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CFB-锅炉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论文-CFB-锅炉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论文-CFB-锅炉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CFB锅炉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保定热电厂) 

1 DG450/9.8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概述 

保定热电厂技改工程100MW级火电机组锅炉系DG450/9.8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引进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技术。 

DG450/9.8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半露天布置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采用汽冷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高温回灰全钢架支吊结构,燃用山西晋中贫煤。 

锅炉共设有六台给煤装置和四个石灰石给料口。给煤装置与石灰石口全部置于炉前,在前墙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炉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弯制围成的水冷风室,通过膨胀节与点火风道相连,风道点火器共有两台,其中各布置有一个高能点火燃烧器.。炉膛密相区水冷壁前后壁还分别设置有两只床上点火油枪,用于锅炉启动点火和低负荷稳燃。炉膛两侧分别设置两台多仓式流化床风水冷选择性排灰冷渣器和一个飞灰再循环燃烧接口。 

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布置有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J”阀回料器。 

在尾部竖井中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螺旋肋片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过热器系统中有两级喷水减温器。 

锅炉整体呈左右对称布置,支吊在锅炉钢架上。锅炉钢架为两侧带副柱的空间桁架。 

1.1 锅炉设计煤种 

电厂燃用山西晋中贫煤,煤质资料如下表: 

数 值 

名称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碳 Car % 52.71 55.54 

氢 Har % 2.91 3.44 

氧 Oar % 4.73 4.01 

氮 Nar % 0.91 0.45 

硫 Sar % 1.46 1.66 

灰分 Aar % 31.7 28.52 

水分 Mar % 5.58 6.38 

水分 Mad % 1.5 0.52 

挥发分 Vdaf % 17.12 19.46 低位发热量 Qnet.v.ar kj/kg 20490 21960 

哈氏可磨系数 HGI 72.6 / 

 

1.2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1.2.1 锅炉型号: DG450/9.81-1型 

1.2.2 锅炉形式: 半露天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1.2.3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项目 单位 数值 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t/h 450 

过热器出口压力 MPa 9.81 

过热器出口温度 ℃ 540 

给水温度 ℃ 228 

固体床料循环倍率 30.7 

床温 ℃ 896 

炉膛密相区流化风速 m/s 3.7 

炉膛二次风区流化风速 m/s 5.1 

炉膛二次风区设计压力 Pa ±8721 

燃煤粒度要求 mm 0-8.5 

燃煤粒度分级要求 mm D50=1.5 

石灰石粒度要求 mm 0-1.5 石灰石粒度分级要求 mm D50=0.45 

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 %(B-MCR) 30 主汽温度保持正常的负荷范围 %(B-MCR) 50~100 

锅炉设计热效率(低位发热量) % 91.72 

排烟热损失 % 5.21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0.09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2.59 

散热损失 % 0.28 

灰渣物理热损失 % 0.18 

石灰石煅烧损失 % 0.91 

硫盐化放热 % 0.98 

排烟温度 ℃ 131 

设计进风温度 ℃ 20 

设计一次风温度 ℃ 188 

设计二次风温度 ℃ 190 燃料消耗量(设计煤种) kg/h 60234 

石灰石消耗量 kg/h 6696 

钙硫摩尔比 Ca/S 2.3 炉膛尺寸(宽×深×高) m 14.3256×6.7056×35.052 炉膛容积 m3 3252 

固体床料循环倍率 30.7 

排放值 mg/N m3 404 

SO

NOx排放值 mg/N m3 114 

CO排放值 mg/N m3 191 锅炉飞灰量(设计煤种) t/h 17.64 

锅炉底灰量(设计煤种) t/h 7.92 

锅炉再循环灰量 t/h 9 

炉膛出口烟温 ℃ 884 

1.3 锅炉主要设备简介 

1.3.1 燃烧室、水冷壁及下降管 

炉膛采用矩形断面结构形式,短边布置在炉膛的深度方向上,前后各两层二次风口在炉膛的宽度方向(长度)上均匀配置,二次风所需穿透的炉深尺寸相对较短,再配以高的二次风喷口速度(75m/s),能使二次风对物料有良好的穿透力。 

燃烧室和炉底大风箱采用全焊接膜式水冷壁,以保证燃烧室及整体严密性。 

1.3.2 启动燃烧设备 

DG450/9.81-1型CFB锅炉设有两种形式的启动燃烧器,一种是布置在布风板以上床层密相区的床上点火燃烧器四支,另一种是布置在布风板之下的点火风道内的风道点火燃烧器两支。锅炉启动过程中,以上两种燃烧器喷口四周设置有冷风,可以确保其充分冷却而不被烧坏,但床上点火燃烧器自投运以来由于设备问题一直没有使用过。 

两台床下风道点火器,布置在炉膛水冷风室前一次风道内。点火产生920℃的高温烟气与一次风混合后形成870℃左右的热烟气,从炉底均匀送入,加热均匀,热量损失小,缩短加热床料的时间,故可大大节约锅炉点火启动成本。 

1.3.3 选择性排灰冷渣器 

DG450/9.81-1型CFB锅炉有多仓式流化床风水冷选择性排灰冷渣器共四台,对称布置在炉膛两侧。采用连续排灰,保证排渣温度在150℃以下并能长期运行,冷渣器具有选择性的排渣功能,能使未燃尽的碳粒回到炉膛继续燃烧。物料在冷渣器中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保证冷却效果。四个小仓中设有事故喷水,用于紧急状态下灰的冷却,它是由安装在16个流化床空气喷嘴(每个小室4个)里的喷水头组成。喷水通过雾化喷嘴喷入冷渣器,以防止事故喷水进入除灰系统,系统水源为0.42Mpa,水温<30℃。冷却室排气在第一、第二冷却仓之间的隔墙顶部附近排出,从炉膛侧墙返回炉膛。 

每台冷渣器分为四个小仓,其上设有一个进渣口,一个排渣口,和两个出气口。沿渣的走向冷渣器的四个小仓分别为第一级选择仓和之后的三个冷却仓,仓与仓之间用分隔墙隔开,在进入下一个小仓之前,固体流绕墙流过,以延长停留时间,每个仓均有其独立的布风装置,布风装置为钢板式结构,在布风板上布置有“┓”形定向风帽和少量的蘑菇形风帽。冷渣器第二、三冷却仓流化空气来自一次风机出口的冷风,选择仓和第一冷却仓来自于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后的热风。每个冷渣器的进渣管上布置有12个风管,通过风管的定向布置及风量的调节来保证渣从炉膛至冷渣器的顺利输送和进行渣量大小的调节,进渣管所需空气由“J”阀风机提供。第一和第二冷却仓布置有可回收热量的水冷管束。 

在冷渣器的选择仓内可将未燃尽的碳粒继续燃尽,并筛选出炉渣中的细颗粒,通过选择仓顶部的风渣返料管,将未燃尽的碳和未反应完全的石灰石细颗粒从水冷壁两侧墙送回炉膛。 

冷渣器出口四周有合理布置的定向风帽,以防止大颗粒堵塞排渣口。出口灰渣粒径在任何工况下不大于10mm,为满足灰渣气力输送的要求。 

1.3.4 汽冷式旋风分离器 

DG450/9.81-1型CFB锅炉布置有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大于99%,炉 膛后墙水冷

壁烟气出口与旋风分离器分别通过相应的汽冷式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连接,形成一个气密的烟气通道,下端回料立管通过膨胀节与旋风分离器锥段底部连接,立管下端通过焊接与“J”阀回料器连为一体支撑在锅炉钢架上。旋风分离器的上半部分为圆柱形,下半部分为锥形,烟气出口为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的特种合金钢材料RA253MA的圆筒形钢板件,长度几乎伸至旋风分离器圆柱体一半位置,以阻止烟气短路。分离器包括分离器进口烟道,为膜式包墙过热器结构,其顶部和底部与环形集箱相连,所有管子在顶部向内弯曲,使得在旋风分离器管子和烟气出口圆筒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旋风分离器及进口烟道都敷设有25mm厚(从管子最外表面计)的防磨内衬。耐磨材料通过密集的销钉结构固定在分离器金属壁面上,这种结构对于锅炉的启动升温,停炉降温速度的限制远小于汽包的限制。 

