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新闻英语的汉译的开题报告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新闻英语的汉译的开
题报告
开题报告: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新闻英语的汉译
背景和研究目的:
现在,新闻媒体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新闻英语汉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新闻英语的汉译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表达不清,句法结构不自然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提高新闻英语汉译的质量,进一步推进新闻传播的国际化。
研究问题:
1. 什么是功能派翻译理论?
2. 新闻英语汉译存在哪些问题?
3. 如何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来提高新闻英语汉译的质量?
4. 实践中如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功能派翻译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实例分析:选择新闻英语汉译中常见的问题,采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新闻英语汉译的需求和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预期成果:
1. 本研究将探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应用及其在新闻英语汉译中的价值。
2. 本研究将总结新闻英语汉译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新闻英语汉译的质量。
3. 本研究将为提高新闻传播国际化水平和加强中外交流做出贡献。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写作规范及要求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写作规范及要求
文献综述是对已经发表的学术文献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的一种
学术写作形式。
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外文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是一些关于外文翻译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1.准确:外文翻译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翻译过程中应注意
遵守语法规则、掌握专业术语以及正确理解上下文。
2.逻辑清晰:翻译后的中文句子要符合中文语法和表达习惯,并保持
逻辑上的连贯。
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拗口的句子结构。
3.简洁明了:文献综述注重对已有文献的概括和总结,因此翻译过程
中应力求简洁明了,避免翻译过多的细节和废话。
4.专业术语准确翻译:外文翻译中的专业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准
确性。
可以参考已有的专业词典、论文翻译表格等工具来确保专业术语的
正确翻译。
5.文体和语气恰当: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和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文
体和语气进行翻译。
可以参考论文综述的写作规范和范例,避免过于口语
化或过于正式的翻译。
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准确和恰当的外文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只
有通过准确和规范的翻译,才能保证文献综述的质量和可信度。
因此,应
该注重提升外文翻译的能力并积极学习相关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新闻英汉翻译与研究

新闻英汉翻译与研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在国际交流领域中,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广泛得到应用。
如今,英语已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第一语言。
而对于许多非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掌握好英语就成为了必要的技能之一。
因此,英汉翻译的工作变得举足轻重。
那么,如何做好英汉翻译?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了解文化差异。
作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多表达和语法的差异。
我们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习惯用语、俚语等地方性语言。
如果对文化的了解不深入,就很容易出现翻译的错误。
第二,保持技能磨练。
翻译的技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提高,必须要不断地磨练。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报纸、观看英文电影等方式来提高英文水平。
如果遇到翻译难点,可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第三,了解新闻翻译的特点。
新闻英汉翻译的特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翻译,需要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效性对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表达方式的影响。
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到新闻中特有的缩略语、惯用语,以及文化的差异对新闻的表达方式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新闻英汉翻译的时候,要做到准确、简洁、易懂。
第四,遵守翻译的基本原则。
一个好的翻译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比如,译者要尊重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不能随意更改原文内容;要做到语言通顺、语法正确,尽量避免歧义;要注重翻译的美感和文化表现力,使翻译的结果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之,在英汉翻译领域中,要做到译者应该有高度的翻译技巧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保持细致入微、周密科学的翻译原则。
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做好英汉翻译的工作。
外文翻译与文献综述模板格式以及要求说明

外文翻译与文献综述模板格式以及要求说明
外文中文翻译格式:
标题:将外文标题翻译成中文,可以在括号内标明外文标题
