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

张产办字[2010]6号

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办公室

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宣平堡乡人民政府,管委会各部门、各分局:

经区党工委、区管委会同意,现将《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蔬菜运销“绿色通道”

工作实施方案

为保证蔬菜运销道路的畅通,更好地贯彻国家、省、市农产品“绿色通道”要求,确保我区蔬菜销售、运输畅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蔬菜产业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根本目的,通过建立各项制度、机制,加强有关部门间的协作,实现蔬菜运销的快捷、通畅、低成本、高效率,力求通过加强对蔬菜客商的服务,促进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内容

(一)保持良好的路况

在蔬菜主要季节,保证道路交通的畅通,路况较差的路段要提前进行整修、养护,对于因施工阻断的路段要提前修好辅路,转弯处、道路交叉口、危险地段要设立明显标志,各公路收费站要设置“绿色通道”专用通行口,并按照省统一要求设立指示牌。

(二)实现运菜车辆免费通行

主要运销季节,整车装载蔬菜的运销车辆在区级管理的国

省干线各路桥收费站全部免费通行;在各高速公路上通行时,装载蔬菜的车辆达到该货车核定载重量或装载容量80%,免费通行;装载蔬菜不足核定载重量、装载容量不足80%以上的车辆一律正常收费。

(三)加强交通疏导,保障道路通畅

在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开展期间,加强交通疏导能力,加快交通事故处理速度,保证能够及时将蔬菜运出去。

(四)维持正常的治安、市场秩序

坚决杜绝公路“三乱”,严厉打击车匪路霸,整治蔬菜市场秩序,加强经纪人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的菜霸,严防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在蔬菜运销过程中发生。

(五)做好运菜车辆超载超限的治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运菜车辆超载超限的治理工作。通过加强源头治理、公路检查等各项工作,保证各类车辆不出现超载超限现象,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三、组织实施

(一)实施时间

7月1日至10月31日。

(二)实施范围

实施的区域为区所辖1乡13个行政村。实施的对象为整车装载各类新鲜蔬菜的车辆。实施的道路为全区境内的所有道路,

包括所有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间道路。

(三)实施步骤

1、部署与安排。6月底前,“绿色通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召集各成员单位召开专门动员会议,启动相关程序,发布有关文件,安排部署具体工作。

2、组织与落实。在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开通期间,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各项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内容的完成。期间,区“绿色通道”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了解工作进展,研究存在的问题,督导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的领导

区成立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小组,其中,道路交通组由后勤服务中心和公安分局负责;宣传报道组由组宣部负责;督导检查组由纪工委负责;服务信息组由社会事务管理局负责。各工作小组在区“绿色通道”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下统一工作。

(二)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

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加强协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分工为:

社会事务管理局是全区“绿色通道”工作的牵头单位和第

一责任人,负责对成员单位的协调组织,并做好《绿色通道通行证》的管理、“绿色通道”信息反馈等有关服务工作。

公安分局负责交通疏导、交通事故处理、交通治安和市场治安秩序维持等工作。

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保持良好的路况、运菜车辆免费通行等工作。

纪工委负责“绿色通道”工作各项任务落实的督查工作。

组宣部负责“绿色通道”的宣传报道工作。

后勤服务中心负责资金保障。

(三)全力保障蔬菜运销期间道路通畅

公安分局要加强警力,在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开展期间,加强交通疏导能力,加快交通事故处理速度,如因交通事故造成交通干线堵车,有关管理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尽快处理完毕,恢复交通。要在各主要路段实行24小时巡视,发现有堵车现象要及时疏导。为了维护菜商的利益,对一般性违规的运菜车辆,以批评教育为主,不扣车,不扣证,不滞留,不卸载;加快交通事故处理速度,尽量减少运菜车辆在事故现场的滞留时间,保证能够及时将蔬菜运出去。强力打击车匪路霸、菜霸,维护交通治安和市场治安。后勤服务中心要全力保障蔬菜运输路况的良好,并将运菜车辆免费通行等工作落实到位。

(四)加强对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凭证的管理

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凭证是蔬菜运销车辆享受各项“绿色通道”政策的凭证。社会事务管理局负责全区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凭证管理工作。凭证必须注明产地、品种、数量、车辆牌号和产地负责人联系电话,没有农产品检验报告的蔬菜绝不能外运。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凭证严禁私自制作、买卖,一经发现,要严厉查处。

