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口号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口号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口号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口号口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口号

1、民以食为天,物以硒为鲜。

2、xxxx,xx,甲天下。

3、xx农品,xx厨房。

4、改膳,从xx农产开始,

5、畅游xx,回味xx农品。

6、绿色农产典范,xx健康相伴。

7、农产xx,xx有礼。

8、游xxxx,品生态农品。

9、一朝xx客,一生富硒情。

10、xxxx富硒,尽在生态xx。

11、农有多少出彩,富硒健康信赖。

12、生态之都,大美农产。

13、梦想xx,xxxx。

14、厚道xx人,绿色放心品。

15、xx甲天下,富硒农产品。

16、农产吃过不少,xx味道最好。

17、xx如画,农香天下。

18、购农产,够生态,GOxx。

19、绿色xx,生态农业。

20、农产天然健康,xxxx之乡。

21、xxxx,传习有机生活。

22、健康xx,邀您共享。

23、xx农品,一生回味。

24、梦寻绿色农品,情醉xx味道。

25、尝一口,xx绿色尽在其中。

26、农产选广西,天然好品质。27、硒有农产香,长寿有远方。

28、千礼挑一,xx农产。

29、xx甲天下,美味誉中华。

30、魅丽xx,一生回味。

31、千年xx乡,农业新硒望。

32、一次品尝,一生回味。

33、食在xx,岁月不弃。

34、品味xx菜,感受原生态。

35、八桂xx,农品甲天下。

36、生态xx,绿色农产。

37、在xx行走,为农产停留。

38、xx好美,农产好味。

39、xx农品,美味世界。

40、山好水好,富硒福兮。

41、赏不够农产品,道不尽xx情。

42、xx与食俱进,农产领鲜天下。

43、xxxx,美好农产。

44、富硒的味道,尊桂的农产。

45、硒有好山好水,绿色农业醉xx。

46、发现xx,自然发现好xx。

47、xx农品,xx厨房。

48、xx甲天下,美味进万家。

49、天赐壮乡地,地道农产品。

50、xx硒福之地,xxxx之乡。

51、好山好水xx,好粮好菜珍硒。

52、农产好滋味,xx购满意。

53、绿地大xx,xx硒。

54、绿色xx,富硒农品。

55、广西农产好吃,味道鲜为人知。56、梦里广西风光,画里农产飘香。

57、生态农产盛宴,xx如胃所愿。

58、香兮甜兮,xxxx。

59、八桂xx,农品冠天下。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探析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探析:五指攥成拳打好特色牌 2013-08-12 “阅读提示” 山西农业以特取胜,不乏历史悠久传统名品,也不乏后起的市场新宠。在产业化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山西特产,已经从提篮小卖走上规模经营的道路。但横向比较,市场表现仍不能尽如人意,至今还不敢说有称霸全国的品牌。特色这张牌打得不够有力,品牌多散乱是重要原因之一。同类企业各自为政,各打各的牌,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公共品牌的维护。合力没有形成,内耗反而不少,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是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品牌让特色农业更具魅力 长子县玉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才俊说:“总以为把菜种好就有市场。”后来他才意识到,没有品牌让合作社吃亏不少,名气不响,超市难进,菜再好别人也记不住。注册商标后,合作社才在周边市场有了点名堂。尝到品牌甜头的农户已经越来越多,品牌的力量在寿阳县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当地用10年时间持续打造“寿绿”蔬菜品牌,终成正果。这个牌子不仅打开了沿海地区市场,而且走出国门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站稳脚跟。过硬的质量和品牌的影响力,还让“寿绿”摆上了世博会和奥运会的餐桌。在寿阳,“寿绿”品牌的辐射带动面积在十万亩以上。 近几年,山西省种养和加工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乎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目前,全省特色农产品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4个,获中国名牌产品7个,入选“中华老字号”企业27个,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300多个。某种程度上,品牌是现代农业标志,推动传统农业转变升级就是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过程。靠品牌整合资源,靠品牌壮大产业,靠品牌开拓市场,已经成为山西省推动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 省农业厅宣传中心主任赵文志介绍,合作社、企业打造品牌,政府则为他们营造展示的平台。从2009年起,山西省以品牌推介为主题,连续四年交替举办“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和“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很多山西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 小散乱使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 为自己的农产品注册商标,打上字号,是品牌意识的觉醒,值得鼓励。不过,我们也发现,近几年省内农产品品牌是多了,但小、散、乱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同质化严重、辨识度不高、甚至形成了内耗。 目前,山西省杂粮、红枣等看似品牌众多,产品丰富,但论及单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很难拿得出手。以小米为例,省内品牌上百个。个别主产县,一县就有十几个,同样的产地、同样的品质、牌子却是五花八门,而且企业规模很小,几乎就是作坊。这种品牌过于繁多的格局,不仅不利于消费者对品牌选择习惯的养成,而且还冲淡了特产的整体形象。 一个成功的农产品品牌价值有多大?《2012胡润品牌榜》的答案是,“伊利”两个字值105亿元,“蒙牛”值99亿元,“双汇”值84亿元。这些品牌对农民的辐射带动已经突破了省域的界限,消费者的广泛认知让企业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去年,双汇的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已接近山西省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销售额。在这些品牌航母面前,我们所熟知的冠云牛肉、沁州黄小米、甚至几大陈醋品牌,仅仅只是小舢板。 某种程度上,山西省很多知名农产品还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占有市场主要依靠历史沉淀和古已有之的口碑,市场营销的手段和力度则远远不够。甚至有一些传统优势农产品已经失去竞争力,山西红枣正在被新疆红枣代替,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转变今天,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农产品品牌。发展农产品品牌适应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和不断升级消费需求等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传递农产品质量信息新途径,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强化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基础,带动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形成稳定市场份额。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较优制度设计,但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存在现实和理论困境。 因此,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机理,既有助于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在农 业经济领域应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又推进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分散性、小规模化和品牌化滞后并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为政府制定农业品牌政策提供依据。本文依据现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在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其特性、原产地效应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等相关理论梳理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机理研究,多案例研究,探索性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并采用SPSS18.0和AMOS22.0统计软件,以600个农产品区域品牌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而研究出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第一,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整体态势良好、地域性强、区域分布差异大、在优势区域内集聚、发展速度快、类别集中、产品链短、重视不够且管理滞后。