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指导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及近代科学文化(教案)

课题:世界近代史(四)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技文化 教学目标: 1、识记:①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的重大史实;②美国南北战争原因、扭转战局的重大事件和历史意义;③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⑤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⑥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2、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认识到改革创新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化污染。 教学重难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和日本明治维新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蒸汽机应用和铁路时代到来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59、61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2-7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59—62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8世纪初,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进行了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其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1862年,林肯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1868年,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并进行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道路。 (4)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标志是电力的广泛使用,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其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其主要成就是: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美国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又研制成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美国)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5)英国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光学分析,著有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英国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法国巴尔扎克的著作有《人间喜剧》、《高老头》、《欧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19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真题速递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4.(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9讲1894年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9讲1894年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加深,典型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探索和觉醒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典型事件是戊戌变法(1898年)、义和团运动(1898—1901年)、清末新政(1901—1905年)和“预备立宪”(1905—1911年)、辛亥革命(1911—1912年)。从民主革命的发展阶段看,中国处于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 政治上,列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人民的抗争有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以及资产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其中,辛亥革命使中国实现了由帝制到共和制的历史性转变。 经济上,列强经济侵略开始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近代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等思想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服饰、礼仪、交通、通信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19讲1894年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 的抗争 目标解读1.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了解义和团运动。 重大史实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1.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边疆危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知识拓展】19世纪中后期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导致的边疆危机 ①俄国直接强占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强占我国东北的领土。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9 工业革命 含解析

工业革命 ★★★★ ○○○○○ 关于工业革命的若干内容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765年—1840年 (一)背景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妈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资产阶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5、市场: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二)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三)成就:1、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2、标志性成就: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3、完成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机器制造机器) (四)特点: 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 (五)影响: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3、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变化:迅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4、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1、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二)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三)成就:1、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四)特点:1、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的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2、多个国家同时并举。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4、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五)影响:1、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3、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021届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模块2 专题9 第19讲 “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Word版含答案

第19讲“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 界 工业革命改变世界——“蒸汽” 的力量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1.条件 (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海外市场。 (2)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扩大了国内市场。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动力和政治保障。 2.表现 (1)工厂制得到推广,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2)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3)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4)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4.推广 (1)原因: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 (2)代表:使用通用部件和机床工业的诞生。 (3)影响:美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革命过程流程图 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新→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船)→向欧美大陆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工业革命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哲学领域,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孔德创立了唯心主义的实证主义哲学。在文学领域,批判现实主义先是与浪漫主义齐头并进,以后则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在史学领域,

实证主义成为法、英最主要的学术流派。 ——马克垚 二、打造“世界工厂” 1.条件 (1)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英国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历史条件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单元综合提升第十三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 主题一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思想、世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影响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生产与资本相对集中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世界历史的进程。 1.从政治角度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完善。 2.从思想角度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3.从世界政治格局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等工业国崛起,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拓展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目录 第三部分 理性的时代 普鲁士王位的哲人 到美洲去! 自由、平等、博爱 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 工业革命 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 美洲属于美洲人 用德意志的品质让世界健康

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思路点拨】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中的“理性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可以得出历史发展趋势: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阐释:根据题干要求“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进行阐述。首先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展开。然后就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简要阐述。对启蒙运动的阐述主要围绕运动发生的原因和运动过程中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进行。最后结合近代科技发展如物理学和生物学成就及其影响展开阐述。 【尝试作答】 答案:示例一 趋势: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阐释: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化巨匠和宗教改革家要求将“人”从神的光芒笼罩下解放出来,追求张扬“人性”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奠定基础。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贵族特权和教会权威,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近代科技发展如新天文学说、牛顿力学体系、进化论等,冲击着封建教会统治,极大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示例二 趋势: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阐释: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示例三 趋势: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202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部编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部编版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3、特点: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主要成果: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瑞典)诺贝尔:现代炸药、无烟炸药(美)海厄特: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法)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四、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普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 (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劳动者 2、大众教育 (1)背景: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2)国家:英、法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德国建立初等、中等、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二、城市化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但城市缺乏统一规划 2、城市化的措施:19世纪中期,卫生条件改善。排水设施、街头照明、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设施 3、影响: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 三、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 资本家获得极大的财富,工人高强度劳动却难以生存。工人反抗斗争日趋激烈。(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 2、环境污染:废气、废水污染大气、河流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英) (1)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达尔文(英) 《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两次工业革命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两次工业革命高考研析把握 考向(含解析) 1. [xx·课标全国卷Ⅱ]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初”和材料情景可知,英国的纺车和手织机被闲置起来,其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使新式纺织机器出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题干没有反映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故B 项错误。纺织业的发展反映的是轻工业的变化,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后,家庭手工业仍存在了很长时间,故D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答案:A 2. [xx·浙江高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题目中关键的信息包括“大工业”“交通工具”“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依赖于整个世界”,以上信息可以解读为:工业革命使手工生产发展为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变;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选B项。A、C、D三项都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个侧面,故排除。 答案:B 3. [xx·广东高考]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蒸汽机 B. 计算机 C. 牛顿经典力学 D. 达尔文进化论

