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湛江大道快速路景观设计方案为例,结合绿道理论,从整个区域的生态、游憩、文化、美学及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多重目的进行快速路景观设计,着力体现“城市大园林”构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绿地体系。

关键词:景观规划快速路生态绿道

1、项目概况

该工程主线规划南起湛江市霞山区百蓬百儒片区,与新湖大道相连接,向北延伸至麻章区与325国道。路线全长约19.521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77977.23万元,其中建安费94958.28万元。

道路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辅路设计速度采用40Km/h;主路采用双向六车道,辅道采用双向四车道(局部路段为两车道),道路红线宽度70m。

湛江大道快速路位于城市的生态敏感区,起点段由新湖大道至麻志路段两侧各设6米的人行道加非机动车道,全段长6.6公里,其中桩号K1+450段与百蓬路相交,百蓬路为进入湛江市肺三岭山森林公园的必经道路。

2、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2.1主题思想

湛江大道景观绿化设计主要以“生态自然、腾飞快捷、热带风情”为主题,营造出具有湛江特色的绿化景观,充分发挥湛江市优越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热带风貌优势。

2.2指导思想

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布局,在设计中注重统一规划,从植物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通过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使景观与道路主体实现和谐统一,反映地域文化特征。依据湛江大道选址的现状和特点,努力创造一个具有很好的道路人文风格的生态景观,充分发挥景观系统的各种良好效益。

2.3创造城市的“绿色生态序列带”

道路景观绿化要让道路沿线的建筑、风景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道路交通中展现出来。做到“一路一景”,行成具有独特景观特征的“绿色生态序列带”,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景观环境。

3、设计原则

3.1绿道规划原则

3.1.1绿道规划尺度尺度是决定规划策略的重要因素,其所涉及的尺度包括生态系统、区域—地方—场地,快速路绿道规划协调了湛江市四周山区景观规划。

3.1.2绿道规划的时间优先度和持久性绿道规划应具有优先度,成为总体规划框架中首要的部分。快速路绿道其所处的土地网络、生态系统的变化应相对较小,强调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3.1.3绿道规划的网络结构在生态网络中,利用好绿道周边的土地,对现有和潜在的栖息地进行保护,对出现的缺口、屏障位置应进行具体的生态系统分析。在休闲网络中,绿道作为重要的休闲空间应易于到达,保持开放性,应将周边重要开放空间形成一个整体网络。

3.2系统性原则

深入研究快速路周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以成熟的植物群落关系逐步繁衍扩展并在层次及地域空间中体现不同的生态景观,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系统与快速路周边绿化所形成的绿道间的关联性功能,完善绿道功能,丰富绿地类型和布局。

3.3地域性原则

3.3.1由地域山体要素产生的个性从城市中看到的山体,或有特征的山体都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是反映道路景观个性最好的素材。快速路穿越城市浅山区,山体融入道路景观中,是山体结合道路做景观的反映本地城市特色之一

3.3.2由地域野生花卉产生的个性以本地自然植物群落为母本,利用周边野生宿根花卉及一、二年生野生花卉做地被或草坪结合野生花卉及匍匐状常绿或落叶灌木做基础绿化,是湛江大道快速路绿化的特色之一。

3.3.3由地域文化历史产生的个性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要素,在快速路景观的设计中应以体现。其将穿越的自然风景区、沿线经过的历史名胜古迹以及旅游景点都将是快速路景观设计中表现的特色之一。

3.3.4由地域水系河道的引进产生的个性在道路的侧旁能开辟出水路或小川的河道,可以给道路空间带来一种舒适和开放之感。但设计中应注意水质和水量,并考虑设置水边步道、台阶。东环线中部的七里山大渠的水景引入将是快速路路边水景特色的体现。

3.4生态性原则

快速路位于城市边缘,纵贯城市浅山区,处理好山与路的关系是该设计项目的重点课题。山是大自然的元素,路是人造的功能空间,把交通功能与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创造自然和谐、空间流动、以植物造景为特色的生命空间是生态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在特有曲线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上应考虑与地形的协调。快速路位于城市浅山区,其平面线形及道路纵向变化随山而变。随着在曲线道路上的移动,景观的不断变化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设计上应考虑地形微妙的起伏、透过弯道能看到更宽阔的视觉空间、以及这种曲线所具有的景观特性等创造的不同寓意内涵。

高架道路下的空间处理。在各环线路段与城市主道路的互通区域,高架道路下植物景观易产生压迫感和灰暗空间。植物种植可选择耐荫,但树形优美,花色鲜艳的树种,在视觉上给人以积极、明亮、轻盈的感觉。

体现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代表,营建具有地方特点的道路景观。并根据道路所处区段,采用不同的景观尺度,植物种类及种植形式,划分不同的景观单元。绿化景观应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3.5以人为本原则

人作为行为主体,充分考虑其在车行、步行两状态下特有的视觉感知,将各类花带、植物模纹以连续、连贯的布局方式,通过流畅的曲线、粗犷的形体、柔和的色彩融入环境中,强化速度、流畅、和谐。在道路两侧的边沟行道树设计中可采用单行落叶大乔木与花灌木结合的手法,避免成段大片密林带的压抑感。在有坡度的路段,尽可能在植物种植设计上平缓,平衡路面的倾斜感。以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饱含趣味的景观节点,来吸引行人的注意力、调整节奏、舒缓心境。

3.6交通功能与景观效果互惠互存原则

在与城市主干道及高速公路互通的重要交通节点位置景观处理,应设计具有导向性和可识别性强的景观节点。一方面,此位置是城市入口的互通空间,植物设计以展示特定区域标志为主。另一方面,互通位置也是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在交通服务区和停车场区域,景观要考虑人与人交流、信息交换的场所特征。因此要确保对于等待、滞留、休息、休闲等多样要求的空间的功能,植物设计可采用彩叶、庭荫、树形优美、抗污染强树种。

3.7经济性原则

恢复和保护由本土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自然生境,控制管理成本高的人工生境的比例,减少一次性投入和后续养护管理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