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合集下载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与这些国家都存在着领土和领海的争端。

比较重要的有: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石油问题;南海问题;与印度的领土争议;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

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

一、日本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东海划界之争。

中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分歧很大,日本主张所谓的中间线原则,并且以钓鱼岛作为基点单方面在中间划了一条所谓的中间线,并开始对这条线采取实际控制;中国一直坚持自然延伸原则,主张在东海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中心线。

2. 东海海底油气资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处东海海域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太平洋上油气最丰美的区域之一。

关于东海海底油气资源的划分:日本主张按照“中间线”原则划分;中国表示不存在什么“中间线原则”,东海海底石油资源的划分,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所规定的大陆架原则来进行。

3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钓鱼岛列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而日本却宣称钓鱼岛是其领土,并在上面修建灯塔等永久设施。

二、南海问题南海总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散布有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其中的南沙群岛由于其显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的强烈兴趣,进而挑起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并发展成一个涉及多个国家且有国际势力插手的复杂问题。

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摘要: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因素。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就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

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不好分歧。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的局面。

本次论文我就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安全现状、国际形势、安全战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安全环境面临挑战国际形势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1)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2)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3)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4)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次数较多。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主要挑战(1)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4)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

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一)随着冷战的结束,中国的安全状况达到1949年以来的最佳状态,甚至可以说是鸦片战争以来的最佳状态。

1.摆脱了与所有国家的军事冲突。

2.在“搁置争议”的原则下,中国不但保持了与周围邻国的良好合作关系,而且也正在一步步推进边界问题的解决。

到目前为止,在15个接壤国中,中国已与其中的12个签订边界条约或协定,划定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90%。

3.苏联威胁消失,中俄关系有了实质性改善。

4.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全面推进。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三大方向和两个重点地区”。

1 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引言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状况和威胁。

由于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大国,其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概述,包括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领土争议在我国周边地区,存在着一些领土争议问题,如东海、南海等海洋争端,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等。

这些领土争端对于我国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海洋争端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包括与日本在钓鱼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议,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在南海的争议等。

这些争端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中印两国在边界地区存在着边界争议,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尽管中印两国一直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但边界问题依然对两国关系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在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

其中包括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海盗活动、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于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恐怖主义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恐怖组织在周边地区活动,给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威胁。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情报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跨国犯罪也是一个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贩毒、人口走私、网络犯罪等问题在我国周边地区广泛存在。

这些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安全产生了影响,还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活动。

外部干预除了上述的安全挑战和威胁,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外部干预的问题。

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我国周边地区的事务,干涉和破坏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这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首先,东海和南海的争端一直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焦点之一。

中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这些海域存在领土争端,导致海上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此外,美国
等外部大国也将这些争端作为干涉中国周边事务的借口,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其次,朝鲜半岛的局势时刻牵动着中国的周边安全。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不断引发国
际社会的担忧,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国周边的安全。

中国需要
与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和美国等国家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半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尤其是印
度的对华态度不断强硬,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军事合作,可能导致印度在中国周边的活动
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面对这些复杂的安全挑战,中国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地区国家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同时,中国还应加强与主要大国的沟通和协调,共
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更多
的稳定和发展的机遇。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要求。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第一篇: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摘要】当前我国的周边形势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但是局部周边安全形势趋于严峻。

总体而言,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进程中。

【关键字】周边局势稳定挑战严峻国家安全意识一、中国的地理位置㈠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位于北半球。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北纬4°附近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

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

这样的纬度位置既适于人类生活,又使温带、亚热带的各种动植物在我国都能繁殖生长,给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上,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这样的海陆位置,再加上西高东低的地势,就使我国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沣,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广阔的海洋也为我国发展海上交通,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以及发展各种海洋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㈡我国的面积及邻国我国的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中,领土面积之大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度,当北方的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是春耕时节了,而南海诸岛更是一片盛夏景象。

我国东西相距52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东西两端的时差在4小时以上。

当松花江上将近中午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阳光初照的早晨。

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是世界上地缘环境最复杂的国家,陆地与15个国家相邻,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这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在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越不利.如此看来,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从来就是复杂的.同时,我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

世界上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我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

这些军事强国几乎都在我们旁边,或把手伸到了我们周围.处在如此安全环境中的中国,要维护自身的安全,就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我国周边地缘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上.我国的陆疆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边境长了领土争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尤其复杂的是我国的海洋国土,按照国际海洋法,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区面积有近300万平方公里,有8个海上邻国。

而我国与这8个海上邻国均有海洋争端,总争议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当前亚太地区安全格局仍然处于调整时期,美国加大介入亚太事务的力度,使我国周边事态日趋复杂化。

