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狄更斯幽默艺术的成因_王萍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幽默语言特色分析

查尔斯 ・ 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中维多利亚时代举足轻重的作家之 在 1 9 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背景中 .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有着 强烈 的冲突 . 资本家为 了追求 利益最大化 . 压榨工人 为其 创造剩余价 值, 与此 同时 , 工 人的工作条件糟 糕 。 薪水报酬低 廉 , 与为 资本家创造 的价值形成 巨大的反差。在英国等级制 度森严 的社会 体系中 . 出身于 底层 的查尔斯 - 狄更斯幼年时期挑起 家庭的重担 . 为父母分忧 . 在一家 皮鞋厂做童工 . 深刻了解底层 人民的生活 . 也 在 自己的作 品中表现 了 对底层人 民的同情 。纵观整个维多利亚文学 . 这个时期文学的主要表 现形式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 查 尔斯 ? 狄 更斯与萨克雷齐名 , 萨克雷在他的代表作《 名利场》 中极尽所能勾勒 出 上层社会不可见人 的虚伪与做作 . 狄更斯像 一面镜子一样反射 了底层 人 民的种种悲哀 . 并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但是与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不同的是 . 狄更斯 更善于用幽默的 语言作为工具 . 讽刺 种种社会丑相 . 让人们在 开怀大笑 的同时也 留下 了深深的思考 尽管狄更斯 的作 品在不 同时期表现 了他对 当时社会的 态度 。 从乐观到悲观 , 从期 望到彻底 失望 , 但是体现 中在作 品中都是用 轻松诙谐的语言鞭挞了种种社会 不公平 现象 . 讽刺 了没有社会道德的 人。 可 以说 。 幽默 的语言是始终贯穿在狄更斯的所有作品中的。 在《 匹 克威克外传》 中, 查尔斯用简单的几笔形 容匹克威 克体 态肥胖 , 他戴着 圆圆的眼镜 . 眼睛是圆圆的 。 身体也是圆圆的 。 让 匹克威克这个滑稽的 形象跃然纸上。而在《 大卫 ・ 科波菲尔》 这部作 品中同样体现了狄更斯 幽默讽刺 的文笔风格 . 狄更斯更是 直言不讳 的告诉读 者 . 在他所 有的 作品中 .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部 , 在 这部带有强烈 自 传色彩 的小 说中 , 清 晰的反应 了作者 的创作 艺术与语 言风格 . 在这部 小说中 , 狄更斯 运用 了 口语化 的语法词 汇等 表达方式 . 甚至是不规范 的发音 . 听起来 让人 贻笑大方 .却也让 底层人 民不 能受到 良好教育 的一面体现 的淋漓尽 致。 米 考伯太太 无论在什 么情况 , 哪怕是在米考伯先生负债累累 , 入不 敷出的时候 . 一直在说 “ 我永远不会 抛弃米考伯先 生” . 在文 中特定的 语境下 . 米考伯太太 幽默的话语让 人开怀大笑 的同时 . 也深 深体 会到 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观 狄更斯 的作 品中语言非 常丰 富.被称为史上第二个 莎士 比亚 . 他 的词 汇表达 和莎士 比亚相媲美 前苏联学者伊瓦 肖娃认 为“ 狄更 斯笔 下的英国语 言是无 限的灵 活和多姿多彩 . 它 的可能性仿佛是无穷无 尽 的。没有多少作家在风格手法 的多样性上 、 词汇量 的完备 与丰富上以 及表达的鲜 明与独创性上 . 能够 同狄更斯相 比。 ” 而他能够具备独一无 二的幽默风格是有 多方面的因素 的。首先 , 狄更斯被称 为第 二位 莎士 比亚源于英 国传统文学对 他的影响 .流浪汉小说是 1 7 世 纪、 1 8 世纪 风靡欧洲的一种文学体裁 . 它 的艺术 特征主要 以第 一人称叙述 . 运用 幽默的语言来塑造人 物形象 , 《 大卫 ・ 科波菲尔》 中和这种 文学体 裁特 征非 常吻合 。小说 主要 以第一人称“ 我” 自幼年到 中年 的生活历程 , 以 “ 我” 为的出生为起源 . 将朋友 的真诚与欺骗 . 爱情 的冲动与成熟 。 婚 姻 的甜蜜与无奈 . 家人 的矛盾 与包容等 因素 汇集在一起 , 其间夹杂着 各 色的人 物 . 语言诙谐风趣 , 展示 了 1 9 世纪 中叶英 国的广 阔画面 , 也 反 应 出了狄更斯希望人 间充满善 良正义的理想。 流浪汉小说同样大量的 运用俚语融进 幽默 的因素 , 在《 大卫 ・ 科波菲尔》 中, 幽默化 的口语 特征 十分 明显 . 这与流浪汉小说有密切的联系 。
试论狄更斯创作的艺术特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4期,2007年10月Jour 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8,No.4,Oct.2007试论狄更斯创作的艺术特色X黄庭月(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摘要: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把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取材的对象,竭力挖掘其中的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着的美与魅力,将大众文学与高雅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狄更斯创作的众多小说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艺术特色,即作品的庶民性、独特的人物塑造观以及夸张和幽默的语言描写。
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他的小说成为真正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狄更斯;创作;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O9779(2007)04O0439O05Artistic Features on Dickens.CreationHUANG Ting O yue(Departmen t o f Foreign lang uages,Henan Ad ministrative I nstitu te of Politics and Law,Zhengzhou450002,China)Abstr act:Dickens is the greatest British writer in the19th century;he has combined the popular lit2 erature and the elegant literature perfectly.Some common artistic features have been displayed in Dickens.works,namely the civilian characteristic,unique characterization view as well as exaggera2 tion and humorous language description.Dickens.unique artistic technique causes his novels to be true popular artistic form and gets his reputa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mong the world.Key Word:Dickens;creation;artistic feature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0之一[1]。
