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6木炭还原氧化铜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6木炭还原氧化铜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6木炭还原氧化铜

木炭还原氧化铜

例1小红从资料上获知:木炭与氧化铜在反应进行不彻底时可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是一种红色固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Cu2O+2HCl=Cu+CuCl2+H2O。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根据教材图示(图1)设计出图2的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1)取木炭、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与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2连接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min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红色固体部分减少,

溶液变为_______色

猜想______错误

②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

称其质量为1.04g

/ 猜想______正确【评价反思】(1)使用图2装置与使用图1装置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同的冶炼历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也可能既有Cu也有Cu2O。【实验探究】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推测含有Cu2O,故滴入的应是稀硫酸,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故溶液变为蓝色,所以猜想①错误;由化学方程式Cu2O+H2SO4=Cu+CuSO4+H2O知,每144份质量的氧化亚铜反应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若有1.44g的氧化亚铜反应会生成0.64g 的铜,而实际收集到的铜的质量为1.04g,故1.44g是氧化亚铜和铜的混合物。【评价反思】(1)微型实验装置药品用量较少,节约药品;(2)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故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3)现代湿法冶金术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其中的“曾青”就是指硫酸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硫酸铜溶液遇到金属铁时,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金属铜。

答案【作出猜想】既有Cu也有Cu2O

【实验探究】(3)稀硫酸蓝色①③

【评价反思】(1)节约药品 (2)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3)Fe+CuSO 4=FeSO 4 +Cu

例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假定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将试管b 中的混浊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理论上得固体物质2.00g 。实验完毕后,发现试管a 中仍有黑色固体物质。

(1)【提出猜想】

李华同学:黑色固体物质是木炭

刘明同学:黑色固体物质是氧化铜

王军同学:黑色固体物质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2)【查阅资料】

木炭、铜都不溶于水也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 、Fe 2O 3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实验设计】

①将反应后试管a 中的固体物质全部转入小烧杯c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e 和固体物质f 。

②将f 全部转入坩埚中充分灼烧,看到燃烧现象。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理论上得固体物质4.80g 。

(4)【实验结论】__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5)【结果应用】

①根据实验相关数据,写出试管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请对上述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拓展】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滤液e 中含H +(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4)将反应后试管a 中的固体物质全部转入小烧杯c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e 和固体物质f ,所以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铜;将f 全部转入坩埚中充分灼烧,看到燃烧现象,所以混合物中含有碳,所以王军同学的猜想正确。(5)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吸收二氧化碳效果不好,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效果好于氢氧化钙,因此可将澄清石灰水换成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6)酸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证明滤液e 中含H +(酸)的方法是取溶液e 少许,加入活泼金属锌,若有气泡出现,证明滤液e 中含有酸。

答案 (4)王军 (5)C+2CuO===高温

2Cu+CO 2↑ 将澄清石灰水换成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 (6)取溶液e 少许,加入活泼金属锌,有气泡出现,证明滤液e 中含有酸

练习 1.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

问题:

(1)左侧试管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你认为试管A中的物质除木炭与氧化铜外,还存在

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猜测:试管A中,

除C、CuO外,还可能有物质______(写化学式,下

同)参与反应。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

成的_________也可以还原氧化铜。写出相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

要想使进入试管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应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2)提高火焰的温度(3)CO2+Ca(OH)2═ CaCO3↓+H2O 2.空气(1)O2CO CO+CuO Cu+CO2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等保护气体) (2)氧气(或空气、氮气、一氧化碳) 将澄清石灰水换成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将试管B换成大烧杯、广口瓶,增加澄清石灰水的量)

2020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揭秘:科学渗透题

科学渗透题 例1 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 象的是均良好 )( ) 解析 A 中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 B 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内上升,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C 实验过程中,由于滴加 NaOH 溶液后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小气球会膨胀,可以看到明显现象; D 实验过程中,滴加 NaOH 溶液后瓶内压强变小,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入锥形瓶内,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答案 A 例 2 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1:通入 CO2 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 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 ,细铜丝团 _____ (填“上升”或“下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 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瓶内的二氧化碳,所以活性炭包增重。(2)铜在加 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所以细铜丝团下沉。 (3) 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时发生了生锈,铁锈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所以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 (装置气密性