旋风分离器下端回料立管上设有最低和最高料位监视器,为保证立管料位稳定,“J”阀回料器连续稳定地向炉内返送固体物料,除底部风箱配风外,回料器立管沿高度方向上布置有四层充气管。确保循环灰的良好流动,避免回料器内因局部死区而出现结渣现象,同时避免噎塞和气流扰动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保分离效果。非机械式“J”阀回料器 

非机械式“J”阀回料器,是利用旋风分离器底部出口的物料在立管中建立起来的料位起到回路密封作用的。回料器的作用除起回路密封作用外,而且能连续稳定的向炉内返送物料,实现返料自平衡。返送的动力源于回料器上升段和下降段的料位差。回料器用风由单独的高压头,小流量的罗茨鼓风机负责。 

在“J”阀回料器上方还布置有启动用添加物料的补充入口。 

1.3.5 风力播煤装置与给煤、回料口 

给煤采用炉前风力播煤装置送入炉内,给煤进料口布置在敷设有耐火材料的炉膛下部的还原区,远离二次风入口点,从而使细煤在被高速气体夹带前有较长的停留时间。给煤所需的播煤风采用经增压风机增压的热一次风,进料口压力高于同等高度上炉膛内的压力,以防止热气体从炉内返吹。播煤风的采用使给煤入炉均匀,良好的炉内流化状态可使给煤混合良好。 

回料管上设有启动床料添加口,回料管与炉膛相接的倾斜段和与回料立管相接的垂直段上均匀布置有膨胀节,以确保回料管热膨胀合理,不会阻碍回料管的热膨胀。 

本炉共有两个回料口,可以保证不会发生局部堆积和局部过热,回料风采用高压头、小流量的罗茨风机送风,以防止二次风反入。 

非机械式的风力播煤装置共有六台,在前墙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燃料经两级破碎系统破碎后,合格的煤颗粒进入煤仓,再从煤仓出来进入给煤线路。在每条给煤线路中,煤从煤仓的下煤口落到对应的皮带计量式给煤机上,靠重力落入风力播煤装置,播煤装置下部布置有三股播煤风将燃料吹送入炉堂。 

风力播煤装置有以下优点: 

(1)高速的气流可避免燃料在播煤槽内停留、堆积和搭桥,保证给煤的畅通。 

(2)播煤机内部没有传统的机械传动零、部件,消除了运行时易卡死的隐患,增加了锅炉的运行可靠性。 

(3)高压头、高速气流能将煤播散开,使给煤非常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床面,同时还可有效地

防止热烟器从炉内返窜。 

(4)给煤装置全部置于炉前,使电厂的给煤系统布置形式简单,节省投资。 

本炉还设有四个石灰石及三个启动床料的接口和两个飞灰再循环回料接口。石灰石口布置在炉膛水冷壁前墙;启动床料的接口分别设置在炉膛前墙和两个“J”阀回料器上升段的上方;飞灰再循环回料接口对称布置在炉膛的两侧墙水冷壁下部,其给入高度靠近“J”阀回料器入口中心标高。 1.3.6 水冷风室及布风板 

水冷风室由水冷壁弯制围成,水冷风室上部是由一半前墙水冷壁管子弯曲形成膜式水冷布风板,水冷布风板是大口径、厚壁、内螺纹管加扁钢焊接而成的,扁钢上设置定向风帽。采用独特的“┓”形型式,通过螺栓连接在布风板上,风帽按设计规定定向排列,炉膛和冷渣器内部都布置有定向风帽。 

2 #8循环流化床锅炉试运期间的运行状况 

#8炉2002年9月18日首次投入正式系统进行烘炉,9月22日吹管及烘炉结束,10月15日进入机组整套启动阶段,10月19日23:57分一次并网成功,25日72小时试运结束,11月14日机组24小时试运结束移交试生产。机组时运期间的基本运行情况: 

2.1 试运期间主要运行参数 

序号 名称 单位 设计值 运行参数 1 低位发热量 Kj/kg 20490 19620 

2 收到基挥发分 % 17.12 14.8 

3 收到基灰分 % 31.7 31.97 

4 主汽流量 t/h 450 484.85 5 主汽压力 MPa 9.81 9.57 

6 主汽温度 ℃ 540 536 

7 给水温度 ℃ 228 233.7 

8 总给煤量 t/h 59.8 62.43 

9 氧量 % 3.93 2.65 

10 燃烧空气量 Nm3/h 395000

11 炉膛出口烟气量 Nm3/h 426000

12 炉膛负压 Pa -127~-245 +100 13 冷渣器运行方式 连续运行 连续运行 14 炉膛床温(上/下) ℃ 896 924 

15 炉膛出口烟温 ℃ 884 933 

16 分离器入口烟温 ℃ 884 938 

17 分离器出口烟温 ℃ 871 907 

18 高过入口烟温 ℃ 815 821 

19 高过出口烟温 ℃ 656 664 

20 排烟温度 ℃ 130 151 

21 热风温度(一次/二次) ℃ 188/190 210/213 22 分离器上壁温度 ℃ 278~343 23 低过出口壁温 ℃ <500 436~448 24 屏过出口壁温 ℃ <550 398~462 25 高过出口壁温 ℃ <574 517~565 26 一次风机入口门开度#1/#2) % 47/44 27 一次风机电流(#1/#2) A 153.6 125.9/134.5 28 一次风量(#1/#2) Nm3/h 181150 178851/195991 29 二次风机入口门开度#1/#2) % 60/65 30 二次风机电流(#1/#2) A 42.7 37.84/39.48 31 二次风量(#1/#2) Nm3/h 58650 70339/66096 32 引风机入口门开度(#1/#2) % 100/100 33 引风机电流(#1/#2) A 128.2 95.9/99.41 34 烟气侧阻力(甲/乙) Pa 5380 5390/5550 2.2 试运情况 

机组带大负荷后,基本运行情况良好,在燃用设计煤种的情况下,从以上参数可以看出锅炉超过了设计出力,达到了484.8t/h的蒸发量(最大瞬时蒸发量510t/h)。锅炉运行床温稳定,床层平面温差较小,锅炉左右烟温偏差较小,锅炉整体温度分布较均匀,锅炉蒸汽温度通过减温水的调控可以达到设计值,锅炉运行时各金属壁温均在设计控制范围之下,运行可靠,炉膛出口烟温、分离器入口、出口烟温略高,但在厂家要求的范围内,高过的烟温略比设计值高,但主汽温度及高过壁温均在设计控制范围内,锅炉主汽压力可以达到设计的9.81MPa,但受到汽机参数的要求,锅炉出口主汽压力一般控制在9.0MPa左右,锅炉投入运行5台给煤机,每台给煤机的运行出力10t/h左右,为给煤机出力的50%,给煤机出力由富裕,给煤机运行基本正常;锅炉冷渣器投入4台运行,采用连续排渣方式,锅炉到冷渣器的排渣、冷渣器到底渣系统的排渣均较正常,底渣系统的渣基本能够通过气力输送系统输送到渣仓;锅炉的一次风机出力达到和超过设计风量,尚有余量;锅炉二次风机出力超过设计风量,电流也基本达到额定值,没有余力;锅炉的引风机出力已达到最大,没有任何余力,但风机的电流尚没有达到额定值;锅炉运行中氧量为2.6%左右,低于设计值,炉膛在缺风状态下运行,排烟温度160℃,最高时达190℃,高于设计值。 

2.3 通过锅炉的大负荷运行,锅炉各运行参数达到了实际要求,在设计煤种的情况下,锅炉能够吃得进、排得出,锅炉的运行稳定性较好。但是基于锅炉在480—510t/h蒸发量时引风机出力不足和炉膛燃烧缺风的现状,应以锅炉厂设计出力为限,使锅炉运行中有一定的调节余量,以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可靠。 

3 #8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投入试生产以来发生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8循环流化床锅炉自2002年11月14日投入试生产以来运行情况一直不太稳定,截止到目前为止共强迫停运17次,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32天。其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设备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热工方面、运行调整方面等,下面就循环流化床锅炉出现的问题及我们采取

的相应措施介绍如下: 

