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精编

[2020年](发展战略)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精编
[2020年](发展战略)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精编

(发展战略)湖南省培育发

展产业集群

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十一五”规划

湖南省经济委员会

二○○七年三月

目录

一、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1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1

(二)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2

(三)我省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5

1、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趋势5

2、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7

二、“十一五”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目标、战略、原则及重点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目标9

(三)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战略9

1、抓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群9

2、抓中小企业推进产业集群10

3、抓高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集群10

4、抓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10

5、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产业集群11

(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原则11

(五)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重点12

1、突出发展壮大一批核心企业12

2、突出培育打造一批重点园区12

3、突出建设一批重大项目12

4、突出改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13

三、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措施13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协调发展13(二)加强规划导向,搞好分类指导14(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14(四)加大政策扶持,改善发展环境15(五)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营造集群发展优势16四、50个产业集群分类发展规划要点17

(一)精品钢材17

(二)锰深加工20

(三)有色冶炼及深加工21

(四)石油化工25

(五)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28

(六)食品加工29

(七)汽车及零部件36

(八)工程机械40

(九)电站及输变电成套装备41

(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43

(十一)电子信息44

(十二)造纸46

(十三)陶瓷及花炮49

(十四)轻纺51

(十五)卷烟56

(十六)新材料工业57

五、附件59

1、湖南省“十一五”培育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规划表

59

2、“十一五”培育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100个核心企

业发展基本情况表59

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十一五”规划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培育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区域间的流动、重组、融合,提高社会经济有限资源的综合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湖南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通过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导致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从而在一定范围(如区域、国家或国际)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集群不仅包括在特定的地域内一簇彼此紧密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和支持机构的集聚,还包括在不同地域,但在同一产业或

关联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上能彼此关联的企业的集合体。前者,多为以特色产业园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关联产业的新产业区或“块状经济”,而后者则是跨地区但在产业链条上是关联的产(企)业集群。狭义的产业集群,是指某一地域内的关联产(企)业集群。本规划所指产业集群主要指狭义的产业集群。

(二)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十五”以来,我省实施大力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投入,着力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团化水平,加快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一是形成了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雏形。目前,我省许多行业中都已经和正在形成不同发育程度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如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长沙工程机械制造、株洲(湘潭)轨道交通设备制造、长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永州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衡阳高等级输变电装备制造等一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显示器产业基地和软件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卷烟制造业形成了以长沙、常德烟厂为依托的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两大产业集群;钢铁有色初步形成了以湘钢、涟钢、衡管为龙头的钢铁产业集群和以株冶、株硬为依托的有色产业集群;石油化工形成了以巴陵石化、长岭石化为依托的岳阳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以株洲化工集团为依托的基础化工产业集群。此外,浏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初具雏形。

二是形成了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浓郁的产业集群。由于受历史文化和当地资源的影响,形成了一批乡土气息浓厚,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集群。如浏阳花炮、醴陵陶瓷、湘潭槟榔、湘阴调味品等产业集群。浏阳花炮产业集群拥有近1000家花炮企业,从业人员40万,目前年销售收入达20余亿元,占全国花炮产量与出口量的7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花炮产业基地。醴陵陶瓷产业集群拥有陶瓷生产企业37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2家。2005年,醴陵陶瓷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亿元。目前醴陵已成为集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电力陶瓷三大类,拥有4000多个品种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三是形成了一批依托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集群。如蓝山县主动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毛织业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仅几年时间,全县毛织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372家,成为湖南最大的外向型毛织加工基地,形成针织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汨罗再生资源产业集群,有规模企业40余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2004年回收各种废旧物资58万吨,加工量25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永兴白银冶炼产业集群,有规模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2004年,提炼白银达1800余吨,

实现产值45亿元。

在推动湖南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的快速发展,相应地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集聚。如长丰汽车、福田汽车等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在星沙2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聚了生产车身、车架、车厢、钢板弹簧等零部件企业100余家;中联、三一、山河智能三大骨干企业周围半径30公里之内,聚集了80多家为其配套的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随着衡阳特变电工的发展,使衡阳市区范围聚集了生产变压器、互感器、电线电缆、高低压开关等成套设备的企业130多家,仅生产中小型变压器的企业就有60多家。

我省的产业集群尽管这些年来发展较快,但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具有优势且较完整的产业链少,产业的本地配套性差、配套成本高。