答案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2)下沉 (3) 水和氧气同时接 触 例 3 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 O2 和吸收 CO2 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m2的红萍立体培养 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 2 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 1 小时测定一次舱内 O2 和 CO2浓度, 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 + CO =高温Cu + 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Cu2O 反应现象: 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CO一会儿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注:①先通入CO一会儿 ,是为了防止玻璃管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 总之:"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④此试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 一氧化碳的这一化学性质也与氢气相类似,具有还原性,它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在冶金上常用它做为还原剂,将某些金属从它的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如在炼铁时,利用一氧化碳,将铁从它的氧化物--氧化铁中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由以上可看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不同。 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又可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2CO+O2 ==点燃==== 2CO2 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O2 + C =高温=== 2CO 验证生成的气体:CO2+Ca(OH)2=CaCO3↓+H2O 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1.实验室用固体草酸和浓硫酸制取CO 2.因为证明CO能还原CuO的依据是看是否有CO2生成,而制取的CO中已经含有CO2,故要先除CO2。 设计综合实验装置: 1.CO的制备装置。 2.证明CO中混有CO2;制得纯净、干燥的CO净化装置。 3.证明CO可以还原CuO的装置。 4.尾气的验证与处理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通入N2排净串联装置中的空气。 3.点燃加热尾气的酒精灯。 4.通入CO,排除串联装置中的N2。 5.加热CuO。 6.停止加热CuO。 7.通入N2,排净残留在串联装置中的CO。 8.停止点燃尾气。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汇编-20xx化学中考热点.doc

专题 1 探究—常见物质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 1、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了 。 化学方程式: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 ( 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 )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或者 ,如果 ,说明已变质。 原理: ; 。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 ( 或者 ) ,如果 ,说明已变质。 原理: 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 或者 ) ,如果 ,说明已变质。 原理: 3、检验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的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 CaCl 2 溶液,过滤,取滤液再滴加少量酚酞溶液, 如果溶液变红色, 说明溶液 ;如果溶液呈 , 说明氢氧化钠 。 原理:( 1)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 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 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Na 2CO 3 + BaCl 2 = BaCO ↓ + 2NaCl ( 注意: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3 反应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Na 2CO 3 + Ca(OH) 2 = CaCO 3↓ + 2NaOH ) 4、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 溶液,然后过滤,就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化学方程式: ( 注意:①不能选用盐酸或硫酸等酸液,因为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同时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而 且会生成 NaCl 或 Na 2SO 4,引入了新的杂质。②不能用氯化钙等盐溶液,因为它们会碳酸钠反应生成了 NaCl ,引入了新的杂质。 ) 其它常见物质变质的知识小结: 烧碱( NaOH )放在空气中变质: 检验 : 取样滴加稀 HCl, 若有气泡产生 , 则已经变质 . 消石灰 [Ca(OH) 2] 放在空气中变质: 检验 : 取样滴加稀 HCl, 若有气泡产生 , 则已经变质 . 生石灰 (CaO)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检验 : 取样用试管加热 , 若试管内壁有小水珠产生 , 则已变质 . 铁生锈 : 检验 : 观察颜色 , 若有红色粉末在表面 , 则已变质 . 铜生锈 :2Cu + O 2 + CO 2 + H 2O===Cu 2(OH)2 CO 3 检验 : 观察颜色 , 若有绿色粉末在表面 , 则已变质 .

