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

【论文关键词】水泥;沥青;控制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水泥混凝土旧路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详细论述了旧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反射裂缝的防治、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选择、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选择。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cement concrete old road in detail to up add to spread a bituminous concrete technique and discussed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bituminous concrete of old cement concrete plank processing, glint crack to add to spread the choice,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of the bituminous concrete surface of the 1 F thickness control,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of the bituminous concrete surface in detail of choice.

【Key words】Cement; Asphalt; Control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许多早期建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了多种破损现象:结构承载能力不足、行车舒适性差、车速难以提高。在近年来县际和农村公路改建和扩建中,为节约工程投资,有效地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以改善其使用性能,但加铺的沥青混凝土常出现反射裂缝,进而导致面层的开裂和剥落,表面水下渗,造成路面损坏。为此,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需进一步分析研究,加强对其建设质量的控制。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一种特殊的路面结构,其应力、应变特性与一般的弹性层状体系有较大的差别,质量控制涉及到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处理、反射裂缝的防治、加铺层厚度控制、面层材料的选择、提高路面的抗渗性能等关健环节。

1. 旧水泥混凝土板处理

旧水泥混凝土板受温度变化影响大,而且旧路面板存在接缝和裂缝,并常常伴有错台、断板、啃边、沉陷、脱空等损坏现象。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适宜的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属柔性路面,面层的强度直接取决于基层的强度,基层强度不足将直接导致面层的破坏。纵观国内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对旧水泥路面板的处理。首先对其使用状况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对出现的路面病害、部分结构承载力不足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一般通过人工调查对旧水泥路的病害按段落桩号进行统计,采用探地雷达、弯沉仪对混凝土板的脱空和其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价。尤其在传荷能力较差的接缝处,板下脱空影响重大,必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治给予高度重视。其次针对不同种类的病害进行有效的处理。对边角破碎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先用切割机切除损坏部分,然后浇注同标号混凝土;对破损较浅、较窄的,可凿除5cm以上,然后用细石拌制的混凝土混合料填平;对发生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应首先考虑是路基质量出现问题,必须将整个板全部凿除,重新夯实路基及基层,浇注同标号混凝土;对于板块脱空、桥头沉陷、板的不均匀沉陷及弯沉较大的部位,应钻穿板块,然后用水泥浆高压灌注处理。

2. 反射裂缝的防治

反射裂缝是指下层混凝土板的接逢或裂缝,由于温度和湿度的不断变化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在加铺层的相应位置上产生裂缝。就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即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通常是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裂缝处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所致。竖向位移是接缝、裂缝两侧板面由于车辆荷载作用产生的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水平位移是由于温度或湿度变化引起的水泥混凝土板的胀缩产生的水平方向的位移。水泥混凝土板产生的水平位移,使沥青加铺层在接缝、裂缝处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出现开裂。在温度、湿度应力和车辆荷载的综合作用下,裂缝不断向上发展,反射到加铺层表面。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进行综合防治。

根据反射裂缝的机理,主要应从结构和材料两方面进行考虑。面层厚度应保证超过

10cm,可有效防止受拉疲劳产生的裂缝,还可以降低车辆荷载引起的剪应力。材料中适当增加沥青用量,减小混合料空隙率,可延缓裂缝的扩展。设计采用应力吸收层,可用APP改性沥青油毡、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混凝土的抵抗差动位移(剪切强度)的能力。APP改性沥青油毡贴在旧水泥混凝土板上,能减少地下水通过旧混凝土板间接缝进入加铺层而浸湿加铺结构层材料,防止无机结合料处治的粒料层强度降低,延缓沥青混凝土面层出现剥落和松散。APP改性沥青油毡铺设在旧水泥混凝土板与加铺层之间,能起到应力吸收夹层的作用,并将反射裂缝应力由垂直方向转为水平方向,起到了消散水平应变和传递竖向荷载的作用,增强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抗拉强度,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玻璃纤维格栅是国内外公认的可用于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技术措施。它具有高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特点,其功能就是增强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抗拉强度,改善铺装层的整体受力状态,减少永久变形,延迟疲劳破坏,防止和减少路面裂缝的产生。此外加强施工控制,保证在制备沥青混合料过程中不使沥青老化和加强碾压,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较高的密实度程度,都有助于减少反射裂缝。

3.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控制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由行车荷载和防止反射裂缝两个因素控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强度较高,其上铺筑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强度满足行车荷载需要,关健是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多年的研究表明,过厚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由于温度影响会产生裂缝。因此,设计厚度标准应与一般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一样,在满足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路面结构层厚度应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高温强度,沥青混凝土面层应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加铺层厚度首先要满足原路面纵向线型,同时为避免过多的破碎和替换混凝土板,考虑旧路局部地方下沉、部分板翘曲、旧路路面横坡度变化等情况,注意将调坡与路面现有承载力调查法相结合。旧路改造一般采用两层密实型沥青混凝土结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最小厚度为8~10cm比较理想,一层为最小厚度5cm的沥青混凝土整平层,一层为4cm左右的抗滑表层,实现与其他沥青路面一样,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构造深度和密实度等。