(五)加强“绿色通道”建设的信息工作

各成员单位要及时将我区“绿色通道”工作的进展情况、动态信息向区“绿色通道”办公室反馈,区“绿色通报”办公室要办好“绿色通道”信息简报,以便交流情况和为各级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六)做好“绿色通道”举报事件的协调处理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局和公安分局两个部门要设立“绿色通道”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要做好值班记录,将举报事件的时间、地点、举报人、事件及处理结果记录在册。对于举报事件,凡在本部门能够独立解决的要及时解决,需要与有关部门沟通的要及时沟通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由社会事务管理局统一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汇报,解决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要积极协助,不能推诿扯皮。为做好这项工作,两部门要抽调1-2人专门负责本部门“绿色通道”工作的有关事宜。

(七)加强对“绿色通道”政策的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把蔬菜运销“绿色通道”的各项优惠政策、有关法律法规、负责机构职责、事件举报电话、“绿色通道”凭证的领取等有关内容进行及时宣传、报道,保证广大农民、菜商及时了解有关政策,便于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的监督。组宣部要协调各种媒体,对各项有关工作进行免费报道,在全社会创造支持“绿色通道”工作的浓厚氛围。特别要对打击路霸、菜霸等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八)加强对运菜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

全区要切实加大对运菜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力度。运菜车辆的超载超限问题由产地政府负责,要安排专人到乡村地头和蔬菜市场的装载点,抓好运菜车辆的超载超限问题。公安分局负责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查处工作,确保通过我区的一切车辆一律不超载超限。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对外地超载车辆的卸载问题,要在各卸载站坚决堵住外地超载车。要做好对超载超限车辆司机的宣传教育工作,避免因严重超载超限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宣平堡乡要加强对各村的源头管理,严格超载超限源头治理的责任追究,对于监管不严,工作不力,因超载超限车辆影响“绿色通道”畅通的,要追究该车货源所在村的责任。

(九)加强与外省市的沟通和对“绿色通道”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

区“绿色通道”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与北京市及省属有关单位的联系,为“绿色通道”的畅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证我区蔬菜能够快速地运出。实行督查车制度,各督查车在区内各种道路上行驶均免费。区纪工委要做好“绿色通道”的督查工作,经常到各村、各部门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反映有关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快速协调解决。

(十)加强对上市蔬菜、市场的管理

由于今年气候冷凉,蔬菜上市实际延后,相对集中,我区要认真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对上市的蔬菜100%达到四有:“有标准、有检测、有标识、有组织”,及时清除危害蔬菜质量安全的各类隐患,保证我区外运的蔬菜产品全部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严禁超标的蔬菜产品外运和上市。

(十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在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开通期间,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安排部署,积极落实到位,对出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或出现问题较严重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

(十二)保障“绿色通道”工作的经费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绿色通道”工作中所需的印制表证费用及工作经费,区后勤服务中心要拨付专门的经费予以支持,并在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开通前,保证资

金到位,经费要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借用。

附件: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蔬菜运销绿色通道方案通知

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办公室 2010年6月29日

(共印15份)

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蔬菜运销“绿色通道”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杨永峰区管委会副主任

副组长:杨玉平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主持人

李志忠区公安分局主要负责人

华晓军区纪工委主持人

殷振刚区组宣部主持人

刘胜军区后勤服务中心协助人

成员:张晓世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协助人

杨威区公安分局科员

贾卫旻区纪工委科员

曹桂琴区组宣部科员

刘利明区后勤服务中心科员

杜晓岩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科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社会事务管理局主持人杨玉平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协调全区蔬菜运销“绿色通道”相关工作。联系电话:0313—4872886

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x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方案》(x〔x〕22号)精神,切实加快脱贫攻坚工程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根据《x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绿色通道”实施方案》(x〔x〕50号)文件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纳入“绿色通道”范围 本方案所称脱贫攻坚工程项目,是指脱贫攻坚期间,以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立项批复,使用各级各类专项扶贫资金(包括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银行信贷扶贫资金、易地搬迁资金、融资平台扶贫专项资金,下同)实施的贫困地区道路、农村能源、农田水利、农业气象、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安全饮水、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产业扶贫相关项目。 二、界定必须招标的规模标准 为加快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和《x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绿色通道”实施方案》(赣府字〔x〕50号)要求,明确脱贫攻坚工程项目达到下列规模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含,下同)人民币以上的;

(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优化项目审批环节 各部门及乡(镇)要落实好责任主体,建立面向脱贫攻坚工程项目审批的快速反应机制。 (一)没有达到前述必须招标的规模标准的脱贫攻坚工程建设项目,项目业主单位在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按“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方式,研究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和供应商;监察部门要全程监督。 1.施工企业的确立。原则上以本地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为主,选择两家以上择优选定施工企业; 2.设备采购在规定范围内,由业主单位采取自行询价方式确定供应商; 3.原则上工程增量不能超过10%,若工程增量超过10%以上,业主单位要及时提交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方可施工,如设计存在漏项等,应在签订合同前按程序予以调整;

