机处理它会有很大的问题,传统摄像机只有3:1的对比性能,它只能选择使用1/60秒的电子快门来取得室内目标的正确曝光,但是室外的影像会被清除掉(全白);或者换种方法,摄像机选择1/6000秒取得室外影像完美的曝光,但是室内的影像会被清除(全黑)。这是一个自从摄像机被发明以来就一直长期存在的缺陷。 现代化的交通需要现代化的交通管理,为解决城市主要路段和路口的交通拥挤和阻塞状况,减少事故、违章现象,建立现代化的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于提高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文明和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利用道路监控实施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监视,对关键路段实施交通实时控制,及时发现各种异常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道路高速、安全、有效地运行,提高现代生活的交通水平。根据现在交通监控的实际需要,一般都会在交通路口、车站、商业区、高速公路收费口等重点部位安装可控摄像机或固定摄像机.本文在分析了道路监控的特殊需求后,主要针对道路监控摄像机的选型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选购道路监控摄像机的关注点 在视频控制系统中,无论从系统前端图象的摄取抑或到后端图象信号的记录与显示与控制,系统设备性能的好坏是鉴定系统运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毫无疑问,设备选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图象质量、系统使用寿命等有关建设方投资利益问题。因而系统设备选型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 道路监控系统摄像机需求分析. 对图像的清晰度和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能看清车牌,若车牌号码不能被清晰地确认出来,则监控抓拍就毫无意义了。由于道路监控需要24小时工作,需要在极暗的条件下也可以得到优质的画面。室外道路的光线的动态范围变化较大,夏日阳光下环境照度达50000Lx-100000Lx;夜间路灯时仅为0.1Lux,变化幅度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无论是否具有自动调整灵敏度功能即通过摄像机本身的电子快门已不可能适应这么宽的照度范围,也就无法达到控制图像效果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求摄像机具有很宽的动态范围。在照度不好的条件下拍摄时,拍摄的动态图像不可避免的会有噪点干扰,所有要求宽动态摄像机有杰出的动态图像噪点消除功能,能够消除图像阴影和拖尾现象。

海康威视录像容量计算

2017-02-20 15:29:28 从14年开始,我们陆续地推送过多次设备录像容量的计算方法~ 然而,还是会有很多用户询问录像容量如何计算的问题,最近比较集中的是关于Smart265编码格式下录像容量怎么算,重庆监控安装今天就来跟大家唠个两分钟的~ 来了,录像容量计算的新规则,可查阅 【新版】录像容量计算方法告诉你如何选择硬盘! 开启Smart 264功能后的容量规则,以及非Smart 264情况,可查阅 必备!HDTVI 时代容量计算方法! 容量计算工具哪里有,怎么用?可查阅 海康设备录像容量计算方法 以上是之前我们推送过的录像容量计算相关文章的精选,大家有需要就可以点进去瞅瞅哦~ 下面来说说Smart265~ 关键点一:Smart 265覆盖全系列经销产品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提到的摄像机=Smart265摄像机, NVR=Smart265 NVR(当然,这仅限于我们大海康的产品,Smart265是海康威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视频编码技术!) 关键点二:Smart265比带宽再减,存储再省! 空闲场景(基本静止): 码率大小可在基础上再降低70%以上 常规场景: 码率大小可在基础上再降低50%以上 复杂场景: 码率大小可在基础上再降低30%以上 根据《【新版】录像容量计算方法告诉你如何选择硬盘!》,录像容量计算的结论是2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20G,3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30G,依次类推。 所以,很方便就能得出结论:Smart265按常规场景计算,2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10G,3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15G,依次类推。 Smart265常规场景

不同行业对摄像机的选型

不同行业摄像机&球机的选型 深圳市现代岩昆科技有限公司 2009-9-3

1、说明 1.1 名字解释: 1.宽动态(超级宽动态)――宽动态技术是在非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 2.低照度、超低照度――CCD对于目标光线的敏感程度要求。 3.1/2”CCD、1/3”CCD――CCD耙面的尺寸大小。 1.2 摄像技术应用 摄像机各种技术说明

