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院2009级会计2班

屈永飞20091840608

汉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的民族,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么有必要了解我们民族的的形成与发展,了解5000年来的艰辛与辉煌。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汉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0.56%,分布于各个省份;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汉族在其他部分地区也是当地的主要民族,新加坡(77%)、槟城(56%)。同时在许多国家也是重要的组成民族之一. 汉族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汉族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据1990年的统计,全国10.39亿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92%,其中汉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江苏、浙江分别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则分别为37.58%和2.05%。据2005年的统计,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汉族占总人口比重91.59%。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汉族历来以勤劳俭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

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这种“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始终占绝对优势。农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称发达,尤其以发达的水利灌溉与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历代都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其中有些一直造福至于现在。比如公元前3世纪中叶,

秦蜀郡守李冰领导兴修的都江堰,不仅在古代使成都平原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享有“天府之国”的美名,一直到现在,仍使成都平原受益无穷。都江堰可算是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在耕作技术方面,汉族及其祖先,自古以来一贯注重农时、改良土壤、轮休耕地,以及施肥、保墒、选种、培养新品种、改良农具,同时也不断从国内各民族中甚至从国外吸收新的作物品种和学习耕作技术。因而不仅创造了在古代堪称水平很高的产量,而且作物品种之丰富,也是世所罕有。

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在高度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冶炼术、建筑学等都在世界文明发达史上大放异彩,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用于作战,指南针用于航海,以及养蚕、织造丝绸、制瓷、制茶等技术,对世界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商业在古代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除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区之外,还有广大的游牧区、狩猎区和渔猎区各民族,这两大类民族之间农业、手工业产品与畜牧狩猎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的交换,不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进了各族人民的生产发展。唐宋以来形成的“茶马互市”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经济上互相补充、交流关系的主要形式。商业的发达,反过来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至明代(1368~1644)中晚期,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尤其在江南地区一些城镇的手工业工场与商业中,资本主义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19世纪中后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工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样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较发达的内地大中城市汉族聚居的地区。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

百家姓的形成与发展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个,复姓个,共计个 在中华民族这一大家族中,姓氏何止个,就是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地姓氏,可达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此外,还有地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代地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又宋时吴越王地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地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姓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一种,以祖先地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地百家姓,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地, 如:熊、马、牛、羊、龙、风、山、水、花、叶等. 但可惜这只是一些推测.由于年代久远,史前无据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因为当今地“熊”、“马”、“牛”、“龙”、“花” 等姓氏,于史书及传说中均可查出源出,但并不与图腾有什么联系.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罴、貅、貔、虎”等.这些“熊、罴、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地名号.但这些氏族地名号究竟是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地姓氏,也已难寻蛛丝. 有案可查地是“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姜:相传炎帝(神农氏)姓,是少典之子,因生长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得姓为“姜”.又姜和羌虽同韵而不同声,但音特别相近.且两字都有“羊”字头.一个从羊从女,一个从羊从人.从“羌”字地组成看,羌即“羊人”.上古时代晚期,羌族居住在我国地北部,其部族或氏族地图腾可能是羊.而姜族则是羌族地一支,或许因为语音地误差而化“羌”为“姜”,或许是母系氏族地母权影响,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炎帝以“姜”为姓,不是偶然,炎帝恰恰是古羌族支系氏族部落地首领.以炎帝、黄帝为首地原居于陕、甘、青一带地古羌戎部族地一支,在东进中原地过程中,与东夷等部族融合,成为汉族地前身华夏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地字为姓氏. 年: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应是其名,“王子”则是表明其身份地,如“公子”、“公孙”),年夫地后人以其名中地“年”字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熊:上古五帝之一有颛顼(闹旭氏,姬姓),其后人重黎在帝喾时担任火官,被帝喾赐为“祝融氏”.共工氏作乱时,祝融奉命平叛.叛乱虽被平息,但祝融并未将共工氏成员全部消灭.祝融以此获罪,被帝喾杀掉.祝融死后,其弟吴回担任火官,依旧称祝融氏.吴回有子陆终,娶鬼方氏首领之妹女聩氏为妻,生八子,其中第六子叫季连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牛:西周宋征子之后有任司寇地牛文.牛文之后以其中地字“牛”为姓氏 鱼:系出子姓.春秋时,宋襄公地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其后人以其字中地“鱼”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井:春秋时,虞国有大夫井伯.井伯之后以其字“井”为姓氏.晋灭虞国之后,井伯地后代井奚逃入秦国.秦穆公以井奚为大夫,封邑于“百里”.井奚便号“百里奚”.百里奚地支子依旧以“井”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牧:上古时代,黄帝以“力牧”为相.力牧地后人用其字“牧”为姓氏 终:上古时祝融弟吴回(后也称祝融氏)地儿子为“陆终”.陆终后代支系中,有地以其先祖名地“终”字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族的发展和文化#精选