论狄更斯对老舍早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论狄更斯对老舍早期小说创作的影响——论狄更斯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摘要:上个世纪初期,中国与西方在文化、思想和风俗习惯上发生了不可避免的碰撞、融合。
很多的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上受到了来自西方的文学创作艺术风格的影响,但是又根植于中国文化融合西方文学艺术风格形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本文以老舍早期的创作风格和创作个性受到英国作家狄更斯文学创作的影响,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下形成璀璨绚烂的文学作品。
其中狄更斯对老舍早期的创作中的讽刺幽默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老舍将中国传统幽默文化和狄更斯的创作风格杂糅形成自己的讽刺幽默风格,文学创作喜中带悲的写作风格是其所独有的,当然在早期的创作中也有着自己的弊端,我们能从中西方文化中找到老舍早期创作作品弊端的根源。
老舍在狄更斯创作手法的影响下,亦如民国时期其他的文豪一样探索着市民最根本的问题,思索着前进,形成了批判市民社会性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狄更斯;老舍;幽默讽刺艺术风格On Dickens' Influence on Lao She's Early Novel Creation ——On Dickens' Influence on Lao She's Literary CreationAbstract: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 and the West inevitably collided and merged in culture, thoughts and customs. Many literati and literati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literary creation styles from the West in literary creation, but they are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literary and artistic styles to form their own unique artistic style. In this paper, Lao She's early creative style and creative personality were influenced by the British writer Dickens's literary creation, and formed a gorgeous literary works under the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mong them, Dickens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ironic art of Lao She's early creation. Lao She formed his own satirical and humorous style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humor culture and Dickens's creative style. The literary creation with a sad writing style is unique. Of course, in the early creations, it also has its own drawbacks. The root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Lao She’s early works of crea tion were found in Western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ckens's creative techniques, Lao She also explored the most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the citizens like other write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nking about progress and forming a creative style that criticizes the civil society.Key words:Dickens; Lao She; humorous satirical style目录一、引言 (1)二、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1)(一)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的创作背景 (1)(二)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2)(三)狄更斯对老舍艺术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 (3)三、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5)(一)从外貌来刻画讽刺性形象 (5)(二)从语言来刻画讽刺性形象 (6)(三)人物形象塑造中蕴含的深刻社会思想内涵 (6)四、对市民社会腐朽、麻木思想的讽刺批判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论狄更斯对老舍早期小说创作的影响——论狄更斯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一、引言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著名的作家。
