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楼壁画设计方案

艺术楼壁画设计方案
艺术楼壁画设计方案

雁塔校区艺术楼壁画设计方案第3小组

目录

一、设计分析 (1)

二、设计图纸 (3)

三、效果图 (7)

四、小组成员 (9)

一、设计分析

●楚雄师院是一个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

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样,而雁塔校区更是校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公共区域之一,经过小组仔细思考讨论后选定该区域为我们本次壁

画设计地点。

●我们小组到实地考察后发现,此处主要

为艺术系学生教学活动区域,但此时此地并没有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丰富艺术气息,没有体现出艺术生的丰富文化生活。

●我们由此为出发点,设计包含主题壁画,

装饰壁画的设计图,以音乐美术舞蹈三方面为主,通过网络教材等方式以及我们所积累的视觉审美经验,并结合实际墙面需要,设计了几幅手绘图纸。

●音乐壁画计划使用于下礼堂旁,美术主题

壁画用于艺术楼墙壁上。舞蹈主题壁画使用于音乐舞蹈传习中心的墙壁上,该地是我们艺术

氛围最强的区域,激发了学生对未来文学艺术的创想。

总而言之,希望经过我们小组加工处理之后能够使该公共区域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给同学教师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氛围。

二、设计的图纸

音乐壁画设计

设计理念:

以吉他和话筒为出发点,话筒代表唱出梦想,吉他代表弹出未来,两者表现了人们对音乐的热情与追求。

设计理念:这壁画以宣扬新时代的青春朝气为主题,以红色,黑色为人物主颜色。背景采用黄色与灰色相结合,块面与色彩相结合方式,色彩对比强烈,画面简洁具有强烈的平面装饰性,使平面壁画元素和舞蹈很好的联系在一起。

用简明生动的舞蹈动态表现出学生丰富的舞蹈艺术,体现出学生热情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有强烈的专业表现。

壁画中还运用了丰富的元素来体现出壁画的完整性,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描绘出舞蹈者优美的身姿,给人无尽想象和艺术的熏陶。

三、效果图

四、小组成员

音乐壁画:

美术壁画:

舞蹈壁画:

记录员:

电脑编辑:

壁画材料与工艺

壁画材料与工艺 课程负责人:李伟开课部门:出版印刷与艺术 编写时间:2010年5月 一、课程内容简介 壁画材料与工艺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认知多种材料在壁画艺术中的审美趣味与表现力,还能在研究材料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其动手能力。壁画材料工艺课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两部分。理论课有:壁画绘制制作工艺,程序与材料选择,浮雕、工笔线描;实践操作课程有:湿壁画、马赛克镶嵌、陶瓷工艺、磨漆工艺、沥粉贴金、彩绘工艺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学习东西方传统壁画的材料与工艺及制作方法基础上,建立个人审美创作表达,并提倡艺术品应该是为大众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促进公众审美趣味的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对壁画材料与工艺的学习,可以用传统和现代媒介来表达对壁画艺术的认识。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壁画艺术作品。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大量东西方壁画资料配合理论讲解、以壁画工艺实践为基础,并结合课堂讨论、互动对话、实地参观、实践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把欧洲传统与现代的绘画技法及观念与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壁画、雕刻、绘画、民间工艺等多方面的创作技法和观念相结合,更重视“现代重构”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艺术技能及修养。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运用壁画的传统与当代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丰富自己的创作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壁画发展史及材料选择与特点

1. 壁画的历史发展及作品赏析 对中国古代壁画及西方壁画传统材料与工艺分析,以及各自艺术魅力与特点介绍。 2.壁画的工具材料制作流程。 对壁画的绘制流程与材料表现进行系统介绍。 第二章:壁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完成壁画制作工艺作方法,介绍较全面的壁画制作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知识;使学生掌握三 种以上的壁画工艺材料制作方法及表现技法。 第三章:壁画的材料与表现。 以现代大型公共艺术设计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全面的壁画及公共艺术设计创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各种壁画材料工艺,了解研究不同材料在表现不同题材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力。(二)实践环节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占10% 平时成绩占35% 考试成绩占55%。考试为:壁画缩比例稿作品两张。 考试成绩以最后作品完成效果为标准,具体量化标准如下:作品立意,构造,色彩关系,材料工艺特点体现,作品的完整性。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无 2、参考书 艺术家画册以及展览文献 3、实验/上机指导书 自编,使用综合艺术材料实验室.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工具操作安全。 4、其它 东西方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画册及相关资料。

