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艺术研究

合集下载

探究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

探究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

探究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
付异墨;谭向东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当人们进入藏族地区任何一间寺庙时其中都包括了大量的唐卡,为人们呈现出多样色彩的画巷,当人们往观看时仿佛进入了到一方奇异的神灵世界,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唐卡会以不同的形式与内容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神像们的慈祥、狰狞、含蓄、夸张等造型,可以将神像的一举一动表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们了解藏族唐卡艺术中的真正价值.基于此,文章对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总页数】2页(P112-113)
【作者】付异墨;谭向东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藏族唐卡绘画的装饰性艺术特色研究 [J], 张冲;
2.对藏族唐卡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唐卡绘画为例 [J], 刘焱
3.璀璨的藏族唐卡手工艺术——以西藏图书馆建设的《唐卡专题片资源库》为例[J], 吉太加
4.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藏族唐卡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嘎玛嘎赤画派唐卡的文化产业
实践为例 [J], 刘冬梅
5.雪域明珠——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探究 [J], 崔世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卡绘画的起源及发展传承研究

唐卡绘画的起源及发展传承研究

唐卡绘画的起源及发展传承研究作者:吕倩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04期摘要:唐卡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自佛教传入吐蕃后而兴起。

经其上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唐卡自诞生之日起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大量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艺术绘画形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宗教背景使得唐卡的诞生充满了多样化的因素。

由于早期唐卡已经无从窥见,故而试图从宗教、地域等方面来综述唐卡的起源。

关键词:唐卡;绘画;起源;宗教;地域人们现在所见到的唐卡称之为布画,是在佛教传人西藏后,一方面伴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弘扬而更新原有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也是吸取了周边地域的艺术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

事实上,要探求唐卡的起源,就必须弄清在唐卡形成时期,影响唐卡绘画风格的各个因素;其次,还应注意到,从材料、工具、具体绘画方法人手是考察唐卡与外族艺术关系的因素。

一、唐卡形成的宗教源流要论述唐卡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及唐卡产生的宗教背景,虽说有传说西藏第一幅唐卡画的是护法女神白拉姆,是用松赞干布自己的鼻血所绘,但是作为本土的宗教——苯教的发展对于第一幅唐卡的绘制也应该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西藏的苯教产生于距今3000年前的古象雄王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宗教的神灵观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且随着人们对于神灵的理解不断变化着。

苯教神灵中最主要的是“最初四尊”和“塞喀五神”,而巫师是作为天神和人界的沟通者被苯教的信徒尊敬者的。

苯教的巫师不仅能纳祥求福,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干预人们婚姻、出行等人生事业的各个方面,而且苯波还担任军政大事。

“自聂赤赞普至赤吉脱赞,凡二十六世,均以苯教治理王政。

”由此可见,苯教文化实现西藏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以及对于独特藏传佛教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苯教虽然与唐卡的起源无直接的联系,但是苯教对于藏民的生活、思想有着深厚的基础,其神灵的绘画样式、所用工具、题材以及内容肯定对唐卡的绘制有影响。

藏族唐卡绘画教案

藏族唐卡绘画教案

藏族唐卡绘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藏族唐卡绘画艺术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藏族唐卡绘画艺术,通过学习唐卡绘画的历史、特点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理解唐卡绘画的独特之处,并且能够创作出自己的唐卡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藏族唐卡绘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掌握唐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4. 通过唐卡绘画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藏族唐卡绘画的实例图片;3. 绘画工具和材料(纸张、颜料、画笔等);4.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利用PPT介绍藏族唐卡绘画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展示唐卡绘画的实例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PPT详细介绍唐卡绘画的特点、表现手法和技巧;- 解释唐卡绘画在藏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唐卡绘画的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图案进行绘画创作;-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4. 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 学生完成绘画后,将作品展示在指定区域;-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 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提高。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唐卡绘画对于藏族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唐卡绘画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唐卡绘画展览或艺术工作室,深入了解唐卡绘画的实践和传承;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唐卡绘画研究,撰写小论文或制作PPT展示;3. 组织学生进行唐卡绘画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技巧掌握、创作思路和作品质量等;2. 评价学生在作品展示与分享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3. 学生对唐卡绘画的理解和感受的书面反思。