急救绿色通道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系统的规范急性危重病人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急性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一、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少于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二、急救抢救绿色通道 (一)院外急救 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定”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或就近转送至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院内抢救 1、病人到达院内,接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 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 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口头下达,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专科医生到达进行会诊时,接诊医生负责和专科医生就病人情况进行口头沟通,专 科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向主治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填写会诊单,确定转送专科诊治的病人,由原科室医生负责将病人转送到专科医生制定的场所,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或病区。 4、经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病人,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 时,立即通知专科医生直接往手术室,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将病人送到手术室,在专科医生到达手术室之前由接诊科医生、麻醉师共同抢救病人,专科医生到达后,交接病人,由专科医生完成治疗和手术。术前必须有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病人基本信息。 5、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的病人,由科主任或医务科主持会诊,会诊召集相关专业 科室人员参加,根据会诊意见,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病人,并负责组织抢救。会诊记录由首诊医师完成, 6、所有急性危重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三、急救绿色通道的要求 1、进入急危重抢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必须符合本规范所规定的疾病情况。 2、在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 生紧急会诊。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管治总结

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管治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区各行政职能部门在区政府的统一协调指导下,以整合服务资源、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形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为着力点,进一步压缩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服务时间,为“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二、服务范围区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服务范围是指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同注册资本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项目;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设立登记项目;总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区重大项目年度计划安排的项目;开发区用地投资项目一律按照区重

大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规定的程序实施审批服务。三、服务原则(一)一次告知原则。对符合服务范围的项目原则上进入行政服务“绿色通道”。区各行政职能部门驻“中心”窗口应将审批所涉及的申报材料、审批部门、审批程序、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等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二)从简从快原则。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实行简化手续,从快办理。对基本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的项目应即时办理。(三)限时办理原则。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能即办的实施即办,能联办的实施联办。对因申请人原因或其它不能按时办结的,应同时向申请人和“绿色通道”督办员说明,并报“中心”备案。(四)全程跟踪原则。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中心”派专人负责全过程跟踪,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协调、督办。(五)超时问责原则。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对其实行超时问责制。由此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四、服务形式对进入“绿色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 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 2.110、120、122及其他部门转送的“三无”患者(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诊抢救;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中患者的急诊抢救; 4.其它应当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 符合医院绿色通道范围的病员来院接诊后,应采取下述措施: 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

点。 3.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入出院处、服务队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4.“绿色通道”安排服务队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迎、送伤病员和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帮助服务。遇危重病人需送检查或入住院的,接诊科室必须安排医务人员亲自护送。 5.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6.绿色通道范围内患者,除属ICU收治范围者外,要确保实现专科收治,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相应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协商解决。需立即手术的患者,应立即通知手术室,由手术室按急救手术绿色通道予以特殊保障。 7.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8.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

铁路工程绿化方案

xxxx标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 1 -第二章、绿化方案 .....................................................................- 2 - 2.1树种苗木类别 ...............................................................................................................- 3 - 2.2种植范围 .......................................................................................................................- 4 -第三章、施工工期 .....................................................................- 6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 ..............................................................- 6 -第五章、现场施工组织 ..............................................................- 7 -第六章、苗木一年内养护措施 ....................................................- 7 -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10) 7.1机构管理流程 (10) 7.2 工作职责 (11) 7.3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1) 7.4施工质量控制 (12) 7.5栽植技术控制 (13) 第八章、施工安全管理 (14)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14)

创伤中心建设方案文件

德二院医字〔2018〕43号 关于印发《×××人民医院创伤中心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现将《×××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人民医院 2018年9月3日

×××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诊疗,提高创伤患者救治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六大中心”建设完善重点疾病防治康复体系的实施意见(2018-2020年)》(德卫医字〔2018〕20号)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创伤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为创伤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院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创伤中心建设及相关要求 (一)创伤中心标识与指引设置要求(宣传科牵头) 1.在医院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入口和医院内流动人群集中的地方设置醒目指引标志,引导患者快速到达创伤中心。 2.医院分诊、挂号、诊室、收费、影像、抽血、检验、药房等各窗口处设置急诊、创伤患者优先标识。 3.在急诊科设置创伤患者进入救治绿色通道的明显标识。 4.设立健康教育板报,以宣传栏、知识角、电子屏等方式宣传创伤救治相关知识,提升群众对各种创伤防治的认识和健康素养。 (二)创伤中心人员和相关技术开展要求(医务科牵头)

