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住宅的设计特色

日本住宅的设计特色
日本住宅的设计特色

日本建筑设计领先的原因

日本建筑设计领先的原因 1背景介绍 众所周知,普利策建筑奖是表彰建筑师在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的奖项,被誉为建筑学届的诺贝尔奖。迄今为止,已经有7位日本建 筑师获此殊荣。获奖人数居于世界第二。除此之外,在日本还有很多 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如黑川纪章、矶崎新、隈研吾等,他们也都是世 界级的著名建筑大师。特别是42岁的藤本壮介,2013年被指名设计了英国伦敦肯辛顿公园蛇形画廊临时展馆,是迄今为止设计过此展馆的 最年轻的的建筑师。虽然这些日本建筑师未获得普利策建筑奖,但他 们的名声及作品却名扬海外。那么,为什么在日本却有如此众多的世 界级建筑师大师和获奖建筑师?日本成为建筑强国的秘密何在?关于 这个问题在中国建筑界讨论的并不是很多。中国的华夏文明对日本有 着及其深刻影响,不管是文字、哲学思想,美学等,当然,建筑也不 例外。因为日本古代建筑具备了中国建筑的一切特点,大致可以说它 隶属于中国建筑体系。但是,日本古代建筑仍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它们的美学特征。除早期的神社外,日本古代的都城格局、大 型的庙宇和宫殿等,比较恪守中国型制,而住宅到后来则几乎完全摆 脱了中国影响而自成一格,结构方法、空间布局、装饰、艺术风格等 都与中国住宅大异其趣。茶室、数寄屋之类,可以说完全是日本建筑 的独创了。它们的美学特征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重视并擅长于呈 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此外,到我国明代中后期日 本出现类似西方抽象艺术的浮世绘和枯山水。总而言之,日本古代建 筑可以归结为:洗练简约,优雅洒脱注重表现自然材料气氛。到了近代,这种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工业革命,中国和日本得到完 全不同的结局。一个是受百年欺压,现在还在完成着先进国家早已实 现的工业化任务的中国;而另一个则是全盘西化,在短短三十几年就 完成了基本的工业革命,并走向海外扩张的日本。二战之后,日本更 是成为与欧美平齐的发达国家,建筑方面也不例外。本文首先从现代

日本设计特点

首先要说,我受日本设计影响其实就这几年开始的,以前我比较喜欢欧洲的东西,由于学语言的关系,更倾向法式情结的东西,比较随性,喜欢浪漫的线条或者造型,尤其喜欢霍尔。近几年来由于接触了一些日本的文化,包括自己去了一次,能够对日本的设计文化进一步了解,(但是远远不够,除非真的在那里生活),日本,德国真的是在设计氛围上很好的国家,一来他们的设计教育非常完善,二来的确在衣食住行,生活起居,方方面面都体现他们的用心,以及“以人为本”,整个社会设计的细节融入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比较成熟,一个国家设计力的提升,是整体水平的提升,不是单单几个设计师的提升,是整个包括设计开始,到生产到流线到广告宣传到销售形式,整个流程的提升,而且不会归功于区区几个设计师,目前国内“设计”“设计师”“设计师的生活或者品味”被过度的宣传甚至消费,以设计为标签,其实大家的视角,作品都趋于泛泛而谈的空洞。这里我觉得,在谦逊里做设计,做人的日本设计的确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要很长篇大论的谈日本设计大概能写好多好多论文。下面摘录了waibi-sabi里的一段关于日本设计的原则。 FUKINSEI (不均整) 不对称,奇数,不规则,不均匀。不均整被用来拒绝完美,因为大自然里没有完美和对称。 KANSO (简单) 去掉华丽,简单的东西天生就能表达自己真实的一面。整齐,干净,不复杂。 KOKOU (朴素) 只保留久经考验的、非感官的基本核心要素。让人想起严厉、禁止、成熟和稳重。 SHIZEN (自然) 原始、自然、自由的创新,不做作。真正的自然拒绝幼稚和偶然。 YUGEN (幽玄) 暗示而不揭露内涵。低调涵蓄,避免直接。 DA TSUZOKU (超凡脱俗) 超越习俗和传统。摆脱规则和限制的束缚。真正创新。 SEIJAKU (静寂) 沉默,安静,幸福的孤独感。从思想、身体和环境中去除混乱和噪音。