4. 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选择

原材料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所在,严格把好进场材料关对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产沥青混凝土所需材料为沥青、石料、填料。关键的材料沥青要选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高等级路面施工要求。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一个整体骨架作用来抵抗路面的变形,集料本身的强度特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集料的棱角性和集料的级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温稳定性和水稳性起决定

性作用。石料应结合当地的地材情况,根据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要求确定。要采用优质石料用先进的锤式破碎机生产。控制石料中的针片状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多会增加石料的表面积和沥青用量,也会降低混合料的抗形变能力。一般选破碎面较多、针片状颗粒较少的石料,并且必须达到洁净、无杂质、无风化,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矿粉要洁净、干燥、无杂质,亲水系数小于1.0,外观无团粒、结块。

5. 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渗性能

要保证路面结构的水稳定性和耐久性,预防水破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将路面抗渗性能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控制。粘附性有利于提高抗渗性。采用改性沥青、掺加抗剥落剂、在矿粉中掺加一定量的水泥,对抵抗剥离以提高沥青混合料水稳性都有明显效果。但要注意不同抗剥落剂与各种石料之间的匹配问题。当选用掺加水泥时,应注意确保施工实际掺加剂量的准确性。此外,要选择适当的级配范围,提高沥青用量及提高4.75~9.5mm规格集料的用量相应地都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渗性能。

6. 结束语

旧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公路的改建和扩建中大部分地区已普遍采用。虽然目前我国尚未有比较成熟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方法,对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板块未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对于特重交通路面结构设计的经验也很不足,但近年来国内许多科研、设计单位面对广大工程改造的迫切需要,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有益的、值得借鉴的经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同样厚度的沥青加铺层,采用不同的沥青材料、不同的结构层,其抗反射裂缝能力就不同。我们要对原有路面破损的成因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深层次的分析,为材料组成设计和结构组合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在加铺层施工中必须在试验指导下对整个生产进程实施科学的监测,参照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提、筛分和做马歇尔试验,指导拌和站对生产参数作相应的调整,进一步加强设计、施工的质量控制。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 摘要: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改造工作中,在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加铺层,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文章针对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施工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1.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损坏分类及处理 1.1裂缝 横向开裂:板间缝隙在5~8mm以内可以不予处理,板间缝隙在8mm以上进行灌缝处理。纵缝开裂:板间缝隙≤12mm可以不予处理,板件>12mm进行灌缝处理,灌缝材料采用普通沥青。 1.2断板 对于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具体做法是①首先将裂缝切割出宽2cm深1cm的工作槽②清理工作槽内的杂物和粉尘③将补缝胶注入工作槽中从而达到粘结裂缝防止水渗入基层的目的,使之重新恢复通行能力。对于有裂缝宽度大于3mm贯穿全板的横、纵、斜向裂缝的板块,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25商品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要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商品混凝土板、与原板面平齐。 1.3破碎板块处理 破碎板块是在断板基础上发展的更为严重的一种破坏形式,板块裂缝无规则,破裂成很多块。破碎板块的处理要坚决采用更换板块。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25砼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

