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结构课程设计

航空发动机

结构课程设计

姓名:杨程浩

班级:1115062班

学号:111506236

院系:航空工程系

指导老师:张丽娜

2014年6月18日

航空发动机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JetCat P-100-RX小型发动机拆装测绘

二、设计内容

(1)收集和查阅专业相关资料,了解小型发动机的功用;

(2)进行小型发动机分解,记录小型发动机分解过程,画出分解示意图,并对其拆装流程进行分析;

(3)分析小型发动机结构组成,分析核心机单元体组成,分析小型发动机启动与工作过程;

(4)进行发动机测绘(每个小组需完成以下内容,个人任务根据各自小组成员分配方案进行),主要包括:①完成发动机零件的测绘:轴、轴套、前内导流罩、前外导流罩、离心叶轮、扩压器1、扩压器2、燃烧室、涡轮导流器、涡轮工作叶轮、尾喷管、整流锥、发动机壳体;②完成部件装配图:进气道部件,压气机部件,涡轮部件,尾喷管部件,轴与轴套;③画出小型发动机的总装配图(根据小组及个人情况和意愿做)。

三、设计要求

(1)在两周内完成所有课程设计任务;

(2)完成发动机拆装,完成分解示意图,完成小型发动机拆装流程分析,分析小型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3)对小型发动机零件进行分析、测绘,完成零件图、部件组装图和总装配图的绘制;

(4)完成零件图、部件组装图(或总装配图)等至少3张以上图纸;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四、参考资料

(1)《JetCat P-100-RX小型发动机说明书(英文)》

(2)《JetCAT涡轮发动机使用说明书》

(3)《航空发动机结构课程设计具体安排》

(4)《北航微发装配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JetCat P-100-RX小型发动机的功用 (4)

1.1 简介 (4)

1.2 功用 (4)

二、小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5)

2.1 工作原理 (5)

2.2 具体步骤 (5)

三、小型发动机的结构分析 (6)

3.1 结构系统分析 (6)

3.2 核心机单元体分析 (7)

3.2.1 压气机 (7)

3.2.2 燃烧室 (8)

3.2.3 涡轮 (8)

四、小型发动机拆装流程分析 (9)

五、小发零件的测绘、部件组装 (15)

5.1 扩压器1的测绘 (15)

5.1.1 扩压器作用 (15)

5.1.2 扩压器1的测量 (16)

一、JetCat P-100-RX小型发动机的功用

1.1 简介

微型涡轮发动机是航空发动机的一个新领域。这类发动机的推力为数十至数百牛,功率为数瓦至数百瓦。它们在设计思想、参数选择、部件形式、结构支撑、材料工艺及研制等方面均有其特点,将会越来越广泛地用作靶机、航空模型、小型无人驾驶飞机和巡航导弹的动力装置。在国内外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随着世界航空工业发展以及一些国家对武器装备的要求,小型航空涡轮发动机发展很快,产品的种类和型号大大增加,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制造技术也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除用于小型飞机、直升机、无人机、靶机、巡航导弹、航模、飞机辅助动力装置外,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应用领域――发烟机。微小型航空涡轮发动机(以下简称微小发)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微小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使微小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2 功用

微小发从出现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史。1983年的3月20号,由英国人杰里·杰克曼领衔的团队研制的第一台微小发成功的为一架模型飞机完成3分钟飞行而提供动力,由此拉开了微型发动机在航空领域中精彩演出的序幕。第一台微小发约 30 磅重左右,可以产生9磅的推力,转子极限转速可达95000rpm。而在20多年后的今天,相同尺寸及重量的涡轮发动机可在转子转速达到120000rpm

的前提下产生30多磅的推力级。

图1-1

本实验采用的是JetCat P-100RX 小型发动机,其转速为1520001/min,推力为100N ber,重量为1080g(含启动马达),直径为97mm,长度为245mm,转速范围为42000-1520001/min,喷口最高温度可达到730°C,最大耗油量350ml/min, 使用燃油Kerosin JetA1,煤油,油机混合比为5%,须返厂维修时间为50小时。目前用于小型飞机、直升机、无人机、靶机、巡航导弹、航模、飞机辅助动力装置和发烟机。

二、小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 工作原理

燃气涡轮发动机是由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等主要部分组成。从进气装置进入的空气在压气机中被压缩后,进入燃烧室并在那里与喷入的油混合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燃气在膨胀过程中驱动涡轮做高速旋转,将部分能量转变成涡轮功。涡轮带动压气机不断吸进空气并进行和压缩,使发动机能连续工作。经过涡轮之后的燃气从尾喷管喷出产生推力。

2.2 具体步骤

接通点火器加热接通电机带动转子旋转,然后快速断开,以得到一个较低的转速状态打开气阀,丙烷气应在燃烧室内点火成功如果点火成功,则断开点火器,接通电机加速接通油阀,控制油泵,使燃油进入燃烧室,并维持一个较小

