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登哈特夫妇与《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美国公共行政领域著名学者、公共服务尊严的代言人,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授兼公共事务学院院长,199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他于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科罗拉多、密苏里、堪萨斯、新奥尔良、佛罗里达以及亚利桑那等州的多所大学从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美国特拉华大学城市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查尔斯·P·迈斯克公共行政学教授、中佛罗里达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登哈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基本理论、战略规划、领导与组织发展、生产率改进以及质量服务等方面。除此之外,他还致力于公共行政的学科建设,重视公共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运作的结合。作为国际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曾经担任过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会长、密苏里州长的生产率咨询委员会主席,他还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主要著作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意义之寻求》、《组织的阴影》、《公共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中人的行为管理》、《公共服务的新生》、《公共服务中的行政领导》等。

珍妮特·V·登哈特(Janet V.Denhardt),即罗伯特·B·登哈特的夫人,1976年于华盛顿大学取得学士学位,1979年于南加州大学取得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1991年于南加州大学取得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1995—1999年,担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1999年至今担任该学院教授。她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以及领导学领域,与其丈夫登哈特合写了多部著作。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Not Steering》)—————[美]珍妮特·V·登哈特(Janet V. Denhardt)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主要思想评述

登哈特夫妇在考察并比较传统公共行政(即老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的概念,指出“政府不应该像企业那样运作;它应该像一个民主政体那样运作”,而且现在公务员们都在按这个原则行事,并正在重新恢复对诸如公共利益、治理过程以及扩大民主公民权等理想的信奉,同时也重新恢复对其公务员和公民的善待和尊重。行政官员正在逐渐认识到他们有许多东西要通过“倾听”公众而不是向公众“发号施令”并且要通过“服务”而不是“掌舵”才能获得。(P1)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登哈特夫妇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以及重新确立以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为主题的公共行政价值观。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来源

1.民主公民权理论

公民权理论提倡再度复兴的、更为积极的和更多参与的公民权。(P26)在登哈特夫妇看来,公民权涉及的是一些与一个人在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成员资格的特性有关的更加一般的问题,其中包括诸如公民的权利和责任,而不管他们的合法身份怎样。换一种话说,公民权涉及的则是个人影响该政治系统的能力,它意味着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

P27)

而且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恢复一种基于公民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的公民权,即公民会关注广泛的公共利益,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并且会为别人而承担责任。换言之,公民会去做一个民主政体中公民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会去管理政府。在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不仅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且还会促进他们自己作为积极负责人的健康成长。(P29)正是这些民主理论,尤其是公民权理论和公民参与理论,对新公共服务理论提供了支持。

2.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

在登哈特看来,社区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主题。社区可以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提供一种有益的中介机构,“共同利益”维护着这个系统。社区建立的基础是关怀、信任和协作,它是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有效沟通和冲突解决系统结合在一起的。(P31)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以积极的“调节机构”为基础的系统,既可以关注公民的愿望和利益,又会提供一些将会使那些公民更好地为在更大政治体系中行动做好准备的经验。(P31)公民社会就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一种个人对话和评价的地方,这种个人对话和评价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而且也是民主的本质。(P32)

当然,公共行政人员必须与社区和公民社会进行一种良性的互动,以促进民主对话机制和彼此信任的治理渠道,如依靠现存的社会资本建立更为强大的网络,开辟新的对话和讨论渠道,并就民主治理问题进行公民教育;行政官员积极为社区做贡献等。

3.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

在比较了克里斯·阿吉利斯和罗伯特·戈伦比威斯基两位学者相关组织人本主义理论后,登哈特指出“要创造下面这样的背景就要从个人的行动开始:其中,能够出现创造性和对话;感情的共鸣和尊重不仅使团体和组织能够更加有效、负责地应对环境的复杂性,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P36)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在其《新公共行政》一书中就为了把社会公平作为行政决策和政治决策的指导观念而进行了论证,“公务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能够建立和保护公平的标准和测量以及认识公共服务对公民的尊严和福利的影响”。从本质上说,为公共问题提供公平的解决方案,这不只是意味着要为所有的人提供同样的服务,而是意味着要为那些更需要服务的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P37)