1.急诊科:具有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资质的人员,能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抗休克和紧急气道管理等),并能高效联动院前急救和创伤专科救治团队。 2.外科团队:具有24小时实施神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喉科和烧伤整形外科手术等并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人员相对固定。严格落实多学科会诊制度,院内会诊时间在1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 3.其他科室:影像介入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影像科、心电图室、输血科和康复治疗室。 4.创伤中心人员应具备开展紧急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术、开腹探查、颅脑外伤急诊手术、脾切除术、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内固定、上肢截肢术等三级以上手术能力。 (三)创伤相关设备要求(设备科牵头) 1.具备专用于创伤中心的设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便携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输液加温、颅脑损伤亚低温设备、支气管镜、CRRT血液滤过、颅内压检测仪、膀胱压检测设备、胃酸监测设备、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的监护仪等设备,能进行床旁X线,超声检查。 2.除能开展常规血液检测外,还具备凝血功能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心肌酶系列、高敏肌钙蛋、心衰系列监测的能力。 3.医院24小时提供医学影像检查诊断,包括X光、CT、MRI、CTA、超声、血管造影等。 (四)院前和院内创伤急救体系建设要求(急诊科牵头、输

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文件“关于大力实施3515工程,扎实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蒋长线张桥段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一、土地流转 1、土地年租金指导价格(按16年租期计算):600-800元。土地年租金镇、村各负担50%,镇政府负担部分每年底经镇农技服务中心检查验收合格后足额发放,否则,按比例扣除。兑付租金方式:以村为单位统一兑付,由村建立台帐与户结账。 2、土地流转程序: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逐户逐田块做工作→签订协议落实 3、完成时间:XX年农历正月初六前 二、统一施工 1、农技服务中心负责办理采伐证,组织砍伐绿色通道处杂树,各村(居)范围内配合清理障碍,将砍伐的树木销售折算绿化投入。 2、水利站负责绿色通道的土地整平、开挖排水沟的施工,各村(居)负责保障施工和协调工作。 3、完成时间:XX年农历正月二十前。 三、实施绿化 1、栽植树种以常绿树和景观树为主,主要参考以下六种: (1)紫薇:高度1米-1.2米,树径2厘米以上; 第 2 页共 4 页

(2)桂花:高度1.6米以上,树径3厘米以上; (3)女贞:高度2.2米-2.5米,树径3厘米以上; (4)香樟:高度2米以上,树径2.5厘米以上; (5)槐树:高度2米以上,树径2.5厘米以上; (6)玉兰:高度2米以上,树径2.5厘米以上。 2、栽植要求: 株行距1米×1米,统一栽12行,三个品种(品种自定),每个品种栽4行。栽植顺序从路向外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体现层次感,通常是先花草,再灌木,后乔木。 3、完成时间: XX年农历正月底。 4、长效管理: 绿化工作由各村(居)组织实施,并有效开展管理,可以招引能人投资,也可由党员干部带头承包或合股经营。镇政府承担一半土地租金。如因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力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绿色通道受影响的,各村(居)要按既定标准和要求积极补栽,确保绿色通道的长效管理。否则,除扣除政府承担的租金外,将责令村(居)主要负责人检查纠正。 第 3 页共 4 页

6.绿色通道建设管理办法

六、绿色通道建设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绿色通道建设要求,根据《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7?472号),《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建技[2003]7号),《铁路绿色通道设计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绿色通道建设重点包括:路堤、路堑边坡绿化;路堤坡脚至用地界以内;路堑堑顶至用地界内;隧道边仰坡绿化;桥梁锥体边坡绿化;站区绿色防护和取、弃土(碴)场绿色防护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达州建指铁路绿色通道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绿色通道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第四条绿色通道建设应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的用地原则。 第五条绿色通道建设除应符合本办法外,还应符合建指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二)总体要求 第六条绿色通道设计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及生态特点,遵循“因地制宜,景观协调,易于养护”的原则,优先选择当地适生植物品种。严格控制名贵物种的采用。 第七条毗邻森林公园等风景区的绿色通道建设应与当地的自然及人文环境相协调。 第八条绿色通道设计应采用内灌外乔的绿化形式。靠近线路地带应栽种草、灌植物,远离线路地带宜栽种灌木、乔木,形成立体复

层的绿化带。栽植乔木时,其成年树高,不宜高于旅客列车车窗下。 第九条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的硬质岩路堑的边坡坡面(含边坡平台、侧沟平台)防护和加固,应优先选用绿色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措施,不应采用全坡面圬工防护。 第十条桥梁地段绿色通道设计范围主要包括锥体边坡,桥下需要设置绿色通道时应与邻接路基绿化和周边环境相协调;栽种乔木时应考虑倾覆不得侵入桥梁的建筑限界。 第十一条位于风景区和保护区的隧道洞口绿化应以美化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十二条铁路各站区绿化不得影响旅客乘降和货物装卸,不得影响各类架空线路。 第十三条加强取、弃土(碴)场土石方调配工作,弃土弃碴要严格贯彻“先挡后弃”原则,做好拦挡工程和边坡防护措施,取弃结束后及时进行覆土整治、复耕或复植被措施,并完善排水系统。 第十四条栽种的植物不得遮蔽铁路可视信号和影响列车了望条件,不得影响铁路运输安全。乔、灌木与接触网、建筑物和各种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树种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逆性强,可抵抗公害、病虫害,易养护; 2.不产生其他环境污染,不应成为对附近作物传播病害的中间媒介。 (三)验收与交接 第十六条绿色通道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主体工程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第十七条植物种类、数量和种植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绿色通道建立)教学内容

