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工艺性要求

2002-06-28发布 2002-07-08实施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Q/ZX 04.100.2 - 2002

Q/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设计标准)

Q/ZX 04.100.2 - 2002

目次

前言.............................................................................................................IV 使用说明......................................................................................................VII 1范围* .. (1)

2引用标准*** (1)

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1)

3.1印制电路Printed Circuit (1)

3.2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缩写为:PCB) (1)

3.3覆铜箔层压板Metal Clad Laminate (1)

3.4裸铜覆阻焊工艺Solder Mask on Bare Copper(缩写为:SMOBC) (1)

3.5A面 A Side (1)

3.6B面 B Side (1)

3.7波峰焊 (2)

3.8再流焊 (2)

3.9SMD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2)

3.10THC Through Hole Components (2)

3.11SOT Small Outline Transistor (2)

3.12SOP Small Outline Package (2)

3.13PLCC 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s (2)

3.14QFP Quad Flat Package (2)

3.15BGA Ball Grid Array (2)

3.16Chip (2)

3.17光学定位基准符号Fiducial (2)

3.18金属化孔Plated Through Hole (2)

3.19连接盘Land (2)

3.20导通孔Via Hole (2)

3.21元件孔Component Hole (2)

4PCB工艺设计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3)

5印制板基板* (3)

5.1常用基板性能 (3)

5.2PCB厚度* (4)

5.3铜箔厚度* (4)

5.4PCB制造技术要求* (4)

6PCB设计基本工艺要求 (5)

6.1PCB制造基本工艺及目前的制造水平* (5)

6.1.1层压多层板工艺 (5)

6.1.2BUM(积层法多层板)工艺* (6)

6.2尺寸范围* (7)

6.3外形*** (7)

6.4传送方向的选择** (7)

6.5传送边*** (7)

6.6光学定位符号(又称MARK点)*** (8)

6.6.1要布设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场合 (8)

6.6.2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位置 (8)

6.6.3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尺寸及设计要求 (8)

6.7定位孔*** (8)

6.8挡条边* (8)

6.9孔金属化问题* (8)

7拼板设计* (9)

7.1拼板的布局 (9)

7.2拼板的连接方式 (10)

7.2.1双面对刻V形槽的拼板方式 (10)

7.2.2长槽孔加圆孔的拼板方式 (10)

7.3连接桥的设计 (11)

8元件的选用原则* (11)

9组装方式 (12)

9.1推荐的组装方式* (12)

9.2组装方式说明 (12)

10元件布局** (12)

10.1A面上元件的布局 (12)

10.2间距要求** (13)

10.3波峰焊接面上(B面)贴片元件布局的特殊要求*** (13)

10.4其他要求 (15)

10.5规范化设计要求 (15)

11布线要求 (16)

11.1布线范围(见表7)*** (16)

11.2布线的线宽和线距* (16)

11.3焊盘与线路的连接** (17)

11.3.1线路与Chip元器件的连接 (17)

11.3.2线路与SOIC、PLCC、QFP、SOT等器件的焊盘连接 (17)

11.4大面积电源区和接地区的设计** (17)

12表面贴装元件的焊盘设计* (18)

13通孔插装元件焊盘设计 (18)

13.1插装元件孔径* (18)

13.2焊盘*** (18)

13.3跨距*** (19)

13.4常用元器件的安装孔径和焊盘尺寸* (19)

14导通孔的设计 (20)

14.1导通孔位置的设计*** (20)

14.2导通孔孔径和焊盘* (21)

15螺钉/铆钉孔 (22)

15.1螺钉安装空间见表14*** (22)

15.2铆钉孔孔径及装配空间 (22)

16阻焊层设计*** (22)

16.1开窗方式 (22)

16.2焊盘余隙*** (22)

16.3蓝胶的采用 (22)

17字符图 (23)

17.1丝印字符图绘制要求* (23)

17.2元器件的表示方法* (23)

17.3字符大小、位置和方向*** (24)

17.4元器件文字符号的规定*** (24)

17.5后背板* (26)

18板名版本号、条码位置*** (27)

Q/ZX 04.100.2 – 2002

前言

Q/ZX 04.100《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即Q/ZX 04.100.1):文档要求;

第2部分(即Q/ZX 04.100.2):工艺性要求;

第3部分(即Q/ZX 04.100.3):生产可测性要求。

第4部分(即Q/ZX 04.100.4):元器件封装库基本要求

第5部分(即Q/ZX 04.100.5):SMD器件封装库尺寸要求

第5部分(即Q/ZX 04.100.6):插件及连接器封装库尺寸要求

它们从不同方面对印制电路板设计提出要求。

本标准是第二部分。

本标准是以Q/ZX 04.100.2-2001为基础,并根据公司印制板组装密度越来越高的情

况和设计、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内容上做了一些修改、补充和完善:本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

a) 对于一些描述性的修改,在这里不作特殊说明;以下只是对有原则性修改的地方作

说明。

b) 3.16 中增加“不包含立式铝电解电容”

c) 4. 中“即使改一个金属化孔”改为“即使改SMT元件一个焊盘”

d) 5.1 中增加了国标的型号

e) 6.1.1 中加工能力中修改了最小线宽/线距和孔径尺寸。

f) 6.1.2 中增加了积层法多层板可设计的种类。

g) 6.4 中将“对要作…..作为传送方向”改为“对于拼版也应将长边方向作为传送

方向。对于短边与长边之比大于80%的PCB,可以用短边传送。”

h) 8.b) 中将“元件体….尽可能选用焊接型安装的结构,其次选铆接型的”改为“元

件体…尽可能选用压接型安装结构,其次选焊接、铆接型”

i) 10.2 中将“其中间隙指…的间隙”改为“其中间隙指焊盘间的间隙和元件体间隙

中的较小值”

j) 10.2中修改了间隙。

k) 10.2 f) 中“不允许…的元件”改为“在引脚面,不允许有元件和其他元件焊点;

在元件面,不允许由超过压接件高度的元件。”

l) 10.3 a) 中“贴片电容”增加“贴片电容(不含立式铝电解电容)”

m) 10.3 d) 中增加0603/0805在波峰焊面的特殊要求。

n) 10.5 中去掉了前后重复的b) ,c)

o) 12中,去掉了该部分内容,改为参考Q/ZX 04.100.4、Q/ZX 04.100.5-2001标准以及《元器件封装库设计手册》中的“附件A 焊盘尺寸设计原则”来设计非标器件等内容。

p) 13. 中增加了对于优选材料“参考Q/ZX 04.100.6-2002《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插装及连接器封装尺寸要求》设计,对于非标和标准中没有包含的元件,参照下面的标准设计”的建议。

r) 13.3 a)中增加“对于引线直径在0.8mm及以上的轴向元件,安装孔距应选取比封装体长度长6mm以上的标准孔距。”的内容。

s)14.1 c)中关于无阻焊导通孔焊盘距离改为“不小于0.5mm”

t)16.1a)中“焊盘余隙≥0.2mm(8mil)”改为“焊盘余隙≥0.25mm(10mil)”内容。增加了过孔阻焊开窗方式的选择。

s)17.1 中将“PCB的板名…..”改为“PCB编码”。在以下的内容中将板名版本号均改为PCB编码。同时去掉了a) b) 与其他地方重复的内容。

t)17.2 b)中增加了“用与元件外形对应的丝印”来标识安装方向的内容。c)中去掉“用数字1等”标识1脚标识。

u) 17.5 中增加了一些丝印标识。

v) 18.中的“条码位置”的内容全部修改为“板名版本号、条码位置”的内容。

w) 9.2 a)中去掉了“特别是BGA器件一定要集中放在A面”的限制。

X)修改了后背板的标识问题。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04.100.2-2001。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企中心工艺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忠中。