敦煌石窟绘画与唐卡绘画艺术的比较

敦煌石窟绘画与唐卡绘画艺术的比较

成夸大的画面形象特征,在构图上形成以尊 为大的特色。
斯坦因藏品中的第 32 号作品,绢画《千手千眼 画家常用的一种画面构成方法,它不拘泥于
观音曼荼罗》局部,药师胁侍菩萨与文殊菩萨
一个视点,而是多视点的,在表现景物时,它
1948 年,流通法币量增加了 47 万倍[3]122。 伴随法币量猛增的是物价猛涨,中国经
该唐卡中观音为供养对象,所以最为巨 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 《观
敦煌石窟绘画与 音及其化身莲花手菩萨像》
方的空界即主尊 神佛像供奉地为 一坛;主尊左右
代和吐蕃时期的唐卡差别不会太大,可以进 行比较。
一、构图特点 1.以尊为大。佛教传入中国后虽在藏区 与中原有不同的发展、交融,但神化的宗教 意识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反映到 绘画作品中,如同宗教关系中神明与凡人的
览 Dang'an Bolan
档案博
唐卡,亦称“唐嘎”、“唐喀”,藏语译音,
敦煌洞窟艺术中有很多壁画构图都有 大突出,居中盘坐莲心,周围环绕着的是观
唐卡的基本意思就是指用彩缎织物装裱成 这种特征,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绘画艺术也 音菩萨的各种小化身像,客观上起到了装饰
的卷轴画。“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除了宗教 不例外。在 1900 年才打开的莫高窟 17 窟的 画面和充实构图的作用。
济濒临全面崩溃。基本已无法控制中国局势 的蒋介石政府在 1948 年夏天颁布 《财政经 济紧急处分令》,决定实行以金圆为本位币 的币制,限期以金圆券收兑法币。1 金圆券 等值0.22 公分纯金,可兑换 300 万法币。中 央银行总共向市场投放金圆券 20 亿,并规 定从 1948 年 8 月 19 日起全面取代市场上 流通的其他货币形式。国民党政府实行金圆 券的初衷是要把即将崩溃的国民经济从恶 性通货膨胀中挽救回来,但由于国民党政府 在各方面早已风雨飘摇,根本无力应对全国 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这一措施在不到三

宗教与艺术的结合——唐卡

宗教与艺术的结合——唐卡
艺术 与人 文
宗教 与艺术 的结合
李红娜 刘晓辉 ( 河北 大学艺术 学院 0 10 ) 7 0 0
唐卡
摘要 :唐 卡是我 国 宗教 与艺术 结合 的奇 葩 ,本 文以唐卡 中绿度 难 、蛇 难 、牢 狱难 、贼难 、非 人 难等 八难 ,因此俗 称 “ 八难 度 救 母 等诸神 为例 ,探讨唐卡 宗教性与 艺术性 的结合 。 母 ”。相 传 ,绿度 母 是文 成公 主 的化 身 。经过 考 察论 证 明确 的被 关键 词 :唐 卡 ; 宗教 性 ; 艺术 性 确 认 为1 世纪 卫藏 唐 卡 的作 品是 巴尔 迪福 特收 藏 的热 振寺 的 《 1 绿 度 母 》 。 “ 振绿 度母 ”:棋 格状 构 图、 条状 山石 、神 像 的着 装 热

