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1年第3期王紫宁【摘要】敦煌舞蹈是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流派之一,它有别于戏曲古典舞,是以敦煌壁画为基础进行构建形成。

正是由于敦煌舞蹈的构建源自敦煌壁画,因此敦煌舞蹈审美特征的形成受敦煌壁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敦煌壁画舞姿形式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融合多种舞蹈风格于一体,成就了今天敦煌舞独特的审美特征,形成极具西部特色的古典舞。

敦煌舞蹈的审美特征不仅体现在动作舞姿上,也体现在文化精神内涵中。

【关键词】敦煌舞蹈;审美特征1.敦煌乐舞发展概述1.1敦煌壁画舞姿的历史溯源敦煌壁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十六国、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西夏以及元朝等十个朝代,许多敦煌学者从多视角出发对壁画的发展时间进行了阶段性划分。

王克芬先生根据敦煌壁画的时代背景以及壁画舞姿的不同风格、韵律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十六国和北朝多元杂萃的敦煌舞蹈为早期;隋唐时期灿烂辉煌的敦煌舞蹈为中期;五代至元朝传承、变异且出新的敦煌舞蹈为晚期。

郑如中先生根据壁画的艺术风格、构图的表现形式、乐舞内容及绘画技法等方面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凉、北魏及西魏为早期阶段;北周及隋朝为中期阶段;唐朝及五代为盛期阶段;宋朝、西夏及元朝为晚期阶段。

谢生宝和凌云曾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题材及形式的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朝(北凉、北魏、西魏和北周)为初兴期;隋朝为变革期;唐朝为鼎盛期;五代、北宋、西夏和元朝为衰弱期。

还有不少专家从其他视角对此进行了阶段划分,但不管怎么划分,都与历史发展、朝代更迭以及政治经济相关联。

敦煌舞学派创始人高金荣教授从舞蹈研究的视角出发,根据壁画不同时期的舞姿形态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凉、北魏、西魏及北周为早期;隋朝为中期;唐朝及五代为盛期,宋朝、西夏及元朝为晚期。

从舞蹈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等同于将所有独立的壁画舞姿联系起来,统一在一个整体中,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从中获取元素创建完整的敦煌舞教材,并形成教学体系。

孔雀舞舞蹈艺术赏析

孔雀舞舞蹈艺术赏析

孔雀舞舞蹈艺术赏析傣族是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靠边境的地区,主要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傣族自治县,它是一个跨国界的民族,分布地区与邻国老挝、缅甸、越南毗邻,人口约有一百多万,主要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人民热爱艺术、能歌善舞。

“孔雀舞”作为傣民族的代表性舞蹈,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最早有关《孔雀舞》的记载就是在唐史上《新唐书》:唐代的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骤国派人带了一个班子去长安献艺,这次的演出其中有个节目就叫“孔雀桃台”,根据古语的研究,“孔雀桃台”就是孔雀表演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孔雀舞。

这就是唐代对孔雀舞最早的记载。

傣族人喜爱孔雀,在他们看来孔雀本身所具有的某些品质正与他们所尊重所喜爱的品质相似,于是人们赋予它更显明更丰富更扩大的意义,使孔雀成为美、威仪、和平、吉祥的象征,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傣族文化艺术取材的对象。

一、上世纪从民间走向舞台的“孔雀舞”的流变从孔雀舞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毛相跳的《双人孔雀舞》是孔雀舞最早的舞台杰作,它是在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采用了整理、改编、发挥的方式,这是以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的审美为针对性的“初级改造”。

一般是运用传统的艺术手段,对原始民族民间舞蹈进行适当的整理、编排和发挥,因此这种改造并不伤筋动骨,由于改编者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受原始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比较审慎,对艺术的要求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对原始民族民间舞蹈虔诚崇拜,节日、庆典、祭祀必跳,另一方面又对外部世界的舞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