2H320114熟悉机电工程项目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一、施工现场安全绿色通道建立的措施 1.场区主马路划出人行道标识; 2.消防通道必须建成环形或足以能满足消防车调头,且宽度不小于 3.5m; 3.所有施工场点标识出人行通道并用隔离布带隔离; 4.所有临时楼梯必须按规定要求制作安装,两边扶手用安全网拦护; 5.2m高以上平台必须随时安装护栏; 6.所有吊装区必须设立警戒线,并用隔离布带隔离,标识明确; 7.所有主要作业区必须挂安全网,做安全护栏,靠人行道和马路一侧要全网封闭。 二、施工材料管理措施 1.库房内的施工材料和工具应根据不同特点、性质、用途规范布置和码放,并严格执行码放整齐、限宽限高、上架入箱、规格分类、挂牌标识等规定; 2.并保持库房内干燥、清洁、通风良好; 3.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品按规定距离单独存放并远离生活区和施工区,并严格隔离、专人严格管理; 4.材料堆场应场地平整,并尽可能做硬化处理,排水及道路畅通;钢材以规格、型号、种类分别整齐码放在垫木上,并与土壤隔离;标识醒目清楚;防雨设施到位,堆场清洁卫生。 5.配备消防器材。 三、施工机具的管理措施 1.手动施工机具(如手动葫芦、千斤顶等)和静止型施工机具(如卷扬机、电焊机等),出库前保养好后应整齐排放在室内; 2.机动车辆(如吊车、汽车、叉车、挖掘机、装载机等)应整齐排放在规划的停车场内,不得随意停放或侵占道路; 3.机动车辆实施一人一机,每天进行日检保养,确保施工安全及外观清洁; 4.进入现场的施工机具也要指定专人定期保养维护,确保性能安全可靠、外观清洁卫生,集中排放的施工机具如电焊机等要排放整齐,安全可靠。 五、场容管理措施 场容管理内容包含人口、围墙、场内道路、材料设备堆场、办公室内环境。其管理措施:

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方案及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方案及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方案(修订)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时,为挽救其生命而实施的简捷畅通的诊疗过程,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一.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1.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 2.“三无”人员(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 3.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 小时)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它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 1.由急诊科首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实施绿色通道的服务并直接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直接报医院总值班);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

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会诊医嘱、检查医嘱、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确认后执行。 2.进入绿色通道后的病人,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全程予以护送;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3.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理,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尽可能留取病人的有效证件作抵押,急诊护士凭盖有“急诊绿色通道”标示的检查申请单和住院证迅速安排检查、治疗和办理住院手续。 4.检查科室、住院收费、药房等部门必须优先安排处理,并做好各相关信息的登记,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治疗项目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血库负责及时联系急救用血,麻醉科负责提供手术平台。 5. 急诊护士送病人到病房时,认真和病房值班的护士做好交接班,病房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记录抢救治疗措施外,还应详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材料等,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的收费单原单都应保管好,作为催交费用的依据。 6.“绿色通道”收治的病人如病情严重,仍按照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给予救治;确认“三无”的病人,所有费用由急诊科接诊医生(未住院的病人)或主管医生(住院病人)填写申请表,经科主任审核后报分管院长和院长审批,由医院负责支出。 7.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协商解决。

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日期:2009-10-19 17:48:00 作者: 来源: 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交公路发[2005]20号 建立顺畅、便捷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对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从1995年起,全国先后建成了山东寿光至北京、海南至北京、海南至上海、山东寿光至 哈尔滨等四条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穿越全国18个省(市、区),总里程达到1.1万 公里。除此之外,一些省(市)也相继建立了具有区域特点的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 通道”。这些“绿色通道”的开通,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 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 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在全国建立高效率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 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立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支持鲜活农产品合法运输,以快捷、顺畅、低成本的流通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至2005年底,基本建成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的“绿色 通道”网络,提高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效率。 (二)工作原则 1、合理布局,完善网络。以现有国道网为基础,对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进 行合理布局,构建连接全国主要产销区的“绿色通道”网络,实现鲜活农产品全程顺畅流