的流量

燃油蒸发燃烧时,发动机的状态有显著变化,转速上升,声音增大

调节供油量,避免转速悬挂

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切断气阀

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机脱开

继续加油,直至发动机进入慢车状态

慢车以后,改变供油量,可以改变发动机状态,产生期望的推力

图2-1 工作原理简图

三、小型发动机的结构分析

3.1 结构系统分析

压气机部件由进气道、离心叶轮、扩压器、压气机盖和压气机机匣组成。进

气道由前内导流罩和前外导流罩组成。进气口为环形,无进口导流叶片,流道外壁设置消声衬板,无防冰装置。对于离心叶轮是这次自己主要负责的零件。压气机叶轮为半封闭式,单面进气,其叶片为前弯型叶轮的单级轴流式结构。叶片分为长短两组,由6个大叶片和6个小叶片组成。这种设计减少了零件数目,简化了结构。扩压器是使将离心叶轮高速甩出的气流减速增压,减少气流流动损失,达到提高效率、简化结构的目的。压气机盖大安装边上的内环槽对压气机机匣上的环形凸缘定心。在小安装边上有螺桩,用来固定进气道。在压气机盖的专用凸丙烷

燃油

ECU 油门杆电池组驾驶舱面板点火器

启动电机丙烷阀

燃油阀

燃油泵

传感器

肋上有使空气进入进气道封严衬套去的气孔。压气机盖和压气机机匣用螺栓固定在涡轮机匣上。压气机机匣的凸肋上有使空气通往轴承封严盖去的进气孔和滑油回油孔。

涡轮部件由涡轮导流器和涡轮工作叶轮组成。涡轮导流器又称涡轮静子,有16个叶片,涡轮工作叶轮又称涡轮转子,有26个叶片,属于径向式涡轮。一排静子叶片和一排转子叶片组成涡轮的一个级,气体通过涡轮膨胀做功,气体比容增大,密度减小。

燃烧室为短环形。火焰筒由内外壁两部分组成。外壁与压气机相接,分布有6排大小不一的气孔,达到冷却目的。内壁与涡轮导流器相接触。有12个高压空气雾化喷嘴。

尾喷管部件由外壳和整流锥组成。是固定面积收敛喷管,风扇流道内设置反推力装置。尾喷管功能是将从涡轮流出的燃气膨胀加速,将燃气中一部分热焓转化为动能,从尾喷管告诉喷出,产生反作用推力。整流锥和外壳通过3个螺栓固定。

启动系统:采用气起动机装在附件齿轮机匣上。

控制系统:主发动机控制系统(MEC)。

指示系统:发动机指示系统(EIS)。

3.2 核心机单元体分析

JetCat P100-RX小型发动机的核心机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压气机,燃烧室,涡轮。

3.2.1 压气机

本发动机为离心压气机,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一个是固定部分,一个是旋转部分。固定部分是由进气装置、叶轮的前壁和后壁、扩压气以及支撑转动部分的机匣组成。转动部分由导风轮、离心叶轮以及带动他们的转子轴组成。

压气机转子:进入压气机的气流由进气道装置导入导风轮,经导风轮进入离心叶轮。离心叶轮的进口向中间收拢使她的直径尽量减小,来有效地利用叶轮外径的切线速度以提高叶轮对气流的加工量。

压气机前静子:由进气装置、叶轮的前壁和后壁、扩压气以及支撑转动部分的机匣组成。从离心叶轮出来的高速气流先在扩压器1中降速增压,再流

入扩压器2中继续降速增压,使气流压力提高。

前机匣有钛合金锻制,延伸机匣由不锈钢锻制。延伸机匣通过螺栓和螺

帽安装在前机匣上,其中有9个连接点是焊接的,是前机匣和延伸机匣成为一

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前机匣的下半环和延伸机匣上有孔探孔,用于检查内部区域。前静子机匣在风扇框架和燃烧室机匣之间形成承载结构。在前机匣和延伸

机匣上有引气口,可以将引气引到飞机起源系统,作为涡轮冷却空气。

3.2.2 燃烧室

燃烧室机匣:燃烧室机匣用于提供结构安装面,传递轴向载荷,提供高压压气机和高压涡轮之间的气流通道。燃烧室机匣上安装有高压压气机出口导向叶片(OGV)和扩散器,扩散器可减缓进入燃烧室的气流速度。

燃烧室:JetCat P100-RX小型发动机采用短环形燃烧室,装配式结构。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产生更适宜的油气混合气和低的热应力。燃烧室包含在机匣内,包括内筒、外筒及其整流罩,12个主级和次级旋流喷嘴,支撑套筒。外筒和外筒整流罩焊接在支撑套筒上,内筒和内筒整流罩用螺栓也支撑套筒固定在一起。