比较《老张的哲学》和《匹克威克外传》的幽默艺术

比较《老张的哲学》和《匹克威克外传》的幽默艺术作者:乔阳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年第08期文章幽默感首先体现在作者对于文章构思的定位上,其次就是在文章层次结构、语言的具体表述、主题背景等一些方面。
因此一部作品的幽默感应该是来源于不同的层次。
《老张的哲学》与《匹克威克外传》这两部作品幽默感的体现便存在着不同,最明显的不同是两位作者对于幽默感与文学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以及两位作者对于幽默含义的理解。
一、老舍与查尔斯·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他生于北京一个相对比较贫寒的家庭。
老舍作品凸显出来的是十分浓烈的北京味,老舍一生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断魂枪》、《月牙儿》、《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茶馆》等等。
这部《老张的哲学》是老舍1925年创作,文章主要讲述上世纪20年代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思想意识。
文章主人公老张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北京街头一个混混,他同时信仰不同的宗教,他独特的思想形式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生活感悟中,“老张的哲学”也是对社会哲学的一种挑战。
查尔斯·狄更斯生于1812年卒于1870年,是英国著名作家,他从小就酷爱文学,像《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对他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后来随着家庭的变故,查尔斯·狄更斯不得不在16岁的时候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经历使得查尔斯·狄更斯对于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统治阶级极其憎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批判英国资产阶级对于人民的压迫。
独特的思想与幽默的风格成为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被读者所喜爱的原因。
《匹克威克外传》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匹克威克与同伴们到英国各地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文章各个故事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相互联系,作者运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讽刺与揭露社会黑暗,题材取自当时的英国现实生活,作品对整个英国文学影响巨大。
《大飞·科波菲尔》中的幽默语言特色分析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中维多利亚时代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背景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有着强烈的冲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为其创造剩余价值,与此同时,工人的工作条件糟糕,薪水报酬低廉,与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形成巨大的反差。
在英国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体系中,出身于底层的查尔斯·狄更斯幼年时期挑起家庭的重担,为父母分忧,在一家皮鞋厂做童工,深刻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纵观整个维多利亚文学,这个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查尔斯?狄更斯与萨克雷齐名,萨克雷在他的代表作《名利场》中极尽所能勾勒出上层社会不可见人的虚伪与做作,狄更斯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了底层人民的种种悲哀,并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但是与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的是,狄更斯更善于用幽默的语言作为工具,讽刺种种社会丑相,让人们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尽管狄更斯的作品在不同时期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态度,从乐观到悲观,从期望到彻底失望,但是体现中在作品中都是用轻松诙谐的语言鞭挞了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讽刺了没有社会道德的人。
可以说,幽默的语言是始终贯穿在狄更斯的所有作品中的。
在《匹克威克外传》中,查尔斯用简单的几笔形容匹克威克体态肥胖,他戴着圆圆的眼镜,眼睛是圆圆的,身体也是圆圆的,让匹克威克这个滑稽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在《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作品中同样体现了狄更斯幽默讽刺的文笔风格,狄更斯更是直言不讳的告诉读者,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在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中,清晰的反应了作者的创作艺术与语言风格,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运用了口语化的语法词汇等表达方式,甚至是不规范的发音,听起来让人贻笑大方,却也让底层人民不能受到良好教育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卫科波菲尔幽默例子

大卫科波菲尔幽默例子《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语言的幽默化也是其明显的特点之一。
幽默化的艺术手法把狄更斯推进幽默作家的行列,其好友福斯特更是把他称作英国最伟大的诙谐作家。