因此他的改造只是利用民族舞蹈随意性大的特点,在原有的一招一式的基础上进行一点自由发挥和借鉴,同时在把握舞蹈特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编排,使之“有头有尾”,有起伏变化,更符合主题内容,虽然动作还是那么一些,但它已经变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并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从5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作品程度不同的运用原始舞蹈的素材,经过提炼民族性格和再创造,形成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作品,他们的基本特点是民族特色较为浓郁,虽然经过创作但仍然可以看到原始素材的存在,可以具体指出作品中的某段某节某个动作来自原始素材。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舞蹈艺术概论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它具有:1、直觉性: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眼睛来进行审美感知的..2、动作性:舞蹈形象是一种不停流动状态的直觉形象..舞蹈动作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3、节奏性:舞蹈的动态形象是一种具有节奏性的动态形象..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4、造型性: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包括:人体动作的姿态和舞蹈的构图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是抒情性抒情性——舞蹈最重要的内部艺术特征;是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主要审美特征;这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决定的..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的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动作称为表情性动作..分为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舞蹈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舞蹈擅长于抒情;但并不等于说不能用舞蹈的艺术手段表现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之间性格的矛盾冲突..我们认为“在抒情中叙事”和“在叙述中抒情”是情节性舞蹈和舞剧结构比较理想的艺术表现方法..舞蹈中的情感是体现着一定思想内涵的情感;而舞蹈中所蕴含的思想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思想..第三节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综合性:舞蹈是与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手段和艺术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集时间性、空间性为一体..小结从舞蹈的外化形态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舞蹈形象的直观动态性;从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它的抒情性;而从舞蹈艺术展现方式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则是它的艺术综合性..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性和造型性的直观的动态的舞蹈形象;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第三章舞蹈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舞蹈的功能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舞蹈的功能..除了一般艺术功能之外;还有其独自的特殊功能;长期以来舞蹈因其对人类具有多种积极作用而得以存在和发展..一、在研究舞蹈功能时;应认识到:1、舞蹈的功能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2、舞蹈的功能是以审美为中介来发挥其作用的..舞蹈美是一种集功利性、审美性为一体的一种形势美..二、在研究舞蹈功能时;应建立的观点:1、大舞蹈观念广义:广泛存在于人们中间的集娱乐、美育、锻炼等作用为一体的舞蹈..2、舞蹈具有精神解放的功能..正因如此;它赋予舞蹈一种新的生命力..3、它可以派生出许多新的学科..舞蹈和其它艺术相结合;派生出其它的舞蹈艺术..例:水上芭蕾、冰上芭蕾;它们都是舞蹈与体育相结合的..第二节舞蹈的古代社会的功能一、以舞达欢:寄情于舞、以舞传情.. 娱乐: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或某种节日..如:七盘舞、胡旋舞、霓裳羽衣舞二、祭祀与祈祷:以舞来达到人与神的交流..如:“六舞”周代三、交流、交谊和择偶:部落联欢结盟;起到相互交流作用;男女之间起到了传情达意的功能;在原始社会中;两性相爱;都是通过舞蹈这种形式来表达..四、健身、习武、象功:舒展胫骨、宣泄情感;对健美躯体和愉悦身心具有双重作用..五、教育劳动教育、战争与狩猎教育、礼仪教育:如”拟兽舞“、”十三舞勺、成童舞象”..六代舞1、周代的六代舞是西周雅乐的主要内容;关于他的演出仪式用途都有名文规定;不能随便使用;周代将这些乐舞用于礼仪祭祀..可分为文舞、武舞两大类;其中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属于文舞;大濩、大武则属于武舞..2、春秋战国时期舞蹈的功能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提出了“乐教”..他们认为乐教可以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儒家发展了舞蹈的教育功能..3、隋唐时期舞蹈的功能隋唐时期;”七部乐“”九部乐“在当时具有政治功能..4、五四时期蔡元培;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美育舞蹈、音乐、美术..舞蹈具有美育功能;舞者的快乐是从筋骨中发出来的;是用一种运动来实现感情冲刺的..七部乐:以国伎为首;统称燕乐..隋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后;按历代统治者“功成作乐”的常规;于开皇初年约公元581—585年集中整理了汉族传统的、兄弟民族的、外国传入的各种乐舞;制定了七部乐..此七部乐为: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礼毕..