高中化学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口诀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口诀-实验装置- 还原氧化铜时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方程式:CO+CuO==△==Cu+CO?。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氧化铜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铜+X(氧化物)。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也可以是酒精喷灯)、试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 药品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 2. 化学反应 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2CuO2Cu + CO2 CO2与Ca(OH)2(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反应现象 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点燃加热尾气的酒精灯。 (4)通入CO,排除串联装置中的空气。 (5)加热CuO。 (6)停止加热CuO。 (7)通入CO,排净残留在串联装置中的空气。 (8)停止点燃尾气。 注:①先通入CO一会儿,是为了防止玻璃管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 总之:"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也说“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 ③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使人中毒。 注:此试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

正交法测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报告书

设计实验方案报告书 开课学期 2014 至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项目: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设计 学生姓名:井娟、李娜、李颖、刘丝路 指导教师:杨国萍 学号:12060141009、12060141011 12060141014、12060141015 专业:化学 班级:化学教育 完成日期: 2015 年 4 月 16 日

实验项目名称:正交实验法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最佳实验条件 实验计划学时数: 8 课时学分数: 所属课程:化学教学论课程性质:探究实验 所属实验室:教法实验室起止时间:第7-8周 一、文献综述 碳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而又难做成功的演示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向学生直观说明: 单质的碳也像氢气一样, 具有还原性, 在较高的温度下它能夺 取某些氧化物里的氧, 使其发生还原反应。 该实验成功的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 (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反应有着红热现象; ( 3)有光亮的块状铜生成。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化学[实验6- 2]的方法进行实验, 该实验成功率低, 并且还原产物往往成砖红色粉末状, 得不到有金属光泽的亮红色铜块, 达 不到该实验的教学目的。有资料指出,其实这种砖红色物质是氧化亚铜而不是铜。但反应失败时有的实验者将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当作铜,致使学生产生误解,影响了对反应实质的把握。 有许多化学教学工作者都对这一反应进行了探索,对各因素的影响也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侧重于单一参数变化对反应的影响。而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大小不同,每种因素又可以有不同水平,这些因素水平之间又相互制约,因而简单实验并不能揭示各因素影响的大小。因此本实验通过正交设计法对反应进行探索,欲找到此反应中各因素影响的大小及此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一、火焰温度。不同的温度下反应结果不同,采用酒精灯罩改变火焰温度 二、是选择适当的反应物质量比,木炭和氧化铜的比例是关键。按反应方程式计算,木炭和氧化铜的比例是1:13.2,考虑到木炭含有杂质,木炭应过量20%,因此采用大约1:10的比例。 三、研磨时间。因为木炭和氧化铜都是固体,研磨时间不同,颗粒大小就不同,接

2019年中考化学热点“科技类新闻”专题(4则)

【中考题原创】 2019年中考热点“科技类新闻”专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新闻背景1】为纪念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诞生的第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 20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本部法国巴黎市启动“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活动开幕式,全世界范围将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 【中考题原创】 1.2019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前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 D.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任何新的变化 2.超级金属铼可制造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直接由铼原子构成B.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铼的元素符号是Re 3.“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⑴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名称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⑵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⑶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观察第二、三周期的元素,