第二,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是基于政府强力扶持优势,并对区域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和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等因素的实施正向调节的结果。 第三,区域优势通过正向影响经营管理优势进而间接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依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自然功能价值,人文因素和历史传承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塑造出独特文化情感价值。第四,农业产业优势通过正向影响经营管理优势进而间接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经营服务一体化等农业产业优势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品牌 发展。 第五,品牌经营管理优势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成为区域名牌起着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品牌授权、监督规范、服务指导

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新政发〔2010〕45号) 【发布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新政发〔2010〕45号 【发布日期】 2010-04-24 【生效日期】 2010-04-24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推进我区现代农业从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提升全区现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经营层次,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和辐射带动力强的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推进我区从特色农产品大区向强区转变。 (二)目标任务。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 的农产品品牌滚动发展良好局面;基本完成瓜果、棉花、畜禽、特色农产品四大系列产品的商标注册申报和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工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册商标,农产品商标得到广泛注册和使用;发展做大一批传统农产品品牌,整合做强一批同类农产品品牌并形成区域性名牌,培育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农业名牌产品,5个以上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和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形成各层次有机结合的品牌集群;培育形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牌农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全行业的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形成“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良好机制,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之路。 二、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嘉兴市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论嘉兴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班级:营销082 学号:200852135243 姓名:李雨鑫 摘要: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农产品品牌自发形成阶段、建国后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淡化萎缩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农产品品牌恢复发展阶段以及入世后农产品品牌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嘉兴的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增强品牌意识、农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带动基地建设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品牌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品牌力弱;品牌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一些问题。究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嘉兴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客观的归纳、分析和描述,指出嘉兴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进行原因的剖析。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发展;改革;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正是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培育知名品牌”、“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等,也说明农产品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在嘉兴市各个农产品行业中能够让人叫出“牌子”的数量很少。在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下,在WTO的框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了既有嘉兴文化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途径和创新思路。针对嘉兴农产品品牌相对缺失的问题,从嘉兴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导致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加强嘉兴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二、嘉兴农产品建设的意义 1: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1)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使区域内农业企业、农户获得协同效应,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成功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产生公共资源、组织、服务三种协同效应,从而减低成本。一是公共资源协同效应,区域品牌组织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二是组织协同效益,区域农产品的运作组织可以克服以小企业、小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无力进行品牌运作的弊端;三是服务协同效应,农产品区域品牌将带动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产业、辅助产业(农产品经销商、包装、储存、运输、旅游、宾馆餐饮等产业),从而为区域的农产品企业与农户提供全面、低成本的共享资源。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1、制定品牌培育方案 结合本区域市场实际,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预测品牌发展方向,将品牌梳理分类为重点培育品牌、一般培育品牌、试销品牌培育思路并拟定分类服务方案。 农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决定了品牌的类别划分,品牌培育策略也应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2、不同类型品牌的培育思路 重点品牌培育思路。重点品牌主要是指完成品牌周期前三个阶段的品种系列或规格。按照品类管理原则确定重点品牌后,要按照上述策略制定培育方案。采取以下策略: A、广告促销:利用媒体(社会媒体、自办客户园地等)介绍企业状况、宣传品牌文化、推介品种特点。邀请消费者或专家发表感想或评论,提高品牌知名度。 B、市场跟踪,维护产品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客户经理在走访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重点品牌的质量,处理好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建议重点品牌公布质量承诺。 C、限量稳价,保持市场稳定。 D、利用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状况,增加品牌