本标准修订部门:康讯工艺部。

本标准修订人:林世杰。

本标准于1999年10月6日首次发布,于1999年10月22日第一次修订,于2000年4月第二次修订,于2000年6月第三次修订,于2001年4月第四次修订,于2002年6月第五次修订。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标准历次修订记录保留如下:

第四次修订记录如下:

a)新增加内容:

1) 3.1-3.6;

2) 4 PCB工艺设计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3) 5.1 常用基板性能;

4)表2 PCB铜箔的选择;

5) 5.4 PCB制造技术要求;

6) 6.1 PCB制造基本工艺及目前的制造水平;

7)8 元件的选用原则;

8)9.2 组装方式说明;

9)10.5 规范化设计要求;

b)对原标准文字做较大改写(内容不变)的条目有:

1)原标准4.2.4(现标准6.3);

2)原标准4.2.5(现标准6.5);

3)原标准4.2.8(现标准6.6);

4)原标准5.2.2(现标准13.2);

5)原标准8(现标准16);

6)原标准10(现标准17)。

c)内容有变化的条目:

1)原标准4.2.3 (现标准5.3);

2)原标准4.2.6 (现标准6.8);

3)原标准4.3 (现标准6.9);

4)原标准4.4.3 (现标准7.3);

5)原标准4.4.4, 5.1,5.1.1及5.2.1c) 删去;

6)原标准5.1.6 (现标准12.5);

7)原标准5.2.3(现标准13.4);

8)原标准5.2.5(现标准14);

9)原标准6.2 (现标准10.2);

10)原标准6.4 a)(现标准10.2a);

11)原标准6.5~6.12(现标准11.4);

12)原标准6.13和6.14删去;

13)原标准7.2 (现标准11.1)。

第三次修订记录如下:

Q/ZX 04.100.2-2000A是根据Q/ZX 04.100.2-2000《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修订的,与原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a) 4.2.2增加“PCB厚度,指的是其标称厚度(即基材和铜箔的厚度)”、“4.0mm”、以及“0.5mm和1.5mm板厚的PCB用于带金手指板的设计”;

b) 4.2.3增加“18μm”铜箔厚尺寸;

c) 4.2.8.2修改为“4.2.8.2 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数量和位置版级光学基准符号一定要设计成3个,元件级定位基准符号设计两个即可。中心离边5mm以上即可,如图3所示。”

d) 4.2.8.3增加“同一板上的光学┄┄保护圈”;

e) 4.4.1例1和例2中“拼板块数以拼板后拼板长边≤250为宜”改为“拼板块数以拼板后尺寸符合4.2.1规定为宜”

f) 5.2.5增加“对BGA器件下的导通孔用绿油作塞孔处理”;

g)7.2表6中“线-板边缘”一栏内容做部分修改。

h)8增加“b)金手指阻焊膜开窗┄┄≥0.5mm(20mil)”;

i)10.2增加“表8规定的字符大小为原则性规定,设计时应以成品板的实际效果为准”;

j)附录A增加“最小槽宽≥1.0mm(40mil)”;

k)增加“附录B”;

l)增加“附录C”。

Q/ZX 04.100.2-2002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04.100.2–2001

第二次修订记录如下:

Q/ZX 04.100.2–2000是根据Q/ZX 04.030-1999A《印制电路板设计工艺性要求》修订的,与原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a)将Q/ZX 04.028–1999中有关工艺方面的要求全部合并进来,并对部分条目进行了重新编排;

b)增加了拼版的示例;

c)标准的名称作了相应的修改。

Q/ZX 04.100.2–2000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04.030–1999A。

第一次修订记录如下:

Q/ZX 04.030–1999A是由Q/ZX 04.030-1999修订而成,改动部分为5.2.3.3条,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a)Q/ZX 04.030-1999中“轴向引线的电阻器等两引线元件最好平行于PCB传送方向布置”改为“轴向引线的电阻器等两引线元件最好垂直于PCB传送方向布置”;

b)强调应避免斜向布局;

c)修改了图14并明确图14为正确的布局。

Q/ZX 04.100.2 - 2002

使用说明

为方便设计者和工艺评审人员掌握本标准的内容,编者根据条目的性质和重要性,对本标准条目的执行要求进行了标注。

1 对“知识性、解释性”的条目,如“6.1 PCB制造基本工艺及目前的制造水平”,在条目后标注有“*”。这些条目的内容,是作为一个PCB设计师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它们有助于设计者较深的了解有关条目规定的深层含意。

2 对“原则性规定”的条目,如“11.

3 焊盘与线路的连接”,基本上要靠设计者根据具体的PCB灵活掌握,要求设计者尽量做到,但不作为强制执行的条目。在此类条目后标注有“**”。

3 对“必须要做到”和“人为规定”的条目,如“6.5 传送边”,在条目后标注有“***”,这些条目规定的要求必须做到。

4 如果对一级目录的条目执行要求作了标注,则其下级目录中各条目的执行要求都与其上级目录条目的执行要求一样,标准中不在一一标注;如果一级目录下各二级目录的条目执行要求不一样,就从二级目录开始进行标注,其二级目录以下各级目录均按此要求执行;依次类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PCB )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工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PCB 设计。 2 引用标准***

下面引用的企业标准,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IPC-SM-782 Surface Mount Design and Land Pattern Standard Q/ZX 04.100.3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生产可测性要求 Q/ZX 04.100.4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元器件封装基本要求 Q/ZX 04.100.5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SMD 元器件封装尺寸要求

Q/ZX 04.100.6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插件及连接器元器件封装尺寸要求 3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 印制电路 Printed Circuit

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的印制元件或印制线路以及两者结合的导电图形。 3.2 印制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缩写为:PCB)

印制电路或印制线路成品板的通称,简称印制板。它包括刚性、挠性和刚挠结合的单面、双面和多层印制板。

3.3 覆铜箔层压板 Metal Clad Laminate

在一面或两面覆有铜箔的层压板,用于制造印制板,简称覆铜箔板。 3.4 裸铜覆阻焊工艺 Solder Mask on Bare Copper (缩写为:SMOBC )

