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_李相博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_李相博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_李相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172 2012年4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39 No.2 文章编号:1000-0747(2012)02-0172-0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李相博1,刘显阳2,周世新3,刘化清1,陈启林1,王菁1,廖建波1,黄军平1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31);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Z-EW-104-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08ZX05044-2-8-2)

摘要: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与长10油层组的油源、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分为2种类型,第Ⅰ类来源于长7烃源岩,第Ⅱ类来源于长9烃源岩;陕北地区长10油层组的原油主要来源于长9烃源岩。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藏均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但前者在第1期(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就达到了油气充注的高峰期,而后者在第2期(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期)才达到油气充注高峰期;陕北长10油层组也存在2期成藏,但2期油气呈连续充注,大致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早期一直持续到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中后期。长9与长10油藏有“上生下储”、“侧生旁储”及“自生自储”3种成藏模式。图10参22 关键词:油源对比;成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长9油层组;长10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Hydrocarbon origin and reservoir forming model of the Lower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Li Xiangbo1, Liu Xianyang2, Zhou Shixin3, Liu Huaqing1, Chen Qilin1, Wang Jing1, Liao Jianbo1, Huang Junping1

(1. Northwest Branch,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Lanzhou 730020, China; 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 710018,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Research,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biomarkers in source rocks and crude oil,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and basin model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il sourc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and reservoir forming model of the Chang 9 and Chang 10 oil-bearing formations,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The crude oil of Chang 9 in the Longdong and Jiyuan area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ype crude oil originat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within Chang 7, while type crude oil came from the source rocks within Chang 9.

ⅠⅡ

The crude oil of Chang 10 in Northern Shaanxi originated mainly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Chang 9. The Chang 9 oil reservoirs in both the Longdong and Jiyuan areas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hydrocarbon injection. The former reached the peak period of hydrocarbon injection in the first period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Middle Jurassic Zhiluo Formation), while the latter in the second period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Lower Cretaceous Zhidan Formation). There are two periods of continuous hydrocarbon injection in Chang 10 of Northern Shaanxi, generally from the early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Middle Jurassic Zhiluo Formation to the middle-lat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Cretaceous Zhidan Formation.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s in Chang 9 and Chang 10, i.e.

“upper generation and lower storage”, “adjacent generation and lateral storage” and “self-generation and self-storage”.

Key words:oil-source correlation; reservoir controlling factor; reservoir forming model; Chang 9 oil-bearing formation; Chang 10 oil-beari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0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陆上重要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其主要含油层位。前人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将延长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1—长10共10个油层组[1](长1—长6为延长组上组合,长7—长8为延长组中组合,长9—长10为延长组下组合)。由于以往的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长8油层组以上,所以对长9 油层组与长10油层组的认识程度较低,且存在争议。在油气来源方面,段毅等[2]与张文正等[3]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9原油主要来自长7段烃源岩,只有志丹地区长9原油来自于长9段烃源岩,但笔者认为陇东地区长9原油明显存在自身油源的贡献。杨华等[4]认为陕北地区长10 原油来自长7段烃源岩,但李士祥等[5]认为这一地区长10

2012年4月李相博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173

原油可能主要来自长9段烃源岩。在油气充注方面,李元昊等[6]认为鄂尔多斯湖盆西北部长9油藏发生了2次大规模的幕式充注,主要成藏时期为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而王传远等[7]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藏只经历了1期油气充注,时间为早中白垩世。

本文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对长9和长10油藏的油气来源、成藏期次、成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等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以期为长9与长10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1 样品采集与分析

本次研究在鄂尔多斯盆地内系统采集了21个烃源岩样品、11个原油样品和14口井(共计384个测试点)的包裹体样品,此外,还收集了前人部分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的分析资料(其中烃源岩样品7个、原油样品15个),样品分布见图1。样品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长安大学流体包裹体测试中心进行。

图1 研究区及样品位置分布

2 油气来源分析

2.1 长9原油来源

2.1.1 原油类型划分

通过对研究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将长9原油划分为2类。

第Ⅰ类原油的姥植比(Pr/Ph)值为0.99~1.21;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很低,远小于C30藿烷(见图2a),C3017α(H)-重排藿烷与C29降藿烷的比值小于1;C20、C21、C23三环萜烷分布大多呈“上升型”,也有的呈“山峰型”;新藿烷Ts和Tm含量较低,Ts/Tm值为1左右;重排甾烷和升孕甾烷含量较低,孕甾烷含量中等,孕甾烷+升孕甾烷与规则甾烷的比值为0.04~0.09;ααα20R C27、C28、C29甾烷(图中简称C27、C28、C29)呈“L”型分布(见图2b)。这类原油包括定86、安44、安75、白227、西62和镇150井原油,主要分布在姬塬和陇东地区。

第Ⅱ类原油的Pr/Ph值为0.84~1.24;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高(见图2c),C3017α(H)-重排藿烷与C29降藿烷的比值大于1;C20、C21、C23三环萜烷呈“上升型”分布;Ts和孕甾烷含量很高,且Ts含量远大于Tm;升孕甾烷含量较低,孕甾烷+升孕甾烷与规则甾烷的比值为0.11~0.18,重排甾烷含量较高;ααα20R C27、C28、C29甾烷呈“L”型分布特征,且ααα20R C27甾烷略占优势(见图2d)。这类原油包括白257、庄14和元427井原油,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

2.1.2 长9油源对比

由于长7与长9烃源岩的沉积、成岩氧化还原环境存在明显差异[3],因此,可以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分析。

对比原油与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谱图(见图2、图3)发现,长9第Ⅰ类原油与长7烃源岩(泥质烃源岩或油页岩)具有相似性,均以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较低(或异常低)、C30藿烷含量高(见图2a、3a、3c)、重排甾烷含量较低为特征(见图2b、3b、3d),而与长9烃源岩存在明显的差别(见图3e、3f)。

长9第Ⅱ类原油与长9段烃源岩表现出很好的相似性: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高,重排甾烷、C30藿烷含量较高,Ts含量高且Ts含量远大于Tm(见图2c、2d、3e、3f)。

这些认识与前人[2-3, 8]对延长组烃源岩和原油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在陇东地区部分长9原油中检测出了很高含量的C3017α(H)-重排藿烷。这一发现说明陇东地区存在长9烃源岩的油源贡献。

原油与烃源岩C30重排藿烷/C30藿烷-Ts/Tm相关性、ααα20R C28/C29-ααα20R C27/C29相关性及Pr/Ph-Ts/(Ts+Tm)相关性(见图4)也反映出,长9第Ⅰ类原油和长7暗色泥岩或油页岩特征相似,而第Ⅱ类原油与长9