简单梳理汉族的发展和文化 班级:10政治(本)姓名:元通学号:20100304041091 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民族”?你可能说你是汉族,但对于汉族,你又了解什么?又知道一些什么呢?汉族在我们大家庭中是占大多数的,有多少人知道汉族的形成和汉文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一、汉族的形成: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

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汉族简介

汉族简介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92%。还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是外族对华夏族的称呼。称谓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汉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民族迁徙和融合,使汉族不断得以发展兴旺,逐渐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体族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中国各地皆有分布。 汉族,即广义的汉人,“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就史料记载汉族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远古的华夏部落,为当代中国主要民族。 在历史上, 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 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汉族又称为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 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体族群。占中国人口90%以上,占新加坡人口74%,占马来西亚人口24.5%。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

10441万余人(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汉族所用的汉语属汉藏语系。经过数千年的互动演化,现代汉语分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话、平话、晋语。 语言学界传统认为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此外,有的学者还将闽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汉字,就没有汉族。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 汉代以后,在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族人口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人口达1.5亿,(何炳棣

汉民族文化对楚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汉民族文化对楚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D工商082班施静 510832201 摘要:楚地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接受四方百族文化洗礼和恩惠,楚辞便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精神,兼容并蓄的态度,展现了中原四方、华夏蛮夷异彩纷呈的文化。因此,楚辞吸收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楚辞的形成与发展,楚辞形式层上与中原文化的渊源,楚辞内容层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可以看出,汉民族文化对楚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楚辞汉文化形成发展影响 一、楚辞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晚期,楚国就有了中原地区很少见的冶铁业,近年在河南淅川县发掘的楚墓中,发现了一支玉柄铁匕首,更说明楚国冶铁业的进步。经济的高度发展给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楚国发达的经济,只是给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某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生根于传统文化,并受着社会、时代的制约。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起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首先,发达而又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孕育着伟大的诗人,它是楚辞产生的土壤。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代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当中原地区的正统经典把古代遗留下来的美丽神话一概加以“历史化”时,地处南方的楚国仍然存在着许多瑰丽的神话;《汉书》就说,“楚人信巫鬼而重淫祀”。这样的风俗,在神话传说的保存和流传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楚辞《九歌》是经屈原加工过的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其中就可以看出楚地的风俗是如何富有神话的意味和色彩。 “楚辞”产生之前,北方诸子散文达到了鼎盛期,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中原地区传统的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与屈原和楚辞的产生也有密切关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多方面描写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艺术手法上,它大量运用比、兴,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在南北文化的交流中,《诗经》给楚辞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楚辞中的比兴手法和面向现实的精神,显然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国、积极奔波,在统治者中寻找“知音”;而列国君主也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自古就以交际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8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金属器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 世纪的夏代,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 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礼仪包含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又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礼的繁体字“礼”,左边代表神,右边是向神进贡的祭物。因此,汉代学者许慎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犹太教的起源及发展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一经典和教规 经典 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西伯来圣经》的前五卷书称为《妥拉》,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第二部是《塔木德》,第三部是《米德拉什》。除《妥拉》外。犹太教典籍多是一些阐释与评注式著作,由于编纂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常常出现相互包容和交叉评注现象。 基本教义 基本教义以摩西·迈蒙尼德于12世纪归纳的13条为核心: 1.创造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 2.创造主为独一无二真神。 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 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 5.创造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 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 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 9.律法不可更易。10.创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 11.创造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13.人死后将复活。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