一 一
二 、唐卡 的艺 术性
唐 卡 的 宗 教特 性 并 不 妨 碍 唐 卡 艺 术 性 的生 成 与 凸显 。因 为 “ 艺从 它 左邻 ‘ 教 ’获 得深 厚 热情 的 灌溉 ,文 学 艺术 和宗 教 文 宗 携手 了数 千 年 ,世界 最伟 大 的建 筑雕 塑 和音 乐 多是 宗 教 的。第 一 流 的文学 作 品也 基于 伟大 的宗教 热情 。 ”这 种 宗教 热情 并 没有 淹 没唐 卡 的艺 术性 ,反 而激 发 了唐 卡 创作 者 的创 作灵 感 ,使 得唐 卡 艺术 性得 到 纵深 的发 展 。唐 卡 的艺 术性 是创 作 者透 过 宗教 目的, 开始 意识 到 唐卡 的艺 术性 创 作 ,渐渐 地 达 到艺 术性 创 作 的 自觉 。 所 以,我 们对 唐 卡艺 术性 的研 究应 该放 在 一个 发展 的 动态 过程 中 并进 行开 放 式得研 究 。这 样 不仅 仅 因 为艺术 存 在 一种 “ 族相 似 家 性 ”,更 重 要 的是 “ 所有 艺 术都 处 在不 断 的创 新和 变化 中,所 有 艺术 创新 中 的冒险精 神 都强化 了艺术 的开放 性 。 ” 唐卡 的 艺术手 法 。我 们 就 以1世 纪 和清 代 唐卡 中 绿度 母形 象 1 的变 化为 例 ,来 窥探 唐卡 的艺术 性 的发 展形 成 。绿 度 母形 象在 藏 传佛 教 中 占有很 重要 的位 置 。绿 度 母是 一位 救 世大 菩 萨 ,是圣 救 度母 的主 要 形相 ,也 是艺 术 作 品 中最 常 表现 的度 母 形相 。其法 相 通 常 是一 头 二臂 ,左 手持 莲 花右 手 结 印,坐 在 白色 的莲 花 座上 , 右脚 踏一 白色 莲 花 ,通体 成 烟绿 色 。据 《 母本 源 记 》所 载 :观 度 世 音 菩萨 于 无量 劫前 ,利 益 有情 ,然众 生度 不胜 度 , 菩萨 因而 悲 悯 落泪 ,泪滴 成 莲花 。左 泪 化成 白度 母 ,右 泪 则化 现成 绿度 母 。 在 度母 造像 中, 白度 母 ,象 征息— — 和 谐 ;黄度 母 ,象 征 增—— 繁 荣 ;红 度 母 ,象 征 摄 —— 威 严 ;深 蓝 色 度 母 ,象 征 伏 — — 怒 气 。而 烟 绿色 度母 集 四种 佛 业与 一 身 。所 以,每 一 个藏 族 人都 非 常熟 悉绿 度母 的基 本 诵咒 和 祈文 ,在 每个 月的 新 月、半 月和 满 月 之 日都 会 进 行 度 母 修 持 。供 奉 绿 度 母 能够 解 除 狮 难 、象 难 、 大

藏文化博物馆唐卡介绍

藏文化博物馆唐卡介绍

藏文化博物馆唐卡介绍藏文化博物馆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一座专门收藏、展示和研究藏族文化的博物馆。

其中的藏文化博物馆唐卡展厅收藏了大量精美的唐卡,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唐卡,又称“藏画”,是藏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它以绘画形式展现了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

唐卡绘画通常采用彩绘技法,绘制在绸缎或绢布上,通过绘画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藏族人民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藏文化博物馆唐卡展厅内陈列的唐卡作品种类繁多,内容涵盖了佛教、历史传说、宗教仪式等多个领域。

这些唐卡作品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在唐卡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故事中的佛陀形象、传奇英雄的壮丽场景以及各种神秘的宗教仪式。

这些唐卡作品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享受。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绘画艺术形式,更是藏族人民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和追求的体现。

通过观赏唐卡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了解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藏文化博物馆唐卡展厅除了常设展览外,还定期举办各类唐卡艺术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艺术家前来参观和交流。

这些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藏族文化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藏文化博物馆唐卡展厅也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藏族唐卡艺术。

博物馆设立了专门的保护修复工作室,对收藏的唐卡进行保护和修复,并举办相关培训班,传授唐卡绘画的技艺和知识,培养更多的唐卡艺术人才。

藏文化博物馆唐卡展厅是一座珍藏着丰富的藏族文化遗产的宝库。

通过观赏唐卡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同时,博物馆也通过各类展览和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推动了藏族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让我们一起走进藏文化博物馆唐卡展厅,领略这一独特的艺术之美。

浅议唐卡的艺术特色

浅议唐卡的艺术特色

浅议唐卡的艺术特色作者:夏吾他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9期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绘画艺术形式,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宗教、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明亮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的(西藏最古老的原始巫教,它是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藏区的原始宗教)作品。

总体给人以刻画精细,色彩艳丽,造型生动,风格独特而有别于其它绘画种类。

它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使人增长许多知识。

唐卡的艺术特色总而言之有以下几点:一、构图饱满厚重,形式丰富多样1.常见中心构图,四周图案讲究对称:唐卡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苯教相结合的产物。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除了与其他绘画作品一样具有审美和宣传、交易的价值,它还具有宗教价值,画师将抽象的佛教义理转化成具体可读的图像使人们从唐卡中认识诸佛菩萨的法像,所以唐卡成为藏传佛教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故此在唐卡画面中常以神佛为中心居突出地位,其造像常以肖像画的形式统领全局,四周点缀以小人物组合,以各种动态呈现,上下左右展开故事情节,大小对比,布置均衡,主次分明,疏密变化得当,使中心佛像更加突出,画面稳定感强。