日本建筑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日本建筑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就必须盖房子,就离不开 建筑设计,建筑学也就不会停止发展。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因为有良好 的艺术根底,也可向艺术门类发展自己。艺术是相通的,所以,很多 想学习建筑设计的同学愿意走出国门更好的学习本专业,很多学生和 家长对日本建筑设计专业有着良好的信赖感,他们把目标投向了日本,原因是日本在建筑设计在国际上认可度颇高,建筑设计专业的就业方 向可就职于建筑设计事务所或建筑设计研究院。 例如,公司有日本的佐藤综合计画(代表作品:鸟巢)、日建设计(代表作品:北京京广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日本建筑设计师黑 川纪章且他与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除此之外,建 筑师伊东丰雄、女建筑师妹岛和世等建筑设计大师也是日本人骄傲的 人物。 所以,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前景是美好的,毕业领域是广泛的。能够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前景非常乐观,那么日本有哪些院 校能够更专业的学习建筑设计专业呢?澳际留学专家为您推荐日本知名 院校东京大学及京都大学。 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后又到东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少年得志,26岁就崭露头角,28岁时开设了黑川纪章建筑与都市设计事务所。如今已是国际知名的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的作品有: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1961)、中银舱体楼(1972)、福冈银行本店(1975)、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1982)、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1983)等。黑川纪章在海外也参加了很 多设计工作,如1990年北京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 交流中心(21世纪饭店),其主要建筑有豪华世纪饭店、世纪剧院、国 际会议厅、教育研修楼、银橄榄体育世界、中国青年婚谊宫、音像演 播制作中心、电化教室等,也是黑川纪章提出的总体建筑设计方案,

日本和室风格设计资料

日本和室风格 一、时间:明治时期 二、特点:优雅柔和 三、元素: 和室装饰产品及配套产品,包括:榻榻米、樟子门、樟子窗、彩绘门、天袋、地袋、顶天立地柱、壁龛、顶纸、壁纸、滑槽等。 二、榻榻米的设计说明事项: 1、榻榻米材料说明: 1.1榻榻米有标准正规矩形和非标准矩形,正规矩形的长度比为——长:宽=2:1,尺寸规格为1800㎜×900㎜,标准厚度为35㎜、45㎜、55㎜,但一般均采用55㎜厚度规格,其他尺寸很少用 2、榻榻米敷设设计说明: 2.1榻榻米不能直接敷设在水泥地面上,应镶嵌敷设在设计好的木地台上。 2.2如敷设榻榻米的房间是异型(斜面、非直线或非直角的)时 ◎我们建议设计的时候异型曲线部分考虑用其他材料(木料)做成直线。 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外的部分可随时异面而变化,但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内(靠榻榻米部分)必须成90°平直,靠门套部分的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可以省去。 在处理好以上部分后,再将正规尺寸的榻榻米进行镶嵌安

装,如客户有保留异型弧线的要求,也可加工定做。 2.3标准的“和室”榻榻米的设计张数为4.5贴、6贴、8贴、10贴(也称N.贴),榻榻米房间最小的设计张数为4.5贴矩形4.5贴长型6贴矩形8贴长型N贴 三、地台的设计说明事项: 1、地台的设计高度: ◎不设计升降桌时,地台高度一般设计在150㎜~200㎜之间 ◎需设计升降桌时,地台高度应为客户订购的升降桌完全叠和后的高度与升降桌桌面厚度之和,一般设计在300㎜~400㎜之间; ◎地台设计高度中不含榻榻米安装高度; 2、在地台上平面上须敷设木芯板或夹板,以保证地台平面的平整。 3、客户有设计升降桌的需要,且榻榻米的敷设张数大于4.5贴时,则必须将安装升降桌的中间部分设计成标准4.5贴 4、有设计升降桌的地台,在地台的中间必须预留升降桌升降孔,升降孔的尺寸按定制的桌面尺寸预留。 5、升降桌面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升降桌面宽度不能超过900㎜,且为正规方型。 四、彩绘门、天袋、地袋的设计说明事项: 1、彩绘门、天袋和地袋的材料说明: 1.1彩绘门多用于衣柜门,也可以用于房门。 1.2彩绘门在设计时要注意相关尺寸,彩绘门的标准尺寸为——高度1900㎜,宽度800㎜。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浅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