3.1 设备方面 

3.1.1 锅炉风系统的风门为气动执行机构,在运行中经常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窜动,最大在10%的范围内变化,造成运行不稳定和锅炉启动期间油枪灭火,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按厂家的解释是这种执行机构就是这样的特性。 

3.1.2 冬季时,由于天气寒冷,金属煤斗冻结,原煤结快,造成给煤机经常不下煤,就地振打无效,导致床温不能维持,主汽参数也不能满足汽机的进汽要求,多次造成打闸停机。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在原煤斗内壁安装光滑内衬及煤仓间密封的措施解决了给煤机不下煤问题。 

3.1.3 刚移交过来后,排渣粒度一直较大,最大约50毫米左右,造成锅炉排渣困难,冷渣器的旋转排料阀频繁卡堵,机组负荷不稳,直至锅炉不能正常排渣被迫停炉。后来经检查发现一台细碎机的间隙调整为30毫米,大于厂家设计要求一倍还多,在试运期间煤质稳定这个问题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在将间隙调整到14毫米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3.1.4 声波吹灰器不能满足要求。锅炉在试运中就己发现尾部积灰很严重,排烟温度由开始的 140℃~150℃很快上升到180℃~190℃,二级减温水在高负荷运行时已全部关死。在提高床温后,排烟温度降至170℃左右。从我厂的运行情况来看,声波吹灰器是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目前我们正在与东方锅炉厂交涉改为蒸汽吹灰。 

3.2 设计方面 

锅炉漏渣较严重,经与东锅厂协商,目前已采取了三个方案来解决,一是在布风板风帽出口安装直径6mm的螺钉,但效果不理想,二是在回料器出口浇注了1m2方圆的凸台,三是在试运的#9炉采取在前后墙T形风帽上砌台,但都没从根本上解决锅炉漏渣问题,须东锅厂进一步研究,彻底根治锅炉漏渣。 

3.3 施工方面 

机组试运期间,浇注料、可塑料脱落严重。造成堵塞冷渣器及排渣系统,冷渣器排渣困难。 

#8CFB锅炉自2003年2月9日22:00点火,2月10日6:00并网, 3月14日停炉,是机组投运以来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一次,连续运行32天。此次停炉后,组织锅炉专业人员对点火风道、水冷风室、冷渣器、炉膛、回料器等处进行了详细检查。 

炉膛:在炉膛内检查发现,炉膛内的可塑料存在脱落现象,此脱落的可塑料为,炉膛稀密相区交界处及各二次风口处二次修补的可塑料;给煤口两侧及上沿的可塑料脱落严重,已经暴露出水冷壁管;还发现有松散、质轻异物混杂在床料内,经分析和咨询相关专业人员,为回料器内脱落的保温浇注料;还发现大量铁丝、道钉、铁块等异物,这些异物是通过给煤机给入炉膛的。 

冷渣器:冷渣器选择室内的浇注料有松动、隆起现象;甲前冷渣器进渣管内的浇注料有脱落现象;冷渣器选择室及第三冷却室床面浇注料出现凹坑现象。每台冷渣器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渣现象,选择室与第一冷却室之间的流通口均被渣块堵住;冷渣器内存在浇注料、可塑料、铁丝、铁块等异物,堵塞风帽口和卡在风帽之间;冷渣器选择室及第三冷却室风帽均存在磨损现象,尤其是第三冷却室内风帽磨损严重,这均会造成冷渣器排渣不畅。 

回料器:甲回料器下流料腿大面积浇注料严重脱落,下流料腿与上流料腿之间的隔板损坏严重,

经查看分析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员,认为固定浇注料的扒钉稀疏(每平方米仅9颗扒钉),而且过短(扒钉长度仅100mm,而保温浇注料厚度近120mm,耐火浇注料厚度为120mm左右),不能可靠固定耐火浇注料;下流料腿与上流料腿之间的隔板被毁坏1米多高左右,其两侧的浇注料脱落后,钢板在高温下氧化,变得非常脆,在返料的强大动力下,钢板很快损坏。同时,乙侧回料器内浇注料虽然没有脱落,但是,已经出现松动、隆起现象。 

点火风道及水冷风室:点火风道及水冷风室内的耐火绝热砖及浇注料大面积脱落。 

炉膛:布风板风帽磨损有所加剧,尤其是风帽的下部,金属光泽十分明显;床温热电偶几乎与风帽平齐的部位被吹断;锅炉稀相区水冷壁、水冷蒸发屏及屏过,用强光灯目测,发现金属光泽明显;六个给煤口的两侧均暴露出水冷壁管,而且均存在磨损现象。 

冷渣器:冷渣器选择室及第三冷却室风帽均出现磨损现象,仓室的进排渣口处的风帽磨损严重,尤其是第三冷却室内风帽磨损严重,有的已经只剩下1/3左右。 

冷渣器床温热电偶由于风帽正吹,磨损严重,磨损深度达热电偶保护套直径的1/2左右,已不能使用。 

点火风道及水冷风室:水冷风室的漏渣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风室漏下的大量渣,在高速气流的带动下,高速冲刷点火风道、水冷风室、点火风道与水冷风室连接的四个风道及炉膛布风板底部,使之磨损严重。炉膛布风板底部及水冷风室底部暴露出许多水冷壁管,而且水冷壁管被磨得非常亮,说明磨损非常严重。 

3.4 热工方面 

由于热工测点指示不准确或保护设置不合理,造成保护误动。比如在试运期间,由于一次风机轴瓦温度突然升高,保护动作停炉,经检查发现是温度测点脱落误发信号,热工将保护动作延时5秒后解决了这一问题。 

3.5 运行调整方面 

3.5.1 主要问题是冷渣器的排渣问题,机组从试运至今,曾有几次由于冷渣器排渣不畅,造成炉膛床层压力升高到极限而被迫停炉。 

鉴于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保证冷渣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1)锅炉正常运行时,保证冷渣器多台少量连续排渣,冷渣器各仓室用风量分别控制在2500 Nm3/h、2700Nm3/h、3000 Nm3/h、3800Nm3/h,旋转排渣阀转速至少控制在300r/min以上,排渣温度控制在150℃以下。冷渣器进渣困难时,应缓慢开大调整门,开度至50-70%后,观察是否进渣,若进渣,及时调整进渣风门开度,使冷渣器床压控制在4-5KPa左右,若不进渣,关严冷渣器进渣管供风风门,用压缩空气进行间断吹扫,进渣后,关闭压缩空气吹扫门,缓慢开大进渣管供风风门,使冷渣器床压控制在4-5KPa左右。 

(2)经常观察冷渣器进渣管用风总风压及各分风压与冷渣器床压的变化关系,当冷渣器进渣管用风各分风压变化较总风压频率高时,说明冷渣器已经在进渣,此时应观察冷渣器床压的变化速度,如果冷渣器床压上升速度很快,应立即关小进渣风气动门,使冷渣器少量缓慢进渣,维持冷渣器床压4-5KPa。 

(3)当冷渣器床层压力超过以上数值或旋转排渣阀故障时,应及时关严冷渣器进渣管供风门

及冷渣器进渣管吹扫风门,停止进渣,但应保持冷渣器各仓室有较小用风量,分别为(1800 Nm3/h、1900Nm3/h、2700 Nm3/h、3500Nm3/h) ,以防止炉内的热灰反窜。 

(4)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入炉煤粒度对锅炉排渣系统影响很大,无论是旋转给料阀还是气力输送系统都对渣的粒度有着较严格的要求。根据我们运行的经验及进厂煤质变化大的特点,入炉煤的粒度宁细勿粗,这是保证CFB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现在我们控制在d50在0.6mm,小于厂家所要求的1.5mm,除造成锅炉炉膛出口与分离器入口烟温差较大以外,炉内燃烧状况良好。 3.5.2 输渣系统的问题