系列,利用现有知名度引入不同规格、增加新的特色和品牌功能,挤占新的市场份额 一般品牌培育思路。一般品牌是那些投放市场后不温不火,需要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养和扩大消费群体促使其向重点品牌转化的品牌。要全程关注其成长过程,营销策略上除采取重点培育策略A-C 外,要着重做好销售选点工作,客户经理要严格认真地筛选客户,做好投放客户的选点工作,在选点数量上宜精不滥,根据销售情况逐步扩展;要重点做好控制货源投放节奏,督促零售户做好明码标价,保持价格的稳定,保证零售户有较为优厚的利润,形成价格稳定、供不应求的市场氛围。 试销品牌培育思路。试销品牌属于新品引入范畴,培育内容主要是:选好品牌投放的时间或时段、地点或区域;客户的筛选、投放量的规定,上市的价格及管理办法;宣传促销的方法、形式、内容,宣传促销的目标群体(新品购买倾向的消费),参与的部门与人员;促销期间预计费用等。 品牌包装设计方案 1、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原则 含义:包装设计的原则是科学、经济、可靠、美观。 原则: 1、科学是指包装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包装的功能,达到保护产品、提供方便和扩大销售的目的。符合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同时

山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山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一、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发展高效特色农 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农产 品品牌覆盖率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较 大成绩。截止2013年底,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6100个,“三品”原料产地面积2752万亩,总产量达到3210万吨,产品认证数量和基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在农业部组 织开展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网络投票评选中,先后有烟台苹果、威海刺参、金乡大蒜等33个品牌荣获该荣誉称号,入选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应当说,山东省农产品 市场能够形成省内、省外和国外市场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 农产品出口能够实现连续14年领跑全国,与品牌优势地位 是密不可分的。 二、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各地都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 牌认证管理工作,挖掘传统品牌资源的潜力,培育区域特色 品牌,烟台苹果、莱芜三辣、章丘大葱、胶州大白菜等众多 传统品牌支撑起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如章丘 鲍芹、马家沟芹菜等一批新兴区域特色品牌,在带动区域发