在全部是铜导线(包括孔)的印制板上选择性地涂覆阻焊剂后进行焊料整平或其他处理的工艺。

3.5 A 面 A Side

安装有数量较多或较复杂器件的封装互联结构面(Packaging and Interconnecting Structure ),在IPC 标准中称为主面(Primary Side ),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称为A 面(对应EDA 软件的TOP 面)。

对后背板而言,插入单板的那一面,称为A 面; 对插件板而言,元件面就是A 面;

对SMT 板而言,贴有较多IC 或较大元件的那一面,称为A 面; 3.6 B 面 B Side

与A 面相对的互联结构面。在IPC 标准中称为辅面(Secondary Side ),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称为B 面(对应EDA 软件的BOTTOM 面)。

对插件板而言,就是焊接面。

Q/ZX 04.100.2 –2002

代替 Q/ZX 04.100.2 –2001

3.7波峰焊

将熔化的软钎焊料,经过机械泵或电磁泵喷流成焊料波峰,使预先装有电子元器件的PCB 通过焊料波峰,实现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PCB焊盘之间机械和电气连接的一种软钎焊工艺。

3.8再流焊

通过熔化预先分配到PCB焊盘上的膏状软钎焊料,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PCB焊盘之间机械和电气连接的一种软钎焊工艺。

3.9SMD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表面组装元器件或表面贴片元器件。指焊接端子或引线制作在同一平面内,并适合于表面组装的电子元器件。

3.10THC Through Hole Components

通孔插装元器件。指适合于插装的电子元器件。

3.11SOT Small Outline Transistor

小外形晶体管。指采用小外形封装结构的表面组装晶体管。

3.12SOP Small Outline Package

小外形封装。指两侧具有翼形或J形引线的一种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封装形式。

注:在96版的IPC标准中细分为SOIC、SSOIC、SOPIC、TSOP和SOJ。引线中心距有0.3mm、0.4mm、0.5mm、0.63mm、0.8mm、1.27mm。

3.13PLCC 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s

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指四边具有J形引线,采用塑料封装的表面组装集成电路。外形有正方形和矩形两种形式,典型引线中心距为1.27 mm。

3.14QFP Quad Flat Package

四边扁平封装器件。指四边具有翼形短引线,采用塑料封装的薄形表面组装集成电路。

在96版的IPC标准中细分为PQFP、SQFP、CQFP。引线中心距有0.3 mm,0.4 mm,0.5 mm,0.63 mm,0.8 mm,1.27 mm。

3.15BGA Ball Grid Array

球栅阵列封装器件。指在元件底部以矩阵方式布置的焊锡球为引出端的面阵式封装集成电路。目前有塑封BGA(P-BGA)和陶瓷封装BGA(C-BGA)两种。焊锡球中心距有1.5 mm,1.27 mm,1 mm,0.8 mm,0.65mm,0.5mm,0.4mm。

3.16 Chip

片式元件。本标准特指片式电阻器、片式电容器(不包括立式贴片电解电容)、片式电感器等两引脚的表面组装元件。

3.17光学定位基准符号 Fiducial

PCB上用于定位的图形识别符号。丝印机、贴片机要靠它进行定位,没有它,无法进行生产。

3.18金属化孔 Plated Through Hole

孔壁沉积有金属层的孔。主要用于层间导电图形的电气连接。

3.19连接盘 Land

是导电图形的一部分,可用来连接和焊接元器件。用来焊接元器件时又叫焊盘。

3.20导通孔 Via Hole

用于导线转接的金属化孔。也叫中继孔、过孔。

3.21元件孔 Component Hole

用于把元件引线(包括导线、插针等)电气连接到PCB上的孔,连接方式有焊接和压接。

4PCB工艺设计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PCB的工艺设计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所设计的PCB能否高效率、低成本地制造出来。新一代的SMT装联工艺,由于其复杂性,要求设计者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制造的问题。因为一旦设计完成后再进行修改势必延长转产时间、增加开发成本。即使改SMT元件一个焊盘的位置也要进行重新布线、重新制作PCB加工菲林和焊膏印刷钢板,硬成本至少要两万元以上。对模拟电路就更加困难,甚至要重新进行设计、调试。但是,如果不进行修改,批量生产造成的损失就会更大,所付出的代价将是前一阶段修改成本的数十倍以上。因此,设计者必须从设计工作开始起就重视工艺问题,问题越早解决对公司也越有利。

工艺性设计要考虑:

a)自动化生产所需的传送边、定位孔、光学定位符号;

b)与生产效率有关的拼板;

c)与焊接合格率有关的元件封装选型、基板材质选择、组装方式、元件布局、焊盘设计、阻焊层设计;

d)与检查、维修、测试有关的元件间距、测试焊盘设计;

e)与PCB制造有关的导通孔和元件孔径设计、焊盘环宽设计、隔离环宽设计、线宽和线距设计;

f)与装配、调试、接线有关的丝印或腐蚀字符;

g)与压接、焊接、螺装、铆接工艺有关的孔径、安装空间。

5印制板基板*

5.1常用基板性能

根据公司产品的特点,一般推荐采用FR-4基板。表1列出了几种常用基板材料,供需要时参考。

表1 常用基板性能

5.2PCB厚度*

PCB厚度,指的是其标称厚度(即绝缘层加铜箔的厚度)。

推荐采用的PCB厚度:0.5 mm,0.7mm,0.8 mm,1 mm,1.5 mm,1.6 mm,(1.8 mm),2 mm,2.4 mm,(3.0mm),3.2 mm,4.0mm,6.4 mm。

0.7mm和1.5mm板厚的PCB用于带金手指双面板的设计。

PCB厚度的选取应该根据板尺寸大小和所安装元件的重量选取。

注:其中1.8 mm、3.0mm为非标准尺寸,尽可能少用。

5.3铜箔厚度*

PCB铜箔厚度指成品厚度,图纸上应该明确标注为成品厚度(Finished Conductor Thickness)。

工艺上要注意的是铜箔厚度要与设计的线宽/线距相匹配,表2列出了基铜厚度(底铜厚度)可蚀刻的最小线宽和线间距,供选择时参考。

表2 PCB铜箔的选择

5.4 PCB制造技术要求*

PCB制造技术要求一般标注在钻孔图上,主要有以下项目(根据需要取舍):

a)基板材质、厚度及公差

b)铜箔厚度

注:铜箔厚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导体的载流量和允许的工作温度,可参考IPC-D-275第3.5条中的经验曲线确定。

c)焊盘表面处理

注:一般有以下几种:

1)一般采用喷锡铅合金工艺,锡层表面应该平整无露铜。只要确保6个月内可焊性良好就可以。

2)如果PCB上有细间距器件(如0.5mm间距的BGA),或板厚≤0.8mm,可以考虑化学(无电)镍金(Ep.Ni2.Au0.05)。还有一种有机涂覆工艺(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 简称OSP),由于还存在可焊期短、发粘和不耐焊等问题,暂时不宜选用。

3)对板上有裸芯片(需要热压焊或超声焊,俗称Bonding)或有按键(如手机板)的板,就一定要采用化学镀镍/金工艺(Et.Ni5.Au0.1)。有的厂家也采用整板镀金工艺(Ep.Ni5.Au0.05)处理。前者表面更平整,镀层厚度更均匀、更耐焊,而后者便宜、亮度好。

从成本上讲,化学镀镍/金工艺(Et.Ni5.Au0.1)比喷锡贵,而整板镀金工艺则比喷锡便宜。

4)对印制插头,一般镀硬金,即纯度为99.5%-99.7%含镍、钴的金合金。一般厚度为0.5~0.7μm,标注为:Ep.Ni5.Au0.5。

镀层厚度根据插拔次数确定,一般 0.5μm厚度可经受500次插拔,1μm厚度可经受1000次插拔。

d)阻焊剂

注:按公司协议执行。

e)丝印字符

注:要求对一般涂敷绿色阻焊剂的板,采用白色永久性绝缘油墨;对全板喷锡板,建议采用黄色永久

性绝缘油墨,以便看清字符。

f)成品板翘曲度

注:请参照Q/ZX 12.201.1中的 6.1.4.1的“表7 印制板的翘曲度”的要求。

g)成品板厚度公差

注:公司规定板厚<0.8mm,±0.08mm;板厚≥0.8mm,±10%。

h)成品板离子污染度

注:公司规定按照IPC-TM-650的2.3.25和2.3.26方法进行离子污染物试验,试验时用于清洗试样的溶剂的电阻率不小于2x106欧姆/厘米,或相等于≤1.56μg/cm2的NaCI含量。

6 PCB设计基本工艺要求

6.1 PCB制造基本工艺及目前的制造水平*

PCB设计最好不要超越目前厂家批量生产时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否则无法加工或成本过高。

6.1.1层压多层板工艺

层压多层板工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层板制造技术,它是用减成法制作电路层,通过层压—机械钻孔—化学沉铜—镀铜等工艺使各层电路实现互连,最后涂敷阻焊剂、喷锡、丝印字符完成多层PCB的制造。目前国内主要厂家的工艺水平如表3所列。

表3 层压多层板国内制造水平

6.1.2BUM(积层法多层板)工艺*

BUM板(Build-up multilayer PCB),是以传统工艺制造刚性核心内层,并在一面或双面再积层上更高密度互连的一层或两层,最多为四层,见图1所示。BUM板的最大特点是其积层很薄、线宽线间距和导通孔径很小、互连密度很高,因而可用于芯片级高密度封装,设计准则见表4。

对于1+C+1,我公司认证的几家公司均可量产。2 + C + 2 则不能量产,设计此类型

表4 BUM板设计准则单位:μm

6.2 尺寸范围*

从生产角度考虑,理想的尺寸范围是“宽(200 mm ~250 mm )×长(250 mm ~350 mm )”。

对PCB 长边尺寸小于125mm 、或短边小于100mm 的PCB ,采用拼板的方式,使之转换为符合生产要求的理想尺寸,以便插件和焊接。 6.3 外形***

a )对波峰焊,PCB 的外形必须是矩形的(四角为R=1 mm ~2 mm 圆角更好,但不做严格要求)。偏离这种形状会引起PCB 传送不稳、插件时翻板和波峰焊时熔融焊料汲起等问题。因此,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工艺拼板的方式将不规则形状的PCB 转换为矩形形状,特别是角部缺口一定要补齐,如图2(a )所示,否则要专门为此设计工装。

b )对纯SMT 板,允许有缺口,但缺口尺寸须小于所在边长度的1/3,应该确保PCB 在链条上传送平稳,如图2(b )所示。

(a )工艺拼板示意图 (b )允许缺口尺寸 图2 PCB 外形

c )对于金手指的设计要求见图3所示,除了插入边按要求设计倒角外,插板两侧边也应该设计(1~1.5)×45o

的倒角或

R1~R1.5的圆角,以利于插入。

图3 金手指倒角的设计

6.4 传送方向的选择

**

从减少焊接时PCB 的变形,对不作拼版的PCB ,一般将其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对于拼版也应将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对于短边与长边之比大于80%的PCB ,可以用短边传送。

6.5 传送边***

作为PCB 的传送边的两边应分别留出≥3.5mm (138mil )的宽度,传送边正反面在离边3.5 mm (138 mil )的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元器件或焊点;能否布线视PCB 的安装方式而定,导槽安装的PCB 一般经常插拔不要布线,其他方式安装的PCB 可以布线。

6.6 光学定位符号(又称MARK 点)*** 6.6.1 要布设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场合

a )在有贴片元器件的PCB 面上,必须在板的四角部位选设3个光学定位基准符号,以对PCB 整板定位。 对于拼版,每块小板上对角处至少有两个。

b )引线中心距≤0.5 mm (20 mil )的QFP 以及中心距≤0.8 mm (31 mil )的BGA 等器件,应在通过该元件中心点对角线附近的对角设置光学定位基准符号,以便对其精确定位。

如果上述几个器件比较靠近(<100mm),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其对角位置设计两个光学定位基准符号。

c )如果是双面都有贴装元器件,则每一面都应该有光学定位基准符号。 6.6.2 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位置

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中心应离边5mm 以上,如图4所示。 6.6.3 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尺寸及设计要求

光学定位基准符号设计成Ф1 mm (40 mil )的圆形图形,一般为PCB 上覆铜箔腐蚀图形。考虑到材料颜色与环境的反差,留出比光学定位基准符号大1 mm (40 mil )的无阻焊区,也不允许有任何字符,见图5。

同一板上的光学定位基准符号其内层背景要相同,即三个基准符号下有无铜箔应一致。

周围10mm 无布线的孤立光学定位符号应设计一个内径为3mm 环宽1mm 的保护圈。 特别注意,光学定位基准符号必须赋予坐标值(当作元件设计),不允许在PCB 设计完后以一个符号的形式加上去。

图4 光学定位基准符号的应用 图5 光学定位基准符号设计要求

6.7 定位孔***

每一块PCB 应在其角部位置设计至少三个定位孔,以便在线测试和PCB 本身加工时进行定位。关于定位孔位置及尺寸要求,详见Q/ZX 04.100.3。

如果作拼板,可以把拼板也看作一块PCB ,整个拼板只要有三个定位孔即可。 6.8 挡条边*

对需要进行波峰焊的宽度超过200 mm (784 mil )的板,除与用户板类似的装有欧式插座的板外,一般非送边也应该留出≥3.5mm(138mil)宽度的边;在B 面(焊接面)上,距挡条边8mm 范围内不能有元件或焊点,以便装挡条。