174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39 No.2

图2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2类原油中部分钻井甾、萜烷烃质量色谱图

图3 鄂尔多斯盆地长7与长9烃源岩抽提物中甾、萜烷烃质量色谱图

2012年4月 李相博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175

图4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2类原油与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对比

泥质烃源岩特征相似。综上分析认为长9第Ⅰ类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而第Ⅱ类原油主要来源于长9烃源岩。 2.2 陕北地区长10原油来源

陕北地区王519、高31、高52和高44井长

10原

油中甾、萜烷烃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原油Ts 和C 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高,C 30藿烷含量较高,且Pr/Ph 值均大于1(见图5a 、5b 、5c )。这些特征与该地区长

9

段烃源岩具有相似性(见图5d 、

3e ),而与长7段烃源岩可比性小(见图3a 、3c )。上述长10原油分析结果与张文正等人[3]对该地区长9烃源岩的分析结果一致。

图5 陕北地区长10原油与长9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参数对比(m/z=191)

对上述4个原油样品及高44井3块烃源岩(黑色泥岩)样品进行碳同位素组成测定发现,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平均值为?30.0‰,原油碳同位素组成平均值为?32.0‰,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平均值略重于原油,指示了油气的近距离运移和同位素分馏效应,这与油源对比结果相吻合。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陕北地区长10

原油主要来自

长9烃源岩,考虑到其他学者的研究证据[4],也不排除

有少部分长7油源贡献的可能。

3 成藏期次分析

3.1 长9油藏成藏期次 3.1.1 流体包裹体研究

油气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油气成藏期次的一种有效手段[9-10]。根据次生矿物形成序列及包裹体产状,可以在陇东和姬塬地区长9石英颗粒、长石解理缝充填物、胶结物中识别出早、晚2期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包裹体,其中以石英颗粒中的2期包裹体最为常见。早期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的早期裂隙(颗粒内部裂隙,未切穿颗粒)或溶蚀孔中,一般为浅色,直径0~14 μm 不等,形状多为椭圆形、不规则形;但也有例外情况,如陇东地区有些钻井中(如环56井)早期石英颗粒溶蚀孔中的包裹体颜色较深,为深灰—灰色,相态为气液2相,直径一般大于10 μm (见图6a )。晚期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的晚期裂隙(切穿颗粒的裂隙)或胶结物中,颜色为浅灰色—灰褐色,有荧光,直径大多为0~16 μm ,少量达到24 μm ,形状多为椭圆形(见图6b 、6c )。

从2期包裹体均一温度统计看,陇东和姬塬地区特征明显不同:前者早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频在80~140 ℃,晚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频在100~140 ℃,2

期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有交叉重叠现象(见图7a );后者早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频在70~100 ℃,晚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频在110~140 ℃,2期包裹体均一温度

176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 39 No.2

图6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显微照片

图7 鄂尔多斯盆地长9和长10油层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峰值分布截然分开(见图7b )。从2期包裹体数量看,陇东地区第1期包裹体数量略占优势,而姬塬地区第2期包裹体数量占明显优势(见图7a 、7b )。上述情况说明陇东地区很可能在第1期就达到了油气充注的高峰期,而姬塬地区第2期为油气充注高峰期。 3.1.2 沉积埋藏-热演化史分析

将烃源岩埋藏史、地层温度与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3者结合即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9]。以姬塬、陇东和陕北地区3口烃源岩埋深较大的胡148井、午64井及王519井为例,参考了前人在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11-17]和地层剥蚀厚度[18]方面的研究结果,以长

9

或长

10

为底界,利用BasinMod-1D 盆地模拟软件分别对3口井所在地区的沉积埋藏-热演化史进行了分析。

姬塬长9油藏第1期低成熟油气充注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早期持续到侏罗纪末期(距今约为179~151 Ma ),后来由于侏罗纪末期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抬升事件[11-12],在早白垩世初中断;第2期油气充注从下白垩统沉积初期持续到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末期(距今约136~103 Ma ),为主成藏期,油气充注高峰期在志丹组沉积期,油气成藏时间与长7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史一致(见图8a )。

陇东地区长9油藏油气充注历史与姬塬地区有明显

不同(见图8b )。该地区第1期油气充注(直罗组沉积时期)就达到了油气充注的高峰期(包裹体温度可达140 ℃),这显然与该地区地层埋藏史及正常地热梯度相矛盾,究其原因,可能与中侏罗世陇东地区的异常高地热事件有关。据陈瑞银等[17]最近研究报道,在中、晚侏罗世,盆地大部分地区中生界地热梯度为 4.3~4.6 ℃/100 m ,但在庆阳、西峰及其西南部分地区,由于地壳减薄和局部地区隐伏岩浆体加热,地热梯度达到了5.7 ℃/100 m ,这可能是该地区烃源岩率先生烃、第1期油气充注就达到高峰期的原因。第2期油气充注从中侏罗统安定组沉积初期持续到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末期(距今约159~103 Ma ),开始时间明显早于姬塬地区。 3.2 陕北地区长10油藏成藏期次 3.2.1 流体包裹体研究

陕北地区长

10油藏中同样分布

2期流体包裹体:

早期含烃包裹体呈串珠状分布在石英颗粒中(见图9a ),或者呈不规则形状、椭圆形分布在石英溶蚀孔隙中,其个体直径一般为0~14 μm ,大多数无荧光,以液相、气液2相为主;晚期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晚期裂隙中(见图9b ),颜色为浅灰色—灰色,有荧光(见图9c ),个体直径大多为0~10 μm ,少量为20 μm ,形状多为椭圆形,以液相、气液2相为主。

2012年4月李相博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177

J2a—中侏罗统安定组;J2z—中侏罗统直罗组;J1y—下侏罗统延安组;

J1f—下侏罗统富县组;K1z—下白垩统志丹群图8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埋藏史与油气充注史

测试结果表明,第1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80~110 ℃,第2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10~140 ℃,2期包裹体代表的2次油气充注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间断,而且2期包裹体数目相当(见图7c)。

这一结果与长7烃源岩排烃史相矛盾。目前普遍认为长7烃源岩发生过至少2次明显的生排烃作用(西缘马家滩等局部地区由于受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影响而存在第3次生烃成藏作用),而且由于构造抬升作用,2次生排烃作用之间存在明显间断。同时,上述结果也与由长7供烃的储集层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如李荣西等[10]在陇东油田长3油层组(由长7供烃)识别出2期油气包裹体,早期均一温度峰值在110~120 ℃,晚期均一温度峰值在140~150 ℃,早期和晚期均一温度之间存在明显不连续。以上均说明陕北地区长10原油并非来源于长7烃源岩。