4.后现代公共行政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家主要信奉“对话”的理念,信奉公共问题通过对话要比通过“客观”测量或理性分析更有可能解决的观念。可靠对话的理想把行政官员和公民视为彼此是充分参与的,他们不仅被视为召集到一起谈话的自利的理性个体,而且被视为在一种其中他们作为人而相互接洽的关系中的参与者。这种进行协商和达成共识的最终过程也就是个体随着自己的参与而彼此相互接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包含了人类个性的所有方面,他们不仅有理性,而且还有经验、直觉和情感。(P39)但,或许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认识人们的政治行为等,价值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观点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倡导的市场导向,无缝隙地满足顾客的需要等观点不一样,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础是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又是与民主公民权的责任互相盘绕的。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政府部门应更多的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民主价值和服务。因为公共利益是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因此,公务员不是仅仅关注“顾客”的需求,而是着重关注于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P42)

2.追求公共利益

新公共服务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重新肯定公共利益在政府服务中的中心地位。新公共服务要求要求为社会确定一种“愿景”的过程并非仅仅是民选政治领袖或公共行政任命官员的事情,更确切地说,在确定一种愿景或方向——即规定共同价值观的活动中,广泛的公共对话和评议极为重要。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地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P62)

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中都缺乏公民对民主治理过程的广泛参与,而新公共服务则“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公务员和公民要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因为后一种管理者的行为似乎表明公共资金就是他们自己的财产。(P80)从定义上来看,某种层次的公民参与对于民主治理是必不可少的。行政官员应该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策过程,因为在理论层面上,行政官员的道德姿态要求有一种关心和参与的态度。(P91)同时,行政官员负有一种帮助教育公民的责任,这种教育不仅仅是要“提意见”,而且更要创造能够相互学习的对话和参与环境。另外,作为民主治理的一种积极参与者,行政官员负有倾听公民声音并对其话语做出回应的责任。(P92)

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

人们必须逐渐认识到,无论是在政策形成的过程中,还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府都是开放的并且是可以接近的——而且如果政府不是开放和可以接近的,那么那种情况(合作和参与)是不会发生的。人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是具有回应性的——而且,如果政府在设计项目和提高服务方面都不具有回应性,那么那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人们必须认识到政府存在的理由就是要满足公民的需要——而且如果政府不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那种情况就不会发生。(P100)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民参与被视为民主政体中政策执行恰当且必要的组成部分,而执行的焦点是公民参与和社区建设,政府应致力于使各方共同致力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因为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得到最有效并且最负责的实施。(P99)

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

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中,对于责任的强调远远不如效率和经济,而且将责任简单化了。但是,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务员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他们还应该关注法令和宪法、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即公务员应该关注我们复杂治理系统的所有规范、价值和偏好。(P114)虽然公共服务中责任极为复杂,但公共服务的责任不能简单化,这种责任的多样性使公共行政官员在公共行政中扮演着多种复杂的角色,它要求公共行政官员的行为要负责、合乎道德并且符合民主原则和公共利益的期望。在新公共服务中,公民权和公共利益处于舞台的中心。(P127)同时,新公共服务也承认,做公务员是一项社会需要的、富有挑战性的,并且有时是英勇的事业,它意味着要对他人负责,要坚持法律、坚持道德、坚持正义以及坚持责任。(P133)

6.服务,而不是掌舵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里,政府的职能是划桨;新公共管理理论里,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而登哈特夫妇却要提醒我们:政府的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因为“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P21),公共行政官员应该将为公民提供优质服务放在工作首位,政府的职能中的不应是强调掌舵或是划桨上,而更多的应该强调建立具有完整性和回应性的公共机构上。对于公务员来说,越来越重要的是利用基于价值的共同领导来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和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试图控制或掌控社会新的发展方向。(P134)