基层表面要平整,要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商品混凝土板、与原板面平齐。 1.4板底脱空 我们采取外观观察及弯沉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雨后上路观察是否有唧泥最直观;无雨季节采取间接方式判断:人在板的边缘感觉重型车辆通行时是否有垂直位移和翘动的板;板角相邻两条缝填缝材料严重剥落的板块;相邻板间出现错台时,位置较低的板块一般有脱空存在。对外观不易判断的板块,测定四个边角的弯沉(板角是一块板中弯沉值最大、受力最不利的位置,唧泥脱空首先出现在板角),弯沉值超过0.3mm者,一般有脱空现象。脱空板块较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板底压浆。利用灰浆泵的压力将水泥浆液通过预先钻好的空洞直接压入板下,填充板下出现的空洞,使基层重新稳定。 1.5旧路检测 旧商品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面层前,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测,得出损坏的类型、程度和原因等各项情况,并针对出现的情况采取具体的加固措施。 1.6沉陷、裂缝、错台、断板等病害的处理 由于路基会出现局部沉降,砼面板在压力作用下的应变很大,受到的拉应力就超过板所能承受的弯拉强度,出现断裂现象。当原路面板断裂处平均弯沉大于0.6m m时,要将原路面板破碎成20~800cm的小块;在破除旧面板时要防止损伤基层,对板体进行更换时要把破裂的面板取除后对基层清扫检查。当发现基层上有少数裂缝,要加铺钢筋网,修复松散基层,要用C15商品混凝土填充、捣实,浇筑面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C30商品混凝土板。若破损只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施工处理和注意事项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施工处理和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引进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结构设计和施工进行分析和讨论, 提出现场施工技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案,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旧沥青混凝土, 加铺层, 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声低、维修养护方便、可以再生利用等优点,在各类公路和城市道路中得以广泛应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设计与施工处理在公路路面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好坏。 路面冷再生技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中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它利用现有路面的旧材料,对需要维修养护的旧路面进行翻新改造,使其恢复使用功能。利用专用路面再生机械,将旧沥青路面及部分旧路基层原地铣刨、翻挖、破碎后,掺加水泥、水和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使其成为水泥稳定料,作为新路的基层,以达到对旧沥青路面的利用,并由此解决旧路改建时“调拱、调坡”的问题,达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水泥的质量要求。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水泥的运输和堆放,应注意防水防潮,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集料一般采用碎石或砂砾作为掺加材料,要求集料颗粒均匀、干净整洁,各项试验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水清洁、无污染,可饮用水。 二、冷再生施工 1、施工准备工作 (1)现场准备及机械准备 现场路面清扫干净,不得有尘土、杂草、树根及积水,并对旧路较为严重的网裂、沉陷、坑槽等病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所用机械维护、调试完毕。一般机械为冷再生机1 台,8t 洒水车2-4 台,大功率压路机(20t 以上)2 台,平地机1 台。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近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它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国内有相当多的公路采用了此类改造方案。 标签:路面施工沥青反射裂缝力学分析 1 反射裂缝力学分析 1.1 对称荷载作用下,当加铺层的厚度小于17cm时,裂缝尖端处于受压状态。应力强度因子KI=0,KII=0,旧水泥路面中的裂缝属于闭合型裂缝。而当加铺层厚度超过17cm后,裂缝尖端处于受拉状态,此时属于张开型裂缝。 1.2 随着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呈减小趋势。这表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增加沥青混凝土层加铺层厚度有利于降低面层底部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但面层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减小的程度趋于缓慢。 1.3 胎压对加铺层断裂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说明重载车辆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破坏情况严重。 1.4 格栅模量对加铺层开裂性能的影响较显著。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值不断减小;当格栅模量超过2000MPa 后,继续增加格栅模量,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的减小速度逐渐变慢。 1.5 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对加铺层的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计算表明,当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在800~1000MPa时,裂缝尖端的水平应力和应变能密度较小。由此可见,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时,应选用密级配,提高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对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止有重要作用。 2 施工材料要求 2.1 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其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2 集料 2.2.1 粗集料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严格限制集料中的扁平颗粒含量,所使用碎石应采用捶击式或锥式碎石机破碎,不得使用颚板式轧石机破碎。 2.2.2 细集料细集料在整个集料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为了提高混合料的高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黄山紫京饭店改造工程 沥 青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江苏苏油建设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日

沥青摊铺专项方案 1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1.1灌缝 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采用新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该种改性沥青在使用时必须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300℃,然后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改性沥青注入接缝内。该种材料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1.2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对已断裂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坚决采用常规的挖补方法对板体进行更换。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15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C30混凝土板。 1.3一般断板的修补 对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对待此类病害,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 2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1玻纤格栅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这种路面结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沥青加铺层会受到反射裂缝及其产生的反射应力的影响。环境与交通量因素的负效应常常使裂缝迅速扩

散,严重影响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如何控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时间和扩散速度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1.1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由于接缝、裂缝的存在,其作为基层后整体的强度降低,而且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处于复杂的三维应力作用的状态下。 车辆通过不连续的板体时,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由于接缝、裂缝的两侧相邻板块产生了纵向的位移差而出现了较大的剪应力,它是产生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 2.1.2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①用人工清扫或用水清洗已处理好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同时一定要保持路面干燥。②铺筑防水材料:沿原有水泥混凝土面板纵、横向接缝处铺筑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宽度平均0.5m.防水卷材施工采用热熔铺贴法,在纵、横向接缝处涂刷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底油,要求涂刷均匀,一次到位。然后将防水卷材按位摆正,用喷灯加热卷材卷材和混凝土面板,待卷材表面熔化后开始铺贴,要求压实压平,防止翘边。③铺洒沥青粘层油:在准备好的干燥旧路面上,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改性乳化沥青。④铺筑玻纤格栅:在水泥混凝土面满铺筑玻纤格栅,玻纤格栅应用铁钉及铁皮将玻纤格栅固定在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上,防止沥青摊铺将玻纤格栅卷起。⑤注意事项:玻纤格栅铺筑过程中,应封闭交通,除施工车辆外,其它车辆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允许在铺好的玻纤格栅上缓慢通过。施工过程中应避免车辆在玻纤格栅上转弯或急刹车。 2.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2.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运输。①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和温度和时间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②沥青混合料在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重新铺设的混泥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得因自来水管施工铺设重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了裂缝及沉陷。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及减少水的渗透对路的损坏,设计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该工程位于黄兴镇政府到浏阳河段,全长3100米,宽0.9米,平均厚度0.04cm。 1.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 建设地点:xxxx 工程内容:本标段范围内的沥青路面工程。 1.3道路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乡村主干道。 二、施工条件及特点: 1、施工条件 1.1天气条件要求:按规范要求沥青料摊铺的施工气温不低于10℃的晴朗天气; 1.2路基要求:要求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清扫干净,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且路面上的自来水井调整到设计铺筑的沥青混凝土标高,保证路面的平整。 1.3交通要求:因沥青路面为柔性路面,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很容易发成形变,及拉裂,所以要求封闭施工,待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交通。 2、施工特点 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公路还是在城市道路改造中都采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沥青产品质量提高,国产石油沥青满足道路规范要求,且有相当多的旧水泥路面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状况恶化,需要进行改造。此时,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快速、经济的优点就凸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加铺沥青面层的改造方式。