3.2.3 涡轮

涡轮进口导向器:涡轮进口导向器(喷嘴环)是一个单级、气冷式组件,

他安装于燃烧室机匣上,可引导燃烧室出口的燃气以最佳的角度冲击涡轮转子。进口导向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23个导向器叶片组、外环和内环。

涡轮转子:涡轮转子是一个单级,气冷涡轮。转子包括前轴,前空气封严件、涡轮盘、23个叶片和后轴。前轴形成压气机和涡轮转子的结构链接,并

且支撑压气机转子的后端。涡轮盘是锻制的机加工件,涡轮叶片固定于盘的轴

向燕尾槽中。

高压涡轮转子后轴通过螺栓连接到涡轮盘的后侧,形成高压涡轮转子的

后支撑点。高压涡轮的后轴由4号轴承支撑,此轴承的内圈固定在低压涡轮轴上。

涡轮叶片由高温镍合金制成,它们为单叶片设计,每个叶片都是可换的。叶片通过高压压气机排气进行内部冷却,冷却空气从叶片燕尾槽进入,通过叶

片前缘,侧面和后缘的通气孔喷出。涡轮叶片由前后固定环固定,固定环用螺

栓固定在涡轮盘上。

涡轮护罩和涡轮进口导向器组件:涡轮(HPT)护罩和涡轮(LPT)进口导向器组件位于燃烧室机匣的后端内侧。它形成了核心机主单元体和涡轮主单元体的连接界面。

四、小型发动机拆装流程分析

图4-1 整机

1.取下机匣外壳、前外导流罩和起动机。

图4-2 拆除机匣

2. 拆下前内导流罩

图4-4 拆除前内导流罩3. 拆下离心叶轮

图4-5 拆除离心叶轮4. 取出轴和涡轮转子

5. 拆下涡轮导向器

6. 拆下燃烧室

图4-8 拆除燃烧室7. 拆下轴套

图4-9 拆除轴套

8.拆分扩压器1和扩压器2

图4-10 分离扩压器1和扩压器2

9. 所有零部件拆分完成

图4-11 所有零件拆分完成

安装时由于工具不足和拆发动机时对其一些零部件造成损伤,在安装时就产生了一些困难,一些细小零件不能重新装上或者装上后造成其他零件不能很好的配合安装。具体的安装步骤与拆卸时的步骤相反,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五、小发零件的测绘、部件组装

5.1 扩压器1的测绘

5.1.1 扩压器作用

扩压器是使将离心叶轮高速甩出的气流减速增压,减少气流流动损失,达到提高效率、简化结构的目的。

气体从叶轮流出时,具有很高的流动速度,为了将这部分动能充分的转变为热能,以提高压力,在叶轮后面设置了扩压器,它是有前后隔板组成的通道,随着直径的增大,流通面积也随着增加,气体速度逐渐减慢,压力得到提高。

扩压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通流截面积的不同,将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叶片扩压器无非就是通过叶片的形状限制了气流的流动方向,从而缩短了扩压器通道的总体结构尺寸。轴流压缩机中一般也会在末级后采用无叶扩压器来回收气流的速度能。

图5-1 扩压器1

图5-2 扩压器1

5.1.2 扩压器1的测量

工具:内六角螺钉扳手、尖嘴钳、游标卡尺、刻度尺等。

扩压器1的拆卸所需工具主要是扳手、尖嘴钳;扩压器1的测绘主要依靠游标卡尺、刻度尺。游标卡尺主要测量该部件的外径、厚度;刻度尺主要测量内径、圆孔,以及其与游标卡尺不能完成的部分。

扩压器零件及部件组装图见手绘图纸。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2) 第一章发动机总成大修 (3) 第一节发动机大修的条件 (3) 1.1.1 现代发动机大修送修标准 (3) 第二节发动机大修工艺 (5) 1.2.1发动机修理工艺流程 (5) 第三节发动机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6) 1.3.1 清洗发动机外部 (6) 1.3.2 发动机从车架上的拆卸 (6) 第四节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8) 1.4.1发动的解体 (8) 1.4.2 发动机部主要零件检查 (11) 第五节发动机大修验收标准 (21) 第二章发动机故障诊断与分析 (22) 第一节发动机故障诊断 (23) 2.1.1 故障成因 (23) 2.1.2 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常见故障 (25) 第二节具体维修案例 (27) 2.2.1 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 (27) 2.2.3 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29) 第三章其他故障分析 (32) 第一节发动机失速故障 (32) 第二节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34) 第三节加速不良故障 (37) 第四章检测与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40) 第一节电控发动机维修要点 (40) 第二节电控燃油系统检查要点 (41)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修车技术也在随着进步。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维修工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拥有一套理念的发动机大修工艺流程不是每个维修工所能做到的。它代表着精湛的修车技艺和丰富的理论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大修工艺和以零件修复为主的作业容还要精通跨入机电一体化、检测诊断和维修一条龙的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本文将从传统维修工艺以及现代维修检测两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发动机的维修技术。 所谓的传统诊断,就是不用任何的表、设备,对车辆故障进行人工诊断的方法。在汽车维修中最常用的直接诊断方法有“看、闻、听、问、试”,这些方法在国汽车维修方面积累的经验比较丰富。高级轿车保有量虽正大幅度增加,但部分维修的仪器及检测设备尚不能监测到位,给车辆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以至于造成误判。因此,充分利用成熟的维修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汽车发展机电一体化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更多是靠专用的故障诊断仪器,但一些特殊故障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维修技术人员靠传统维修手段来判断故障,未来的汽车维修人员不仅仅需有外语基础,电脑常识等高科技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传统维修技术。

