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教学的结合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之我见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 院校 英语专业 高年 级的一门主干课 , 些完全出于功利 目的而 编纂的教材及教 辅材料的质量实在不敢恭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的。语言文字优美 、思想 维 ,英美文学方面的教 材及教辅尤其如此。当然 ,这与英美文学 内容丰富 、写作风格多样化的英美文学对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 教 材及教辅材料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英美文学教 材及教辅材 的综合能 力和提高学生 的审美 力及艺术欣 赏力都是大有裨益 的。 料的编纂对编者各方面 的英语能力要求非常高 ,既要了解古英语 如果说文学是 一座宝藏 ,文学教学就是要找到一种甚至几种行之 知识,也要掌握现代英语知识;既要精通语言知识,也要了解英 有效 的方法来开发 和利用这 一宝藏 ,为提 高学生 的综 合素质服 美国家文化 、习俗等英语背景知识 ;既要总体上宏观把握教材及 务。 教辅材料所涉及的内容 ,又要洞悉其所 涉及内容的细节问题 。总 高 等 院 校 英 语 专业 英 美 文 学教 学 的 现 状 之 ,英美文学教材及教辅材料的编者应 该是 杂家 ,但 大多数编者 当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状况不容乐 无法达到这么高的要求 , 因此 ,市场上英美文学教材及教辅材料 的质量 良莠不齐也就不足为怪 了。 观 ,存在 着诸多 问题和不足。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并结合 自 ( )英 美 文 学教 师素 质 参 差 不 齐 二 身的教学实践 ,现总结如下。 ( )英 关文 学的 教 材 及教 辅 材 料 良莠 不 齐 一 在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越来越 响的今天 ,实际上我们面对的 重实利 、轻 素质 ;重功利、轻人文”的现 实 ,许多人学习 随着国人学 习英语的热情越来越高 ,英语似乎越来越成为一 仍是 “ 种产业 ,一种能给某些人 、某些 团体带来 巨大 经济 利益 的产业 , 英语都是看重它工具性的一面。多数学校更 注重对学 生听说读写 在利益的驱动下催生 了大量英语方面的教材及教辅材料。其中一 译等实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忽视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忽视人
论英美文学课在英语师范生教育中的作用

、
英语师范 生与英 美文学课
时分配 、 教学要求 、 教学方法与 手段 以及测试 评估等方
改革 开放使 中国对 外联系 与合作 日益频繁 。英语
是 国际交往 中使 用最频繁 的一种 语言 。英语教育 也 因 此备受关 注。国家甚至 出台了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 以 解 决乡镇地 区英语教师资源匮乏 的现象 。
《9 台阶》 简写本 ) 3级 ( 的浅显材料பைடு நூலகம்; 四级要求能读懂难度 相 当于《 儿子与情人》 的文学原著 ; 六级要求能读懂难度 相 当于《 了不起 的盖茨 比》 的文学原著 ; 八级则要求能读
懂英语 国家 出版 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 。
此外 , 翻译能力部分要求学生在毕业时 即达到八级要求
损。
( )英美文学课为满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 人才培 一
养的文 学素质要求所设《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 纲》 以下简称《 ( 大纲》 是对全 国各类英语 专业 均有指导 )
作用 的纲领 《 纲》 大 对英语专业人 才的培养 目标 、 课程设置 、 学
文学作 为文化积淀 和人类精神 的精髓 , 是客观世界
因此大部分师范生对自己未来的心理定位为高程按照大纲规定一般在高年级阶段本科三年级和四中教师这一定位加上其生源所在地的高中采用的教学年级开设应当包含有关英语文学语言文化等方面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
【 课题成 果 】
论英 美文学课在英语 师范生教育 中的作用
张 颖, 聂爱 萍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长春 10 2 ) 20 4
教学的 目标 和任务 , 还致使他们 的学 习出现 了不合理 的 “ 瘸腿 ” 现象 : 一方面非常重视英语基础课程 以及基本技 能的学习 ; 另一 方面却忽视英语 专业课程 的学习 , 如文 学、 语言学等 。 事实上 , 高等学校英语人才的培养规格对英语本科 生 的文学素养作 出了明确的要求 。新制定 的《 普通高中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英美文学知识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英美文学知识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与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窗口,也是培养学生综合阅读和文学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英语教材中,英美文学的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更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教材中常见的英美文学作品、作者和文学流派等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英美文学知识。