三、施工工艺 1、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其中一个主要的项目是在原有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刚柔相济”,即旧水泥混凝土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路面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因此,在国内外工程改造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白改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2011年南昌城运会前,为改善路况,提高城市形象,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对南昌市的主干道进行了提升改造,如高新火炬大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工程全长2.6km路面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采用7cm粗粒式AC-25,上面层为5cmAC-13SBS改性。经过3年的使用证明,这段路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本文将结合此改造工程谈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处理方法,供通行借鉴、指正。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前的处理 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1.1灌封 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用高压空气机和人工清除接缝内的杂物,采用改性沥青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沥青从使用时最好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沥青注入接缝内。改性沥青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更能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1.2接缝啃边、断角的处理 对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采取先凿掉深度至少10cm,然后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的处理方法。破损面较浅和较窄的,采取先凿掉深度5cm,然后用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1.3减小相邻板块的相对位移 对于脱空板块和相邻板块有相对位移的,在旧道面下灌浆使板块处于稳定状态。处理方法如下:用凿岩机在失稳的混凝土板块上钻孔,共钻5个孔,板中及四角各一个(脱空板在脱空部位钻孔)。孔径5cm,孔深以钻头触及基底下的土层为止,灌浆用水泥砂浆。灌注压力一般为0.05~0.25MPa。灌浆先灌孔中,同时观察其他孔,即行堵塞。封孔后应注意车辆通行,养生3d后,才能开发交通。 1.4严重破碎板的处理 断裂轻微的面板可以不进行更换。对那些沉陷、唧泥、失去基层均衡及损坏严重的板必须进行更换,同时还应修复基层。施工时将原破碎的混凝土凿出干净,清洁,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补平。凿掉的宽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当原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破坏严重时应将原板块整块凿除。如果板块中有部分破坏的,也可用切割机将其切开切齐,保留完好的部分,凿掉破坏的部分,再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1.5其他形式损坏 如表面起皮、露骨、剥落、麻面等,由于其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而当旧混凝土路面做基层时,这些形式的损坏对整个路面承载力和行车舒适性影响甚小,因此不予特殊处理。 2、反射裂缝防止措施 反射裂缝是指下层混凝土的接缝或裂缝,由于环境(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不断变化与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在沥青加铺层的相应位置上产生的裂缝。产生反射裂缝的力学机制,通常认为是由于下层道面接缝、裂缝处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所致。竖向位移是接缝、裂缝两侧道面由于几轮荷载作用产生的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水平位移是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到

1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1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16-2003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个等级的改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施工。 2、施工准备 2.1高程复测应首先对旧路面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路拱等进行检查。若旧路面有坎坷不平、松散、坑槽等,必须在铺筑之前修整完毕。为了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在准备好基层之后进行基层之后测量放样,沿路面中心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出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时,还应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 2.2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修补的大多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该种材料的石子粒径较小,石子最大粒径为10mm~15mm。 沥青混凝土对石料的要求很高,用于修补的集料必须是干净的,含泥量低于1%,强度为1级的石料,集料的种类以石灰石为好,它与沥青有着良好的粘附性,集料的级配可参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的要求确定。 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具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用于铺筑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符合要求: ①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②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③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 ④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为6—8t; ②三轮钢筒式压路机为8~12t或12-15t; ③轮胎压路机为12—20t或20—25t。 3、操作工艺 3.1 加铺沥青路面之前,首先必须对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处理、根据水泥混凝土路而调查结果,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方法。 3.1.1对破碎的混凝土板块进行翻修。 3.1.2对局部损坏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挖补。 3.1.3对板下脱空的板块,采取板下封堵的方法进行压浆。 3.1.4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进行清缝灌缝。 3.1.5为了保证旧路面与沥青路面能紧密连接,施工前用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处理拉毛深度应控制在1cm。 3.1.6用压缩空气清洗混凝土面板,必须清除水及杂物。 3.2 在道牙线附近铺塑料膜,以防止人工构造物被污染。 3.3 喷洒粘层沥青 3.3.1为做到便于施工不影响交通,在可封闭交通情况下进行施工的路段,施工路段长度控制在2000m;在半幅通车、半幅施工路段施工,其长度控制在300m。 3.3.2清除旧混凝土路面板表面杂物,冲刷清洗油污,使板面洁净无杂物。如果用水冲洗时,应使表面干燥。如果是喷洒过透层沥青,应使透层表面干燥。 3.3.3粘层沥青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使用乳化沥青时,宜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乳液中沥青含量不少于50%,乳化沥青用量为0.6kS/m2。粘层沥青宜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稀释制成。 3.3.4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以不流淌为宜,沥青洒布过量处,应子刮除。 3.4 待粘层沥青破乳后,加铺土工格栅隔离层。土工格隔离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采用玻璃纤维格栅,其施工要求如下。 3.4.1在清洁干燥的路面上,按0.6kg/m2喷洒粘层油。 3.4.2目前,常用的玻璃纤维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几种做法

