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卵石颗粒级配表

碎石卵石颗粒级配表

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15~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7)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二、级配碎石材料要求 1、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圆石或矿渣。圆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矿渣应是已崩解稳定的,其干密度和质量应比较均匀,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3、石屑或其他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也可以利用轧制沥青表面处治和贯人式用石料时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该合适,必要时应筛除其中的超尺寸颗粒。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4、在塑性指数偏大的情况下,塑性指数与0.5mm以下细土含量的乘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年降雨量小于600mm的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应大于120; (2)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应大于100。 5、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 三级公路底基层:不大于35% 三、级配碎石拌合、运输 1、级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如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等。 2、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等细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 3、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

4、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5、拌和好的级配碎石要尽快运输至现场进行摊铺碾压。 四、级配碎石摊铺、碾压 1、用摊铺机或自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 ①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②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也可将混合料卸成两行。 ③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④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 ⑤摊铺后混合料如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应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 ⑥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2、碾压: ①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先静压,后振动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基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②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③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石子的颗粒级配,评定其质量 2.试验依据: 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 3?仪器设备: a)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5)C; b) 台秤:称量10kg,感量1g; c) 方孔筛:孑L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 19.0mm、 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 及 90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mm); d) 摇筛机; e) 搪瓷盘、毛刷等。 f) 4. 试验步骤: 4.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 后备用。 表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最新范本,供参考!

4.2称取按表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 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 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拔动颗粒。 4.4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5. 结果计算与评定: 5.1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5.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5.3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曲线图。 6. 试验记录表见附表SH-04-28 最新范本,供参考!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优选)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4.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5.通用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6.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二、设计步骤: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的确定 1.1材料的选用 (1)水泥:P.C32.5,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水泥试验结果汇总表 (2)俊源石场 压碎值:22.5%;针片状:18.4%;液限:22.4% 塑限指数:3.6 表2 石料筛分和集料级配合成计算结果表

1.2确定水泥剂量掺配范围 依据隆三线设计图纸要求,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设计要求7d 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为 3.0~4.0MPa,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水泥掺量为4.0~5.5%,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所以本次设计7d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取中值,即3.5MPa为设计值,根据经验水泥剂量按3.5%、4.0%、4.5%、5.0%、5.5%五种比例配置混合料,即水泥比碎石为3.5:100、

4.0:100、4.5:100、 5.0:100、5.5:100。 1.3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首先对三种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3.5%)、中间剂量(4.5%)和最大剂量(5.5%),其余两个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按内插法确定,最后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表3 表3混合料标准击实试验结果 1.4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 1.4.1制作试件 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混合料强度试件制备,按现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规定,采用150mm×150mm的圆柱体试件,每种水泥剂量按13个试件配制,工地压实度按98%控制,现将制备试件所需的基本参数计算如下: (1)配制一种水泥剂量一个试件所需的各种材料数量,成型一个试件按7000g混合料配制,取水泥和碎石的材料含水率为0,先计算水泥剂量为3.5%的各种材料数量: 水泥:7000×3.5/(100+3.5)=236.7g 集料:7000×100/(100+3.5)=6763.3g 需加水量:7000×7.5%=525g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石子的颗粒级配,评定其质量。 2.试验依据: GB/T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 3.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台秤:称量10kg,感量1g; c)方孔筛:孔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 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及90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mm); d)摇筛机; e)搪瓷盘、毛刷等。 f) 4.试验步骤: 4.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4.2称取按表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

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拔动颗粒。 4.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5.结果计算与评定: 5.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5.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5.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曲线图。 6.试验记录表见附表SH-04-28

级配碎石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报告编号: ZH-2017-0525 任务单编号: ZH-0525 报告总页数: 5 级配碎石配合比报告 施工单位: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芜湖建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7年05月25日

委托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建设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见证单位: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见证人:徐鸿亮 签名栏 试验单位:(盖章) 试验人员: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说明:1、报告未加盖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无效。 2、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部分复制报告无效。 3、委托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4、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 检测单位提出,逾期视为对报告无异议。 5、检测报告未加盖骑缝章无效。 6、本报告中所有原材料检测仅供配合比设计使用,施工中所用各 种原材料应按规定批量送检。 地址:芜湖市北京路30号。

一、任务概述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委托,我公司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道路级配碎石进行配合比试配。 二、试配依据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三、原材料性质分析 本次目标配合比试配所用集料为芜湖的碎石;本次配合比设计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送样。 矿料 级配碎石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 粗集料10~20mm,5~10mm碎石,粗集料技术性质见表3-1。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1 粗集料技术性质 细集料为石屑,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2。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2 细集料技术性质 各种粗集料、细集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3 表3-3 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