一、教材中常见英美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被广泛引用和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
其中,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仅是英国文学的瑰宝,也是国际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另外,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作品也常常出现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如《傲慢与偏见》、《爱玛》等。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也是常见的教材作品。
二、教材中常见英美文学作者大学英语教材中,介绍了许多英美文学的重要作者,他们的作品被广泛传诵和阐释。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戏剧作品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引领了戏剧创作的潮流。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以其生动细腻的描写和社会批判见长,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常常可以看到他的代表作《雾都孤儿》、《远大前程》等。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作品也常常出现在教材中,以其悬疑离奇的情节和意味深长的寓言式写作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三、教材中常见英美文学流派大学英语教材中,常常会介绍一些英美文学的流派,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浪漫主义是英美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流派,它追求情感和个人内心的表达,强调想象力和意境的塑造,代表作家包括英国的拜伦和济慈,以及美国的爱默生和梭罗。
另外,现实主义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追求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代表作家包括英国的狄更斯和法国的巴尔扎克。
论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秀 的文学作 品是人类智慧 的结晶。优秀 的文学作 品 , 不仅是作 家个人 的一种艺 术创作 , 而且体现了一定时期艺术发展所达到的水平 , 具有永 久的艺术魅 力。经常学 习和欣赏这些作 品, 可以培养和提 高学 生的审 美 能力 和欣赏水平 。其次 , 文学是一个 国家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 是时 代 的纪 录 、 民族的心声 。英美文学发展史上出现的无数优秀作品 , 为学 生们 提供了无 比丰富的艺术形象 、 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 , 是他们 了解英 美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的宝贵材料 。最后 , 文学史与文学选读相结合 , 在 传 授知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词 汇丰富 , 语言精炼 , 表达准确 , 形式灵活 。学生经常阅读这些作品 , 对扩 大词汇量 、 完善语法知识 和提 高语 言运用能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2 . 英 美文 学教学 的新思路 2 . 1 英 美文学课 程中人 文素质教育 的渗透 人 文素 质教育 的 目标 就是提 高人 的文 化修养 、 理论修 养 、 道 德修 养, 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 如何处事 。英美文学学习和人文素质 的 培养是 密不可分的。 阅读和学 习文学作 品, 绝 对不是简单 的猎奇 寻古 、 消遣娱 乐 、 消磨 时光 ; 文学 是人类 文化 中最璀 璨的珍 宝 , 是人 类共 同的精神财 富。 因 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 、 有广度 的文学学 习。在英美文学作 品 中, 有大量优秀 的散文和诗歌 , 学生可 以通过深入学 习这些优秀散文和 诗歌 , 树立积极 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师在对诗歌进行分析 时, 可以引 导学生思考如何 面对人生 中使命与诱惑 的问题 , 这样 , 学知识与学做人 就有机地统 一起来 。在教学中适 当地进 行中外文学对 比分 析 , 可 以使 学生更加 直观地评价 中外文学 的价值 , 更好地理解英美 文学作 品的思 想内容 。 2 . 2 引入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教学 树立对 本 国悠 久灿烂文化的 自 豪感 。例如 , 教 师可引导学生对英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的必要性研究

3 . 有 助 于 激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高 职 院 校 的 学 生 生 源 比普 通 高 校 稍 差 ,表 现在 英语 教 学 中, 可 能 一 些 学 生 英 语 基 础 较 差 。 多 年 英语 学 习 成 绩 不 好 , 使 这 些 学 生 难 以 对英 语 学 习 产 生 很 大 兴 趣 。严 重 影 响 高 职 英 语 教 学 的效 果 。 针对这样的学生 , 在 高 职 英 语 教 学 中 引 人 文 化 知 识, 通 过对异域文化 的介绍 , 既可 以向学生介 绍文化背景 。 使 其更 好地 学 习英 语 , 又 可 以激 发 学 生 的 兴趣 , 从 而使 他 们 在好 奇 心 的带 动下 . 有 兴 趣 学 习 英语 。