如此;隋朝也就开创了历史上在宫廷宴享典礼中使用成套乐舞的先例..它不仅能显示一个国家的统一与强大;还表现出某种气度和魄力..九部乐:到了隋炀帝时期;又设置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等为九部乐;亦即提升杂技中的康国、疏勒入部;并以“西凉”一名代替“国伎”..第三节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功能一、自娱自乐、抒发情怀舞蹈是一种彻底和谐的艺术;既净化了心灵;又锻炼了身体..二、交流情感、增进友谊舞蹈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而创造出来的;舞蹈语言是一种通过人体律动来传达人类信息的情感语言;不仅能超越国家、种族地域、语言、文字的制约;异性相吸的人体语言沟通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情感..具有强烈的传感作用;富有浓厚的情感因素..三、增强体质、延长青春舞蹈是一种经过组织、美化、节律化的人体运动;它不仅达到健身的目的;还能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从而达到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可以说;以舞健身、以舞健美;是人们的追求..四、欣赏愉悦、陶冶情操艺术对象可创造出懂得艺术并且可以欣赏美的大众;舞蹈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作用;能够提高艺术口味;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雀之灵通过对孔雀灵性的描写;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是以心造舞..舞蹈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欣赏作用..五、了解社会;认识世界文艺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通过舞剧丝路花雨通过生动的形象;了解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盛况;从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独特的敦煌舞蹈艺术;以及风土人情;穿着爱好等人文景观..六、宣传教化、团结群众从古至今;舞蹈都有着其独特的宣传教化作用;舞蹈能够成为宣传群众的有力手段;好的舞蹈作品可以给予人们教育和鼓舞..戴爱莲1916—2006国籍:中国出生地: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职业:舞蹈家毕业院校:英国兰伯特芭蕾学校主要成就:着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主要作品:波斯广场的卖花女、杨贵妃、伞舞、警醒、进行曲、哭泣的垂柳、卖、游击队的故事、思乡曲、空袭、东江等我国解放后;戴爱莲出任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全国舞协主席;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第四节舞蹈的社会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舞蹈功能的充分实现需以审美为中介舞蹈的功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着、发展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舞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的;一个时代的舞蹈是一个时代人民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创造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舞蹈的某些功能削弱了或者是逐渐地消失了;但是舞蹈却有出现了某些新的功能和作用;或者说舞蹈面对的现代化的浪潮;对其功能正在进行着某些转化和整合..舞蹈的社会功能是从数千年的舞蹈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客观存在;但是;这些功能在实践中取得何等的效果;则和舞蹈活动的美感程度有很大关系;只有群众为这些活动的美感所吸引;他们才可能被感染;甚至积极投入;然后;才可能在他们中产生作用和影响..第四章舞蹈的种类第一节舞蹈内容的发展导致不同舞蹈品种的产生一、“舞蹈纹·彩陶盆” 铜贮贝器盖纹饰单一情绪的抒情性舞蹈二、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载; 情绪较为丰富的舞蹈三、周代的乐舞大武周代歌颂武王伐封军事行动的乐舞叙事性舞蹈四、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叙事性、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五、宋代藏卓瑶跳长鼓民间舞六、清初钟馗嫁妹戏曲舞蹈歌、舞、戏我国民族的歌舞剧——戏曲艺术铜贮贝器盖纹饰约在两千年以前的西汉时代的铜贮贝器盖纹饰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所刻的滇族羽舞图形;共二十三人;除一人带腰刀外;其他二十二人中;八人右手持羽;十四人左手持羽;均头戴羽帽面饰鸟啄;上身袒裸;腰系羽毛带状裙;后垂羽尾;赤足;通身装扮为鸟的形状;舞蹈动作姿态完全一致..铜贮贝器盖纹饰的装扮以及模拟鸟兽的动作和造型;是古代人们狩猎生活的反映..这些舞蹈可能就是群众集体跳的表现劳动获得胜利和丰收后的欢乐喜悦情绪的一种抒情性的舞蹈..第二节舞蹈的分类原则及方法原则、方法:划分舞蹈种类的原则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来择定的..既然我们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把握它的艺术发展规律;以使舞蹈创作更加健康地发展和成长;在社会生活中起更大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所以;我们采用从各种舞蹈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和它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等特点;来进行舞蹈类别的划分..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第三节生活舞蹈生活舞蹈是与人们生活最紧密的舞蹈;功利性和目的性比较强;参与的范围广..⑴习俗舞蹈仪式:是为了婚丧嫁娶、丰收等一些喜庆活动所举行的一种群众性舞蹈;参与性也非常强..如:湖南伴嫁舞、土家族跳丧舞⑵宗教、祭祀舞蹈包括巫舞:宗教舞蹈是为了表现一些宗教观念、思想所进行的宗教活动的舞蹈形式;是对神灵的一种形象化再现..如“巫舞”“萨满舞”;祭祀舞蹈:是为了祭祀祖先、神灵的礼仪式舞蹈活动..