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观察

合集下载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7例临床护理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7例临床护理
较 隐 匿, 如 能早 期 发 现 , 进行脑脊液检 查 , 及 时干 预 治 疗及 精 心 的 护 理 , 则 预 后 良好 。
【 关键词 】 手足 口病 ; 脑 炎; 肠道病毒 7 1 型;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1 1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B D O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 2 1 . 0 4 9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 2 1— 0 0 9 3—0 2
孙 晓娟
( 南通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 摘
江 苏南通 2 2 6 0 0 1 )
要】 目的 : 探讨肠道病毒 7 l 型( E V 7 1 ) 手足 口病 ( H F N D ) 并发 病毒性 脑 炎患儿 的 临床 特点及 护理 方 法。方法 : 对2 0 1 0年
4~ 7月我科收治 的 6 7例 E V 7 1 感 染手足 口病合 并病毒性脑炎 患儿 的临床特 点及 护理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 6 7例 患儿均 以发 热和( 或) 皮疹起 病 , 神 经系统症状 在发病后 1~ 3 d内出现 , 以惊跳 或肢 体抖 动 多见 4 O例( 5 9 . 7 %) , 早期 给予脱水、 激 素、 静脉 用 丙种球蛋 白等 治疗 , 所有患儿均达到 临床 治愈 。结论 : E V 7 1型 H F MD并发 脑炎病例 , 发病年龄 小 , 病 情进展迅速 , 早期 临床表 现
1 . 2 检查方法
所有 患儿 入院 当天采 集 咽拭子 和肛拭 子 , 应
用肠 道病 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 批号2 0 1 0 0 0 4 ) 检测 E V 7 1 核酸, 采集脑脊 液并 进行脑 电图和头颅 C T的检查 。

小儿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152919 临床医学论文小儿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体会442文章编号:1004-7484(20xx年6月――12月共收治HFMD患儿124例,其中23例并发病毒性脑炎。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8例,年龄0.5-6岁,平均(2.8±0.6)岁,病程3-7d,临床表现为发热23例,头痛7例,呕吐11例,手足疱疹22例,伴四肢疱疹15例,精神萎靡19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6例。

1.2治疗所有患儿严格消毒隔离,在抗病毒抗感染的基础上,甘露醇0.5mL/(kg?次)静脉注射,每4h1次,连用3d,之后逐渐减量,疗程1周;丙种球蛋白1g/(kg?d)静滴,连用2d;甲基强的松龙短期大剂量冲击治疗,以10-20mg/(kg?d)冲击治疗,2-3d后逐渐减量;同时给予护胃、营养支持、降温、止惊、镇静、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

2结果经抗病毒与对症治疗,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2天,随访无任何后遗症。

3护理3.1隔离护理将患儿置于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清洁病房内,限制患儿与家人出入并拒绝探视。

病房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早晚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30min。

室内用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患儿的衣物需经高温消毒后再使用。

患儿呕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后倾倒。

皮疹基本消退与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两个标准。

3.2心理护理疾病易使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同时陌生隔离环境会使患儿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以至于难以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亲近,耐心疏导与安抚,用和蔼、温暖的语言鼓励患儿,消除恐惧心理,必要时可酌情使用镇静剂。

同时还应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介绍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3.3发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每2h测一次体温,防止因高热加重脑缺氧。

对体温超过38℃的患儿,遵医嘱给予小儿口服或注射退热药,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床单及内衣,保持患儿清洁、干燥。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王巧丽;李金娜【摘要】@@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心肌炎等[1].【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04【总页数】2页(P110-111)【作者】王巧丽;李金娜【作者单位】450015,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450015,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心肌炎等[1]。

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可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继而引起神志改变,全身弛缓性麻痹,导致死亡。

2011年4~6月,我院收治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65例,经过精心的治疗,细心的护理,65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6.5岁,平均3岁;住院天数最短的8 d,最长的21 d,平均13 d;临床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发热、呕吐、抽搐、惊颤等症状,体温多在39℃ ~39.5℃。

实验室检查:WBC升高36例;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升高29例;体格检查:有阳性体征的52例。