一是骨干企业数量少,单体规模小,对产业的带动力小。全国500强企业中,我省工业企业只有7家,没有达到各省平均数;列入国家统计的1848家大型企业中,我省只有52家,仅占全国的2.8%;全省销售过200亿的特大型企业只有1家。

二是产业配套性差,产业链不完整。我省多数产业集群内产业结构不配套,缺乏横向整合,没有形成以骨干龙头企业为

核心,众多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从而影响了主导产品和规模企业的形成,影响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深度开发。一些优势产业的主要配件和关键技术还要依靠国外产品和外省产品,本地产品质量低,档次不高,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配套产业环节。

三是企业缺少创新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差。一方面企业发展的活力不足。国企改革不彻底,大中型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但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交易不活跃,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造力度不大,非国有企业发展不充分。另一方面科研投入极度缺乏。全省每年用于R&D的总投入约占GDP的0.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0.5个百分点,开发投入少成为打造优势产业的关键瓶颈。

(三)我省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1、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不但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产业集聚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微电子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等。在意大利,产业集群区集中程度很高,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量都是在专业化产业区域内实现的。在德国,有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

业群、巴登-符腾堡的机械业群、德累斯顿附近的陶器业群。在法国,有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业群等很多实例。在印度,有旁遮普邦路德海阿那的金属加工和纺织工业群、泰米尔纳德邦提若普尔的棉针织业群、卡纳达卡邦班加罗尔的电子软件业群。印度约350个集群创造了印度制造业出口额的60%。大量的产业集群存在,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的财富大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创造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产业集聚现象不断推进,沿海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集群化的趋势。在广东形成了以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和西岸的家电制造产业集群,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四市所组成的电子信息走廊,电子产业产值占全省四分之三,成为亚洲电子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四分之一,如南海西樵的纺织印染、盐步的内衣、石湾环城的童装、张槎的针织、中山沙溪的休闲装、东莞虎门的服装生产和贸易、大朗的服装、云浮罗定的针织、佛山石湾的陶瓷、南海南庄的陶瓷、云浮云城的石材等。目前,浙江年产值10亿到50亿的民营企业集群118个,年产值50亿到100亿的民营企业集群26个,年产值100亿以上的民营企业集群3个,有53个集群的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

其中多数都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例如,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的防风打火机集中于温州的鹿城区和瓯海区,海宁的许村、许巷的装饰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以上,永康的衡器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二,涌现出许多产销量位居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单打冠军”。

国内、国外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途径,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发展产业集群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2、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湖南作为中部省份,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有着更为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是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势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卷烟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已具雏形。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优势产业的优势还不够明显。湖南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中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就必须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要通过产业集群的洼地效应,吸引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主要生产要素,调整和改善长期以来工业结构和布局“散、小、差”的问题,打造具有

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区域和强势品牌,在产量、质量、价格、营销网络、物流服务、社会功能等各方面都形成真正的优势,赢取国内外资源,抢占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泛珠三角协作体系中,我省处于承东启西,接南联北的地理位置,具有承接工业经济梯度转移的独特区位优势。但这种区位优势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得到充分释放。我省只有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让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等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基础作用,经济发达地区的各种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才会向我省集聚、转移和融合,从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升我省的区域竞争力。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湖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资源质量不高,优质煤矿少,有色矿山和化学矿的富矿比例低,至今没有发现石油、天然气,长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大气污染、酸雨防治等问题的重大压力。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不允许湖南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大大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国土资源大量浪费,而且由于集群内企业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机制,迫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

升级,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降低资源消耗。

二、“十一五”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目标、战略、原则及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突出核心企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知名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和分工专业化,加快产业聚集发展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全省工业整体素质。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围绕精品钢材、锰深加工、有色冶炼及深加工、石油化工、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站配套及输变电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造纸、陶瓷及花炮、轻纺、卷烟、新材料等十六大类产业,全省重点培育5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的聚集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能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同时各地各行业结合实际,积极培育一大批能够参与国内和区域间产业分工、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支撑带动作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50个产业集群主营

业务收入总额达8000亿元左右,占全部工业经济总量比例达50%以上。其中,到2010年,形成3-5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10-15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余产业集群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一批相关产业在规模上进入和保持国内同行业前列。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0年,产业集群万元产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2%。