壁画创作的过程

壁画创作的过程 画工在壁画上创作画稿,“行话”叫做“摊活儿”(把工作摊开的意思),开始时,把绘制的故事,例如:“佛本生故事”、“法华经变”“普门品”等,用木朽子(一种用细柳条烧成的细炭条)直接在壁面上起稿,一手持炭条,一手持手帕,随画随改,随着画师的丰富的想象力,把人物故事,一幕一幕的展开,摊完后,统观一下全局,小有修改,就开始落墨。“落墨”即勾线,由高手画工担任这一任务,按照炭条的轮廓勾墨线,遇有需要修改之处,在勾线过程中改正过来。着色,行话叫”成活儿”,画工有句谚语叫”一朽,二落,三成管”,用现代语说,就是第一步起稿,第二步勾线,第三步着色。着色的第一阶段,由主稿画师按照画面情节规定整个墙面的总体构图的布局和色调,根据主题人物和情节的需要,决定色彩调子的安排。这一工序很重要,它是决定壁画色调气氛全局的关键,及整个壁画的艺术效果的综合。 壁画内容浩繁,构图宏大,一铺大壁画常常需要很多人同时参加绘制,基于这种需要,主绘画师就要统观全局,规定题材内容所应配备的色彩,把国面上的人物,注明着色“代号”便于使协助绘画的画工有所遵循。 所谓“代号”,是代表一种色彩的符号,譬如“红”色用“工”字代替,绿色用“六”字代替,这些简化了的符号是为了省去写繁体字的时间。这些“代号”是:工红,六绿,七青,八黄,九紫,十黑,一米色(米黄)、二白青、三香色(茶褐色)、四粉红(玫瑰红)、五藕荷(紫色)。主绘画师按照不同人物地位的需要,用

代号分别注明在已句好墨线入物上,例如画中人衣服需要涂蓝色,便注上一个“七”字,如是浅蓝,注上“二七”(即稍浅的意思),再浅的蓝,就注上“三七”(更浅的意思)。如果深绿注上一个“六”字,再浅注上“二六”,再浅注上”三六”, 深红注上”大工”,正红注”工”字,浅红注“二工”......,如此类推。助理画工便可按照“代号”把各种不同的色彩分别涂上去,这样免得每-部分或每一个人 物的色调都去问师付,画工们把这种办法叫做“流水作业”。 民间绘画的特点,是线条明快,颜色鲜明,看起来爽朗鲜艳,很少使用泥泞灰暗的调子,这一点和地理环境、欣赏习惯有关。基于此,民间壁画使用的色彩,多用纯色(即正红、正绿等色),“间色”占次要位置。由于这一需要,多采用平涂的手法,平涂后,在衣褶或其它纹理处略加烘染,用以表现物象的凹凸感,但这种“凹凸感”不同于油画光暗面,它是在重“装饰风”的,只要色彩能够鲜明的衬托出主题的效果,“凹凸感”对于中国画来说是次要的。衣褶经过烘染之后,再用“同类色”在线描上重勾勒一次,叫做“勒”,又称“勾勒”。“勾勒”可以使物象更加爽朗、突出,增强形象的感染力。为了增强壁画辉煌富丽的气氛,还有“贴金”,“立粉”这一工序。 如武将的盔甲、武器,文官的玉带,鞍马仪仗的金饰部分,采用“立粉”,“贴金”的手法,更能增加富丽堂皇的效果。关于人物画颜面的画法,画工们叫做“开脸”。古代壁画中画脸多用“斡染法”,技巧很有深度,费工的”面相”,有七开七染法,使面部有园挥逼真的效果。

2018 尔雅考试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 100分 (2)

.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对位于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公共艺术作品《RUN》,描述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A、 由奥登伯格设计 B、 位于可容纳6500人的手球馆“铜箱”前方广场 C、 由4个9米高的字母构成 D、 每一个字母重达5吨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2 关于朱厄尔·夏皮罗位于中国广州的美国领事馆的公共艺术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A、 尺度相对比较大 B、 和周围的环境比较契合 C、 表现了正在谈判的两个人 D、 它的色彩和建筑的色彩形成了很强的对比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 构成型公共艺术是基于()的设计。(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A、 图像表达