2.中心构图,四周不对称形态出现:这类构图仍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把握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注重经营位置,发挥构图优势,把一些山水花草、蓝天白云、火焰、优美的舞蹈,巧妙组合期中,使画面丰富变化并且不乱,极富动态的美感,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3.叙事构图法,应用广泛:这种构图以绘制连环式的传记或故事,不受时间、空间及透视的影响,把几个故事或故事情节集中于一个画面,有效的表现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时间的因果关系。

设计唐卡的理念是什么

设计唐卡的理念是什么

设计唐卡的理念是什么唐卡是藏传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其极富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设计唐卡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表达佛教的教义和精神:设计唐卡的首要目标是表达佛教的教义和精神,通过绘画和布局来传达佛法的智慧。

唐卡绘画通常描绘佛教神明、佛陀的事迹、佛教经教理以及佛教故事等。

设计唐卡要准确地表达出这些内容,同时给人以艺术美感和心灵的启迪。

2. 传承历史和文化:唐卡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唐卡要注重传承历史和文化。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唐卡的技艺和样式,并结合当地的传统图腾和符号等元素,使唐卡作品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3. 细腻精致的技艺:设计唐卡需要具备精湛的技艺。

绘画师要具备熟练的线描、色彩运用和构图能力,能够精确地表现出佛教神明的神态和表情,使人感受到神性的存在。

此外,绘画师还要运用多种画材和工具,如颜料、金箔、毛笔等,使唐卡作品呈现出细致而富有层次感的艺术效果。

4. 融合现代审美和创新:设计唐卡虽然要传承历史和文化,但也需要与现代审美和创新相结合。

设计师可以在传统的唐卡样式和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和风格,创造出更具个性和时尚感的唐卡作品。

同时,设计师也可以通过创新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式,使唐卡作品更加突出和吸引人。

5. 传递心灵的追求和内涵:设计唐卡的最终目的是传递心灵的追求和内涵。

唐卡作品通常给人以富有灵性和内在深度的感受,能够唤起观者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因此,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自我内心的反思和沉淀,通过艺术作品传递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和心灵层面的启发。