(三)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战略

1、抓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群

把优势产业和核心企业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突破口,一是要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和配套产业,走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路子;三是要抓好重点产业集群,完善配套措施,抓好落实。

2、抓中小企业推进产业集群

把发展中小企业与发展非公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展特色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集群、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群,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化,形成地方特色。

3、抓高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集群

一是发挥好高新园区的作用,重视产业关联度,建立起上、

中、下游密切的产业链,通过技术、资金、产品、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传递、重组和渗透,发展产业集群;二是依托我省科技优势,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突出转化重点,加快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发展一批产业集群;三是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火炬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基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4、抓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

一是抓好公共要素建设,抓好基础设施、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信息服务等公共要素建设;二是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合理选择园区产业定位,形成适应区位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最有效利用区域产业发展资源的特色园区。

5、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产业集群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把握中部崛起机遇,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步伐;二是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产业聚集基础平台。三是加强三市的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合力。

(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导向为主,加强政府引导,促进健康

发展。

二是坚持规划指导原则。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相衔接,按照国家和省宏观产业政策,加强规划指导,促进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择优扶强原则。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加快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优势产业集群率先发展。对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集群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坚持创新发展原则。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把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创新发展。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中的能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五)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重点

1、突出发展壮大一批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带动力量。重点支持一批核心企业发展,按照“国际国内规模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要求,培育一批体现湖南工业形象和水平,代表湖南产业发展重点

和方向,聚集“十一五”重大技改项目的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主体,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和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

2、突出培育打造一批重点园区

工业园区是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整合、优化、提升现有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做好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突出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创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园区和产业带,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发展高地。

3、突出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建设是提高产业集群核心竞争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带动相关产业企业集聚的重要措施。充分把握世界产业转移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突出结构优化调整,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加快自主创新为重点,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地,引导企业按产业链上、下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聚集发展空间。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过亿元的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主的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和一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培育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新的增长点。

4、突出改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以重点园区和产业聚集带为重点,加强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对产业集群的服务作用,初步形成功能较为齐全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国际性、全国性专业市场及一批行业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标准中心和信息中心,打造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三、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协调发展

加强对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一是全省上下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促进形成各级政府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来抓的局面。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集群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省直各部门把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为集群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议程,各级政府把发展产业集群摆在重要位置,各级经委进一步负起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责任,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明确承办机构和人员,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切实做好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三是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宣传的力度,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大力宣传发展经验、成就,营造良好的发展舆论氛围。

(二)加强规划导向,搞好分类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加快编制和细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产业集群技改规划、核心企业发展规划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循环经济规划、科技创新规划、品牌创建规划、人才培训规划等分项规划,并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衔接。突出扶持发展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集聚带,引导同行业企业向各专业园聚集,改变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园区内企业行业分布散、乱的局面,促进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各市州要主动与全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相衔接,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大企业大集团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并举,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与促进非公经济壮大并举,制定对本地区培育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规划,走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分类指导,选择带动力强、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分步分类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针对性强的推进措施和政策,促进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突破。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把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新的增长点。加强产业发展项目开发,围绕核心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推进创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辐射拉动作用强的项目实施;围绕提升产业