如:六舞傩舞⑶社交舞蹈:是为了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一种最为广泛流传的一种群众性舞蹈..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⑷自娱舞蹈:具有自娱自乐的目的;是最单纯的一种舞蹈形式..如:”秧歌“、”迪斯科“、”霹雳舞“⑸体育舞蹈:是舞蹈与体育相结合的舞蹈形式;主要是有健身的体育作用..如:健身舞、标准舞、剑舞⑹教育舞蹈:主要是为了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所开设的一门舞蹈课程..达到了舞蹈普及教育的作用;以提高全民族、全人类的文化素质为宗旨的..我国周代的六代舞就是着名的祭祀舞蹈..1云门用以祭祀天神2大章用以祭祀地神3大韶用以祭祀四方神日、月、星、海4大夏用以祭祀山川5大濩用以祭祀先妣女性祖先6大武用以祭祀先祖..周代着名的歌颂周武王伐纣的军事行动的乐舞第四节艺术舞蹈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和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产生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第一类根据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可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一、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中国古典舞印度古典舞欧洲古典舞芭蕾舞二、民间舞:是一切舞蹈的来源: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欧洲芭蕾舞剧中的民间舞蹈;一般称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因此民间舞蹈特别丰富多彩..其主要艺术特点是:1载歌载舞;自由活泼2巧用道具;技艺结合..3情节生动;形象鲜明..4自娱娱人;意旨统一..5情之所至;即兴发挥..三、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要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其创始人;公认为是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她向往原始的纯朴和自然的纯真..它经历了五个时期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后后现代舞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8—1927;是美国着名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邓肯被誉为“现代舞之母”;不是说她为最早跳现代舞的舞蹈家;而是由于她被视为现代舞的精神领袖..她主张挣脱古典芭蕾从身体到内心的束缚;她以对人的身体的解放来达成对人的心灵的解放;通过心灵的解放达到人的精神的解放;因此她以身体的自由来追求艺术的自由;以艺术表现的自由获得人性的自由四、当代舞:当代舞;亦称创新舞;是当代舞蹈家为了表现当代社会生活;塑造当代人物形象;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根据现实生活进行舞蹈创作;借鉴和吸取各舞蹈流派的各种舞蹈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体裁和样式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等九类..一、独舞:又叫单人舞;是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舞剧和大型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独舞演员要求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有较高的表演技巧和较强的刻画人物的能力..通常由具有较高艺术表现力的演员担任..二、双人舞:由两个人通常为一男一女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大型舞剧和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的一个主题的舞蹈..一般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大型舞剧和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五、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六、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从古代乐舞到今天的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歌舞一直是占有重要位置的艺术样式..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现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七、歌舞剧:是一种以歌舞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我国古代的歌舞剧;一般通称为戏曲..其历史悠久;剧种、曲目众多;是我国广大地区最为流传、最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戏剧形式之一..我国近现代的歌舞剧;有的吸收了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有的则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表现戏剧的内容..八、舞蹈诗: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综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通过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具有诗凝练的抒发;或对一定生活实践具有诗的概括展现;创造出浓郁的诗情、诗意的具有深刻诗的内涵的舞蹈题材..九、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第三类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叙事性舞蹈:又称情节舞..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性舞蹈:又称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舞蹈种类小结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艺术舞蹈:据风格特点分: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根据表现形式分:独舞·双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史·歌舞剧·舞剧..