. B、 几何美感 C、 发现与复制 D、 人体工学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4 黄金分割中,长边和短边的比是()。(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A、 1比0.518 B、 1比0.618 C、 1比0.718 D、 1比0.818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5 《滑流》的表面,采用的()技术处理铝合金表面。(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A、 铆接 B、 焊接 C、 榫接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6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A、 DBAE理论是由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 B、 《滑流》位于英国希思罗机场 C、 《柏林结》的主题是黑色幽默 D、 《飞舞的球瓶》的设计者是奥登伯格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7 关于考尔德,描述有误的是()。(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A、 《太奥迪拉皮奥》是考尔德为世博会设计的作品 B、 《太奥迪拉皮奥》既有风动因素,还有电动因素 C、 随着现代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考尔德对作品的基座进行了改进 D、 考尔德的工作室延续了传统艺术的风格,有各种泥塑、石材和青铜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8 关于《几何鼠》,描述不恰当的是()。(1.0分) 1.0 分 窗体顶端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尔雅课后答案2018年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尔雅课后答案2018年导入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公共艺术作品《云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芝加哥 ?B、作者是安妮施·卡普尔 ?C、其形态像一把剪刀 ?D、给人们提供了休息放松的场所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关于《北方天使》,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英国 ?B、尺度较大,与真人相当 ?C、体现了可持续和生态理念 ?D、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当前,我国在公共艺术领域,存在公共艺术匮乏、社会认识不足的问题。()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作品,风格几乎都是严肃庄重的。()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 ? 公共艺术的特征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公司之头》具有黑色幽默的特点 ?B、《小犬行走》是日本艺术家野口勇的作品 ?C、《大地的面庞》位于美国 ?D、五羊石像是广州的标志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下列属于公共艺术的是()。 ?A、自由女神像 ?B、流水别墅

?C、做扁桃花游戏的一对恋人 ?D、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公共艺术基本特征的是()。 ?A、位置上的开放性 ?B、内容上的严肃性 ?C、功能上的实用性 ?D、环境上的归属性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4 【单选题】两座相隔一百年的富兰克林雕像,主要说明了公共艺术的什么特点?()?A、形式上具有综合性 ?B、表现上具有趣味性 ?C、空间上具有互动性 ?D、内涵上具有现代性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5 【判断题】1897年落成于华盛顿的《海军纪念碑》,是以真人士兵为原型的雕塑。()

设计与人文答案公共艺术

及时分享,共同学习进步得分:89 已完成 一.单选题(50题,50.0分) 1、关于《掩埋的自行车》,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可供人们攀爬娱乐 B.是奥登伯格系列公共艺术作品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组 C.其颜色是红色 D.作品露出地表的有四部分 1.0 分 我的答案:C 2、对《机器人型的座椅》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位于荷兰 B.作品中的机器人处于待命工作的状态 C.作品可供人们休息 D.是一件很成功的作品 1.0 分 我的答案:B 3、关于《倾斜之弧》,描述错误的是()。 A.作者是塞拉 B.作者是极少主义代表人物 C.作品由于遮挡了人们的视线而招来批评 D.该作品是公共艺术发展成功的里程碑 1.0 分 我的答案:D 4、莫雷蒂位于拉德芳斯区的作品,是为了改造()。 A.废旧公园 B.废旧物回收中心 C.地下电网 D.地下水管道 1.0 分 我的答案:D 5、关于《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以包裹艺术而闻名 B.这是作者给艺术界甚至普通民众的最大奉献 C.该艺术实践比较顺利,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D.该作品最终被拆除 1.0 分 我的答案:C 6、图纸内容包括()。 A.基地分析 B.功能示意图