常州地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几种做法 吴祖德 (常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江苏213003) 摘要本文结合常州地区“白改黑”多种改造方案,对目前常用的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进行了分折,以及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破碎利用技术应用于白改黑工程中,也作了简介。在此基础上结合常州地区工程实例,以及外省市的已有经验,进行分折对比,提出参考意见,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讨论。关键词城市道路旧水泥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措施工程实例 1 前言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一般可有三种情况: (1)完全挖除:翻修一般仅适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已经十分严重,无法进行水泥混凝土加铺、或沥青混凝土加铺、或路面标高受到限制的路段; (2)破碎利用:在旧水泥混凝土面层的结构损坏较严重,断板率较高,对损坏板进行修复后再采取其他措施已不经济时,才采用对旧水泥混凝土板进行破碎利用; (3)不破碎利用:加铺沥青混凝土,即所谓“白改黑”加铺改造,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对交通影响小,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条件,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水泥路面修复措施。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后,路面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复合结构路面。两种材料性能差异大,又由于旧路面板上存在接缝和裂缝,并常常伴有错台、脱空现象,这使其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分布极其不均匀。在温度和交通荷载的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在原有接(裂)缝处出现裂缝,即所谓的反射裂缝。反射裂缝本身对加铺层的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是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雨水、氧化等)使得裂缝迅速向四周扩散,同时随着雨水的进入,造成路面结构内部的破坏,从而引起加铺层的病害,如龟裂、坑洞等。反射裂缝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造成“白改黑”工程的失败。 反射裂缝是“白改黑”工程的常见病害和主要问题,很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在通车1至2年内路面就出现了开裂,有的4至6年后,路面局部出现反射裂缝和损害。如何控制与防止反射裂缝已成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与研究的关键技术。 2 沥青加铺层防反射裂缝措施 一般认为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水平位移导致接缝与沥青加铺层出现拉应力集中,以及交通荷载作用而产生的竖向弯沉使接缝上沥青加铺层经受较大的剪切应力。通常认为,温度应力引起反射裂缝的产生并参与了最初的扩展,而荷载应力加速了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基于反射裂缝机理的研究,国内外研究人员先后尝试了各种方法和材料以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 2.1 旧水泥板的修补与加固 对旧水泥板的处治是共同采用的一种基本措施。但是这种措施的效果是有限的,首先它对于温度型反射裂缝基本起不到作用,其次由于这种处治方法不可能完全消除板块间弯沉差异,而且注浆区域原来就是基层病害区,其注浆强度在水等作用下会遂步下降。虽然“白改黑”工程均采用了对旧版处治,但仍然出现了反射裂缝等病害。所以旧板处治肯定要做,加铺前把水泥混凝土板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处治好,尽量减少原水泥混凝土板接缝处的竖向和水平相对位移。强度上能满足通行汽车的要求,但还不能解决反射裂缝等的病害。 2.2 增加沥青罩面层厚度 国际上通用的结论是需要将沥青面层厚度增加至15c m~25cm。同济大学基于有限元的方法计算研究表明每增加1cm沥青层厚度,可减少加铺层底面弯沉差5%左右;但是增加到一定厚度,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不明显,而会将大幅度增加路面造价,也不经济。有关资料表明:5cm厚的加铺层,当年冬季就有部分反射裂缝发生,使用4年后有加铺层全部发生反射裂缝;10cm厚加铺层,使用4年后有95%反射裂缝;15cm厚加铺层,使用4年只有24%的反射裂缝;另一方面可能会受到路面标高的限制,而且夏季高温时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易产生车辙,而会削弱由于旧水泥混凝土板作基层而产生的强基薄面的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 朱士盂 (汕头市达濠市政建高有限公司,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反射裂缝,下层裂缝或接缝的反射会引起加锗层或面层的开裂。为了 保持一个完整的行车表面,保持加铺层的整体性,必须防止和控制这种裂缝。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旧水泥混凝土 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1.02.020 旧沥青路面上直接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技术,是指在对旧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出现开裂。在温度、湿度 沥青路面的病害进行挖补维修处理后,在其上直接加铺常用板应力和车辆荷载的综合作用下,裂缝不断向上发展,反射到加铺层 块尺寸的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形成的路面结构。采用的板块尺表面。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进行防治。 寸为4 5m左右,板厚一般在24cm以上。该项技术充分利用了目前用于路病害防止的材料主要是无纺土工布,其作用主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的使用寿命长、维修保养费用少、抗磨耗能要有两个:一是利用土工织物的撕裂强度和一定的延伸性,使基 力强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技术比沥青混凝土罩面更层反射裂缝产生的应力扩展至更宽范围,缓减裂缝处的应力集 经久耐用、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消灭了反射裂缝、车辙和拥中,起到吸收部分拉伸能量的作用;二是土工织物浸透沥青后可 包,能更好地适应较弱的旧路面支撑条件。以形成密封防水层,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使基层材料不致进一 1 工程概况步恶化。因此,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前,铺设符 某路段,原路为2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2008年间,合要求的土工布,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同时,铺设土 到现在已运营十余年,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均为水泥混凝土路工布可延缓水泥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面,板厚25cm。原路没有做软基处理,路面下沉较严重,且非机 3 加铺沥青面层的施工 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下沉不均匀,路面横坡在1.O%一3.O%之间,个在进行了水泥混凝土破碎后,用水泥砂浆稳定,再铺筑15 别地段达到5.O%,原路面为每侧三块板,在车行道中间的一块板cm的二灰碎石,沥青面层厚8~10crll。在加铺层施工之前,用重 多为纵向贯通裂缝。局部板块出现裂缝、板角砼脱落、伸缩缝填锤将水泥混凝土碎成小于30em×30em的混凝土小块,以保证混 缝料剥落等病害现象。凝土块完全与其下的基层接触,防止出现翘翘板。同时增加破碎 2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混凝土板的整体性,采用较稀的水泥砂浆喷洒在破损混凝土表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改造施工工艺