浏阳产业集群

浏阳花炮产业发展现状 浏阳花炮产业特点 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销售面广 花炮是浏阳的传统产业,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中共11届三中全会以后浏阳花炮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浏阳已形成了一个拥有600余家企业的庞大的产业群体,其产销及出口创汇都居全国第一,在全球花炮行业中地位显赫。2004年整合提升后经评估全市花炮生产企业818家。1988年全市生产花炮157.1338万箱,产值1.713287亿元。2004年全市生产花炮2482.5万箱,产值达到32.9582亿元。1988年浏阳仅有一家花炮厂年产值超过千万,2004年浏阳产值超过千万的企业有73家。1988年浏阳花炮有花色品种1200多个,至2004年发展到5592个。1988至2004年,全市花炮产量产值逐年大幅增长,2004年比1988年增长14.8倍,产值增长18.24倍(如表3.1),2007年产量达到46348751箱,产值约66个亿。花炮产业称为浏阳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80年代来,浏阳花炮的销售基本上维持在1987年的水平上,销售到6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从90年代以来,花炮的消费市场在产品质量方面、消费范网方面、产晶结构方西发生了一系别晌变纯。据1998年肖关方_瑟调查得窭:全球年花炮销售约为120亿元,其中囡内市场30亿元,国外市场90亿元。而当时的浏阳花炮静垂舟销售投占世界上整个嚣羚市场酶|0%。嚣对如蓝巨大豹审绥,测篱入知道自己在花炮的国际市场上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1年,面对西欧的“军火管制”,美圈的“禁放令”,测鳓烟花还是颁劐的进入了圜骣市场。2003年,黧际烟花协会在浏阳成立。近几年,大多数的花炮企业改变了低质滥价拼消耗的竞争战略,发展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新型战略模式,使浏阳花炮产业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涮鬻花炮高日澄界120多个蚕家翻地区,除了露测的爨本、马来西亚、辞尼、薪加坡、巴基斯坦、澳门、台湾等地区,还远销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英嚣、俄罗额、波兰、德凿、法国等嚣,筑美麓美国纛翱拿大,菲溯的埃及、苏丹等,以及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3。1.2产品趋于多样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浏阳花炮品种繁多,具有工艺独特、造型雅致、品质优良、装潢精美、燃放安全、气味芬芳等特点。1988年浏阳藏迤有花色鑫释2200多个,至2004年发晨到5592个。花炮品种命名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独具特点。如樱花万朵、纺车花、三角菊花、彩花盘等。普通烟花中的“大地花_开’’在国际市场上被誉必“花炮之王’’,‘‘月旅行辩、崭金色电光花栉、璐彩色电光花’’等品种在国内外市场上成为久畅不衰的产品。;浏阳的大型烟花主要种类有“字幕”、“礼花弹’’、“盆花’’、“火箭’’、誓大彩花邃拶、“檠子烟花”。测阳烟花运用覆穰广:存焉手军工的夜鬻信号弹;有用于人正降雨、防雹的气象火箭;有用于电视、电影烟雾效果的烟球;有用于森林防虫的杀塞药炮;有用于意烟窗高空点燃瓦赣蒴爆豹搿人造太篱’’等等。无潮、舞台、室内烟花研制成功,图案、文字、礼花弹问世,礼花弹定向定位爆炸技术已基本解决。在全球率先研制爨无洇、无味、无渣、。热点低、安全可靠鳇高科技无烟冷光烟花。 根据2004年lO月25曰发布、2005年3月l髓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囡国 家标准》的规定,测阳爝花鞭炮品释大概有喷花类780个、旋转类184个、搿空

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 旅游业”精神,加快推进休闲旅游农业事业发展。近期,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组织对湖南省休闲旅游农业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重点考察了长沙、张家界两市的休闲旅游农业,对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做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如何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湖南省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湖南是我国休闲旅游农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省(市)之一,近几年来,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休闲旅游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湖南全省规模以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已达4000多家,规模较小的农家乐达2万多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 23万人,营业收入达到38亿元,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3家。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利于实现农民就业增收。据统计,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为1000个农民家庭增收。 休闲旅游农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餐饮、休闲等服务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种养业和加工、运输制造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长沙市千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村与周边农民实行订单种植,发展无公害蔬菜、西瓜、果木基地2000多亩,带动周边8家农家饭庄,新增客货运输车辆80多台,还兴办了菜油加工等企业,2007年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余元。 休闲旅游农业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沙市黄兴镇近年累计投放资金100多万元,整修入户道路,修建高标准厕所、垃圾站、停车场,设立中英文指路牌等,极大推动了当地农家乐示范区发展。大明生态休闲山庄积极参与村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建立了村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工程和自来水管道工程,显著地改善了村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村风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大明生态休闲山庄在示范基地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园。锦绣江南风景园林山庄建立园林文化展示区,积极展示湖湘文化精髓和新农村建设成果。 休闲旅游农业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休闲旅游农业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既带动了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休闲农庄,都能围绕“绿色、安全、生态”这一主题,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长沙大明山庄通过引导周边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种养基地,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也带动了周边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界定有多种,而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特定领域是指某一产业,它但是三大产业中的任一产业,但一样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多,往往是与某具体产品联系在一起,且多是消费品。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地点特性。该区域可大可小,但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一样都包含五大类相互作用的机构。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 图1 产来集群的五大差不多构成单位 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