C.形式逻辑生成 D.以上都包括 1.0 分 我的答案:D 7、关于艺术家奥特尼斯,认识错误的是()。 A.其系列作品《地下生活》曾获得百分比计划的资助 B.他擅长在地铁中设计大尺度的作品 C.其艺术风格非常独特 D.其很多作品批判了社会现实 1.0 分 我的答案:B 8、在儿童绘画当中,人最重要的部分是()。 A.脸 B.上半身 C.双臂 D.双腿 1.0 分 我的答案:A 9、关于方案与场地的关系,认识有误的是()。 A.可以是实地调研,即周边现实基地 B.可以是有充足图像及背景资料,但未实地调研的场地 C.可以自建环境 D.可以没有基地 0.0 分 我的答案:A 10、关于《锯子,锯》,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东京 B.是单体艺术 C.具有动感 D.完整的锯子形态裸露地面 1.0 分 我的答案:D 11、关于《旋转吧,笔筒》,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笔筒的形态来设计图书馆 B.设计图的排版使用了大小两种尺度 C.发挥了现成品艺术的优点 D.对功能的考虑很全面 1.0 分 我的答案:B 1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必须具有一到两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如功能性、能动性以及位于特定环境。 B.不鼓励进行复杂环境及能动性尝试。 C.鼓励方案进行主题表达方面的探索。 D.方案需交替或统一使用成品复制、二维图像拉伸及构成的设计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通过上课的内容、阅读书籍、上网调查,我发现对于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解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 随着当代历史的演进和发展,公共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所以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也有所不同。老师所讲的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是:在指定的公共空间内存在的所有能够满足公众要求、深入生活、引领思想、体现社会和地域精神的艺术形式与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而对这些艺术形式与活动在此公共空间范围内的总体规划与协调,和面对满足公众的精神和物质要求而进行的创作活动即可称之为公共艺术设计。特征有:公共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过程性、问题性、观念性、多样性、地域性、强制性、艺术表现上的通俗性、设计上的综合性;从网上查询到:公共艺术设计是研究和解决自然人化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人类生活居住空间,在现实社会的发展中与环境生态日益恶化的矛盾带来的思考结果。公共艺术设计是中国国内的新兴艺术门类,它的形态可以大致分为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等;在金彦秀主编的《公共艺术设计》这本书中说到: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态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方面,在我看来,公共艺术设计都离不开一个指定的公共空间,是开放的、公开的。现在城市中公共空间有街道、广场、公园、草地、海滩、公共设施等等。这些地方是我们日常中所常见的,在这些场所中我们通常会看见各种雕塑、艺术品,每当欣赏、品味的时候,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置身其中还多出了很多遐想……我觉得这个空间就是一个舞台,这些艺术品就是演员,我们就是观赏者,在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时,也要鼓舞公众积极广泛参与生产其社会效应,使作品感染我们。设计者通过自身的感受和设计灵感来设计出的作品,借此赋予这个地方以新的生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使人们产生共鸣。从而,突显出一个艺术品的价值和公共艺术设计的魅力。 而且,另一方面,我发现公共艺术设计越来越贴近于民众,并且与实际生活相接近。设计师们都是通过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从而逐步创造成完整的艺术品,进而方便于我们的生活,充实了生活,并在思想上减少了之前的束缚。在当代世界的影响下,艺术家们不断汲取和创新,用大量的作品推动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总之,思维创作来源于生活。 现在当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公共艺术设计已经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里了,虽然人们对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某些因素持有排斥、批判的情绪,但是随着公共艺术在我们生活中广泛的深入,我们精神上的需求不断膨胀,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对美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当我们漫步在公园或者其他公共环境中品味着艺术家给人们在各种场所所带来的独特的创作作品时,它不仅供人赏析,陶冶人的情操,更多是带给人们的思考或对区域文化的关注,同时区域性的文化也给公众精神与物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与引导公众审美的价值取向。我想公共艺术设计在以后会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毕竟现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人们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是人们对空间的审美需求和欲望;公共艺术设计可以表达人的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Piotr Redlinski 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 ( Barclays Center )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 Ursula von Rydingsvard ) 6 米多高的铜制雕塑“ 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 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 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 Ope nEn 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 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 (All Day) ,在 10月 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 ng )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 ne Thomas 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 e Parl a)的雕塑一同在2012 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 (David Berliner) 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 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 ),安东尼?迈克考--?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 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 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 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 Anthony McCall )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 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 2014 年 3 月 22 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 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 Wilhelmsburg 的高尔夫球场,还有 Falckenburg 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 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 的城市建设 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 , IBA)的一部分, 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 Alexander Forbes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晒日光浴的野兔》,俄罗斯,圣彼得堡--弗洛伦泰因?霍夫 曼工作室提供 俄罗斯,圣彼得堡:《晒日光浴的野兔》( Su nbathi ng Hare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从巡游全球的大黄鸭到将近14米高的木头兔子,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 )堪称当代雕塑界的熊孩子。他最新的作品《日光浴的野兔》,坐落 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岸接近“圣彼得和保罗' 城堡的野兔岛上,是这座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一项俄罗斯和荷兰之间长期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结晶,取材于俄罗斯有名的野兔传说:传说中这只野兔在大洪水时躲在巨人彼得的靴子中得以幸存。(该岛以野兔命名,同样还有一座相对较小的雕像同样以此命名。)这只手臂舒展、翘着二郎腿的“日光浴的野兔' 由细木条制成,被涂抹成橙色,粉色,绿色和灰色的颜色组合。它将在岛上一直停留到 10 月 13 日。—— Nastassia Astrasheuskaya 上海:《献给曼德拉》,菲尔?阿卡西--菲尔?阿卡西拍摄 在上海涂鸦公园(灵石路709号44幢厂房E栋),居住在上海的比利时艺术家菲尔? 阿卡西(Phil Akashi )用一副拳击手套创作了一副纳尔逊?曼德拉的巨幅壁画,在壁画旁的印鉴是用中文写着的“自由'。在将手套用红色朱砂浸染之后,阿卡西锤击墙壁 27000次绘成了这幅巨型肖像,命名为:《献给曼德拉》。受曼德拉毕生致力于自由和平事业的鼓舞, Yiquan Wang 阿卡西的印鉴可以看做是对用艺术在政策局限的中国促进民主的呼喊。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Piotr Redlinski拍摄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José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壁画绘画手法