在低照度要求下需要采用该 技术 达到第三代技 术

2、行业应用/场景摄像机选择建议 统一说明: ?一般配置 普通枪式摄像机没有特殊说明一般不包含镜头,具体镜头的选择需要根据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和监控目标的物理距离进行选配合适的镜头。 智能快球以及一体摄像机一般自含一定变焦能力的镜头。但是,不同厂家的配置方法不完全一样,实际操作时应该将具体配置以及对应的价格进行核实和确认。 枪式摄像机和镜头的尺寸最好采用统一尺寸。如果二者尺寸不同,一般镜头的尺寸一定要求大于镜头的尺寸,反之不可行。 ?指标要求: 1.宽动态(超级宽动态)――本文件中所定义的宽动态/超级宽动态范围 除特别说明外,均不小于80倍。 2.低照度――是指在F1.2时,25帧/秒,工作照度彩色状态满足0.8Lux; 黑白状态满足0.1Lux。F1.2时,采用帧叠加/慢快门技术,帧叠加倍 数达到最高(不大于160倍)时,工作照度彩色状态满足0.005Lux; 黑白状态满足0.0006Lux。 3.超低照度――是指F1.2时,25帧/秒,工作照度彩色状态满足0.3Lux; 黑白状态满足0.06Lux。F1.2时,采用帧叠加/慢快门技术,帧叠加 倍数达到最高(不大于160倍)时,工作照度彩色状态满足0.002Lux; 黑白状态满足0.0004Lux。 枪式摄像机一般采用清晰度480线以上的1/3"彩色摄像机 4.枪式摄像机一般采用清晰度480线以上的1/3"彩色摄像机。 5.根据目前监控市场整体发展走势及本次选型的行业情况,一般所使 用的摄像机大多为1/3”型CCD,所以对1/2”型镜头及摄像机未做选 型;但是大变倍的镜头业界大多采用1/2”型镜头,所以在需要超长 距离目标物体的情况下,还是可采用这种镜头。 ?其它 行业所使用设备防护罩根据最终用户需要,如需防爆功能,则需要该设备具有防化学气体爆燃功能的设备或防护罩。 防暴:防暴指设备具有防人为破坏的能力;一般内部设备没有特殊要求,仅仅需要具有防暴能力的防护即可。

摄像机宽动态

视界之龙浅谈摄像机宽动态 宽动态(WDR)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来整合多张在不同时间的曝光图片,从而提高图像的黑暗部分和降低图像的高亮部分。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局限的,这种局限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态范围DynamicRange”。 摄像机宽动态开启效果对比 实现宽动态的技术有两种,CCD+DSP技术和CMOS+DPS(ISP)技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d15484430.html,D+DSP技术 DSP芯片是一种特殊的微处理器,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设计出专门的数字信号微处理器芯片。计算程序全部“硬化”,数字滤波器所需要的其他设备也全部集成、硬化,比如加法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甚至其他类型的外部设备等。许多在模拟信号处理器中无法进行的工作,都可以在数字处理中进行,如二维数字滤波、数字动态影像检测、数字背景光补偿、肤色轮廓校正、细节补偿频率调节、准确的彩色矩阵、

精确的校正、自动聚焦等。 超级宽动态技术常使用双速CCD配合DSP的处理方式。这种双曝光(或双快门)技术的核心是针对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摄影机先对明亮区域进行一次快速曝光,得到一幅亮部区域清晰正常的影像并存储到数据缓冲存储器中;然后再对场景中暗部区域进行一次慢速曝光,得到一幅暗部区域画面清晰的影像也存储到数据缓冲存储器中。以上曝光完毕后,利用DSP特有的图像处理合并运算法,将两幅影像当中亮度适当的部分分别切割下来,最后进行叠加合成并输出一幅明暗区域都清晰可见的影像。这样就能避免亮部曝光过度和暗部曝光不足的问题,从而使整个画面明区与暗区都清晰可见,以实现宽动态的处理效果。但如果采用不同品牌型式的DSP芯片,在具体细节上就会有明显差别,比如对灵敏度、色还原度、白平衡等的处理。 2.CMOS+DPS(ISP)技术 美国Pixim公司在斯坦福大学20世纪90年代技术发展基础上研发了一种基于CMOS 技术的新型的影像撷取系统——DPS(ISP数字像素处理系统),此系统可以通过其超强的宽动态功能来获得高质量的图片。宽动态功能划时代地提升了一幅影像中亮和暗区域的影像拍摄效果,可以达到比CCD更真实、更清晰的影像。在宽动态处理上,DPS(ISP)采用的是每一个画素单独曝光和ARMCPU的控制技术,相比于CCD的两次曝光成像有了更高的动态范围。从数值上来说,采用DPS(ISP)技术的CMOS摄影机就目前的处理技术,其动态范围即可到达95dB,甚至可至120dB(好笑的是,这些数值大a&s大陆的技术顾问都不认同厂商的说法)。在扩大动态范围的同时,DPS也解决了CCD传感器在处理动态范围和色彩真实性上的不足,其色彩还原性更加真实,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使用这种技术的摄影机在数字影像传感器里每一个画素中都使用了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在捕捉到光信号时直接转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 ()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 一、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角度表 二、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距离表 三、计算监控摄像头的有效距离 (一)、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 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