经抗炎、抗病毒、镇静、营养脑细胞药物、降颅压等治疗措施,效果满意。

本组患儿入院时皮疹已消退者10例。

治疗效果:患儿均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

病程一般为5 ~10 d,最长21 d。

2 护理2.1 消毒隔离病房实行严密单间隔离。

房间每天使用通排风设施,定时开放,必要时使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床头柜、床头、凳子、患儿的用具、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上用品由洗衣房消毒处理;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等量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半小时后倒掉;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洗手或者使用快速手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发表时间:2016-10-22T11:48:57.23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汪立松赵宏[导读] 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极佳。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岭 317500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泽国院区浙江台州 317523【摘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2014年8月-2015年10月)的7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病毒性脑炎患者35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

结论: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极佳。

【关键词】:依达拉奉;病毒性脑炎;作用【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085-01 由多种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称之为病毒性脑炎[1]。

病毒在侵入人体后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病毒和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迅速破坏了神经元,造成血管腔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2]。

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嗜睡等。

我院将7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报告如下: 1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1.1 基线资料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病毒性脑炎患者。

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3~73(33.42±11.54)岁。

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76(35.65±12.41)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病毒性脑炎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根据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呋塞米等)进行脱水,使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退热等常规治疗方法。

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药学监护

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药学监护

p a ma it v l e n t e a s sm e t f r a me t r t c l a d c rid o ta s re f h r c u i a a e o i p t n . h n h r c ssi ov d i s e s n e t n o o o sn a re u e so a ma e tc l r n t s a i t W e n h o t p i p c h e
te ai t s d t d oh si l e s ek adte n i l s sdwt e nm m oe 05gk )nod ro rvn h t n mie opt , a , nt e i t i u d s (. ‘g i re e et p e wa a t t a h wa w n h ma owa u h h mi tp
o a e p s a d E r l r e , n V7 R h 1 NA p s i ewa ig o e t e e eh n -o t o i v sda n s d wi s v r a d f o — u ie s o l ae t i l n e h l i . i i a t h mo t d s a e c mp i t d wi v r c p ai s Cl c l h c h ae t n
中国药 物应 用与 监测 2 1年 8 第9 第 4 02 月 卷 期
C i sJunlf rg plao d ntigV i , o ,u ut02 h ee oraoD u pct n n i r ,o. N . A gs2 1 n A i i a Mo o n 9 4
1 例重症手足 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 患儿 的药学监护
S UN n — io D p r e t P am c 3 2 o i l P a B i g 1 03 hn) Ne g b a ( ea t n o h r ay 0 s t Z , e i 0 0  ̄C i m f , H p ao f j n a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手足 口病 ;病毒性 脑炎 ; 甲泼尼龙 ; 丙种球蛋 白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 75 15 2 .2 [ 文献标识码 ]A
Tr a m e f v r le c p lts c u e y ha d-o t mo h die s a r po to 5 C e e t nto i a n e ha ii a s d b n f o - ut s a e: e r f6 a S s
[ e od ]hn - o- ot i ae v a e cp a t ; e yl lnsln ;a ag bl K yw rs adf t uhds s ;i ne h ism t l Id i 0egmm l ui o m e r l li h pe o o m
现依次为皮疹 、 发热 、 嗜睡 、 肢体抖动 、 吐等 , 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 呕 2例 其余均痊愈 出院 。结论 : 手足 口病并发病毒性 脑 炎多发生在 3岁 以下患儿 , 神经系统症状不典型 , 早期诊 断和治疗病毒性脑炎是救治成功 的关键 , 延误诊治可致神经系统后遗
症 , 至死亡 。 甚
r s fv r d ws e s l ss a i g a d e sa T e s mpo fvr l n e h i sa p a e n t es c n h u t a olwig a h, e , r i s , mb h kn n me i . e o n i h y tms o i c p a t p e r d o e o d t t e f r d yf l n ae l i h o 0 h o t e o s t ft e ds a e S xy t r e c s swee c r d a d 2 c s s h d n r o s s se rsd a e ic a g d Co cu i n : e vr l h n e ie s . it—h e a e r u e n a e a e v u y tm e i u wh n d s h r e . n l so s T i o h l h a e c p ai s c u e y HF n e h t a s d b MD s mo tfe u n l b e v d i h l rn b lw t e a e o h e . e s mp o f n r e s s m r o l i i s r q e t o s r e n c i e eo h g ft re T y tms o e y t a e n t y d h v e tp t . r l ig o i a d te t n e e s n i o s c e su e d .D ly d t ame t ma e d t e e y tm e i u n y i Ea y d a n ss n ame t a se t t u c sf l r me y e a e r t n y la o n v r s s 1 a r r l a e e rs a a d dl da . et h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重 视 患 儿 家 长 的心 理 护 理 , 其 介 绍 本 病 的 病 因 、 疗 过 程 、 向 治
预 后 , 其 积 极 配 合 治 疗 和 护 理 。 心 理 支 持 护 理 能 有 效 降 低 使
手 足 口病 患 儿 及 家 属 的 紧 张 恐 惧 感 , 其 心 理 、 理 应 激 反 应 使 生
丙球 和 甲 强 龙 冲 击 治 疗 , 以及 呼 吸 、 环 支 持 治 疗 为 主 的 综 合 循
治疗 措 施 , 合 相 应 的 综 合 护 理 。 本 组 患 儿 平 均 住 院时 间 为 配
8—1 , 治 愈 出 院 。 5d 均 2 护 理
消 毒 隔 离及 各 种 基 础 护 理 和 专科 护 理 , 密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强心 理 护 理 和 健 康 教 育 。 结 果 严 加 3 6例 患 儿 均 治愈 出院 ,
未 发 生 其 他 并 发 症 。结 论
及 时采 取 有 效 的护 理 措 施 及 健 康 宣教 有 利 于 小 儿手 足 口病 合 并 病 毒 性 脑 炎 的 治愈 。