3.2.2 沉积埋藏-热演化史分析

通过恢复陕北地区中生界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见图8c),可推算出第1期油气充注深度为1 615~1 840 m,第2期油气充注深度为1 840~2 507 m。第1期油气充注发生在距今约170~151 Ma,即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早期持续到早白垩世志丹组沉积早中期,第2期油气充注发生在距今约151~100 Ma,相当于志丹组沉积中后期,前后2期油气连续充注。这一油气充注特征虽然与长7烃源岩排烃史相矛盾,但恰好与该地区长9烃源岩埋藏史、排烃史相一致,其合理的解释是:侏罗纪末期的构造运动导致研究区地层抬升,长7烃源岩生排烃史一度中断,但由于长9烃源岩比长7烃源岩埋深大(深度差超过100 m),因此,在构造抬升过程中长9烃源岩始终处于门限深度内而持续排烃。以上均进一步证实了前述“陕北地区长10原油主要来源于长9烃源岩”的结论是可信的。

4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延长组下组合中不同油层组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即使同一油层组在不同地区成藏主控因素也存在差异。目前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志丹—洛川地区长9油藏成藏规律已有了基本一致的认识[2-3],因此本文重点对姬塬和陇东地区长9油藏及陕北地区长10油藏的主控因素进行剖析。

4.1 陇东地区长9油气成藏

沉积-构造演化特征表明[19-20],侏罗纪以前,陇东地区总体为“西高东低”的东倾斜坡;侏罗纪末期以后,盆地东部慢慢抬升,加上天环坳陷向东的逐步迁移,陇东地区发生构造反转,形成现今“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这种“早隆晚凹”的构造反转史使得陇东地区长9油藏油气运聚成藏具有特殊性。

就早期成藏而言,生、排烃高峰发生在中侏罗世,即在构造反转期之前。由此推测,在早期烃源岩生排烃时,陇东地区总体处于油气运移上倾方向,直接来自于东部长9生烃中心的油气(不排除长7油气向下倒

178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 39 No.2

图9 鄂尔多斯盆地长10油层组流体包裹体显微照片

灌的可能)在烃源岩以西的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岩性油藏或构造-岩性油藏),但后期区域“东高西低”构造面貌的形成则彻底改变了油气运聚条件,原先西南物源体系形成的向湖盆中心“下倾”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因构造格局改变而普遍具有“上倾尖灭”现象,虽然后期构造转变一般伴随着早期油气藏的调整甚至破坏,但对陇东地区长9原始沉积格局来说,这种“早隆晚凹”的构造背景反而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

就晚期成藏而言,由于其生、排烃高峰在早白垩世中后期,此时,陇东地区“东高西低”的构造背景与“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雏形已经开始形成,更加有利于由长7供烃的油气藏形成和保存(此时,长9烃源岩位于陕北斜坡的构造高部位,不再向陇东地区供烃)。其成藏过程很可能是:来自长7构造相对低部位的油气在异常压力作用下[2]

,首先沿构造裂缝向下倒灌,然后再侧向经分流河道砂体的输导作用向上运移至“上倾尖灭”砂体中聚集成藏。 4.2 姬塬地区长9油气成藏

如前所述,姬塬地区长9原油来自长7烃源岩,但长7烃源岩顶部与长9储集层之间的纵向距离为180~200 m ,来自长7烃源岩的油气是如何进入长9储集层中聚集成藏的呢?在对典型油藏进行解剖之后,认为控制该地区长9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有:①油气运移的动力。许多学者[2, 21-22]认为研究区长7烃源岩的过剩压力远远大于长9油层组,它们之间相差14 MPa 以上,这个差值足以克服油水密度差产生的浮力,使得油气向下倒灌。②沟通源-储的裂缝通道。通过对研究区胡148井区附近一些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及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发现该地区发育一系列垂直裂缝,它们直接沟通了长7生油层与长

9储集层。③构造特征。“构

造低部位产量低且含水、构造高部位产量高且为纯油”

的现象在研究区具有一定普遍性。 4.3 陕北地区长10油气成藏

长10油藏以构造-岩性复合型为主,且长10原油主要来自于上覆长9烃源岩,

因此影响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包括有利沉积相带、低幅度构造及垂向运移通道(如断裂、裂缝等)。其成藏过程可以概括为垂向倒灌进入、侧向运聚成藏[4],即油气在构造相对低部位垂向注入长10

储集层,然后向构造高部位运移,最终在有利圈闭中

聚集成藏。

5 成藏模式探讨

在油源对比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张文正、段毅及吴保祥等[2-3, 21]的研究结果,可将延长组下部长9与长10成藏组合划分为“上生下储”、“自生自储”及“侧生旁储”3类,与此对应,存在3种成藏模式(见图10)。

①“上生下储”型:以长7或长9为生油层,以长9

或长10为储油层,陕北地区长10油藏(如高52油藏)、姬塬地区长9油藏(如胡148油藏)等均属此类。其油藏类型以纯构造或构造-岩性油藏为主。该成藏模式在盆地中发育较普遍,在长7或长9烃源岩分布范围内均可能出现。

②“自生自储”型:以长9为生油层,油气在烃源岩范围内的长9有利砂体中直接“浸染成藏”。其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如丹49井长9油藏)。该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长9烃源岩发育的志丹—洛川地区。

③“侧生旁储”型:以长9为生油层,油气早期依靠流体势与浮力作用运移到烃源岩范围外的长

9

储集

层中而成藏。其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如华池地区白257井长9油藏)。这类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长9烃源岩发育地区西侧的陇东地区。

2012年4月 李相博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179

图10 鄂尔多斯盆地长9和长10油藏成藏模式图

6 结论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藏存在2类原油,第Ⅰ类原油来源于长7段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陇东和姬塬地区;第Ⅱ类原油来源于长9段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陕北地区长10原油主要来源于长9段烃源岩。陇东和姬塬地区长9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2期不同特征的油气充注,前者由于地热梯度异常在第1期(中侏罗世)就达到了油气充注的高峰期,而后者在第2期(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期)达到油气充注高峰期。陕北长10油层组也存在2期成藏,但2期油气呈连续充注,大致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早期一直持续到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中后期。不同地区因油气来源和其他石油地质条件不同,成藏主控因素也有差异。油气运移的动力、沟通源-储的裂缝及构造特征等因素是姬塬地区长9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早隆晚凹”的构造反转史使得陇东地区长9

油气成藏有其特殊性;而影响陕北地区

10

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为有利沉积相带、低幅度构

造及垂向运移通道等。延长组下部长9与长10成藏组合可分为“上生下储”、“侧生旁储”及“自生自储”3类,与此对应的3种成藏模式分别发育在盆地的不同地区。

参考文献:

[1]

杨俊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Yang Junji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oil-gas reservoirs distribution of the Ordos Basin[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2. [2]

段毅, 于文修, 刘显阳, 等. 鄂尔多斯盆地长9

油层组石油运聚规

律研究[J]. 地质学报, 2009, 83(6): 855-860.

