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习题_(1)

应用统计学习题_(1)
应用统计学习题_(1)

一、简答题(3*3=9分)

1试举例说明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3、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3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4、季节变动的测定常用什么方法?简述其基本步骤。

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二、宏发电脑公司在全国各地有36家销售分公司,为了分析各公司的销售情况,宏发公司

调查了这36家公司上个月的销售额,所得数据如表3-4所示。(6分)

表3-4 分公司销售额数据表(单位:万元)

606062656566677071 727374757676767677 787879798082838484 868788898990919292

根据上面的资料进行适当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

解:“销售额”是连续变量,应编制组距式频数分布表。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全距:R = 92 - 60 = 32

K T 3-3lg36 : 7

第二步:按经验公式确定组数:

第三步:确定组距:d =32/7 5

第四步:确定组限:以60为最小组的下限,其他组限利用组距依次确定。第五步:编制频数分布表。如表3-8所示。

表3-8 分公司销售额频数分布表

第1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2车间实际产量为250件,完成计划100%

第3车间实际产量为609件,完成计划105%则3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3 100%。另外,1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2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2元/件,3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5元/件,则3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

15元/件。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3

分)

答:两种计算均不正确。(6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含义。正确的计算方法是: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190 250 609

790 250 609

--- + --- +---

0.95 1.0 1.05

= 101.84%

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正确的计算方法为:

平均单位成本

18 190 12 250 15 609二彈十83 (元/ 件)190 250 609 1049

四、某高校某系学生的体重资料如表4-6所示。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学生体重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

分)

表4-6 学生体重资料表

按体重分组(公斤)学生人数(人)

52以下

52 ?55

55 ?58

58 ?61

61以上

合计

解:先列表计算有关资料如表4-8所示。

28 39 68 53 24 212

表4-8 学生体重计算表

d =55

3 二 56.72 (公斤)

f m

68

=55

(68 - 39) (68 -53) ‘电驸公斤)

五、假定总体为5000个单位,被研究标志的方差不小于 400,抽样允许误差不超过 3,当概

率保证程度为95%寸,问(1)采用重复抽样需抽多少单位?( 2)若要求抽样允许误差减少

50% 又需抽多少单位? (6分)

解:已知 n = 5000,匚

2

_ 400, d =3, 1-: = 95%, Z_/2

=1.96

六、某质量管理部门从某厂抽出若干金属线组成的样本做断裂强度试验。 断裂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为

10千克。按照标准,要求该金属线的平均断裂强度高于

500千克。由5根金属线所组成的样本,其断裂强度的平均值为 504千克。以0.01的显著

性水平判断该厂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6分)

解:由题意可知,这是关于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问题,其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H 0

」_500, 比「「::500

X 「二=504 -500 ~ I . n 10/、5

61以上 62.5 24 1500.0 212 合计

212

11996.0

(1) '

Xf 11996

= 56.58 (公斤) (2) 学生体重中位数:

212

(3) 学生体重众数:

M o

+

f m-f md (f

m

m“1

)

M e

68 -39 (1)

2 2

(ZQ 匚

2

1.96 400 32

= 170.74 , 需抽查 171个单位。

(2)

2 2 n

(ZQ 二 n 二

n

1.962 400 1.52

= 682.95,需抽查683个单位。

已知这类金属线的

(2)选择并计算统计量:因为总体方差已知,所以用

Z 统计量进行检验。

-0.89

(3)确定临界值:因为显著性水平 :=0.01,所以左单侧临界值 -Z 一.二-2.33。

(4)进行统计决策:因 Z =0.89 . -2.33,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接受该厂产品符合标 准。 七、某厂3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表

10-6所示。(6分)

表10-6 某厂3种产品的产量表

试分析出厂价格和产量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 解:先编制如表10-9所示的计算表。

' pg-' p 0

q 0

=263700-242000 = 21700元

即:该厂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 8.97%,增加额为21700元。

Z p o

q 1

产量指数 妝

瓦 p °q °

' -' p 0

q 0

=250800-242000 = 8800 元

即:该厂产量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 3.64%,使总产值增加8800元。

出厂价格指数

也二

263700

= 105.14% Z p 0

q 1

250800

二 P& - ' pg =263700-2508000 = 12900 元

总产值指数

263700 242000

= 108.97%

250800 242000

= 103.64%

即:该厂出厂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 5.14%,使总产值增加12900元。

八、方差分析计算输出结果如下界面

解释上表中第56行每项的含义,并用表达式表示;对原假设H0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6

分)