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根据《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提高鲜活农产品跨区域流通效率为重点,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工作,切实改善鲜活农 产品流通环境。 二、建立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的主要内容 (一)构建全国鲜活农产品主要产销区之间“绿色通道”网络 以现有国道网为基础,结合主要鲜活农产品的流量和流向,在全国建立布局为“五纵二横”的“绿色通道”网络。具体走向和控制点如下: “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布局表 五纵: 路线里程 km 主 控 点 涉及国道 银川 —昆明2700 银川 -成 都- 昆明 G109/G213 呼和浩特 —南宁3000 呼和浩特 -西安-重 庆-贵阳- 南宁 G209/G307/G210 北京—海 口长沙4345 北京 -石 家庄 -郑 州- 武汉 -长 G107/G325/G207/G322

基层版创伤中心建设指南(试行)

基层版创伤中心建设指南(试行) 创伤中心是指医院将院内与创伤相关的主要外科专业科室、辅助检查科室集中前移到急诊功能区域,为加强和规范创伤患者而建立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负责为创伤急救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系统的监护、评估、诊断和医疗服务。为规范创伤患者救治,推进全区创伤中心建设,构建创伤患者分级救治体系,结合实际,现制定创伤中心建设指南(试行)。 一、功能定位 具备收治本区域内严重创伤患者的条件和水平;具备运送严重创伤患者至上级医院救治的能力;具备对上元的快速评估、复苏、稳定生命体征的能力;参与本县域内创伤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二、建设条件 有创伤综合救治团队,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救治团队依托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急诊外壳诊室,急诊抢救室具备一定数量、满足需求的抢救床位和复苏床位。有固定的急诊外科医生,具有临床各学科和医技辅助相关科室快速联动机制,具备创伤急救病人快速救治能力。 各级创伤中心应设置急诊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五官科、介入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等与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设置有创伤复苏单元,一定数量的创伤重症监护室(ICU)病床,及创伤普通病床。具备创伤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设备、

床旁检测和诊断设备。能够快速完成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胸片、骨盆X线、全身快速CT、血管造影等检查,力争做到介入时间及手术时间提前,特殊患者能够在1小时内实施急诊手术。具备开展紧急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术、开腹探查、开胸探查、颅脑外伤急诊手术、肠切除术、胃肠穿孔修补术、胃肠造口术、吻合术、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胃肠吻合术、肝脾损伤的处理、直肠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内固定、胸廓成形术、膈肌修补术、胸壁外伤扩创术、心包开窗引流术、肺大泡切除修补术、肺楔形切除术、四肢及骨盆外架外固定术、四肢骨盆及脊柱脊髓损伤急诊手术、肢体残端修整术、大腿截肢术、小腿截肢术、足踝部截肢术、截指术等相关能力和条件。建立院前登记系统与院内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患者确认码,做到创伤患者的全病程追踪。具备严重创伤患者的综合抢救能力。 此外,相关中医院(专科医院)达到条件的,参照标准执行。 (二)人员、设备和技术要求 急诊外科应在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以下条件。 1.基层版创伤中心 (1)功能区域设置应当包括:急诊分诊区、急诊外科诊断区、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急诊清创室、急诊监护病房; (2)急诊检验、急诊超声、急诊X线、急诊CT提供“24小时x7天”服务;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方案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方案 贯彻绿色通道理念,严格执行“关于发布《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的通知”(铁总建设〔2013〕94号文),做到绿色通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合理安排绿色通道的验收时机。推广并使用绿色防护新技术、新材料,力争将太焦铁路建成高标准的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施工严格推行样板先行、首段评估、全线推广的原则。绿色通道先导试验段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实行首段评估制。评估完成后,形成作业指导书,在全线推广。 (1)临时工程 取弃土场、大临工程施工中尽量减少植被破坏,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或复耕,加强铁路沿线及生产、生活区的种草、种树等绿化工作。本着多绿化少硬化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利用站、段、工区的房前空地种植灌木、花草及树木,在道路两侧种植乔木绿化;区间在不影响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条件下,在铁路边坡及路基两侧种植乔木及灌木。 (2)路基工程 施工中贯彻环保、绿化理念,路基地段绿化范围应包括铁路用地界内路基边坡及路堤坡脚或路堑堑顶外线路绿化林。 路基施工应做到随挖随填、随夯实的施工方法,不留松土面,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做到土方合理调配。路堤边坡采用绿色防护,路基边坡尽量采用拱型骨架护坡、六边形空心块护坡与植草、种植灌木相结合的防护型式,改善和美化沿线环境。植物防护宜采用灌草结合,灌木优先的方式。环保敏感区采用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边坡防护工程系统。 路基边坡采用植物防护时,天然土层厚度不宜小于30cm,边坡土(岩)质不适宜植物生长时,应采取土质改良、客土、喷混植生等措施,客土厚度不应小于20cm,喷混植生厚度不宜小于10cm。填充于骨(框)架、土工格室内的种植土应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平衡养分和矿物元素,粒径不应大于30mm。 路堑侧沟平台和边坡平台、路堑挡土墙墙顶处,应设置绿化槽栽植灌木,挡土墙墙趾处应设置绿化槽栽植滕本植物。绿化槽宽度不应小于40cm、深度不应小于30cm。膨胀土、黄土等地区及挡土墙墙顶平台绿化槽底部应采取封闭止水措施。 (3)桥梁工程