Duan Yi, Yu Wenxiu, Liu Xianyang, et al. Oi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rules of Chang-9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9, 83(6): 855-860. [3]

张文正, 杨华, 李善鹏. 鄂尔多斯盆地长

91

湖相优质烃源岩成藏

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5): 557-562, 568.

Zhang Wenzheng, Yang Hua, Li Shanpeng.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ignificance of Chang 91 high-quality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of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8, 35(5): 557-562, 568. [4]

杨华, 张文正, 蔺宏斌, 等.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10油源及成藏条件分析[J]. 地球化学, 2010, 39(3): 274-279.

Yang Hua, Zhang Wenzheng, Lin Hongbin, et al. Origin of Chang10 oil reservoir in Northern Shaanxi region of Ordos Basin[J]. Geochimica, 2010, 39(3): 274-279. [5]

李士祥, 刘显阳, 惠潇, 等. 陕北地区延长组长10油层组油源对比研究[J]. 低渗透油气田, 2010, 15(1/2): 1-7.

Li Shixiang, Liu Xianyang, Hui Xiao, et al. Research on oil source correlation of Chang 10 oil reservoir group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area[J]. Low Permeability Oil & Gas Fields, 2010, 15(1/2): 1-7. [6]

李元昊, 向慧, 罗安湘, 等. 鄂尔多斯湖盆西北部延长组下部石油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J]. 低渗透油气田, 2009, 14(1/2): 5-13. Li Yuanhao, Xiang Hui, Luo Anxiang, et al. The oil reservoir forming mechanisms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lower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west of Ordos Basin[J]. Low Permeability Oil &

180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39 No.2

Gas Fields, 2009, 14(1/2): 5-13.

[7]王传远, 段毅, 杜建国, 等.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

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分析[J].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4): 47-50,

58.

Wang Chuanyuan, Duan Yi, Du Jianguo, et al. Hydrocarbon migration stages in Chang9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by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J].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9, 28(4): 47-50, 58.

[8]张文正, 杨华, 侯林慧, 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烃源岩

17α(H)-重排藿烷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 D辑: 地球

科学, 2009, 39(10): 1438-1445.

Zhang Wenzheng, Yang Hua, Hou Linhui, et al. Distribution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17α(H)-diahopanes from differen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2009, 52(7): 965-974. [9]周振柱, 周瑶琪, 陈勇, 等. 流体包裹体地层学在石油勘探开发

中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1): 59-66.

Zhou Zhenzhu, Zhou Yaoqi, Chen Y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fluid

inclusion stratigraphy t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1): 59-66.

[10]李荣西, 席胜利, 邸领军. 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

藏期次: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油田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2): 194-199, 217.

Li Rongxi, Xi Shengli, Di Lingjun. Oil/gas reservoiring phases

determined through petrographic analysis of hydrocarbon inclusions

in reservoirs: taking Longdong oilfield, Ordos basin, as an example[J]. Oil & Gas Geology, 2006, 27(2): 194-199, 217.

[11]赵孟为, Behr H J.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镜质体反射率与地热史[J].

石油学报, 1996, 17(2): 15-23.

Zhao Mengwei, Behr H J. Vitrinite reflectance in Triassic with

relation to geothermal history of Ordos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1996, 17(2): 15-23.

[12]赵孟为, Ahrendt H, Wemmer K, 等. 鄂尔多斯盆地志留-泥盆纪和

侏罗纪热事件: 伊利石K-Ar年龄证据[J]. 地质学报, 1996, 70(2):

186-194.

Zhao Mengwei, Ahrendt H, Wemmer K, et al. Silurian-Devonian and

Jurassic thermal events in the Ordos Basin, China: evidence from

K-Ar dating on illites[J].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6, 70(2):

186-194.

[13]任战利, 赵重远, 张军, 等.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J]. 沉积学

报, 1994, 12(1): 56-65.

Ren Zhanli, Zhao Zhongyuan, Zhang Jun, et al. Research on paleotemperature in the Ordos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4, 12(1): 56-65.

[14]任战利.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研究[J]. 石油学报,

1996, 17(1): 17-24.

Ren Zhanli.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geothermal history

and oil-gas accumulation in the Ordos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1996, 17(1): 17-24.

[15]任战利, 张盛, 高胜利, 等.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

区及形成时期探讨[J]. 地质学报, 2006, 80(5): 674-684.

Ren Zhanli, Zhang Sheng, Gao Shengli, et al. Research on region of

maturation anomaly and formation time in Ordos Basin[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5): 674-684.

[16]柳益群, 李文厚, 冯乔.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砂岩的

古地温及成岩阶段[J]. 地质学报, 1997, 71(1): 65-74.

Liu Yiqun, Li Wenhou, Feng Qiao. Paleotemperatures and diagenetic

stage of the Upper Triassic oil sandstones in the Eastern Ordos

Basin[J].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7, 71(1): 65-74.

[17]陈瑞银, 罗晓容, 赵文智,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热异常及烃

源岩热演化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34(6): 658-663.

Chen Ruiyin, Luo Xiaorong, Zhao Wenzhi, et al. Thermal anomaly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s in Mesozoic,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7, 34(6): 658-663. [18]陈瑞银, 罗晓容, 陈占坤,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

估算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2006, 80(5): 685-693.

Chen Ruiyin, Luo Xiaorong, Chen Zhankun, et al. Estimation of

denudation thickness of Mesozoic strata in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5): 685-693.

[19]Li Xiangbo, Liu Huaqing, Wanyan Rong, et 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and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Late Triassic

Ordos[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9, 83(6): 1136-1147.

[20]李相博, 刘化清, 陈启林, 等.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迁移演化

与坳陷西翼油气成藏[J]. 地质科学, 2010, 45(2): 490-499.

Li Xiangbo, Liu Huaqing, Chen Qilin, et al. Migration history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of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effects o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depressio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2010, 45(2): 490-499.

