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之台湾清境农场
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庄案例解析整理

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业分析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业分析 (1)1.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 (1)1.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2)1.2总结 (5)2台湾休闲农场 (5)2.2台湾休闲农业活动设计的创意剖析 (7)2.3台湾休闲农业农产品开发的创意剖析 (9)2.4结语 (9)3日本一村一品案例解析 (10)3.1种植、种质(资源)创新 (10)3.2农产品品牌打造 (10)3.3包装流行创意 (10)3.4流通购销形式 (11)3.5泛农业产品创新 (11)3.6日本“一村一品”5个成功案例 (12)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o世纪3O~4o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一租赁。
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1.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1)中国休闲农业产业规模20世纪90年代中国休闲农业开始发展,到2l世纪初,休闲农业己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新态势。
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己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1J。
目前,休闲农业产业几乎各县都有,在东部沿海城市郊区尤为多见。
仅绍兴一县,休闲农园到2007年就有48家,其中从投资规划看,100元万以下的7家,占15.2%,101万~500万的23家,占50.0%,500万~1000万的8家,占17.4%,1000万以上8家,占17.4%。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_周琼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周 琼,曾玉荣,杨勋华(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09-07-02作者简介:周琼(1969-),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台湾农业与动物科学研究(E -mail :z q5969@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S TIF -R01)摘 要:台湾休闲农业有很多成功的多角化经营模式,体验活动和营运项目多种多样,其构成按层次可分休闲农业区、休闲农场和乡村民宿(休闲农家)等,按产业可分为综合性农场及休闲动植物种养业、加工业等。
本文摘要介绍几个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加以分析,并提出值得大陆借鉴的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特色化、生态化、合法化、健康化和数字化。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典型案例中图分类号:F590.7;F 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17(2009)04-00-0 “台湾农业发展条例”第3条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定义是“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台湾的休闲农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最初仅限于果园采摘、茶园喝茶等简单的经营形式。
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并催生了1999年4月30日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自此,各级行政部门开始拟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将休闲农业正式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
2001~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据调查,1999年“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公布之前,台湾休闲农场只有35个,1999年以后,新设立休闲农场584个;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1102个[1];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台湾的休闲农场已经有2500多个,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2];截止到2009年2月28日,台湾已有2629个合法民宿[3]。
台湾休闲农业的做法示例

台湾休闲农业的做法示例1融入感情,彰显个性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于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2定位准确,主题鲜明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
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3持续创新,创意缤纷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
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
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4深度体验,其乐融融台湾休闲农庒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
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5寓教于乐,广受欢迎休闲农庒不仅是休闲娱乐,遊玩,且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庒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
农业案例:台湾大湖草莓休闲庄园

农业案例:台湾大湖草莓休闲庄园精耕细作+农会协作,晋升“草莓王国”概况:台湾产量最多、种植面积密度最高、草莓种植技术最成熟的地方,是台湾名副其实的“草莓王国“。
规模:整乡草莓种植面积达450公顷之多,占全台草莓栽培面积的六成以上区位:位于台湾苗栗县大湖资源:以草莓文化园为核心,融合当地温泉资源,展示当地草莓文化及特色草莓衍生品,成为大湖乡草莓观光体验的引擎产品草莓园自然集聚,农会牵头整合并完善配套,三产联动发展休闲农业运营机制:以大湖农会为引导和创新主体,同时作为联结游客和农民的中间体,引导大湖乡整体旅游发展。
三产结合:草莓产业为基础,向二三产业链延伸,形成“大湖草莓”品牌效应。
生产运用培肥管理、品种改良等生产技术上的突破,使草莓品质更优从户外种植到高架式方式,到网室栽培及户外的生态的自然农法种植,充公完善和丰富消费者的采摘体验。
研发草莓文化区内有酒庄自产的草莓酒、草莓果酱、草莓酒香肠、草莓冰淇淋、草莓蛋糕、草莓布丁等草莓加工制品,亦有草莓娃、草莓马克杯、草莓抱枕等周边文创产品。
据统计,假日园区内仅草莓酒香肠这一单品即可售出3000+个/天。
销售内设专门的制酒中心和品尝中心供消费者参观与品尝,文化馆供大家参观、学习、交流大湖酒庄是台湾九大酒庄里唯一不接受批发订购的酒庄,消费者需要亲自走访文化园,才能购买到大湖酒庄出产的酒类产品。
节庆休闲文化休闲园区主导文旅发展深化,休闲观光撑起产值半边天参与式活动:草莓园采摘、草莓烘焙体验、运动休闲活动、美食体验、原创美食、经典美食、特色度假居住、农家民宿、特色民宿、购物、特色文创、特色农产品。
文章来源:田园综合体怎么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规划到开发,台湾休闲农业案例深度解读