监控摄像头的选择与基本参数

监控摄像头的选择与基本参数 2010-02-22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 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非球面镜头 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针孔镜头 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2/3” 17mm (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像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像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像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像机上

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计算.doc

焦距与视场角计算 部门:网络通讯室 编辑:小李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距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w h 1/3" 4.8 3.6 1/2" 6.4 4.8 2/3"8.8 6.6 1"12.7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6.4X2500/440≈36毫米或 焦距f=4.8X2500/330≈36毫米 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一般选择比计算值小的,这样视角还会大一些。 摄像机视场角、拍摄范围与镜头、CCD的关系 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镜头的毫米数、CCD的尺寸大小密不可分,下表为镜头毫米 CCD,电耦合器,感光元件,CCD靶面的大小和像素的高低是影响拍摄效果的主要因素。CCD靶面的尺寸一般分为1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现在在向1/5英寸发展。

摄像机参数详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问:什么是最低照度?什么是感光度?0.0001Lux代表什么? 答:最低照度是测量摄像机感光度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摄像机能在多黑的条件下看到可用的影像。但是因为没有管理的国际标准,因此每个大型CCD制造商都有自己测量CCD感光度的方法。然而一个标注为(1Lux,F10)的摄像机能和标注为(0.01Lux,F10)的摄像机完全一样!!!奇怪吗?为什么呢?问:F2.0、f3.4毫米代表什么意思?我如何通过这些数字来选择镜头? 答:F表示镜头的孔径,F停止2:1和f3.4毫米表示镜头的焦距是3.4毫米。 镜头F2.0和f3.4~4采用非常经济的形式,应此价格较低,广泛应用于单板摄像机,F2.0的镜头的孔径能收集人眼一半的光线,f3.4毫米的镜头在1/4英寸CCD上有60度的视角,在1/3英寸CCD上有90度视角,非常接近于人眼的视角。人眼的两只眼睛能包含更大的视角,就像是上帝巧妙的设计,从人到人一般有150到180的角度,但是请记住,F停止和f焦距只是一个镜头的基本参数,并不代表质量。一个具有同样F停止和焦距的优质镜头能比具有同样参数的劣质镜头贵100倍,请参阅下一个问答详细了解。问:漏光排斥比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答:漏光是由CCD传感器设计的缺陷造成的,每个摄像机有一个CCD传感器,由于CCD传感器的缺陷,进入CCD传感器的强光将会穿透抵抗层产生过度的影像,这些不需要的影像称做拖光,CCD摄像机抵抗强光的能力称为漏光排斥比。 问:什么事CMOS摄像机?和CCD摄像机有何不同? 答:CMOS传感器是一种通常比CCD传感器低10倍感光度的传感器。 因为人眼能看到1Lux照度(满月的夜晚)以下的目标,CCD传感器通常能看到比人眼略好在0.1~3Lux,是CMOS传感器感光度的3到10倍。 什么是峰值感应模式? 答:峰值感应模式是用通过影像亮点代替整个影像的平均值来决定曝光指数,使用规则系统的用户能应对最苛刻的要求,如在黑夜抓取一个白点的影像,而且还要看到这个小亮白点的细节和色彩。 这对于在夜晚使用摄像机抓取车牌号码同时还要看到交通灯的颜色非常有用。........................................................................................................................ 什么是星光摄像机? 星光CCD摄影机,光子在CCD传感器上比普通CCD摄像机最大曝光时间(1/60 或1/50 秒)长2到128倍(1~2秒)的聚集。因此,摄像机产生可用影像的最低照度就降低了2到128倍。使用带有帧累积技术的星光摄像机,用户可以在星光照度情况(0.0035Lux)下看到彩色影像,而在多云的星光照度情况(0.0002Lux)下看到黑白影像,城市中散布的背景光(比如光污染)足够产生良好的彩色曝光。 什么是超高感度摄像机?它的优点和缺陷在哪里? 答:"EX-View"是索尼公司研发用来提高其CCD感光度的一个感光度提高技术,一是两个可见光的因素,二是四倍近红外波的波长。 EX-View是索尼专有技术,每个CCD基础光电二极管的P/N接口特殊组装来获得更好的光子到电子的转换效率。另外,每个光电二极管(描绘影像上的一个像素)有一个覆盖在上面的微型镜头能够较好的记录和聚焦光线到有效的半导体接口。它的结果对比于索尼提供的CCD可视范围提高了可见光的2倍和近红外光(800~900纳米)的4倍感光度。EX-View的Lux效率比优质的"Super HAD"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场高出了2倍。 EX-View技术的缺陷在于,因为CCD芯片制造过程的难度本质和芯片灵敏的本质,索尼公司只有有限的