两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两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是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二、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1.政治:“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确立,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2.经济:①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②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条件 ③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3.思想文化:①17世纪中期,英国是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改进 圈地运动(“羊吃人”) 1.概念:15世纪开始,西欧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 2.影响:①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提供国内市场;②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中期蒸汽时代) (一)生产领域:棉纺织业 1.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厂制度 1.工厂出现的原因: ①手工工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门化;技术变革推动机器大生产的应用 ②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开始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工厂出现 2.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1)出现的原因: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2)标志: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3)内容:①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往往实行倒班制;②工厂主规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③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协同劳作,厂主监督管理生产过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④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4)作用: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力,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动力领域(核心) 1. 1782年,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2. 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四)交通领域:汽船(1807 富尔顿)、蒸汽机车(1814 史蒂芬森)、火车 *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纷纷修建铁路网,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五)在世界的发展进程: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拓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西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六)特点: 1.部门:从纺织业开始,以轻工业为主 2.国家: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法、美、德等国 3.技术: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C中——19C末20C初电气时代) (一)产生条件: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领域: 1.动力:电力、内燃机 2.新产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两次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 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复习的时候,列表比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说,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成果”一般考查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知识清单

考点聚焦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资本条件: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进行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5.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如图: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拓展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长期居于“世界工厂”地位。不久(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 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发展 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人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附属品。 ②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革命使国家的经济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开始。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使各工业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拓展殖民地,加剧了东方的贫困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但在客观上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意识。蒸汽火车和轮船也便利各地联系,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如图所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两次工业革命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4讲两次工业革命[考点清单]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 1.条件:“荣耀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场需求日益扩大,经济稳步开展。 2.表现“铁路时代〞。)) 整体把握 四个“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 3.扩展:半个世纪后,工业革命开始向欧美扩散,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归纳总结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一个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两大革命: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 业革命。,三大变化:城化、工业化、平等化社会关系。 史论一一共识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场的开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根底和先进的技术根底。 知识图解 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是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2.范围:在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兴隆的国家几乎同时进展。 3.标志: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4.成就 5.影响“电气时代〞。,2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消费和资本开始集中,进入大企业时代。)) 整体把握 用三个“一〞巧记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厂制度 2.企业规模

四、世界场的最终形成 1.途径 错误! 2.时间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场最终形成。 易混易错西方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手段的变化: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是直接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主要是商品输出,即以争夺商品销售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要手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是资本输出,即以寻求投资场所、瓜分世界为主要手段。 3.影响 知识归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三部分〞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实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阔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2021高考北师大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9单元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

第19讲欧美的工业革命 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首先从英国开场的条件 1.政治保障: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君主立宪政体确实立。 2.根本条件 (1)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2)对外掠夺和奴隶贸易,使英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工场手工业为新技术的采用和创造提供了坚实的根底。 二、成就 1.机器的创造 (1)1733年,凯伊创造飞梭。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创造珍妮纺纱机。 (3)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被创造出来。 2.动力的革新 (1)表现:1782年,瓦特研制出改进的蒸汽机。 (2)影响:解决了大工业所需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3.交通运输业的开展 (1)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2)英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相继建成。 [易误辨析]工业革命开场和完成的标志 工业革命开场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创造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三、结果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本完成。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

工业最兴旺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四、扩展 欧美国家相继确立了近代工厂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易误辨析]工场与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 之上。①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②工业革命完毕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学会读史]

两次工业革命(专题复习教案)