总之,设计唐卡要将佛教的教义和精神融入其中,传承历史和文化,展现细腻精致的技艺,融合现代审美和创新,并传递心灵的追求和内涵。

通过这些理念的贯彻,设计师可以创作出具有深远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唐卡作品,拓展唐卡艺术的边界,为人们传递更多的艺术美和心灵寄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唐卡的材质
唐卡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绘画于布、绸、丝绢或纸上,然后 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幅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有精美装饰。 还有少数缂丝、刺绣、贴花等,其材质比较丰富。颜料上是全部采用 金、银、珍珠、玛瑙、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等植物为颜料,以 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 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世佛
• 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指中央释迦牟 尼佛,东方药师佛(另一说是东方阿閦佛, 又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空间 • 纵三世佛(又名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 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时间 •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
大日如来佛
• 大日如来佛
显宗:释迦摩尼公开宣说的,因为释迦牟尼化身在人间传教,所以称 为显宗。 密宗:是大日如来秘密传授深奥教义的真言,所以称为密宗。佛教认 为人有三身挤法身、报身、应身。 其一,大日如来的光明是所有众生都能平等享受的,无分贫富、贵贱、 贤愚,大地万物均平等普照。 其二,大照明,说明此光明是不增不减,永远不灭的,太阳尚且有毁 灭的一日,但佛的光明永远不灭,于是加上大来强化其意。
唐卡中的菩萨
• 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垂”梵文音译
• • • • 四壁观音 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 文殊菩萨 地藏菩萨
四壁观音
• 四臂观音
四臂观音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藏人由老至幼家家户户,皆吟诵其六 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广大藏蒙佛教徒还把达赖喇嘛奉为观音 化身, 四臂观音舆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合称三族姓尊.代表大悲、 大智、大力,为密乘行者人人必修的法门。 又名观世音菩萨,字面意思解释为“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 萨,收到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地区百姓的崇拜。在《佛说观天无量寿 佛经》描述观世音菩萨的“标准像”:一面二臂,头戴佛冠,天衣重 群,有飘带和璎珞装饰,有站姿和坐姿两种,
唐卡艺术的流派
• 唐卡艺术兴起后,在继承更新原有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 尼泊尔等过的艺术精华,成为中国艺术中别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并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种风格的绘画风格,使其日益完善和成熟。 • 1、尼泊尔画派(主要流行于11世纪到13世纪,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 尔的尺尊公主) • 2、齐岗画派(13世纪的卫藏地区,由雅堆· 齐乌岗巴活佛创立,西藏 历史上最著名的的画家之一,继承了吐鲁番时期和分治时期的绘画神 韵也吸收了尼泊尔的特色) • 3、勉唐画派(创始人勉拉· 顿珠嘉措15世纪后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 • 4、钦则画派(创始人贡噶岗堆· 钦则钦莫,流行于15世纪中期以后) • 5、噶赤画派(南喀扎西活佛,主要16世纪下半叶) • 6、噶知画派(十世噶ga玛巴· 却央多吉活佛,流行于17世纪)
• 二、按照材料工艺分类 • 国唐(丝绢制作)
(绣像国唐、丝面国唐、丝贴国唐、手织国唐、版印国唐)
• 止唐 (用颜料绘制,通过画面背景所用的颜料来区分,)
1、彩唐 2、金唐 3、朱红唐 4、黑唐 5、版印止唐
• 彩绘唐卡 • 白度母唐卡
• 财宝天王与五 姓财神 • 黑唐卡
杨枝观音唐卡
黄财神红唐卡
• 释迦牟尼诞生的故事 202
释迦牟尼 乔达摩· 悉达多
•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 始人。本 姓乔达摩 名悉达多,释迦是 种族的名,释迦牟 尼是佛教弟子对他 的尊称。
药师佛
• 药师佛(梵文:Bhaiṣajyaguru)(药师如来),全名作:药师琉璃光佛
(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 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东方另一佛国曰“妙喜世界”,其佛为阿 閦佛(不动如来)。药师佛发愿为世人解除病苦,所以一直以来受到僧俗大 众的特别尊崇。
• 唐卡的发展
• • • 早期的唐卡由于年代久远,也由于纸张、丝绸等不容易保存,现已经十分罕 见,保存下来的唐卡大多是明清时代的作品。 萌芽时期:卡若文化遗址出土的小口垂腹罐,圆底、短颈,罐身绘有三角折 线和三角图案,这些纹饰可以被视为藏族绘画艺术的萌芽 壁画时期:公园7世纪,随着吐鲁番王朝的崛起,西藏绘画艺术的高速发展促 进了唐卡的诞生。(为了装饰宏伟的宫殿,人们在宫殿的墙壁、天花板等处 绘制了精美的壁画)
唐卡中的佛以及佛像的供养功德
• “佛”这个名词源于古梵文,是“佛陀” 的简称。其汉译为觉者、知者、觉。有三 层含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 释迦牟尼佛 • 药师佛 • 宝生佛 • 无量寿佛 • 弥勒佛 • 三世佛
释迦牟尼佛
• 唐卡中的释迦牟尼佛
佛教的创建者是释迦牟尼,他是佛教各传承派共同尊崇的最高偶像。 在西藏所有的佛寺中,释迦牟尼都是必须要供奉的主要至尊。 本身故事唐卡,主要是表现释迦牟尼诞生、成长、出家、修行直至最 后成佛的故事,
• 唐卡的功能
膜拜功能、传播功能、净化功能、审美功能
唐卡的分类
一、按照绘画内容分类 • 造像(佛、菩萨的端正像。主要赞颂了佛、菩萨、佛母) • 本身故事(描绘了释迦牟尼佛成到前的故事,主要来源于 佛经) • 佛教故事(围绕佛陀展开,描绘释迦牟尼成佛后传播佛法 的故事) • 经变图(依据佛经上的故事及佛国净土的形象而绘制的唐 卡) • 曼荼罗(曼荼罗是指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文化产物—坛城, 呈现一种外圆内方的团形式。这类唐卡在藏传佛教修行秘 法的时候要奉供起来,是一种宗教活动工具) • 供养图(以供养为内容的唐卡,色彩清纯沉静,手法简约 柔和,主要突出了上师的形象或传承)
购买唐卡的注意事项
• 类别 “国唐”(丝绢织绣)、“止唐” 画工 装裱
颜料
千手观音唐卡解说
•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千手观音是阿弥陀 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西方三 圣”。 根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编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 间。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庙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千手观 音的形象,常以四十二手象象征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
唐卡中的金刚
• 佛法的守护神
• 唐卡描绘的众多神明中,除了佛和菩萨还有金刚。金刚是密宗修行中的守护 神,代表密教的最高护法神。
• 大威德金刚 • 时轮金刚 • 密集金刚
• 大威德金刚
• 时轮金刚唐卡