或者类似于方差分析的结果中,填上缺掉的部分

表中是

16支公益股票某年的每股账面价值和当年红利: 公司 骨口, 序号

账面价值

(元) 红利 (元)

公司

骨口, 序号

账面价值 (元)

红利(元)

1 22.44 2.4 9 12.14 0.80

2 20.89 2.98 10 23.31 1.94

3 22.09 2.06 11 16.23 3.00

4 14.48 1.09 12 0.56 0.28

5 20.73 1.96

13

0.84

0.84 6 19.25 1.55 14 18.05 1.80 7 20.37 2.16 15 12.45 1.21 8

26.43

1.60 16 11.33 1.07

根据上表资料,利用Excel 得到下面的回归结果:

(15分)

2

(1) 判定系数R 为多少?

(2) 建立每股账面价值和当年红利的回归方程; (3) 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4) 若序号为6的公司的股票每股账面价值增加1元,估计当年红利可能为多 少? (5) 将方差分析表中的A 、B 、C 、D E 项所缺数值补齐。

| 标索

2 45$ 0 002

3 2. 54& & Q0OS3

0 Ofc 425

2 0 65Sd. Pint

:打329

0.013B3

12 a .Q0113

o onn

10

— 直常甘期应号的机劭 用柑3工嗥斥血 2的営■-龜型H 从丹 BIUII 产前從鼠中風机捕IfJ 癥尊版梆比测曲做爲如旋怖礼H 也

机題二 乙J3

:? A 扒娜 £昭

2.鶉

:J A

2:“

机目】

盘卄

5 12 IS

s

12. n

t

12 <-

2.592

'l.ij|jD57

A=14 B=15 C=4.434023 D=4.455152 E=14.06672

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想了解观众对某个电视专题的喜欢程度,他选取了 500个观众作样本 (重复抽样),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 175人。(1)试以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

题节目的区间范围。(2)若该节目主持人希望估计的极限误差不超过 5.5%,问有多大把握

程度?

某超市想要估计每个顾客平均每次购物花费的金额。根据过去的经验,标准差大约为 120 元,现要求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每个购物金额的置信区间,并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 20元, 应抽取多少个顾客作为样本?

九、提供统计软件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0分)

1、按照我国常用的消费支出分类方法

,人均消费性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

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等 8个部分,这8个 指标分别记为X1, X2,…,X8 。 31个省(市)数据如下(只列出部分样本)

分析表

ISO丄SM令屮E日PUB OIAIM

8 .031 .391 100.000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因子载荷矩阵

a. 2 components extracted.

4.00000

3.00000

2-00000

1 00000

0 00000

-1.00000-

-2.0000旷

■2.00000

-1.00000

0 00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REGR factor score 1 for analysis 1

因子旋转 北京

浙江

内蒙古『古林

o

? GJ (R y 苗视0?『良臥曲

o o Aft 甘审瞅云曲q 四州 O

贵州咖口

辽宁

i o

. 河南

a r 曲

汀持

4 00000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a

Component

1 2

x1 .853 .488 x2 .415

.873

2、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其中,对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下面八大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

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

累率。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以下数据为35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数据,这35家上市公司分别来自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行业, 信息技术业。

a. Lilliefors 显著水平修正

*.这是真实显著水平的下限。

c

a.

b.该统计量是F的上限,它产生了一个关于显著性级别的下限。

c.设计:截距+行业

总资产报酬率

资产负债率

销售增长率

校正的总计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资产负债率

销售增长率

a.=3

3、选取7个指标,即固定资产产值率 (X1)、固定资产利税率(X2)、资金利润率(X3)、资金 利税率(X4)、流动资金周转天数(X5)、销售收入利税率(X6)和全员劳动生产率(X7)对某市

a. R 方=.300 (调整 R 方=.256

b. R 方=.385 (调整 R 方=.347

c. R 方=.220 (调整 R 方=.171

d. R 方=.193

(调整

R 方=.142

) ) ) )

15个大中型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如下结果,请结合表3-8回答以下问题:(20分)

表 3 C orrelation Matrix

Extraction Method: P rincipal Com ponent Analysis.

表 6 Compon ent Matrix a表7 Rotated Com ponent Matrix1

Extraction Method: P rincipal Component Ana^sis.

a. 2 components extracted. Rotation Method: Varim 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a. Rotation converged in 3 iterations.