一、手绘墙制作方法/步骤 Step1:在墙面上根据图案大致的形状贴上胶纸,这是为了在上面画图案用的。 Step2:在胶纸上面用铅笔打稿,用深色马克笔描出要用的线条。然后沿着这些线条将图形刻出。 Step3:在墙面铺满报纸,以使图案外的墙体不被颜料污染。 Step4:为了使颜料漆出来的效果更好,在图案上先上一层白色的底漆。 Step5:在图案部位喷涂或刷涂颜色。 Tips:在墙体上绘制图案所使用的颜料可选用丙稀或者墙漆。当然,手绘墙还有其它很多种方法。如果你绘画功底够厚,那么可以直接在墙上作画。如果担心自己的绘画水平,还可以采用与广告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总之,条条大道通罗马,愿你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 二、DIY手绘墙画的材料、制作方法、注意要点与相关知识 充满创意的手绘墙画制作出了属于每个家庭的私家风景。而这种风景并不局限于家里的某个位置,像卧室、餐厅、甚至卫生间都可以选择。不过在打造手绘墙画的时候还有一些要点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 1、首先墙画的图案和色彩要服从整体设计风格。 比如您家是中式风格,那就要求墙画图案的色彩主要是比较传统的黑色,红色或者金色。图案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图案和纹样,或是国画中经常表现的图案。 北欧派简约设计色彩上比较极端,游走于黑白灰和超艳丽色彩两端,因此相应的墙画图案多为经过处理的比较抽象的图案。 现代派设计色彩倾向于艳丽,相应的墙画图案比较写实。 欧式设计的手绘图案色彩比较中性、低调,墙画图案主要来源于古典的欧式装饰符号,来配合欧式家具、墙线的表现。 2、其次手绘墙画出现的位置也有讲究。 一般我们不建议整个房间都画上彩绘图案,那样会让空间显得没有层次。您可以选择一面比较主要的墙面,大面积绘制。这种手绘墙画是做为家里的主要装饰物面孔出现的,往往会给人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力,效果非常突出,印象深刻。另外一种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空间进行针对性绘制,比如阳光房可以在局部绘制与太阳、花鸟为主题的画,在楼梯间画棵大树等等。 还有一种是属于点睛类型的,像开关座,空调管等角落位置。画上精制的花朵,自然的树叶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3、手绘墙画制作方法 手绘墙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但是对制作者的绘画功底有一定要求。所以以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手绘墙画的材料: 各色环保涂料、毛笔、排笔、粉笔、铅笔、涮笔筒、小面积的墙壁(初学彩绘且美术基础弱的人最好选择不怎么显眼的小块墙壁)。