如果元器件较多,安装面积不够,可以将元器件安装到边,但必须另加上工艺挡条边(通过拼板方式)。

6.9 孔金属化问题*

定位孔、非接地安装孔,一般均应设计成非金属化孔。

7拼板设计*

拼板设计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拼;二是连接方式。

7.1拼板的布局

拼板设计首先考虑是小板如何摆放,拼成较大的板,考虑如何拼最省材料、最有利于提高拼板后的PCB刚度以及更有利于生产分板。关于拼板尺寸,建议以拼板后最终尺寸接近理想的尺寸(见6.2)为拼板设计的依据,过大,焊接时容易变形。以下几例仅供参考。

例1:PCB板长边≥125mm,可以按图7模式拼板。拼板块数以拼板后尺寸符合6.2规定为宜。这种拼法刚度较好,利于波峰焊。图7(a)为典型的拼板,图7(b)适合于子板分离后

图7 拼板图

例2:PCB板长边<125 mm,可以按图8模式拼板。拼板块数以拼板后拼板长边尺寸符合6.2规定为宜。采用这种拼法时要注意拼板的刚度,图8(a)为典型的V形槽分离方式拼板,设计有三条与PCB传送方向垂直的工艺边并双面留有敷铜箔,目的是加强刚度。图8(b)适合于子板分离后要求圆角的情况,设计时要考虑与PCB传送方向平行的分离边的连接刚度。

(a) V形槽分离方式 (b)长槽孔加小圆孔分离方式

图8 拼板图

例3:异形板的拼板,要注意子板与子板间的连接,尽量使每一步分离的连接处处在一条线上,见图9所示。

图9 拼板图

7.2拼板的连接方式

拼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双面对刻V形槽、长槽孔加小圆孔(俗称邮票孔)、V形槽加长槽孔三种,视PCB的外形而定。

7.2.1双面对刻V形槽的拼板方式

V形槽适合于分离边为一直线的PCB,如外形为矩形的PCB。目前SMT板应用较多,特点是分离后边缘整齐,加工成本低,建议优先选用。V形槽的设计要求如图10所示开V型槽后,剩余的厚度X应为(1/4~1/3)板厚L,但最小厚度X须≥0.4mm。对承重较重的板子可取上限,对承重较轻的板子可取下限。

V型槽上下两侧切口的错位S应小于0.1mm。

由于最小有效厚度的限制,对厚度小于1.2mm的板,不宜采用V槽拼板方式。

图10 V形槽的设计

7.2.2长槽孔加圆孔的拼板方式

a)长槽孔加小圆孔的拼板方式,也称邮票孔方式。适合于各种外形的子板的拼板。由于分离后边缘部整齐,对采用导槽固定的PCB一般尽量不要采用。

b)长槽孔加小圆孔的设计要求:长槽宽一般为1.6 mm~3.0 mm,槽长25 mm~80 mm,槽与槽之间的连接桥一般为 5 mm~7 mm,并布设几个小圆孔,孔径Ф0.8mm ~1 mm,孔中心距为孔径加0.4 mm~0.5 mm,板厚取较小值,板薄取较大的值,图11为一典型值。分割槽长度的设计视PCB传送方向、组装工艺和PCB大小而定,孔越小,边越整齐。

图11 孔-槽分离边

7.3 连接桥的设计

连接桥的设计主要考虑:拼版分离厚边缘是否整齐;分离是否方便;生产时刚度是否足够。拼板分离后为了使其边缘整齐,一般将分离孔中心设计在子版的边线上或稍内处,见图12所示。

图12 连接桥位置的设计

8 元件的选用原则*

a) 为了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档次,在市场可提供稳定供货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表面贴装元器件(SMD/SMC )。实际上,包括各种连接器在内的大多数种类的元件都有表面贴装型的,对有些板完全可以全表面贴装化。

b) 为了简化工序,对连接器类的机电元件,元件体的固定(或加强)方式尽可能选用压接安装的结构,其次选焊接型、铆接型的连接器,这些都选不到再考虑选用螺装型的,如图13所示,以便高效率装配。

c)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第七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为印制板,是安装电子元器件的载体,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应用广泛。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工作主要分为原理图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两部分。在掌握了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后,可以进入印制电路板设计,学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完成印制电路板设计,需要设计者了解电路工作原理,清楚所使用的元器件实物,了解PCB板的基本设计规范,才能设计出适用的电路板。 第一节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础知识 1. 印制电路板的类型 一般来说,印制电路板材料是由基板和铜箔两部分组成的。基板可以分无机类基板和有机类基板两类。无机类基板有陶瓷板或瓷釉包覆钢基板,有机类基板采用玻璃纤维布、纤维纸等增强材料浸以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等树脂黏合而成。铜箔经高温、高压敷在基板上,铜箔纯度大于99.8%,厚度约在18~105μm。 印制电路是在印制电路板材料上采用印刷法制成的导电电路图形,包括印制线路和印刷元件(采用印刷法在基材上制成的电路元件,如电容器、电感器等)。 根据印制电路的不同,可以将印制电路板分成单面印制板、双面印制板、多层印制板和性印制板。 (1)单面印制板仅在一面上有印制电路,设计较为简单,便于手工制作,适合复杂度和布线密度较低的电路使用,在电子设计竞赛中使用较多。 (2)双层印制板在印制板正反两面都有导电图形,用金属化孔或者金属导线使两面的导电图形连接起来。与单面印制板相比,双面印制板的设计更加复杂,布线密度也更高。在电于设计竞赛中,也可以手工制作。 (3)多层印制板是指由三层或三层以上导电图形构成的印制电路板,导体图形之间由绝缘层隔开,相互绝缘的各导电图形之间通过金属化孔实现导电连接。多层印制电路板可实现在单位面积上更复杂的导电连接,并大大提升了电子元器件装配和布线密度,叠层导电通路缩短了信号的传输距离,减小了元器件的焊接点,有效地降低了故障率,在各导电图形之间可以加入屏蔽层,有效地减小信号的干扰,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多层印制板的制作需要专业厂商。 (4)软性印制板也称为柔性印制板或挠性印制板,是采用软性基材制成的印制电路板。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可以折叠、卷缩和弯曲,常用于连接不同平面间的电路或