TECHNOLOGY WIND 1安藤忠雄简介 安藤忠雄作为一个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世界著名建筑师,其一生有着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1941年他出生在日本的大阪。他的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大街和运动场上度过的。年少的时候曾对船模和航模制作十分迷恋,并且学习过拳击和木工手艺。18岁的时候开始对日本的京都和奈良等古城的茶室、庙宇和神殿等传统建筑进行考察。之后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了欧洲古代的许多著名建筑并绘制了大量速写图。然后回到家乡大阪建立了建筑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安藤忠雄的成名作是1979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的大阪住吉区的长屋。这之后安藤忠雄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大奖:普利茨凯建筑大奖、日本文化设计奖、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奖、日本吉田五十八大奖、每日奖、布鲁诺纪念奖、法国建筑院的建筑金奖、嘉上伯建筑奖、日本艺术学院奖、帝国议会一等奖、英国的皇家金奖以及大阪公共建筑奖等。 由于一系列的获奖作品,安藤忠雄成为了美、英、德、法等多国建筑学会的荣誉资深会员,并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多个学校当过客座教授及作过学术报告。后来一直担任东京大学的教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位著名的、卓越的建筑师,其在世界多个国家的作品展览都获得了巨大的轰动。人们评价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纯粹性、复杂性、永恒性和普遍性 2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 安藤忠雄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游历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物,他将自己的见闻和近代人类建筑观念的转变与自己独特的个人形式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思想理念。比如安藤忠雄认为,日本建筑的空间概念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这与万神庙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如何将东、西方对立的建筑观念和风格融合起来,满足近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安藤忠雄在此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 2.1建筑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理念 建筑来源于自然必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复杂的巨系统,系统内的各元素发生相互作用,风、光、水和建筑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在融合交互中相互依存、相互依托。建筑与自然有某种天然内在的联系,只有当自然引入到建筑中并与建筑相互联系时,人们才会关注自然要素,那么它才具有意义。 2.1.1对自然元素中风的运用 风给了建筑无限的活力。风使绿树的光影与建筑的阴影更加婀娜多姿,建筑的倒影也更加变化多端,建筑也成为了风的组成部分,与风共舞。我们能深刻感觉到处是缥缈、柔和、轻灵,犹如身临其境,安藤忠雄所设计的六甲山教堂就把风的特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2.1.2对自然元素中光的运用 建筑与自然元素中的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安藤忠雄对光的运用独辟蹊径。这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首先,区别于其他大师,安藤忠雄不仅设计公共建筑时重视光在塑造内部空间环境的作用,私人住宅建筑设计中同样有所体现,比如六甲山集合住宅、住吉长屋等;其次安藤忠雄在一系列的建筑作品中充分体现和诠释用光的建筑设计理念。安藤忠雄对建筑与光的关系的理解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他最常用也是最突出的设计手法就是利用几何构图和简单的混凝土材料,创造具有动 感节奏的光影变化和大面积的明暗对比,最显著的就是利用明暗对比来反衬场所的意义和光的魅力。 2.1.3对自然要素中水的运用 同人一样,建筑也具有亲水性,由于水的存在和作用即便是静止的建筑也会而具有灵气,水也会会因为有了建筑而显得丰富。建筑与它在水中的倒影产生了对话,建筑的倒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中,水的本质便是倒影,把水与建筑间相互应在一起,水之教堂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建筑与水、自然的相互交融关系。 2.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真正的建筑是人的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是安藤忠雄进行建筑设计时遵循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在他的言论和作品中,他把用户看作不仅仅是一个使用者和占有者,而是参与者或观众。与此同时,他把住宅看成是可以体验和感知的设施,而绝不是功能性的遮挡物。 2.3空间的纯粹化和建筑形体的几何化及简约化的理念 迄今为止,建筑师所追求的目标一般是是开拓和探索空间的运用和几何造型。安藤忠雄深化了现有的空间概念和几何学理论:第一,重视极少主义原则和建筑空间体形的纯化;第二,把人工化自然和几何学结合。当几何形体和简约的材质构成的建筑引入这种自然的时候,就把建筑本身抽象化了,建筑也就随之有了相对复杂的表情。并且,处理建筑形体时,他尽量使自己设计的建筑空间具有易识别性以及单纯的几何性,纯粹性是他进行建筑设计时追求的具体目标。 3安藤忠雄主要作品 作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日本当代有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作品包括了光之教堂、水之教堂、泰特现代美术展览馆、芝加哥的住宅等众多世界著名建筑。这些著名作品在建筑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独特理解。比如他通过对罗马万的长期的研究,将万神庙独特的神圣感和自然因素相结合的特点运用到他以后的很多作品中,给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通过他的作品之一的六甲山教堂,来分析其独特的建筑手法其文化意义。 安藤忠雄对六甲山教堂的空间处理是为了创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空间氛围。在处理手法方面,六甲山教堂并未被设计成一个单纯的立方体体量,虽然其尺度不大,但是毫无装饰且平整的四壁将教堂的单纯性表露的一览无余。但安藤忠雄并未对空间处理仅仅停留在单纯上,而是通过采用一些手法,在单纯空间上引入了一些自然因素,并使其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六甲山教堂正是依靠单纯空间的一个大玻璃窗引入的室外倾斜的草坪来将空间的个性完美的塑造出来的。 通过对安藤忠雄作品如六甲山教堂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建筑作品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特性。 4总结 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理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以人为本,才能做到真正的建筑是人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运用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光、水、电等;空间形体单纯化,少就是多,等等。如果我们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能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的建筑也会迈向国际化的舞台。 浅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 濮赫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1756)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本人不平凡的经历,虽然他不是建筑科班出身,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崭新、独特的 建筑风格,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为活跃的建筑大师之一。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了他独特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其建筑实践与理论的特征,就是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建筑形体方面他讲究空间的纯粹化、几何化和简约化,在此思想下产生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建筑,独具特色,也为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关键词]思想理念;几何化;自然元素建筑科学 177