【高端】艺术设计个人简历作品集

R esume

◆ 2012.09-2016.07 某某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 2014.09~2015.06 百度 编辑 ? 在百度实习期间,在百度新闻网站发表新闻总计300余篇。 ? 2013.09~2014.09 校园网 记者 ? 在校期间,担任校园网记者,报道发表近100篇校内校外新闻。 ? 优秀一等奖学金三次,二等奖学金两次,三等奖学金一次 ? 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 ? 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 2013年度荣获"优秀团员"称号 ? 2013~2014年度荣获"创新创业"奖 123456 123456 123456 ● 电视编导专业,擅长写作,摄影,视频制作。 ● 2年的新闻编辑实践经验,发表超过200余篇新闻文章。 ● 学习能力强,专业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奖学金。 ? 2014.09~2015.06 学生会团宣部 部长 ? 在担任团宣部部长期间,在校外新闻网站(四川新闻联播网,百姓生活网等)发表校内新闻70余篇,以及其它新闻总计200余篇。 ? 2013.09~2014.09 学生会 女生部副部长 ? 在担任女生部副部长期间,多次组织院内、校级素质拓展活动。 ? 2014.09~2015.06 学长导航员 在担任学长导航学期间,解决学妹学弟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各种问题。经常组织班级进行课外活动。 基本信息 ◆ 姓 名:某某 ◆ 性 别:女 ◆ 年 龄:21岁 ◆ 民 族:汉 ◆ 籍 贯:北京 求职意向:新闻编辑/记者 ? 摄影 ? 熟练使用Photoshop ? 熟练使用Offices 软件 某某 联系方式 个人技能 校园经历 荣誉证书 自我评价 实习经历 教育背景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拉··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Piotr Redlinski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拉··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José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艺术设计作品欣赏考试答案

