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基本技术要求1

连接器基本技术要求1
连接器基本技术要求1

连接器基本技术要求(参考)

1.1主题內容

本规范规定了连接器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的方法和检验规则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视机及类似电子设备用的条形连接器.

本标准等效采用电子工业部行业标准:TJC型条形连接器总规范及TJC!/TJC2/TJC3/TJC4/TJC5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

2引用规范

SJ/T10642—1995<>

SJ/T10643—1995<>

SJ/T10644—1995<>

SJ/T10645—1995<>

SJ/T10646---1995<>

SJ/T10647---1995<>

3 外形结构及尺寸应该满足各用户要求.

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环境条件:温度:-25度~85度,恒定湿热4D)

样品其阴接触件连接器的导线长度应不小于150MM,当试验中要求安装时应采用正常的安装方法,按规范把阳接触件连接器安装在治具上.(“样品”指成套的连接器)

4.1外观

4. 1.1要求:连接器零件表面应清洁`不得有毛刺,裂纹或其它机械伤,标识应正确,清晰,

牢固

4. 1.2检查方法:目视.

4.2结构.尺寸

4.2.1要求:连接器的结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4.2.2检查工具:

钢直尺`卡尺`千分尺`导通仪等

4.3互换性

4. 3.1要求:

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连接器应能通用互换.

4. 3.2检查方法:

用相同规格配对的阳接触件连接器(或阴接触件连接器)和阴接触件连接器(或阳接触件连接器)进行互换插配检查.

4.4插入力和拔出力

4. 4.1要求:

连接器的插入力和拔出力应符合用户产品要求.

4. 4.2检查方法:

A)测插入力时,应将阳接触件连接器固定在推拉式测力计上,相配的阴接触件连接器以1~5mm/s的速度沿连接器的轴线方向插入测量插入力.

B)测量拔出力时,应将测力计固定在距离阴接触件连接器导线150mm处,以1~5mm/s的速度沿连接器的轴线方向将阳接触件连接器拔出测量拔出力.

4.5接触电阻

4. 5.1要求:

连接器每一接触对间的接触电阻初始值应不大于0.01欧姆,寿命试验后应不大

于0.02欧姆

4. 5.2检查方法:

试验时插合连接器,在测量两端负载DC6±1V/1A的电压,接触电阻值应从测量

值中减去所用导线的电阻值.

4.6绝缘电阻.

4. 6.1要求:

连接器相邻接触件间的初始绝缘电阻和恒定湿热试验后的绝缘电阻都≥500MΩ(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读取稳定的数值,如果1min内没有稳定值,应在报告中注明.)

4. 6.2测试方法:

a在最小间距的相邻引出端之间加上规定试验电压500±50V/DC;

b测量时应把连接器和导线置于正常工作位置上.

4.7耐电压

4.7.1要求:

连接器相邻接触件间应能承受规定的试验电压的作用而无闪络、飞弧和击穿,

漏电流不超最大值.

4.7.2测验方法:

a将样品的所有引出端交错连接形成两组,每组内不许互相邻近的接触件(触

点),

样品应依次承受规定的试验电压;

b引出端排两排或两排以上时,为了测量每对相邻引出端之间的耐电压,必须组成

两种排列的两组.

4.8接触件的固定性

4.8.1要求:每一接触件在规定的拉力作用下不应从基座中脱出,以评价接触件固定机构

耐受正常使用可能遇到的轴向机械应力的能力.

4.8.2试验方法:

a试验时固定阴(阳)接触连接器,把测力计固定在距离连接器导线150mm处,在

连器

轴线方向上施加规定的拉力,力的保持时间为5S;

b试验接触件数目:每个连接器3个,不足3个接触件时全部测量;

c试验所用导线的压接强度应大于接触件的固定性.

4.9抗张强度

4.9.1要求:

连接器每一接触件与导线压接连接的抗张强度应不小于规定;

4.9.2试验方法:

a在试验装置夹头中夹紧试验样品尾部施加张力,应注意不要压伤接触件或端接

的压接筒;

b要使张力沿着压接连接的轴线方向上;

c张力试验机的头部应以25mm/min至50mm/min的速度平稳地移动;

单独试验每一试验样品,直到一端的导体被拉脱或导线被拉断为止.(每个连接器测3个接触件,不足3个接件时全部测量).

