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序号排序

数字序号排序
数字序号排序

数字序号排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数字序号顺序

我们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用得好,能使我们的文章有条有理,眉目清楚;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

看着不舒服。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了一些别的资料,在此谈谈数字序号的用法。

一、阿拉伯数字后面用黑圆点;

二、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

三、“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

四、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

五、“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的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即可。

六、数字序号前后一般不再用其他项目符号;

七、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一”“二”“三”——

“ ㈠”“㈡”“㈢”——“1” “2”“ 3”——

“ ⑴”“⑵”“⑶”——“①”“②”“③”等。

常见不规范之序号有:

正确的用法如下:

在论文中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但目前教师撰写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下面就论文中几种常见的序号写法作一说明:

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

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注意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如“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二、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

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表、式()”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后一个数字表示本章中图表、公式的序号。

三、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文中注释极少量的可用“*”、“**”表示,一般用圆圈的阿拉伯数字依序标注,如“①、②、③……”,标在所注对象的右上角。页脚或文末注释中对于相同内容的注释条目可合并写,如“⑥⑨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30、126页”。

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一般用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2]、[3]……”,也有不加括号的。文末参考文献与文中内容对应的,应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依序标出序号。

四、附录序号

论文的附录序号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标示,如“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

B2、式(C3)、文献[D4]等。

五、页码序号

页码标注由正文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可以标注在页眉或页脚的中间或右边。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扉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各页页码应标注在相同位置。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下册)》12~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会1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用“多得多”、“少一些”、“最多”等词语来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发展数感,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较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会用语言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大量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信息窗一我们在奶奶的小院里探索了100以内数的知识,今天我们就走进果园继续来了解100以内的数。 图1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大小 师:仔细看图(见图1),图上都有什么? 预设:远处有一片石榴树,小玉、小玲和小强一 起在采摘成熟的石榴。 追问: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玉摘了42个石榴,小玲摘了27个石榴, 小强摘了48个石榴。 师:他们三个热情的邀请大家来当小裁判,给他们评判看谁摘的多?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小玉和小强谁摘得多?(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板书)【设计意图】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自于生活,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

(四年级)第一讲 寻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第一讲寻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寻找简单数列、数表的排列规律. 2.能根据数列规律填数,并作出简单的判断. 3.感知比较和分析的思想方法. 二、内容提要 发现和总结规律是很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本讲主要学习数与数之间的简单的和、差、积商的关系.数学问题往往是有规律的,从简单情况入手,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就能找到解题捷径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例题选讲 例1找出下面每列数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 (1)288,144,72,36,,; (2)1,2,4,7,11,16,,; (3)1,4,3,6,5,8,7,,; (4)2,5,14,41,122,,; (5)1,1,2,3,5,8,13,,; 解: (1)这列数的前一个数除以2等于后一个数,空处应填18,9. (2)这列数的变化规律是:后一个数减前一个数的差再加上后一个数所得的和,即差是1、2、3、4……,于是空处应填22,29. (3)表面上看这列数的规律不明显,原因在于我们的目光局限在相邻的两个数上.现在不妨隔项进行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三、五、七个数是1、3、5、7,第二、四、六个数是4、6、8,即这列数是由连续奇数(单数)和连续偶数(双数)两列数复合而成.于是空处应填10,9. 这列数还可以看作是按加3、减1的规律排列的.

(4)这列数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的3倍少1.还可看作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多9、多27……于是空处应填365,1094. (5)从第三个数起,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于是空处填21,34. 议一议: ①所观察的数不能过少,要能反映整列数的内在联系.如第(2)题,如果只看前面三个数1,2,4,就可能看成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这与后面的排列规律不一致. ②某些数列可分成两个子数列,再分别研究各自的规律会比较容易,如第(3)题. ③一列数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有时不唯一,要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及经验,一种方法不行,就换另一种方法尝试. 下面我们研究以数表或图形的形式出现的数列的变化规律. 例2 根据前四组数的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 解:这是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五组数,每组数的变化规律都是相同的. 先观察第一组,按逆时针的顺序.从上到左,再到右,三个数的关系是: 842 4 2?→??→?+?. 这一规律在其余三组数都是一致的,3 ×2=6,6+4=10.所以第五组数的 “??”分别填6,10. 例3 找出规律后在空格中填数 . 解:这是一个数表,对数的观察顺序是关键.这里有10个数.竖着看,上下