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二起源和形成 众所周知,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在那里, 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 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生子以撒, 以撒生子雅各。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 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约公元前172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Moses)。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统治者的奴役, 决心离开埃及, 回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迦南, 重新开始自由的生活。约公元前1290年, 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法老军队的追击, 出埃及,

秦_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战线》1998年第9期秦、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尤 中 秦朝的统一,使过去的华夏族与吴、越、巴、蜀、楚人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共同体在两汉期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它就是汉族。 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使汉族中的经济趋于统一。 首先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制的统一。东周后半期,封建领主的大土地所有制与土地的个人私有制同时并存。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按,百姓)自实田”。 即让私人占有土地的地主和农民自动陈报占有土地的实数,按规定交纳赋税,取得土地所有权。这就使以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地主经济在汉族中确立了。在这种经济制度之下,“男乐其畴(农业),女修其业(纺织),事各有序。” 这种农业与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秦朝时期确立,两汉时期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汉族中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促进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必得刻上这40个字的诏书,以期全国物品计量的划一。战国时期,各国车轨宽窄不一,由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即发生交通滞碍。秦朝规定全国造车均宽六尺,于是一车可以通行全国各地。这些都是为了便于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同经济交流。还规定全国范围内货币和土地的计量。黄金称上币,重一镒(二十两);铜钱为下币,重半两。土地面积的计算则规定二百四十方步为一亩。这些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汉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至西汉中期,汉族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都普遍发展起来了,商品经济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发达。正如《史记?平准书》所说的那样:“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又《史记?货殖列传》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桀诸侯强族于京师。”这就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汉族的共同经济生活。 “书同文字”是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促进了汉族中共同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南方的吴、越、楚,西南的巴国和蜀国之间,“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甚至中原的各侯王国地区之间也存在方言和文化生活的地方性差别。周朝在商朝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原华夏族文字,笔划复杂,称为大篆或籀文。春秋中期以后,南方吴、越、楚的文字“鸟书”和“虫书”,又称鸟虫篆、鸟虫籀,是在中原华夏篆书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鸟、虫形美术字,是吴、越、楚人借华夏文字来标自己民族的语言。它接近华夏族文字,但也并不完全等于华夏族的篆、籀文。西南的巴族、蜀族也有自己的文字。秦朝统一之后,李斯订定文字,把中原华夏族的篆、籀文和南方吴、越、楚的鸟、虫书文以及西南的巴、蜀文综合取舍,按同一民族的标准使之规范化,笔划力求简略划一。这种改革规范化了的文字,称为秦篆或小篆。又程邈花了十年的工夫,造成比小篆笔划更为省便的隶书。隶书字形方整,便