4.10可焊性

4.10.1要求:连接器接端应容易被熔融焊料湿润,沾锡面积应占浸入面积的90%以上

4.10.2试验条件:

温度:235±5℃,时间:2±0.5S

4.11耐焊接热

4.11.1要求:连接器应能承受焊接试验的影响而无损伤

4 11.2条件温度:260±5℃,时间;5±1S.

4.12温度急变

4 .12.1要求:连接器经受温度急变试验后应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

4. 12.2试验条`件:高温:+85℃,低温:–25℃,5次循环. 鉴定检验:25次循环;接触电阻≤0.02Ω

4.13高温

4 13.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高温试验而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

4.13.2试验条件:

温度:+85℃时间:4小时鉴定检验`:240小时

4.14恒定湿热

4.14.1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严酷度下进行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绝缘电阻耐压应`

符合规定,并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

4.14.2试验条件:

时间:4d 鉴定检验:10d 绝缘电阻≥500ΜΩ耐压:1000V(500HZ)

4.15振动

4.1

5.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振动试验,试验后应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

4.1

5.2试验方法:

a,试验时插合连接器并模拟正常工作状态,安装在印制板上;

b,振频为10~500HZ, 振幅值为0.35mm(加速度为50m/S)、每一轴线扫频循环次数10次.

4.16机械寿命

4.16.1要求: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机械寿命试验,试验后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接触

电阻应符合规定.带锁紧结构的连接器其紧锁结构应无影响正常操作损伤.

4. 16.2方法:插拔50次. 接触电阻≤0.02Ω

4.17盐雾

4.17.1要求:

连接器应能经受规定的盐雾试验的作用,试验后应无露出底金属的严重锈蚀.(注:使用预镀好的成材,其落料面允许有不影响其性能要求的轻微腐蚀.)

4.17.2试验条件:

样品放在喷雾机内,保持15°-30°斜度不可相互接触;浓度5±1%生理盐水溶

液,压缩空气力(1公斤/平方厘米);盐水喷雾量(1-2毫升/80平方厘米/小时);压力

桶温度47±1℃;盐水桶温度(和试验室温度)35±1℃;喷雾48小时(规定时间)后,取出样品用水洗净,烘干后检测接触阻抗,需符合规定(接触电阻≤0.02Ω).判

定方法:起泡、裂痕等使用标准难以判断者,可用附有标尺的放大镜判定,或由

买卖双方事先所协定的方法判定之。

4 18阻燃性

4.18.1要求:连接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应符合要求.

4.18.2方法:

a火焰垂直燃烧,样品成45度放置,移动燃烧火焰进行测试3次,每次燃烧3~5秒再移开,隔5秒再进行第二次,样品充分燃烧再离开.用秒表记录燃烧时间;

b燃烧掉下的残屑物不能引燃辅助脱脂棉,燃烧须在15秒内熄灭.

5 检验规则:

5.1周期检验每一年进行一次,参考SJ/T10642–1995中的规则,由品质部安排可采用本

公司检验.供方提供或委托外部检测机构的方式进行.

5 2逐批检验由品质部按GB2828–2003(MIL-STD-105)的规定采用常规检查(二级),一次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品,试验项目(按4.1—4.18进行)和合格质量水平AQL值:Cri(按0收1退标准);Maj(AQL=0.15);Min(AQL=0.65)

连接器要求规范和测试要求

【技術&知識】連接器規範和測試要求 文:Knight Chen / CACT 工程部 連接器依照其產品功能和使用環境,將規範要求分為四大部分。 1. 電氣規範要求 2. 機械規範要求 3. 環境規範要求 4. 環保要求 精彩文档

一、電氣規範要求 電氣特性是連接器實現連接功能的主要特性。確定連接器的電氣特性,以保證連接器滿足連接功能。連接器的電氣特性有: 1. 接觸阻抗(Contact Resistance) 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3004.1。 測試要點:a. 測試電流/電壓100mA@20mV,被測試連接器(連接系統)無負載。 b. 測試電流為低電流是為了避免接觸阻抗受到端子(導體)熱電效應影響。 c. 測試電壓為低電壓是為了避免端子(導體)之間接觸界面絕緣薄膜被擊穿和熔化。 精彩文档