发动机课程设计汇总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院(系)专业班学生姓名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华中科技大学

目录 一目的与要求 (1) 二设计任务 (2) 三工作过程模拟计算 (3) 四动力学计算 (7) 五设计感想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A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12) 附录 B F g-?、F j-?、F-?曲线图 (13) 附录 C F N-?、F L-?、F t-?、F k-?、R B-?曲线图 (14) 附录 D 发动机合成扭矩∑M k-?曲线图 (15)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发动机课程设计是《发动机现代设计》课程的后续教学环节,旨在对刚学习过的发动机设计课程以及发动机原理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课程设计环节,通过总体性能计算(工作过程模拟计算与动力学计算)将发动机的结构参数与性能参数结合起来,弄清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发动机总体布置图设计,对发动机的总体结构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并深化对发动机各主要零件的作用和设计要求的理解。 2.要求 对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要认真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借鉴,不要盲目照搬照抄。独立完成,可以讨论,不许抄袭;按时完成,不得延期。交课程设计材料(计算说明书与图纸)时必须通过指导教师的考核,不得代交。计算说明书应包括:计算目的、已知条件、变量说明、计算结果及说明(分析)等,其中动力学计算应有受力分析图,曲线图应标明坐标及单位。所绘图纸应符合工程图纸规范要求。

二设计任务 4110柴油机总体方案设计 1. 技术参数 机型:立式,直列,水冷,四冲程,废气涡轮增压、中冷燃烧室型式:直喷式 气缸直径:110mm 活塞行程:125mm(曲柄半径:62.5mm) 缸数:4 发火顺序:1-3-4-2 压缩比:17 标定功率(kW)/转速(r/min):140/2300 最大扭矩(N.m)/转速(r/min): 640/1450~1550 外特性最低燃油耗率(g/kW.h):200 标定工况燃油耗率(g/kW.h):210 机油耗率(g/kW.h):≤1.0 调速率:≤8% 怠速(r/min): 750 曲轴旋转方向(从前端看):顺时针 气门间隙(冷态):进气门0.3~0.4,排气门0.4~0.5 冷却方式:强制水冷 润滑方式:压力、飞溅复合式 启动方式:电启动 配气定时:进气门开,上止点前20oCA;进气门关,下止点后43oCA排气门开,下止点前60oCA;排气门关,上止点后20oCA 供油提前角:上止点前18±2oCA 2. 其他有关数据 活塞质量:1.32kg 活塞销质量:0.58kg 活塞环总质量:0.088kg 连杆大头质量(直开口/斜开口, kg): 1.89/1.98 连杆小头质量(kg):0.704 连杆长度L(mm):210 曲柄销直径:70mm 曲柄销长度:40mm 主轴颈直径:85mm 主轴颈长度(非止推挡):36mm 曲柄臂厚度:28mm 曲柄臂宽度:126mm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PLC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两种改变整个世界及商业管理模式的计算机。产生于1976年的苹果II型,是世界上最早得到广泛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当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个人计算机产业就是从这个当初由两名年轻人在车库里成立的小公司衍生而来的。 另外一类计算机,是由Richard Morley在1972年发明的,如今称之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它最初并没有像个人计算机那样得到名称上的广泛认同,但是却给制造业带来了同样意义重大的冲击。PLC通常被称为工厂级别的个人计算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器控制技术在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使电器控制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 本设计就是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模拟四条皮带运输机的传送系统,分别用四台电动机带动,完成相应的控制要求。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四节传送带;电气控制

目录 1 概述 (1) 1.1 PLC的定义 (1) 1.2 PLC的结构基本结构 (1) 1.3 PLC的工作原理 (2) 2 硬件设计 (2) 2.1控制要求 (3) 2. 2 PLC型号的选择 (3) 2.4 I/O分配表 (3) 2.4.1故障I/O分配表 (3) 2.4.2加重物I/O分配表 (3) 2.5 I/O接线图 (4) 3 软件设计 (4) 3.1梯形图设计 (4) 3.1.1发生故障时的梯形图 (4) 3.1.2加重物时的梯形图 (4) 3.2梯形图解析 (4) 3.3.1 启动与停止 (4) 3.3.2 发生故障时 (4) 3.3.3 皮带上有重物时 (4) 4 调试 (4) 4.1 软件部分调试 (4) 4.2 硬件部分调试 (4) 5 总结 (5) 6参考文献 (5)