摄像机焦距的基本知识

摄像机焦距的基本知识 计算焦距的软件有多少?好的就更少了,毕竟太专业或是说冷门,所以我作了一个小工具,目前为止应该算是最好的,希望能对朋友们有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不要你先回贴才可见内容,不要你留邮件,不要你的金钱,完全绿色免费软件,行业特供,极为稀有,一顶之功,你帮了大家帮了我,自己还留下了大名,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听到有用户提出诸如某摄像机能够“看多远”之类的问题,比如100m、500m甚至1km远外的物体还能否在监视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有了前面关于镜头的成像尺寸、焦距及视场角等概念后,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即“看多远”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用某定焦镜头可以看清100m远处的钞票的面值。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长,“看”得就越远,但同时视场角却变小,结果观看的范围变窄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若用标准镜头刚好看清远处某人的基本特征(是男或是女),则换用长焦距镜头则可能看清其面部特征(是否有痣或疤),但却无法看见该人穿的是什么裤子和鞋(这部分已经“涨”出了画面),而换用广角镜头则只可能看到画面中有人(连男女都分辨不出),但却可看清该人在整个监视场景中的所处的位置,周围还有什么别的人物或参照物。因此,关于“看多远”的较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在屏幕上成的像大小可对应于实际观测距离处多高或多宽的景物”。例如,用8mm镜头观测10m远处的景物,如果该处有10个人站成一排则刚好可横向充满整个监视器屏幕。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较为清楚的探测到监视范围内的目标并实现自动跟踪,一般要求在CCD靶面上的目标至少占有三行电视线。若要能分辨出人物,则一般应要求人物的面部成像在356mm(14in)监视器上占到12.7mm(0.5in)以上。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么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要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另外还与所选择的摄像机的分辨率及监视器的分辨率有关。 光学系统的焦距是指光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而镜头的焦距实际上就是构成镜头的组合光组的焦距,它决定了摄取图象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 理论上,任何一种镜头均可拍摄很远处的物体,并在摄像机的成像靶面上成一个很小的像,但受象素的限制,当成像小到小于图像传感器的一个象素大小时,便不再能形成被摄物体的像,即便成像有几个象素大小,该像也难以辨别为何物。 当已知被摄物体的大小及该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则可根据下面的两式估算所选配镜头的焦距: f=h*D/H f=v*D/V f——镜头的焦距 h、v——CCD感光靶面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 D——镜头中心到被摄物体的距离 H、V——被摄物体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 基本知识 2. 2. 1、接口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图2-4画出了这两种镜头的接口部位示意图。其中上半部为CS型镜头,下半部为C型镜头。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镜头是C型安装镜头(in32牙螺纹座),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