重点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重点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为了规范本市重点公路、铁路、河流的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打造优美的通道生态景观,塑造北京窗口形象,根据国家有关造林工程技术标准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结合本市河路绿化实际,特提出重点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一、建设范围 绿色通道工程范围包括本市区域内的主要河流、干线公路、铁路两侧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新建、加厚和加固绿化,其中:六环路绿化外侧1000米、内侧500米;平原地区其他公路、河流、铁路两侧绿化,每侧绿化不低于200米。其中道路节点、交叉路口、城镇周边为重点绿化,其它地段为一般绿化。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功能多样。实现生态防护与景观、休憩、健身等功能相结合。 (二)坚持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实现绿不断线、景不断链与打造特色区域、河路相结合。 (三)坚持优化配置,自然和谐。实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与以高大乔木、彩色树种为主体的多树种合理错落搭配、花叶色彩靓丽丰富、绿期花期持久相结合。 (四)坚持科技支撑、措施到位。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配置相应灌排水和防护设施,建设节约型园林,形成低成本养护,实现绿色通道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类型 (一)公路绿化 根据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区路等不同的道路特点和重要节点位置,顺势造景,科学设置绿化带。在道路红线外侧,0-10米以内,以各色亚乔木、常绿树、花灌木的自然组团、镶嵌、点缀等方式做近景;10-50米范围内,以各种彩叶树种为主色调,构建前景彩色大道骨架;50米以外,以高大落叶乔木为主体,建设大规模、大尺度的城市森林绿化带。 (二)铁路绿化 在铁路红线以外0-200米范围内,原则上以高大乔木为主,实行多树种混交,以形成宽厚、雄浑的森林景观。其中,非高架铁路两侧0-20米以观花、观叶的亚乔木和花灌木为主。 (三)河道绿化 在河道外侧0-20米范围内,以栽植常绿树为主,合理配置乔木、灌木;20米以外,以高大乔木混交为主。在城镇周边,因地制宜,适当增加园林景观元素,配置相应休憩设施,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 四、主要技术要求 (一)整地 1.土地平整:坑洼不平地段应人工或利用机械提前平整,废弃建筑地需拣出水泥块、砖块和石块,土层瘠薄的流沙地、卵石滩地需要进行客土栽植。 2.树坑规格:高大乔木树坑直径为100厘米、深为80 厘米;亚乔木树坑直径为80厘米、深为60 厘米;灌木树坑直径和深为40厘米;土坨苗坑直径比土坨直径大40厘米,坑深比土坨高度深10-20厘米。整地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客土回填。 (二)混交比例 按照河路景观设计需求,确定合理针阔、乔灌混交比例。阔叶乔木与常绿树株数比例约为7:3,高大乔木与亚乔木株数比例为6:4以上。近景范围内花灌木的种植面积不超过30%。近景、前景范围内种植多年生观赏性地被植物,背景范围内以覆盖性地被植物为主,做到黄土不露天。 (三)栽植密度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一、急诊绿色通道定义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挽救患者生命而设臵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三无”人员(患者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6小时)内危及病人生命。分类如下:(一)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重度休克、急性颅脑损伤。 (二)心脑血管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各种昏迷。 (三)妇产科绿色通道: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四)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急诊绿色通道工作程序

(一)院前急救 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询问病员数量及病情,如为成批病人,立刻报告急诊科主任协调全科力量做好抢救准备,急诊科力量不足时汇报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启动成批病员抢救预案。 急诊科接电话后立即(3分钟内)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医务人员初步判断病情,予现场急救,必要时转总医院院内处理。转运前应先与急诊科电话联系,做好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 1.急诊科与“120”患者转接流程: 急诊科接市120急救中心电话后做好接诊准备→双方交接(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受伤经过、诊断、处臵情况、目前病情)并签字→交接完毕。 2.如为患者自行入急诊科,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需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时,上报所在专业二线班及急诊科主任,如为工伤需同时上报医务部(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3.接诊科室遇成批患者时,应立即汇报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主管院长,动员全院力量抢救,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医院指挥和安排。 4.急诊科处理患者 (1)接诊护士负责5分钟内完成患者体位摆放、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