投运以来D泵(除渣系统)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可靠运行,输渣管路磨损严重,经常被迫就地排渣。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行及检修人员对系统不熟悉,在系统不正常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此我们要求厂家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跟班服务,对运行检修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是在试运期间由于是大负荷运行,基建部门将除渣系统设定为定时排渣,在投入试生产后,由于经常处于低负荷运行,锅炉排渣量小,造成除渣系统输渣流速升高,输渣管道磨损速度成三次方增加,为此我们要求厂家配合改为了粒位触发运行,使管道磨损大大减轻。同时为了防止灰、渣管道及密相仓泵和D泵堵塞,在点停炉之前均应将泵内及管道内的物料吹扫干净。 4 大型CFB锅炉调试及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我厂#8机组5个多月的试生产,无论是运行和检修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由于设备存在较多问题,投产后的性能试验一直未能进行,加之可借鉴的运行经验较少,对大型CFB锅炉运行特性的掌握尚需在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下面就我们在调试和运行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和各位与会专家代表进行交流和探讨: 

4.1 在基建阶段要把好耐磨浇筑料和可塑料的质量关 

首先对供货商的选择标准要高,同时浇筑料和可塑料在施工阶段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而施工人员往往是基建的临时用工或转包方式,因此在施工阶段的现场监察一定要到位。从我厂的情况看这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加上安装的扒钉的长度和密度都不够,因此在运行不长时间就开始发生炉膛、屏过、水冷蒸发屏、回料腿可塑料浇筑料脱落的现象,造成锅炉排渣堵塞不畅,无法满负荷运行,甚至被迫停炉。4月5日我们还由于甲侧回料腿烧红被迫停炉。在这方面我们建议最好由材料供货商同时负责施工,便于质量监督。 

4.2 燃料的颗粒度 

对于CFB锅炉来说,燃煤的颗粒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控制指标,运行中必须要严格加以控制,绝不能将细碎机清理时的粗煤块直接输送到煤仓中,“宁细勿粗”这是保证CFB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因为燃煤颗粒的变粗将影响冷渣器旋转给料阀及气力输渣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将导致冷渣器堵塞,被迫停炉。 

4.3 在锅炉启动过程中给煤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按锅炉厂的设计,床温达到600℃时,方可启动给煤机给煤。由于床上枪不能投入,所以锅炉在升温至550℃时再往上升温速度很慢仅为0.3℃/分钟,经过摸索试验,我们将此定值改为550℃投煤。按每分钟2℃的升温速率算,启动时间缩短了25分钟,节省了燃油消耗,实际运行中

530℃时投煤也可成功。 

第二点就是在投煤过程中一定要稳,先以一台给煤机最小给煤量投煤3~5分钟,观察床温及炉膛氧量的变化,确定入炉煤已开始燃烧后再进行下一次投煤,投煤的间隔和量要视煤是否着火和保持规定的温升率来控制。 

第三点就是在启动过程中可以采用小风量(60000NM3/H)点火,以提高升温速率节约点火启动用油和缩短启动时间,利用调节燃油量和流化风量来控制床温升温速率在2℃/分钟为宜,达到在启动过程中保护耐磨耐火材料的目的。这个风量相比冷态流化试验时的最小流风量(80000NM3/H)要小,但由于启动过程中点火风道中温度达到了900℃以上,因此膨胀后的热空气完全满足床内的流化需要。目前机组由启动到并网的时间基本控制在6~7小时之间。 

4.4 要注意保证冷渣器的正常运行 

首先要严格保持规程规定的风量,同时也是更重要的要维持冷渣器内一定的床压,根据经验我们现在要求维持在4~5Kpa左右。床压过高可能会由于流化不良造成低温结焦,过低的床压也会因流化不良造成低温结焦同时由于渣的流速增加造成风帽的磨损加快。目前我们的旋转给料阀设备质量不过关,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准备参照石家庄电厂改为溢流式排渣。 

4.5 床压的控制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保持炉内较低的床层差压4-5Kpa,以利于炉内排渣;在降负荷时应先减煤后减风,增大排渣量,降低炉膛床层压差至4KPa,以减小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冷渣器的运行负担;在涨负荷时应先加风后加煤,床温变化率不超过2℃/min,控制氧量在4%以上,床层差压控制在5~7Kpa左右。 

4.6 床温的控制 

在CFB锅炉运行中,维持正常的床温是CFB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任何情况下运行人员都要控制好床温,要避免床温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情况。 

床温的控制在于掌握合理的风煤比,在床温上限运行时,应控制床温变化率略负,在床温下限运行时,应控制床温变化率略正。并控制床温变化率小于±0.5℃/分钟,以减小机组参数的波动。 床温的控制范围在860℃~890℃之间。 

4.7 流化风量的控制 

锅炉正常运行时,50%负荷左右时,流化风量控制在100000m3/h至130000m3/h左右,满负荷时,流化风量控制在150000m3/h至200000m3/h左右,保证炉内流化均匀,风室压力(10-11KPa)、床层压力(6-7KPa)、床层差压(4-5KPa)。同时要注意煤质的变化对燃烧的影响,并及时做出调整。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CFB锅炉的运行经验还不成熟,还需要我们去摸索,掌握CFB锅炉运行规律。 

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锅炉优化问题数学建模论文 精品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所属学校: 参赛队员: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锅炉的优化运行 摘要 针对优化锅炉运行,提高锅炉效率的要求,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公式具体讨论了锅炉运行参数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对于问题1,我们根据炉膛口飞灰含量 C与过量空气系数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 fh 法拟合函数图像,从而得到二者的关系,再通过求函数在给定区间最小值得出最佳过量空气系数 =1.3828。 对于问题2,因无法直接确定锅炉效率与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因此找出联系二者的中间量,即各部分热损失,由此将二者关联起来,得到关系式。 对于问题3,利用控制变量模型分析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等运行参数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针对论文的实际情况,对论文的优缺点做了评价,文章最后还给出了其他的改进方向,以用于指导实际应用。 关键词:过量空气系数;最小二乘法;锅炉效率;运行参数;控制变量

浅谈300MW机组的锅炉优化运行

浅谈300MW机组的锅炉优化运行 摘要:影响锅炉机组效率的因素中,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最 主要的部分,而排烟温度、排烟量往往决定着排烟热损失的多少,也就是说,排 烟温度每提高10℃,会相应增加0.6~1%的排烟热损失。而影响排烟量的主导因 素则是过剩空气系数及燃料所含水分的多少。 关键词:300MW机组;锅炉优化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我国 目前的电力供应以燃煤形式的火力发电为主。虽然火力发电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 法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是相对落后,火电厂设备的运行 效率还是较低。燃煤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 仍然面临着许 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火电厂锅炉的类型 从燃烧方式来看, 国内现行的300MW级亚临界参数锅炉主要有三种技术形式:第一种是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第二种是对冲燃烧方式, 第二种是W 型火焰燃烧方式。四角燃烧锅炉多数采用摆动式燃烧器调节再热汽温, 也可采用烟气挡板和其他调 温方式。而对外燃烧锅炉采用旋流式燃烧器,多数采用烟气挡板调节寻热汽温。从 循环方式来看, 主要有四种形式:自然循环; 控制循环;复合循环或低倍率循环方式;纯直流方式。四角燃烧锅炉的循环方式趋于多样化,上述四种形式都占相当数量。 而对冲燃烧锅炉,多数采用自然循环方式。从受热面系统布置来看, 对于采用摆动 式燃烧器调温的锅炉, 除了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的贴墙管道热器外, 烟道中的主受 热面系统布置大致上形成了两种形式:一种是过热器和再热器都采用辐射+对流 式的系统:另一种是过热器采用辐射+对流式的系统,再热器采用对流式系统。为 了减少启动过程中的热量和工质损失, 目前母管制锅炉启动时常采用被启动锅炉 本身产生的蒸汽暖管。因为启动前,从锅炉出门到汽轮机前的主蒸汽管道是冷的、 有时可能还有少量积水。同时, 由于管道较长,管子与阀门、法关等附件厚度相差 较大, 突然将压力、温度较高的蒸汽送人,会引起管道和附件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大 量蒸汽凝结成水,在管道内发生水冲击,致使设备损坏,因而应当预先暖管。这种用 少量蒸汽对管道进行预热和疏水的操作称为暖管。从锻炉炉型结构看,有倒U 型布置、塔型布置、W型火焰炉则布置。从工作参数看,目前发展的主要是亚临界和超临界参数机组。目前我厂采用的HG-1025/17.5-YM28锅炉,锅炉型式是亚临界中间 一次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 二、300MW机组的锅炉优化运行 1.烟气参数的监测和控制。目前,锅炉运行参数的信息与控制偏重于蒸汽系统,而对烟气系统的控制缺乏信息与手段。烟气系统如能控制好,蒸汽系统基本 上不会产生太多的问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FEGT) 是反映炉膛燃烧、能量平衡和 热量交换的一个重要过程参数。FEGT的控制对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及延长锅炉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果FEGT 偏离了设计值,可能产生如下问题。炉膛结焦、结渣,使得过热器和再热器部位 的腐蚀加快,缩短重要部件寿命,增加维修费用。可能出现超温,造成过热器、 再热器管的超温爆管或金属蠕变、失效。造成过热蒸汽或再热蒸汽温度偏差,导 致减温水投用量增加、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热效率降低。控制好FEGT 可以直接改善下列运行问题。炉膛结焦问题的改善。炉膛结焦是一 个复杂的问题,受到煤质、灰熔点、炉膛原设计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发热量、炉膛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指导书 课题名称: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0831 姓名 cmy ~ 设计日期至 指导教师 ly ? 2010、11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指导书 2010、11 一、设计课题: !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锅炉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典型的控制对象,而组态控制技术是当今自动化系统应用广泛的技术之一。本课题采用组态王组态软件设计上位机监控画面,实时监控液位参数,并采用实时趋势曲线显示液位的实时变化。由此组成一个简单的液位控制系统。 二、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利用组态软件、PLC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理解、掌握工业中最常用的PID控制算法,有利于进一步加深《自动控制原理》、《组态软件》和《过程控制》等课程的理解,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三、设计内容: 掌握锅炉生产工艺,实现锅炉自动控制的手段,利用“组态王”软件做出上位机监控程序,具体有主监控画面、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掌握PID参数调整方法。 — 四、设计要求及方法步骤: 1.设计要求: (1)监控系统要有主监控画面和各分系统的控制画面,包括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等。 (2)各控制画面要有手/自动切换。