简析民族唱法的形成与发展

简析民族唱法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是歌唱艺术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民族唱法是三种唱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中国有56个民族,同时又有许多地方剧种,南北方也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民族歌曲演唱界流传一句话说:北有李谷一,南有朱逢博。中国民族唱法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1945年由歌唱家王昆首演的新歌剧《白毛女》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新歌剧及民族唱法的形成。 【关键词】民族唱法;传统;基础;感情处理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是歌唱艺术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种唱法实际上是由人体作为乐器,通过这个“乐器”而歌唱的技巧。民族唱法是相对于中国而言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汉族而言,由于各地区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唱法及风格也是不同的。民族唱法中语言表达力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民族唱法是三种唱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中国有56个民族,同时又有许多地方剧种,南北方也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民族歌曲演唱界流传一句话说:北有李谷一,南有朱逢博。他们两个是南方与北方不同演唱风格的主要代表。 一、民族唱法的发音特点 汉语发音由于他的特殊性,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要有一至四个音素组成。针对发音的状态和特点的不同,又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类,在声乐演唱中通常称作子音和母音。在吐字行腔和归韵方面又有“五音”与“四呼”。五音指唇、齿、舌、喉、牙的五个吐字发音触及的部位。四呼指四种口型:开、齐、撮、合。它的“四声”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吐字发音十三辙概括了全汉字的辙韵情况,如:发花、姑苏、良七等。吐字归韵注重“字头”,“字身”,“字尾”。“字韵声腔”是民族声乐的重要特征,主张腔随字走,字腔领行。民族唱法的发声理论及技术特征为:刚柔相济,上抗下坠,气沉声高,声前人后,抑扬顿挫,精气神意,沉浮提落。 二、民族唱法的形成基础 中国民族唱法源于中国民歌和戏剧曲艺,构成了歌唱、表演与一体,歌声、形体韵律统一的以“唱”、“念”、“做”、“打”为主的艺术风格特征,强调歌唱“韵味”,耐人回味。民族唱法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歌曲歌唱方法为基础,结合西方歌唱方法的精华,更加具体化、技术化、风格化的中国当代民族唱法的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发展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历史的发展分不开。汉民族共同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无数次复杂的演变中,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从雅言、通语、官话、国语,终于偶然又必然地形成了今天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关键词:民族共同语;发展;演变 汉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远古时期,今天的中国境内居住着很多氏族和部落,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祖先、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传统。在长期的相处和斗争中,分分合合,最终在大融合的趋势下逐步形成了后来成为汉族主体的华夏族。汉语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1汉民族基础方言的形成 1.1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朝代(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黄帝族的语言发展到夏禹时,已由氏族共同语逐渐发展成为部落联盟的共同语。这种原始汉语一经形成,其发展就再也没有间断,直至今日。 商朝已进入奴隶社会,在商王定都殷墟后,形成了以殷墟话为中心的共同语,从商代甲骨文所呈现的面貌来看,汉语的基本要素这时已经具备了。 周本是商王朝部属的部落。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接受了商人的甲骨文,并和商的语言融合。周王朝统治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形成了地域上的几大集团,为满足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形成了一种在夏朝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各地都能通行的“雅言”,即洛阳一带的方言,在当时起着共同语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生产发达,商业兴盛,各地人民交流往来,邻近国家的语言更为接近,大约周、郑、曹、许、陈、宋、鲁、卫、齐等地有了区域的共同语,主要以一地的语言为粗略的基准,不同地域的人之间,说着各方言区中势力最大,虽与其他方言有着或多或少差别,但能够进行交流的语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语言文字影响最大的便是“书同文”的政策,使得汉语在书写形式上进一步固定下来。 汉王朝建立后,社会平稳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长安、洛阳、临淄、成都等大商业都市,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向共同语靠拢,在文化上儒家经典的传习使汉语书面语进一步趋向规范和统一。西汉扬雄的《方言》把没有地域限制的语词称作“通语”“四方之通语”“凡语”,其实就是汉代的共同语。 1.2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