[21]吴保祥, 段毅, 郑朝阳, 等.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王洼子地区

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与油气运移研究[J]. 地质学报, 2008,

82(6): 844-849.

Wu Baoxiang, Duan Yi, Zheng Zhaoyang, et al. Fluid overpressure

and migration of oil and gas from Chang 9 Member in Gufengzhuang—Wangwazi Area, Ordos Basin[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8, 82(6): 844-849.

[22]李兴文, 李仲东, 过敏, 等. 鄂尔多斯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过剩压

力与油气关系[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3): 294-298.

Li Xingwen, Li Zhongdong, Guo Min, et al. Relations of overpressure and hydrocarbons in the Mesozoic of western Mahuangshan,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3): 294-298.

第一作者简介:李相博(1965-),男,甘肃环县人,博士,中国石油勘

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535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油气战略规划研究所,邮政编码:730020。E-mail: lixiangbo911@https://www.360docs.net/doc/d31133535.html, 收稿日期:2011-06-25修回日期:2011-12-18

(编辑胡媛绘图刘方方)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第44卷 第4期西北地质Vol.44 No.42011年(总180期)NORTHWESTERN GEOLOGY 2011(Sum180) 文章编号:1009-6248(2011)04-0122-10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 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宋和平1,张炜2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100; 2.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队,陕西西安 710043) 摘 要:三叠系延长组上组合地层作为下寺湾油田的主力油层段,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其后备资 源日显不足。通过对近年来下寺湾地区探井含油层段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叠系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 -长10段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本文针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8段,对其沉积微相、砂体形态、 储盖组合、构造形态、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下寺湾油田持续稳步发展寻找到层系接替 资源。 关键词:三叠系延长组;层系接替;储层特征;构造形态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下寺湾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境内,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为一西倾单伊陕斜坡的南部(杨俊杰,2002)(图1)。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比较富集的地区之一,面积约2 285km2。该油田经历了3个勘探开发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长庆石油勘探局对甘泉县桥镇以东、王坪以西一带进行了勘探验证,钻探127口井,其中试油108口井,87口井获工业油流,主要含油层位为延长组长1、长2和延安组延7、延9、延10油层,探明含油面积84km2,地质储量2 127×104t;第二阶段是1987年组建延长油矿管理局下寺湾钻采公司,采取“滚动开发,以油养油”的战略,主要围绕已有探井扩大生产规模,到2001年先后在柳洛峪南部、雨岔西部、张岔、北沟、川道-龙咀沟、道镇等区块对延长组长2、长3、长6油组进行了勘探,累计探明含油面积408km2,已探明地质储量11 600.8×104t;第三阶段是2008年开始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进行勘探,相继发现了柳洛峪区块延长组长8,雨岔区块延长组长7、长8、长10,川道-龙咀沟区块延长组的长7、长8油层组。 随着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上组合地层开发状况的日趋饱和,可用于继续勘探开发的后备资源面积日渐减少。笔者依据近年来在下寺湾地区探井钻遇油层特征,主要针对三叠系下组合地层进行综合地质研究,为下寺湾油田稳步增长寻找到接替性油藏资源(裘亦楠等,1994,1998;李道品,2002)。 1 区域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拗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宇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经过长期的地质发展演化,形  收稿日期:2011-05-24;修回日期:2011-11-21  基金项目:下寺湾采油厂“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2008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宋和平(1966-),男,陕西甘泉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应用及研究工作。E-mail:shp663@163.com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时间:2007-08-03 08:41:19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T3y1、T3y2、T3y3、T3y4、 T3y5,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延长组基本以北纬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100-600m之间不等,南部厚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3200m。其沉积特征如下: 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流沉积。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含长10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 延长组二段(T3y2):与T3y1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本段长9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在长9的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厚约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8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 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7、长6、长4+5油层组。长7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7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由于泥岩中夹带多层凝灰岩,在井下表现为特征明显的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等特点。长6主要为一套中细粒灰绿色砂岩沉积,在盆地北部、东北部发育五个大型三角洲沉积,而在盆地西部及南部主要发育水下扇及扇三角洲沉积,是延长组重要的储油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从下向上表现为倒三角形偏负特征。本段上部长4+5油层组总的来说由泥岩、砂岩组成,俗称“细脖子”段,相对来说下部为砂泥岩互层,局部砂岩含油,而上部主要由深色泥岩组成,是延长组的第三套生油岩,为次要生油层。 延长组四段(T3y4):本段地层在南部及西南部部分遭受剥蚀,保存不完整。从岩石类型看,全盆地基本一致,为浅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灰色粉砂质泥岩,砂岩呈巨厚块状,具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和钙质胶结为主,厚200-250m,沉积厚度仍表现为北薄南厚,粒度北粗南细,庆阳、华池一带沉积最细,夹层增多。根据砂岩发育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长3、长2油层组,相对来说长3砂岩中泥岩夹层多且厚,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视电阻率曲线呈锯齿状,而长2则主要以厚层状、块状大套砂岩组成,泥岩夹层小且薄。自然电位曲线以箱状为主,视电阻率呈稀锯齿状。 延长组五段(T3y5):由于第五段沉积后盆地抬升并遭受侵蚀,因此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第一章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位置 答:成藏研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基本的成藏条件或要素、成藏年代、成藏动力(运聚动力)、油气藏分布规律或富集规律等。 赵靖舟将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称为“油气成藏地质学”(简称成藏地质学),认为它应是石油地质学中与石油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静态的成藏要素、动态的成藏作用和最终的成藏结果,涉及生、运、聚、保等影响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运、聚、保。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2)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3)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4)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5)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在盆地早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本成藏条件的评价研究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研究的重点是运聚动力学、输导体系的研究、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在成藏动力系统的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等。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 2)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 3)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4)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高素质的石油地质科学地质工作者须备的基本素质: ①1知识+4种能力+2种意识②扎实的背景知识 ③细致的观察能力④全面准确的信息识别能力丰富的想象力⑤周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⑥强烈的创造意识 ⑦强烈的找油意识 第二章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 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 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文献综述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专业______地质学_______ 班级__ 资信研10-4班___ 姓名______蔡晓唱_______ 学号_____S1*******_____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气运移、成岩作用、盆地分析研究相互渗透,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将成岩作用、油气的成藏史等纳入到盆地发展演化历史中统一考虑,是当前研究的一个趋势所在[1]。本文从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藏期次、示烃成岩矿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成岩过程中自生石英数量的变化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岩性油气藏中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五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储层成岩作用与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的关系。 1 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 由有机质转化来的有机流体是整个地壳流体活动的一部分,对成岩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盆地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有机质转化形成的有机酸引起了地质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溶解矿物,形成次生孔隙[2]。有机酸主要由干酪根含氧基团的热催化断落、烃类与矿物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原油微生物降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转化而来,但就其生成时间而言,尚未有定论。泌阳凹陷碎屑岩储层在碱性-强碱性原始地层水中发现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不但丰富了次生孔 为石英自生加大提供了新的解释。塔中隙的成因理论,而且石英溶解所产生的SiO 2 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后因淡水注入而使烃类被氧化,所产生的有机酸促进了钾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导致了次生孔隙的发育。 除有机质转化产生有机酸外,油气的产生对成岩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油气运移成藏的成岩记录是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反演成藏过程的基础,国际上对储层中烃类流体充注与成岩作用关系给予高度重视。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烃类流体侵位与储层成岩作用”领域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早期烃类流体侵位有利于优质储层形成,二是储层成岩纪录有助于重构油气成藏过程[3]。1999年和2000年AAPG年会曾将“成岩作用作为烃类流体运聚记录”作为分会讨论的主题,要使叠合盆地成藏年代学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取得进展,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关系,建立起烃类流体运聚-储层成岩作用-烃类流体包裹体-自生矿物形成关系的解释定量模式,为成岩矿物及其包裹的流体化石作为烃类流体运聚的记录提供理论基础。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一方面,储层胶结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成藏条件(温度、压力、流体成分和相态),另一方面,随着含油气饱和度增加,孔隙水流体与矿物之间的反应受抑制(如储层中石英次生加大等)或中止(自生伊利石、钾长石的钠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含油气沉积盆地[24-27]。盆地北以阴山为界,向南经陕西, 至北秦岭;西与六盘山、贺兰山毗邻,向东延伸,至山西吕梁山[7]。盆地横跨内 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五省份,总面积约33×104km2。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2.1.1 大地构造背景 从大地构造背景来看(图2-1),鄂尔多斯盆地地块北隔河套盆地与内蒙地轴 相望,南与秦岭褶皱带相接;西与北祁连褶皱带为界,至东部鄂尔多斯地块[28]。 图2-1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构造格局图(据陈刚,1994)构造区划:Ⅰ鄂尔多斯地块;Ⅰ1天环向斜,Ⅰ2东部斜坡,Ⅰ3东南部挠褶带;Ⅱ贺兰断褶带;Ⅲ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Ⅲ1六盘山-鄂尔多斯南缘过渡带,a 六盘山弧形逆冲构造带;b 南北向构造带;c 鄂尔多斯南缘冲断带;Ⅲ2 祁连—北秦岭带:a 北祁连构造带; b 中祁连构造带; c 南祁连构造带; d 北秦岭带;Ⅳ阿拉善地块(阿拉善隆起);Ⅴ山西地块;Ⅵ伊盟隆起;Ⅶ内蒙加里东海西褶皱带;Ⅷ内蒙隆起。 主要断裂:①离石断裂;②桌子山东断裂;③贺兰山东麓断裂;④地块西南缘边界断裂:(4a)龙首山—查汉布鲁格断裂,(4b)金塔泉—马家滩断裂,(4c)惠安堡—沙井子断裂,(4d)草碧—老龙山—口镇圣人桥断裂;⑤青铜峡—固原断裂;⑥地块南缘过渡带与祁连—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6a)北祁连—海原断裂,(6b)宝鸡—洛南—栾川断裂;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与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7a)临夏—武山断裂,(7b)商县—丹凤断裂。 图例说明:1、祁连—北秦岭变质杂岩(Ar-Pt1),2、一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3、二、三级构造单元分界 2.1.2 研究范围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讲解