文章数字序号排序

我们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用得好,能使我们的文章有条有理,眉目清楚;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 看着不舒服。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了一些别的资料,在此谈谈数字序号的用法。 一、阿拉伯数字后面用黑圆点; 二、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 三、“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 四、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 五、“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的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即可。 六、数字序号前后一般不再用其他项目符号; 七、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 “一”“二”“三”——“ ㈠”“㈡”“㈢”——“1” “2”“ 3”——“ ⑴”“⑵”“⑶”——“①”“②”“③”等。 在论文中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但目前教师撰写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

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下面就论文中几种常见的序号写法作一说明: 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注意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如“5.3.2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二、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 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2.1、表4.2、式(3.3)”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后一个数字表示本章中图表、公式的序号。 三、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文中注释极少量的可用“*”、“**”表示,一般用圆圈的阿拉伯数字依序标注,如“①、②、③……”,标在所注对象的右上角。页脚或文末注释中对于相同内容的注释条目可合并写,如“⑥⑨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30、126页”。 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一般用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2]、[3]……”,也有不加括号的。文末参考文献与文中内容对应的,应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依序标出序号。 四、附录序号 论文的附录序号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标示,如“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C3)、文献[D4]等。 五、页码序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的顺序(1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1)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的顺序(1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1)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能在连接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任意四数进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内四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3、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后能够还原。 活动准备 1、《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数字卡磁铁各1-10。 2、磁贴:皮球物群卡1-10两套,数字卡1-10两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连续大于号、小于号表示的大小顺序, 按序排皮球物群卡,并填放数学卡表示大小顺序关系。 1、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底纸5《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1-10: 麦麦想挑出几张数量不一样的皮球卡片,按顺序填空。 (指一下底纸上面的4个方框),你愿意帮她的忙吗? 2、引出问题教师指着底纸上连续的三个大于号: (1)看,麦麦画出了三个'大嘴鱼'的符号,每个'大嘴鱼'的大嘴都对着前面, (用双手模仿大于号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 (2)你们猜,麦麦想按什么顺序来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从多排到少,还是要从少排到多?(从多排到少)为什么? 3、演示规则

(1)教师:现在我们要根据'大嘴鱼'的提示来学习放皮球了。谁愿意来试试? (2)请一幼儿任意挑出4张皮球物群卡。 (3)教师:他挑出来的卡片上各有几个皮球? (4)教师:看看三个'大嘴鱼'要求怎么排?(从大数排到小数) 那皮球卡片就要怎么排呢?(从多排到少) 请幼儿排出皮球物群卡。 (5)教师出示数字卡1-10: 谁会选四个数字来表示这些皮球的数量呀? 请一幼儿选数字卡,贴在下方的方框里。 (6)教师:他选的数字对吗? (7)教师:我们一起来读给麦麦听一听。 (8)引导幼儿用"……大于……,……大于……,……大于……"的句式表述。 4、梳理规则 (1)教师:再来看下面的三个'大嘴鱼'的方向和上面三个一样吗?(不一样) (2)那你知道要怎么来拍皮球卡片吗?(要从少排到多) (3)你会在下面的方框里填放皮球卡片和数字卡吗?先做什么?(任选4张皮球卡片) 然后干什么?(按'大嘴鱼'的要求排一排) 最后要怎么样?(填上数字,读一读) 5、介绍巩固活动 (1)依次出示"数的邻居--画圈"和"烧烤一串串"的活动材料。