艺术设计作品欣赏考试答案 1、设计的分类。 答:根据设计所占据的空间状态可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 根据设计的目的可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代传媒设计。 设计行业主要分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网站设计、平面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 17、解释饕餮纹饰 答: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龙生九子,第五子为饕餮。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传统意义上的饕餮纹并不仅仅是一种兽面纹,饕餮当为天神或太阳神之属,饕餮纹中对眼睛的强调,正是其作为太阳神——光明这个特征的描述。 吃在上古本就是一个最为厚沉意远是问题。人民的生存与吃有关,?民以食为天?;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调和有关,?味以行气,气以充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最严肃的道德可以用吃来比喻,孟子说:饱乎仁义,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孟子〃告子上》)。最玄远的哲学和艺术也常用吃来表达,所谓?秀色可餐?、?味外之味?、最典型的青铜纹饰与吃相连,无非是重饮食的中国文化在上古的表现,说明饕餮这一次年各项恰到好处与上古意识形态核心罢了。当然那时?吃?的内涵与理性化以后是完全不同的。 饕餮是上古一种凶猛且残忍的魔兽,喜食人,食量大。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饕餮其实就是当时社会黑暗一面的具体表现。而人们也很愤恨奴隶制社会的压迫,以饕餮来寄托自己的感情,饕餮也就越来越被人们熟识。把饕餮比喻成吃人的奴隶制社会,这是古代饕餮文化最重要的含义。由于饕餮是凶猛的魔兽,具有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五华主编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20学时。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为16学时。 2.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通过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各种美术佳作,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比较分析、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熟悉不同艺术类型,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发掘学生表现潜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实施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 Piotr Redlinski 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é 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晒日光浴的野兔》,俄罗斯,圣彼得堡 --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工作室提供 俄罗斯,圣彼得堡:《晒日光浴的野兔》(Sunbathing Hare),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从巡游全球的大黄鸭到将近14米高的木头兔子,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堪称当代雕塑界的熊孩子。他最新的作品《日光浴的野兔》,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岸接近“圣彼得和保罗”城堡的野兔岛上,是这座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一项俄罗斯和荷兰之间长期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结晶,取材于俄罗斯有名的野兔传说:传说中这只野兔在大洪水时躲在巨人彼得的靴子中得以幸存。(该岛以野兔命名,同样还有一座相对较小的雕像同样以此命名。)这只手臂舒展、翘着二郎腿的“日光浴的野兔”由细木条制成,被涂抹成橙色,粉色,绿色和灰色的颜色组合。它将在岛上一直停留到10月13日。——Nastassia Astrasheuskaya 上海:《献给曼德拉》,菲尔·阿卡西 -- 菲尔·阿卡西拍摄 在上海涂鸦公园(灵石路709号44幢厂房E栋),居住在上海的比利时艺术家菲尔·阿卡西(Phil Akashi)用一副拳击手套创作了一副纳尔逊·曼德拉的巨幅壁画,在壁画旁的印鉴是用中文写着的“自由”。在将手套用红色朱砂浸染之后,阿卡西锤击墙壁27000次绘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 Piotr Redlinski 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é 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晒日光浴的野兔》,俄罗斯,圣彼得堡 --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工作室提供 俄罗斯,圣彼得堡:《晒日光浴的野兔》(Sunbathing Hare),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从巡游全球的大黄鸭到将近14米高的木头兔子,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堪称当代雕塑界的熊孩子。他最新的作品《日光浴的野兔》,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岸接近“圣彼得和保罗”城堡的野兔岛上,是这座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一项俄罗斯和荷兰之间长期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结晶,取材于俄罗斯有名的野兔传说:传说中这只野兔在大洪水时躲在巨人彼得的靴子中得以幸存。(该岛以野兔命名,同样还有一座相对较小的雕像同样以此命名。)这只手臂舒展、翘着二郎腿的“日光浴的野兔”由细木条制成,被涂抹成橙色,粉色,绿色和灰色的颜色组合。它将在岛上一直停留到10月13日。——Nastassia Astrasheuskaya 上海:《献给曼德拉》,菲尔·阿卡西 -- 菲尔·阿卡西拍摄 在上海涂鸦公园(灵石路709号44幢厂房E栋),居住在上海的比利时艺术家菲尔·阿卡西(Phil Akashi)用一副拳击手套创作了一副纳尔逊·曼德拉的巨幅壁画,在壁画旁的

浅析装饰壁画的构图与线条运用(正文)

浅析装饰壁画的构图与线条运用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城市壁画设计专业(指导教师韩忠)

目录 摘要 (3) Key Words: (4) 1绪论 (5)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5) 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2.1课题研究的目的 (5) 1.2.2课题研究的意义 (5) 2装饰壁画构图与线条概述 (5) 2.1装饰壁画构图的历史渊源 (5) 2.2装饰壁画构图和线条的基本因素 (6) 3装饰壁画构图和线条运用的审美形式 (7) 3.1装饰壁画构图的审美形式运用 (7) 3.1.1多样与统一的形式 (7) 3.1.2整体协调的形式 (7) 3.1.3比例与秩序的规律 (7) 3.1.4对比与调和的形式 (8) 3.1.5节奏与韵律的体现 (8) 3.2装饰壁画线条的运用形式 (9) 3.2.1轮廓与形式的运用 (9) 3.2.2表现节奏韵律关系 (9) 3.2.3表现装饰美感关系 (10) 3.2.3表现空间关系 (11) 3.2.4表现抽象意象关系 (12) 4装饰壁画构图与线条运用的启示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摘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创作高品质壁画的作品,就必须在具有民族特质的壁画作品中追溯和在研究。就必须回到对传统艺术形式中本质层面中进行研究,挖掘和创新并进行改进。壁画作为-种公共视觉艺术形式,同时是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瑰宝,壁画以其构成要素、视觉语言和艺术特色等方面以多元的形态出现。本文以装饰壁画造型艺术的构图和线条为主要研究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影响,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崇拜、图腾、纹饰的运用对壁画进行造型构图艺术分析;分析和总结壁画在构图的多种形式的运用、规律和调和的关系;分析线条不同装饰形式的运用。得出装饰壁画在创作之时对构图和线条运用更为精准的把握,通过对不同时期典型壁画作品的分析,为以后壁画的创作提供一定理论价值参考。 关键词:壁画;装饰;构图;线条;视觉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