(3)掌握PID控制算法。 2.运用的相关知识 (1)组态控制技术。 (2)过程控制技术。 ~ 3.设计步骤: (1)熟悉、掌握锅炉的生产工艺。 (2)设计各分系统的控制方案。 (3)构思系统主监控画面和分画面,包括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等。 (4)编写设计论文。 五、设计时间的安排: 熟悉题目、准备资料 1周 @ 锅炉控制系统的工艺了解 1周 监控画面的设计 2周 控制算法的编制和系统调试 3周 论文的编写 2周 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1周 六、成绩的考核 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包括相关资料的整理,然后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审阅学生设计的全部资料并初步通过后,学生方可进入毕业答辩环节,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指导教师有权要求学生重做。 … 答辩时,设计者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讲解,然后进行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 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理论基础、设计水平、论文质量和答辩的情况综合考虑而定。 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进行评定。

影响电厂锅炉运行的因素及运行方式的优化研究

影响电厂锅炉运行的因素及运行方式的优化研究 当前我国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在大力实行节能降耗的时代背景之下,对电厂锅炉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锅炉的运行效率,就需要及时对其运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切实采取可靠的措施,最大程度保证锅炉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效益。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影响电厂锅炉运行的因素及运行方式的优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标签:电厂锅炉;运行因素;运行方式;优化研究 引言 电厂锅炉的运行原理是通过锅炉的燃料燃烧,然后生产出电能。因此对电厂锅炉运行、电厂锅炉控制与故障预防是保证电厂发电安全的关键。在这样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就要优化相应的运行方式,解决力电厂锅炉所出现的问题,因为电厂中锅炉的运行直接影响着电厂的发电效率。要想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就必须对锅炉运行进行优化,从而满足人们的用电要求,让我国电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1影响电厂锅炉运行的因素 1.1水质因素 在锅炉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对其水质情况造成影响的因素往往比较多。例如在受热器的管壁上往往会吸附较多的杂质,锅炉水中也往往会包含一定的盐离子。这些杂质的出现,都会让蒸汽中的杂质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杂质很容易通过蒸汽的流动,而覆盖在管壁上,对热量的交换造成不小的影响,导致锅炉的传热能力下降。如果杂质过多存在于管壁之上,就会导致严重积垢现象的出现,造成锅炉局部温度过高,很容易发生管壁高温损坏的现象。此外,如果杂质数量过多,还会直接导致汽轮机叶片存在积垢的现象,并最终对汽轮机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 1.2燃料燃烧因素 电厂锅炉的运作过程主要是通过燃烧原煤等不可再生资源来获取能量,但是由于这种燃料属于未被加工处理的燃料,且由于其特殊性质,导致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原煤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得燃料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再加上部分电厂并没有对锅炉耗能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导致电厂在工作中浪费能源的现象逐渐增多,间接降低了电厂的实际工作效率,从而无法达到节能降耗的标准。 1.3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出现热损失的情况。在锅炉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排放不少的锅炉烟气,这些烟气的温度往往比較高,这会直接导致排烟热损失现场的产生。