規範要求:一般要求50m?(initial);100m?(final,即在壽命測試或環境測試後)。 定義接觸阻抗此參數是為了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電流就像水流一樣。阻力越小,能量的損失和衰減就越少。 就連接器的接觸處而言,影響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對於彈性接觸結構而言),接觸環境,如端子(導體)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方式(如電鍍的金屬特性和緻密性),端子與端子(或其他導體)的結合方式(是焊接or鉚合or彈性接觸等)。 從電學理論角度來說,接觸阻抗為C點綠色圈接觸處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來說,連接器提供A點到B點的導通(連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應包含從A點到B點的所有導體本身的阻抗和接觸處的阻抗(包括焊接、鉚合等接觸方式)如圖一示。 精彩文档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光纤机械连接器 技术规范书 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日期:2009年6月

1. 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 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般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接与标准SC法兰相连。3.工作温湿度要求* 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 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

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 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4.2器件规格尺寸 ?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 4.3外观 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全部底色应均匀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 4.4.1光纤机械冷接子: ?光纤包层直径为:125μ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μm-900μm 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 125μm 4.5光学性能 4.5.1光纤机械冷接子 ?插入损耗:小于0.1dB; ?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 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插入损耗: 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连接器的测试标准样本

连接器实验 一.连接器实验项目: 插拔力、夹持力、蒸汽老化、盐水喷雾、热风回流程(IR)、振动测试、高温老化、恒温恒湿、冷热冲击、迅速插拔测试、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压测试、硬度测试、喷漆厚度测试、电镀膜厚测试、表面粗糙度测试、吃锡性/耐焊性实验。 二.各项实验之条件及实验目: 1.插拔力---测试公母对插之插入及拔出所需力量。(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插入行程及速度、测试单程或去回程、插拔次数。 检查:检查产品在公母对插时力量与否太紧太松,当影响对插力理尺寸不良需做此项实验确认。 2.夹持力---测试端子植入塑料所需拔出之力量。(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同上 检查:当端子卡钩尺寸或塑料卡槽尺寸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来确认。 自动插拔测试机如下:

3.蒸汽老化---检查五金件电镀后保质期。(镀全金/半金锡/全锡端子)实验条件为 温度98±2℃,时间8H。(蒸汽老化实验机) 参数:温度及时间可以调节。另可检查NY6T塑料吸湿性 检查: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蒸汽老化实验机如下: 4.盐水喷雾---检查五金件电镀后保质期。(铁壳/叉片/铆钉类)实验条件为实验槽 温度35℃,时间4H,盐水比例5:95。(盐水喷雾实验机) 参数:实验时间可调节。 检查: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盐水喷雾实验机如下:

5.热风回流焊(IR)---仿真产品在客户处过SMT使用状况。现厂内重要检查塑料起泡 状况及少量产品SMT实验,实验条件为温度235±5℃,最高温度 时间为3~5S。(热风回流焊实验机) 参数:实验温度/时间可以依需求调节。 检查:当塑料存储时间过长(NY6T 3个月)、镀锡铁壳或沾锡膏实验需通过此实验确认塑料与否会起泡、铁壳与否会流锡或吃锡状况。 热风回流焊实验机如下: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线对板连接器 (1)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1) 2、板对板连接器 (3)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3) 3、线对线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4) 4、I/O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I/0连接器 (5) 5、同轴连接器 (5)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5) 常用同轴连接器 (6) 6、非焊接端子 (6)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6) 常用非焊接端子 (6) 7、端子排 (7)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7) 常用端子排 (7) 1、线对板连接器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6、 也称冷压端头和接头。主要使用于安全接地、交流电源输入等场合,选择圆型,U型,钩型,片型,针型端子及接头等。 端头材质使用优质铜,确保导电性能;端头表面镀锡,防氧化抗腐蚀;端头尾部焊缝处焊银,内孔制有螺纹线,以增强抗拉力。以上主要针对K.S.T端子(获UL认证和CSA认证)特点说明,端子类型较多,现对端子型号进行说明,如RVS1-4 R-----端头类型;V----端头尾部类型;S----端头宽度;1---导线截面积;4---螺栓直径。 端子与线材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压接,压接是靠压力变形的方法使包围导线的压线筒重新成型,让导线永久地压接在接线端上形成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高压连接器(电动汽车系列)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系列高压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GB/T 18384.3-2015规定的B级电压电路的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384.3-2015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5095.2-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二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 GB/T 5095.3-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3部分:载容流量实验 GB/T 5095.5-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机械负荷和寿命试验 GB/T 5095.6-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6部分:气候试验和锡焊试验 GB/T 5095.8-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8部分:连接器、接触件及引出端的机械试验 GB/T 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_机械负荷标准 GB/T 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_气候负荷标准 GB/T 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_化学负荷标准 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 2048-20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QC/T 413-2002 汽车电子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GB/T 282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SAE J2223-2-2011 Connections for On-Board Road V ehicle Electrical Wiring Harnesses—Part 2: Tests and Gener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SAE_J1742-2005 Connections_for_High_V oltage_On-Board_Road_Vehicle_Electrical_Wiring_Harnesses SAE USCAR-2-2013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 LV215-1-2009 Electrical/ Electronic Requirements of HV Connectors