图解常见汽车发动机结构图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就像人的心脏一样。不过不同人的心脏大小和构造差别不大,但是不同汽车的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就有着千差万别,那不同的发动机的构造都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汽车动力的来源 汽车的动力源泉就是发动机,而发动机的动力则来源于气缸内部。发动机气缸就是一个把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动能的场所,可以简单理解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推动活塞上下运动,通过连杆把力传给曲轴,最终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速器和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气缸数不能过多

一般的汽车都是以四缸和六缸发动机居多,既然发动机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气缸,那是不是气缸越多就越好呢?其实不然,随着汽缸数的增加,发动机的零部件也相应的增加,发动机的结构会更为复杂,这也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另外也会提高发动机制造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所以,汽车发动机的汽缸数都是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像V12型发动机、W12型发动机和W16型发动机只运用于少数的高性能汽车上。 ●V型发动机结构 其实V型发动机,简单理解就是将相邻气缸以一定的角度组合在一起,从侧面看像V字型,就是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相对于直列发动机而言,它的高度和长度有所减少,这样可以使得发动机盖更低一些,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而V型发动机的气缸是成一个角度对向布置的,可以抵消一部分的震动,但是不

好的是必须要使用两个气缸盖,结构相对复杂。虽然发动机的高度减低了,但是它的宽度也相应增加,这样对于固定空间的发动机舱,安装其他装置就不容易了。 ●W型发动机结构 将V型发动机两侧的气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就是W型发动机了。W型发动机相对于V型发动机,优点是曲轴可更短一些,重量也可轻化些,但是宽度也相应增大,发动机舱也会被塞得更满。缺点是W型发动机结构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结构更为复杂,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所以只有在少数的车上应用。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题目 一)矩阵方程 1. 利用全选主元的高斯约当(Gauss-Joadan )消去法求解如下方程组,并给出详细的程序注解和说明: ??? ?????? ? ????????=?????????????????????? ???????? ?? ???1536353424543214019753910862781071567554321x x x x x 2. 利用追赶法求解如下方程组,并给出详细的程序注解和说明。 ?? ? ?? ?? ?? ? ????????-=???????????????????????????????????862031234567891011121354321x x x x x 3. 利用全选主元的高斯约当(Gauss-Joadan )消去法如下求解大型稀疏矩阵的大型方程 组,并给出详细注解及说明。 ???? ?? ??????? ?????????????----=????????????????????????????? ??? ?????????????????????4292728642-0 1 -0 1 00001-0402003-0001050006000102-00034-000200000 6-00060020001-0087654321x x x x x x x x 二) 结构力学 1. 试求解图示平面桁架各杆之轴力图,已知各材料性能及截面面积相同, 27.90,210cm A Gpa E ==。(注:在有限元分析中,桁架杆的模拟只能选择Ansys 的Link 单元)。 2. 试求解图示平面刚架内力图(轴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已知各材料性能及截面面

(最新版)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摘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厂大修特修,不单得付出一笔可观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数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呢?本文从汽车理论知识出发,为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目录 关键词 (2)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2) 1.1曲柄连杆机构 (3) 1.2配气机构 (3) 1.3燃料供给系 (3) 1.4冷却系 (3) 1.5润滑系 (3) 1.6点火系 (4) 1.7起动系 (4)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 (4) 三.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5)

3.1发动机故障八大主要因素 (5) 3.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8) 3.3发动机简单维护 (9) 四.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10) 4.1车辆保养识常 (10) 五.结束语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致谢词 (14)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引言】汽车在现在的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于汽车的保养是要非常值得注意的,一般汽车每行驶5000公里到10000公里或以上都需要去维修店进行不同的保养,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其实它的内容更广,包括汽车美容护理等知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车体保养、车内保养、车体翻新 【正文】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3材料本科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朱双霞 教师职称教授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2) 第二部分设计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3) 2.1 设计题目及机构示意图 (3) 2.2 机构简介 (3) 2.3 设计数据 (4) 第三部分设计内容及方案分析 (6) 3.1 曲柄滑块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6) 3.1.1 设计曲柄滑块机构 (6) 3.1.2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 (7) 3.2 齿轮机构的设计 (11) 3.2.1 齿轮传动类型的选择 (12) 3.2.2 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13) 3.3 凸轮机构的设计 (13) 3.3.1 从动件位移曲线的绘制 (14) 3.3.2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15) 3.3.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6) 第四部分设计总结 (18)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20) 第六部分图纸 (21)