摘要:将外文摘要翻译成中文,包括问题陈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关键词:将外文关键词翻译成中文。
引言:对外文论文引言进行翻译,概述问题的背景、重要性和研究现状。
方法:对外文论文方法部分进行翻译,包括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结果:对外文论文结果部分进行翻译,介绍研究结果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讨论:对外文论文讨论部分进行翻译,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
结论:对外文论文结论部分进行翻译,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附录:如果外文论文有附录部分,需要进行翻译并按照指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文献综述模板格式:
标题:文献综述标题
引言:对文献综述的背景、目的和方法进行说明。
综述内容:按照时间、主题或方法等进行分类,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可以分段进行描述。
讨论:对综述内容进行解释和评价,概括主要研究成果和趋势。
结论:总结文献综述,概括主要发现和意义。
要求说明:
1.外文中文翻译要准确无误,语句通顺流畅,做到质量高、符合学术
规范。
2.文献综述要选择与所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覆盖面要广,
内容要全面、准确并有独立思考。
4.文献综述要注重整体结构和逻辑连贯性,内容要有层次感,段落间
要过渡自然。
5.外文中文翻译和文献综述要进行查重,确保原文与译文的一致性,
并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研究

收稿日期:2003-05-14 作者简介:沈志和(1968—),男,广西融安人,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修辞学、英汉语言比较。
第18卷第3期2003年9月 柳 州 师 专 学 报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Vol.18No.3Sept.2003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研究沈志和(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广西柳州545003) 摘 要:结合英语新闻标题的主要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从首字母缩略词、分词、标点符号、修辞格等七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新闻标题;英语;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20(2003)03-0027-04英语新闻标题是新闻三个组成部分———标题(head 2line )、导语(lead )和正文(body )之一,它在新闻报导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提炼新闻事实精华,评价新闻是否可读,吸引读者关注新闻故事本身[1](P1)。
好的新闻标题常常具有以下特点:简约、醒目、概括、风趣[2](P82)。
而这些特点又必须通过词汇、语法和修辞才得以实现。
具体地说,在词汇上,标题广泛使用缩略词、名词以及用Anglo 2Saxon 单音节词代替长词和大词。
在语法上,广泛使用现在时,兼用其他时态;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从句法来说,标题最大的特点是省略,它可以省略冠词、介词、连词、引导词、动词to be 等。
在修辞上,为实现简约而追求单词式标题;为追求概括,因此标题中绝大多数是短语或短句式标题;为追求新颖而不断推出语言形式的变体,词语形式上的巧意安排,如对偶、排比和押韵;为追求趣味性,使用俚语俗语,采用各种典故,运用多种修辞格:幽默、讽刺、夸张、比喻、仿拟、双关等。
以上这些特点正是理解新闻标题的关键,也是翻译标题的难点和切入点。
在标题翻译的理论上,本文以汉英对比作为出发点,坚持重理解、重对比、重神似三大原则;在标题翻译的具体方法上,采用直译、意译、音译、增词、词类转译等方法。
英语 文献综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知识点总结报英语 文献综述英语文献综述是对某一主题或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Introduction):简要介绍研究主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方法。
2. 主题/领域概述(Overview of the Topic/Field):对研究主题或领域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历史发展、主要理论和实践等。
3. 文献搜索策略(Literature Search Strategy):说明文献检索的方法、范围和标准,以及选择文献的原则和依据。
4. 文献评价(Literature Evaluation):对所选文献的质量、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为后续的文献综述提供依据。
5. 文献梳理(Literature Synthesis):对所选文献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提炼出关键观点、理论和实证结果,以便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6. 分析与讨论(Analysis and Discussion):基于文献梳理的结果,对研究主题或领域的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7. 结论(Conclusion):总结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和观点,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8. 参考文献(References):列出文献综述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在撰写英语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简洁,遵循学术规范和惯例。
2. 注重文献的质量和相关性,避免引用低质量或无关的文献。
3. 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过度强调自己的观点和偏好。
4. 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文献综述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英文版文献综述范文英文文献综述写

英文版文献综述范文英文文献综述写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___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___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关于 ___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文学太宽泛了,你必须一点点的把你的论文论述的观点缩小,不然你写什么都不知道。
1. 去图书馆找所有与汤姆叔叔的小屋相关的所有英文资料,甚至是原文读本序言之类,也有你可以借鉴的句子。
2. 去电子阅览室,搜索所有与汤姆叔叔的小屋相关的论文评论,找到你觉得有用的拷下来。
3. 到网上搜索下相关词条,如wiki百科的英文相关词条4. 最好浏览一遍原文,看不懂的话中英文对照本也行。