性 别
男 5 5 6 6 女 l 3 8 3 7
年 级
一 年 级 二 年 级 9 2 5 5 1 0l 4 8 市 2 2 1 8
生 源 地
县 5 O 31 乡 1 2l 5 4
流。 而 不 同文 化 间 , 有 着不一样 的文化背景 , 特 别 是 一 些 文 化 习惯与文化禁忌 . 是 交 流 中必 须 注 意 的 地 方 。如 , 英 语 国 家 大 多不喜欢别人询问他的私事 , 对别 人 的 称 赞 要 及 时 说 谢 谢 , 但 不应该过于当真等。 在 高 职 英 语 教 学 中 做好 文化 知识 的 引入 , 可 以 让 高 职 学 生 更 好 地 了解 英 语 国家 的文 化 特 点 ,从 而 在 跨
定的代表性 , 具 有 进 一 步 分 析 与 研 究 的价 值 。另 外 . 大 学 英 语 课程只针对大一 、 大二的学生开设 , 所 以调 查 对 象 只 选 取 了两 个 年 级 。调 查 样 本 属 性 如 下 表 所示 : 表1 样 本 对 象 基 本 信 息
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英美文学知识的策略初探

第 6期
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 12 No 6 o. 8 .
De . 01 c2 1
21 0 1年 1 2月
J u n 1 f i n I s tt fAr htc u e& C vlE gn ei g or a o l ntueo c i tr . Ji i e i i n i e rn
以, 英美文学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 也是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提高文化素养 中不可
Absr c : t i ep u o o lg t d n s t mp o e Engih a lte , ufr c le e su e t o i r v ls bi is n rtnd Br ih a d Ame c n c lu e i i r a utr
S r t ge p id i l g gih T a h n t a e is Ap l n Col eEn l e c g e e s i
W ANG n—hu Ya i
(colfF rg a g ae inI tue Acic r a dCv ni ei ,C agh n hn 10 1 8 Sho o oe nL nu g,J i n i t o rhet e n il gn r g h n cu,C i i l st f t u iE e n a 30 ) 1
i i n f a n e sb e I h s a t l, Brt h a d Ame c n ltr t r p le n c l g g ih t a h n l s sg i c nta d f a il . n ti ri e i c is n i i r a ie au e a p i d i ol e En l e c i g wil e s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探究

这里 “ 体 化 ” 的是 在 大学 英 语 教 学 中 融入 英 美 文 一 指 学 内 容 。 在拙 作 “ 美 文学 与 大 学 英 语 一 体 化 的价 值 探 英
语言的路。
1 “ 、 ” 学 法 、精 泛 教 泛读为 主、 读 为辅 , 为文学作 品大多冗 长复杂 , 精 因 不 宜 当精 读 看 待 。 以 了解 大 意 、 赏作 品 为要 。 针 对 所 应 欣
不 同 层 次 的学 生 与 不 同 阶段 的英 语 教 学 。 文学 都 能 以不 同 的方 式 起 不 同 的 作用 。所 以在 大 学 英 语 学 习 与教 学 中 , 英 美 文学 教 学 的 融入 应 得 到 我 们充 分 的重 视 。
认 识 到 了英 美 文 学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价 值 ,
因素 于脑 后 。 文学 作 为 一 种主 要 的文 化 因素 , 消 除英 语 是 学 习与 文 化 障 碍 之 问 冲 突 的 极为 有 用 的 工 具 ,因 此英 语 教 师 在 对 学 生 进 行 语 言 技 巧训 练 的 同 时 。应 积 极 培 养 学 生 的 文 学 能力 .使 学生 能在 文化 觉 醒 的 基 础上 进 行 有 效 的深 层 次 的英 语 交 际 。另 一 方 面 , 美 文 学不 应 被看 作 只 英
语 的 价 值 、 化 背 景 价值 、 美 文 学 对 写 作 的 促 进 价 值 、 文 英 对语 言鉴 赏和 审 美 能力 的提 升 价 值 。英 美 文学 与 大 学 英 语 一 体 化 的价 值 探 究 ,对 于 帮 助 我 们 克 服 目前 英 语 教 学 观念 上 的某 些 误 区 。 具有 重 大 的现 实 意 义 。一 方 面 , 们 我 的大 学英 语 教 学 不 能只 注 重 语 言 技 巧 的传 授 ,而 置 文 化
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运用

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运用林雨峰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系 摘要: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应用,促使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和应用形式,并且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更好的了解英美文学作品。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英语语言;运用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英语语言占据重要的影响力。
依据丰富、经典的英语语言,有效展示作者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提升文学作品的吸引力,为读者留有记忆。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本文主要是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应用深入分析。