表8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 t Matrix

,相关程度

2、这些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请说明判断依

3、表5中a、b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 。

4、如果舍弃旋转前的第2个公共因子,则哪个原始变量的信息损失最大:

5、请分别写出固定资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因子分析模型。

6、请分别写出提取的2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函数。

7、请以两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写出企业综合评价公式。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A.甲班较大 B.乙班较大 C.两班相同 D.无法作比较 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公斤公斤公斤公斤 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A.100% % % % 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态势 D.不能确定 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精确性 B.可靠性 C.显着性 D.规范性 9.H 0:μ=μ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 的标准是() A.|Z|≥Z α B.|Z|-Z α 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 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A.y=125-10x =-50+8x =150-20x =-15-6x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元,标准差为元。试以%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 间;(φ(2)=)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为(,) 3 要求:①、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②、计算判定系数R 。 附: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 =-= ∑∑n x n y ββ)) 1 0 – ×58=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 =+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4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 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 7、对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e M >o M ③、x >o M >e M 3、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 ( )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 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C2B3A4C5B6B7A8A9C10C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50B8C0.02D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 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 7%× 9% B. 105% × 107%× 109% C.(105%× 107%× 109%)- 1 D. 3 105%107%109%1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 ,则物价增 (减 )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D. 3.85% ? y 280 1.75x ,回归系数b=-1.75表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1.75 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 1.75 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 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 x =70 件,=5.6 件乙车间 :x =90件,=6.3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无法作比较 9.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 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围是 。 7、设总体X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①、x > e M >o M ②、x o M >e M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本科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就是( )。 (1)统计学 (2)统计话动 (3)统计方法 (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 (1)只能有个标志 (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 (4)可以有多个指标 3.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该市( )。 (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每一台设备 (3)每一台生产设备 (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分、71分、80分与87分,这四个数字就是( )。 (1)指标 (2)标志 (3)变量 (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就是( )。 (1)工人年龄 (2)工人性别 (3)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与利润就是( )。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 ()3前者就是连续变量,后者就是离散变量 (4)前者就是离散变量,后者就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就是( )。 (1)动态指标 (2)质量指标 (3)流量指标 (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就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 (1)统计分组法 (2)大量观察法 (3)练台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 9.( )就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 (3)信息功能 (4)监督功能 10.( )就是统计的根本准则,就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件 (3)总体性 (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就是( )。 (1)差异性 (2)综合性 (3)社会性 (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就是( )。 (1) 威廉·配第 (2)阿亭瓦尔 (3)凯特勒 (4)恩格尔 13.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就是( )。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 (3)连续不断的量 (4)可直接相加量 1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1)平均数 (2)相对数 (3)绝对数 (1)众数 15.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1)指标与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与标志都就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指标与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 (4)指标与标志之间的关系就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一、1(2) 2(4)3(4)4(4)5(2)6(4)7(2)8(2)9(3)10(1)11(4)12(3)13(2)14(3)15(1)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判析题 l.统计学就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 ) 2.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仃在三个变量 ( )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就是统讣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 ) 4.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 ) 5.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 6.统计研究小的变异就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 ( ) 7.社会经济统计就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

应用统计学试题

2009年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应用统计学试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统计学表示变异(分散)程度的特征数有哪些? 2.服从两点分布设总体X ),1(p b ,其中p 是未知参数,521,,X X X 是来自X 的简单随机样本。是指出21X X +,i i X 5 1min ≤≤,p X 25+之中哪些是统计量,哪些不是统计量,为什么? 3. 若)9,4(~F F ,则F /1服从什么分布? 4. 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指哪两类错误? 6. 回归分析适合研究哪类问题? 二、(15分).,,5)4,12(51X X N 的样本中随机抽一容量为 在总体 的概率;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 )求样本均值与总体均 (11 {}.15),,,,max(254321>X X X X X P )求概率( 三、(15分)一种新型减肥方法自称其参加者在第一个星期平均能减去至少8斤体重。由40名使用了该种方法的个人组成一个随机样本,其减去体重的样本均值为7斤,样本标准差为3.2。 a .α=0.05时,拒绝规则是什么? b .你对该减肥说明方法的结论是什么? c .p 值为多少? 四、(15分)正态总体),(2σμN 的密度函数为 2 2 2) (21),;(σ μσ πσμ--= x e x f 从该总体抽取随机样本n X X X ,,21 。 (1)求σμ,的极大似然估计量σμ ?,?; (2)证明所求的μ ?是总体均值的最佳无偏估计量。 五、(15分)为了检验三家工厂生产的机器加工一批原料所需的平均时间是否相同,某化学公司得到了关于加工原料所需时间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检验三家工厂加工一批原料所需平均时间是否相同。(α=0.05,26.4)9,2(05.0=F )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95.45%的置信区间为(11.8,13.4) 附: 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179005 1 2 =∑=i x i 1043615 1 2 =∑=i y i 424305 1 =∑=y x i i i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0.567 =-= ∑∑n x n y ββ 1 0144.2 – 0.567×58=111.314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111.314+0.567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22 212 2 ()0.56710800.884392.8 () x x R y y β-?= ==-∑∑ 4、某家具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 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 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7.1% 。 7、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 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9.3 B 、9 C 、6 D 、10 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 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 3 02 6785 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 A. 5 B. 45 C. 56.5 D. 7.5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 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 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 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D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 平均数为7,则( D )。 A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 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这样的抽样组 织形式是( C ) A 、类型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机械抽样 D 、纯随机抽样 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 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 B 、表明现象负相关 C 、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 、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1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 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 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 A 、x y 246000?+= B 、x y 24.06?+= C 、x y 624000?+= D 、x y 600024?+= 11.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汇编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 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 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 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四川大学《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 欢迎你, 你的得分:94.0 完成日期: 2018年06月12日09点2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 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变量 B. 指标 C. 标志 D.变异 3. 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A. 可变的数量标志 B. 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标志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5.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 的。 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 的。 6. 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普查 7. 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快速普查 8.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 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 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93765讲课讲稿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93765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70件,σ=5.6件乙车间: x=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A. 均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调和平均数