• 密集金刚
• 欢喜金刚
• 胜乐金刚
唐卡中的护法
• 在藏传佛教神袛体系中,除了佛、菩萨、金刚,还有大量的护法,所 以在唐卡艺术中叶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护法形象。 顾名思义,护法就是保护佛法之神。大部分的护法形象张牙舞爪、多 头多臂,显现出凶猛、恐怖的形象,渲染着护法神的威慑力量。 • 四臂大黑天 • 十二丹玛护法 • 喇呼拉护法 • 姊妹护法 • 寒林双尊
唐卡的艺术
大纲
• • • • • • • • 关于唐卡 唐卡的分类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 唐卡的艺术流派 各种唐卡佛像的供养功德 唐卡中的菩萨 十二属相中的藏传保护神 如何欣赏唐卡
关于唐卡
• 唐卡的含义
唐卡(Thang-ga)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06年唐卡 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确立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 卡,来源于藏文音译,简言之就是一种色彩卷轴画。画面题材内容以 宗教题材为主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起源和发展
• 唐卡的起源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至今尚无定论。但学者们一 致认为唐卡应源于壁画。也有学者们考证,唐卡可能来源于吐鲁番的旗幡画 演变而来,也可能受印度便携式的布帛画神像的影响,逐渐由布帛画发展成 为唐卡。据推测这一发展过程可能是在公元10世纪中叶,也就是藏传佛教后 弘期的早期。 早期西藏卡罗文化遗址中陶器上的三角折线和三角图案(藏族绘画艺术的萌芽 7世纪西藏绘画随着吐鲁番王朝的崛起,发展并且日益成熟。王朝的宫殿,大 型寺庙,建筑,壁画
无量寿佛
• 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本是阿弥陀佛梵文名称的音译,后来逐渐演化为阿弥陀佛的化身, 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经中说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在藏传佛 教文化中极受尊敬
• 唐卡艺术中的无量寿佛
在唐卡艺术中无量寿佛一般呈菩萨形头戴天冠,发梳高髻,上身袒露体现呈 橘红色或土红色,身佩璎珞、项圈等庄严的饰物,双手施禅定印,奉托一宝 瓶,瓶口生有吉祥莲花。头微低,表情静雅肃穆,体态似女性丰润端庄。
文殊菩萨
• 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 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 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地藏菩萨
• 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据《地藏十轮 经》讲,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 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 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 唐卡中的药师佛
唐卡艺术中的药师佛形象一般是:面向慈善,一台庄严,身体呈蓝色,乌发 肉髻,双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左手肚脐钱捧佛钵,钵里贮满能 治众生因果上一切诸病之甘露。右手膝前执尊胜诃子果枝,双足
• 药师佛的故事
宝生佛
• 宝生佛,为梵语Ratnaketu的意译,是佛教密宗崇 奉的五方佛之一。在一些显教经典里又被称作 “南方宝幢佛”或“南方宝相佛”。由于显教经 典对此佛的记载甚少,所以汉地的寺庙对于这位 佛供奉也极少。在密教里,宝生佛是修习密法观 想的佛陀之一,象征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是密 教的重要膜拜对象。密教经典《守护经》记载说, 宝生佛左手持衣角于手心,右手仰掌,象征宝生 佛“满足众生所求”的本愿。宝生佛属金色(也 称黄色)宝部部主,居南方,故亦称为五方佛中 之南方佛;因宝生佛具有平等性智,也称为五智 佛之一。
• 唐卡的绘制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一副唐卡的绘制过程是一次积累善业功德和对 佛法崇拜的行为。 (补充)
• 唐卡的构图形式
唐卡的构图形式非常丰富,绘画大师们根据不同的题材而设计不同的 构图形式常见有:三界构图法、中心构图法、五坛构图法、风俗画构 图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