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第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剖析

黄晓和

内容提要: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作为一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诞生、揭露德国法西斯凶恶形象、歌颂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音乐杰作,早为世人所熟悉和赞赏。但是该作品问世半个

多世纪的今天,有人对它的内容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本文力求通过历史资料和具体分析,谈

谈自己的认识。文章分上下篇:上篇集中介绍当时的战争环境、作曲家的言行、构思创作交响曲

的过程,以及作品演出后引起的反响。下篇着重对交响曲本体进行具体的剖析,通过主题材料、

音乐形象、结构布局等技术分析,论证该作品的真实内容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作品分析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是一部规模宏伟的作品。起初作曲家考虑是写一部单乐音的交响诗性质的作品,只是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后,他才改变了最初的想法。由于有过这样的构想,因此在整部交响曲的构成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全曲仿佛形成了两个轮次:第一乐音篇幅庞大而相对独立(演奏时间长达约30分钟)并且有鲜明的标题含义,表现了和平与战争、幸福与灾难的艺术形象的尖锐对立和直接冲突,这是第一个轮次;而后面三个乐章各自的篇幅相对较短(总和时间是40多分钟),标题性不突出,它们连在一起把第一乐章所揭示的不同形象及其对立冲突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从而构成第二个轮次。

第一乐章

《第七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全曲最有特色和独创性的部分。作曲家充分调动交响乐丰富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奏鸣曲式的框架,通过精心创作的三个音乐主题,展示了宏伟的历史画面。

乐章开门见山,弦乐强力齐奏出明亮的C大调主部主题,它带有四、五度音程跳进的号角音调和俄罗斯的旋律特征(同名大小调式交替,利基亚三全音)。音乐以刚毅庄重的气势代表了从事和平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热爱自己祖国的苏联人民的形象。这个主题以从容的小快板[A llegretto]陈述,且有再现三段体的结构。第一段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非方整性的半开放乐段(小节数是11+10),其中有两小节的下行动机(总谱1号之第5小节和2号之1~2小节)后来代表“反攻”的形象的乐章的高潮处出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中段是主题动机在不同调性上展开(D,A,b B,4+6+4);再现段结构略为压缩,综合了中段的因素(上行16分音符音型在低音区),在总谱5号处转为连接过渡(6+9),木管声部奏旋律,弦乐用长音陪衬,音响逐步减弱,为副部主题的出现作了铺垫。主部主题总长度是50小节。

副部主题从总谱6号标有:“稍快些”[Poco p iu mo sso]的地方进入。在轻声荡漾的伴奏音型之下,第一小提琴在G大调(中间还向B大调离调)上奏出摇篮曲般柔美抒情的旋律,音色清新透明,其结构为三、五部曲式(ababa,16+15+19+18+26),“a”的每次出现是开头相同,后面变化:“b”的内部频繁变换节拍(达十至十二次)。音乐使人联想到夏日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和平安定的生活。捷克著名学者日杰涅克・涅耶德雷听后说:“在这里感觉到了勤劳的苏维埃人的质朴宁静的生活画面”。(《斯拉夫人》杂志,1952年第4期,第49页)副部主题总长度是96小节。

主、副部主题相辅相成,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苏联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和生机勃勃的幸福生活。两个主题密切关联,可以概括为苏维埃祖国的形象。这就是战前苏联的景象,也是世间一切善良人民和平幸福生活的写照。

由这两个主题的陈述而构成的呈示部在结束时音乐一片宁静,在弦乐长音背景下,短笛和随后首席小提琴在高音区的微弱音响,营造了夜幕降临的气氛,仿佛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在本应该是展开部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插部。开始隐约地听见小鼓的敲击声(其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固定节奏音型持续不断,总共达175次,占350小节)。在此背景下,由弦乐微弱的三种音色(弓奏,弓杆击弦和拨弦)的断音在降E大调上陈述了一个新的主题,它兼有庸俗酒吧小曲和粗鲁进行曲的特征,具有机械死板、冷酷无情的性质。它悄悄地出现,给人以不祥之兆。这就是人们公认的“侵犯主题”,象征德国法西斯军队以偷袭的方式向苏联大举侵犯,挑起了残酷的战争。

这个主题的内部结构为三个长短不均的乐句,加上前面一小节的节奏引子和后面三小节的收尾,全长共22小节。

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类似格林卡在《卡玛林斯卡亚》和拉威尔在《包列罗》中的手法,将自己精心创作的这个主题连续进行了固定旋律、节奏和结构的十一次变奏。音乐由弱到强,不断地变换和声,改动织体,强化配器和更替演奏法,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法西斯强盗像一部战争机器一样卷土而来,那气焰和架势简直不可一世。