应用统计学_第一阶段练习74363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应用统计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2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1 分)A A. 描述统计 B. 推断统计 C. 科学统计 D. 经验统计 2. 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 为( ) (1 分)B A. 单变量值分组 B. 组距分组 C. 等距分组 D. 连续分组 3.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 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1 分)C A. 1000个消费者 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 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 4. 运用样本数据的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变量的关系属于:(1 分)B A. 描述统计 B. 推断统计 C. 科学统计 D. 经验统计 5.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1 分)D A. 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程度不同 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6. 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 布的图形,称为( ) (1 分)D A. 环形图 B. 茎叶图 C. 直方图 D. 箱线图

7. 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1 分)B A.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 8. 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 ) (1 分)C A. 划分经济类型的分组 B. 说明现象结构的分组 C. 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 D. 上述都不正确 9. 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他注意到, 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1 分)D A. 访问调查 B. 邮寄调查 C. 个别深度访问 D. 观察调查 10. 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 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1 分)C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11.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 ) (1 分)B A. 条形图 B. 饼图 C. 对比条形图 D. 直方图 12.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 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 是: (1 分)C A. 分类变量 B. 顺序变量 C. 数值型变量 D. 离散变量 13. 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 (1 分)B A. 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 统计分组 C. 统计汇总 D. 编制统计表 14. 下面哪一项属于连续性变量(1 分)C A. 学生的籍贯 B. 保险公司雇员数 C. 奶牛24小时的产奶量 D. 某杂货店一天销售的牛奶件数(箱) 15. 调查时限是指( ) (1 分)B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 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 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16. 调查项目( ) (1 分)A A. 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 B. 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C. 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D. 是依附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指标

应用统计学试题1

《 应用统计学》 测试试题A 卷 一、单项选题(15×1=15分) 1.对在全国茶叶产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茶场进行茶叶生产 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2.红花建筑企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2001-2003年为13%, 2004-2005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52309.013.0? B 、52309.113.1? C 、109.013.0523-? D 、 109.113.1523-? 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 ( ) A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 组数的多少 C .分组标志的多少 D. 现象的复杂程序 4.单项数列中,若某组的向上累计频数是80,它表示总体中标 志值 ( ) A .低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 B .等于和低于该组标志值 的单位有80个 C .高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 D .等于和高于该组标志值 的单位有80个 5.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有( )。 A 、标准差 B 、平均数 C 、全距 D 、标准差系数 6、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是一致的。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差 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D、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圆的半径越长则面积越大 B、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 增长 C、产量越高总成本越多 D、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 压力加大而缩小。 8.计算平均差时对每个离差取绝对值是因为( ) A.计算方法方便 B.离差有正有负 C.便于数学推导 D.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零 9、下列指标中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是()。 A、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95年的236.3% B、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8.3% 、 44.3%、27.3% C、2001年到2006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 D、2005年国民收入实际为计划的164.3% 10.某地农业增长值2004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到6000万元,增长1.5倍,则累计增长额为() A.2000 B.3600 C.4000 D.6000 11、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A.劳动生产率 B.积累和消费的比率 C.产品合格率D.中国与日本钢产量之比 12.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设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