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其中,成品商是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规制治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四是存在着显著的竞合关系。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了共同的市场,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之间都进行着猛烈的竞争;但为了某种需要,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合作。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与机制 1.形成诱因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三种:一是诱致性自发形成,即因某些因素诱导而自发的形成;二是强制性培养而成,即通过有目的规划与培养而形成的;三是引导性培养而成,即在产业集群的早期即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养而形成。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特定供给因素的存在,如马歇尔所说的存在适合某种产品生产的、专门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1994)①,或是波特所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 ①注: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讨论产业集群现象,只是他当时称之为“地点性工业”,意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点”。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姓名:XXX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班级: 2011级1班 学号: 20110177 指导教师: XXX 二O一五年六月十日

目录 摘要.......................................................... I V Abstract. ..................................................... I I 前言 (1) 一、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3) (一)邯郸市农业基本情况 (3) (二)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总体发展现状 (4) (三)邯郸市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5) 1.大名面粉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5) 2.馆陶禽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6) 3.鸡泽辣椒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7) 二、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特征 (8) (一)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8) 1.依托地域性优势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模式 (8) 2.依靠中心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模式 (8) 3.以市场为依托的产业集群模式 (8) (二)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特征 (8) 1.农业资源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动力 (9) 2.专业化市场为核心的层次结构 (9) 3.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 (9) 三、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9) (一)产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缺乏持久的竞争优势 (9) (二)区域专业分工不明确、产业链条较短、关联度低 (9)

(三)缺乏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品牌效应不强 (10) (四)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0) 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10) (一)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促进产业升级,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10) (二)明确分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 (10) (三)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 (11) (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产业集群:传媒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湖南传媒业发展为例(一)

产业集群:传媒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湖南传媒业发展为例(一) 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中,大量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是众多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形成的集聚于某一地理空间的既合作又竞争的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集群不仅存在于制造业、服务业,传媒业同样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好莱坞的电影业、纽约的印刷业等,它们都是世界闻名的产业集群区。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通过释放出集聚效应,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湖南传媒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传媒的兴起,湖南传媒异军突起。作为湖南省会城市的长沙,虽然不是中国传媒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但这里有我国第一家省级广电集团的湖南广播影视事业集团;有全国闻名的“电视湘军”;有中国传媒第一股的“电广传媒”;有在全国唯一以晚报命名的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有全国最成功的体育报纸之一《体坛周报》;有产业链极至延伸的新锐媒体。传媒湘军,一次又一次引领着潮流。 近些年,湖南广电、报纸和新闻出版业在全国影响力较大。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1.08亿元,占全省GDP的4.2%,其中以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为主的传媒产业实现增加值78.15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8.8%;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82.81万人。其中,在

新闻出版方面,“出版湘军”实现增加值47.91亿元,增长额和增长率均居全国前8名,湖南出版集团连续4年人围中国最大企业500强;在广电方面,实现增加值25.51亿元。湖南电视台、湖南经济电视台是“电视湘军”进军中国电视传媒的主力军。2005年,湖南卫视全国平均收视份额达到了3.5%,比上一年度的增幅超过10%,湖南卫视全国收视率连续三年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全国收视人口突破五亿,接近中央电视台旗下频道,也是过去三年内唯一一个收视逐年攀升的卫星频道。另外,湖南卫视的广告创收成倍增长,2002年,广告收入为2.98亿元,2003年为6.4亿元,2004年为8.64亿元,2005年将超过10个亿,N 成为全国省级卫视创收四强之一。在报业方面,报刊经济迅速增长,品牌效应正在形成,《体坛周报》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2.57亿元,发行和广告均占据了全国体育类报刊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 近年来,尽管湖南传媒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并形成了一定特色,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各种媒介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传媒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湖南电视传媒产业已经位居全国前列,而其他媒介产业的发展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湖南报业为例,即使是报业最发达的城市长沙与我国报业一线城市相比,报纸的竞争还处在发展期,目前尚无一家报纸发行量进入全国报纸20强,差距明显。二是赢利模式单一,传媒整合产业价值链能力弱。湖南传媒业专业化分工不够,传媒产业价值链尚未完全形成。此