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壮大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品 牌。在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企业创建自有品 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 地理标志,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壮大。近 年来,涌现了“张裕”、“鲁花”、“金锣”等上百个知名企业品牌。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也已经成为品牌建 设生力军,涌现了寿光“绿源”、莱芜“明利蔬菜”,日照“贡青”等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另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专业村镇,奠定品牌发展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一村一品 专业村发展到达到6330个,专业镇280个,已认定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70个、省级40个。 (三)搭建宣传推介平台,努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 我省每年都组织举办和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业展,包 括寿光蔬菜博览会、全省名优农产品精品展、全国农交会、 全省农交会等。2013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就组织农产品交 易会、推介会、产销对接活动60余场次,参加企业和单位19000多家,参加人数1000多万人次,贸易成效额800多亿元,有力地提升了山东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了山东农产品 的市场占有率。 (四)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 近几年,各市在发展农产品品牌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工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产品品牌分类按面向市场不同,可分为出口型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国家战略安全型农产品品牌和内销型农产品品牌。;按照品牌知名等级不同,可以分为地方级农产品品牌、地区级农产品品牌、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国际级农产品品牌和世界级农产品品牌。 按照品牌拥有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区分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标记、符号及其组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简称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许可使用、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发展特点:从地区来看,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分布基本呈现东部地区最多、“三品一标”发展最快,而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其次,西部农产品品牌数量相对较少,发展最慢的状态;从农产品品牌的种类来看,我国现有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农产品(瓜果蔬、畜牧产品、水产品等)和初加工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的产品,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从农产品品牌的主体结构看,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主体中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非营利机构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10%-20%,而在其他产业中,该比例还不到2%。 我国农产品品牌培育与经营 (一)品牌定位、形象塑造与传播 品牌定位可从产品特征、文化理念和竞争导向三个方面进行 (二)质量提升与优势创新 (三)品牌整合与规模扩张

农产品区域品牌综述

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综述 田云章a,b (陕西理工学院a.汉水文化研究中心;b.管理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通过选取2001-2011年国内学者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归纳、比较、分析后认为,近10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大的方面:一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与属性特征,主要涉及物质载体、外在表现、本质属性、经济特性和要求条件等;二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涉及品牌价值成长、品牌生命周期和品牌运作过程,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看法差异较大;三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实践与实施策略。其中,实践研究包括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区)的宏观研究和针对一些具体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进行的微观研究;实施策略主要涉及到建设机制、发展模式、品牌命名、品牌传播与保护、品牌危机管理等研究主题。在研究评述中指出,今后应加强对基础性概念问题的研究,尽快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理论框架,理论研究要面向实际应用。 关键词:农业品牌;区域品牌;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3;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3)08-0232-04 0引言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和推进农业品牌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相关研究已有10年之久,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深化了人们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认识。然而,现有文献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只有持续地进行理论研究,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状况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政策选择才会更为有效。为此,主要选取2001-2011年国内学者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加深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推动后续的研究与实践。 1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与属性特征 1.1基本内涵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一个新兴起的研究领域,目前尚无相对统一的专业术语,国内学者对其称谓多种多样。例如,朱玉林、康文星和周发明称之为“农业区 收稿日期:2012-08-1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139);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计划项 目(SLGH1217) 作者简介:田云章(1977-),男,陕西洋县人,讲师,管理学硕士,(E-mail)tianyunzhang@163.com。域品牌”[1-2];刘丽、周静和郑锦秋[3-5]等称之为“农产品区域品牌”;陈建光、霍彤和王旭称之为“农产品区位品牌”[6-7];郭红生、韩国明和石晓东称之为“地域农产品品牌”[8-9];崔茂森等还提出“高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影响比较大的有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胡晓云等提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概念,即特定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和农户等所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的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10]。 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主要围绕两点展开:一是区域品牌的物质载体。由于区域品牌本身没有标明具体的物质载体,学者们大都从一般属性上理解区域品牌的载体,从而形成了3种不同的研究视角[11]:地理位置或行政区域视角、产品视角以及产业集群视角;而区域品牌也相应地被理解为“区域的品牌”“区域产品的品牌”“区域产业集群的品牌”。二是区域品牌的外在表现。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合、设计,或是它的组合运用。国内学者们大多是从某一个方面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外在形式进行描述,农产品区域品牌被认为是区域范围内农业企业(或家庭)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2]、农业或农产品的整体形象[12]、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标志[4]、一群农业生产经营者所用的公共品牌标志[8]、区域产品标识[1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驱动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更好发挥品牌农业的引领作用,提升X农业产业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奔康,推动我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工程,培育壮大“X”字号农产品品牌体系,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奔康,实现X向农业强省、品牌大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和消费升级需求,有效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形象塑造和传播推广,提升全省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坚持质量至上。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产管并重,全程全员全面提升质量,保障和维护品牌农产品“绿色健康、有机生态”的品牌公信力和质量安全。 坚持企业主体。发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知名品牌,拓宽推广渠道,提升品牌价值。 坚持政府引导。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支持、标准制定、评选认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品牌的良好环境。 坚持协作共建。整合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专家的指导作用、媒体的传播作用、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各方参与、共建共赢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机制。 (三)主要目标。到X年,全省培育发展农产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以上、市县级区域公用品牌100个以上、优质品牌农产品200个以上、“三品一标”产品5600个以上;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X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争创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X 质量奖及提名奖,创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农产品品牌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质量基础有效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农产品品牌体系不断壮大,知