第一部分绪论 1.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在设计计算中运用到了《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机械制图》、 《高等数学》等多门课程知识。 2.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是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内燃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和膨胀、排气等过程组成。这些过程中只有膨胀过程是对外做功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为更好的实现做功过程而需要的过程。四冲程是指在进气、压缩、膨胀和排气四个行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此间曲轴旋转两圈。进气行程时,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压缩行程时,气缸、内气体受到压缩,压力增高,温度上升;膨胀行程是在压缩上止点前喷油或点火,使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推动活塞下行并做功;排气行程时,活塞推挤气缸内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此后再由进气行程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基于PLC的传送带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件及应用》课程考查论文 题目:基于PLC的传送带设计 专业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01班 学号:222010322072001 姓名:蒋志武 成绩:

目录 1.设计的意义 .................................................. - 2 - 2.设计的内容及目标............................................ - 2 - 3. PLC的选择................................................... - 3 - 3.1 三菱FX2N PLC的主要特点:................................ - 3 - 3.2 I/O分配 ................................................ - 4 - 4. 硬件系统设计 ................................................. - 4 - 4.1 PLC控制电路接线图 ....................................... - 4 - 4.2主电路接线图 ............................................. - 5 - 5. 软件系统的设计............................................... - 6 - 5.1控制功能的实现 ........................................... - 6 - 5.2 梯形图语言............................................... - 7 - 5.3指令表 ................................................... - 8 - 6. 心得体会 ..................................................... - 9 - 7. 参考文献 ..................................................... - 9 -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1. 发动机:发动机2大机构5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熟练掌握结构力学求解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求解器的主要 功能,了解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基本操作过程,主要参数的意义和编辑方法。 2. 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结构在广义荷载作用下内力和位移的分布状态和变化规 律,从而指导我们探索和发现更合理的结构形式,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 (1).对图示两类桁架进行分析 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比较各类桁架的受力特点; 讨论各种杆件(上弦杆,下弦杆,竖杆,斜杆)内力随 随高跨比变化的规律; 若增加杆件使其成为超静定桁架,内力有何变化。 (2).两种结构在静力等效荷载作用下,内力有哪些不同? 平行弦桁架 1/2 1 1 1 1 1 1/2 三角桁1/2 1 1 1 1 1 1/2

(3)、用求解器自动求解功能求a=2和a=1.0时的各杆内力。比较两种情况内力分布,试用试算法调整a 的大小,确定使弯矩变号的临界点a 0,当a=a 0时结构是否处于无弯矩状态? (4) 、图示为一个两跨连续梁,两跨有关参数相同(l =6m ,E =1.5*106kPa ,截面0.5*0.6m 2,线膨胀系数1.0*10-5)。第一跨底部温度升高60oC ,分析变形和内力图的特点。 (4) 、计算下支撑式五角形组合屋架的内力,并分析随跨高 比变化内力变化规律。当高度确定后内力随f 1,f 2的比例不同的变化规律(四个以上算例)。 1/4 11×(1/2) 1/4 1/2 1 1 1 1 1 1/2 a a a a 3 6m 6m

一. 课程设计的数据 1. 第(1)题数据 1) 平行弦桁架 a) 高跨比1:4(每小格比例2:3) 输出图形: 输出内力值: 内力计算 杆端内力值 ( 乘子 = 1) ----------------------------------------------------------------------------------------------- 3m 3m 3m 3m f 2 f 1 f =1.2m q =1kN/m

结构力学钢结构课程设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计划书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 环节名称: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学生专业班级:2009059——2009063 指导老师:高勇伟王利英 院系:机械学院 教研室:工程机械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

课程设计计划书 注:指导老师在课程设计期间每天指导时间不少于2小时。 教学院长、教学主任: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时间:2012 年12月20日

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吊车梁设计分组及设计参数 2、吊车采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DSQD系列产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课程设计 指导书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 环节名称: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学生专业班级:2009059——2009063 指导老师:高勇伟王利英 院系:机械学院 教研室:工程机械

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钢吊车梁设计概述 一、吊车梁所承受的载荷 吊车在吊车梁上运动产生三个方向的动力荷载:竖向荷载和沿吊车梁纵向的水平荷载。如图1所示。 图1 吊车梁承受荷载 纵向水平荷载是指吊车刹车力,其沿轨道方向由吊车梁传给柱间支撑,计算吊车梁截面时不予考虑。吊车梁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采用吊车最大轮压或最小轮压。 吊车沿轨道运行、起吊、卸载、以及工件翻转时将引起吊车梁振动。特别是当吊车越过轨道接头处的空隙时还将发生撞击。因此在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诚意动力系数。对悬挂吊车(包裹电动葫芦)及工作级别A1--A5的软钩吊车,动力系数可取1.05:对工作级别A6--A8的软钩吊车、硬钩吊车和其他种吊车,动力系数可取1.1。 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由小车横行引起,其标准值赢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之和的下列百分数,并乘以重力加速度: (1)软钩吊车:当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0吨时,应取12%;当额定起重量为16--50吨时,应取10%;当额定起重量不小于75吨时,应取8%。

汽车发动机论文

编号 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姓名: 熊张凡 学号: 130629100223 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 班级: 13汽电中锐2 班 指导老师: 袁晓云 二0一五年