卷 (Vo l um e ) 35 ,期 (N u m b e r ) 2 ,总 ( S U M ) 129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 t ec t on i ca e t M e t a l l ogen i a 页 ( Pages ) 190 ~197 , 2011 , 5 (M a y, 2011 )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邓昆 1 , 2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3 , 刘燕 4 ( 1.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9;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 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10; 3. 西北大学 地质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4.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生代构 造背景 、地层体残余厚度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 ,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 ,大体分 为 3个演化阶段 :初始演化阶段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 ; 发育阶段 : 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 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 ,为隆升剥蚀过程 ;调整 、消亡阶段 :石炭纪 - 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 ,但其形态 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 ,为低缓隆起 。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 、残余生烃坳陷 、储集条件 、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 方面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中央古隆起 ; 形成演化 ; 油气勘探 文章编号 : 1001 21552 ( 2011 ) 022*******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 文献标志码 : A 组之上 ,香 1 井是山西组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 ,镇探 1井为太原组不整合于罗圈组之上等 (图 1 ) , 对中 央古隆起原先“L ”形展布形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修 正 ,其隆起的构造高点明显向西偏移 。在环县 、龙门 至宁县一带形成一个寒武系 、奥陶系缺失的三角形 隆起区 , 其面积约 11000 k m 2 。运用古构造图 、构造 顶面图 、构造演化史等构造解析方法 ,认为其形成于 中寒武世 ,并对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 图 2显示 :古隆起顶部在镇探 1 井一线 ,不只缺 失奥陶系 ,而且还缺失寒武系 ,甚至可能缺失部分元 古界 。但是 ,地层的缺失不等于古隆起的存在 ,地层 缺失仅表示地质历史中的隆起 ,并不代表现今的隆 起 。下古生界展布特点表明 ,存在一个加里东期 - 早华力西期的古隆起是无疑的 。但它并不代表这个 古隆起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存在 。在拉平的石炭系 底面构造剖面图上存在一个削顶的隆起构造 ,说明 0 引 言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单元 ,同时也 是控制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之一 。关于鄂尔多斯盆 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等 ,前人已有大量研究 ,给出 了多种解释和不同的观点 。主要分歧体现在 : 古隆 起形成时代 、分布特征 、演化阶段和形成机制等 ,形 成于中新元古代 (汤显明和惠斌耀 , 1993 ) 、早寒武 世 (黄 建 松 等 , 2005 ) , 早 奥 陶 世 (张 吉 森 等 , 1995 ) 、中奥 陶 世 (解 国 爱 等 , 2003 , 2005 ) 、石 炭 纪 (王庆飞等 , 2005 ) 。形成机制的观点有 : 伸展背 景 下均衡 翘 升 (赵 重 远 , 1993① ; 何 登 发 和 谢 晓 安 , 1997 ) ,构造地体拼 贴 (任 文军 等 , 1999; 解国 爱等 , 2003 , 2005 ) ,继 承基 底 构造 格局 (贾 进 斗 等 , 1997; 安作相 , 1998 ) 。本文结合最新钻井 、测井及地震资 料分析的基础上 ,如灵 1 井是太原组不整合于长山 收稿日期 : 2010 203 216;改回日期 : 2010 205 217 项目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 973 项目 ) ( 2003CB214601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 邓昆 ( 1968 - )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 Em a i l: dk_dengk@ 126. co m ①赵重远. 1993. 陕甘宁盆地中央古隆起及其形成演化. 西北大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