锡克教的起源与发展

◎锡克教的起源与发展 印度除了孕育出印度教、佛教外,亦为锡克教发源地。公元1469年,锡克教教主纳拿克(Nanak)就在印度教﹑回教风行的印度西北部旁遮普省(Panjab)诞生。 纳拿克属于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二阶级- 剎帝利族(Kshatriyas)武士阶级。虽然纳拿克的父母亲都是印度教徒,但纳拿克在七岁入学时便对教导他的印度徒教师反应﹕若要了解全部印度教圣典吠陀经,还不如确实明白宇宙的真神,仰赖祂的慈悲。 纳拿克对宗教富有热诚,对世事极为淡泊,最后甚至离开妻儿至旷野过修道生活,38岁时悟道,人称古鲁(Guru)。「古鲁」为圣教师的意思,自纳拿克后,这个名词遂成为锡克教每任继任者的专有称号。 有鉴于当时强大的回教势力与印回两教不断的宗教纷争,纳拿克便把印度教的梵天神与回教阿拉神加以融会调和,衍生成非印非回、亦印亦回的锡克教。 悟道后的纳拿克回到家中,将所有变卖,施予穷人,并与一位回教徒仆人开始游行布道。主仆二人一面唱歌、一面传讲锡克教信息﹕「天上只有一位神,是印度教徒的,也是回教徒的﹔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区别,人人都可以相信这位神而得到拯救。」纳拿克并在身上缠了一条修行腰带,向大家宣布说﹕「在我面前既无印度教徒,也无回教徒。」 纳拿克终身致力游行布道,足迹北到喜马拉雅山,南至锡兰岛,游行布道期间虽有不少回教徒袭击殴打他,但也有许多人皈依他,这些信徒多是中下阶集的印度百姓。经过了30年的传道生活,纳拿克终于年老力衰,于公元1539年撒手归天,享年六十九岁。 纳拿克死后,由弟子安格达(Angad)继任,是为第二代古鲁(祖师)。接着有三代、四代 至第十代古鲁郭温达辛格(Govind Singh)。 ◎教义与经典 「锡克」(sikha)一词在梵文是门徒或是弟子的意思,因锡克教徒自称为教祖的门徒,故而得名锡克教。 印度教是整个锡克教的信仰核心,然而回教的影响也相当大。锡克教撷取印度教的轮回(transmigration)与业报(karma)观念,认为个人灵魂只有和神结合时,方可脱离生死轮回,进入梵我合一境界。 锡克教徒的神名叫真理、创造者,自太初即存在,是不死不转生的,全宇宙中只有这一位神,除他以外别无他神,经典中常以回教的「阿拉」或印度教的「梵天」交互称呼这位神,是具回教与印度教色彩的一神论宗教,特别在强调人神合一(梵我合一)的思想方面,与基督教的一神论(神人分离,神是神,人是人,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神)大有分别。 锡克教徒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不满妇女受差别待遇,认为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也不赞同印度教的祭司制度、偶像崇拜、繁琐祭祀仪式与朝圣,提倡一夫一妻制,鼓励信徒积极入世,严禁信徒抽烟或是吸毒。 锡克教徒一生中有四次重要仪式﹕出生到寺庙命名﹔到了适当年龄接受洗礼(又称剑礼),成人举行婚礼,死后实行火葬,但是祖师不行火葬,而以建墓掩埋。 锡克教最早的入教仪式始于第十代祖师- 郭温达辛格。最先五位接受洗礼的人分别来自五个种姓,象征各种姓之间的团结与平等。行剑礼时,入教者将剑

第一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中华民族篇 第一课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对中华民族观的理解 教学难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 把民族团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方法:老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课时安排:三课时 当前一再强调要把“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这在许多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者认为可以很轻易地回答:它无非是对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一个总称。 但人们可以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世界上存在着不少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它的成员彼此可以承认是同一国家的国民,却未必在民族上认同有一个共同的总称、如:以往的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但曾几何时便土崩瓦解,它的国民从来不把自己都称为罗马民族或奥斯曼民族。拿近现代来说,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的国民,当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地区的居民,但他们也从没有把自己称为不列颠民族;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它的国民依然把自己称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哈萨克人、格鲁吉亚人等等,没有出现苏维埃民族之类的总称: 可见,中华民族这个被大家认同的总称,并不是同一国家的各族人民当然拥有的名称,更不是某个人所能任意制造出来或宣传而成的名词,而有着深厚的客观依据.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并且有三大印记: 铲形门齿、青斑、内眥褶(zi、zhe)。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於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理印记。

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都跟龙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就是龙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各时期的龙崇拜的不同,演绎了中国灿烂的古老文化。龙的原型和龙崇拜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方向。龙文化的深远影响对中国历代人民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现代社会任然保持了一部分古代龙崇拜的的影子,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起源、龙崇拜、龙文化、发展 根据中国考古现在掌握的资料和古代的一部分民俗资料、文化传承来看,龙的主要形貌特征是蛇身。在秦汉以后,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古籍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南宋罗愿《尔雅翼》所载画龙口诀“三停九似说”也说到“项似蛇”,其次,从出土的文物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出土的有关龙的文物都是马头蛇身,由此可见,中国龙的原型只能是蛇。 但这又引发一个思考,蛇一直被认为是五毒之一,甚至被当做五毒之首。为什么让人们害怕的动物最后成为人们的图腾和精神象征呢?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禁忌某物或者祟拜某物。人们禁忌某物,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不能冒犯、亵渎,不能惹它生气,否则就会招致灾祸;人们崇拜某物,也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预期能够给人们带来某些好处。人们总是根据自