均以(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相同。 ⑷请问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元素周期表将具有哪些重要的科学意义?(至少说明一点)。 参考答案:1.A;2.C;3.⑴铝;失去;⑵S;三;⑶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⑷利用元素的规律性有利于化学研究有章可循;研制出新材料和新药物;科学家发现第8周期元素;未来探索从119号元素开始尚未开垦的领域等。 【新闻背景2】2019年10月19~21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烯连丝路、聚焦应用、共赢未来”,通过石墨烯新材料构建连接丝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通道,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共同体,助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和全球石墨烯产业创新高地。 【中考题原创】 1.我国石墨烯年产量在全球规模最大。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备得到。下列关于石墨烯认识中有错误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石墨烯和金刚石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C.石墨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烯可以还原氧化铜 2.2019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在西安举行,助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和全球石墨烯产业创新高地。 ⑴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比钻石还坚硬,碳单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 +6 2 4 原因是。 ⑵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碳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为,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⑶石墨烯属于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石墨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⑷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植入手术细菌感染难题,植入物表面覆上一层石墨烯保护层,这是利用石墨烯的化学性质为。 ⑸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目前已知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和光学透明性最出色,请列举出石墨烯的最新科技应用有。 【参考答案】1.A;2.⑴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⑵4;2;⑶单质;C+O2CO2;化合反应;⑷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⑸制造超级电容器、高能量锂电池、防弹衣、飞机材料、太空电梯缆线等。 【新闻背景3】瑞典皇家科学院2019年10月9日宣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轻巧、可充电且能量强大的锂离子电池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并可以储存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大量能量,从而使无线通讯、无化石燃料社会成为可能,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考题原创】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武汉市蔡甸区幸福路中学 邮编 430100 1.设计实验目的 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 在初中化学课本(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而在统编教材(如人教版全一册)的实验中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再加热,实验完毕后仍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加上通入的一氧化碳并未完全参加反应,所以需要的一氧化碳用量都很大。此外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本身也较复杂,还有尾气的处理装置,因而所用仪器较多。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也很多,而使重点不突出,效果不尽人意。实验完毕后装置中残留的一氧化碳还会造成污染。在文献资料中,也有用加热铜丝生成氧化铜再伸入到盛有一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但加热铜丝生成氧化铜的量较少,要重复几次澄清的右灰水才变浑浊,且多次打开瓶塞时会有一氧化碳外逸。 2.实验仪器及用品 集气瓶(装满一氧化碳) 铜片 橡皮塞 酒精灯 澄清的石灰水 大头钉 3、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为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可在铜片还原成红色后再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但要等铜片冷却后再打开橡皮塞注入,也可事先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后者比前者好。因为事先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可少打开一次瓶塞,减少了一氧化碳外逸,又能证明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氧化 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区别。 (1) (2) (3) 4.实验操作 用集气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用橡皮塞塞紧(图1)。取一薄铜片(长5—8cm ,宽1—3cm ),打磨光亮后用大图钉固定在另一个与瓶口合适的橡皮塞上,手持橡皮塞加热,离开火焰后表面要确实看到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图2)。然后一手拔去盛有一氧化碳集气瓶的橡皮塞,一手趁热插入固定有铜片的橡皮塞,可看到铜片上黑色的氧化铜很快又变成光亮的红色,振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图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尾气,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等火焰熄灭后,再振荡集气瓶,混浊程度加剧。说明未反应的尾气已除去。 5.设计装置的意义

“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创新论文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创新 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中心学校 唐汝友 摘要:通过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创新,改善其演示效果,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使教学更加方便。 关键词:木炭还原氧化铜创新表面氧化的铜片实验时间成功率可观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比较重要而又难于操作的一个实验,也是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令教师多少感到有点“头痛”的一个。教材中原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有:反应速度慢,所需时间长;演示成功率低;现象不明显。那么怎样才能使该实验做起来方便快捷、现象明显呢?我在实验室对其进行反复探究之后,设计出了下面这种较为理想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原理及装置 1.实验原理 2CuO + C 2Cu + CO2↑ 2.实验装置:

二、实验创新之处 1.用铜片表面的氧化铜薄层(新烤制)代替氧化铜粉末。采用的新制氧化铜和过量较多的木炭粉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同时氧化铜用量很少更缩短了实验时间,并且生成的铜集中在铜片上,虽然少但很易观察到,不会被过量的木炭粉掩盖。 2.用玻璃管代替试管,并将表面氧化的铜片用铜丝固定在橡皮塞上,木炭粉也分两次加入。这样,通过橡皮塞的控制作用,反应时可以使铜片表面的氧化铜与木炭粉充分接触;反应后可以使铜片离开木炭粉,更快地冷却;最后还可以很方便地将它取出。 3.实验结束时,将导气管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好,防止空气进入玻璃管,将灼热的铜重新氧化,确保实验成功。 4.设置对比,进一步强化实验效果。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玻璃管、导气管、弹簧夹、橡胶塞、酒精灯、垫木、火柴、小试管、试管架、药匙、烧杯、剪刀、滤纸、木炭粉、表面氧化的铜片、石灰水、棉布。 四.实验步骤 1.将一表面氧化的铜片剪成两段,并分别通过铜丝固定在橡皮塞上,一段用于实验,另一段供实验后对比。 2.先从玻璃管的一端加入少量木炭粉,再从玻璃管另一端放入表面氧化的铜片,塞紧橡皮塞并调整位置,使表面氧化的铜片刚好位于木炭粉上,然后加入木炭粉将它覆盖,装上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气管,固定好装置。