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进入现在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蒙古人种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中国民族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盆地沉积演化阶段: 第一阶段:上三叠系延安组。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 晚三叠世的印之运动,盆地开始发育,基地稳定下沉,接受了800-1400m的 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形成了盆地中主要的生油岩和储集层。 第二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延安统沉积后,三叠纪末期的晚印之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顶遭受 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形成了高差达300m的高地和沟谷交织的波状丘陵地形。细 划出了一幅沟谷纵横,丘陵起伏,阶地层叠的古地貌景观。三叠系延长组与上覆 侏罗系富县组地层之间存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行不整合面。 因盆地的西南部抬升幅度较其他地区大,使陇东地区延长统遭受了强烈的 风化剥蚀。所以陇东的测井剖面上普遍缺失长1、长2地层,个别井长3甚至长 4+5顶都不复存在。 到侏罗纪延长统顶侵蚀完成,盆地再度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早侏罗世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 在延长统顶部的风化剥蚀面上,侏罗纪早期富县、延10期厚0—250米的河流相粗碎屑砂、砾岩,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沉积,地层超覆于古残丘周围。延10期末,侵蚀面基本填平,盆地逐渐准平原化,气候转向温暖潮湿,从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出现了广阔的湖沼环境,沉积了延9~延4+5厚度250~300m的煤系地层。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与延长顶古残丘,古潜山基本一致具继承性的披盖差异压实构造,成为中生界的主要储集层及次要生油层。 第三阶段: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 延安期末的燕山运动第一幕,盆地又一度上升造成侵蚀,使盆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缺失了延1~延3地层,延安组(延4+5)与上覆的直罗层之间存在一平行不整合面。 中侏罗世盆地第三次下沉,沉积了干旱(氧化)气候条件下的直罗组大套红色河流相砂岩,进而又沉积了上部安定组浅湖相杂色泥灰岩,之后盆地又再度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延长组是盆地内主要的含油层系。根据古流向、盆地周缘古陆形态、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岩屑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延长期存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和南部五个主要方向的沉积物源,且东北和西南物源影响范围广。东北物源以阴山古陆太古代变质岩为主,西北物源以阿拉善古陆太古界片麻岩为主,西南、南部和东南部物源分别以陇西古陆、与盆地南部相邻的秦岭一祁连褶皱造山带和盆地东南缘的古秦岭剥蚀区,岩性以早古生界片麻岩、花岗岩类为主。 关键词:延长组;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 199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工作。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属于地台型构造沉积盆地,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坳陷盆地沉积期,其中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发育大型陆相湖盆,并环湖发育了一系列河流一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这些延长组三角洲体系是盆地主要的含油气体系。环湖三角洲有利于油气的捕俘,但其展布和物性受源区及源区母岩的控制和影响[1]。因此,弄清延长组沉积期的物源位置、阐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对远景区油气储层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3年,魏斌,魏红红,陈全红,赵虹从重矿物分布特征和古流向资料出发,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存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沉积物源[2]。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小层对比及沉积微相划分奠定了基础,对于勘探寻找有利储层,开发提高注采效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央构造带中部,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陕北斜坡、天环拗陷及西缘冲断构造带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图1)。 图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区划图 按照前人的研究成果[3],延长组划分为10个油层组。其中长10-长9为湖盆拗陷初期,长8 —长7 期为湖盆深陷扩张期,长6 —长4 + 5为湖盆抬升回返早期,长3-长1为湖盆抬升收缩晚期[4]。其中从长10沉积期到长8沉积期,盆地

试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对策

试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横跨宁陕蒙甘等多个省区,是国内第二大沉积盆地,对其进行油气地质勘探和开发,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油气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形成和分布特点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策略,包括根据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勘探、加强科研和选区评价、引进新技术提高勘探效率等。 标签: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地质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石油资源,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量煤、碳酸盐岩和其他矿物资源,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受到国内的高度重视。地质学家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进行长时间的勘探,对其地层构造和资源分布特点已经有所了解,现代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必要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现阶段勘探工作的要点。 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及分布特点 1.1 油气形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和西北两地的纽带部位,总面积约为37万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的4%左右,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占全国总储量39%左右,能源资源占全国总储量35%以上,出调量超过50%,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关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的研究主要包括:①沉积控制成藏,从岩层和地理形态特征出发,分析油气层与岩层沉积作用的关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也会受到地理位置、生物、氣候等方面的影响;②运动动力成藏,从油气移动和汇聚角度出发,研究在其运动过程中的物化变化条件,具体包含初次运动和再次运动两个阶段,经过再次运动后,油气储藏趋于稳定[1]。 1.2 油气分布特点 从已有勘探和研究成果来看,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①地质因素变化复杂,由于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和西北地质构造的纽带位置上,既拥有较为稳定的碳酸盐岩结构,又存在盆地自身演化结构,由此导致其油气有不同的形成方式,储藏和分布状态已较为复杂。在进行油气开采前,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分布情况和形成机理等进行研究,为油气开采提供理论支持; ②油层物性较差,虽然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总储存量高,但储层岩主要为砂岩,且含有大量的石英和碎屑。储层岩大部分为黏土框和碳酸盐岩组成的胶结物,岩石渗透率、孔隙度较差,具有较强的非匀质性特点[2]。 2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策略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晚第三纪末,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新统。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地层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岩。 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白垩统,又称志丹群,分六个组,从上往下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及宜君组。 泾川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