连接器力测试标准

连接器力测试标准: 6.0连接器和端子测试: (Engage/Disengage Force, Terminal Push) 6.1 目的: 本实验是为了检验控制器的连接端子是否满足保持力的标准要求。该测试的失效模式及效果 6.2步骤: 控制器要承受的测试条件如测试条件表中所描述。该测试条件表遵循产品测试表中相关内容。测试中的任何偏差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测试数据必须要求记录。 Note 1a: 本试验将会给测试模块连接器内部的端子一个应力。在测试时需要确保夹具能紧固测试模块。 Note 2a: 目检:由测试导致的产品变化应该被记录下来,并报告给JETEK工程师。JETEK工程将决定是否进行必要调整。 机械表面目检: 目检是否有部件松动(电气的或机械的),或者管套有损伤或磨损。 6.5合格/不合格标准: 端子应当完整的保留在连接器上,永久性变形持续不能超过0.1 mm。

7.0 连接器插入力测试: 7.1目的: 本试验是为了检验线束的接头到控制器接口的接头的插入力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该测试的失效模式及效果测试情况如下: 7.2步骤: 控制器要承受的测试条件如测试条件表中所描述。该测试条件表遵循产品测试表中相关内容。测试中的任何偏差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测试数据必须要求记录。 Note 1b: 线束的接头应该要有依据产品设计最大数量的端子;在测试时需要确保夹具能紧固测试模块。 Note 2b: 目检:由测试导致的产品变化应当记录下来,并报告给JETEK工程师。JETEK工程师将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调整。 机械表面目检: 视觉检查是否有部件松动(电气的或机械的),或者管套损伤或磨损。

连接器的测试标准

连接器实验 一.连接器的实验项目: 插拔力、夹持力、蒸汽老化、盐水喷雾、热风回流程(IR)、振动测试、高温老化、恒温恒湿、冷热冲击、快速插拔测试、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压测试、硬度测试、喷漆厚度测试、电镀膜厚测试、表面粗糙度测试、吃锡性/耐焊性实验。 二.各项实验之条件及实验目的: 1.插拔力---测试公母对插之插入及拔出所需力量。(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插入行程及速度、测试单程或去回程、插拔次数。 检验:检验产品在公母对插时的力量是否太紧太松,当影响对插力理的尺寸不良需做此项实验确认。 2.夹持力---测试端子植入塑料所需拔出之力量。(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同上 检验:当端子卡钩尺寸或塑料卡槽尺寸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来确认。 自动插拔测试机如下:

3.蒸汽老化---检验五金件电镀后的保质期。(镀全金/半金锡/全锡端子)试验条件为 温度98±2℃,时间8H。(蒸汽老化试验机) 参数:温度及时间可以调整。另可检验NY6T塑料的吸湿性 检验: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蒸汽老化试验机如下: 4.盐水喷雾---检验五金件电镀后的保质期。(铁壳/叉片/铆钉类)试验条件为试验槽 温度35℃,时间4H,盐水比例5:95。(盐水喷雾试验机) 参数:试验时间可调整。 检验: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盐水喷雾试验机如下:

5.热风回流焊(IR)---仿真产品在客户处过SMT使用状况。现厂主要检验塑料起泡 状况及少量产品SMT试验,实验条件为温度235±5℃,最高温度 时间为3~5S。(热风回流焊试验机) 参数:实验温度/时间可以依需求调整。 检验:当塑料存放时间过长(NY6T 3个月)、镀锡铁壳或沾锡膏实验需通过此实验确认塑料是否会起泡、铁壳是否会流锡或吃锡状况。 热风回流焊试验机如下: 6.振动测试---检验产品公母对插后的瞬间导通性,实验时将产品全部串联接到信号 测试机上测试。另也可以仿真产品在运输途中的状况。实验条件为频 率10HZ-55HZ-10HZ/分钟一个循环,振幅1.52mm,时间为X、Y、Z各2H。 参数:频率、振幅及时间均可依需求做调整。 检验:当产品对插口尺寸不良、产品包装不良或盖子与本体搭配不良需做此实验确认。此实验项目重点是检验产品公母接触的瞬间接触状况。 振动试验机如下:

连接器可靠性测试项目及其测试标准

连接器检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项目:插拔力测试、耐久性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振动测试、机械冲击测试、冷热冲击测试、混合气体腐蚀测试等。 连接器具体测试项目如下: (一)连接器插拔力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13 目的:验证连接器的插拔力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原理:将连接器按规定速率进行完全插合或拔出,记录相应的力值。 (二)连接器耐久性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09 目的:评估反复插拔对连接器的影响,模拟实际使用中连接器的插拔状况。 原理:按照规定速率连续插拔连接器直至达到规定次数。 (三)连接器绝缘电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1 目的:验证连接器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或经受高温,潮湿等环境应力时,其阻值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原理: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或内部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来的电阻值。 (四)连接器耐电压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0 目的:验证连接器在额定电压下是否能安全工作,能否耐受过电位的能力,从而评定连接器绝缘材料或绝缘间隙是否合适。 原理:在连接器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接触件与外壳之间施加规定电压并保持规定时间,观察样品是否有击穿或放电现象。 (五)连接器接触电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06/EIA-364-23 目的:验证电流流经接触件的接触表面时产生的电阻值。 原理:通过对连接器通规定电流,测量连接器两端电压降从而得出电阻值。 (六)连接器振动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8 目的:验证振动对电连接器及其组件性能的影响。 振动类型:随机振动,正弦振动。 (七)连接器机械冲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7 目的:验证连接器及其组件耐冲击的能力或评定其结构是否牢固。 测试波形:半正弦波,方波。 (八)连接器冷热冲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32 目的:评估连接器在急速的大温差变化下,对于其功能品质的影响。 (九)连接器温湿度组合循环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31 目的:评估连接器在经过高温高湿环境储存后对连接器性能的影响。 (十)连接器高温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17 目的:评估连接器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于规定时间后端子和绝缘体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十一)连接器盐雾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6 目的:评估连接器,端子,镀层耐盐雾腐蚀能力。 (十二)连接器混合气体腐蚀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65 目的:评估连接器暴露在不同浓度混合气体中的耐腐蚀能力及对其性能的影响。(十三)连接器线材摇摆测试

高压连接器(电动汽车系列)技术规范

本规规定了电动汽车系列高压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试验方法。 本规适用于GB/T 18384.3-2015规定的B级电压电路的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但提倡使用本规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 GB/T 18384.3-2015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5095.2-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二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 GB/T 5095.3-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3部分:载容流量实验 GB/T 5095.5-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机械负荷和寿命试验GB/T 5095.6-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6部分:气候试验和锡焊试验GB/T 5095.8-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8部分:连接器、接触件及引出端的机械试验 GB/T 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_机械负荷标准 GB/T 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_气候负荷标准 GB/T 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_化学负荷标准 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 2048-20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QC/T 413-2002 汽车电子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QC/T 29106-2014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GB/T 282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SAE J2223-2-2011 Connections for On-Board Road Vehicle Electrical Wiring Harnesses—Part 2: Tests and Gener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SAE_J1742-2005 Connections_for_High_Voltage_On-Board_Road_Vehicle_Electrical_Wiring_Harnesses SAE USCAR-2-2013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 LV215-1-2009 Electrical/ Electronic Requirements of HV Connectors