在新公共服务中,人们明确地承认公共行政官员不是其机构和项目的企业主人。公共行政官员不仅要共享权利,通过人们来工作,以及经纪解决方案,而且还必须把他们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重新界定为不是企业家,而是负责的参与者,(P148)是为公民服务的仆人。公共行政官员的权力必须服务于权力行使者的利益,既要服务于领导者的利益又要服务于追随者的利益。(P142)

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传统公共行政强调利用控制来实现高效率;新公共管理强调利用激励来实现生产率,但是,新公共服务强调对人的尊重和价值,以共同参与和分享领导权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新公共服务在探讨管理和组织时强调的是通过人进行管理的重要性。由生产力改进、过程管理和绩效测量构成的系统被视为设计管理系统的重要工具。但是,新公共服务表明,如果我们不同时给予一个组织中个体成员的价值和利益足够的关注,那么,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种试图控制人类行为的理性做法很可能会失败。如果公共组织及其所参与其中的网络基于对所有人的尊重而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来运作的话,那么,从长远来看,它们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P151)从新公共服务的观点来看,最为重要的是,参与和和包容的方法是建立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信任的最好办法,而且,它们可以促进公共利益中服务的价值。在新公共服务中,共同领导、合作和授权,无论是在该组织内部,还是该组织外部,都已成为规范。通过共同的(或转化的)领导、组织和团体,社区的目标和价值也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目标和价值。这个过程必定具有相互尊重、相互适应和相互支持的特征,公民和雇员的公共服务动机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都得到承认、支持和回报。(P162)

三、简略点评

登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在回顾公共行政的历史发展基础上,通过比较,指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替代,其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比如过分强调效率和市场,而忽视了公民权和公民参与等。

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来替代新公共管理,因为新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服务”,就像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里强调的一样,公共行政应该倡导更多的行政价值,更多的关注公民权、公民参与,关注回应性和民主治理,关注公共利益和尊严等一系列价值层面的目标。从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过程来看,行政学源于政治学,虽然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一书虽然指出行政与政治应该分开来研究,政治就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就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二者不应混为一谈。但是作为行政学鼻祖的古德诺也同时强调政治与行政二者的协调而非分离。由此可以看出,行政的研究终究逃脱不了政治范畴,故而逃脱不了价值层面的界定和追求。也即公共行政理论必须涉及行政价值观,公共行政研究必须在追求公共利益、公民权利、公民参与、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框架下进行,在此基础上才是追求行政效率和组织生产力。所以,从这个侧面来看,新公共服务理论不失为公共行政理论的一次价值回归和对传统行政价值观的超越。

但是,它同样也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缺陷。第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强调公民权、公民参与、权力共享、公共利益、尊严等行政价值,内容过多、过繁,而且其本身就难以调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比如,权力共享固然可以引起公民对于公共行政的广泛参与,但权力的分散则可能导致权力——权利的失衡,众多的需求和众多的话语权反而导致行政的低效率,而且登哈特也没有指出权力共享的程度何在;再如,广泛的公民参与,要求政府和公共行政官员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这一需求或这些需求与公民的公共利益相背离时,权力的行使者又该如何呢。第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行政价值观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对于效率和经济等层面的忽视。