级配碎石一般配比是

级配砂石是指砂子或石子的粒度(颗粒大小)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来做基础或其他用途的混合材料,它的配比是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不同而有所差别。下面就详细来了解下级配砂石配合比是多少,以及级配砂石施工工艺。 级配砂石配合比是多少? 级配是配合比是砾石(20mm-40mm):天然砂:水=9.11:4.97:3。 级配砂石(Graded sand)是指砂子或石子的粒度(颗粒大小)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来做基础或其他用途的混合材料,它的配比是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不同而有所差别。 颗粒尺寸:在5--40mm之间。 第一种规定了所有颗粒直径均不能大于50mm,为了更好满足压实度,推荐选用第一种!另外为了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注意控制小于0.5mm细料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做沥青路面的垫层时,应在级配中加石灰,细料可适当增加,加入的石灰剂量占细料含量的8%--12%,目的在于增加垫层强度和稳定性。 级配砾石有时候用来做垫层叫做级配砂砾垫层,其级配砂砾要求颗粒尺寸在5--40mm之间,其中25--40mm含量不少于50%。 级配砂石施工工艺详解: 一、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地基局部加深部分采用1:1级配砂石回填,压实系数0.97。 二、材料要求:采用人工级配砂石,碎石粒径应小于50mm以下其含泥量小于5%。 三、施工工艺: 1、铺设垫层前先验槽,将基底清理干净,两侧应放坡防止振捣时塌方。 2、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挖成阶梯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分层铺设时,接头应做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每层错开0.30—1.0m,并注意充分夯实。 3、人工级配砂石应先将砂、石按配比拌和均匀后,再铺设压实。 4、铺设垫层时严禁扰动下排土层。 5、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基坑内设置控制桩,控制分层垫层的铺设厚度,每层的铺设厚度200—250mm,采用机械平板夯实机夯实。 6、应加强基坑内及外侧四周排水工作。

级配碎石配合比.

报告编号:ZH-2017-0525 任务单编号:ZH-0525 报告总页数: 5 级配碎石配合比报告 施工单位: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芜湖建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7年05月25日

委托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建设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见证单位: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见证人:徐鸿亮 签名栏 试验单位:(盖章) 试验人员: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说明:1、报告未加盖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无效。 2、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部分复制报告无效。 3、委托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4、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检 测单位提出,逾期视为对报告无异议。 5、检测报告未加盖骑缝章无效。 6、本报告中所有原材料检测仅供配合比设计使用,施工中所用各种 原材料应按规定批量送检。 地址:芜湖市北京路30号。 电话:邮编:241000

一、任务概述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委托,我公司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道路级配碎石进行配合比试配。 二、试配依据 2.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三、原材料性质分析 本次目标配合比试配所用集料为芜湖的碎石;本次配合比设计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送样。 3.1矿料 级配碎石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 3.1.1粗集料 粗集料10~20mm,5~10mm碎石,粗集料技术性质见表3-1。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1 粗集料技术性质 3.1.2细集料 细集料为石屑,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2。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2 细集料技术性质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 G J53-92 1、质量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①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③的规定 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 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④的规定 对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 2、验收 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3、取样与缩分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4、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②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孔径为、、、、、、和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差各一只。筛框内径均为300mm。 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左右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③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④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5公斤 b、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只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 径值时,应将该只筛上的筛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 c、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在筛上的所有百分计筛余量 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⑤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a、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 确到%) b、每只筛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 c、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40mm的碎石或卵石。 ②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称量5kg感量5g d、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 e、试验筛——孔径为5mm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质量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①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②的规定 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③的规定 表③

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 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④的规定 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 2、验收 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3、取样与缩分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4、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②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孔径为、、、、、、和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差各一只。筛框内径均为300mm。 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左右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③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④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5公斤 b、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只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 时,应将该只筛上的筛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 c、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在筛上的所有百分计筛余量和筛 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⑤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a、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到%) b、每只筛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 c、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40mm的碎石或卵石。 ②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称量5kg感量5g d、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 e、试验筛——孔径为5mm ③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样品筛去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2kg,洗刷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④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1kg b、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 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c、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 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重) 量(m 1 d、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带盖 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 )。