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自然环境的侵蚀等方面的原因,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破碎、板底脫空等路面损坏现象,若不及时进行维修,往往会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下降,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的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已难以满足目前大流量的交通需求,且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于沥青路面,一旦开始出现局部损坏,若维修不及时或养护不当,会进一步加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故城市中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将面临翻修改建的任务。在目前各种道路改建方案中,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实际改造工程中较常用的措施之一,特别在城市道路中,由于交通流量大,施工要求高,若道路结构重建,则需要长时间地占用道路地有效使用面积,致使交通堵塞行车不畅,影响环境。因此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它具有工期短、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同时又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优点,能有效地改善道路的使用品质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所以国内外目前修复道路的常用方法是加铺沥青层。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面层前,首先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得出损坏的类型、程度和原因等各项情况,针对以下不同种类的病害,进行有效的处理。 2.1板块破碎、板块断裂、沉陷、掉边、缺角等病害板,要将原磴板块破碎成小块,在破除旧面板时要防止损伤基层,对板体进行更换时要把破裂的面板取除后对基层清扫检查,当发现基层上有少数裂缝,要加铺钢筋网,修复松散基层,注意要用C15混凝土填充、捣实,浇筑面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铺筑与旧板块等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其标高控制与旧板面平齐。为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建议在补筑混凝土中加入15%抗裂剂。 在凿碎清除破碎面板时,不宜用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的机械,如冲击锤。 2.2接缝处理,路面原有接缝填缝料缺失的,要清理接缝并重新灌满改性沥

1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16-2003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个等级的改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施工。 2、施工准备 2.1高程复测应首先对旧路面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路拱等进行检查。若旧路面有坎坷不平、松散、坑槽等,必须在铺筑之前修整完毕。为了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在准备好基层之后进行基层之后测量放样,沿路面中心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出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时,还应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 2.2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修补的大多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该种材料的石子粒径较小,石子最大粒径为10mm~15mm。 沥青混凝土对石料的要求很高,用于修补的集料必须是干净的,含泥量低于1%,强度为1级的石料,集料的种类以石灰石为好,它与沥青有着良好的粘附性,集料的级配可参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的要求确定。 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具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用于铺筑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符合要求: ①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②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③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 ④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为6—8t;