农产品品牌建设宣传

农产品品牌建设供应商---北京天助圆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2017年初,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2018年,农业部持续推动农业品牌化工作,并确定今年为农业品牌提升年。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用、就是市场号召力。”品牌为纲,纲举目张。农业强不强,关键看品牌。 在中央及省级农业品牌建设的政策春风下,各级政府把品牌建设,特别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提升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和第一抓手。为提高农产品销售的主动性、竞争强度和抗风险能力,实现转型发展、抱团发展,形成合力,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实现提质增效,济宁市积极筹划启动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计划。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产品供给则改革的重要一环,品牌建设,并不是给农产品注册个商标或者是认证个地理标志产品就完事大吉了,就算完成品牌建设的任务了,就会使农产品形成知名品牌而畅销无阻了;农产品建设有很多细致繁琐的工作要做.但最根本和关键的一点就是赋予农产品与众不同的品质,只有品质提升了与众不同了,才能使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树立品牌事半功倍,比如有机产品认证。

有机产品认证在我国已推广十多年了.近年来.随着GB/T19630----2011新标准的施行,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和认证机构自律性加强,有机产品含金量越来越高,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农产品通过几年的认证,转换成有机产品,生产企业要投入多于常规产品几倍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这一目标,所以有机产品的安全性.天然好口感.成为消费者追逐的理想高质量的食物;这使有机产品与常规农产品形成了差别较大的市场价格,高档安全农产品的市场定位,成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好抓手和着力点。 北京天助圆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十多年的有机产品认证咨询经验.可为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提供:农产品品牌建设调查研究、策划方案制定等全套的咨询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特色小镇认证.国家有机示范县认证等服务。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由于农产品品牌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大销售量,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日益受到农民朋友的重视。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普遍存在认识模糊、一哄而上的现象。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的培育、塑造,才能使品牌开发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轨道。但由于受教育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需要给农民朋友简洁明了的指导。 1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扩大品牌产品市场规模 品牌注册只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开始,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品牌的注册、宣传、管理及保护,要耗费相当大的人财物力,付出高昂的成本,我国某些工业品品牌一年的广告费就是数亿元。农产品新品牌较多,品牌建设中又缺乏管理经验,因此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风险一点也不比工业品低。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可以充分利用品牌的溢出效应,降低品牌建设成本,减少风险,获得规模效益。因此,可以说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是农产品品牌化的前提,没有产业化就没有品牌化。 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实施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作为品牌战略的组织依托,解决目前的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差别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在生产方面建立农民生产协会、专业性生产合作组织,内部实行不同程度的企业化管理与经营,应组织农民走专业化道路,以特色农业为龙头,聚集众多分散生产单元,走规模化、标准化道路。在市场方面建立有特点的品牌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当地的名优农产品,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业务关系,促进农产品的大流通。在营销方面,将品牌与产品的包装、标签和企业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提高其品牌形象,运用多种促销手段,扩大影响范围,提高公众对名牌优秀企业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并与客户建立良好和稳固的关系。[1] 2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 消费者之所以花高价买品牌农产品,是因为品牌产品质量有保障,营养价值高,消费起来安全可靠,所以,农产品的品质是锻造名牌的基础。农产品的品质因生产地区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操作规程的不同而相异。要提高产品品质,就要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

县域公共品牌培育完整方案设计

目录 一、指导思想 (2) 二、主要目标 (2) 三、建设内容 (3) 四、工作步骤 (3) 五、品牌管理建设 (4) 六、保障措施 (5) 附件1:品牌释意 (8) 附件2:“XXXX”公共品牌管理办法 (8) 附件3:公共品牌产业、产品范围 (16) 1、公共品牌XXXX注册范围表 (16) 2、品牌涵盖商品表 (16) 附件4:公共品牌授权企业名单及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16) 1、授权企业名单 (16) 2 、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17) 附件5:公共品牌网货产品供应平台展示 (17) 附件6:公共品牌产品网销店铺清单及实体店展示清单 (17) 1、XXXX品牌产品销售淘宝系列店铺 (17) 2、XXXX品牌产品销售微店系列店铺 (17) 3、XXXX品牌产品展销线下体验店 (17) 附件7:公共品牌相关产品质量体系管理办法(试行) (17)