外文翻译与文献综述模板格式以及要求说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内容,特对外文文献翻译提出以下要求:一、翻译的外文文献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两篇,但总字符要求不少于1.5万(或翻译成中文后至少在3000字以上)。
二、翻译的外文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文章、有关著作及其他相关材料,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
并在每篇中文译文首页用“脚注”形式注明原文作者及出处,中文译文后应附外文原文。
三、中文译文的基本撰写格式为:1.题目:采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2.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一般为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
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页面统一采用A4纸。
四、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制作(注:封面上的“翻译题目”指中文译文的题目),并按“封面、译文一、外文原文一、译文二、外文原文二、考核表”的顺序统一装订。
五、忌自行更改表格样式。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翻译(1)题目指翻译后的中文译文的题目翻译(2)题目指翻译后的中文译文的题目系会计系以本模板为准)专业XXXXXX(以本模板为准)姓名XXXXXX(以本模板为准)班级XXXXXX(以本模板为准)学号XXXXXX(以本模板为准)指导教师XXXXXX(以本模板为准)正文指导教师对外文翻译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建议成绩(百分制)评阅小组或评阅人对外文翻译的评语:评阅小组负责人或评阅人(签名)年月日建议成绩(百分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新闻英语,即“新闻报道文章中所使用的英语,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张建,2004),成为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闻翻译这一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多元化,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等方面。
1 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徐泉、王婷(2001)总结出新闻文体的如下特点:1.用词新颖,精巧别致;2.句式多样富于弹性;3.巧用时态,布局呼应;4.频繁使用被动语态,重点突出;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6.善用修辞,讲求效果。就语法层面的翻译而言,李侠(2004)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1.信息量大;2.结构简单; 3.语法手段丰富;4.名词修饰语前置。李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必须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规律和使用习惯,努力增强译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提出了英语新闻句子汉译的3种方法: 1.化长为短; 2.调整句子中各部分的顺序与敢减敢删;3.使用四字格结构。曾尼(2010)从新闻英语的标题、词汇和时态及语态的角度,论述了新闻英语的一些文体特征。比如,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事件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句式简短精练,语言简洁是受人们称赞并为人们所追求的风格。郑连勋、郑堃(2011)认为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借代词、引申词、复合词、外来词、小词语缩略词、临时造词等方面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 不少学者就这些文体特点的翻译进行了单项阐述。王治江(2001)提出了新闻外来词语音译中应注意的原则,即人名和地名中翻译要统一,不仅要译出指称意义,还要译出联想意义,但要避免产生贬义联想。范晓航(2003)认为在外文报刊翻译中运用短小精悍的汉语四字格可使译文笔墨经济,以少胜多,也可使译文整齐匀称、韵律感强。肖爱萍(2004)分析了英文报刊中复合词的特点并提供了直译、意译和重组三种翻译方法。龙江华(2005)采用随机抽样及处理得出了新闻英语文体中被动语态出现频率在各类文体中最高的结论。认为被动语态同时具有缓和语气、强调动作承受者,使语篇话语衔接和连贯的作用。他较系统地归纳出了依据具体语境对新闻英语中被动语态进行翻译的方法:1.译成汉语中的被字句;2.译成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运用“受、挨、遭、给、由、让、加以、予以、得到、受到、是”的对等词来代替“被”字;3.译成无标志的被动句;4.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还有学者从新闻英语修辞手法角度进行研究。田传茂、许明武(2001)对报刊科技英语中积极修辞(隐喻、移就、夸张、拟人)的作用和翻译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胡光(2004)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的喻体形象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闻英语汉译时对喻体现象的处理方法:1.保留喻体二2.替换喻体;3.省略喻体。 此外,在新闻写作中,标点符号有其独特功能。但在报刊新闻英语翻译中,人们往往忽略标点符号在行文表意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马芜、田小勇(2003)探讨了新闻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种标点符号即逗号、冒号和破折号的正确理解与翻译。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全文的缩写。为了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鉴于此,有关新闻标题翻译的文章占了20%的高额比例。唐见端(2005)认为为了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下翻译方法:1.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2.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3.尽量再现原文修辞特点;4.采用翻译权衡手法(增加词语使意义完整;套用中外诗词熟句)。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新闻标题翻译的方法,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发表于《新闻记者》这一新闻类的核心期刊,体现了新闻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性质。