幽默化同样也是这部作品能够通过时间的历练,长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幽默化,看出作者在幽默化手法上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狄更斯充满想象的大脑,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再配上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将平乏无味的词汇变得妙笔生花。
就算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情节,在他才华横溢的文笔下,总能变得更具戏剧化。
幽默化的语言对大众更具有吸引力,作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即便是故意制造的冲突,也总能博得读者的会心一笑,并深刻地引发读者的深思。
狄更斯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幽默化很多具有生活中的口语特征,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大众都能够切身体会和理解的,不单独是那种高雅之士才能品味的,所以读者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幽默,并会心一笑。
狄更斯非常擅长将生活中的口语挖掘并提炼,然后使之融入到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里,逐渐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上。
其人物语言的幽默化背后,总是暗藏着令人深思的话题,使人们读了作品后开心一笑,然后开始冷静地思考这个社会现象。
比如说巴斯基在教堂结婚的那个场景,他穿着蓝上衣,袖口很长。
狄更斯不是直接这样描绘下来,而是说裁缝为巴斯基留下很多"富余", 在寒冷的冬天也不用"戴手套"了。
幽默的气息充斥在字里行间,读者会感到十分的滑稽,然后反思这是对裁缝的讽刺,产生一种审美的视角。
通过人物语言的幽默,不会让读者产生谆谆教导的抵触,谁都不愿意被受教。
这种幽默是自然而然地从作品中散发出来的,其中的教导也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就让人们在欢乐中受教。
所以,茨威格说狄更斯为世界留下了一个19世纪可爱的英国,它具有着仅属于那个时代特性的幽默和快乐。
总之,狄更斯成功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离不开他诙谐幽默的艺术手法,丰富了整部作品的思想可视感,增加语言的饱和度。
乐观风趣的幽默史诗-最新资料

乐观、风趣的“幽默史诗”摘要:《匹克威克外传》作为解读狄更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杂糅了幽默讽刺、象征、流浪汉体、现实主义等诸多因素,并用丰富的语言和喜剧手法体现了其独特幽默的艺术构思,本文通过对语言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该小说的艺术特色。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正如安东尼•特罗普洛所指出的:“查尔斯•狄更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大众欢迎的小说家,也许他也是所有时代最受大众欢迎的英国小说家,这一点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
” [1] 在狄更斯的作品中体现的现实主义夹杂着浪漫主义的因素,以喜剧为基调却又弥漫了悲剧的情怀,在批判的同时又赋予了深深的同情,让读者在开怀一笑后不免有一种无奈的慨叹,而恰恰是这种反差让幽默得到了更好的升华与诠释。
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匹克威克外传》中这种幽默的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堪称幽默史诗。
一、幽默的语言表达狄更斯的语言库藏惊人地丰富,在文体上既能精确写实、渲染气氛,能铺陈,也能简洁明了,既幽默又感伤。
“同莎士比亚一样,他运用的语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多生域的,令所有的学究皱眉,却又使英语更加活跃” [2] 《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具备了流浪汉小说的写作特点,小说结构形式松散,但情节集中紧凑。
通过描写匹克威克先生与其他三位成员外出游历,沿途向俱乐部报道所见所闻。
在途中,匹克威克雇佣机灵的塞姆•韦勒为仆从。
他们目睹了议员选举的闹剧,被狡猾的金格尔捉弄;匹克威克还甚至被陷害进了债务人的监狱,了解了其中的不公和黑暗。
作者自称写作的目的只是“介绍一些趣人趣事”,但作品中不仅有喷涌而出的幽默感,而且闪烁出对现实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讽刺。
乔丹( John o.Jordan )就曾经指出:“狄更斯如果不是独立于英语经典作家群就不可能成为学术研究和大众文化消费所高度重视的一个对象。
只有莎士比亚、马克•吐温,也许还有简•奥斯汀,在吸引学者和普遍读者注意力的能力方面能和他相媲美。
狄更斯作品艺术特点

狄更斯作品艺术特点一查理•狄更斯19世纪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小职员家庭。
在他年仅12岁时,父亲不幸负债入狱,生活陷于贫困无着之中。
于是幼小的狄更斯被迫去一家皮鞋油作坊当学徒。
在几年悲惨的学徒生活中,狄更斯饱尝了挨饿、受冻、殴打等种种痛苦和屈辱。
也正是在这里,狄更斯接触和了解了社会底层最穷苦的人们,对他们的贫困生活和身心所遭受的凌辱有了切身的感受,从而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同情,而对富人、对统治阶级则开始怀有强烈的愤慨。
同时也逐渐认识到当时为穷孩子创办的学校和孤儿院之类的资本主义社会所谓慈善事业的虚伪本质。
不久,由于家庭生活的转机,狄更斯相继在律师事务所和报社工作。
围绕着1832年的议会改革,当时英国社会正处在严酷的斗争中,这使他有机会了解资产阶级法院、议会以及在那里揭露出来的无数罪恶和黑暗现象,目睹议会肮脏的政治内幕,广泛熟悉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这一切极大地影响了狄更斯思想的形成,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自1836年到1937年,狄更斯分期陆续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皮克威克外传》。
它叙述商人皮克威克先生和其朋友的游历故事,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勾画了英国社会的众生像。
广大读者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这部小说的成功不仅极大地鼓舞了狄更斯,而且也使他一举成名。