痛 , 卧 床休 息 , 度 疲 劳 、 养 不 良等 因 素 易 致 病 毒 性 心 肌 应 过 营
本组男 2 例 , 1 1 女 5例 ; 龄 最 小 6个 月 , 年 最
炎 , 此 应 减 少 活 动 , 加 营 养 。有 口腔 破 溃 及 疱 疹 者 应 因 增
11 一般资料 .
大 7岁 , 均 15岁 。临 床 诊 断 均 符 合 卫 生 部 E 7 诊 断 指 南 平 . V1 ( 0 8 重 症 病 例 诊 断 标 准 … 。 患 儿 血 常 规 白细 胞 、 糖 明 显 20 ) 血 升 高 , 分 病 例 A T A T和 C —MB升 高 , 脉 血 气 分 析 部 部 L 、S K 动 分 有 酸 中 毒 和 低 氧 血 症 。脑 脊 液 外 观 清 亮 , 力 升 高 , 压 白细 胞 升高( 5 (0~80 0 )×1 L ) 蛋 白多 为 正 常 或 轻 度 升 高 , 和 0 , 糖 氯化 物 均 正 常 。病 毒 分 离 培 养 或 血 清 学 检 测 为 实 验 室 确 诊 方 法, 即分 离 到 E 7 病 毒 , 9 % 以上 。 V1 占 0 1 2 治 疗 方 法 及 预 后 按 重 症 手 足 口病 的治 疗 原 则 , 抗 感 . 予 染 、 病 毒 、 静 止 惊 、 养 脑 细 胞 、 低 颅 内 压 , 剂 量 静 脉 抗 镇 营 降 大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汪伟;曾春野【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65例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皮疹(100.0%)、呕吐(100.0%)、精神差(96.9%)、易激惹(80.0%)、肢体抖动(72.3%)为多见;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脑干脑炎各1例;病原学检测32例,其中22例阳性为EV71感染8例、CoxA16感染14例.56例痊愈出院,9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除1例失访,1例仍观察外,其余7例随访半年均恢复正常.结论: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时呼吸支持、积极降颅压、维护循环功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 in children complicated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symptoms, signs, laboratory test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65 cases of HFMD in children complicated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65 patients were fever( 100.0% ), rash( 100.0% ), vomiting( 100.0% ), mental difference( 96.9% ), irritability( 80.0% ),and physical jitter( 72. 3% ); 1 case combined with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and 1 case combined with brain stem encephalitis. Pathogens were detected in 32 cases,including 8 cases of EV71 infection,CoxA16 infect in 14 cases. Fifty-six cases were cured,9 cases were discharged with neurological sequelae. Among the above 9 cases, 1 patient was failed to follow up, 1 patient was still underobservation, the remaining 7 cases that were followed up for six months turned to norm al. Conclusions: HFMD in children complicated with virus encephalitis progressed rapidly, early diagnosis, prompt respiratory support, and actively reduc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maintaining circulation are the key points for successfully rescue.【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6)008【总页数】3页(P844-846)【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71型;临床分析;儿童【作者】汪伟;曾春野【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235000;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2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5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为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发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寻找
该疾病的主要致病源和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
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对患
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针对性的抗病毒以及甲泼尼龙进行
治疗。结果 在使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后,68例患者康复出院,1
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 手足口病病发病
毒性脑炎是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疾病,多见于儿童,且该疾病在
发现后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是
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根本。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并发症;观察