PCB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doc 20页)完美版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一、适用范围 该设计规范适用于常用的各种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对于特殊要求的,尤其射频和特殊模拟电路设计的需量行考虑。 应用设计软件为Protel99SE。也适用于DXP Design软件或其他设计软件。二、参考标准 GB 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Q/DKBA—Y004—1999 华为公司内部印制电路板CAD工艺设计规范 三、专业术语 1.PCB(Print circuit Board): 印制电路板 2.原理图(SCH图):电路原理图,用来设计绘制,表达硬件电路之间各种 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3.网络表(NetList表):由原理图自动生成的,用来表达器件电气连接的关 系文件。 四、规范目的 1.规范规定了公司PCB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为后续PCB设计提供了设 计参考依据。 2.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减小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电路 设计的稳定性。 3.提高了PCB设计的管理系统性,增加了设计的可读性,以及后续维护的 便捷性。 4.公司正在整体系统设计变革中,后续需要自主研发大量电路板,合理的 PCB设计流程和规范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SCH图设计 5.1 命名工作 命名工作按照下表进行统一命名,以方便后续设计文档构成和网络表的生成。有些特殊器件,没有归类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英文首字母作为统一命名。 表1 元器件命名表 按键,命名为U100,在Lib Ref中描述为KEY。这样使得整个原理图更加清晰,功能明确。 5.2 封装确定 元器件封装选择的宗旨是

1. 常用性。选择常用封装类型,不要选择同一款不常用封装类型,方便元器件购买,价格也较有优势。 2. 确定性。封装的确定应该根据原理图上所标示的封装尺寸检查确认,最好是购买实物后确认封装。 3. 需要性。封装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总体来说,贴片器件占空间小,但是价格贵,制板相同面积成本高,某些场合下不适用。直插器件可靠性高,焊接方便,但所占空间大,高性能的MCU已经逐步没有了直插封装。实际设计应该根据使用环境需求选择器件。如下几个例子说明情况: a. 电阻贴片和直插的选择 选择直插和贴片电阻主要从精度和功率方面考虑。直插电阻一般精度较高,可以选择0.1%甚至更高的精度,功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常见直插电阻的功率为1/4W。一般在模拟回路采用直插封装,能够更好的保证精度。(特殊情况下也可选择贴片,但须考虑成本问题) 贴片电阻精度一般常见的为5%。功率为1/10W。基本用在数字电路。成本比直插高,但是占空间小。 b. BGA封装的问题 是否选择BGA封装的元器件,主要考虑实际的需求。BGA的特点是占空间小,管脚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受电磁干扰程度小。但是由于管脚密闭,对于管脚的调试不方便。同时由于BGA的环形管脚排布,使得BGA封装的元器件对于电路板设计有更高要求,一般至少需要4层以上。BGA越复杂,板的层数要求越高,设计成本越高。 c. 电源芯片的封装问题 一般的数字电路常用的稳压器芯片如AS1117-3.3/1.2等。选择封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其三个管脚的定义是否与设计相同。确定电源芯片的封装定义。

研制阶段可靠性试验要求

Q / 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 Q/ZX 23.007 - 1999 研制阶段可靠性试验要求 1999-10-12 发布 1999-11-15 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Q/ZX 23.007 - 1999 前言 为了规范可靠性试验,特编写本管理标准。 本标准由Q/ZX 23.007–1998A修订而成, 主要补充完善部分试验条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23.007–1998A。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 本标准起草人:赵黎。 本标准于1998年7月首次发布,于1998年9月第一次修订,于1999年10月第二次修订。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研制阶段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方案的确定,试验程序及评审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工程研制阶段的所有产品。 2 引用标准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 总要求 GB/T 5080.2-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 试验周期设计导则 GB/T 13426-1992 数字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JB 150-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GJB 450-1988 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 GJB 899-1990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Q/ZX 23.011-1999 电子通讯设备电磁兼容试验指南 3 可靠性试验程序 3.1 制订《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案》,《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案》内容包括在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中。 3.2 进行可靠性试验。 3.3 可靠性试验评审。 4 制订可靠性试验计划 4.1 受试产品的数量及说明 4.1.1 说明产品的技术状态: a ) 新研制产品; b ) 重大改进、改型产品。 4.1.2 受试改进、改型产品的原型是否做过可靠性试验,结果如何? 4.1.3 受试产品的数量。 4.2 确定试验时间及进度 试验时间应提前确定以保证试验安排和调度, 其中试验的进度根据试验方案确定。 4.3 试验场所的选取 参照GJB 899,确定公司产品可靠性试验场所的选择顺序为: 4.3.1 选择公司的实验设备。试验时,有事业部可靠性工程师监督。 4.3.2 在公司没有条件或需获取证书时,选择国家权威机关试验场所。 4.4 环境条件 可靠性试验可采用实际的、模拟的或加速的条件。 4.4.1 环境应力 a ) 温度应力:温度极值存储或工作时间不得小于20min ,温变率建议为5℃/min 以上; b ) 振动应力: 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频率域和振动持续时间的选择可参照有关邮电部Q/ZX 23.007 – 1999 代替 Q/ZX 23.007 – 1998A

硬件电路板设计规范

硬件电路板设计规范(总3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0目录 0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标准或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2PCB设计任务的受理和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设计任务的受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规范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术语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板材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元件库制作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元件库管理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封装库管理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绘制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设计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网络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PCB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局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布局具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线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线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丝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测试性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成板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设计要求

可靠性设计要求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靠性设计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工作。 2引用标准 IEC60300-2-1992 可靠性管理第2部分可靠性程序元素和任务 GB6993-86 系统和设备研制生产中的可靠性程序 GJB 450-88 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 GJB 451-90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JB 437-- 88 军用软件开发规范 GB 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3名词术语 3.1可靠性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2可信性dependability 产品在任一时刻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是一个集合性术语,用来表示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在不引起混淆和不需要区别的条件下,与可靠性等同使用。 3.3测试性testability 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的一种设计特性。 3.4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3.5可靠性要求(目标) 产品可靠性的高低是由一系列指标来描述的,包括MTBF值、环境应力范围、EMC应力范围等等。这一系列指标就是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或产品的可靠性目标。 3.6可靠性(设计)方案 为实现产品可靠性目标而制定的技术路径和方法。 3.7可靠性(设计)报告 为实现产品可靠性目标而实施的技术路径和方法。 3.8可靠性设计 从制定可靠性目标到提供可靠性(设计)报告的全过程。 3.9工作项目

pcb印制板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pcb印制板设计规范 篇一:pcb工艺设计规范 规范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规定pcb工艺设计的相关参数,使得pcb的设计满足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安规、e(pcb 印制板设计规范)mc、emi等的技术规范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构建产品的工艺、技术、质量、成本优势。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电了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运用于但不限于pcb的设计、pcb投板工艺审查、单板工艺审查等活动。 本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 导通孔(via):一种用于内层连接的金属化孔,但其中并不用于插入元件引线或其它增强材料。 盲孔(blindvia):从印制板内仅延展到一个表层的导通孔。埋孔(buriedvia):未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一种导通孔。 过孔(throughvia):从印制板的一个表层延展到另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元件孔(componenthole):用于元件端子固定于印制板及导电图形电气联接的孔。standoff:表面贴器件的本体底部到引脚底部的垂直距离。 板材,应在文件中注明厚度公差。 机密 20xx-7-9页1页 5.2热设计要求 5.2.1高热器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 5.2.4温度敏感器械件应考虑远离热源 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的热源,一般要求: 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器件的温升在降额范围内。 为了保证透锡良好,在大面积铜箔上的元件的焊盘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对于需过5a以上大电流的焊盘不能采用隔热焊盘,如图所示: 焊盘两端走线均匀 或热容量相当 焊盘与铜箔间以”米”字或”十”字形连接 5.2.6过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的散热对称性 为了避免器件过回流焊后出现偏位、立碑现象,地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应保证散热对称