第一变奏从总谱21号处开始,音量为PP,长笛独奏主题旋律,大提琴声部用跨五度音程的切分音型伴奏。第二变奏从总谱23号处开始,音量仍为PP,由短笛和长笛二声部双音演奏主题旋律,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声部轮翻用上下四、五度“蠕动”式的音型伴随。第三变奏从25号起,音量变为P,由双簧管与大管错位两小节轮奏主题,低音提琴和大提琴以新的节奏音型拨弦陪衬。由于轮奏的关系,此次变奏的基本结构扩大了一倍。第四变奏从29号起,音量仍为P,由带弱音器的第一小号和第一、二长号平行和弦织体演奏主题,伴奏部分在

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拨弦的基础上增添钢琴声部。第五变奏从31号起,音量变为m f;由木管四声部分两组(单簧管与高音单簧管和双簧管与英国管)错位一小节轮奏主题,钢琴和弦乐拨弦伴奏。第六变奏从33号起,音量变为f,由第一、二小提琴用四声部平行和弦织体演奏主题,钢琴、木管、带弱音器的铜管加低音弦乐拨弦担任伴奏。第七变奏从35号起,音量仍为f,由弦乐和木管四声部平行和弦演奏主题,低音铜管和木管,低音提琴和钢琴,另加定音鼓担任伴奏。

第八变奏从37号处进入,音乐向高潮推进,音量变为ff,主题由低音弦乐和低音木管加八支圆号演奏,其余所有声部另加木琴承担伴奏。第九变奏开始于39号,音量仍为ff,主题由铜管平行和弦奏出,乐队其余声部伴奏(演奏固定节奏的小鼓增至三个,大鼓也加入,力度大为增强),其中将最先出现在第二变奏中的“蠕动”式音型变成了凶恶的“狼嚎”音响,令人毛骨悚然。与此同时,在这次变奏的结尾突然闯入了主部主题中的下行动机,由八支圆号响亮地奏出,象征苏联人民奋起抵抗的形象。第十变奏从41号开始,音乐进入高潮区,音量增强到fff,主题由高音木管和高、中音弦乐平行和弦演奏,打击乐器增加铃鼓,乐队其余声部以平行三度半音阶上下滚动作陪衬,充分展现了敌人嚣张的气焰。同时,人民抵抗动机继续在结尾处鸣响(高音木管声部)。总谱43号处开始最后的第十一变奏,音乐进入高潮中心部分,音量保持fff,铜管平行和弦演奏主题,大鼓参与演奏固定节奏,全部弦乐、木管和木琴齐奏大跳音程伴随。

紧接最后一次变奏的末尾,在总谱45号处音乐突然转换,从原来的b E大调转到d小调,乐队中附加的铜管(三支小号,四支圆号和三支长号)在乐队其余声部持续演奏属和弦的背景下,嘹亮地奏响了“反攻”动机,它象征苏联军民给敌人以迎头痛击,阻止了敌人的猖狂侵犯。

接着听见“侵犯”主题被拦腰截断,只剩下几小节在拼命地“挣扎”。从总谱47号起,集中描写敌对双方犬牙交错的搏战。在乐队全奏上行音阶走句和三连音音型的宏伟音响背景下,“反攻”的动机明显地占据了上峰。从49号至51号的第10小节,在木管和弦乐高音区紧张的颤音以及急促的半音阶六连音走句的背景下,由乐队低声部和附加铜管交叉重叠演奏的“侵犯”主题,犹如撞在铜墙铁壁上,变得支离破碎,象征敌人惨遭失败。

就这样,庞大的插部不仅有新主题陈述及其十一次变奏,而且也有自身的“展开部”。它的篇幅长达348小节,其中主题和变奏占282小节,:展开部”占66小节。插部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呈示部。肖斯塔科维奇之所以突破传统奏鸣曲式的框架,采用如此规模的插部,完全是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由于对苏维埃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无比仇恨,他决心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既要充分地展示苏联人民高大的形象,又要彻底地揭露法西斯强盗的狰狞面目,于是创造性地重新设计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将艺术形象的对比并置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展开在更大范围来揭示,因此整个呈示部只用来表现不同侧面的统一的正面形象,而庞大的插部则特意用讽刺漫画式的笔法来描绘反面形象,并把两个敌对形象的直接冲突置于插部的结尾。这样的处理取得了令人信服的艺术效果。

乐章的总高潮落在插部和再现部衔接的地方。从总谱52号倒数第3小节起,乐队由下而上的带增四度音程的c小调音阶豪迈从容的走句,引出了主部主题的动力再现。与呈示部相比较,速度变成中板[M oderat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