据反映生活和塑造舞蹈形象方法分: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第五章舞蹈的起源第一节舞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热爱舞蹈艺术;或是想献身于舞蹈事业;争取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家;那么一定要弄清楚:舞蹈是从哪里来的在人类社会中人为什么要创造舞蹈这种艺术人们又得怎样创造了舞蹈研究艺术——舞蹈起源的方法;拟列举下列三个方面:1、从发掘出的史前远古时期的人类艺术遗存——洞穴壁画、岩画、雕刻雕塑和浮雕等上面的舞蹈形象;进行分析研究..2、从文献古籍中一些有关舞蹈的神话传说的记载或对舞蹈进行描述的文字材料;进行分析研究..3、人现代残存的原始民族、部落的舞蹈和原始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第二节人怎样创造了舞蹈;舞蹈的起源学说一、模仿伦文艺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吕氏春秋·古乐篇“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是说乐舞艺术是人对客观自然的模仿——音乐是对山林、溪谷声音的模仿;舞蹈是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二、游戏论德国诗人、文艺理论家认为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由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三、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占优势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德国民族学家威兹格兰德认为“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我国自古以来巫和舞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我国古代的“巫”人;以舞蹈手段来降神、祈雨、为人们去灾、逐疫..四、表情论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五、性爱论达尔文认为“音乐舞蹈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六、劳动论这是我国许多舞蹈史论工作者赞同的理论..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也是由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舞蹈艺术的物质载体——人的灵活自如的、健美的、有着丰富表情功能的身体..从原始舞蹈的现代遗存中许多反映狩猎和种植生活内容的舞蹈中都可以使人们看到舞蹈起源和劳动的密切关系劳动综合论把劳动看成是艺术最主要的起源;但也不排斥艺术起源的其他因素;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是劳动生产、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在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审美需要..第六章舞蹈的发展第一节舞蹈发展的历史规律舞蹈艺术发展的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不一人的主观意志所能转移的..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外因和其本身的内因;因此;影响舞蹈发展的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以外的;影响和促进舞蹈的发展有紧密关系的那些因素;内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内部推动舞蹈发展的因素..第二节舞蹈发展的外部因素一、经济对舞蹈发展的影响二、政治对舞蹈发展的影响三、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第三节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在影响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中;主要是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之间的互相影响..一、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即舞蹈内部的纵向影响;主要是一个民族舞蹈艺术本身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有继承有创新才有发展..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的相互影响..即舞蹈内部的横向影响;主要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发展中的借鉴和创造的问题..一个民族对外民族舞蹈的学习和借鉴同样是对人类舞蹈文化遗产的继承;这种大范围的对舞蹈历史遗产的继承;为人类舞蹈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就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和条件..第七章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一、基本观点: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社会生活在舞蹈编导头脑中的反映..生活:直接生活;亲身经历的生活;像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经历等..间接生活:不是创作者亲身经历的;而是通过某种媒介听到看到的..所以说;从舞蹈创作来讲;间接生活更为重要..显性生活:能看得到的表面上的生活;像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交婚恋、学习等..隐性生活:人的精神生活;不是人们日常看到的;是头脑中的想像..隐性生活对于舞蹈创作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灵感与舞蹈创作的关系:灵感是一种在深厚的生活素材积淀上的艺术灵性的闪光;它是一种积累..例:小溪.江河.大海女子古典群舞..第二节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任何舞蹈作品的创作都必须经过:社会生活——舞蹈家的创作活动——舞蹈作品舞蹈家将社会生活艺术画为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审美情感的渗入..创作者审美情感的入;使创造性舞蹈思维跃动;倾注全部心智和情感创作舞蹈作品..。