连接器检验规范

制作:审核:核准: 一、目的: 明确连接器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达到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的连接器来料检验。 三、检验条件:

照明条件:日光灯600~800LUX; 目光与被测物距离:30~45CM; 灯光与被测物距离:100CM以內; 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度; 检查员视力:双眼视力(包括戴上眼镜)以上,且视觉正常,不可有色盲,斜视、散光等; 四、参照标准: 依照MIL-STD-105EⅡ级单次正常抽样标准CR=(正常抽样Ac/Re:0/1);MA=;MI= 依照MIL-STD-105EⅡ级单次S-2 特殊抽样标准. AQL:抽样 五、检验顺序: 包装箱:包装箱应为一次性包装箱,供应商不可回收,包装箱外应标有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出货检验合格章及供应商名称;包装上必须标有我司相应的物 料编号,最小包装应无破损、混料现象,在正常储藏条件(温度-5℃~35℃,相 对湿度≤75%)下一年内不能出现因包装不善而导致异常。 外观:来料本体上要求有厂商或供应商的标识,规格书须标有额定电压、电流,储存的温度,插座的型号;插座本体无损伤、表面清洁、无明显油污、污迹,成形良好、安 装后可见部分不允许有披锋、破损,允许不明显且不影响安装的披锋,来料颜色、 结构要求和样品一致,孔槽无堵塞、缺针现象,引脚不能出现变形,上锡端子无氧化。 尺寸:具体的尺寸请按我司相对应的图纸要求,实配PCB板应良好。 接触电阻(导通性):用对应的公母端子相匹配,接触电阻要求≤20mΩ;(测试时公、母端 子必须为我司合格的物料)。 额定耐压:指插座的导体与绝缘体所可承受的电压,电压要求应小于或等于标称值。 拉力:被测试线的拉力请根据我司图纸的要求测试,应符合要求。 绝缘电阻:用DC500V直流电阻仪测试应≥800MΩ 高温:高温(根据实验物料的额定温度),在烤箱内放置16h后,室温放置1小时,再测

连接器电气性能检测

1 引言 不论是高频电连接器,还是低频电连接器,绝缘电阻、介质耐压(又称抗电强度)和接触电阻都是保证电连接器能正常可靠地工作的最基本的电气参数。通常在电连接器产品技术条件的质量一致性检验A、B 组常规交收检验项目中都列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三个检验项目也是用户判别电连接器质量和可靠性优劣的重要依据。但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电连接器检验的实践发现,目前各生产厂之间以及生产厂和使用厂之间,在具体执行有关技术条件时尚存在许多不一致和差异,往往由于采用的仪器、测试工装、操作方法、样品处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直接影响到检验准确和一致。为此,笔者认为,针对目前这三个常规电性能检验项目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对提高电连接器检验可靠性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的多功能自动检测仪正在逐步替代原有的单参数测试仪。这些新型测试仪器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电性能的检测速度、效率和准确可靠性。 2 绝缘电阻检验 2.1作用原理 绝缘电阻是指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或内部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的电阻值。即绝缘电阴(MΩ)=加在绝缘体上的电压(V)/泄漏电流(μA)。通过绝缘电阻检验,确定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能否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或在经受高温、潮湿等环境应力时,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绝缘电阻是设计高阻抗电路的限制因素。绝缘电阻低,意味着漏电流大,这将破坏电路和正常工作。如形成反馈回路,过大的漏电流所产生的热和直流电解,将使绝缘破坏或使连接器的电性能变劣。 2.2影响因素 主要受绝缘材料、温度、湿度、污损、试验电压及连续施加测试电压的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 2.2.1绝缘材料 设计电连接器时选用何种绝缘材料非常重要,它往往影响产品的绝缘电阻能否稳定合格。如某厂原使用酚醛玻纤塑料和增强尼龙等材料制作绝缘体,这些材料内含极性基因,吸湿性大,在常温下绝缘性能可满足产品要求,而在高温潮湿下则绝缘性能不合格。后采用特种工程塑料PES(聚苯醚砜)材料,产品经200℃、1000h和240h潮湿试验,绝缘电阻变化较小,仍在105MΩ以上,无异常变化。 2.2.2温度 高温会破坏绝缘材料,引起绝缘电阻和耐压性能降低。对金属壳体,高温可使接触件失去弹性、加速氧化和发生镀层变质。如按GJB598生产的耐环境快速分离电连接器系列II产品,绝缘电阻规定25℃时应不小于5000MΩ,而200℃时,则降低至不小于500MΩ。 2.2.3温度 潮湿环境引起水蒸气在绝缘体表面的吸引和扩散,容易使绝缘电阻降低到MΩ级以下。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引起绝缘体物理变形、分解、逸出生成物,产生呼吸效应及电解腐蚀及裂纹。如按GJB2281生产的带状电缆电连接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5000MΩ,而经相对湿度90%~95%、温度40±2℃、96h湿热试验后的绝缘电阻降至不小于1000MΩ。 2.2.4污损 绝缘体内部和表面的洁净度对绝缘电阻影响很大,由于注塑绝缘体用的粉料或胶接上、下绝缘安装板的胶料中混有杂质,或由于多次插拔磨损残留的金属屑及锡焊端接时残留的焊剂渗入绝缘体表面,都会明显降低绝缘电阻。如某厂生产的圆形电连接器在成品交收试验时发现有一个产品接触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很低,仅20MΩ,不合格。后经解剖分析发现,这是因注塑绝缘体用的粉料中混有杂质而造成的。后只得将该批产品全部报废。 2.2.5 试验电压 绝缘电阻检验时施加的试验电压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关系。因为试验电压升高时,漏电流的增加不成线性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技术&知识】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文:Knight Chen / CACT 工程部 连接器依照其产品功能和使用环境,将规范要求分为四大部分。 1. 电气规范要求 2. 机械规范要求 3. 环境规范要求 4. 环保要求 一、电气规范要求 电气特性是连接器实现连接功能的主要特性。确定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以保证连接器满足连接功连接器的电气特性有: 1. 接触阻抗(Contact Resistance) 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