教学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DOC)

教案首页 教材版本江西美术出 版社义务教 育教科书 学段小学学科美术 章节 六年级 第12册 第1课 课题 名 风格多样的建筑课时 1 执教教师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 小学 教师姓名蔡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了解中外建筑的艺术特色及高超的设计水平,了解建筑实用与审美结合的艺术特性、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建筑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活、积极创造艺术人生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够对相关资料进行正确的收集、整理和提炼。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一定的美术术语,从功能、造型、色彩及材料等不同角 度,大胆表达自己对建筑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具课件、建筑纸模型、彩色卡纸、画笔、双面胶等 时间安排1课时 课后小结 学情分析 1.学生是11—12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达自己的

想法,对美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建筑,但是对 建筑的知识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 3.学生对了解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有着浓烈的兴趣; 4.学生已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能带着问题有组织地进行合作学 习; 5.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使用基础,能够借助百度 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 第1课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鹦鹉螺(世界四大名螺之一)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出示海螺实物),你们看 这是什么?它的形状像什么?观察它的颜色和花纹。 学生回答。 师:没错,就是一种海螺,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 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壳的表面呈白色或乳白色,生长纹从 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多为红褐色。 2.根据这个海螺的造型你能联想到什么?

浅谈日本小户型住宅设计

浅谈日本小户型住宅设计 文章摘要:日本普宅以小户型为主,其中集合住宅户型面积一般在90平米以下,居住着工薪阶层和青年家庭。由于特殊的区位和建筑物资短缺等原因,日本在住宅设计和产品研发上追求精益求精,形成了长期坚持开发小户型、注重细节且舒适的开发理念。 关键词:集合住宅小户型布局紧凑人性化 1.日本小户型住宅发展历史 日本小户型住宅起源于战后伊始。当时,日本的1700万户中约有420万户缺房,为了在短期内缓解住房短缺的问题,日本政府建造了大量集合住宅,其中大部分为面积在40—90m2不等的小户型。最初的标准设计方案是在1949年提出,最有代表性的是面积只有40 m2的公营住宅标准设计51C型,成为该时期住宅设计的原型。1953年前后,社会经济水平有所提高,新一代建筑师们提出了nLDK型方案,即以L(起居室)、D(餐厅)和K(厨房)为住宅的基本要素,以起居室为中心,布置各房间,连接n个卧室。这种类型的住宅通过标准化构件的设计和推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了造价,使大量生产和普及推广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宅紧缺问题。由于卧室面积和个数的可变,可衍生出不同的类型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很受居民们的青睐,这一形式直到现在仍为日本城市住宅的主流。 2.日本小户型住宅现状 2.1小户型仍是日本集合住宅的主流户型 目前,日本集合住宅由政府、“住宅公团” 及开发商进行开发,多为租赁形式。除市中 心的部分高层住宅外,以低层和多层为主, 呈现低层高密度的特征。日本小户型集合住 宅主要为大城市中的工薪阶层和青年家庭 服务。此类住户的基本家庭结构为2—3口人 的核心家庭模式,因此,三室户成为集合住 宅的主流户型。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日 本,为节约土地、争取较高的容积率,日本 集合住宅的户型平面多为瘦长型,总面宽较 小,三室户为8m左右,而进深相对较大,11m —13m左右(不含阳台和走廊)、户型面积一 般较小,在不计阳台、外廊等公共面积的情 况下,多数户型都在9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 的套内面积也基本上在80方米左右。 2.2平面布局相当集约、高效、科学 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而 今,其住宅平面和户型结构设计已逐步趋于 成熟,达到了集约、高效、科学的布局。在 总体布局上,除了普遍采用大进深、小开间、 单面外廊、公用电梯楼梯的布局外,还采用 日影斜线法精确控制建筑日照间距,建筑层 高控制在2.6—2.8m,以降低建筑总高度, 减少建筑间距。大进深、小开间的矩形平面 节地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带来套内自然采