现代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

现代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 摘要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的基础性发电厂类型,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发电厂类型。火力发电厂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构建方式以及构建理念、发电厂的结构以及发电厂的运行等具体内容都较为成熟、较为稳定,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发展固定化,没有突破,火力发电厂逐渐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发展需求。新型的发电厂快速兴起,发电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化,为保证火力发电厂的地位以及增加火力发电厂的竞争,主要的走向就是降低运行成本、电能生产节能化以及环保化,需要逐步改进逐步突破。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 前言 电能是现今社会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主要应用能源形式,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极为快速,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的数量都处于不断提升当中。电能的主要来源就是火电厂,即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在该环境中发展极为迅速,数量以及范围不断增加,所需要提供的原料以及所需要支出的成本都大幅提升。文章对火力发电厂锅炉经济运行进行了探讨。 1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基本原理 1.1 运输过程 在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操作就是借助对应设备进行煤炭材料的运行,将煤炭材料运送到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燃烧炉腔内,确保能进行有效的高速燃烧,燃烧的整个流程都需要技术管理人员对其燃烧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促进燃烧充分的同时,提高设备的监管。 在燃烧过程中,煤炭材料的能量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为设备的运行提供基本的能量,维持整个发电过程中相应设备的运行状态。 1.2 能量传递过程 当煤炭燃料在锅炉内流转的过程中,要经过锅炉内部的水冷壁以及高温过热装置等,并且运行时也要经过锅爐的屏式过热器,最终经过锅炉内部设置的再热器后完成有效的操作流程。 所有的接触都是受热表面进行接触,实现的就是热能的高效转化。只有利用这种能量的传递,才能在系统的高温状态下运行有效的操作过程,确保烟气裹挟着热量传递给锅炉的工作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锅炉内部工作材料能形成持续性加热以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分析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12T11:08:22.26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5期作者:苏乙桐[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产品的不断运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产品的不断运用,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火力发电是国内的重要资源,运用该方式能够为社会生产出所需要的电能。但是火力发电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资源,这对于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保护环境,保证工厂的收益,本文主要讨论对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改进。在火力发电的技术之中,运用锅炉是最基本的方法。 锅炉是火力发电的主要构成。也正是如此,如何对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进行优化,如何运用更低的火力产生更多的环保、优质的电能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关键词:火力发电;锅炉优化;优化措施;研究引言从锅炉整体构造的角度而言,火电厂锅炉主要应当包含辅助性的锅炉运行设备以及锅炉本体设备。锅炉设施在具体运行时,热能主要产生于燃煤原料。在受热面的作用下,迅速升高的锅炉水温将会导致水蒸气的生成。由此可见,发电装置赖以正常运转的关键动力就在于锅炉对其提供蒸汽动能。为此,火电厂对于内部现有的各种锅炉装置都应当逐步予以改进优化,通过优化锅炉性能的措施来保障电厂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1火力发电厂现有的锅炉运行难点 1.1蒸汽的参数问题蒸汽的参数是体现锅炉平稳运行的关键。锅炉在火场进行发电的过程中为发电提供动能。若是蒸汽产生的不稳定则会影响热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如果要保证锅炉的平稳运行就需要蒸汽参数稳定。但是蒸汽参数并不好控制,在许多的火力发电厂内,对于锅炉产生蒸汽都需要应用煤炭的燃烧来使锅炉产生蒸汽。因此,对于煤炭的量的控制,对于煤炭燃烧所需要的时间的控制都需要更加专业。只有仔细分析燃烧煤炭的情况才能够保证蒸汽参数的平稳。 1.2煤炭燃烧产生的环保问题煤炭在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粉尘,若这些有害气体、粉尘未经环保设备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处理而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保事件。 1.3煤炭燃烧产生的杂质问题煤炭燃烧除了能够释放大量的热能以外,还会产生许多的细小的灰尘。灰尘会影响热能的传递,也会导致锅炉的工作效率降低。积灰会导致传热的热阻增大,使得热交换的效率降低,影响热交换,使其恶化。除此之外,积灰若是堵塞相关通道时,更会导致锅炉的使用情况发生恶化,严重时可能会损坏锅炉设备,导致不能再进行工作。 2如何对锅炉运行进行优化 2.1关于优化锅炉设备本体近些年以来,很多电厂锅炉逐渐增大了异常运行的概率,其中根源就在于较长的锅炉投产年限。在现有的锅炉异常现象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磨煤机出现卡涩、过热器脱落氧化皮、较高的脱硫风机能耗以及其他运行故障。经过全方位的燃烧技术转型与技术优化后,锅炉本体设备将会达到更好的运行性能指标。因此可见,全面改造锅炉本体设备的举措具有显著的必要性。火力发电厂具体在改造现有的锅炉设备时,关键措施在于同步控制锅炉系统目前的耗电量以及系统运行阻力,确保实现显著降低的系统耗电比例,提升锅炉装置现有的系统阻力。并且针对挡板频繁出现卡涩的情况来讲,重点应当关注优化现有的磨煤机系统,以便于灵活调节分离器。此外,改造锅炉本体设备还应当体现在控制煤粉细度、控制氧化皮脱落以及延长设备固有的运行年限等。 2.2对于锅炉装置及时清理在煤炭燃烧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大量的灰尘颗粒,这些灰尘颗粒的导热性能差,并且会对设备进行隔热,因此,如果不及时清理积灰,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锅炉内部向外散热减小,传热效率降低,热能减小,更有甚者是弱势锅炉内部的热能无法发散除去,锅炉内部温度过高,会导致故障的出现。所以在每天进行蒸汽的产生,对煤炭进行燃烧时,更需要的是对装置进行清理,防止积灰对装置的运行有影响。因此,工厂应当要安排人员对每天都进行使用的装置设备进行清理,减少积灰对于生产的影响。 2.3优化锅炉的热损耗锅炉燃烧过程如果伴有较高比例的热量损耗,则会造成偏高的锅炉能量消耗,甚至还可能引发锅炉燃烧污染。在此前提下,作为现阶段的火电厂尤其需要运用科学手段来优化锅炉装置现有的各项热损指标,如此才能保证稳定并且安全的锅炉运行效果。反之,锅炉热损指标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降低,那么火力发电厂对此将会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并且,过高的锅炉热损还会造成超标的火电厂污染,对于此种现状亟待予以优化改进。具体在优化各项相应的锅炉热损指标时,技术人员需要做到全面着眼于送风量、煤粉细度、锅炉排烟损耗及其他相关指标。这是由于,锅炉燃烧效率较大程度上决定于排烟损失。为了保证整个锅炉机组能够达到最大化的机组经济效益以及锅炉燃烧效率,那么关键举措就在于改善现有的空气系数。对于煤粉在送入锅炉以前,应当对其予以反复的查看,确保其符合特定的煤粉细度指标,避免锅炉本体受到煤粉的磨损。 2.4针对锅炉配风方式进行调节锅炉采用倒三角配风方式时,会提升锅炉火焰中心位置,相应的蒸发换热面吸热量减少,对流换热面吸热量增加,可用于调节蒸汽参数不足问题,相应的锅炉烟气在炉膛停留时间变少,煤粉颗粒燃尽率降低。锅炉采用正三角配风方式时,火焰中心位置下移,可提高锅炉蒸发量,蒸汽品质会降低,可调节优化过、再热器超温、减温水流量大等问题。锅炉采用束腰型配风方式,可有效降低火焰中心热负荷强度,对NOx生成产生抑制影响,降低水冷壁结焦风险。锅炉采用腰鼓型配风,可增加火焰中心热负荷集中度,有利于提高燃烧稳定性、燃尽性。锅炉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配风方式,在局部燃烧器配风时各个配风方式可相互组合,以达到锅炉燃烧组织最优工况。结语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汽包水位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汽包水位过高或者过低的后果都非常严重,因此对汽包水位必须进行严格控制。PLC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LC 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并极提高了控制系统性能,PLC已经成为当今自动控制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本文从分析影响汽包水位的各种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锅炉汽包水位的“假水位现象”,提出了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三冲量控制方案。按照工程整定的方法进行了PID参数整定,并进行了仿真研究。根据控制要求和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硬件选型以及系统的硬件设计,利用PLC编程实现控制算法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最终完成PLC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应用。 关键词: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PLC、PID控制

ABSTRACT The steam drum water level is a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the boiler safe operation, both high and low steam drum water level may lead to extremely serious consequence; therefore it must be strictly to be controll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LC technology, it can widely be applied to the process control domain and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control system enormously. PLC has already become the essential important equipment in automatic control doma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steam drum water level, “unreal water level phenomenon”is analyzed specially, and three impulses control plan for steam drum water level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PID parameters are regulated by engineering regul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study is don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control, the selection of control requirements hardware and system hardware design as well as system software design are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PLC in boiler steam drum water control system is completed. Key words:Steam drum water level、Three impulses control、PLC、PID control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燃气锅炉低负荷供热优化运行