公共行政要服务于公民,满足公民的需求,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但是如果不追求行政效率和组织生产力,也必然反过来影响公民需求的满足的程度、时效性、回应性以及社会的进步发展。第三,新公共服务理论虽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所强调的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是也不能完全代替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公共行政的新的治理之道。因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唯一区别是研究范式不一样,强调公共行政管理的重点和侧面不一样,前者强调民主治理和行政价值,后者强调效率和生产力。第四,新公共服务理论核心观点的实践可能性还有待考量,它所追求的公共行政价值观是一种规范的、经验的,其指导性、操作性和实践性远不如市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结合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实践和发展来看,新公共服务所提倡的行政价值观(民主、公民权、公民参与、权力共享、合作与协调、公民对话、公平、平等、正义、行政责任等)对于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从国内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来看,追求行政价值是行政内涵所在,是促进民主进程和提升政治文明的必然所在。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来看,行政价值对于提高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政治实力也很必要。但是,我们也不可全盘拿来使用,必须结合国情、社情和民情,加以提纯。即追求行政价值的同时,也必须保持行政系统的效率和生产力,对于公民参与的程度、公民对话渠道的合法性、行政官员责任落实和监督的程度、社会在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上实现公平正义,我们都需要予以明确界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测评手段也需要加以科学设定,还有作为公民的行政人员本身的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等都是我们需要加以思考的。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读书笔记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阅读报告 一、本书对我国公共管理的意义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的中文版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充满巨大机遇、变革和挑战的时代印行的。构成本书理论核心和实质的有两个主题:一是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二是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虽然,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领域,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政准则,但以开放的思想对待国际的经验,通过比较、鉴别、有选择的吸收,发展中国自己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并积极致力于时间,却是非常必要的选择。 本书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公共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为民执政的服务宗旨和民主参与的服务方式,对致力于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这些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所提倡的人本精神、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的基本内涵是相统一的,最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府,他们以尊重人的个性、确认人的价值、推进人的发展为使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它本质上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它试图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同时在摈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无不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审视着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而实践中我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和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这就影响到我们对政府职能的正确认识和对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念和原则对于我们澄清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认识,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的。 当然,就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而言,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应当有保留地应用,即服务并且掌舵。 二、本书的基本理论内涵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点

下面是中国考研培训网整理的复旦大学考研专业课MP《公共管理学》考点资料。考生在进 行复旦大学考研专业课双证MPA专业课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整理笔记。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学派及其特征 1、古典学派 ▲威尔逊的政治- 行政两分法对行政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及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意义 古立克的组织管理七功能说:POSDCORB (1)法约尔:管理的五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14 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公利先于私利、报酬、集权、等级制、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法约尔跳板(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中,两个横向部门之间发生问题先自行协商解决,只有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向上报告,再由上级协调,旨在迅速及时解决一般事务,让上级专注于重大问题) (2)韦伯:建立在理性权威基础上的官僚制组织理论(等级制,专业分工,行政管理档案 系统原则,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专业培训,固定薪酬及按资历、政绩晋升) (3)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劳动方法的标准化与作业方式的科学化、差别计件工资制度、科学培训工人、管理职能专业化、劳资双方合作 ▲特点: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非人格化),把管理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机器的附属物,较少关注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2、行为学派 (1)梅奥:霍桑实验(以社会人取代经济人、揭示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通过提高满 意度和激发士气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创对人际关系、人尤其是团体人及其行为的研究)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逐级追求) (3)麦(克)格雷戈:X-Y理论(X :人性恶、好逸恶劳、无上进心;Y :人性善、需要鼓励 和发挥智慧能力的机会,主张实行参与管理) (4)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不满意、激励/满意,提倡用工作丰富化来激励) ▲特点: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 重视非正式组织; 主张管理方式由监督制裁向人性激发、由专断向

读书笔记之《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读书笔记之《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摘要:《新公共管理—服务,而不是掌舵》这本书代表的其实是指以公民为中心的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其作者综合既往研究,通过与老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比,对现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并提出自己新的看法,最后提出自己的新公共行政的内容,即新公共服务主要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构成本书理论核心和实质有两个主题:一是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二是讲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 正文: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这本著作写出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和鲜明的理论创新在学界和政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浅谈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产生背景以及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内涵,其次介绍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意义与价值,然后对新公共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意见论述,最后论述了我对新公共服务一些看法。 一. 浅谈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这本书主要从两大方面而阐述作者的思想。第一是公共服务理念的来源。随后从七方面分析公共服务的内容。条理清晰,每一条内容都从老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 本书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首先是近代政治社会理论对民主公民权的关注。其次就是社区和公民社会模型的不断发展。社区存在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公民社区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的一种个人对话和评价的地方。对话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本质,也是民主的本质。第三个理论来源就是组织人本主义。最后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公共行政的理论家主要信奉“对话”理念,可靠的对话是把官员和公民视为彼此充分参与的。 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 新公共服务理论正是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它的产生是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1), 1269-1276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34752333.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34752333.html,/10.12677/ap.2017.711158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ncept,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Basis Hui Ku, Huiying Shi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26th, 2017; accepted: Nov. 15th, 2017; published: Nov. 21st, 2017 Abstract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have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vers different groups and different fields. However,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still insufficient. After systematical exploring and discussion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e concept definition, the structu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meaning, internal structure confu-sion and single measure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introspection and pros-pect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aticness, traceability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tructure, Theoretical Basis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库慧,史慧颖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26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1日 摘要 基本心理需要在国内外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遍及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但是需要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在概念界定、需要结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几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基本心理需要的观点和研究进行阐述之后,发现其中存在涵义不清、内部结构混乱以及测量单一等问题。因此从系统性、追踪性以及应用性等方面提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新公共服务理论 讲义 (1)