己的需要制造神灵崇拜、向神灵祈求和索取的。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铁的规律。中国的人民崇拜以蛇为原型的龙也就不难解释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古代的科技没有这么发达,很多的现象难以解释,人们就只能以最纯真的方式来表达最深的感受,崇拜油然而生,祈求在祭拜中得到保佑。中国人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一方面喝雄黄酒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更含着深深地文化。雄黄酒一般用雄黄、大蒜、酒和米潲水制成。雄黄,又名石黄、鸡冠石,性温,味苦,有毒。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可治疥癣恶疮、虫蛇叮咬等病症。大蒜也具有杀虫灭菌的作用。酒和米潲水的气味都很浓烈、刺鼻。正因为这样,雄黄酒便用来驱除蛇蝎等毒虫,同时也用来辟邪御凶。其次,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后,需要找到一个精神的寄托,一方面是填补精神的空虚,另一方面是希求能得到保佑。跟人们最近的莫过于生产生活,人们为了祈求能有风调雨顺的气候以保证自己的生产,跟“雨”息息相关的龙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这也就能解释在古代的民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龙王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龙的古典故事了。 龙虽然与蛇有很多共同的方面,龙的原型是由蛇发展而来,但是龙形貌的变化却不是完全遵照蛇形,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在蛇身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如:濮阳蚌塑龙和黄梅卵石龙都是一前一后两条腿。世界上哪会有这种怪物?这就说明:龙的形貌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是逐渐将很多动物形貌特征拼凑起来的、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一前一后两条腿便是龙形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一、语言的起源 (一)语言产生的三个条件 1、心理条件 语言是由词和组词成句的规则构成的。要掌握一种语言,首先必须掌握词,能掌握一个词的词义。我们知道,词义具有概括性,因此要掌握语言,人就必须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瓜”。同时,要掌握语言,还必须具备记忆能力、计划能力、学习能力。先看记忆能力。要掌握词汇和语法,要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再看计划能力。说话人必须持续不断地预先做出计划,决定说什么,并对想说的东西进行组织,才能把话说得前后连贯一致。最后看学习能力。人类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不仅表现在他能够学会复杂而难以掌握的事物上,还表现在学习的速度上。与其他灵长目动物相比,人类通过模仿学会执行简单任务的速度要快得多。举例来说,在日本鹿儿岛上的一小群短尾猴中,要使洗土豆和扔麦子这样的行为扩散开来,需要8年的时间。与此相反,人类的婴儿出生不久就能进行模仿,而儿童通常到三岁时已经能说流利的母语了。这是语言产生的心理条件。 2、生理条件 要掌握一种语言,还应该能掌握一个词的音。我们知道,词的音是由音位构成的。一个词的音往往包含几个不同的音位。而这些音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出来的。因此要掌握语言,人就必须具备灵活发

音的能力。这是语言产生的生理条件。 3、社会条件 要产生语言,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配合越来越频繁,相互之间产生了有什么非说不可的需求。这是产生语言的社会条件。在人类的祖先所生活的非洲东部大草原上,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强悍的食肉动物和它们的猎物如同军备竞赛般共同进化了数百万年。早期的人类为了在那里生存下来,不得不依靠建立比有蹄类动物的种群更大、更有组织的社会性群体。 (二)语言起源的时间 人类社会是在什么时间具备产生语言的三个条件从而产生语言的呢?据遗传学家、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大概是在距今五万年前的旧时器时代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据古人类学家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这个时期,智人的脑容量已经与现代人的脑容量基本相同,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智人的口腔和牙齿的构造也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具备了灵活发音的能力。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个时期,在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很重要的里程碑,例如一些山洞里的壁画,埋葬死人的坟墓以及墓里陪葬的花草。从这些可以认为那时的古人已经有了艺术和宗教的萌芽。同时大约在五万年前,有证据证明人类第一次在航海的技术上有了突破,能从亚洲的南部迁徙到澳大利亚。是什么原因使古人在那个时候有了这些突破而有个大跃进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发明了语言。语言能使人能互相沟通从而组织起来去完成一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能传递知识、积累知识,能