燃气锅炉低负荷供热优化运行 【摘要】为了在燃气锅炉机组安全运行前提下不断降本增效,本文将结合长沙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50t/h 燃气锅炉低负荷供热优化案例分析,提出若干锅炉低负荷运行技术主要应对措施。 【关键词】燃气锅炉,低负荷运行,腐蚀,送风挡板门 一、前言 结合近些年我国大型锅炉低负荷稳燃问题发现,在蒸汽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给水系统振动事故,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本文将综合文献和工作实践,从降低着火热、强化着火供热等低负荷稳燃影响因素入手,分析锅炉低负荷运行技术主要操作措施。 二、案例剖析:长沙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50t/h 燃气锅炉低负荷供热优化 1. 基本情况介绍 本锅炉是长沙锅炉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制造的50t/h 燃气锅炉——ZS 系列快装水管燃气蒸汽锅炉,并根据用户的特殊技术要求而设计的。本锅炉为双锅筒纵置式自然循环蒸汽锅炉,整体布置为“D”结构,炉膛深度方向和对流烟道平行,炉膛位于右侧,采用全膜式水冷壁,整个水冷系统支撑于锅炉底座上。沿锅筒长度方向可以自由向前膨胀,底座上设置了滑动支座。尾部布置翅片管省煤器,以提高锅炉热效率,防止锅炉本体造成低温腐蚀。由于锅炉的炉膛水冷及对流管束外侧均采用全膜式水冷壁,因此锅炉具有密封性好,工作可靠稳定,锅炉传热效率高(锅炉热效率≥92%)。为保证燃烧完全,配备了意大利欧保设计制造的EC15GR型工业燃烧及配套电控设备,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可保证锅炉负荷在20%~110%之间任何工况下运行,启动和停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具有高低水位声光报警,极低水位,汽压超高和中途熄火停炉保护等装置,在国内外电力系统上享有良好的声誉,用户遍及全国各地,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该锅炉本体受压部件组装成一个大部件整体出厂(锅炉本体外护板及保温在用户工地安装),起吊重量约80 吨,这将成为国内锅炉行业少有的产品。特别适用于燃天然气热电厂、火力发电厂的启动燃油、气锅炉及核电厂辅助蒸汽热备用锅炉,也可用于工业、生活供汽。 2. 锅炉低负荷运行带来的技术问题 该锅炉设计额定负荷为50t/h,作为工业园区先行建设的热源点,机组投运初期仅有一家制药厂正式投产,其他热用户大多处于基建或者试生产阶段,供热流量基本维持在12~15t/h,左右,最小时甚至低至4~5 t/h。由于供热量远离最佳燃烧负荷,有时候甚至需要适度开启排汽阀泄压才能保证燃气锅炉的稳定燃烧。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姜伟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姜伟 发表时间:2019-05-05T16:53:22.8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作者:姜伟 [导读] (黑龙江省华电能源富拉尔基区发电厂黑龙江 161041) 摘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资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也逐渐的增强。火力发电的耗能高是众所周知的,消耗煤炭量是在逐年的增加,依靠煤炭产生的动能的同时,还产生了污染气体。因此对火力发电厂的管理与控制迫在眉睫,火力发电厂的高能耗、低产量、低效率是优先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火力发电;锅炉运行 引言:火力发电是我国现阶段电能产生的主要方式,本文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对锅炉、汽轮机的优化运行对于提高整体发电厂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在优化策略部分通过对蒸汽参数的稳定、减少锅炉运行的热损耗、提高汽轮机工作效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不断提高火力发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推动火力发电厂的高效正常运行。 1.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火力发电厂锅炉的蒸汽参数 现阶段,在我国的社会中,人们由于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也提升了非常高的层次,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所使用的智能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也就导致电厂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其工作的开展情况也开始被人们所重视。而在火力发电厂中,整个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其发电的阶段,锅炉是所有设备和零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为发电厂中电机的使用提供有效的动能,促使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能够平稳的运行,同时也能够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所以锅炉的使用在火电厂中的意义非凡。蒸汽的参数情况对于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想要保证电厂平稳运行,还需要保证蒸汽参数的平稳性,这样才能够根据煤炭的质量,还有其中的符合因素有效的确定煤耗的高低和数量,也能够保证锅炉平稳的运行。 1.2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热损问题 在火力发电厂中,这一发电的方式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还有人们正常生活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过程中,国家中的人员逐渐开始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给予一定的重视,所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受到严重的监督和管理。火力发电厂中,锅炉作为主要的蒸汽动能和动力,主要是按照自身所产生的燃烧热量为主,在整个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的过程中,热损的问题也是影响整体耗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所以还需要关注到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减少热损问题就会严重降低锅炉的使用效果,甚至会导致排烟出现问题,造成热损的情况,影响火力发电厂工作的开展,同时在煤炭没有完全燃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2.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 2.1调整优化参数 粉煤锅炉使用粉末状的煤炭原料,对其进行燃烧,进而形成高温烟气,最终产生动力等多种能源。就粉煤锅炉结构来看,主要包括锅炉燃烧器、锅炉炉膛、锅炉供风设备以及锅炉制粉设备。这种锅炉的工作原理为利用锅炉供风和制粉设备加工煤炭原料,使其成为粉末状,随后由锅炉供风设备将生成的煤炭材料利用一次风送入粉煤锅炉炉膛中,之后利用二次风于锅炉燃烧器内建立环形风道,再次将粉末状的煤炭原材料带入粉煤锅炉炉膛中。而此时锅炉燃烧器会混合空气与粉末状的煤炭材料,并经由两次吹风将空气和煤炭原料送入粉煤锅炉炉膛,这时会在炉膛中形成一个空气动力场,通过上述原理来保证煤炭着火、燃烧等流程,确保了粉末状的煤炭的高效燃烧状态。通常情况下,粉末状的煤炭会在炉膛中停留1s左右,在这1s中为了保障粉末状煤炭材料燃烧尽所以必须对其设定足够的风量,从而保障整个供能反应。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该对粉煤锅炉的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和设计,具体的参数见表1。 根据表1中的参数值,具体的优化措施表示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定期标定锅炉内的浓度、调平其质量、分析高温烟气的成分等,然后将这些操作获取的基本信息作为基础数据,以此来设定粉煤锅炉的运行参数,确保粉煤锅炉有序运行、安全运行。第三,调整粉煤锅炉的炉内负荷。依照规范的操作方式严格调整,调节操作速度要适当,切勿盲目的提升调节操作速度,保障调节过程的有序性。保证粉末状的煤炭原料于粉煤锅炉的炉膛内得以稳定燃烧具体的操作措施为在降低炉内负荷的同时首先撤出炉膛内的粉末状的煤炭原料,随后停止锅炉的供风设备的供风过程,而在提升炉内负荷时需要对供风设备的供风进行加大。随后再增加炉膛内的煤炭材料,通过这种操作来保证粉煤锅炉的稳定运行。在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运行中常常会出现超负荷工作情况,这种情况会引发锅炉运作时出现炉膛结焦现象。为了避免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在运行过程之中出现炉膛结焦问题,影响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的运行效率,必须在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内部采用配风试验的试验方式,不断调节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供风设备所提供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风量大小和配比数值,并在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分量配比数值,有效地阻止发电厂粉煤锅炉炉膛之中产生结焦问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调节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内部的风量频率和吹风的范围,时刻保证火力发电厂粉煤锅炉内部的各个受热面不存在粉末状煤炭原料的污染。 表1 粉煤炉的运行参数数值: 2.2减少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热损耗 实际上热损问题在锅炉运行中属于关键的优化因素,如果可以把热损问题有效解决,那么锅炉将会平稳、高效的运行。通常情况下固体燃料都不能够充分燃烧,因此,就引发了严重的热损问题,与此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通过探究发现燃料质量和燃烧方式是影响燃烧效果的主要原因。此外,锅炉自身也是影响电能产生的一个因素。对于此类问题,火力发电厂应该合理配置煤炭,混合搭配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1 绪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锅炉监控系统,该系统能根据锅炉现场检测出各个状态,如实现温度、压力、水位、液位等的监控,具有数码管显示、报警的功能。能够快速、稳定、安全、可靠地对工业锅炉进行智能化监控。 1.1 背景资料及研究意义 当今,环境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课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与能源密切相关。我国的锅炉目前以煤为主要燃料,耗煤量接近全国煤产量的三分之一。同时,锅炉燃用的主要是中、低质煤,工业污染十分严重;而且锅炉形式比较陈旧,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提高使用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比例是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之一。其中油、气燃料作为优质、高效、环保型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我国的锅炉生产自动化程度长期以来一直都较发达国家落后许多。目前运行的各行业的锅炉有50多万台,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在使用常规仪表进行控制,有的甚至还处在人工加常规仪表的半自动控制状态。这样不仅难以做到平稳操作,安全生产也没有确定的保证,人工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 工业锅炉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上应用广泛的热能动力设备,锅炉汽包水位的平衡是保证锅炉安全生产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锅炉正常生产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产生蒸汽带液现象影响汽水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导致锅炉出口蒸汽带水和含盐量过大,使过热器受热面结垢甚至破坏,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性指标。若汽包水位过低,会使锅炉水循环工况破坏,导致水冷壁供水不足而烧坏,可能造成重大锅炉事故。工业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任务是监测锅炉的蒸发量并及时报警,使汽包水位维持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锅炉的温度、流量、水位、压力等参数实行实时的监控,以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对锅炉进行控制,以免事故的发生。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在我国当前发电行业中,火力发电厂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的核心,其运行情况关系到火力发电厂供电的稳定性与供电能力,所以,加强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研究是十分表的。本文就对当前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相应的优化战略,希望可以为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火力发电厂承担着重要的电能供应责任,其消耗是煤炭资源,为提高经济效益,做好锅炉运行水平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从实际情况来看,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影响着运行的效率与效果,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优化策略,是环保型、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火力发电厂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 1.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组成与运行原理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中,其组成部分有锅炉本体、相关辅助设备,锅炉又是由“锅”、“炉”两部分组成,其中,“炉”是能源燃烧释放热能的设备,属于燃烧系统,组成装置有炉膛、点火装置、燃烧器以及烟风道;“锅”是吸收热能转换为蒸汽的设备,属于汽水系统,组成装置包括省煤器、下降管、联箱、过热器以及管道、阀门等[1]。 图1:锅炉运行流程图 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来看,其基本原理为:通过运输设备来向炉膛中输送炉膛,煤炭燃烧后的热量会给其他设备运行提供能量,继续在炉内运行的煤渣是带有一定热量的,根据热传递的原理,高温会向低温处传导,将锅炉其他设备加热,产生蒸气压,进入到汽轮机的水蒸气会带动汽轮机高速运转,实现热能与机械能间的转换,然后带动发电机运行,最终实现发电过程,其具体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2]。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分析 邓昊立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分析邓昊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实现了不断的提升,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资源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电力资源,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的需求,因此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的电力资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火力发电厂中,最主要的一项电能生产主机就是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因此要想有效的实现对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对其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最关键的一项内容就是有效的实现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进一步优化。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成本的消耗,并且对当今的用电需求实现有效的满足,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的相关策略加以分析。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进一步提升,作为电力资源生产的主力,火力发电厂在当今社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当今社会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但是由于火力发电厂主要的装置就是锅炉,并且其对电能的生产是通过煤炭等能源的消耗来实现的。因此,在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有效的实现火力电厂锅炉运行的优化,就可以进一步实现能源消耗的有效降低,从而实现火力发电厂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这样就可以在促进火力发电厂发展的同时有效的满足当今人们的用电需求,同时实现吴国资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进行优化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一、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进行发电的基本原理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运行进行发电的时候所产生的主动能有着三个方面的基本原理,而这些基本的原理对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在运行效率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第一个方面的原理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大多是采用煤炭等的燃烧来实现其运行发电的目的。随着煤炭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中进行燃烧,其反应的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热能产生,通过化学反应的形式向汽轮机进行能量的提供,使汽轮机在其推动下有效运作,进而使得大量的电能产生。 (二)第二个方面的原理分析 煤炭的燃烧除了可以给汽轮机提供动能之外,在高温的条件下也将会有碳物质以及杂质的产生,进而有大量高温的烟气形成。而这些高温的烟气中也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将会在锅炉的内壁之中运行,使锅炉内的温度实现不断的提升,在高温的传递效应下,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对汽轮机的运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 (三)第三个方面的原理分析 水蒸气以及高温的烟气同时对汽轮机进行作用,进一步实现由蒸汽能到动能的转化,对汽轮机的运转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发电中,这是最后的一个部分,使得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有着大量动能的产生,对于火力发电厂对电能的产生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二、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运行发电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蒸汽参数的问题 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在火力发电厂的整个发