一.背景 罗伯特?B?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并且担任美国许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质量管理、战略规划和公共生产率等方面的咨询顾问。作为国际着名的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博士曾经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ASPA)会长、中佛罗里达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以及密苏里州长的生产率咨询委员会主席,他还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登哈特博士,着述甚丰,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16本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着作包括:《新公共服务》,《公共组织理论》等。 珍妮特?V?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她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以及领导领域。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含义 1、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2、是在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 3、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 4、是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弃而非全盘否定。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公共利益是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因此,公务员不是要仅仅关注“顾客”的需求,而是要注重关注于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当事人服务 要么是服务的直接攻击,要么是对个人行为或社团行为的规制。当事人被认为迫切需要帮助并且政府中的那些人通过公共项目的事实来努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2)新公共管理与顾客满意和对公民的优质服务 ·为顾客提供与企业的最佳服务相同的服务,这是国家绩效评理的一个目标,民主政府的底线就是责任,而不是利润或公民满意,而且顾客服务并没有为责任提供一个练好的代表性测量标准。 2、追求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共服务被认为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而且行政官员的权威就是专长的权威。公务员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着重关注中立、效率以及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公共利益是有民选的政策制定者来界定的,尽管行政官员在执行立法政策中解决特殊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时需要注意公共利益,但是这种观念认为他们的裁量权应该受到限制。 (2)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 当社会被视为一个市场的时候,那就假定个人对于商品、服务和政策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立的偏好,市场模式因而就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谈论人们如何就公共利益的愿景或社会的本质而奋争的途径。人们被视为是他们自己的利益的最佳裁判,公共利益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只是在(作为顾客时)的公民在一个类似于市场的场所做出的个人选择时的副产品。 (3)新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 ·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关注更大的社区,鼓励公民致力于超越早期的利益的事情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邻里和社区中所发生的事情承担个人的责任。倡导行政官员在促进公民界定公共利益和按照公共利益行事时应该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新公共服务还否定公共利益能够被理解为个人自我利益的聚合,其目标是要超越自身利益进而发现共同利益,公共丽音并且按照共同利益即公共利益行事。 ·政府的角色在于确保公共利益居于支配地位,确保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本身及其产生的过程都符合正义、公正和公平的民主规范。报政府是为实现诸如公平和公正这种价值的工具,其最重要的含义之一就是政府的目标从根本上不同于企业的目标,这些差异使得那种仅仅把市场机制和关于信任的假定用作一种自利算计的观点至少是可疑的,尽管有许多特征可以将企业和政府区分开,但是,政府增进公民权和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则是最重要的差异之一,而且它也是新公共服务的一块基石。