研发工艺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 研发工艺流程 一、立项 主要参与人:公司领导 主要工作内容:根据公司战略和市场情况确定立项依据,发布任务书,对项目进行编号,根据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分为A(重要)、B(一般)、C(临时)三级,进行各自编号,编号格式:类别(1位)-年度(4位)-序列号(3位) 如:A-2015-001;B-2015-009;C-2015-053 二、调研(5-10) 主要参与人:课题负责人 主要工作内容: 1、市场情况调研 2、生产工艺调研 三、实施方案(实验方案)(5-10) 主要参与人:课题负责人 主要工作内容: 1、根据调研情况,选择或设计拟采用的合成工艺 2、提出参与研究人员(包括分析人员)名单,排出实验计划表和预计完成日期 3、提出原材料采购计划 四、方案审核 主要参与人:公司领导 主要工作内容: 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核,不完善部分提出修改意见,确定实验方案是否实行、何时实行 五、方案实施(40) 主要参与人:课题负责人 主要工作内容: 1、有关部门采购原材料 2、实验人员按审核通过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3、根据研究进程和出现的问题对试验方案进行微调。 4、重大工艺方案调整需要上报,经审批通过后方能实施。

5、设计分析方法的建立需要与提前分析协商沟通 六、实验总结(30) 主要参与人:课题负责人 主要工作内容: 1、按研发部规定的实验总结撰写规定进行撰写 2、根据研究成果,确定原料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 3、确定各中间体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 4、确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 5、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确定产品的技经指标 七、实验验证(10)(验证不通过一票否决) 主要参与人:课题负责人 主要工作内容: 实验验证人员按照实验总结进行三批以上的工艺验证,产品质量和收率达到总结的水平八、中试放大(10-30)(根据课题性质,强调成果转换,如果不能通过生产也没有意义)主要参与人:课题负责人 主要工作内容: 1、书写中试总结 2、起草生产工艺规程,技术部审核,车间提出建议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规范

目录 1印制线路板(PCB)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印制线路板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印制线路板基本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印制线路板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原理图入口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原理图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4结构图入口条件(游)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结构图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电路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从安规角度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布局设计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各类电路距离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其他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7规则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规则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基本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特殊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电源、地信号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时钟信号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差分线的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等长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最大过孔数目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9拓扑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0其他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8安规、EM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PCB板接口电源的EMC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板内模拟电源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关键芯片的电源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普通电路布局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接口电路的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时钟电路的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7其他特殊电路的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8其他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9DFX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空焊盘(DUMMY PAD)................................................................................................................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0402阻容器件的应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孔(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1.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研发设计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工艺设计 1.2简介 本规范从PCB外形,材料叠层,基准点,器件布局,走线,孔,阻焊,表面处理方式,丝印设计等多方面,从DFM角度定义了PCB的相关工艺设计参数。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面是引用到的企业标准,以行业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3 术语和定义 细间距器件:pitch≤0.65mm异型引脚器件以及pitch≤0.8mm的面阵列器件。 Stand off:器件安装在PCB板上后,本体底部与PCB表面的距离。 PCB表面处理方式缩写: 热风整平(HASL喷锡板):Hot Air Solder Leveling 化学镍金(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 有机可焊性保护涂层(OSP):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 说明:本规范没有定义的术语和定义请参考《印刷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IEC60194)4. 拼板和辅助边连接设计 4.1 V-CUT连接 [1]当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的PCB可用此种连接。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2]V-CUT设计要求的PCB推荐的板厚≤3.0mm。 [3]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PCB,V-CUT线两面(TOP和BOTTOM面)要求各保留不小于 1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图1 :V-CUT自动分板PCB禁布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动分板机刀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离板边禁布区5mm的范围内,不允许布局器件高度高于25mm的器件。 采用V-CUT设计时以上两条需要综合考虑,以条件苛刻者为准。保证在V-CUT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元器件,且分板自如。 此时需考虑到V-CUT的边缘到线路(或PAD)边缘的安全距离“S”,以防止线路损伤或铜,一般要求S≥0.3mm。如图4所示。

华为PCB设计规范

~~ Q/DKBA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KBA-Y004-1999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VER 1.0 0707

1999-07-30发布 1999-08-30实施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等标准编制而成。 本标准于1998年07 月30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CAD研究部、硬件工程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多明韩朝伦胡庆虎龚良忠张珂梅泽良本标准批准人:周代琪 0707

Q/DKBA-Y004-1999 目录 目录 1. 1 适用范围 4 2. 2 引用标准 4 3. 3 术语 4 4. 4 目的 2 .1 4.1 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2 .2 4.2 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2 5. 5 设计任务受理 2 .3 5.1 PCB设计申请流程 2 .4 5.2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2 6. 6 设计过程 2 .5 6.1 创建网络表 2 .6 6.2 布局 3 .7 6.3 设置布线约束条件 4 .8 6.4 布线前仿真(布局评估,待扩充)8 .9 6.5 布线8 .10 6.6 后仿真及设计优化(待补充)15 .11 6.7 工艺设计要求15 7. 7 设计评审15 .12 7.1 评审流程15 .13 7.2 自检项目15 附录1:传输线特性阻抗 附录2:PCB设计作业流程 3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 1999-08-30实施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KBA-Y004-1999 印制电路板(PCB )设计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公司CAD 设计的所有印制电路板(简称PCB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s1] GB 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Q/DKBA-Y001-19 99 印制电路板CAD 工艺设计规范 1. 术语 1..1 PCB (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1..2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 关系的图。 1..3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 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1..4 布局:PCB 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

研发设计管理办法

深圳市优软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设计管理办法 编号:BT004 C版 二级文件总页数:31 制作: 审核: 核准: 分发:物料部技术部品质部