一、英美文学中的反讽艺术(一)阐述性的反讽其是在确保作者命题有效性的情况下,真实、有效的展现出信仰。
有专家提出,阐述性语言行为在表达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话者对所阐述命题的真实性做出应许。
若是说话者没有相信其表达的命题时依旧表达言语,那么就展现了一定的讽刺意味。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文中的第一章中,作者貌似是实事求是,但是依据班奈特夫妇的对话中的描写,从丈夫对妻子的生动刻画,尤其是开头中的第一句,可以在其中发现淡淡的讽刺“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在这句开场白中,作者依据反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境,以此为整体文章的发展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暗示小说是关于真理的讨论,而句子的正式陈述方式与其最终的意义之间的反差构成了反讽。
这里所说的真理即是一个拥有财富的男人一定需要一位妻子.而句子实际隐含的意思是一个没有财富的女子需要一位富裕的男子作丈夫[1]。
(二)承诺性反讽其是人在表达承诺,内容是说话的当事人依据一件事情多次对话,并且对这件事情进行承诺,但是交流双方因为彼此之间的认识,或者是对这件事情的了解,认为说话者并没有承担诺言的能力,或者是没有主动承担这一责任,那么这承诺也就成为反讽的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教学的结合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我国高校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前期教育(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性更为成熟,大学英语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来讲,其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过于偏重,而对语言内涵及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则比价忽视,至此,本文将大学英语与英语文学教学相结合,探讨融合框架下的具体策略。
一、课堂中以课文为依托适当扩展英美文学
就各大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来讲,其所使用的教材均在精心编排及挑选的情况下所形成的精品教材,比如当前使用十分广泛且由研究出版社出版和外语教学联合出版的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课本中不仅涉及日常所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同时还具有文化、历史及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不少学作品内容也容括其中,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HIA提及一些著名的文学家。
教师应对课本当中所涉及的此类内容进行敏感把握,将此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及补充,对学生就英语知识以外相应文学知识进行渗透,以此达到培养文学审美兴趣及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单元当中,就提及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描述其由于具有放荡不羁的个性,因此难以融入到上层社会当中,并且朋友和读者还背弃了他。
此时教师可对此内容进行扩展,可就王尔德作品的特点及个人背景进行介绍,可形容其为文如其人,他所创作的剧作不仅在审美上独到,且还具有鲜明的个性,在极具魅力的熏陶下从中还透漏出他内心所存在的尖锐矛盾。
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可对王尔德较为经典的童话作品局部片段给与选取,并就其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对其具有唯美气息的语言风格进行体会,感悟其所著童话内容的简单而又生动,便可对学生的吸引力给与快速抓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好的操作性。
二、就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及赏析方法进行点拨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讲,其通常在英美文学课程学习方面缺乏系统性,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就英美文学史大概发展脉络及特点予以厘清,促使学生在对内容进行阅读时,能够对作品所处的时代进行准确定位,避免学生出现无目的预读作品,或毫无关联的去看待及评价作品。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定期、定时抽出时间将英美文学的大致发展情况进行讲授,比如在古英语时期、现实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进行讲授,分析这些文学特点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才能造就?英国文学在各个发展时期,其代表人物都有哪些?以及这些人物在具体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所表现出的突出特征又有哪些?通过此种串讲方式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在思路更为清晰的情况下去阅读作品,并且还能将文本内容融入到各个大背景当中,并就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当中还能将之前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自行找出答案并解决。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还应将一些文学作品的赏析方法教授给学生,例如比较常用的文体分析、对比与比较、人物分析及文本细读等,通过赏析方法的运