新公共服务: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翻译论文: 新公共服务: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美) 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1 [摘要]:新公共管理( the New Public Managtment ) 倡导将公共管理者视为政府企业家,政府则是一个新型的、有偏向的且日益私人化的政府,它效仿工商企业的实践和价值观。支持者们主要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并由此提出自己的主张。在这种比较中,新公共管理显然总是处于上风。我们在本文中主张,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说的“新公共服务”(the“New Public Service”) 相比较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新公共服务”运动,是以对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社区和市民社会、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进行的研究为基础的。我们提出,新公共服务有七项原则,其中最突出的原则是:公务员的首要作用乃是帮助公民明确阐述并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 公共管理已经经历了一场革命。公共行政官员不再关注控制官僚机构和提供服务,而是正在对“掌舵而非划桨”的告诫做出反应,试图成为新型的、有偏向且日益私人化的政府的企业家。结果,公共部门中实施了一系列相当积极的变革。但是,当公共行政领域逐渐抛弃划桨观念并接受掌舵的责任时,那仅仅是用一个“行政中心(adminicentric) ”的观念替代另一个行政中心”的观念吗? 奥斯本(Osborne) 和盖布勒( Gaebler)写道:“掌舵者比划桨者更有能力把握船的航向”(1992 ,32) 。果真如此的话,从划桨到掌舵的转变就不仅仅是让行政官员掌控船只(即选择船只的目的地和航向,并确定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它也会赋予行政官员更多的权力去掌控船只。当我们急于掌舵时,我们是否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金( King) 和斯迪沃斯( Stivers) 在其新著《政府是我们的》(1998) 中提醒我们记住这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政府属于它的公民。因此,行政官员在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当强调他们服务于公民和授权予公民的职责。换言之,将公民置于第一位时,重点不应当放在驾驶或划动政府这条船,而应当放在构建具有完整性和回应性的公共机构之上。 背景 与本文的用法相同,“新公共管理”是指包括重塑和新管理主(neomanagerialism) 在内的一系列思想和实践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力图将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虽然“像工商企业那样运作政府”的要求由来已久,但这个争论 1罗伯特·B·丹哈特(Robert B. Denhardt)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丹哈特博士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 的前任会长,ASPA 全国公共服务运动(致力于在全国宣传公共服务的神圣和价值) 的奠基人和首任主席,全美公共行政研究会的成员和加拿大管理发展中心的成员。丹哈特博士出版了14 本著作,包括《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组织的影响力》、《寻求意义》、《公共服务中的行政领导》和《公共服务的复兴》等。他持有肯塔基大学的博士学位。 珍尼特·V. 丹哈特(Janet Vinzant Denhardt)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她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在于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她的著作《街区层面的领导:第一线公共服务中的自由裁量和合法性》(与莱恩·克罗德斯合著) 最近已由乔治敦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丹哈特博士在《行政与社会》、《美国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生产力和管理评论》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在成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师之前,她在东华盛顿大学任教并供职于各种行政和咨询职位。她持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博士学位。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相关概念界定: 1.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可视为“整合照料”的一个子概念,它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并将医疗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检查、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不是简单地打针吃药的医疗服务,而是应当达到一级医院以及以上的医疗水平,要具备健全的科室和诊疗项目,硬件上要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上要有足够资格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护士。 “医养结合”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服务对象、服务提供的主体、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实现路径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准入标准。 (1)服务对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采用传统家庭养老或者社区居家养老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其次,对于机构养老,主要面向生活半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再次,对于一些高收入老年人,比较注重晚年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优质健康保健服务。 (2)服务提供主体: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主体之间关系,形成凝聚力。 其次,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要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满足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尽职尽责。 (3)服务内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服务内容广泛,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基本生活护理服务。而是医疗救治、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医疗保健服务。三十精神慰藉、精神安慰、老年文化娱乐等精神文化服务。 (4)服务人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侧重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因此对于服务人员有严格的要求。首先,与家庭建立契约关系的医生必须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全科医生,并且熟悉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其次,养老机构必须要根据需要增加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和专业护士。再次,医疗机构为了满足入住老年人的需求,也要增加相应的护理人员。 (5)实现路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现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具体包括:一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集中以治疗老年病为主的全科医生,与家庭建立长期契约关系,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二是一个或多个养老机构与距离较近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单一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或养老服务。四是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科。 (6)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医疗服务是一项需要高精技术的服务,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根据自身职责,建立相关法规,形成专业的规范制度,完善服务标准、设施标准、人员标准和管理规范,简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中心至少要达到一级医院的标准,简历严格的监督制度和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全社会对服务进行监督。 2.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是一种整合医疗和养老功能,以专业的持续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为特色的新型养老机构,是对传统养老机构的创新。主要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一个或多个养老机构与距离较近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预约就诊和双向转诊等服务。二是由单一的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货养老服务,一方面通过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中心,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实力雄厚的大兴医院机构利用自身优势设立以病后康复和保健为特色的养老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三十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科,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开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读书笔记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读书笔记 在工作业余抽时间看了《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这本书,有看不懂之处,也有囫囵吞枣之时,但我对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社区及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印象深刻。 作者登哈特夫妇写作此书的一个大环境是,社区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主题,它可以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提供一种有益的中介机构,而“共同利益”维护着这个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以积极的“调节机构”为基础的系统,既可以关注公民的愿望和利益,又会提供一些在更大政治体系中行动的经验。公民社会就是公民能够相互进行对话和评价的地方,这种对话和评价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而且也是民主的本质。 本书虽然不是很厚,但是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在通过与老公共行政的比对中,阐述了“服务于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效率;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追求公共利益”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得出本书的结论“服务,而不是掌舵”。 具体说来,一是新公共服务的理论的基础是公共服务,而公务服务又是与民主公民权的责任互相盘绕的。新公共服