100以内数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计算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利用有趣的情境和轻松愉快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0~9的数字卡片 数字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去绵羊村跟喜羊羊他们一起玩吗? 好吧,现在我们出发了!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面露难色地)可是绵羊村该怎样走呢?我们先去问问路吧!在路上,我们看到两只母鸡,(课件对话:“母鸡阿姨,请问您知道去绵羊村的路吗?”,“我们有个难题解决不了,想先请你们帮我们评评理,一会才带你们去绵羊村。”原来它们正在比较谁下的蛋多。(课件对话:“我下了9只蛋,我多。”“我下了26只蛋,我比你多。”)小朋友们,你能帮帮它们吗? 板书: 26>9 看位数 (二)以旧引新,提出问题 正当第二只母鸡洋洋得意的时候,又来了第三只母鸡。(课件对话:我下了28只蛋,我才是最多的。)28和26都是两位数,应该怎样比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具体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鸡蛋图,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来比较的? 课件显示实物图 集体交流比较28和26大小的不同方法 板书:28>26位数相同,比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比较大小,但是如果没有了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借助计算器小组来探究一下。 2.借助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数字的排列规律(一)教学内容:数字的排列规律(一) 教学目标:找规律是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题时人们也常常使用它,让学生学会利用找规律的方法来解一些简单的数列问题。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一)观察下列数列,你能根据他们排列规律填出缺少的数吗? 例1、在下面数列的()中填上适当的数。 1,2,5,10,17,(),(),50 分析与解:这列数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这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前一项依次分别加上单 数1, 3, 5,乙9……,这样我们就可以由第五项算出括号内的 数了,即:第一个括号里应填(),第2 个括号里应填 ()。 例2、1、5、9、13、17、21 ......... 第100 个数是多少?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例2. 自1 开始,每隔两个整数写出一个整数,这样得到一个 分析与解:第1 项是1 ,第二项比第一项多4,第三项比第一项多2个4,第四项比第一项多3个4,……依次类推,第100 项就比第一项

数列:1, 5, 9, 13 问:第100个数是多少? 多99个4,所以第100个数是()。 追问:要求第120 个数、第1000 个数是多少你能很快的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吗?你有什么发现呢? 小试牛刀:观察下面一列数的排列规律,你能知道第12 个数是多少吗? (1 )、3,6 , 9,12,15,18 ..... (2)、5、9、13、17、 ... 二、提炼方法: 多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然后讨论总结方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 样的规律:等差数列的任一项都等于: 第一项+(这项的项数一1)X公差 我们把这个公式叫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通项公式可以求出等差数列的任一项。 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根据这列数的排列规律, 想一想,第39个数是多少? 7、11 、1 5、1 9、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列5, 8, 11, 14, 17,…的第25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数字大小排列比较(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数字大小排列比较 1、 (1)上面一共有( )个数字,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我还能给它们排排队呢。 ( )>( )>( )>( )>( )>( )>( ) 2、 3、填一填。 (1)填“>”、“<”或“=”(4分) 6○4 7○7 0○1 3+3○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2 9>□ 3=□ □+3=5 4、 5、在○里填上<、 >或 = 9○6 3○7 2○9 8○8+2 4―2○2 5―3○3 6、 把下列数字按一定的顺序用排列. 3 6 10 9 5 3 5 0 7 2 9 10 1 为数字朋友找到他们自己 的家,并比一比谁写的最工整。

7、 比一比 3 5 2 7 4 9 1 8 这里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比2大又比9小的数是哪几个?( )? 8、填一填 1)、★★★★ ◇◇◇◇◇◇ ○○○○○○○○○ ( ) ( ) ( ) 2)、 9、 在7、4、6、0、8、2、10、3中,一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从左边数第3个数是( ),从右边数第2个数是( ),把这些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10、填一填。 11、在□内填数,在○内填“>”,“<”,“=”。 7 5 1 3 5 1 4 9