设计风格与理念

建筑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 1、自然主义的开端与风格的摇摆 美国广阔的国土、多变的自然地貌使其景观设计有着几乎天生的自然主义追求,奥姆斯特德及其追随者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就倡导自然主义,反对追求庄严和清晰结构的古典主义。公园优美的自然式景观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然而,之后的美国景观建筑经过浮华虚饰的后维多利亚折衷主义式(TheLateVictorianEclecticLandscape)、城市美化运动和古典主义复兴的新古典主义等潮流变换,在数十年的风格摇摆中并没有走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己的道路。 2、现代主义 二次大战前后,在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理论和作品的影响下,美国的现代主义景观建筑在所谓的“哈佛革命“之后逐渐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现代景观建筑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理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正如“哈佛革命“三之的罗斯(JamesRose)所说的:“我们不能生活在画中,而作为一组画来设计的景观掠夺了我们活生生的生活区域的使用机会。“他最为关心的是空间的利用而不是规划中的图案或所谓的风景秩序。而加州学派的领导人物丘奇(ThomasChurch)的作品中真正鼓舞人心的也不是构成的秩序,而是自由的设计语言以及有设计本身、场地和雇主要求之间的精妙平衡。另一位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埃克博(GarrettEckbo)则更为强调景观设计中的社会尺度,强调景观建筑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在他看来“如果设计只考虑美观,就是缺乏内在的社会合理性的奢侈品“。而作品最具几何秩序感的克雷(DanKiley)同样认为设计是生活本身的映射,对功能的追求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图3)。最能象征这一时期景观设计理念和环境关怀的景观建筑师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他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景观建筑学进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的社会作用、对适应自然系统的强调,以及功能和过程对形式产生的重要性等等。他的一系列以自然作为戏剧化景观场所规划灵感来源的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不仅是优美的城市风景而且更是人们游憩的场所,从而成为城市中人性化的开放空间(图4)。20世纪60年代起,社会民主所带来的公众参与决策制度促进了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景观建筑设计也同样如此,而哈普林正是这一变革的直接拥护者和倡导者,正是哈普林使他的公司的设计程序适应了新的社会现实,通过讨论会和信息反馈等方式实现的公众参与设计使社会意愿得以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现代主义景观建筑设计通过对社会因素和功能的进一步强调,走上了与社会现实相同步的道路。 3、生态伦理 70年代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麦克哈格(LanMcHarg)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强调了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麦克哈格称之为“千层饼模式“。其理论与方法赋予了景观建筑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性质,景观规划成为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学科。麦克哈格的研究范畴集中于大尺度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上,但对于任何尺度的景观建筑实践而言,这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景观除了是一个美学系统以外还是一个生态系统,与那些只是艺术化的布置植物和地形的设计方法相比,更为周详的设计思想是环境伦理的观念。虽然在多元化的景观建筑实践探索中,其自然决定论的观念只是一种假设而己,但是当环境处于脆弱的临界状态的时候,麦克哈格及宾州学派的出现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作为景观建筑学意识形态基础的职业工作准绳的新生,其广阔的信息为景观设计者思维的潜在结构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

日式风格设计理念

日本房屋设计理念:让住宅与环境共生,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木结构房屋是日本的传统,因为日本是森林覆盖率很高的国家,经济实用便捷。再者日本是多震国家,木结构安全系数高。不过现今的日本保护本国森林资源,木材大多是从国外进口。 日式房屋的特点: 日本式房屋的特点之一——灵活无碍的自由空间。日本式房屋的结构很简单,几乎仅由地板,柱子和屋顶3部分组成,讲究一点的,在延伸的屋檐下有条走廊,供纳凉或小憩。房间内部被拉门隔开,方便拉上和开启,这让看起来很狭小的日本式房屋显得很宽敞。 特点之二——陈设简单。日本式房屋均铺有高出地面数十厘米的地板,以便使屋内东暖夏凉,也避免事内潮湿。日本式房间的地板上都铺有俗称塌塌米的草垫。塌塌米是用稻草制作的厚草垫子,上面缝有细席子,长约180厘米,宽为90厘米,做工极为精细。寝室白天表面上几乎空无一物,只是在一边设有壁橱,放置衣服和被褥等物。

特点之三——适合日本人低坐的生活习惯。尽管衣柜,椅子,高脚餐桌等西洋家具已经进入了日本人的生活,但日本人仍然拖鞋走进日本式房间,坐在坐垫上休息,或是围着矮桌用膳 最符合日本人的体型很生活方式。 不同经济层次的日本人居住在不同类别的房屋里。虽说当今日本建造了大量有十几层之高的设备齐全的高级公寓,但每个日本人梦寐以求的仍是购买一块地皮,建造一座日本式房屋。日本人爱用“猫之额”来形容自己住宅的狭小,但言谈之中仍掩饰不了他们为自己能拥有一幢