从此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文学创作,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作品,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资产阶级的伪善和残酷。
1842年,狄更斯访问美国,但美国社会纸醉金迷、荒谬离奇的现实生活使狄更斯倍感失望。
回国后他创作了《美国札记》和《马丁•朱述尔维特》,对美国的假民主、竞选丑剧、惨无人道的监狱制度和奴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
狄更斯在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形象鲜明,漫画式勾勒出一幅幅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
繁重的创作劳动、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许多形形色色的烦恼和挫折损害了狄更斯的身体健康,但他那饱蘸正义的笔却从未停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个性的趣闻和轶事。1827 年 5 月,狄更斯在一 家律师事务所谋得一份小差使。而就是在这里, 他惊人的观察力和表演天分开始崭露。对小巷里 的各个铺面的特色他都能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 并对各色市井人物的音容笑貌烂熟于心。他每天 在班上把一路观察到的东西表演给同事们看。那 地道的土腔土调和紧紧抓住性格特征的传神动 作,使 观 者 都 沉 浸 在 他 的 表 演 中,获 得 愉 悦 的 感 受。狄更斯喜欢钓鱼,钓鱼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休 息。有一次,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垂钓。忽然一位 陌生人走到他的身边问道: “怎么,你在钓鱼呀?” 狄更斯直了直腰点头回答: “是的,今天钓了半天 没钓 到 一 条 鱼,可 昨 天 也 是 在 这 个 地 方,却 钓 了 15 条鱼啊! ”“真的?”陌生人说,“你可知道我是 谁吗? 我是这里管鱼的,这里禁止钓鱼! ”说完陌 生人掏出纸要写罚款单。狄更斯连忙反问: “那 么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是作家狄更斯,我说我钓 了 15 条鱼但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是我的职 业。”陌生人耸了耸肩很无奈。
在狄更斯后来的小说创作中,幽默渐渐变成 了他自觉的艺术追求。狄更斯反对板着面孔教训 人,反对说教式地把生活的道理强行灌输到别人 的脑子里,他认为这样的文学创作时失败的。他 自始至终把作品的幽默品格放在首位,力求以轻 松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和读者共 勉的目的。如果我们将狄更斯与俄国作家果戈理 作比较,可以更清晰地看出狄更斯的幽默艺术的 特点: “如果说果戈理的幽默、讽刺是含着眼泪的
第 28 卷 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Vol. 28 No. 10 Oct. 2011
文章编号:1007-2853( 2011) 10-0016-03
简析狄更斯幽默艺术的成因
Abstract: Charles Dickens’humorous art is optimistic and pleasant,reflecting the wisdom of people. It is one of the main artistic features of Dickens’literary creations,particularly long novels.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is unique writing style of Dickens and reflect o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Dickens’art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literary tradition and his own growing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study we can see that humor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Dickens’novels and stands out as the most remarkable artistic feature in his works. Only by studying Dickens-styled art of humor can we truly grasp the essence of his literary creations. Key words: Dickens; art of humor; cau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literary tradition; growing experiences
通过对狄更斯早年生活的研究发现他在童年 时代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其中包括笛福 的《鲁滨逊漂流记》、斯摩莱特的《蓝登传》、塞万 提斯的《堂吉诃 德 》、菲 尔 丁 的《汤 姆 · 琼 斯 》、哥 尔斯密的《威 克 菲 牧 师 传 》、勒 · 萨 日 的《吉 尔 · 布拉斯》等 等。 可 以 看 出,这 些 作 品 的 共 性 就 是 大多具有幽默的艺术性质以及大量的滑稽因素。 毫无疑问,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学家及其出色的幽 默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小狄更斯,为他以 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并运用到小说创作之 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英国 文学的整个幽默艺术传统为狄更斯的文学创作和 独特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之泉[6-8]。
斯小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确是狄更斯小说创作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可以说,要想把握狄更斯小说创
作的精髓,就要研究它的幽默创作手法。
关 键 词: 狄更斯; 幽默艺术; 成因; 历史文化背景; 文学创作传统; 成长经历