级配碎石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一、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1、根据筛分确定掺配比例, 根据掺配比例做击实试验 5个,取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无水泥的级配碎石 1、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 最大干密度为2.3kg/m i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 最优含水率为5.2% 0~5mm 2300 X 0.40=920 kg 5~10mm 2300 X 0.30=690 kg 10~20mm 2300 X 0.15=345 kg 16~31.5mm 2300 X 0.15=345 kg 水 2300X 0.052=120 kg 有水泥的级配碎石 2、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 最大干密度为2.3kg/m i 最 优含水率为5.2% 水泥掺量为5%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 粗骨料总质量为: 2300 -( 1+0.05 ) =2190 kg 水泥 2300-2190=110 kg 2190 X 0.40=876kg 2190 X 0.30=657kg 2190 X 0.15=328kg 2190 X 0.15=328 kg 、基准配合比设计步骤: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规程》 JGJ 55-2011 例题:已知假定容重为 2400kg/m 3,碎石为5~20mm 、单掺粉煤灰20%、减水剂掺量为 1.0%时的减水率为22%、以塌落度为180mm 、砂率以33%为基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 cu,o 》f cu,k+1.6546 =40+ 1.654 X 5.0 =48.2 Mpa 2、 查表5.2.1-2用水量为: 基准用水量=215+ (180 — 90)十 20 X 5=238 kg 掺外加剂用水量=238X( 1 — 0.22 ) =186 kg 3、 查表5.4.2砂率为: 33 +(180— 60)十 20=39 % 4、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水胶比计算公式为: 人UM +?廊f h W/B=(0.53 X 0.85 X 1.16 X 42.5) - (48.2 X 0.53 X 0.85 X 0.20 X 1.16 X 42.5) =22.21 - 52.64 =0.42 5、 根据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B=186 - 0.42=443 kg 单掺粉煤灰 20% F=443 X 0.20=89 kg C=443 — 89=354 kg 6、 砂石总质量等于:2400— 443 — 186=1771 kg 根据表计算得砂率:39% S=1771 X 0.39=691 kg G=1771 — 69仁 1080 kg 7、 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 1.0% W 外=443X 0.01=4.43 kg 0~5mm 5~10mm 10~20mm 16~31.5mm 水 2300 X 0.052=120 kg C40.

建筑用卵石碎石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40 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2001 年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经过7 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 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在本次标准修订中主要参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J118-2001 等国内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及《混凝土用骨料》ASTM C33-08、《混凝土用骨料》BS EN12620-2002+A1-2008等国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在本次修订中,考虑到原标准的一些技术要求,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基本合理,且与其他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的,没有作修改,主要包括含泥量、有害物质、岩石抗压强度、碎石压碎指标、碱骨料反应、坚固性。现将本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 1 标准名称与范围 在众多建设工程领域,石子的生产工艺相同,产品的基本技术指标一样,作为国家标准应该有更大范围的适用性,因此将标准的名称由建筑用卵石、碎石改为建设用卵石、碎石,其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 石。考虑到水利工程混凝土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环境特殊,水利行业用砂石的技术要求与其他行业区别较大,多年来形成了行业内生产和供应,与其他行业少有交叉的局面,因此本标准所指建设工程不包括水利工程。适用范围的改变,扩大了标准的使用领域,统一了相关行业对石子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石子的生产质量控制和选用。 2 用途与规格 原标准将卵石、碎石的类别划分Ⅰ类、Ⅱ类、Ⅲ类,用于区别石子质量的优劣,并按不同类别规定了用途,其目的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但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用Ⅲ类石子可以配制C30 甚至更高等级的混凝土。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不同类别石子的用途规定已不具备实际意义,反而对混凝土技术进步有限制,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有关不同类别石子用途的规定。原标准对规格的描述在执行中没有实际意义,无论是单粒粒级还是连续粒级其公称粒径都有多种,在颗粒级配的

第三章--粗骨料—卵石和碎石

本细则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编写。 3.1粗骨料的定义与分类 3.1.1定义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的总称。 3.1.2分类 3.1.2.1按品种分为:卵石和碎石; 3.1.2.2按粒径尺寸规格分为:单粒级和连续粒级; 3.1.2.3按石子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3.2石子的质量要求 3.2.1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下表3-1的要求。 表3-1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 注:①公称粒级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②单粒级宜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边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组配或配成较粒度的连续粒级。不宜用单一的粒级配制混凝土。如必须单独使用,则应作技术经济分析,并应通过试验证明不会发生离析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③颗粒级配不符合表3-1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并经试验证实能确保工程质量,方能允许使用。 3.2.2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2的规定。

表3-2针、片状颗粒含量 注: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3.2.3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3-3的规定。 表3-3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 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0%。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含泥量可由表3.3的1.0%、2.0%,分别提高到1.5%、3.0%。等于及小C10级的混凝土用碎土用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2.5%。 3.2.4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4的规定。 表3-4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 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对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1.0%。 3.2.5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值表示,碎石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3-5-1的规定。 表3-5-1碎石的压碎指标值 注:岩石强度首先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标值进行质量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且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水成岩不宜低于30Mpa。 3.2.6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其压碎指标值按表3-5-2规定采用。

碎卵石试验检测标准

碎卵石试验检测标准 1.3.1技术指标包括:筛分、压碎值、针片状、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必要时做:坚固性、硫化物、有机质、石料抗压。 1.3.2技术要求 混凝土用碎(卵)石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1)颗粒级配采用连续级配,级配范围应符合表5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规格表5

(2)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间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1/2;混凝土实心板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用于泵送混凝土时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 (3)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规定。 粗集料技术指标表6

注:1、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粗集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3、岩石的抗压强度除应满足表中的要求外,其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比应不小于1.5。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4、粗集料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5、采用卵石破碎成砾石,应具有两个及以上的破碎面,且其破碎面应不小于70%。 1.3.3取样规则和试验方法 每次进场为一检验批,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400m3。取样前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部分,然后由上、中、下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组成一组样品。 (1)筛分试验 ①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9要求的试样数量,风干后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