独立的日本式房屋而感到骄傲的喜悦之情。 日本的厨房都是开放式的,这个在中国不适用。因为中国的料理油烟大,厨房必须是封闭式 的,否则整个房间都是油烟味。 日本和式建筑,又称“和样建筑”或“日本式建筑”。13~14世纪日本佛教建筑继承7~10世纪的佛教寺庙、传统神社和中国唐代建筑的特点,采用歇山顶、深挑檐、架空地板、室外平台、横向木板壁外墙,桧树皮葺屋顶等,外观轻快洒脱。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 日式风格特别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用外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无限生机,选用材料上也特别注重自然质感,以便与大自然亲切交流,其乐融融 传统的日式榻榻米,朴素、整齐、典雅、宽敞,没有任何装饰,多层压缩工艺使其具有软硬相宜的舒适感,低矮的室内配套,狭窄的使用面积,加上日本人固有的洁癖,使置身于和室中的人们只能赤足活动,无论是品茶、饮酒、进餐、阅读,都必须盘膝坐在室内。

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程序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程序的对比分析 【摘要】中国建筑设计程序一般分为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纸绘制、施工四个个步骤,但是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在建筑设计流程方面会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的建筑设计程序作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两国在建筑体制、建筑方案、施工监理服务以及设计师职责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并提出中日两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建议。【关键词】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程序;对比分析 0.引言 我国的现代建筑行业起步较晚,建筑设计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尤其是建筑空间设计流程的发展上处于探索期[1]。建筑空间设计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涵概了管理学、建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不同国家间的建筑设计程序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本文以中日两国的建筑设计程序作对比,分析其差异性,并提出中日两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建议。 1.日本建筑设计标准程序 1.1策划研究阶段 策划研究阶段作为建筑施工项目的首要工作内容,建筑实体后期的运行。日本建筑设计程序的第一步就是策划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要求业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策划和研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2]。该阶段业主需与建筑设计师限定协议,确立项目的总负责人,建筑师需协助业主策划研究建设项目,完善不同专业间的技术设计职责,代表企业办理投标、理招、施工合同等管理方面的工作。 1.2分析和设定建筑条件 策划研究阶段完成后,就是分析和设定建筑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建设基地的自然条件、建筑设计的内部条件、用户对建筑的附加条件、法律法规条件、建筑师构想的条件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合,最终确立设计的方向和总体目标,并将确立的方向和总体目标作为建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准绳。同时建筑设计师将最终确立的目标和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明确、详细地转述给业主,让业主自身对工程建设有大致的了解和判断。 1.3创建和设想建筑空间 第三个步骤就是创建和设想建筑空间,这个步骤需要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空间方案进行细致、创新的构思,反复验证构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终确立一套能够满足所有建设设计条件并能解决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的科学可行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可以有效利用绘制草图、搭建模型等方式辅助建筑空间的构想和创建。 1.4设计构想的表达和践行 在以上三个步骤完成并得到业主与政府审查部门的认可后,才能进入设计构想的表达和践行环节。这一步骤包含基本设计阶段以及实施设计阶段,前者是为了消除各专业技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设计方向、制定设计原则,包括设计说明书、预算书以及空间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模型等。实施设计阶段是建立在前一个基础之上,对建筑空间设计进行更为详细、全面的补充,比如施工现场的实施详图、工程造价预算、电气设计图、给排水设计图、消防煤气安装详图、施工许可证等方面的内容。 1.5施工和竣工的监理 日本建筑设计流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施工现场和竣工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审查。这项工作要求施工建立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并且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行审查。 2.中国建筑设计标准程序 2.1确定项目和前期研究

日本养老住宅四大设计原则,让老人居住更方便

日本养老住宅四大设计原则,让老人居住更方便 每年过年回家,我们都会发现父母又变老了一点,养老介护是个很大的问题,今天,我们从日本住宅的精装修角度,认知一些人性化的老龄人居家,让更多的人重视中国养老住宅。 给老人自住的前提是: 1、有自理能力的老人 2、有自理能力的老人 3、有自理能力的老人 (无需介护/需医疗护理或身体不便除外)所以,使得家居环境让我们的父母和老人生活上方便、安全、健康、舒适,这是基本原则。衣食住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细节处处透着诀窍,如何更人性化地生活,我们首先要为父母认真思考。一、『卫生向』老一辈的人勤勤恳恳不停歇,爱劳动,爱清洁,让洗洁变得轻松又安全吧。1、厨房高度根据老人身高,重新定义厨房高度吧:市面上正常比较认可的普遍柜台合适高度为「身高÷2+5~10cm」。假如台面低了容易增加弯腰时的负荷,台面高了一直站着烹饪容易产生肩膀疲劳的痛苦和感受。另外,能坐下来工作的厨房装修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若为高龄人士(腿脚不便需轮椅老人)则操作台根据使用者腿部情况高度+18cm=约73~85厘米