12、 13、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 > <

14. 4 2 5 4 2 3 15、在○内填“>”,“<”,“=”。 3○2 4○5 2○1 4○4 1○3 5○4 5○2 5○5 4○2 8○5 7○9 10○7 9○0 6○6 1○8 16.填上合适的数 2> 3= 9>□ 3=5 17、在○内填“>”,“<”,“=”。 8+2○8-2 9 11 6 + 2 8 10-4 4 9 +8 16 7○7-2 18、想一想,填一填 2<5里可以填( ) > < > < > <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 一、情境引入 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家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说一说? 生回答 师:刚才...说....,那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生回答 师: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师:小朋友们,学习比较数的大小,要学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想参加吗?小朋友们,看 规则:1、每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数字卡片 2、第一次抽到的数放在个位,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十位 3、哪一队抽到的数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师:谁先来试一试? 生第一次抽数

师:还要继续往下抽吗,为什么? 师:那这个该怎么写下来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各位上可以写很多数。我们先把6和4写下来,中间写上>,在个位上画上□。这时我们该圈谁呢? 2、师:请小朋友们回顾一下这几个式子,独立思考位数相同的数怎样比较大小,思考结束后,小组里说一说,开始。 小组讨论交流 师:停。谁来做做小老师,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小朋友们,他说的好吗?你真棒!现在我们知道了,位数相同,先比十位,如果十位不同,哪个数十位上的数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个位上数大的那个数较大。 师:这再来说一说怎样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 生交流 师:接下来请同桌互相说说,开始。 3、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已经会比较位数相同的数了。看到大家这么厉害,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比一比,你有信心吗?好的,那老师拨一个数,同学们在1号本上写出一个两位数,比一比谁大,开始。

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数字的排列规律(一) 教学内容:数字的排列规律(一) 教学目标:找规律是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题时人们也常常使用它,让学生学会利用找规律的方法来解一些简单的数列问题。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一)观察下列数列,你能根据他们排列规律填出缺少的数吗? 例1、在下面数列的()中填上适当的数。 1,2,5,10,17,(),(),50 分析与解:这列数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这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前一项依次分别 加上单数1,3,5,7,9……,这样我们就可以由第五项 算出括号内的数了,即:第一个括号里应填(),第2个括号里应填()。 例2、1、5、9、13、17、21...... 第100个数是多少?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例2.自1开始,每隔两个整数写出一个整数,这样得到一个

数列:1,5,9,13……问:第100个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第1项是1,第二项比第一项多4,第三项比第一项多2个4,第四项比第一项多3个4,……依次类推,第100项就比第一项多99个4,所以第100个数是()。 追问:要求第120个数、第1000个数是多少你能很快的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吗?你有什么发现呢? 小试牛刀:观察下面一列数的排列规律,你能知道第12个数是多少吗? (1)、3,6,9,12,15,18...... (2)、5、9、13、17、...... 二、提炼方法: 多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然后讨论总结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等差数列的任一项都等于:第一项+(这项的项数-1)×公差 我们把这个公式叫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通项公式可以求出等差数列的任一项。 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根据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想一想,第39个数是多少? 7、11、15、19、...... (2)数列5,8,11,14,17,…的第25项是______,第

一年级数学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一、直接写出得数。 13-7= 11-2= 7+6= 16-8= 8+4= 14-9= 15-6= 18-5= 10-6= 13-5= 14+4= 二、在○里填“>”、“<”或“=”。 31○34 59○55 75○57 56○65 90○89 100○99 47○51 82○79 三、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4 32 78 41 23 87 ()>()>()>()>()>()>()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0 37 73 54 26 45 ()<()<()<()<()<()<() 四、按要求分类。 24 35 73 92 100 14 21 64 31 22 10 96 大于50的数有:()。 小于50的数有:()。 大于30小于96的有:()。 五、按顺序写数。 1.24,25,26,(),(),(),(),(),… 2.5,10,15,20,(),(),(),(),…