铁路工程绿化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 - 1 -第二章、绿化方案 .................................................... - 2 - 2.1 树种苗木类别........................................................................... - 3 - 2.2 种植范围 ................................................................................ - 4 - 第三章、施工工期 .................................................... - 6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 - 6 -第五章、现场施工组织............................................... - 7 -第六章、苗木一年内养护措施....................................... - 7 -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10 - 7.1 机构管理流程......................................................................... - 10 - 7.2工作职责 ............................................................................... - 11 - 7.3 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 - 11 - 7.4 施工质量控制......................................................................... - 12 - 7.5 栽植技术控制......................................................................... - 13 - 第八章、施工安全管理.............................................. - 14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 14 -

急救绿色通道-严重创伤

#论著# 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研究 姚元章,孙士锦,沈康强,彭博,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重庆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急救绿色通道建立近1年来45例创伤患者急救情况,以过去1年急救的2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绿色通道组45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4.4%,对照组26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7.7%(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完善,缩短了患者的救治空间和时间,显著降低伤死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保证了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0;促进了创伤学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救治;创伤学人才 中图分类号:R6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48(2007)22-2272-02 Effects of Firs-t aid fast track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rauma care YA O Yuan-z hang,S UN Shi-j in,S H EN K ang-q iang,et al. (D ep ar tment of T r auma and I nj ur ies,I nstitute of Sur ger y Resear ch,Dap ing H osp ital, T hir d M edical Mil itar y Univer sity,Chongq ing40004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ex plo re effects o f F irst-aid fast tr ack on impr ov ing the lev el of sever e tr auma care.Methods F or ty-five trauma pat ient s fr om tr auma center fr om M ar ch2006to F ebr uar y2007after establishment of First-aid fast track,w ere retr ospec-t ively analy zed and26t rauma patients in the last3-y ear as contro l gr oup.Results T he baseline of two g ro ups had comparability(P >0.05);o f45pat ient s in fast tr ack g roup,2died(4.4%),2died in26co nt rol g ro up,w ith death r ate o f7.7%(P<0.05).T here was less time in emerg ency ro om care,special inspect and hospital admissio n to operating ro om in fast track gr oup than in co nt ro l gr oup(P<0.05).Conclusion T he est ablishment and co nsummation of F ir st-aid fast t rack w ould shor ten the space and time of trauma care,decrease the death rate sig nificantly,incr ease the achievement r atio,g uarantee chr onerg y and integ rit y o f tr auma e-mer gency care and pr omote the cultiv atio n o f talented man in tr aumato log y. Key words:wound and injuries;fast t rack;therapy;talented man in tr aumato lo gy 创伤已成为青壮年人群的/第一杀手0[1]。仅交通事故伤,在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面对严重创伤高死亡率、高伤残率的挑战,创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严重创伤患者一体化、系统化的救治,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是创伤急救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近1年来,本中心通过建立和完善严重创伤救治绿色通道,提高了创伤急救人员的素质和相关科室的急诊意识,使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大为提高。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7年2月进入本中心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共计45例。其中男38例,女7例,平均年龄35.7岁;刀刺伤20例,交通事故伤18例,工程事故及坠落伤17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0min~24h;多发伤21例,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27.6分,单个部位伤24例,平均简明损伤定级(A IS)3.5分;院前指数评分(PH I)3~5分。45例患者均为开放性损伤,估计失血量800~2500ml,平均1766 ml。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以2005年1月~2006年3月间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ISS)\16分或简明损伤定级(A IS)\3分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龄34.8岁;刀刺伤11例,交通事故伤10例,工程事故及坠落伤5例;伤后至入院时间5min~36h;多发伤12例,ISS为24.5分,单个部位伤14例, AIS3.8分;P HI3~5分。26例患者均为开放性损伤,估计失血量600~2400ml,平均1456m l。 1.2方法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到达急救部的时间,所进行的处理措施,检查方法;记录到达CT室及检查所需时间,离开急救部、到手术室的时间、手术开始及完成时间等。根据在急救部逗留时间、检查时间、路途消耗时间、手术室准备时间等,计算出患者入院至手术室的时间和入院到确定性治疗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和V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见表1;年龄、ISS及失血量等指标分布情况见表2;致伤机制比较见表3。可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机制及失血量等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1n(%)2 组别男女合计P 绿色通道组38(84.4)7(15.6)45 对照组20(76.9)6(23.1)26 0.2157 2.2死亡率及救治反应时间比较绿色通道组45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4.4%;对照组26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救治反应时间见表4,可见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