②三轮钢筒式压路机为8~12t或12-15t; ③轮胎压路机为12—20t或20—25t。 3、操作工艺 3.1 加铺沥青路面之前,首先必须对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处理、根据水泥混凝土路而调查结果,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方法。 3.1.1对破碎的混凝土板块进行翻修。 3.1.2对局部损坏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挖补。 3.1.3对板下脱空的板块,采取板下封堵的方法进行压浆。 3.1.4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进行清缝灌缝。 3.1.5为了保证旧路面与沥青路面能紧密连接,施工前用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处理拉毛深度应控制在1cm。 3.1.6用压缩空气清洗混凝土面板,必须清除水及杂物。 3.2 在道牙线附近铺塑料膜,以防止人工构造物被污染。 3.3 喷洒粘层沥青 3.3.1为做到便于施工不影响交通,在可封闭交通情况下进行施工的路段,施工路段长度控制在2000m;在半幅通车、半幅施工路段施工,其长度控制在300m。 3.3.2清除旧混凝土路面板表面杂物,冲刷清洗油污,使板面洁净无杂物。如果用水冲洗时,应使表面干燥。如果是喷洒过透层沥青,应使透层表面干燥。 3.3.3粘层沥青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使用乳化沥青时,宜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乳液中沥青含量不少于50%,乳化沥青用量为0.6kS/m2。粘层沥青宜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稀释制成。 3.3.4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以不流淌为宜,沥青洒布过量处,应子刮除。 3.4 待粘层沥青破乳后,加铺土工格栅隔离层。土工格隔离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采用玻璃纤维格栅,其施工要求如下。 3.4.1在清洁干燥的路面上,按0.6kg/m2喷洒粘层油。 3.4.2目前,常用的玻璃纤维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在平整清洁的路面上铺设,不带自粘胶的通常采用水泥钉加垫片固定。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 方案(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运管路B11段道路施工工程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钢管厂COE711北侧钢管大道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 编辑:庄前军 审批:顾长学 审核:王世峰 编制单位:连云港金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3年6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 劳力计划表、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四、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五、质量保证措施 六、雨天施工措施 七、安全保证措施 八、文明施工管理 九、环境保护措施 一、工程概况 此项施工内容为钢管厂COE711北侧钢管大道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长172m,宽10m。 二、编制依据 2.1依据国家现行各专业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2.2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况、地貌和周边的环境及勘察情况。 2.3依据施工单位现有的技术装备、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能力。 2.4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300-2001 2.5依据《道路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6依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 5210.1-2005 综合考虑工期、质量、成本和现场管理等方面要求,在方案中采取了相应技术和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三. 劳力计划表、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3.1劳力计划表

3.2主要机械设备表 四、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4.1、施工准备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

摘要 (3) Abstract (4) 第1章绪论 (5)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与特点 (5)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5) 1.3我国“白+黑”路面的应用情况 (6) 1.4成绵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7) 1.5 本设计的主要容 (8) 第 2 章路段原路面状况调查资料分析 (9) 2.1 路面服务能力的调查 (9) 2.2 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9) 2.2.1路段病害状况分析 (9) 2.3 路面平整度调查 (10) 2.3.1路面平整度调查测试方法 (10) 2.4 路面抗滑能力的调查 (15) 2.4.1路面抗滑能力测试方法 (16) 2.5 路面接缝传荷能力 (19) 2.6 路面板底脱空 (19) 2.6.1板底脱空的测试方法 (20) 2.7 本章小结 (23) 第3章路面状况评定 (24) 3.1路面状况的评价 (24) 3.1.1路面状况指数(PCI) (24) 3.1.2断板率(DBL) (28) 3.2行驶质量指数(RQI) (29) 3.3路面表面抗滑能力评定 (29) 3.4 本章小结 (31) 第4章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 (32) 4.1 一般维修 (32) 4.6 唧泥处理 (36) 4.7 错台处理 (36) 4.8 沉陷处理 (37) 4.9 拱起处理 (38) 4.10 坑洞修补 (38) 4.11 表面起皮处治 (39) 4.12 本路段病害维修分析 (40) 4.13 本章小结 (40) 5.1 加铺沥青层原因 (42) 5.2 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42) 5.2.1 灌缝 (42) 5.2.2 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43) 5.2.3 一般断板的修补 (43) 5.2.4 脱空板块的处理 (43) 5.2.5 其他形式损坏 (4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一、引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和前期养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破碎、板底脱空等路面损坏,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面临着修复工作。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翻修三种,由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能有效地改 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 二、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灌缝 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采用新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该种改性沥青在使用时必须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300℃,然后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改性沥青注入接缝内。该种材料在

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二)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对已断裂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坚决采用常规的挖补方法对板体进行更换。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15#贫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30#混凝土板。板体更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破碎机械建议不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最好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也可; 2.新浇的混凝土板块的强度不小于原来板块的设计强度,其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求; 3.行车道与超车道之间纵缝内的传力杆钢筋,应予以保留或恢复;横缝(胀缝或缩缝)中的拉杆钢筋也应保留; 4.连续换板也应对应于旧板留出纵、横缝; 5.混凝土配比中需加入早强剂。 (三)一般断板的修补 对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对待此类病害,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具体做法是: 1.首先将裂缝用开槽机切割出宽2cm深1cm的工作槽。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混凝土路面补整工程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方 案 编制: 审核: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2011年 11月 4日