务理论认为政府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政府部门应更多的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民主价值和服务。因为公共利益是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这是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根本区别(公民导向与顾客导向的区别)所在。二是公共利益是政府追求的目标而不是附属品,重新肯定了公共利益在政府服务中的中心地位。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地公共利益观念。三是新公共服务“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公务员和公民要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因为后一种管理者的行为似乎表明公共资金就是他们资金的财产”,应该最大程度的增强公民在参与政策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关注并提高民主治理与公民参与。四是“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得到最有效且最负责的实施”,公民参与被视为民主政体中恰当且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公务员的作用就变成了促进和鼓励公民参与,并且帮助培养和加强公民参与能力。五是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务员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他们还应该关注法令和宪法、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即公务员应该关注我们复杂治理系统的所有规范、价值和偏好。六是新公共服务强调对人的尊重和价值,以共同参与和分享领导权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如果公共组织及其所参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读《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有感

读《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有感 作者简介: 罗伯特?B?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并且担任美国许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质量管理、战略规划和公共生产率等方面的咨询顾问。作为国际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博士曾经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ASPA)会长、中佛罗里达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以及密苏里州长的生产率咨询委员会主席,他还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登哈特博士,著述甚丰,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16本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新公共服务》,《公共组织理论》等。珍妮特?V?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她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以及领导领域。 内容简介及感想: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这本书代表的其实是新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管理要求。其作者登哈特夫妇主要研究关于公共行政的新的方法,简称为新公共管理服务理论。该书是对以前陈旧的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优劣分析,也有对现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并提出自己新的看法,最后提出自己的新公共行政的内容即新公共服务主要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书中作者先列出了老公共行政主流观点,主要有: 1、政府工作的中心在于通过现存的政府机构或新授权的政府机构直接提供服务。 2、公共行政官员在政策制定和治理中扮演着一种有限的角色,更确切地说,他们负责执行公共政策。 3、提供服务的工作应该由对民选官员负责的行政官员来承担并且应该在他们的工作中赋予有限的裁量权。 4、行政官员要对民主选举产生的政治领导人负责。 5、公共项目得以最佳实施的途径是通过等级制组织,其中管理人员主要是从该组织的顶部施加控制的。 6、公共组织的首要价值观是效率和理性。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