湖南油茶产业蓬勃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3702882.html, 湖南油茶产业蓬勃发展 作者: 来源:《林业与生态》2019年第03期 一、抓上下联动,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一是高层有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省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乌兰副书记、隋忠诚副省长等省領导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二是政策精准引领。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了鼓励矿山、房地产等工商企业转型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201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将油茶确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六个千亿产业之一。省林业局相应制定了《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用3至5年时间实现千亿级产业目标。三是基层广泛参与。全省各市州、各县市区均把油茶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因势利导,掀起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热潮。如衡阳市、永州市和常宁、邵阳等市县,都把油茶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推动力度前所未有。目前,全省油茶面积3333.33公顷以上的县市区有74个,3.33万公顷以上的有11个。 二、抓资源培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造改并举,扩大油茶资源总量。坚持一手抓新造增量,一手抓低改提质,以每年新造3.33万公顷、低改抚育6万公顷的速度推进油茶资源 培育。近十年来,新造油茶林31万公顷,垦复改造低产林56.26万公顷,油茶林面积达 139.48万公顷,油茶籽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二是示范带动,提高基地建设质量。以衡阳、永州2个“全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市”和常宁、邵阳等48个国家油茶重点县为依托,着力 打造基地建设示范样板,带动全省油茶基地建设实现“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严把油茶良种壮苗关,强化品种更新换代,分区域推广油茶良种组合。以油茶低改示范林建设为抓手,探索推广“带状更新”油茶低改模式,有力促进了基地建设提质增效。三是规模经营,培育油茶产业集群。通过实施省政府农业“百千万”工程,依托油茶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打造了51个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设施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综合效益突出、示范带动明显的现代油茶综合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并以此辐射带动,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等7个区域油茶产业集群。 三、抓创新驱动,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一是推进油茶科技创新。依托设在湖南的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油茶研究开发中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20多项。建成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油茶杂交种子园,形成了配套的良种繁育和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建成油茶采穗圃31处、面积126.67公顷,油茶杂交种子园20公顷。筛选出油茶优良品种34个,平均每公顷产茶油达到750公斤以上。探索出“大三湘”鲜果鲜榨冷提茶油工艺等一批新技术,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二是推进产业模式创新。创新林地流转模式,各种市场主体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创新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如“大三湘”的“农户庄园”模式、“中 联天地”的家庭林场模式、常宁的油茶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推进融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透析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导读: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OFweek激光网讯: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分布,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国内激光市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要应用则在于工业加工和光通信市场,两者占据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有200多家。国内激光行业已形成激光晶体、关键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统、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老工业基地及小企业基地,开始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例如温州激光产业集群及鞍山大力发展激光产业等。 一、2020年武汉将成全球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和开发区“工业立区、项目强区”发展战略,壮大镇(街道)经济实力,根据开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工业立区、项目强区”的发展战略,理清思路,以强镇(街道)富民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镇(街道)工业小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集体、村(居)民闲置资金作用,突出发展工业,服务好企业,不断拓宽镇(街道)经济发展空间,把镇(街道)(块状)经济作为开发区经济重要增长点。 2、基本原则。一是强化特色原则。强化产业特色、促进专业化分工、做优做强镇(街道)工业经济。二是推动集聚原则。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配套、形成低成本、大批量、高质量的企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集聚集群发展。三是突出创新原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激励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增强镇(街道)工业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差异发展原则。错开园区主导产业,扶持和培育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提升镇(街道)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

二、发展重点和目标 3、发展重点。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机遇,将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以项目为生命线,以加工制造业项目、地方财源项目为重点,突出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把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配件加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三、主要措施 5、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成立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副书记黄有盛任组长,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好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6、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全民创业的意见》(抚府发1号),在资金、融资、创业培训、产品营销等方面对初始创业者予以扶持。 7、积极鼓励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保障镇(街道)工业发展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发展要素齐备的优势,划出500-600亩地,规划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用于承接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镇(街道)工业小区用地仅收取成本价。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中小民营企业,扩大银行放贷规模。积极鼓励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对镇(街道)工业项目融资力度,有效推动政、银、企、保四方的互动发展。同时,灵活筹集镇(街道)工业小区建设资金,在合法和自愿的基础上,引导村(居)、村(居)民将闲置资金参股建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亮点,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粮油、纺织服装、畜牧水产、蔬菜、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已形成以鲁花为代表的花生油、以万宝为代表的菜籽油、以中利杰为代表的豆油等三大油脂加工系列,基本形成“万宝”、“鲁花”、“正大”、“希望”、“大头菜”、“柳编”、“丰年食品”、“小龙虾”八大品牌。2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品牌农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销港、澳、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138亿元,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中心和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联合命名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并先后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和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 在打造百亿农副产品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优化产业布局,倾力培植农副产品产业增长带。一是制定规划。从农产品生产、种植、收购、内外贸易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引导。二是合理布局。在农产品种植上,引龙头,建基地,调板块,扩规模,延伸产业链,目前,全区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马铃薯、优质棉花、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等六大板块基地。充分利用襄阳鲁花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伙牌工业园形成了以襄阳鲁花为龙头的襄北食用油加工