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汉承楚风,汉代乐舞继承了“楚舞”风格。

以折腰、舞袖来表现轻柔、飘逸的舞姿是“楚舞”的主要特征,汉代舞蹈文物充分显示了楚人的这种审美趣味。

汉画像石更是有“汉风楚韵”之说。

在山东临沂白庄和沂南县北寨等地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中,有许多形象直观的乐舞图像,如腾挪踢跳、刚劲有力的“盘鼓舞”;有高髻细腰舞女表演的婀娜多姿的“巾舞”、“长袖舞”等,以巾绸的柔软回旋、飘逸多变,以长袖的抛曳环绕、飘动飞舞而体现宇宙的空旷无垠,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观察汉代出土文物上那些绚丽多彩、神色飞动的舞蹈场面,在我们清晰地感受其洒脱飘逸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古拙凝重”之感。

不管是杂技、舞蹈或是百戏表演,多见塌腰突臀、重力下沉的体态动作,且不显漂浮无力。

如山东梁公林汉画像石上的三位长袖舞女,体态飘逸、舞袖轻柔,但其上方中间的舞者却呈臀部下沉的屈膝造型,给人以某种凝重感。

这里的凝重绝非沉重,有人认为这是汉人自信,是其坚实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种气韵生动的精神写照。

汉代舞蹈受江淮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俗乐舞的发展高潮,既有北方坚实、舒朗、厚重的务实风格,又有南方巫文化影响下的洒脱、俏丽、敬事鬼神的谶纬情节。

受董仲舒易学思想天人宇宙观的影响,人们创造了幽冥与昆山仙界的奇想,黄老之术散播的虚幻迷离,又为汉代文化注入了灵动飘渺的气韵,使得汉乐舞外观奔放古拙实则意蕴纤巧。

汉代精神是一种“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雄浑气魄,是中华民族青春勃发的“少年时代”特有的乐观性格的体现,是一种崇尚阳刚、大气磅礴的英雄情怀,汉代乐舞的百戏场面是这种精神特征的典型体现。

作为俗乐舞文化的一个高峰,汉代乐舞百戏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汉乐舞百戏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从汉代舞蹈文物和汉赋所描述的恢弘浪漫的歌舞乐艺及幻术杂耍的表演场景中,可以看出汉代乐舞百戏对后世的舞蹈及相关表演艺术发展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创了我国古代乐舞雅俗共赏的新局面汉代民间乐舞的兴盛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浅析左权小花戏舞蹈的艺术特征[权威资料]

浅析左权小花戏舞蹈的艺术特征[权威资料]

浅析左权小花戏舞蹈的艺术特征摘要:左权小花戏舞蹈是山西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其风格特征体现了山西民间舞蹈的特色风韵之美。

本论文通过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有关影像的研究以及实地观察考证和对“老艺人”的访谈,加以自身的切身体会,从小花戏舞蹈的风格特点研究探索山西民间舞的独特韵味。

希望以此提升左权小花戏舞蹈的影响力,以及它在当今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弘扬山西民间文化艺术,提升舞蹈文化的客观价值,使理论与实践可以相辅相成。

关键词:左权小花戏;风格特征;山西民间舞;风韵美山西是民间舞蹈之乡,左权小花戏作为其中的一种,为山西左权县赢得了“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在山西省地方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民间音乐“开花调”还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艺术变得普及化国际化了,诸多新鲜血液注入到中国本土艺术中来,扩大了其发展的方向和角度,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影响。

左权小花戏本身具有显著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

受众多民间“老艺人”的引导和启发,以及对左权小花戏舞蹈的学习,使我切身体会到了山西民间舞蹈独特的风韵美。

从而产生了“从左权小花戏舞蹈看山西民间舞的风格韵律”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兴趣。

一、左权小花戏舞蹈的历史背景左权县原名辽县(辽州),古称辽阳,居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之巅,地跨清漳河两岸,境内关峡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曾有“歌舞的海洋,民歌的故乡”之美称,民间歌舞历来兴盛,左权小花戏即是在这样的土壤上诞生的。

1.起源小花戏的前身――“文社火”小花戏的前身叫“文社火”。

古辽州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统称“辽州社火”。

旧时村中多立“社”(集体性组织),每年过了春节,由社首召集,排练节目,到元宵节在三官庙(封建时代供奉的天官、地官、火宫)前先祭袍,后沿街表演节目。

十六日各路“社火”相互串村表演,十七日云集县城比试夺魁。

人们以闹社火形式,一方面进行自娱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敬神,祝愿年岁丰稔,四季平安。

舞蹈艺术的本质及其特征

舞蹈艺术的本质及其特征

浅谈舞蹈艺术的本质及其特征摘要:舞蹈与我们的日常行为生活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简而言之,舞蹈是一种特殊的人体动作。

然而,这种人体动作必须是建立在提炼组织及加工的基础上的,是一种美化了的人体动作。

并且,可以划分到人体动作领域中的艺术包含了很多种,例如人体雕塑哑剧等艺术形式。

因此,将舞蹈的动作作为艺术展示的主要手段利用动作的组合表现文字及语言难以表现的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是舞蹈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人体动作艺术的最主要的方面。