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罗汉洞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主要为河流相的砂泥岩沉积。地层厚度100~260米,上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红色细至粗粒长石砂岩,含细砾和泥砾;中部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发育斜层理的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底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黄色中至粗粒长石砂岩为主,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 环河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环县环江。地层厚2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与下伏华池组呈整合接触。 华池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华池县。地层厚29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为主,含中华弓鳍鱼、狼鳍鱼、原始星介、女星介等化石,与下伏洛河组呈整合接触。 洛河组:旧称“洛河砂岩”,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250~400米,从西南往东北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为连续沉积;在沮水以北,宜君组缺失,假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岩性以河流相的紫红、桔红、灰紫色块状、发育巨型斜层理的粗一中粒长石砂岩为主,局部发育夹较多的砾岩、砾状砂岩。含介形类、狼鳍鱼、达尔文虫等化石。 宜君组:主要分布在黄陵沮水、宜君、旬邑、彬县一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一、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 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 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综述与评述 收稿日期:2006-09-19;修回日期:2006-12-11.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编号:2001CB209103)资助.作者简介:张乐(1979-),男,新疆阜康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 -mail :z han gleu pc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133535.html, .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张 乐1,2,3,姜在兴3,郭振廷4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 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4.胜利油田弧岛采油厂地质所,山东东营257231) 摘要:总结了构造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形成断层和裂缝等油气运移通道,还能形成各种构造圈闭,同时也可直接引发油气运移,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与孔隙流体压力有相关性,油气从强压应力区向张应力区运移,张应力区是油气的最佳聚集区;构造应力对油气藏的形成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对其起破坏作用;构造应力还可为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提供能量。关键词:构造应力;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油气分布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7)01-0032-05 传统的油气地质学理论认为,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是浮力、水动力以及异常地层压力;毛细管力一般为油气运移的阻力,其决定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聚集场所的流体势分布。人们也认识到构造应力对油气运聚有重要的影响,但对构造应力在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和分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尚认识不足。在许多情况下,油气运移聚集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1-5] 。构造应力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构造应力产生的热效应对油气生成也有影响。构造应力是各种地质现象与地质过程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不仅控制了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盆地内构造的形成及分布,还影响生、储、盖层的发育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因此,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油气勘探开发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构造应力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构造应力通常是指导致构造运动、产生构造形变、形成各种构造形迹的应力。在油田应力场研究中,构造应力常指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的增量[6]。地应力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和流体压力 等几种应力耦合而成。 1.1 概述 构造应力在油气形成过程中,可为有机质的热演化和转化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已经证实,热量在导致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范畴的烃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壳中最为活跃的能量之一,其产生的能量已为地壳中岩层的各种变形所证实。索洛维耶夫等指出,由构造变形转变而来的机械能是构造变形过程中补充放热的主要原因。机械能可转化成热能,在强烈挤压带,这种热能特别大。其表现形式是: 沿断裂面的摩擦热; 可塑性变形时内部的摩擦热; 应力松驰时的弹性变形热。此外,在构造变形速率极快的情况下,放热发生得更快,并可使围岩的温度大幅度升高,这己被现代地震观测所证实[7-9] 。据钟建华等[3] 对我国湘西沪溪县白沙含油瘤状灰岩的研究发现在野外手标本和室内显微镜薄片中,石油仅分布在剪切破碎带内瘤状灰岩中,而与其相邻的、未受剪切破碎的非瘤状灰岩中却未见石油,从而认为该区剪切作用导致矿物等固体颗粒旋转、位错或断裂,因彼此摩擦或晶格断裂而产生热量,为有机源岩生油提供了附加热能,促使有机质转化为 第18卷1期 2007年2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T URAL GAS GEOSCIENCE Vol.18No.1Feb. 2007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图文稿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文章编号:1000-2634(2005)02-0017-05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3 曹忠辉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主要含气层位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二套烃源岩,源岩类型有煤层、暗色泥岩和灰岩;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障壁砂坝、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和下石盒子组河流相河道砂三套储集体,储集体为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上石盒子组沉积的湖相厚层泥岩为气田区域盖层,局部盖层有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的泥质岩,具有多封盖体系;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式和自生自储式;气田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各种的地质特征表明大牛气田为一典型的复式气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TE112.323 文献标识码:A 大牛地气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和陕西省榆林市交界处,构造位置位于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 [1] (图1)。 图1 气田位置图 大牛地气田钻遇地层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 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在该套地层中发育奥陶系上马家沟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4套气层。在本区大牛地气田主要指的是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 气层。 1 区域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长期稳定发育的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 [2] ,可分为5个原型盆地发展阶段,即中 晚元古代以浅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发育为主的裂陷槽盆地,早古生代以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复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以滨海碳酸盐岩逐渐过渡为碎屑岩台地的联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晚三叠世到白垩纪的大型内陆湖泊、河流沉积的坳陷盆地,以及新生代内陆河湖断陷充填型周缘断陷盆地。5个原型盆地有不同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特征,形成了三套含油气体系,即下古生界寒武2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体系、上古生界石炭系2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含油气体系和中生界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含油气体系,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为一个典型的复式含油气系统。本文所论及的大牛 地气田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含油气体系。 2 复式烃源 大牛地气田存在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 第27卷 第2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Vol .27 No .2 2005年 4月 Journal of South west Petr oleu m I nstitute Ap r 2005  3收稿日期:2004-03-09 作者简介:曹忠辉(1968-),男(汉族),河南新野人,工程师,从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工作。

油气成藏动力学(李萍)

油气成藏动力学 授课老师:罗晓容 学生:李萍 专业:固体地球物理学 学号:200521338 时间:2006年5月30日 浅谈成藏动力学思想在储量计算和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目前,在含油气系统宏观思想指导下进行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是高等石油地质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成藏动力学的思想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模拟后的储量的定量化计算和进而形成新的成藏动力学思想指导下的资源评价的系统方法。本文讲述了学习中对成藏动力学思想的认识,通过对将成藏动力学思想应用于地质分析进行模拟和储量计算的实例分析,将如何应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浅述和分析。 一、关于成藏动力学理论的认识: 1.1成藏动力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史: 成藏动力学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新发展[1],是建立在地球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引入系统理论思想后产生的一门新学科。由于含油气系统在成藏机理方面研究不够。一些学者提出了以系统为指导思想、以地球动力学为基础的成藏动力学系 统。1996年,田世澄首次提出"成藏动力学系统"概念及其分类。1997年康永尚等提出以流体动力学分析为基础的"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分析观。2002年张厚福等提出"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框架。成藏动力学理论针对流体(石油,天然气)成藏动力学环境、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试图解决成藏的宏观机制问题。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这是继陆相生油理论之后由中国石油地质学家提出的又一新的,重要的油气地质理论。 1.2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思路方法 目前较为成熟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思路和方法有以下方面[2]: (1)动力学系统形成的背景研究:研究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学及运动学特征、地层和层序发育特征及时空展布。(2)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研究:分析构造沉积旋回,通过利用测井、地震和实测压力资料计算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和流体势、编制孔隙流体压力剖面图和流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