中图分类号: I 106. 4
文献标志码: A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文学创作传统
国家或民族间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 他们各自颇具差异性的幽默特点。要深入了解一 个国家或民族的幽默风格,就必须对其生活以及 风俗习惯等特性有所掌握。从一定意义上说,一 个国家或民族的幽默风格及其对待幽默的态度, 构成了她全部生活方式的缩影。而每个其中的个 体也会受到相当明显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狄更斯 也不例外。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 狄更斯的幽默风趣而乐观,洋溢着人民的智慧。而这也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
他长篇小说的最主要特色。本文从历史文化背景、文学创作传统和个人成长经历等发面分析了他独特
幽默艺术的成因,并回顾了他的幽默艺术的发展过程。经过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幽默艺术在狄更
收稿日期:2011-06-21 作者简介:王 萍( 1963-)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研究。
第 10 期
王 萍,等: 简析狄更斯幽默艺术的成因
17
文学史上幽默的作品比比皆是。”狄更斯的幽默 艺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片肥沃的民族文学的土 壤,才得以茁壮成长起来。
幽默艺术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追根溯源,英国文学中的幽默艺术起源于英国近 代文学的初始阶段。英国的第一位近代作家杰弗 里·乔叟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幽默大 师。他的代表 作《坎 特 伯 雷 故 事 集 》便 是 一 部 充 满了浓郁生活气息的喜剧作品。正如文学史家所 指出的那样: “乔叟的幽默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里最重要的特征,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他的幽 默大部分表现在总引里对香客的性格的描写,也 表现在很多故事里,这些都是明快而又富有幽默 感的故事。”
[1] 姚斯.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沈阳: 辽宁人民出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of Dickens’Art of Humor
WANG Ping,ZHANG Lei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 132022,China)
参考文献:
版社,1987. [2] T·A·杰克逊. 查尔斯·狄更斯———一个激进人物
的进程[M]. 范德 一,译. 上 海: 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1993. [3] 安德烈·莫洛亚. 狄更斯评传[M]. 朱延生,译. 太 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4] A·济夫. 幽默的民族风格[M]. 上海: 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2. [5] 牟雷. 雾都明灯———狄更斯传[M]. 石家庄: 河北人 民出版社,1999. [6] 王治国. 狄更斯传略[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 [7] 伊瓦肖娃. 狄更斯评传[M]. 蔡文显,译. 广州: 广东 人民出版社,1983. [8] 薛鸿时. 浪漫的现实主义———狄更斯评传[M]. 北 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9] 罗经国编选. 狄更斯评论集[M]. 上海: 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1. [10] 埃 德 加 · 约 翰 逊. 狄 更 斯———他 的 悲 剧 与 胜 利 [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11] 赵炎秋. 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1996.
除此之外,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狄更斯幽默 风格形成的一个动因。他的母亲可以说是狄更斯 生命旅途中的第一位老师,教他学习写字、读书, 以及基础的拉丁文。可以说,狄更斯不少的艺术 禀赋都是从他母亲那里得来。用他父亲的朋友、 医生戴维的太太的话说: “依我之见,狄更斯的才 华大部分来自母亲,从她那里获得对滑稽可笑和 喜怒哀乐敏锐的欣赏能力,以及可观的戏剧天才。 狄更斯夫人幽默诙谐的谚语、无与伦比的模仿常 常使我和妹妹捧腹大笑,前俯后仰。查尔斯必然 喜欢母亲,尊敬母亲,和蔼地侍奉母亲。”
三、家庭因素和自身性格
狄更斯的父亲约翰·狄更斯原本是海军部的 一个小职员,后因为破产入狱而失业。后他通过 自 学 掌 握 了 速 记 的 技 能,成 为 了 一 名 新 闻 记 者。 约翰喜欢讲故事,有一定的文艺天赋。他能用自 己独特的语言和思维把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演绎成 颇具艺术色彩的故事。同时,热衷于戏剧的他常 常将他的孩子们组织起来,自编自演一些戏剧的 片段。他也会经常让小狄更斯参与其中,例如将 其抱到桌上,让小狄更斯给客人们朗诵诗歌或是 戏剧的台词,从而发掘了大儿子的艺术潜能,使年 幼的狄更斯受到了性格和艺术上的双重熏陶。
英吉利 民 族 给 世 人 的 印 象 一 直 都 是 拘 谨 内 敛、严肃而不苟言笑、注重体面和礼仪、待人接物 彬彬有礼,而这些仿佛是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品性。 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欢笑总 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幽默的东西总是能给人带来 精 神 上 的 愉 悦,同 时 也 体 现 了 人 民 的 一 种 智 慧。 这是人类的通性使然,英吉利民族当然也不例外。 另外,基于英国人在生活中不苟言笑的民族特性, 现实中的苦闷和精神上的压抑,必然促使人们去 寻找其它的途径去排解和宣泄,而文学艺术无疑 是绝佳的选择。因此,英吉利民族也就更加重视 和喜爱文学作品中的幽默,也可以说,他们的幽默 敏感度更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