摘要 冷却系统,是汽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汽车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让冷却系统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故障。文章述说通过对汽车冷却系统的认识,将对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又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故障进行彻底的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 关键词: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2) 1.1 冷却系统的类型 (2)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2) 1.3 冷却系统的功用 (3) 1.4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第二章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 (4) 2.1冷却液泄漏 (4) 2.2冷却液温度过高 (4) 2.3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或升温过慢 (5) 2.4水套生锈 (5) 第三章案例分析 (7) 3.1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一 (7) 3.2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二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1.1冷却系统的类型 液冷和风冷。液冷液冷汽车的冷却系统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风冷某些早期的汽车采用风冷技术,但现代的汽车几乎不使用这种方法了。这种冷却方法不是在发动机中进行液体循环,而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因为大多数汽车采用的是液冷,管道系统汽车中的冷却系统中有大量管道。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1.冷却液 冷却液又称防冻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 液体。它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加有防腐蚀添加及水的防冻液。 2.节温器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3.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4.散热器 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循环,达到调温。 5.风扇 正常行驶中,高速气流已足以散热,风扇一般不会在这时候工作;但在慢速和原地运行时,风扇就可能转动来助散热器散热。风扇的起动由水温感应器控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四冲程)讲解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一.设计任务(共需要A1、A2、A3各1张,A3网格纸1张,A4两张) 1.机构设计 根据行程速比系数K及已知尺寸确定机构的主要尺寸,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1张(A4)。 2.运动分析 图解求出连杆机构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绘制滑块的位移、速度与加速度曲线,完成运动分析图1张(A2)。 3.动态静力分析 通过计算和图解,求出机构中各运动副的约束反力及应加于曲柄OA的平衡M(每人负责完成5~6个位置),完成动态静力分析图1张(A1)。 力矩 b 4.计算并画出力矩变化曲线图1张(A3方格纸)。 5.计算飞轮转动惯量F J。 6.计算发动机功率。 7.用图解法设计进、排气凸轮,完成凸轮设计图1张(A3)。 8.绘制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图1张(A4)。 9.完成设计说明书(约20页)。 ●分组及组内数据见附表1; ●示功图见附表2; ●组内成员分工见附表3; ●课程设计进程表见附表4; ●四冲程内燃机中运动简图见附图1。

二.设计步骤及注意问题 1. 确定初始数据 根据分组情况(附表1),查出设计初始数据。 活塞行程 H = (mm ) 活塞直径 D= (mm ) 活塞移动导路相对于曲柄中心的距离 e= (mm ) 行程速比系数 K= 连杆重心2c 至A 点的距离 2AC l = (mm ) 曲柄重量 1Q = (N ) 连杆重量 2Q = (N ) 活塞重量 3Q = (N ) 连杆通过质心轴2c 的转动惯性半径c ρ 2c ρ= (m 2m ) 曲柄的转速 n 1= (rpm ) 发动机的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 [δ]= 曲柄不平衡的重心到O 点的距离 OC l =OA l (mm ) 开放提前角: 进气门:-10°;排气门: -32° 齿轮参数: m =3.5(mm ); α=20°;a h *=1;25.0*=C 2Z =' 2Z =14; 3Z ='3Z =72 ;1Z =36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 单位: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22日

一、前言 1、课题目的或意义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通过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理论并发现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专业素养。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了解机械振动的原理,巩固所学振动力学基本知识,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振动模型,在通过软件计算,培养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电磁振动给料机已经成为当今工程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是使用的广泛,因此掌握电磁振动给料机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和重要的。 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建材、轻工、化工、电力、机械、粮食等各行各业中,用于把块状、颗粒状及粉状物料从贮料仓或漏斗中均匀连续或定量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特别适用于自动配料、定量包装、给料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例如,向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筛分设备等给料;向破碎机、粉碎机等喂料,以及用于自动配料,定量包装等,并可用于自动控制的流程中,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 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 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给料过程是利用电磁振动器驱动给料槽沿倾斜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的,当给料机振动的速度垂直分量大于策略加速度时,槽中的物料将被抛起,并按照抛物线的轨迹向前进行跳跃运动,抛起和下落在1/50秒完成,料槽每振动一次槽中的物料被抛起向前跳跃一次,这样槽体以每分钟3000次的频率往复振动,物料相应地被连续抛起向前移动以达到给料目的。 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主要用途: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作者:————————————————————————————————日期:

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 学生姓名:刘广生(09) ??系别:化工机械系 专业班级: 设备3102 指导教师: 孔敏 完成日期: 5月20日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3 引言?4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构造 (5) 1.1汽车发动机..........................................................................................................................5 1.2发动机工作原理.............................................................................................. (6) 第二章.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 8 2.1发动机出现故障的八大主要因素 .......................................................... 8 2.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9) 2.3发动机的简单维护 (10) 第三章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11 3.1车辆保养常识?11 11 3.2汽车传感器故障诊断18个要点? 3.3发动机三大常见病.......................................................................................................12 第四章汽车的三级保养检查项目及规范 (13) 第五章结束语?16 致谢......................................................................................................... 1718 参考文献?