XXXX县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为扩大我县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辨识度,提高我县绿色产业(包括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百合等相关产业)竞争力,打造我县农特产品统一标识,做好我县网货公共品牌培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以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企业为主体,以公共品牌为引领,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落实相关产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通过推广宣传县域公共品牌,从而带动企业品牌发展。 二、主要目标 打造以注册商标“XXXX”命名的“生态、安全、绿色”为内涵的公共品牌,与我县其他地理商标、企业商标共同组成“母子”商标体系,同步发展,共同成长。通过培育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营销,提升我县农产业及绿色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2-5年的努力,把“XXXX”打造成全省、全国的知名商标。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万、过亿的龙头企业,带动电商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公共品牌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发展市场机制,力争到2020年实现我县农产业综合产值提升、电商销售大幅提升、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研究_马清学

第37卷 第1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V ol.37 N o.1 J 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0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研究 马清学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 要: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的机理主要包括: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产业集聚并实现规模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广泛的正面信息传播。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构成要素很多,但左右着消费者的购买态度和行为、决定着品牌生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有四种类型:主要由区域自然资源决定的特优农产品,主要由现代科技决定的优质农产品,人文历史文化,农业休闲娱乐和消费体验。与此相对应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模式也有四个:特优自然资源模式,现代科技模式,历史文化模式,农业旅游模式。各种模式的建设对策和对策组合不一样。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10)01-0142-03 作者简介:马清学(1962-),男,河南辉县人,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产品品牌战略。 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总趋势是追求特色性、高品质、高营养、无污染、无公害等,而广大消费者却很难对农产品的特色、品质和安全性进行辨别。品牌作为这些信息要素的总载体,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识别,并且向消费者提供一种信誉保证。所以,有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不仅畅销于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市场空间也在迅速扩大。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增强我国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及特征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农业企业(或家庭)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1]。它是众多某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及其协作者合作拼搏的结果,是在该区域形成的某种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产品区域品牌不同于农产品绿色标志。农产品绿色标志是用来证明农产品的各种有害物质含量低于规定标准,生产经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并且得到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一种标志,而不代表产品品质的特色、优质,也不具有排他性。无论哪个地区或是哪家企业生产经营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只要达标都可使用统一的绿色标志。而农产品区域品牌所承载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界限和区域个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农产品地理标志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15日颁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也称原产地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也就是说,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地理证明商标,是一种接受法律监督、享受法律保护的特殊农产品区域品牌。与普通农产品区域品牌相比,其地理界限更清晰严格,其产品品质、声誉或其他特性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必须高度相关。 与企业品牌相比较,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区域公共性特征。企业品牌是由某家企业组织或个人所独占,并且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农产品区域品牌则是区域内所有生产相同产品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享有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区域内众多知名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与提炼[2]。所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不可进行市场交易;区域内各个相同和相关生产经营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B076);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082400410340)收稿日期:2009-05-18 · 142 ·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农产品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更好发挥品牌农业的引领作用,提升四川农业产业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奔康,加快我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发展,现就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工程,培育壮大“川”字号农产品品牌体系,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奔康,实现四川向现代农业强省、品牌大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和消费升级需求,有效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形象塑造和传播推广,提升全省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2、坚持质量至上。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产管并重,全程全员全面提升质量,保障和维护品牌农产品“绿色健康、有机生态”的品牌公信力和质量安全。 3、坚持企业主体。发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知名品牌,拓宽推广渠道,提升品牌价值。 4、坚持政府引导。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支持、标准制定、评选认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品牌的良好环境。 5、坚持协作共建。整合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专家的指导作用、媒体的传播作用、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各方参与、共建共赢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机制。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省培育发展农产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以上、市县级区域公用品牌100个以上、优质品牌农产品200个以上、“三品一标”产品5600个以上,新培育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质量奖、四川质量奖等40个以上,新创建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_2020年]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3号)、《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发挥质量标准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湖政办发〔2017〕38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湖州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率先发展,以市委“四新”主题实践为载体,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深入挖掘湖州农业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湖州农业品牌建设向更高品质、更高水平迈进。 二、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市场监管,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品牌定位、