中图分类号:r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
04-0-01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为
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严重的皮疹,有些患者在发病后还会并发一
些其他疾病如脑炎、脑膜炎[1]。在出现这些并发症后若不及时诊
断和治疗,有可能由于病情发展过快,导致患者死亡。我院在分析
观察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上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
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男40例,女30例;最小年龄8个月,
最大年两40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来院时手部、足部以及
口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疹和疱疹,且脑部检测结果也确定为病毒性
脑炎症。
1.2 临床症状
患者手足部位以及口腔出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皮疹和疱疹。所有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发热现象,患者体温>38℃。10例患者高
烧持续不退,且服用正常的退烧药物效果;17例出现严重的呕吐;
9例精神异常;13例精神差;2例昏迷;9例肢体长时间不自觉抖
动;13例颈部抵抗;3例呼吸困难;2例腹胀腹泻;2例呼吸困难
且伴有腹泻。
1.3 检查和治疗
检查: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脑
脊液检查。
治疗:尽量给每个或者两个患者安排一名护士,护士对患者身体
的各种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体温变化、血压变化、神智变
化等体征变化情况。每天定时定量给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和甲泼尼
龙治疗。同时,为了防止患者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肺衰竭而死亡,
需要给患者提供及时的机械通气设备,在最快时间内断绝肺气肿出
现的可能性。
2 结果
在使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后,68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出现
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患者死亡,患者死亡原因是因为该患者症状
非常严重,来院治疗时为昏厥状态且呼吸受阻,加上最后引发肿心
肺衰竭,以致救治无效死亡。患者住院最少天数为11d,最长为64d,
平均37.5d。对出院患者给予电话回访显示,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复
发症状,生活无影响。
3 结论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开始出现和流行的病毒性疾病,分析其病原发
现,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71型所致,主要通过人体的手、
足以及口腔部位表现出来。该疾病主要是发生在三岁及三岁以下儿
童,夏季为疾病多发季节。由于肠道病毒71型含有较强的侵犯中
枢神经的能力,因此手足口病患者除了手、足、口腔会表现出不同
程度的皮疹和疱疹外,很多患者在发病后还会并发其他疾病,如脑
膜炎、脑炎等,对患者神经产生较大程度是影响。有些患者病情比
较严重,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非常容易因为治疗无效死亡。本研
究70例中,有1例是因为肿心肺衰竭死亡。
手足口病可以根据病情的发展范围四个时期:第一期为病情开始
出现。这一阶段患者的症状为身体发热、呕吐、手足和口腔逐渐出
现皮疹或者疱疹,有些患者精神状态较差,但仍比较正常。第二期
病情发展到中枢神经系统。该阶段是病情开始恶化的阶段,患者手
足和口腔的皮疹或者疱疹面积和症状都开始发展,开始出现神经异
常现象,有些患者由于长时间持续性高温不退出现昏厥。第三期开
始会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该阶段患者的身体各种机能极具恶化,
各种药物在患者设身上的作用非常小,该阶段非常死亡率非常高。
第四周期为病情急剧恶化使其,与第三期一致,死亡率非常高。因
此,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
目前,临床上仍未研发出一种疗效非常显著的特效药来对抗手足
口病并发脑炎症,均是使用多种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本文使用抗病
毒以及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由于能够及时治疗且药物发挥正常,70
例患者中68例痊愈出院。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
注意尽量不要减少对机体的伤害,避免治愈后出现后遗症。同时,
为了快速控制病情发展,需要在开始就使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进行
冲击,让身体产生免疫功能,从而能够将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
害作用的有害因此排斥在神经系统之外[3]。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是一种死亡率较高
的疾病,若病情发展到第三、第四期,那么病发性死亡率将非常高。
所以,为了防止病情发展到这两个阶段,需要在早期病发时就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尽快稳住病情,提高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李社会.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
学院学报,2010,32(03):102-104.
[2] 闫雪琴.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
志, 2011,9(13):154-155.
[3] 李晓玲,应少华,袁丽君,屈伟光,徐金霞.手足口病合并
病毒性脑炎5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4(03):96-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