2. 新闻翻译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新闻翻译理论的研究,主要有目的论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主述位理论和互文性理论等。 (1)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由德国译论家汉斯.弗米尔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以及忠实性法则(李文革,2004)。目的法则是最高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从属与目的法则。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的以源语为翻译出发点的方法,认为翻译策略的选择当以译文的目的为指导,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肖燕(2011) 以目的论为切入点来探讨新闻英语的翻译。刘江伟(2009)以目的论作为理论支撑,以目的论的四个原则作为指导,分析了英语体育新闻报道的汉译。 (2)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所谓动态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所谓“功能对等”,本质就是找出与源语言联系最紧密、表达最自然的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并能在译语读者身上引起与源语言读者反应基本一致的翻译,即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王慧娟(2008)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新闻英语翻译的原则,说明了新闻英语的词汇翻译、句子翻译、修辞及语篇翻译实现功能对等是切实可行的。张艺苑(2010)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新闻英语的汉译中常见的翻译策略,如增益,省略,重组,归化等,提出新闻英语的汉译中由上至下的四大步骤,即,建立明确的翻译纲要,源语文本分析,采用自上而下的翻译方法和实现功能充分性。冯小瑞 (2010)通过分析新闻英语特征,利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来探寻网络新闻英语翻译的有效方法。刘彬(2012)也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新闻英语翻译的有效策略。张立峰(2011) 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时事新闻英语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3)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提出了有影响的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研究重点转移到认知理论上去,在西方又被称为“认知语用学”。 赵彦春(1999)以关联理论为工具证伪了翻译理论界的两个超级酶母: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由此佐证了关联翻译的合理性和解释力。龙江华(2006)把互文性理论引入新闻英语语篇风格的翻译研究,认为新闻英语译者应将原新闻英语语篇的风格、原新闻记者的风格以及同类汉语新闻的风格融合起来,力求使译文的风格做到恰如其分。 (4)主述位理论 主述位理论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位是各级话语单位表述的出发点,是交际中的已知信息;述位是用来说明主位的,一般是新信息,是交际中未知的内容。新闻报道的主要社会职能是把有报道价值的事件尽快报道出来,它侧重于语言的信息和劝说功能。新闻报道的功能就是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而主述位理论则是以语言在语篇结构中的信息分布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探讨,将主述理论运用于新闻英语的翻译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实现交际和信息传递的目的。黄振宇,刘蓓(2004)通过对主述位理论及主位推进模式的阐述和对新闻英语语篇结构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主述位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制约作用。 (5)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这一理论最早由法国理论家克里斯蒂娃在阐述巴赫金的复调文本思想时提出,她认为任何篇章都是对其它篇章的吸收和转化,独创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今天互文性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不仅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在非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刘永亮(2008)从互文性的视角对新闻英语及其翻译进行分析、阐释作者对新闻英语从两个视角进行了互文性阐释。
3.新闻翻译原则的研究文献综述 学者严复于一百多年前在其翻译的《天演论》卷首“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的标准作为“译事措模”。新闻报道的目的性、时效性、事实性和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新闻翻译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新闻翻译不可能完全遵循传统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新闻翻译应该采取哪些翻译准则、遵循哪些翻译标准,一直众说纷纭。 陈明瑶(2001)提出了新闻翻译中导语等值的翻译标准,所谓翻译等值就是保持源语与目的语的信息对等。她认为导语等值翻译的前提是正确对导语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具体分类采取不同翻译方法。“信”和“达”是关键,“雅”是补充。具体而言,如果是概括性导语,从句重叠,则需要译者进行分析调整,忠实原文,简明达意。如果是原因方式导语,则需要强调关联词、强调主从关系、强调逻辑关联。如果是延缓性导语,可以采取适当的文学加工,以在求“信”、求“达”的前提下求“雅”。如果是引语式导语,则要十分重视说话人的言语特点、语境、语气等。郜书锴(2003)从新闻学角度总结出新闻标题的三大功能:1.提炼内容;2.美化版面;3.吸引读者。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英语新闻标题翻译准则:1.准确理解标题,用词力求精炼;2.把握原题含义,照顾译题特点;3.传播积极信息,维护民族感情;4.恰当运用修辞,体现标题魅力。导语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结构,是信息集中的热点,但其形式各异。吴自选(2004)结合自己担任天津电视台向CNN选送新闻短片英译工作的实践,以大量实例从文化差异、原稿质量和电视新闻广播的特殊要求三方面,对“信”的标准提出了质疑。认为为了实现预期的、较为理想的对外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译者常常不得不“背叛”原文(不仅是抛开原文的字面,而且往往要脱离原文的意义与风格)。庄起敏(2005)用实例论证了在新闻词汇翻译中坚持功能对等原则的必要性。新闻英语翻译不仅是翻译研究者研究的课题,也是新闻工作者关注的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