从表面上看,这些国家大都与我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太平”背后并不太平,有些国家已构成了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美国视中国为其称霸的主要障碍,因而始终对中国怀有敌意.其对华政策的实质是企图将中国纳人西方体系。

政治上,美国继续利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

经济上,企图按美国的模式将中国纳入美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攫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控制与打压。

军事上,对中国全面遏制和防范,利用其绝对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中国进行预防遏制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美国更加明目张胆地推行实质上的“一中一台”政策,暗中支持“台独”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台湾问题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战略筹码.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严重障碍,也是可能诱发台湾政局动荡的重要根源。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辽阔领土的大国,其周边安全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和变化,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首先,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性安全问题。

比如,东海、南海等海域的主权
争端,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不稳定,都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这些地区性安全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在维护自身安全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和周密。

其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也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美国一直将亚太地区视为自己的战略重点,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和联合军演,这无疑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美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加强军事合作,也使得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安全环境更加复杂。

此外,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也给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威胁。

恐怖主义势力的存
在和活动,不仅给周边国家的稳定带来了威胁,也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跨国犯罪活动的频繁发生,也给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做出相应
的应对。

我们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沟通,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威胁。

总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复杂多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思考,做出相
应的应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周边安全,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备受关注。

从东海、南海到中印边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

首先,东海局势依然严峻。

日本不断加大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频繁派遣军舰飞机进入钓鱼岛附近海空域,挑衅我国主权。

同时,美国也在东海频繁进行军事活动,试图加强对东海地区的军事控制。

这些行为严重威胁了我国在东海的主权和安全,给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其次,南海局势也不容忽视。

近年来,菲律宾、越南等国不断在南海进行填海造岛,加强在南海的军事部署,试图削弱我国在南海的影响力。

美国更是不断派遣军舰飞机进入南海,试图干涉南海局势,打着所谓的“航行自由”旗号,煽动地区紧张局势。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给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

此外,中印边境局势也备受关注。

印度不断加强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频繁挑衅我国边防部队,试图在边境地区扩大影响力。

中印边境地区的局势一度紧张,给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总的来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依然严峻复杂。

面对外部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周边安全环境的监控和管控,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同时,我国也要积极推动周边国家间的合作,加强对话沟通,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周边安全环境的风险,确保国家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摘要:
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究其原因,我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

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周边稳则中国安;周边乱则中国损,周
边的安全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而当前中国周边可谓形势严峻。
关键词:中国周边 安全环境形势严峻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1、东北亚:半岛局势风云突变
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周边环境安全的致命弱点。由朝鲜发射火箭和
进行新的核试验所诱发的紧张局势,造成的连锁反应难以想象,“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
困难。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
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
2、东南亚:中国南海争端不断
近时期接连发生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
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
之争。而南海蕴藏着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把更多的目
光投向海上资源。美国打着重返亚洲的旗号,插手介入南海争端,支持越南等国的领土诉求,扬言所谓“自
由通行权”,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3、南亚: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中印领土纠纷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印关系明显改善,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
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但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
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
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也使中双边关系呈现复杂性、脆弱性,使两国关系发展得并顺利。
4、东北亚:日本“远交近攻”
“政冷经热”是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在中国总体实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超日本的情况下,日本把
“应对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向美国靠拢,同时积极参与“防华制华”网的构造。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
的强硬、地震之后对待中国给予的冷漠、灾难之后美日关系的加强、野田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
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包围中国的企图心昭然若揭。2012年9月,日本政府国有化“钓
鱼岛”,中日现实利益矛盾突出,中日关系也变得僵硬。
二、中国周边环境变数增加原因分析
1、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
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
系的近邻国家等。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2、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
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
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
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3、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
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
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在中印关系、
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也有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中国周边安全应对分析
1、“大周边战略”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申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
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同时
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二是“政经相辅”,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
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趁。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存在冲
突。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经济是中国的优势,安全则是中
国的“短板”,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
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2、维护中美关系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
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
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我们应该认识到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
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只要
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3、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有了一定的影响
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
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
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
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4、立足国内,改善民生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要确保我国周边地区的长治久安,从根本上说,要立足国内,处理好自己的事。
首先是维护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发展,什么强国外交都无从谈起,当然稳定不是
凝固的、铁板一块的,更不是高压强制的,而是建立在满足民生、民主需求、社会文明进步基础之上的,
是在解决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化解矛盾、坚决反腐基础之上的,是和而不同、动态包容的稳定。同时也
应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过去如此,现金还是如此。
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中国之崛起,务必优先“经
营”与“料理”好“大周边”。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中国周边安全将面临三大挑战》
《瞭望》新闻周刊—《多个方向近期现异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新变数》,陈向阳
《中国国防报》—《2013年中国周边安全扫描 面临四大挑战》
《求是》理论网半月谈——《如何看待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周方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