一、直接写出得数。 8+8= 17-5= 10+6= 12-3= 13-3= 12+4= 13-10= 15-6= 6+9= 14-9= 15-8= 8+7= 二、计算。 4+4+8= 16-7+5= 11+5-6= 17-5-4= 19-9+4= 18-6-7= 16-8+8= 12+5-5= 三、比一比,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 37 70 44 24 82 ()>()>()>()>()>()>()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7 36 63 54 29 45 ()<()<()<()<()<()<() 四、填一填。 1、我加上10是15。我是()。 2、我减去4是9。我是()。 3、我比最大的一位数多7。我是()。 五、解决问题。 1、一本书14元,一枝笔6元。书比笔贵多少元? 2、大猴16只,小猴9只。大猴比小猴多几只?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精品文档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动物餐厅》是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部分的知识,它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1、十位上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2、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3、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分析:我们一年七班有32名学生,学前基础参差不齐,现已接受半个学期的入学教育。由于我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整体看班级学生有学习数学的愿望,并且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索、创新、与人合作。 设计理念:整个的设计思路以动物餐厅里举行的端盘子比赛为主线,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电脑、课件创设这个情境,让学生充当小猴和小狗的啦啦队员,让学生的情感与小动物联系在一起,关心它们的比赛结果,进而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另外教学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电脑课件配以演示、直观、形象的画面更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感受物体的个数有多有少。 2、使学生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意识,感受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远程教育资源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课件演示创设情境 1、(远程教育资源课件演示森林里木头做的标有动物餐厅字样的大门,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开业大吉) 同学们,前几天森林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家动物餐厅开业了,你们看。 2、动物餐厅什么样? 现在你想推开动物餐厅的大门到里边去看一看吗? 3、那你得回答出我的三道问题,闯过三关才行,谁愿意做勇敢的闯关者? 4、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课件演示。 第一关:请看题。48里面有()个十,()个一。 第二关:填上适当的符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0〇7 15〇18 第三关:请数出58后面的5个数。 5、祝贺同学们,你们闯关成功了,现在你可以进入到动物餐厅里去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为新知的教学做一个良好辅垫。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情感有所体验。使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亲身融入活动中去,关注小动物的比赛结果,即关注知识的学习。 二、构建模型 (一)21与18的大小比较

小班数学大小排序教案

小班数学大小排序教案 【篇一:小班数学大小排序教案】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师:咦,我们来听一听有什么奇怪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呀,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片发出的声音,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有谁?(红太狼、灰太狼、村长、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 2、师:今天,它们要邀请我们豆豆四班的小朋友去青青草原作客,你们高兴吗? 嘘!要到青青草原作客,小羊们提出了闯关的要求!我们一起来加 油努力吧! 二、出示幻灯片教学。 1、第一关(出示图3) 师:到羊村,我们要经过一片树林,小朋友们,仔细看下,这三棵 树中哪棵最大?哪棵最小? 2、第二关(出示图4) 3、师:现在要闯第二关了,路边上有三朵花,谁能说一说三朵花中 哪朵最大?哪朵最小? (二)出示图5,让幼儿在不相同的图片中找出谁最大、谁最小,并 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 1、第三关(出示图5) 师:穿过树林,我们来到羊村了。看,谁来迎接我们呢?(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 师:它们让我们小朋友看看它们谁大谁小?谁来说一说? (三)出示图6-7,让幼儿按照从小到大、大到小的规律排队。 1、第四关(出示图6) 师:现在开始闯第四关了,看,灰太狼一家也来凑热闹了,它们也 要我们小朋友看看它们一家谁大谁小?谁来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帮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应该怎么排呢?(小 灰灰、红太狼、灰太狼) 师:我们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 2、第五关(出示图7) 师:我们要进入第五关了,谁能帮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应 该怎么排?(沸羊羊、村长、喜羊羊)