一、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重新铺设的混泥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得因自来水管施工铺设重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了裂缝及沉陷。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及减少水的渗透对路的损坏,设计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该工程位于黄兴镇政府到浏阳河段,全长3100米,宽0.9米,平均厚度0.04cm。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 建设地点:xxxx 工程内容:本标段范围内的沥青路面工程。 道路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乡村主干道。

二、施工条件及特点: 1、施工条件 天气条件要求:按规范要求沥青料摊铺的施工气温不低于10℃的晴朗天气; 路基要求:要求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清扫干净,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且路面上的自来水井调整到设计铺筑的沥青混凝土标高,保证路面的平整。 交通要求:因沥青路面为柔性路面,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很容易发成形变,及拉裂,所以要求封闭施工,待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交通。 2、施工特点 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公路还是在城市道路改造中都采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沥青产品质量提高,国产石油沥青满足道路规范要求,且有相当多的旧水泥路面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状况恶化,需要进行改造。此时,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快速、经济的优点就凸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加铺沥青面层的改造方式。 三、施工工艺 1、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修建,推动了沿线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但就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早期修建的高等级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水平及车辆的行驶安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日益重型化及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之设计、施工、养护、使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加速了路面的损坏,目前国内很多沥青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因此,近年来,公路设计、施工及科研的重点已逐渐从新设计和新建转移到旧路网的养护和维修。项目重点的转变使得沥青路面的加铺技术研究成为必要。 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有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然而,国内外对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改造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至今仍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施工工艺可行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防治措施和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地交通、气候及筑路条件的差异,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共同的认识,给设计和施工部门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沥青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存在车辙、推移、拥包、反射裂缝及加铺层疲劳寿命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原有沥青进行评价、确定适宜{的铣刨厚度及选择最佳的加铺层结构,并使加铺层功能、结构与材料统一起来,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在现有沥青路面铺筑和使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路路面工程质量,实现公路路面质量再上新台阶,不仅关系到数额巨大的建设和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将对路网整体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加铺层结构现有具体情况,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沥青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旧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工作机理,提出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沥青路面加铺技术。在原有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层具有非常多的优点,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难点问题,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方案比选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方案比选 作者:张善卢拥…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751 更新时间:2004-12-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方案比选 张善卢拥军 【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南京210004】【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7】 摘要:本文结合沪宜线(胡埭至漕桥)养护改善工程,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力图找到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 关键词:路面水泥改造方案 目前,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及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急需改造、修复路况。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可采用的大修措施有三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翻修。由于沥青加铺层能有效地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然而沥青加铺层中迅速发展的反射裂缝将影响加铺层的使用寿命,如何控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时间和扩展的速度至今仍是一道难题。 沪宜线(胡埭至漕桥)始建于解放前,中间经过若干次改造,因资料不详,无法考证.至1992年时,该路基宽11m,路面为7m宽的沥青混凝土,全线共有桥梁16座,涵洞76道;1992年年底改建成18m宽路基,12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1994年对K6+800~K10+200段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1996年又对全线的路肩进行了补强,具体为4cm沥青混凝土+1cm沥青下封层+30cm二灰结石+土基,同时对局部路段进行了灰土处理,目前该路段全长13.38km,路基宽18m,路面宽17m,两边各0.5m宽挡土墙。加铺改造后要求为高等级沥青路面。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 层施工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运管路B11段道路施工工程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钢管厂COE711北侧钢管大道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 编辑:庄前军 审批:顾长学 审核:王世峰 编制单位:连云港金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3年6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劳力计划表、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四、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五、质量保证措施 六、雨天施工措施 七、安全保证措施 八、文明施工管理 九、环境保护措施 一、工程概况 此项施工内容为钢管厂COE711北侧钢管大道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长172m,宽10m。 二、编制依据 2.1依据国家现行各专业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2.2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况、地貌和周边的环境及勘察情况。 2.3依据施工单位现有的技术装备、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能力。 2.4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 2.5依据《道路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6依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1-2005 综合考虑工期、质量、成本和现场管理等方面要求,在方案中采取了相应技术和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三.劳力计划表、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3.1劳力计划表

3.2主要机械设备表 四、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4.1、施工准备 路面面层施工前要求对已完成的路面基层进行质量检验,基层主要传承面层承受荷载作用,基层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面层的质量及以后使用寿命,基层检查主要:平整度、宽度、厚度、纵横坡度及高程等,均须符合相应规范和设计要求。 用人工清扫或用水清洗已处理好的旧水泥砼路面,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