形象塑造和传播推介。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主品牌,努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讲好湖州农业品牌故事,培养消费者品牌情感,树立消费信心,发挥好行业协会桥梁作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以提升湖州农业整体形象为目标,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合作联创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以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品牌培育、发展、宣传、保护体系,形成优势农产品品牌集群效应,创建农业品牌强市。 1.农业品牌培育取得显著成效。发展做大一批传统农业品牌,整合做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形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农业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到2020年,培育1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3个,其中“安吉白茶”品牌价值突破40亿元;新增40个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200件;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示展销活动60个。 2.品牌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

如何做好农产品的品牌运营

如何做好农产品的品牌运营 灵创农业智业策划机构(阿辉) 现代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远景。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消费者品牌意识的逐渐增强,农业企业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农产品的品牌运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能否加快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中国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创建品牌、培育名牌已成为提升农产品市场形象,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多年来在农业营销领域的实践和感悟,笔者认为农产品的品牌运营应具备如下十大特性。 一、品质的独特性 农产品多以入口的食品形式出现,而农产品的同质性也比较突出,所以,农产品的品牌运作首先要在农产品的“特”字上做文章,通过农产品的差异化凸现与众不同。天然的识别外表结合农产品自身的食用价值必然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农产品走入市场开启绿灯,成为助推农产品品牌运营的“加速器”。品质独特主要指农产品因地理生长条件不同所形成的品质差异,表现为农产品色泽、风味、香气、外观和口感上的差异。这些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二、质量的稳定性 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创品牌的根本。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打造品牌的基石。由于很多农产品企业采用的是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虽然扩大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但管理的不力致使农产品的质量并不稳定,造成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因此,农产品企业要坚持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把质量管理贯穿始终,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产品质量监测,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稳定农产品的内在品质。 三、消费的区域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土质和水质的差异性等,造成农产品本身品质、口感等方面的差异,加之传统社会物流运输条件的有限性,使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并且,传统社会农产品品牌的传播方法多以口碑相传,其传播范围自然很有限。作为食用物品,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很难产生消费欲望。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是产品品牌传播的依据,也是消费习惯养成的基础。所以,农产品品牌的传播除具有口碑性、区域性之外,还具有明显的由近及远的传播特点。现代社会,虽然大众传媒和因特网可以使品牌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但要改变消费者的习惯却非朝夕之功。 四、包装的层次性 包装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品营销工具。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在零售店货架上的相互搡挤,都意味着包装必须执行多项销售任务,包括从吸引消费者注意新出的产品,直到促成一次销售为止。农产品营销更是如此,好的包装能够引起消费者对企业

中国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建设 一、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特点 具有对象有生命、区域性、复杂性、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共存等特点。 (一)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农业技术是在不易控制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动植物的生命过程来实现的。 (二)农业标准化的区域性。农产品因地区不同,其品质差异很大,同一技术在不同区域效果不同。 (三)农业标准化的复杂性。表现在制(修)定标准的周期长,要考虑的相关因素较多。 (四)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共存。文字标准来源于实践,是客观实物的文字表达。但是,文字标准较抽象,由于人们的理解能力或认识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普及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停滞阶段、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和进入20世纪末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农业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置了标准化管理机构,农业标准化工作主要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已发布农业国家标准15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近2000项,各省市制定的农业地方标准7000项,覆盖了粮食、棉花、油料、禽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林业、烤烟等各类产品,贯穿产前、前中、产后的全过程,涉及农业基础管理、农业产品质量和安全、动植物保护、检疫和检验、农林机械与设备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配套,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 (二)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设有专门分管农业质量标准化的机构(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 (三)农业质量监督体系从无到有。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加强了农业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目前已有国家级产品质检中心10多个,部级质检中心180多个,各省、市、县都建有检测机构,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检验检测体系。 (四)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建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农业的特点,制订了法规和部门规章。 (五)产品质量认证开始起步。参照国际上质量认证的通行作法,组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