测试要点:a. 测试电流/电压100mA@20mV,被测试连接器(连接系统)无负载。 b. 测试电流为低电流是为了避免接触阻抗受到端子(导体)热电效应影响。 c. 测试电压为低电压是为了避免端子(导体)之间接触界面绝缘薄膜被击穿和熔化。 规范要求:一般要求50m?(initial);100m?(final,即在寿命测试或环境测试後)。 定义接触阻抗此参数是为了减少信号和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或衰减,电流就像水流一样。阻小,能量的损失和衰减就越少。 就连接器的接触处而言,影响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对於弹性接触结构而言),接触环境端子(导体)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方式(如电镀的金属特性和致密性),端子与端子(或其他导的结合方式(是焊接or铆合or弹性接触等)。 从电学理论角度来说,接触阻抗为C点绿色圈接触处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来说,连接器提供到B点的导通(连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应包含从A点到B点的所有导体本身的阻抗和接触处的阻(包括焊接、铆合等接触方式)如图一示。 (图一) 2. 耐電壓(Withstanding Voltage) 目的:确认两导体(或两回路)之间的绝缘介质(包含气体)及其间距是否适合和足够,以确保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6月

1. 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 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要紧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样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截了当与标准SC法兰相连。3.工作温湿度要求* 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 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 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

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4.2器件规格尺寸 ?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 4.3外观 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全部底色应平均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 4.4.1光纤机械冷接子: ?光纤包层直径为:125μ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μm-900μm 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 125μm 4.5光学性能 4.5.1光纤机械冷接子 ?插入损耗:小于0.1dB; ?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 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插入损耗: 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小于0.7/0.9 dB (与现场组装型连接插头耦合),在1310 nm &

连接器性能及测试标准介绍

连接器性能及测试标准介绍 很多时候,连接器厂商在选择相关PIN针产品时,都会要求PIN 针供应商做相关测试,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很多PIN针厂商都把握不准相关测试标准与方向!那么,东莞群桦在这里连接器相关性能以及测试标准要求简单的介绍: 连接器的基本性能可分爲三大类: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 一、机械性能: 就连接功能而言,插拔力是重要地机械性能。插拔力分爲插入力和拔出力(拔出力亦称分离力),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有关标准中有最大插入力和最小分离力规定,这表明,从使用角度来看,插入力要小(从而有低插入力LIF和无插入力ZIF的结构),而分离力若太小,则会影响接触的可靠性。 另一个重要的机械性能是连接器的机械寿命。机械寿命实际上是一种耐久性(durability)指标,在国标GB5095中把它叫作机械操作。它是以一次插入和一次拔出爲一个循环,以在规定的插拔循环后连接器能否正常完成其连接功能(如接触电阻值)作爲评判依据。连接器的插拔力和机械寿命与接触件结构(正压力大小)接触部位镀层质量(滑动摩擦係数)以及接触件排列尺寸精度(对准度)有关。二、电气性能:连接器的主要电气性能包括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 1、接触电阻高质量的电连接器应当具有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连接器的接触电阻从几毫欧到数十毫欧不等。