两次工业革命(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系统掌握两次科技革命的时间、主要成就、影响;培养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和全球视角。 二、复习目标: 1、识记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家、科技成果等主干知识,探究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得出启迪。(重点) 2、养成用表格梳理历史知识的良好习惯。 3、获取科学的做题技巧,提升解题质量。(难点) 三、教学方法:采用学案导学,进行分层递进教学。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通过《世界古代文明》地图以及《19世纪中期世界》地图引出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变化原因,请同学总结: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的推动。 (设计意图:联系第一册内容进行复习导入,帮助同学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利用地图帮助同学们提高时空观念。 环节二:通过两幅漫画引出工业革命的概念以及特点。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将相对枯燥的观念生动化,便于理解。) 环节三:解决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爆发?要求学生联系第一第二单元中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给出线索: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建立合理的历史逻辑推理能力。) 环节四:要求学生阅读书本内容,利用学案整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思考:为什么首先是在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产物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表格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环节五:利用多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材料和数据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做题方法。) 环节六:出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地图,教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一枝独秀、遍地开花”,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其他国家紧跟其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四川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题(含解析)

四川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练 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四川达州·统考模拟预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下面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总结,与史实有出入的是() A.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按实力排序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四大支柱型产业是电力、煤炭、钢铁、汽车制造 D.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的最深刻影响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2022·四川眉山·统考一模)英国人斯旺先于爱迪生申请电灯的发明专利,即便在美国,爱迪生也只是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但爱迪生第一个通过发电机和发电系统,真正将电灯实现商业化,让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用上了电灯,故而人们通常将爱迪生视为电灯的发明者。由此可以看出() A.人们普通缺乏科技史的常识B.对社会来说,科技是双刃剑 C.应用的普及更彰显科技价值D.爱迪生对电灯发明并无贡献 3.(2022·四川南充·统考三模)1866年,人们铺设了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通讯联络。其主要技术来源于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D.第三次科技革命4.(202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学习历史要求史论结合。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结论矛盾的是 A.A B.B C.C D.D 5.(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19世纪,石油工业发展缓慢,石油主要用作油灯燃料;20世纪初,情况骤变,尤其美国德州、加州发现油田,导致石油开采的淘金热。这一变化主要由于人类发明了()A.发电机B.内燃机C.蒸汽机D.珍妮机

专题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专题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一、基础知识目标; 1、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主要标志和重要成果及发明家; 2、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形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 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复习重点、难点: 1、夯实基础知识点,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影响,需要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专题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为了便与学习,我们列表进行归纳和对比学习。 (二):复习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蒂芬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蒸汽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这就是最初人们看到的火车。 材料二: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地上重要的交通工具。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了飞机。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火车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机器?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汽车、飞机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机器?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 材料一、二所体现的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一、二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三)两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1)世界近代两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错失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有本能的排斥性。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但很快就失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 (2)近代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①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一些进步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2020年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训练题:第19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十九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2019·石家庄四区联考)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 A.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C.大力投资重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D.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2.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这主要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B) A.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D.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3.(2019·石家庄42中模拟)斯皮尔福格尔的《世界历史》中有如下记载:许多人利用铁路来到海边游览胜地——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一个从前经常光顾此

类名胜的上流社会人士毫不掩饰地对“一日游者”的反感:“他们塞满了海滩,四处喧嚷着,就是为了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他们三两成群,男人总是穿着黑外套,抱着孩子,毫无生气;他们的妻子瘦弱苍白,看得出来同从前相比,还是尽量打扮一番……”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的生活状况是(B)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继续受到富人歧视③有旅游等休闲活动④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4.(2019·石家庄42中三模)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就能将人物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列和其他人物研究领域不同的是(C)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芬奇 D.达尔文 5.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部科学巨著的发表,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应是(B) A.数学B.物理C.自然D.生物 6.他“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是(D)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9讲 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第19讲工业革命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剧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 ) A.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 B.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C.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 D.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 2.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 第2题图 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 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 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 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3.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这说明( ) A.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B.工业革命带来社会贫富差距

C.亚洲国家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 D.工业文明尚未冲击亚洲国家 4.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 A.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C.纺织业的工业革命已完成 D.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5.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工业化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城市人口膨胀而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6.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7.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设立,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 A.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B.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 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①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②变迁的特点。 2.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交通与通信发展进步的表现。 3.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进步: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进步;②各种传媒的优势与特点。 对应学生 用书P99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服饰变化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近代⎩ ⎪⎨ ⎪⎧①男性: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②女性:改良后的旗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①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②民众服饰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改革开放后⎩ ⎪⎨⎪ ⎧①对服饰的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②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饮食文化变化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 3.居室建筑变化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欧化的新式住宅。 4.社会习俗变化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的影响。 (2)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