左右。2、抽拉龙头 感应龙头减少向前打开开关的次数,并有效节水;普通抽拉龙头的成本则更低,对于水槽内部清洗能够更加方便,减少操作负担。泡沫出水方式能够极大化地提供洗污能力,节水的同时减少洁净的劳度。 3、洗碗机 洗碗机在发达国家家庭占有率高达70%-80%,中国人饮食喜欢煎炒食物,或者易黏糊的糯米等,清洗强度大,时间久;在父母接受的观念下,洗碗机的耗水大约人工时的?,有效减轻老年人劳动负担,同时兼具杀菌消毒功能,使饮食更健康。4、轮椅对应化妆柜、可以坐着使用的化妆柜 首先,要确保洗漱下方拥有足够的空间,而避免膝盖和脚碰撞;化妆柜/盆的高度可以设定在约65cm左右。台盆及水龙头设计则需要尺寸: A. 对水龙头把手容易接触的深度约30cm左右 B. 对接触到水流的深度约30cm左右(出水向外倾斜) C. 手插入的容纳空间需水龙头吐水高度在10cm以上5、浴室柜空间 站立时,80cm是化妆柜的舒适高度,可以减少腰部的负担,以及水不容易流向肘部而滴落,深度空间上需要达到60cm,这样的空间站或者坐都恰好了。6、卫洗丽、智能马桶 智能马桶盖的中老年人(40-49岁的人群)占了消费用户中

建筑设计的十二种风格

从古典到当代,建筑设计的十二种风格 作者Julia Daudén | 译者Laurene Cen 历史的教学方式通常是线性的。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且主要关注西方世界。 然而,我们也知道,去理解一种现象如何引起另一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关于人类发展的广泛概述。在建筑史上,理解随着时间流逝而出现的设计运动和建筑风格是很有趣的,更确切地说,是去了解它们的连续性或断绝对迄今为止所产生的建筑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这里呈现了历史上几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风格和运动,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独特风格。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建筑建于公元前7世纪到4世纪的古希腊。它最著名的是用石头建造的大型宗教神殿,通过柱式、对称、几何和透视的原则来设计。表达古典主义风格最显著的特征是古希腊的三种“建筑柱式”:多立克(Doric)、爱奥尼(Ionic)和科斯林(Corinthian)。帕特农神庙是古典建筑中最伟大的作品。该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它展示了引人注目的特点:建筑体积建造在基座之上,基座支撑着一系列的圆柱和柱头上的体量,接着再支撑一个山花。 罗马式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是欧洲在6世纪到9世纪之间发展起来的,改风格与它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欧洲各国处于战争状态、担心受到敌军入侵的时期,这些建筑受到古罗马共和国的启发,以厚重而坚固的墙壁和半圆形拱门的最小开窗方式为特色。这种风格的主要范例是在该时期建造的教堂,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thedral)。它是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建造的,是这种风格最伟大的作品。