2、绝缘电阻衡量电连接器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与外壳之间绝缘性能的指标,其数量级爲数百兆欧至数千兆欧不等。 3、抗电强度或称耐电压、介质耐压是表征连接器接触件之间或接触件与外壳之间耐受额定试验电压的能力。 4、其它电气性能电磁干扰洩漏衰减是评价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电磁干扰洩漏衰减是评价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一般在100MHz~10GHz频率范围內测试。对射频同轴连接器而言,还有特性阻抗、插入损耗、反射係数、电压驻波比(VSWR)等电气指标。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爲了连接和传输高速数字脉衝信号,出现了一类新型的连接器即高速信号连接器,相应地,在电气性能方面,除特性阻抗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电气指标,如串扰(crosstalk),传输延迟(delay)、时滞(skew)等。 三、环境性能:常见的环境性能包括耐温、耐湿、耐盐雾、振动和冲击等。 1、耐温目前连接器的最高工作温度爲200℃(少数高温特种连接器除外),最低温度爲-65℃。由于连接器工作时,电流在接触点处産生热量,导致温升,因此一般认爲工作温度应等于环境温度与接点温升之和。在某些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连接器在额定工作电流下容许的最高温升。 2、耐湿潮气的侵入会影响连接器的绝缘性能,并锈蚀金属零件。恆定湿热试验条件爲相对湿度90%~95%(依据産品规范,可达98%)、温度+40±20℃,试验时间按産品规定,最少爲96小时。交变湿热试

连接器插拔力标准总结

连接器插拔力标准 目地:为了保证连接器适配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依据EIA-364-13C(国际电气协会插拔力测试规范)特制定本标准,规定插入力不得大于额定值(确保使用者不至于很难插入适配头),而拔出力不得小于额定值(防止在各种复杂场合松脱或掉落,造成设备连线中断及损坏)。 连接器类型测试项目标准测试条件 USB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0Kg,焊线后注塑成品≥0.8Kg 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Mini-Din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3Kg,焊线后注塑成品≥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S-ATA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4.5Kg D-SUB系列-09P 1.连接器拔出力≥1.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2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D-SUB系列-15P 1.连接器拔出力≥2.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2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D-SUB系列-25P 1.连接器拔出力≥2.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2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8.5Kg D-SUB系列-37P 1.连接器拔出力≥3.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12.5Kg Housing系列-02P 1.连接器拔出力≥0.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0Kg Housing系列-04P 1.连接器拔出力≥0.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0Kg Housing系列-06P 1.连接器拔出力≥0.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0Kg Housing系列-08P 1.连接器拔出力≥0.7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Housing系列-10P 1.连接器拔出力≥0.7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Housing系列-12P 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Housing系列-14P 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Housing系列-16P 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187端子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6.5Kg 250端子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2.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6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8.0Kg IDC端子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0.06g*Pin数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6.8Kg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总1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001- - 发布 2001- - 实施 xx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发 布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 Q/ZX - 2001 Q/ZX xxx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引用标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定义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连接器的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连接器的分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欧式连接器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1欧式连接器的特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2 欧式连接器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 2MM 连接器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1 2MM 连接器特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2 2MM 连接器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 RF 连接器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5 D-SUB 连接器的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6 扁平电缆连接器的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7 IC 插座的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8 圆形连接器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9 各种接线端子、电源连接器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电缆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 电线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 通信电缆的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 RF 电缆的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 电缆组件的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 验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 言 本标准主要依据电连接器、电缆及RF 电缆组件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xx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CDMA 事业部工艺结构部提出并归口。 Q/SZX 2001 - 01 Q/SZX 2001 -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