用便可避免学生出现笼统阅读的状况,并且还能知晓应从哪些方面及角度去分析和考量作品内容。
三、保证学生在阅读后能够实现保质保量
课堂学习仅仅是大学生学习当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和重要部分,对于英语学习来讲,其也是如此;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针对学生文学思维及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在学生课后的自学当中进行渗透。
在阅读当中,首要目标就是保证量,在文学作品阅读时还应保证是完整的原著。
就美国大学生而言,其在大学期间通常情况下均阅读过十几种甚至更多的经典原著,而相比于中国大学生来讲,后者仅喜欢且习惯于阅读节选,常常仅对著作当中的一个片段进行细致阅读,其中较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连一本完整的原著都没有阅读过。
阅读量作为一种最为基本且有效的思维训练方式,当对阅读量要求给与放弃,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予以放弃。
所以,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阅读,只有在量上得到一定积累,才能对各种条件下所出现的语言障碍进行克服,才能更加深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作品。
此外,在进行阅读时,不必依据文学史的发展顺序进行阅读,针对时间越远的文学作品,其在阅读时可能就越艰涩,当语言方面的障碍越多,则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言就可能造成挫伤。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适于课外阅读的书目,可以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着手,从简单阅读入门,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然后依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及效果,将下阶段的阅读内容进行布置。
还可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成果,培养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此种习惯同时还是实现学生回忆巩固有效形式,还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锻炼,活跃学生思维。
四、增加学生课堂讨论及汇报的机会
课堂讨论在整个英美文学学习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学的欣赏不是被动的、死板的对知识进行接受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交流和思考,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便可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各种思想及观点的相互碰撞下,学生从中还能得到一些启迪,促进思维活跃及灵感的产生,实现自身审美水平的提升。
所以,当在大学英语课堂当中,对英美文学作用读完后,教师要及时或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形式上可以灵活运用,不仅可以两人之间讨论,还可多人甚至全班开展讨论,学生在课堂内予以自行且自由发言。
在讨论的内容上主要为分享心得,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不应对学生进行过多限制,由于课堂讨论具有一定即
时性,要求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自身所要表达的思路理清,还要对所要表达的语言进行组织,并准确、流畅的表达出来,如若学生压力过大,对自己不自信,则会对其发言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当学生在课后将老师指定的书目读完后,要及时向老师进行汇报。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书目的过程中,可将一些欣赏方法和阅读重点给出。
让学生在阅读前有所准备,这样学生便能在更为清晰的思路下开展阅读。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根据实际情况可开展初级的文学研究工作。
由于学生在课下已经有所准备,因此,在开展课堂汇报时,教师可将要求适当的给与放宽,要求学生将研究成果及读书体会有条理的讲述出来,要
求学生重新回归到传统的演讲方式上,至此,还能锻炼学生的应变和表达能力。
英语是一种技能和工具,同时还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道门;对于新时代的外语人才来讲,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深厚的人文知识及跨领域的文化交流能力,因此,英语教育者必须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打破,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就教学手段进行创新,真正实现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之间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