研发设计管理办法 一、目的 1.0确保研发设计具有正确、完整的信息输入; 2.0确保开发设计的输出得到有效的管理,并完整、及时地传达到相关部门; 3.0确保研发设计的结果能得到有效的验证; 4.0确保研发设计的输出具有商业可行性和工艺可行性; 5.0使开发进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有效调整。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产品开发设计管理。 三、主要职责 1.0业务部 1.1负责提供产品开发的输入信息; 2.0开发工程师 2.1担任产品项目工程师,协调、推进产品研发进度; 2.2确定产品开发要求; 2.3开发设计; 2.4开模、试模 2.5组织试产; 2.6组织产品设计及试产评审。 3.0品质部 3.1负责开发设计的样品验证; 3.2负责开发产品的认证; 3.3负责对内和对外的封样管理; 3.4负责产品和物料的检验。 4.0物料部 4.1负责安排开发产品的试制。 5.0生产部 5.1负责产品试制,并反馈试制结果。 四、定义 1.0 设计输入 本文的设计输入指开发产品的设计要求,包括功能、结构、包装、安全和寿

命等。其主要载体为《开发任务书》。 2.0 设计输出 本文的设计输出指产品开发设计的产出,主要包括原理图、《物料规格书》、《物料清单》和样品等。 3.0 产品验证 本文的产品验证指品质部通过测试等手段对开发设计的产品确认是否达到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潜在预期的要求的品质判定行动。 4.0 产品评审 本文的产品评审指对开发设计的产品,对其商业可行性和工艺可行性的评价。 五、作业流程图 1.0确立开发任务 1.1 1.2 1.3 书》(如附件三)。 1.4 1.5 1.6如果开发任务书结合 品规格书》 2.0设计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议论学案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议论 一、例证法 证法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地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地特点主要是用典型地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地“摆事实”,就是例证法.事例可以多举,也可以少举,但应注意详略适当和排列顺序. 由于例证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一般性地结论地,所以,为使结论正确,有较强地说服力,列举地个别事实必须注意应该是真实地、典型地. [例文] 守住心灵地契约 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地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地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地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地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地身上看到了闪光地两个字——诚信.(极端诚信地例子,直点主题) 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地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地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地信念支撑地人地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地荆轲,难道他不留恋自己地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地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地忠诚和满怀对誓言地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地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地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地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地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地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地契约. (开篇一例讲对个人地守诺,紧跟两例由对国君诚信上升为对国家忠信.摆事实,讲道理,更见诚信之伟大) 这些都是古老地故事了,历史和时间或许把它们打磨得有些褪色了,市井地喧嚣与霓虹灯地艳影淹没了人性地光华,我们不得不为那些失落地品质扼腕叹息.(古今对比,赞古贬今,以古讽今,发人深思)(诗化语言过渡,自然地承上启下,忧愤溢于言表) 那些唱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地浮躁地人们,或许忘记了婚姻是一份幸福地契约,它是心灵地契约,只有用心守护,才能获得幸福地果实.(爱情为感情地升华,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那些想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地贪婪地人们,或许忘记了当初在党旗下旦旦地誓言,那是行为地约束,更是信仰地直白,一个连自己地信仰都可以抛弃地人,社会也会最终将他抛弃.(信仰为理想地升华,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一颗缺乏约束地心灵是空虚地,游离地,就如同失去家园地灵魂,失去根地大树,失去源头地江河,只能堕落,只能枯萎,只能干涸…… 一种来自灵魂地声音在呼喊:守住吧——心灵地契约:诚信! (三组比喻警醒众人;结尾大声疾呼诚信地回归,振聋发聩,收结全文) 二、正反对比地方法 通过事物之间地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地,或是错误地方法,就叫正反对比地论证方法. [例文]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地个体,在人生地选择题前,无可避免 1 / 4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cb设计

精心整理研发工艺设计规范(Pcb设计) 1.范围和简介 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研发设计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3术语和定义 细间距器件:pitch≤0.65mm异型引脚器件以及pitch≤0.8mm的面阵列器件。

Standoff:器件安装在PCB板上后,本体底部与PCB表面的距离。 PCB表面处理方式缩写: 热风整平(HASL喷锡板):HotAirSolderLeveling 化学镍金(ENIG):ElectrolessNickelandImmersionGold ( 4. [1] V-CUT [3] 小于 1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图1:V-CUT自动分板PCB禁布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动分板机刀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离板边禁布区5mm的范围内,不允许布局器件高度高于25mm的器件。 采用V-CUT设计时以上两条需要综合考虑,以条件苛刻者为准。保证在V-CUT的

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元器件,且分板自如。 此时需考虑到V-CUT的边缘到线路(或PAD)边缘的安全距离“S”,以防止线路损伤或铜,一般要求S≥0.3mm。如图4所示。 4.2邮票孔连接 [4] V-CUT [5] 5 4.3 [6]当 [7] [8]若PCB要经过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且单元板板宽尺寸>60.0mm,在垂直传送边的方向上拼版数量不应超过2。

[9]如果单元板尺寸很小时,在垂直传送边的方向拼版数量可以超过3,但垂直于单板传送方向的总宽度不能超过150.0mm,且需要在生产时增加辅助工装夹具以防止单板变形。 [10]同方向拼版 ●规则单元板 采用V-CUT拼版,如满足4.1的禁布要求,则允许拼版不加辅助边 ●不规则单元板 当PCB单元板的外形不规则或有器件超过板边时,可采用铣槽加V-CUT的方式。[11]中心对称拼版 ? ●中心对称拼版适用于两块形状较不规则的PCB,将不规则形状的一边相对放置中 间,使拼版后形状变为规则。 ●不规则形状的PCB对称,中间必须开铣槽才能分离两个单元板 ●如果拼版产生较大的变形时,可以考虑在拼版间加辅助块(用邮票孔连接) ? ●有金手指的插卡板,需将其对拼,将其金手指朝外,以方便镀金。

PCB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元器件封装库基本要求 2001-09-21 发布 2001-10-01实施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Q/ZX 04.100.4 - 2001 - 2001 Q/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设计标准)

Q/ZX 04.100.4 - 200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 术语 (1) 4 使用说明 (1) 5 焊盘的命名方法 (1) 6 SMD元器件封装库的命名方法 (3) 6.1 SMD分立元件的命名方法 (3) 6.2 SMD IC 的命名方法 (4) 7 插装元件的命名方法 (6) 7.1 无极性轴向引脚元件的命名方法 (6) 7.2 带极性电容的命名方法 (6) 7.3 无极性圆柱形元件的命名方法 (6) 7.4 二极管的命名方法 (7) 7.5 无极性偏置形引脚分立元件的命名方法 (7) 7.6 无极性径向引脚元件的命名方法 (8) 7.7 TO类元件的命名方法 (8) 7.8 可调电位器的命名方法 (8) 7.9 插装CLCC元件的命名方法 (8) 7.10 插装DIP的命名方法 (8) 7.11 PGA的命名方法 (9) 7.12 继电器的命名方法 (9) 7.13 单排封装元件的命名方法 (9) 7.14 变压器的命名方法 (10) 7.15 电源模块的命名方法 (10) 7.16 晶体和晶振的命名方法 (10) 7.17 光器件的命名方法 (10) 8 连接器的命名方法 (10) 8.1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命名方法 (10) 8.2 DIN欧式插座的命名方法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