从规划到开发,台湾休闲农业案例深度解读导语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随着现代人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休闲农业正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趋势。
案例一宜兰休闲农业项目介绍宜兰位于台湾岛东北部,面积2137平方公里,人口46. 6万。
农业一向是宜兰的重要产业,主要作物为稻谷。
渔业是宜兰另一项重要产业,绵长的海岸线使得南北渔业发达。
宜兰是个多山的县,山的环抱致使兰阳平原形如畚箕,宜兰森林茂密,乔木丛林栉比。
近年,成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
发展规划1、健全的协会组织。
宜兰现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宜兰县休闲农业策略联盟、宜兰县国际会议展览协会、宜兰县乡村民宿发展协会。
2、丰富的会展活动。
现有宜兰绿色博览会、宜兰国际绿色影展、宜兰好礼农产展售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宜兰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
3、拓展培训产业。
宜兰开展台湾休闲农业“休闲农场管理”培训以及新兴科技重点发展产业科技人才职业培训等,已经形成拓展培训产业链。
4、丰富的节事体验活动。
仲夏宜兰农村夏令营、2007罗东溪休闲艺术节、罗东运动公园定向越野嘉年华、2005东山茶米节等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观光活动。
5、宜人的休闲环境。
香格里拉休闲农场、永兴茶园休闲农场、乡村休闲教育农场、古忆庄休闲农场构成了宜兰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开发借鉴宜兰以休闲农业搭建科技农业与服务业之桥,拉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
通过贯穿全年的节、会、展、演、赛以及以特色文化元素叠加促进休闲农场的体系构建。
依托专门组织进行休闲农业、会展观光业的整体营销,开发创意农产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案例二福寿山农场农场简介福寿山农场位于台湾台中县台家梨山南侧,海拔1800-2584公尺,群山环抱,视野开阔,总面积803公顷。
云雾变化万千,加上拥有独特的田园景观,被誉为“台湾小瑞士”。
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2017-08-12 06:24:22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1期单福彬李馨摘要:我国台湾地区的创意农业是世界创意农业中的佼佼者。
基于产业依托和价值体系,台湾的创意农业可以分为以特色农业生产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以主题休闲农庄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以生态型创意民宿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和以创意农业综合体为依托的发展模式。
台湾创意农业在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功能拓展和景观设计上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思路、主题定位、模式选择和政策导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台湾地区;创意农业;典型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借鉴;发展思路;主题定位;政策导向;全产业链打造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1-0294-03[HS)][HT9.SS]创意农业是创意与现代農业的结合,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形成,并迅速在全球扩展。
创意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利用创意理念对农村的生产、生态和生活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科技、人文等要素,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业文化、农业活动和农业景观,从而进一步拓展农业的产业功能、增强农业的生产绩效[1-2]。
我国台湾地区作为创意农业发展的先行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全球范围内创意农业发展的典范和佼佼者。
科学选择适宜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各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有助于提高产业绩效、培育产业品牌,从而提高各地创意农业的整体收益。
分析台湾地区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探索产业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其他地区创意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1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农业发展现状我国台湾地区人多地少,且2/3为山地丘陵,现有耕地86万hm2,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人,人多地少成为制约台湾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五大典型农场去探寻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秘诀

从五大典型农场去探寻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秘诀台湾的农场虽有很多,但绝不像大陆那般千篇一律,而是家家都富有特色,虽都是农业的领域,但各有各的主题特色。
这或许就是大陆休闲农业者去考察学习的原因。
宜兰、南投、苗栗是经常出现在人们耳中的一些地区,也台湾休闲农场密集的区域,都是台湾都市人短程休闲的好去处。
台湾休闲农庄的综合特点1、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台湾休闲农庄有一个共同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中,不断融入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让游客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2、主题鲜明,精准定位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主题包括了水果、香草、竹、茶叶、名花、昆虫、畜牧、珍禽……3、擅长于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与当地特色资源地震灾区的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青蛙和蜻蜓资源,通过新奇创意和品牌包装,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4、以农为本,互相帮助台湾大的休闲农庄大多会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他们对产品的潜在经济收益和市场销路掌握的非常清楚,并且农会知道帮助农户,最终农户自己也成为一名生产专家、经销专家和市场分析家。
5、寓教于乐,自然教育台湾休闲农庄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游玩,还是时间、学习的好场所,农庄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吸引全家度假为主。
因此,没有所谓的淡旺季。
6、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存放保鲜、干品制炼以及成分提取等方面具备一系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的延伸了产业链。
一尘不变是很危险的,台湾的大部分休闲农庄都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叶拓T恤”“联合国西红柿”“摇晃的记忆”以上7点只是台湾休闲农业典型的一些概述。
我们可以具体看看以下5个农场案例。
台湾五个典型农场代表传统工艺主题藏酒休闲农场“酒”是藏酒休闲农场最鲜明的主题,也是起特色所在。
台湾休闲农业面面观 文档