2020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汇编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年中考时事热点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不难看出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利用时事热点新闻为素材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这些试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本文就2020年8月至2020年4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为背景,编创一些化学试题,以期对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做一展望。 热点一: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①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20年10月6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 ②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编创试题: 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 (CH4)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CO和NO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和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⑴.铂钯合金在汽车尾气转换过程中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而铂钯合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变化,则铂钯合金是一种() A.氧化剂B.吸附剂C.催化剂D.乳化剂 ⑵.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制出赫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等三种有机合成方法,可用于有机小分子在钯催化作用下精确.高效合成大分子,实行废物零排放,则完全符合______________的研究特点。 3.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4.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例谈中考化学热点

浅谈中考化学热点——低碳经济 【摘要】本文简单地讲述了低碳经济的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以及人们的一些认识误区应对的一些措施等,更主要是通过应用举例来说明这是中考热点。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中考热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现代能源中,不论是煤、石油或是天然气在化学结构上都是以碳(C)元素为骨架有机碳化合物,所以以这种高含碳化石能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高碳经济。而这类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与高碳能源相对的,水电、风能、太阳能、氢能,以及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则属于“低碳”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称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向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上海“世博会”上也有很多关于低碳的设计和运用。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

2020-2021学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考点《热点型试题》及答案详解

考点专题八热点题型 1.(2015·浙江湖州)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4Sb+3CO2↑。该反应的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2.(2015·新疆)化学学习中经常要查阅各种数据或相关的图表。若要推测一个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以下图表能给你提供帮助的是( ) A.元素周期表 B.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 C.相对原子质量表 D.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 3.(2015·山东枣庄)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表格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是包含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 项 甲乙 A 化学变 化 木条燃烧、水的蒸发、 铁钉生锈 B 纯净物液态氧、干冰、烧碱 C 复分解碳酸分解、酸碱中和反

反应应 D 清洁能 源 太阳能、风能、含硫煤 4.(2015·宁夏)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a.2Mg+CO22MgO+C b.H2+Cl2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反应a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2015·四川雅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分数/% 7 15 6.25 8.7 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 5 7. 5 48.7 5 8.7 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2020中考化学热点

2020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 热点新冠肺炎“消毒” 背景:从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爆发到2020年6月,新型冠状病毒就已经扩散到全球各个地方,数以百万计的人被感染,由此可见及传染性极强,因此在平时的预防感染中消毒是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医用消毒剂种型繁多,在不同环境应该用不同的消毒剂,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来一起了解吧。 一、选择题: 1.预防“新冠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过氧乙酸(化学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对预防新冠肺炎有很好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 D.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A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2+16X3+1X4=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 D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能论个数,只能论种类)。【答案选D】 2.现今“新冠肺炎”施虐全球,在医疗预防中所用的消毒剂种类繁多,其中高锰酸钾(KMnO4)在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高锰酸钾属于()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盐 【解析】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金属离子【钾离子(K+)】和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MnO4-)】构成的化合物,又属于盐类。【答案选B D】 3.戊二醛(化学式C5H8O2)被誉为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宾馆毛巾浴巾等消毒,也在预防“新冠肺炎”杀菌消毒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戊二醛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C.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D.消毒后的毛巾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解析】A、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B、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8+16×2=100,说法正确; D、戊二醛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宾馆毛巾浴巾等消毒,消毒后的毛巾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使用,以防残留药品对皮肤造成伤害,说法正确。【答案选B】 4.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下图为过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一、教材分析 1、“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固固高温放热反应实验,该实验验证了C的还原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固定的条件下,还原剂能够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自身被氧化。 2、该实验成功的标志: (1)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铜单质,最好效果是得到紫红色铜块。(2)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石灰水浑浊)。(3)反应放热,应发现反应启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红热燃烧。 二、学情分析 木炭还原氧化铜在初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学生是从这个实验开始接触氧化还原反应,为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冶炼等知识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b、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a、学习对实验的探究以及创新 b、通过本次实验对其他类似实验有初步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本次实验中对碳单质还原性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 情景引入通过回顾课本知识进行情景引 入积极互动 通过引入把学生 的思维引进课堂 介绍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主要反应: 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副反应: C +CuO =高温= Cu + CO↑(炭 过量) 碳氧化铜铜一氧化碳 C + 4CuO =高温= 2Cu2O + CO2↑(氧化铜过量) 认真 听课 在实验之前给学 生系统介绍实验 原理 介绍实验仪器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铁架 台、水槽、氧化铜粉末、碳粉、 药匙、研钵、研杵、坩埚、泥三 角、酒精灯、火柴、坩埚钳、酒 精喷灯、试管、澄清石灰水、玻 璃导管、单孔橡胶塞、托盘天平 (带砝码盒和镊子)、称量纸。 思考、记忆 让学生充分了解 本次实验所需仪 器、试剂