《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全面记录,表现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神话以一种浪漫想象来表达神性观念及其灵性世界,远古人类在这种浪漫想象中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起源及归宿。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系统中均有丰富的神话故事。 埃及有太阳神“拉”开天辟地的传说。据说在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努”的体内孕育成形,又从莲花苞中开出水面,显现为一团红日,并成为万物的创造者。“拉”创造了天地、人类和动物。后来,由于人类堕落犯罪,“拉”派遣他的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他们。接着“拉”又回心转意,便以美酒灌醉女儿,使她常卧不醒,人类因此免于毁灭。 巴比伦也有一则创世神话。故事说,起初太空中只有混沌和化身为恶魔的提阿马特的太初深渊。后来.提阿马特生了诸神,诸神反过来剥夺了她的权力。提阿马特为此震怒,准备惩治诸神,诸神得知后十分恐慌,唯有大神安夏尔之子马尔都克对提阿马特无所畏惧,并与之搏斗且战胜了她。马尔都克将提阿马特的躯体撕成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并进而创造了星辰、万物和人类。 中国则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上古时期,天与地混沌未开,像个鸡蛋,盘古就生长在这当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剖,属于“阳”的清而轻的物质上升为天,属于“阴”的浊而重的物质下降为地。盘古也在天地变化之中成长,逐渐其智超过天,其力超过地。这样又经历一万八千年,天极高了,地极深了,盘古的身子极长了,然后才有三皇出现在世间。《旧约》中记载了古代希伯来人的神话创世说。上帝耶和华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捏了一个男人,取名亚当;并取亚当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耶和华使他们结为夫妻并将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生活。之后,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劝诱下,违背耶和华的旨意吃了分辨善恶之树的果子。于是智慧明了,眼睛亮了,他们看到了自己那赤裸着的美丽肉体而耶和华知道后,大发雷霆,他将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让他们去历经人类的各种磨难神话在远古时代是人们对人性与神性、世间与灵界的描迷和解释。古人用神话来说明宇宙的起源和天地万物的存在,体悟并解说人本身的意义。因此,神话中的各种人物神灵、天体神灵、自然神灵和动植物神灵形象构成了远古人类精神认知上的世界全景。当宗教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发展以后,神话的运用及其影响虽然逐渐削弱,但却未曾从根本上退出宗教舞台。世界各大宗教在其发展演变中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其神话形式。现存于世的各大宗教都有各自的神话构建,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在信仰生活中的活跃之态。因此,进一步研究当今世界宗教神话体系仍旧很有必要。 (摘编自王晓朝《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1.下列关于神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现着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神话,全面记录着人类的早期生活,神话故事还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 B.神话是远古人类在浪漫想象中用来表达神性观念和灵性世界的,随着这种表达,远古人类也就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起源及归宿。 C.古人用神话来说明宇宙是如何起源和天地万物为什么存在,同时,古人也靠神话来解读人自身的意义。 D.在远古时代,神话是人们对人性和神性、世间和灵界的描述和解释,古人精神层面的世界全景是由神化了的人、天体、大自然、动植物构成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中“其中关于宇

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和发展的探讨

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和发展的探讨 佛教最早起源于古印度,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最早由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汉地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历来均以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派使者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的开始,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中国内地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相传由一匹白马驮经而来,建白马寺来纪念。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的。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藏语意为“上师”。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巴利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我国云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区,那里人民的佛教传统信仰与南亚佛教国(泰国、缅甸等)大致相同。大约是在7世纪中叶,佛教从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那里若干世纪以来,都能保持依照原始佛教的佛法、戒律和进修学的优良传统。傣族男童到了入学年龄必须出家为僧,在寺院学习文化知识,接近成年再还俗。 关于中国佛教的起源有各种说法,其中比较古老而最负盛名的大概有两种。其一是后汉明帝的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纪》的记录:“初,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像焉。”这是中国佛教起源的说法之一。还有佛学界和史学界的不少人士认为: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派郎中蔡音等18人赴西域迎请佛法,在大月氏邀请到天竺(古印度)“沙门”(僧侣)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和佛像到达东汉都城洛阳,最高统治阶层由此开始信佛,因此他们以公元67年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中国佛教的发展史大致如下: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佛教在统治阶层已有了相当的影响,并开始传到民间,这时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出家当和尚的人朱士行,他于公元260年西行求法,开西行求法之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3年),由于统治高层的需要和提倡,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印度佛教主要派别已进入中国,各地广修佛寺,削发出家的僧侣人数也迅速增加。南朝梁武帝还亲自制文发愿,舍道归佛,四次舍身同泰寺,将佛教定为国教。 北魏末年,全境有“僧尼近200万,寺院3万所。”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兴盛。 北魏武帝时,佛教在中国受到一次大的打击,即佛教史称的“三武一宗法难”