师:我们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的。 (四)出示图8 师:我们闯关成功了!我们一起来鼓鼓掌吧!但是,喜羊羊还给我 们布置了终极任务,完成终极任务才能得到终极大奖!就是喜羊羊 与灰太狼的贴画纸,你们想要吗? 三、幼儿操作活动:小动物来排排队。巩固三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师:我这有两组小动物的图片,还有一张标记图,请小朋友帮图片 上的小动物们排排队,你可以按照从大到小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 的顺序排,排好后说说排成什么样? 【篇二:小班数学大小排序教案】 文章来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给三个物体进行排序,并匹配相应大物体。 2、培养幼儿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教具:三种大小的小猫卡片、三种大小的小鱼卡片。音乐:《我爱我的》、cd机。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三种大小的小猫卡片各30张、三种大 小的小鱼卡片各30张、小篮子30个。垫板30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有3位客人来我们这里了,我们一起欢迎它们的 到来吧!” 二、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1、进入介面(一): (1)今天的小客人都有谁?(引导幼儿说是小熊的一家) (2请小朋友比较一下,这一家子谁高大、谁矮小、谁最矮小。(请 几位幼儿来说说) 2、进入介面(二): (1)小熊的一家人这么早来还没吃早餐呢,老师为它们准备了一些 早餐,请小朋友看看都有些什么食物呢?(请幼儿一起说) 3、进入介面(三)、(四)、(五)。 (1)“小朋友,老师帮小熊的一家准备好了早餐,想请小朋友一起 来帮它们分一分,应该怎么样分呢? (2)引导幼儿仔细的看看蜜糖、玉米、鱼、碗应该怎么分?

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数字的排列规律(一) 教学内容:数字的排列规律(一) 教学目标:找规律是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题时人们也常常使用它,让学生学会利用找规律的方法来解一些简单的数列问题。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一)观察下列数列,你能根据他们排列规律填出缺少的数吗 例1、在下面数列的()中填上适当的数。 1,2,5,10,17,(),(),50 分析与解:这列数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这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前一项依次分 别加上单数1,3,5,7,9……,这样我们就可以由第五 项算出括号内的数了,即:第一个括号里应填 (),第2个括号里应填()。 例2、1、5、9、13、17、21...... 第100个数是多少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例2.自1开始,每隔两个整数写出一个整数,这样得到一个数列:1,5,9,13……问:第100个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第1项是1,第二项比第一项多4,第三项比第一项多2个4,第四项比第一项多3个4,……依次类推,第100项就比第一项多99个4,所以第100个数是()。 追问:要求第120个数、第1000个数是多少你能很快的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吗你有什么发现呢 小试牛刀:观察下面一列数的排列规律,你能知道第12个数是多少吗 (1)、3,6,9,12,15,18...... (2)、5、9、13、17、...... 二、提炼方法: 多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然后讨论总结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等差数列的任一项都等于:第一项+(这项的项数-1)×公差 我们把这个公式叫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通项公式可以求出等差数列的任一项。 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根据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想一想,第39个数是多少 7、11、15、19、......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 计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三亚市第十 小学一(2)班黎天妹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2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去羊村跟它们一起玩吗 好吧,现在我们出发了! 来到羊村口,(羊村美不美!那我们校园美不美,我们也要向喜羊羊它们学习,爱护校园的花草,绿化校园,使校园更美丽!)看到喜羊羊和沸羊羊在对话,我们听听它俩说的什么。 课件出示;喜羊羊:我有42 根小棒,我的多。沸羊羊:我有37 根小棒,我的多。喜羊羊:我们先请同学们评评理。同学们,你能帮帮它们吗

42和37都是两位数,应该怎样比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小棒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动手操作。 (2)集体交流。 (3)汇报比较42 和37 大小的不同方法。 生1:我数一数,发现42 在37的后面(或37在42的前面)生2:42 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 个一 所以42 大于37 板书:42>37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比较大小,但是如果没有了小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借助计数器分组来探究一下。 2.借助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交流。 比较42和37,23和25的大小。 请同学们认真听要求:(1)组长画珠子,其他同学们认真看画得对不对。(2)轮流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看谁的方法较方便。(3)说完后,把纸放在组长的桌面,马上安静坐好。 (学生交流时,板书420 37 230 25) 42 怎样拨珠,37 呢谁大用什么符号连接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比出来 全班交流,注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