2020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 揭秘:科学渗透题

科学渗透题 例1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解析A中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内上升,能观察到明显现象;C实验过程中,由于滴加NaOH溶液后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小气球会膨胀,可以看到明显现象;D实验过程中,滴加NaOH溶液后瓶内压强变小,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入锥形瓶内,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答案 A 例2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发生反应。 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瓶内的二氧化碳,所以活性炭包增重。(2)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所以细铜丝团下沉。(3)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时发生了生锈,铁锈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所以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 答案(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2)下沉(3)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例3 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O2和吸收CO2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m2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舱内O2和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碳还原氧化铜反应装置改进及实验探究

碳还原氧化铜反应装置改进及实验探究 摘要:针对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不足,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采取交互式控制单一变量的科学探究法,从炭粉的选择、反应物的质量比、加热方式、反应容器规格等方面,开展实验改进探索,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同时将探索的创新成果应用于课堂,以此提升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素养。 关键词: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装置改进;紫红色铜块;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8)1-0071-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中,为了探究碳单质在高温下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以此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狭义概念,为后续铁的冶炼、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第110页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图1)。由于该反应是固相反应,对温度等反应条件要求比较高,按该装置做实验,其效果并不好,主要体现在石灰水变浑浊与黑色固体变成暗红色的进程不 对称,且经成分分析,暗红色固体更多的是氧化亚铜,并非

是铜单质。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同仁也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索改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有:(1)对反应物加工要求高。如需要粉粹机粉碎药品、烘干机烘干等;(2)实验仪器要求高。如需要酒精喷灯、石英试管、挡风板等;(3)药品要求严格。如药品氧化铜需指定用上海勤工化工厂生产的分析纯等;(4)实验时间过长等。能否利用普通学校都能达到的简单条件如普通的药品、常规的试管、常见的酒精灯、简便的操作就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索工作。 2原理的分析 由此计算得出: 理论分析表明该反应程度很大,但实际操作中,实验结果并不理想,这不是热力学的缘故,而是动力学上的障碍,即存在反应速率缓慢的问题,若改变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如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等,促成该反应一旦产生,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可以为后续反应提供一定的能量基础,那么反应就会快速进行,从而有效地熔化铜粒(铜的熔点为1083%),产生铜块,真正实现该反应。 3实验改进 3.1不同的加热方式 教材第110页的实验说明中指出: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

中考化学热点分析

中考化学热点分析(二) 热点六根据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1. 2006年5月25日,在天津市科学技术大会上,授予基于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及其纳米超分子体系的构筑等14项成果市自然科学奖。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为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以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有毒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 生成NH4HC0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1)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 。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 B. 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3.(河西)最近,中国科技大学某研究组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440℃和88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金刚石,同时生成了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CO+NO催化剂CO2+N2 2. (1)NH3+H2O+CO2= 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 ↓+ 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2)A、B 3. CO2+4Na 热点七物质间反应关系 440C和880个大气压+2Na2O 1. 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2014年中考化学考题热点