日本包装的特色和成因

设计论文:论日本包装设计的特色与成因 来源:中国包装业网编辑:发布时间:2007-03-15 编辑:mxm 一、日本市场包装设计的“第一印象” 1. “洋”、“和”两式包装各显风采 此行途经东京、富士宫、京都、奈良、大阪、名古屋以及爱知世博会等地,一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走过街头小店、纪念品店、专卖店、超市、百货公司、大型商城。第一印象是日本是一个供大于需的社会,商品琳琅满目。从包装设计的角度来审视,大致可以将其风格归纳为两大类别,一类是现代的“洋”式,另一类是传统的“和”式;尽管还可以分出综合形态,但是“和”、“洋”两类还是主要类型。就像日本街头的少女,有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身 着夸张开放的时尚服饰的形象,也有穿着传统的和服、木屐,踩着细小碎步,典雅矜持的形象。这两类风格交相呼应,引人注目,让人感到传统与现代,质朴与时髦和谐共存。 “洋”式包装彰显日本当今都市生活主流民众的消费心态——追逐时尚、开放和崇洋;而“和”式包装则是反映了日本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依恋的情结。 日本今天的“和”包装之所以为笔者关注,首先是因为设计师在发扬民族风格特色的同时,还力求使作品具有时代性,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时尚风格;其次是因为它的东方精神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日本已经在来自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了日本化的气息和现代时尚的语境,走出令人们赞叹的日本包装艺术风格的新道路。 2. 传统出新的材料、精致的工艺和精心的设计 日本的产品包装透出的品质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包装的表面看:不仅从图形创造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显示出深度,更可见设计师从选材和工艺上精益求精的那份用心。图形和色彩主要围绕着传统的审美和民族文化,而材料的选择则从自然入手,通过现代的工艺使之变得实用美观,形成有明显日本特色的包装形象,充分显示出素以工作严谨著称的日本人在包装艺术上的才智。 这种才智还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与包装相关的材料工业、加工工艺及其系统发展得相当完备,诸如和纸、漆艺、木作等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时尚化;其二,图形设计和方法的相关研究、传统手工艺的深化研究以及商业情报工作都做得比较扎实。这些都为设计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日本商店中很难找到粗制滥造的东西,从最小的牙签,到日常生活用品;从单一的个体产品,到系列化的产品组合;从机器生产到手工制作,件件都精雕细琢,引人入胜。 3. 环保理念在包装设计和制作中处处体现

青木淳Jun Aoki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大师

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她是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扎哈哈迪德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d19478367.html,/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设计风格分析: “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建筑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 在维塔一案中扎哈证明她其实是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语汇仍沿袭她早期的作品,但组合方式己大不同。早期扎哈的语汇是挑战基地涵构,现在她学会从基地找出她要运用的空间语汇。结合机能与空间逻辑,创造出今人激赏的建筑,她的建筑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过山丘,洞穴如何开展,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或许扎哈已了解,”瞬间的爆发”并未能揭露人类心灵的构造,但能展现人造环境的本质。她并未在乌托邦的残迹中发现自由空闲,而是在对既有环境的探索中发现。

10.日本住宅楼实景图及设计图

日本住宅楼实景图及设计图 住宅是一个坐落在日本横滨的可以容纳两个家庭的住宅。该地区中,有很多这样的建筑形式,该项目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保护住户的隐私,从街上也完全看不到屋子的内部景象。房屋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围墙与外面宁静开阔的户外庭院环绕着。沿上层庭院外墙全部安装有实木的垂直栏栅,薄薄的钢筋混凝土楼檐一直向外沿伸,超出外墙的垂直板条,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为房屋遮风挡雨,同时将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增加了住宅造型的和谐美观。在建筑物同一高度的另一端,窗框外,钢筋混凝土的长方形框架向外伸展到房屋出檐,使得住宅楼看上去更高一些。

沿上层庭院外墙全部安装着实木垂直板条栏栅,住宅楼外沿着建筑的外墙有一条细长狭小的户外空间,由钢筋混凝土围墙环绕着,几乎每一个角度都看不到室内景象,全方位保护到住户的个人隐私。该项目是由共用厨房,客厅,餐区,以及一个共同的“日式房”和书房构成。两间独立的卧室都设置在楼上楼下的同一个位置,另外楼上还有一间儿童房。楼上卧室和儿童房之间设计了一个室外阳台,并通过一个外部楼梯拾级而上通往屋顶的露台。这些外部空间均作为两个家庭共同占有的绿化区域,该项目上下两层的所有住宅区域也由两家人共同享有。 窄小狭长的室外庭院环绕住宅楼的边缘,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围墙,因为外面有围墙的缘故,这个住宅楼是封闭性的,但它的内部空间则是开放的空间,以便让两个家庭之间可以自发的互相来往。室内各种各样的饰面材料和外部整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得益彰,包括用柚木装饰的天花板和地板,以及核桃木的家具和橡木桌子、椅子等

住宅楼外部的木制楼梯可以直接通往顶层 项目两层的中心为挑空层,以便让两个家庭之间可以自发的互相来往 住宅内的两个家庭共同生活的区域,厨房和用餐区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

浅谈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 摘要:当代生活强调建筑与工业的结合, 强调建筑必须走向工业化的脚步, 这样建筑可保障质与量让建筑服务于工业化与商业 化的社会。这样同时强调技术在建筑中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建筑与艺术之间, 由技术决定了艺术的意涵,也决定了建筑形式呈现。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建筑形式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life emphasizes building and industrial union, emphasizes building must to the steps of industrialization, so building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let building services 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ociety. this also stressed that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al has decisive role, in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art, the technology to the meaning of art, also determines the building representation. keywords: modern socialist, building design, architecture for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 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