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比较大小 廖春珍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使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出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昨天,老师买了两本书,一本书65元,一本书48元,你们知道哪本书贵,哪本书便宜吗? (二)导入新课: 要比较这两本书,哪本贵哪本便宜,其实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处处都有数学。】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借助学具,直观感知: 1.比较42与37的大小。 (1)估一估:教师将42根小棒一把抓在手中,让学生估一估大概有多少根。 (2)验一验:那到底哪位小朋友估得最准呢?我们可以请哪个来帮忙验证?引导学生说出:请“十”来帮忙。再请一位小朋友将小棒每10根扎成一捆,整齐地摆放在讲台左上。当学生摆放好后,教师板书:42。 (3)猜一猜:教师重新拿出4捆,从其中的一捆中抽出3根之后,将剩余的小棒摆放在讲台的右边,让学生猜一猜还有多少根?并说说为什么?教师板书:37 (4)比一比:谁来说一说,就是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呢? (5)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让不同想法的同学都来说一说。可能有: ①据小棒图比大小:因为42根比37根多,所以42大于37; ②据数的顺序来比:因为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 ③据数的组成来比:因为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而37里面只有3个十和7个一,所以42大于37;

数字大小排列比较

数字大小排列比较 3、填一填。 (1)填“>”、“V” 或 “ =” (4 分) 6 O 4 7 O 7 0 O 1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9 。6 3 O 7 2 O 9 8。8+ 2 4 — 2O 2 5 — 3O 3 6、把下列数字按一定的顺序用排列. 10 9 5 3 为数字朋友找到他们自己^'''、 的家,并比一比谁写的最工 整。 . 5、在O 里填上V 、 >或= 2、 3 6 3 + 3 O 9 □ V 2 9> □ 3= □ □ + 3= 5 4、 1、 (1) (2)我还能给它们排排队呢

7、 比一比 比2大又比9小的数是哪几个? ( )? 8填一填 9、 在7、4、6、0、8、2、10、3中,一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 数是( ),最小的数是(),从左边数第3个数是( ),从右边数第 2个数是(),把这些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 填一填。 从小到大曲矽!∣ 从大到小和筋 Il 这里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1)、★★★★ ?????? OOOOOOOOO 7 5 1 3 5 ) ( ) 2)、 ( )

11、在□内填数,在O内填“ > ,“ V”,“ = 12 、 13、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

2<匚<5,匚里可以填( ) 17、在O 内填“ >”,“ <”,“= 8+2。8-2 9 ': 11 10 — 4 C) 4 9 +8 O 16 7 O 7 — 2 4 2 5 4 2 3 匚 < 匚 □ > □ 匚> □ 15、在O 内填“ >”, < ,=。 3 O 2 4 O 5 2 O 1 4 O 4 1 O 3 5 O 4 5 O 2 5 O 5 4 O 2 8 O 5 7 O 9 10 O 7 9 O 0 6 O 6 1 O 8 14. 1 6 .填上合适的数 2>匚 匚<7<匚 18、 想一想,填一填 10<巨 □ v 2 9 >□ 6 = □ □ + 3= 5 3=

从数字排列中找规律能力训练

寻找规律·从数字排列中找规律·能力训练 1.找规律在空处填上适当的数: (1)2,7,12,17,22,________; (2)1,2,4,8,16,________,________; (3)120,60,20,5,________; (4)4,5,9,14,23,________; (5)81,64,________,36,25; (6)2,6,18,54,________,486; (7)1,4,3,8,5,12,7,16,________,________; (8)3,5,9,17,33,65,________; (9)1,3,7,15,31,________,127,255; (10)2,3,7,18,________,123,322. 2*.自1开始,每隔两个整数写出一个整数,这样得到一个数列: 1,4,7,10,13,…. 问:第100个数是多少? 3.已知一列数:2,5,8,11,14,…,44,…. 问44是这列数的第几个数?