湖南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附件2 编号: 湖南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园区名称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农业科技园申报单位洞口经济开发区 邵阳市 所在市州 2017年7月20日

目录 一、总体规划提要 (1) 二、园区概况 (3) (一)园区建设现状 (3) (二)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7) 三、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13) (一)是建设洞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的需要 (13) (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3) (三)是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需要 (13) (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 (14) (五)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15) 四、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总体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6) (三)规划目标 (18) (四)规划依据 (21) 五、园区的布局与功能规划 (22) (一)园区布局 (22) (二)园区的主要功能 (25) (三)园区的功能布局 (26) 六、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预期考核目标 (37) (一)主要任务 (37)

(二)园区配套支撑体系建设 (42) (三)预期考核目标 (44) 七、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45) (一)组织管理 (45) (二)运行机制 (49) 八、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53) (一)投资估算 (53) (二)资金筹措 (53) (三)效益分析 (54) 九、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56) (一)政策保障 (56) (二)资金保障 (59) (三)管理保障 (60) (四)科技保障 (62) (五)人才保障 (64) 十、建设进度与安排 (66) (一)2018年度任务 (66) (二)2019年度任务 (66) (三)2020年度任务 (67) 十一、附件 (68)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界定有多种,而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特定领域是指某一产业,它可是三大产业中的任一产业,但一般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多,往往是与某具体产品联系在一起,且多是消费品。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地方特性。该区域可大可小,但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一般都包含五大类相互作用的机构。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 图1 产来集群的五大基本构成单位 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

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其中,成品商是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规制管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四是存在着显着的竞合关系。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了共同的市场,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之间都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但为了某种需要,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合作。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与机制 1.形成诱因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三种:一是诱致性自发形成,即因某些因素诱导而自发的形成;二是强制性培育而成,即通过有目的规划与培育而形成的;三是引导性培育而成,即在产业集群的早期即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育而形成。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特定供给因素的存在,如马歇尔所说的存在适合某种产品生产的、独特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1994)①,或是波特所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①注: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讨论产业集群现象,不过他当时称之为“地方性工业”,意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

1、电子信息产业: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 2、传媒影视音像: 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 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 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 4、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 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内。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由于建材、陶瓷、玻璃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有从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 5、机械制造业: 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由于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 6.家电产业: 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其中以广东、浙江、山东几省最为明显 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五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 8、金属制品业 我国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 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我国的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集中于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他分散于中部的河北、湖北等。家具制造产业集群集中在广东、福建,其他分散在中部的河北、辽宁、浙江. 10、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 我国的软件和计算机产业集群多依托于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地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 11、石化产业 我国石油加工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布广泛,东北地区依托本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了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地区开采海洋原油 西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由于工业基础、科技能力薄弱,以单一、初级的石油天然气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下游产品较少。 12、食品饮料制造业

湖南“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摘要)

湖南“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摘要) 加快大湘西地区发展,促进全省四大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湖南实现“两个加快”和“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前大湘西地区所处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加快发展必须突出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本课题从剖析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深入、系统分析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大湘西地区的实际,提出在“十三五”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加快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一、“十二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成效与特点 “十二五”以来,大湘西地区抓住湘西地区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有利机遇,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为关键,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呈现出发展提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转型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集聚明显,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创新发力,产业后劲逐步增强等特点。

(二)主要问题 但总体来看,目前大湘西地区产业总量小、层次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与其它三个区域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足,经济效益低;工业总量过小,粗放发展突出,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联动不足,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等方面。 二、“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政策叠加效应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特色资源优势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大湘西地区也面临着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生产要素投入乏力,资金、人才、技术约束明显;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仍然突出等挑战与制约因素。 (二)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为契机,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以资源和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项目建设

(发展战略)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状态与方向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状态与方向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俩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且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俩类:壹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壹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 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 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资源和市场 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物 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壹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