让人乐不思蜀的“情境消费” ——台湾休闲农业面面观时间:2011-12-25 12:35来源:未知作者:onedoing 点击: 214 次让人乐不思蜀的“情境消费”——台湾休闲农业面面观编者按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现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
休闲农业在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发达国家皆有先例,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由于台湾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衰退,为农业寻找新机几乎成为农民与农政单位极力突破的难题。
为此,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
1992年,“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制订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
此后,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当局修订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重新界定,编印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确保了观光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除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景消费”——创意出大量的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境消费”的产品,让游客乐不思蜀。
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功能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水平、成熟程度及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各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指利用乡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乡土自然风光,附设小土屋、露营区、烤肉区、戏水区、餐饮、体能锻炼区及各种游息设施等,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休闲场所和服务。
在目前,台湾己开放利用的休闲农场中已有多家休闲农场以规模大、规划好、融地方文化和山湖景色于一体而著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台湾休闲农业协会理事长张清来先生经营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宜兰县头城农场和飞牛农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之台湾清境农场
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成功转型,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三
产”融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
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
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
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
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成的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
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而有“小瑞士”之美名。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
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
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欧洲花园般的景色让民众可以放松身心,别有洞天的景
色,辽阔的绿意,遍洒的花海,使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
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分队表演令人赞叹,工作人员会给小朋友讲解羊咩咩的趣事,
讲述清境农场的历史。大溪花海农庄是春天常在的地方,台湾人气剧《流星花园》
里面的薰衣草花海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徜徉花海中,品尝地道的熏衣草奶茶,大人
小孩都乐在其中。六福村主题乐园,有原始的非洲部落、西部牛仔、阿拉伯皇宮等。
台湾休闲农业成功的原因在于通过“情景消费”,创造出大量的奇观、风景和
主题。注重定位、强调特色,在“体验经济”理念之外,还创造了“分享经济”理
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消费者为上帝”、“与客人成为
志同道合的朋友”。
清境农场整体规划
◆ 线:车行路、六大步道意境深远
清境六大步道最能让人深刻感受清境真实面貌。坐落在青青草原四周的六大步
道:大片的茶园,碧绿青翠就像是湖泊般的[翠湖步道]、近距离接触羊群牛群是农
场畜牧中心[畜牧步道]、柳杉群林,寻幽静谧,享受森林浴最佳去处的是[柳杉步道]、
最佳观落日美景的[落日步道]、拾阶而上的[步步高升步道],最具人气指数遍布白
色法国菊玛格丽特,十分具有欧洲风情的[玛格丽特步道]。一路由北到南相互连接
的步道群,是踏青、健行、赏景的连接网脉。
◆ 点:游客中心、休闲中心、特色民宿相辅相成
清境农场著名的民宿区,建筑各有特色,感觉彷佛漫步在欧洲的不同风情,加
上新兴景点摆夷文化风情观览、云端上喝咖啡、高山上听民歌、游PUB等等,清
境农场创造出了大量的奇观、风景和主题,吸引众人前往聚集人气。
清境民宿通过策略联盟经营的方式,成立了清境观光发展促进会,共同进行营
销活动推广,在对外事务的利益争取、地区发展的规范、地区的资源分配与协调等
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
◆ 面:草场、牧场、花园、茶园浑然一体
将景区节点离散化,在草场、牧场、花园和茶园等各个片区打造不同主题的景
观和休闲娱乐活动。
在这片偌大的仙境之中,最受欢迎的景点莫过于清境农场的青青草原以招牌
“羊咩咩脱衣秀”最负盛名,深得大众喜爱。绵延不尽的草地上有着成群的牛羊不
时穿梭其中,山林田野的纯净之美,徜徉其中不但可近距离地接触到牛羊,还能欣
赏到可爱的“绵羊秀”。
创意文化植入
以本地摆夷族文化为主题,打造包括节庆、美食等多重参与性文化体验,挖掘
当地文化潜在价值。
清境农场模式
主题个性化:个性定制化旅游服务,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功能住宿化:多种功能业态复合打造
分散式:依山就势,各景点分散式布局
统一性:管理委员会统一经营管理
集散地:郊区旅游度假集散
运营开发策略
清境农场前期依托草场资源发展观光旅游,撬动区域价值。后期植入特色民宿、
文化体验,综合服务等多元业态,以休闲度假功能、景观体验、多主题设施作为核
心竞争力。
创新盈利模式
核心服务全部自持运营获取收益,少量民宿和商业本地村民自营,少量民宿和
商业村民自己运营管理,与景区无关.
案例总结及成功的启示
清境农场成功经验在于:1.依托先天山地草场资源禀赋,打造独特的城郊休闲
农场风光,而非传统景区大规模开发植入。2.建立了完善的功能体系,依山就势,
分散景点布局,通过交通串联景区各个节点,形成“线、点、面”彼此联动的内部
格局。3.将创意文化植入到关联活动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植入,融入到各种主题活
动中,成为大众游客的核心吸引力之一。4.创新盈利模式,统一经营管理,核心设
施全部自持运营,少量民宿和商业本地村民自营,有利于统一管理和服务的提高。
(弘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