九年级化学规律性知识总结 乐桥镇初级中学吴金龙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学名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 C 酒精乙醇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生石灰氧化钙CaO 干冰固态CO2CO2 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氢硫酸H2S 亚硫酸H2SO3 氢氯酸、盐酸HCl 水银汞Hg 纯碱、苏打、面碱碳酸钠Na2CO3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钠NaOH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亚硝酸钠NaNO2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 二、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 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 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 l-).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 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 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s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a,即s 〉a 。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 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 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 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 但不是金属离子。 1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化合物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教 学 设 计 姓名:杨倩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2013级化学本科班

学号:107 联系电话: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一、教材分析 1、“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固固高温放热反应实验,该实验验证了C的还原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固定的条件下,还原剂能够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自身被氧化。 2、该实验成功的标志: (1)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铜单质,最好效果是得到紫红色铜块。(2)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石灰水浑浊)。(3)反应放热,应发现反应启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红热燃烧。 二、学情分析 木炭还原氧化铜在初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学生是从这个实验开始接触氧化还原反应,为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冶炼等知识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b、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a、学习对实验的探究以及创新 b、通过本次实验对其他类似实验有初步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本次实验中对碳单质还原性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过程

介绍实验步骤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盛有水的 水槽之中并用手握住试管或用 酒精灯加热(加热前预热)试管, 如玻璃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说 明仪器气密性良好,反之,须在 导管与单孔橡胶塞,单孔橡胶塞 与玻璃导管重新连接,在连接处 涂上少量水。 将托盘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与右盘上放 上两张形状面积薄厚完全相同 的称量纸。在右盘上用镊子放置 一个10g的砝码,并用药匙缓慢 向左盘上的称量纸上加入氧化 铜。带到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正 中刻度时,将盛有氧化铜的称量 纸移出托盘天平,并将称量纸上 的氧化铜倒入干净的研钵中,经 过研磨后把研钵中的氧化铜倒 入坩埚中并将坩埚放置在泥三 角上用酒精灯加热(需预热)。 除须称取1g碳粉外步骤同上。 把经过烘干的碳粉与氧化铜粉 末混合均匀,用药匙或纸槽小心 地铺在试管底部,并根据上图将 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将玻璃 导管的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 水的试管中。 用酒精喷灯加热盛有氧化铜粉 末与碳粉的试管中(需预热), 集中加热药品所在部位(加热时 间不能太长,试管可能会能变 形)。当试管中的黑色粉末(氧 化铜与碳粉的混合物)逐渐出现 认真听 讲比做 笔记 在实验之前 充分了解实 验操作过程

2018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doc

2018 年中考时事热点透视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不难看出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利用时事热点新 闻为素材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这些试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特点。本文就 2018 年 8 月至 2018 年 4 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为背景,编创 一些化学试题,以期对 2018 年中考化学试题做一展望。 热点一: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①瑞典皇家科学院于 2018 年 10 月 6 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 赫克、日本科学家根 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 2018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 ②瑞典皇家科学院 10 月 5 日宣布:将 201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 学家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编创试题: 1.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 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醋酸( CHCOOH) B .食盐( NaCl ) C .酒精 (C H OH)D.甲烷 (CH ) 3 2 5 4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CO.NO等有害气体,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 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 CO和 NO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和参与光合 作用的气体。 ⑴ . 铂钯合金在汽车尾气转换过程中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而铂钯合金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均没有变化,则铂钯合金是一种() A.氧化剂B.吸附剂C.催化剂D.乳化剂 ⑵.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制出赫克反应. 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等三种有机合成 方法,可用于有机小分子在钯催化作用下精确. 高效合成大分子,实行废物零排放,则完全 符合______________的研究特点。 3.2018 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 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石墨 .C 60和石墨烯的 金刚石石墨C60 石墨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 3 个碳原子 4.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 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碳单 质都是黑色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