锅炉系统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锅炉系统 1 冷凝器 1.1 简介 欧堡生产的冷凝器是用直管和一个外部密封浮头组成的管壳式冷凝器。这种冷凝器主要用作废气锅炉,蒸汽加热或洗舱海水加热器的转储冷凝器/冷却器排水。并取得权威船级社批准。 温度计,排水阀,空气阀,压力表的安装设计为?“BSP内螺纹安装。这些组件可能是指定的。而蒸汽或水的控制设备是可选的。 1.2 安装空间要求 安装时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供作清洗,检查或更换管的插入与撤出。冷凝器必须安置在水平并稳定的表面。 1.3 存储 如果冷凝器在安装前要闲置一段时间,应存放在干燥的储藏室里。如果储藏室潮湿,冷凝器必须放在装有硅胶的包装袋子里。为了避免破坏,建议冷凝器放在原包装中。 冷凝器已经在交付前做过液压试验。试验中所用测试媒质含有一定的数额抗腐蚀保护物质。 当冷凝器需闲置的时间较长,建议使用指定产品作为防腐蚀物质 1.4 安装 冷凝器设计为垂直或水平安装。在水平安装的情况下,蒸汽喷嘴必须朝上,而冷凝水出口喷嘴朝下。 如果是垂直安装冷凝器,蒸汽入口和海水出口端必须朝上。排水和空气排放阀必须安装在冷凝器在最低和最高点的中间线的位置。 任何选择性的控制设备必须根据具体指示安装。 步骤A:将冷凝器安装在水平平面上。 步骤B:钻基础固定螺栓孔。 步骤C:将螺栓放入孔中并拧紧。 连接冷凝器 步骤D:移除所有的塞子和盲板,然后再连接冷凝器。 步骤E:在连接中确保没有杂质进入。 步骤F:管道连接起来,确保从管道和冷凝器之间没有强制力的产生。 1.5 调试 启动前要确保所有连接都牢固地拧紧是很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冷凝器和连接管道空气要彻底排出。 步骤A:如果装有安全阀,必须加以调整到最大设计压力或较低。 步骤B:法兰螺栓要拧紧。拧紧法兰螺栓时始终使用扭矩扳手。 步骤C:运行一小时,停止冷凝器,并重新拧紧所有螺栓。 步骤D:启动阶段,冷凝器的两边都要排出空气,必须认真仔细的检查回路的泄漏。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分析 邓昊立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分析邓昊立 发表时间:2018-09-12T16:14:52.3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邓昊立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实现了不断的提升,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资源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电力资源,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的需求,因此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的电力资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实现了不断的提升,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资源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电力资源,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的需求,因此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的电力资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火力发电厂中,最主要的一项电能生产主机就是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因此要想有效的实现对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对其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最关键的一项内容就是有效的实现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进一步优化。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成本的消耗,并且对当今的用电需求实现有效的满足,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的相关策略加以分析。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进一步提升,作为电力资源生产的主力,火力发电厂在当今社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当今社会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但是由于火力发电厂主要的装置就是锅炉,并且其对电能的生产是通过煤炭等能源的消耗来实现的。因此,在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有效的实现火力电厂锅炉运行的优化,就可以进一步实现能源消耗的有效降低,从而实现火力发电厂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这样就可以在促进火力发电厂发展的同时有效的满足当今人们的用电需求,同时实现吴国资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进行优化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一、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进行发电的基本原理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运行进行发电的时候所产生的主动能有着三个方面的基本原理,而这些基本的原理对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在运行效率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第一个方面的原理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大多是采用煤炭等的燃烧来实现其运行发电的目的。随着煤炭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中进行燃烧,其反应的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热能产生,通过化学反应的形式向汽轮机进行能量的提供,使汽轮机在其推动下有效运作,进而使得大量的电能产生。 (二)第二个方面的原理分析 煤炭的燃烧除了可以给汽轮机提供动能之外,在高温的条件下也将会有碳物质以及杂质的产生,进而有大量高温的烟气形成。而这些高温的烟气中也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将会在锅炉的内壁之中运行,使锅炉内的温度实现不断的提升,在高温的传递效应下,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对汽轮机的运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 (三)第三个方面的原理分析 水蒸气以及高温的烟气同时对汽轮机进行作用,进一步实现由蒸汽能到动能的转化,对汽轮机的运转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发电中,这是最后的一个部分,使得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有着大量动能的产生,对于火力发电厂对电能的产生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二、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运行发电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蒸汽参数的问题 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在火力发电厂的整个发电过程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火力发电厂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进一步保证,最关键的一项任务就是保证锅炉能够平稳的运行。而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进行运行发电的过程中,蒸汽的参数高低对其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使锅炉的平稳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就应该对蒸汽的参数实现有效的控制,使其保持在平稳的状态[2]。只有蒸汽参数的平稳得到有效的保障,才可以将煤炭的质量以及负荷等的很多因素作为有效的依据来进行耗煤量高低的确定,进而使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运行平稳得到良好的保证。 (二)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热损的问题 蒸汽动能在火力发电厂中为锅炉的做功提供了主要的动力,蒸汽动能主要是由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因此热损的问题是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火力发电厂能源的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热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排烟的问题,另外,煤炭燃烧的不完全也是造成资源进一步浪费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这样就极大的消耗了发电厂锅炉运行所需的资源,同时使其工作的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对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以及自身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优化策略 (一)对蒸汽的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在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发电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工作做到认真负责,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以有效的实现对蒸汽参数的变化进行实时的关注,进而使蒸汽的参数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中都会存在自动保热的装置,这对于保持蒸汽参数的平衡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比如,当发电厂的锅炉是自然循环的煤粉炉的时候,其主蒸汽温度的变化就会直接造成蒸汽参数的变化,所以在进行11-15度主蒸汽温度的提高时,发电厂就会降低1.15克的煤耗,而当提升13度的热气温之后,就会降低0.83克的煤耗[3]。 (二)对热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在火力发电厂中,热损的问题一直都对锅炉运行发电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想实现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进一步优化,就也一定要对其热损的问题加以进一步的优化。造成热损问题做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固体的燃料不能完全被燃烧,因此这也是热损问题出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这不仅使得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被进一步降低,还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又对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进而使得火电厂成本进一步提升,对其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又极大程度的造成了资源的消耗,对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