浅析元代疆域形成和发展

试论元代疆域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是中国边疆学基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民族融合的特点。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征服了横跨欧亚的大片土地,建立皇族领地分封制,形成了西北四个汗国。实际上,元朝的疆域只是指皇帝直接统辖的领土。由于元代统治者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又使得元代疆域的形成和统治产生了不同于中原王朝的特殊之处。 【关键词】元代疆域;民族政策;发展 中国边疆是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的。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更有着源远的历史特点。中国是世界各早期文明国家中惟一没有中断自身文明发展过程的国家,中国边疆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历史的连续性以及多民族的融合是中国边疆的两大特点。中国边疆和中国民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中国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各民族在自身发展基础上的融合是构成统一多民族中国边疆的基石。这种融合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双向融合,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 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其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东辽”。此时的“天下”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并被赋予了国家的内涵,边疆开始在国家体系的范围内形成。并随着统一多民族的历史进程一同发展、变化。汉唐时期是汉文化的蓬勃发展期,中原王朝不断向周围实行“开地广境”,扩大领土;另一方面,周边少数民族也不断完成统一,处于一个扩张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主基调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两汉与匈奴、隋唐与突厥的冲突方面。而这一冲突正是古代疆域在汉唐时期逐渐变化的过程.其结果表现为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吸收以及少数民族的融合和认同。自唐朝衰亡,中国的历史又一次进人大分裂时期并持续了近400年.先是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其后北宋虽然统一了五代十国的旧地,但在元朝统一之前,却始终处于宋、辽或宋、金两大政权对峙与争战。因此.在这样分裂与扰攘的时代.无法寻找出一个中心点去确切地描述中国疆域。 从历史角度看,元朝起始年代应为成吉思汗称帝建国的1206年。13世纪,蒙古人的征服战争震撼了整个欧亚大陆。前后80年间,蒙古兵锋所指,东及日本,西达中欧,北迄西伯利亚,南至爪哇、越南、缅甸,缔造了历史上幅员最为广阔的陆上帝国——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及其继任者创建的蒙古帝国,按照蒙古人的观点,大蒙古国的人民、土地是成吉思汗家族——“黄金氏族”全体的共同财产。蒙古帝国实行皇族领地分封制,随着扩张,遂形成和奠定了西北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利汗国,称“宗藩之国”。元世祖忽必烈作为第五位大汗。具有蒙古大汗与中原帝王的双重身份,各宗藩国奉之为宗主,名义上将统有的包括各宗藩国的所有地域看成为大元的版图。许有壬在《大一统志序》说:“我元四极之远,载籍之所未闻,振古之所未属者,莫不涣其群而混于一。”《元史·地理志》记载:“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明元代领土之大。超过了汉唐盛世。这些说法都将西北各汗国领地视为元朝疆域所及。仅此看来,元朝的疆域似乎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实际上,即位中原的忽必烈是管不到这些“宗藩之国”的领地的。虽说忽必烈建立的“大元”就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的延续,但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皇位胜利后,决定了帝国的发展方向以中原汉地为重心,不得不顺应汉地形式采用汉制,更多地扮演中原帝王的角色。忽必烈采纳谋臣刘秉忠的建议,采用《易经》乾卦“大哉乾元”卦辞,另建国号为“大元”。其《建国号诏》中说:“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显然,元世祖更愿意以继承中原正统自居,视元朝为历史“中国”的延续。 实际上,自忽必烈立国中原、建立元朝起,蒙古帝国业已名存实亡。西北诸宗藩国地域相隔遥远,因民族、文化不同。要维持长久的一统局面是很困难的,必然会走向独立。建制中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