4*.观察下面的序号和等式,填空: 5.已知数列1,4,3,8,5,12,7,16,….求这个数列中第2000个数是多少. 6.观察下面几个算式的规律,填出最后一行算式的得数.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 11111111×11111111=? 7*.在下面各图中填上所缺的数:

寻找规律·从数字排列中找规律·能力训练·答案 1.(1)27 (2)32;64 (3)1 (4)37 (5)49 (6)162 (7)9;20 (8)129 (9)63 (10)47(提示:7=2×3+(3-2),18=2×7+(7-3);空格可能为2×18+(18-7)=47,检验,2×47+(47-18)=123符合规律.) 2*.298(提示:1=0×3+1,4=1×3+1,7=2×3+1,…;第100个数是99×3+1=298.) 3.15个(提示:(44-2)÷3+1=15.) 4*.501;(1001)+(1502)+2003=(4506)(提示:序号=(2003+1)÷4=501;算式中第一个加数是501×2-1=1001;第二个加数为序号数与第一个加数的和,即501+1001=1502;算式的和为1001+1502+2003=4506.) 5.4000(提示:奇数项为1,3,5,7,…;偶数项为4,8,12,16,….第2000个数在偶数项数列4,8,12,16,…中是第(2000÷2=)1000个数,所以第2000个数是4×1000=4000.) 6.123456787654321 7*.(1)720

公文中数字序号使用顺序

文章中数字序号使用顺序 我们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用得好,能使我们的文章有条有理,眉目清楚;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了一些别的资料,在此谈谈数字序号的用法。 一、阿拉伯数字后面用黑圆点; 二、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 三、“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 四、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 五、“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的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即可。 六、数字序号前后一般不再用其他项目符号; 七、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一”“二”“三”——“㈠”“㈡”“㈢”——“1”“2”“3”——“⑴”“⑵”“⑶”——“①”“②”“③”等。 常见不规范之序号有:

正确的用法如下: 在论文中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但目前教师撰写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

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下面就论文中几种常见的序号写法作一说明: 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注意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如“5.3.2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二、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 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2.1、表4.2、式(3.3)”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39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会熟练比较。 2.经历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比较的过程,得出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3.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得出比较的方法,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发现并小结出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天气暖洋洋,好舒服啊,你喜欢春天吗?老师这儿有三个温度(板书:2 35 26)猜猜哪个是春天的温度?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通过比大小来猜)今天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充分比较,感知方法 1.一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 2与26相比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我们从温度计中可以看出它们

的大小。(出示气温计)师简要介绍温度计。你还能怎样来比较2和26的大小?(可以用计数器拨数来比较,也可以直接以一位数和两位数做比较,说出是怎么比的。)引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补充100和26的比较,知道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2.十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比较(35和26) A.在气温计上观察两个数的大小 B.还有什么方法来比较35和26的`大小?(投影显示:在计数器上拨出两个数)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要抓住要点:3个十比2个十大,只要比十位就能知道结果了)听懂他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释,教师随时跟进) 3.十位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的比较(21度和26度) 补充秋天的温度:21度,这两个数哪个大?为什么?能在计数器上来比一比吗?说说你是怎么比的?(抓住要点:十位相同比个位) 4.直接比较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知道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现在我们不用计数器,看着数来说说是怎么比的,你行吗? 75○58 84○88(教师适时介入整理学生的语言) 5.小结方法:观察黑板上的这些比大小的式子,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每种情况比大小各用了什么方法?(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48○45 68○78 69○96 57○56 80○90 98○89 2.P42.第三题,把一组数分成大于60和小于60两组 先学生独立做;反馈时把大于60的数和小于60的数分开板书,抽几个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