节传送带的模拟PLC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两种改变整个世界及商业管理模式的计算机。产生于1976年的苹果II型,是世界上最早得到广泛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当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个人计算机产业就是从这个当初由两名年轻人在车库里成立的小公司衍生而来的。 另外一类计算机,是由Richard Morley在1972年发明的,如今称之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它最初并没有像个人计算机那样得到名称上的广泛认同,但是却给制造业带来了同样意义重大的冲击。PLC通常被称为工厂级别的个人计算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器控制技术在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使电器控制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 本设计就是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模拟四条皮带运输机的传送系统,分别用四台电动机带动,完成相应的控制要求。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四节传送带;电气控制

目录

1 概述 PLC的定义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采用一类可的,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的结构基本结构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一、电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二、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 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三、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四、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绪言 1、课程设计目的或意义: 1、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熟练掌握结构力学求解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求解器的主要功能,了解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基本操作过程,主要参数的意义和编辑方法。 2、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结构在广义荷载作用下内力和位移的分布状态和变化规律,从而指导我们探索和发现更合理的结构形式,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构的工程应用背景简介: 此次设计的结构是桥梁结构,在生活中桥梁在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架在江湖、峡谷之间的桥梁起着连接两地的纽带作用。桥梁之上可以过行人、汽车、火车。极大的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方便又快捷。 3、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查找工程实际中的桥梁结构 二:参考实际结构设计自己的桥梁结构。 三:估计轴力,初步选择桥梁的钢材。 四:做出内力图。 五:校核,再择钢材。 六:总结优化。

二、结构设计与荷载简化 1、结构简介 此结构形状主要由三角形组成的的下承式组合结构 2、结构参数: 本次设计的桥梁结构跨度为四十米,高二十米。结构中杆件间主要以铰接连接。根据桥梁及承载要求,材料为Q235刚,极限压应力为300MPa,E=210GPa 选择20b号工字型刚,截面面积为46.5平方厘米 3、荷载简化与分析: 设计的结构为火车通道,主要承受火车的质量。将火车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所受均布荷载为50KN/m

三、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 1、结构计算简图 2、内力分析 结构轴力图 结构剪力图 1 11

毕业论文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系部名称汽车系 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级111512 学号 47 姓名朱宇星 指导教师王小明 二0一六年四月十日 摘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4s店修特修,不单得付一笔昂贵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想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我写的这篇论文就是让你明白汽车该如何进行保养。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摘要

Car repairs and maintenance is everyone headache problem. If not maintain well at ordinary times, bad habits or driving car, once the car in a factory, repair, overhaul not only have to pay a considerable cost, waste of time and mental torture, it is difficult to math. So, the car should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maintain, from the first day you have carefully maintenance, lest keep the tail from wagging the dog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ar theory knowledge to explain your car engin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th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构造 (2) 第二章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4) 发动机故障六大主要因素 (4) 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5) 发动机简单维护 (7) 第三章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8) 车辆保养识常 (8) 第四章汽车的三级保养检查项目及规范 (10) 总结 (12) 第五章结束语 (13)

PLC四节传送带的模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现今的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在工业方面,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高新技术推动了PLC的发展。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越来越多称之为可编程控制器的小电脑在为我们服务,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尖端武器,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家用电器等各测、控制领域的应用中独占鳌头。本四级传送带电路采用PLC为控制核心,具备顺序起动和顺序停止功能,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皮带机及其前面的皮带机立即停止的自动控制等功能。利用本次设计,初步掌握PLC的基本控制功能,学会运用PLC,控制基本工业控制。 [关键词] 微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PLC 四级传送带装置

目录 1 概述 (1) 1.1 PLC的概述 (1) 1.1.1 PLC的历史 (1) 1.1.2 PLC的主要功能 (1) 1.1.3 PLC的主要特点 (2) 1.1.4 PLC的网络通信...................... .. (3) 1.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历史..................... .. (3) 1.2.1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起源 (3) 1.2.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发展 (4) 2 S7-200的系统功能概述 (5) 2.1 PLC的基本结构 (5) 2.2 PLC的工作原理 (6) 2.3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工作要求 (6) 2.4 电气原理图与功能详细说明 (7) 2.4.1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7) 2.4.2 输入/输出接线列表......................................................... .. (7) 2.4.3 输入/输出接线图............................................................. ..... . (8) 3 S7-200的指令系统及编程介绍 (9) 3.1 编程语言 (9) 3.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梯形图........................................... . (9) 4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调试 (20) 4.1 软件部分调试..... ..................................................... .............. . (21) 4.2 硬件部分调试........................................................................ . (21) 5 结束语 (22) 6 参考文献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