新公共服务理论评述新版

《公共组织学》课程作业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论文成绩: 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李沛欣 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年级专业:08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00831040 完成日期:2009年4月18日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由登哈特夫妇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提出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新型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它的七条要点突破了之前盖布勒和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独树一帜,是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它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区别,也是它备受推崇的原因,“服务型政府”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新潮流,对我们政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新公共服务登哈特新公共管理比较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简介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着名学者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夫妇于20世纪末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共同提出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管理主义”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结晶,它表明了传统形态的公共行政理论正在普遍化为一般管理哲学的理论倾向。管理主义包括一些核心的观念:社会进步需要持续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需要管理,管理是一项重要功能,管理者应当拥有管理权限。P2NPM理论对管理持有两个理念:管理自由化和市场化。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的工作重点既不是为政府这艘航船掌舵,也就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其基本要点是: 1、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不是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思修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要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基本原理要点 1.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9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10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p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的基本内容. 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p14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基本概念 1.理想p2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P22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共同理想p2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唐晓阳王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而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可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建设服务型政府,除了要搞清楚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它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之外,还必须要搞清楚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对于什么是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学术界已从公共产品供给、行政改革策略、行政价值观等多个角度进行过认真的探讨。但是,我们认为,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在于,政府公共管理的现实运作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体现了"服务行政"的理念,具有很强的公共服务能力,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公众、企业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提供优质服务的政府。"[1]同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是多元的,可供借鉴的理论知识也不少。但从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发展脉络来看,以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学派的理论成果可以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背景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一种超越

在官僚制理论指导下发展的 "传统公共行政"可以被看作是"政治家的公共 管理理论"。传统的行政学研究怀抱着十足的"贵族气质",既有的理论学说甚至可以被看作是政治精英的治世技术学。如何降低政治决策实现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统治秩序;如何通过技术方法的变革实现管理成本的压缩等等一直是行政学不孜不倦思考的核心问题。政治-行政二分法,其本意就在于使一般的公共行政执行性事物从纷繁芜杂的讨价还价的政治领域中独立出来。二分法所秉承的理性公共利益理论设想民主政治应有的公平价值可以在议事层面上合法地实现,那么,经济、效率命题也就自然的转嫁到次级的公共行政系统当中。自此,效率便成为公共行政学永恒的一个价值探索主题。西蒙在《行政管理格言》一文中也曾认为:"行政管理理论命题关注组织应当怎么建构和运作,以便有效地完成自身任务。"[2]与其说,传统公共行政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经由环视民主模式和高层政治精英所厘定的体现公共利益的政治决策,还不如认为,它是执政的统治集团为了防止立法波动从而捍卫自己长期利益,稳定集团政策旨意的一套执行制度。而且,官僚制确立了公共行政过程中唯一的权力核心和稳定的行为规则,这从根本上保证了高层决策稳定而且是持续性地贯彻和落实。登哈特夫妇提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位居传统公共行政的责任表现形式的中心,按照这种责任观,被任命的行政官员要对自己的政治主人负责--而且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对公民负责。"[3]穆雷·霍恩建构了一个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的且以立法者和政治家为行动主体的制度选择模型,认为,"公共部门的制度结构是为那些设计这些制度的立法者服务的。"[4]因为,政治市场同样可被看作是一个"非零交易成本"社会场域,那么"最有可能维持其权力的立法者,就是那些能够最成功地解决这些交易费用的人。"[5]所以,公共部门的制度结构的性质决定于立法者面临的交易问题。稳定,体现价值中立精神的行政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执政利益集团的长久利益,不至于因为政权的轮换而遭致后续的否决和替换。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从规则和独立合法权威的角度来看待政府和公共行政过程。所以,威尔逊"把行政过程与大众利益分离开,进而防止公众参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 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2、两点间経度差满足同减异加; 3、经纬网中东西方向的判定: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 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按以下法则操作:在以0°为中央经线的经纬网 图中,若两点间的经度差小于180°,则按左东右西的原则判断,若大于180°, 则按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判断。 4、经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x111km;两点间的纬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経度 差x111cosθ(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 7、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同线登高,同图等距;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 8、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的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地貌;海岸线曲直情况。 例:中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 布。 9、等高线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去方向相反;等高线 越密集,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强,等高线越稀疏,坡度 越缓,水流速度越慢,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弱,沉积作用越强。 二、气候篇 1、海陆风:海陆间昼夜温差引起的热力环流称为海陆风。白天吹________风,夜 晚吹________风。 2、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3、城市风:由于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释放出大量热 量及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导致城市气温常年较郊区高,继而引起的空气由城市 ________(上升/下沉),郊区________(上升/下沉),在城市与郊区间形成热力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