舞蹈可以利用自身的形象性,充分表达舞蹈编导的审美思想及情感,从而将生活的审美属性形象而生动的展示出来。

关键词:舞蹈艺术;本质;特征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36-02一、前言创造者思想及情感活动的过程便是艺术创造的活动,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创造者需要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

舞蹈表演是一种综合艺术的体现,并不是简单舞姿动作的罗列,而是在一定的角色情感内,扮演的艺术生命形象,利用音乐节奏与动作的完美契合,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思想。

所以,舞蹈演员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更需要具备表演能力,唯有具备了充足组织因素,才能充分演绎出扮演角色的情感脉络,从而更好的将技术与技巧发挥到极致,使得舞蹈艺术迸发出绚烂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对于舞蹈表演的探究缺乏科学性及系统性,所以舞蹈表演理论还相对薄弱,从而使得舞蹈艺术实践发展相对滞后。

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舞蹈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同样是由众多历史因素共同促成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的“劳动综合论”其实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过程才是舞蹈真正的起源,属于生活实践的一种具体需求,具体来讲,舞蹈主要产生于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劳动健身及性爱等行为活动的重现。

二、舞蹈的本质人的自身生命活动的深刻体现与肯定便是艺术。

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进行诠释:艺术均是依照固定的规律及需求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艺术生产活动,为了保障人类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而创造出的精神创造物便是艺术作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同时国内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步。

舞蹈作为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我国国民精神文明的进步有着较大的作用。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傣族人民幸福、吉祥、善良、美丽的象征。

文章从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入手,分许了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并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及深远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风格特征;影响分析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anc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spirit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our nation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peacock dance is one of our favorite dance of the Dai people, is also China's Dai People's happiness, good luck, good, beautiful symbol.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Dai Peacock dance, Xu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ai Peacock D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 words: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impact analysis目录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2)(一)认识孔雀舞 (2)(二)孔雀舞的传说 (3)第二章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4)(一)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 (4)(二)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 (5)(三)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 (5)(四)淡雅美优观的服装特征 (6)第三章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 (6)(一)孔雀舞的发展趋势 (6)(二)孔雀舞的深远影响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一)认识孔雀舞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代表性的舞蹈,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漫谈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思维创作

漫谈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思维创作
塑 旦::
Sci ce en and Techn o 1 ova on ol gy nn ti Her d al
拳 朱 论 坛
漫 谈 舞 蹈 艺 术 的 审 美特 征 及 其 思 维 创作
谢 乐 燕 ( 温州 市瓯海 区文化馆 浙 江温州 3 5 0 ) 2 0 0 摘 要: 任何 艺术 在本 质上都 有其 自身的审 美特征 ,而这 些审 美特征往 往又是表 现该 艺术的魅 力之 所在 。舞 蹈 , 薇世人 誉 为 “ 艺术之 母” 其 审美特征 主要 包括 情 感性 .动作 性和 综合性 。本文 则主要从 这三项 特征入 手 , 述 在进行舞 蹈思维 创作过 程 中所要体 现 的思 , 论 想 , 使舞蹈这棵 艺术奇 葩能永远散 发她 的艺术魅 力, 欣 赏者带 来美的 享受 。 以 给 关键 词 : 蹈 审 美特征 思维创作 舞 中图分类号 :7 J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0 8 ( 0 9O () 0 3 -0 1 7 — 9 X 2 0 ) 3a一 2 2 2
激 昂 、《 花 舞 的 恬 适 清 幽 等等 , ~ 不 荷 无 是 内 心 情 感 的 张 扬 与 宣泄 。 从 这 , 们 可 我 知 , 感 性 是 舞 蹈 的 灵魂 , 最 基础 的 审 美 情 是 特征 。 1 2 舞蹈 是 以逼真 的 、形 象的 人体 动 作为 . 核 心 的 艺 术 舞 蹈 艺 术 具 有 一 定 的 模 拟 性 、 再 现 性, 如对 一 些生 活 场景 、情 节 、动 作 、形 态 的 模 拟 , 一 些 动 物 形 态 、动 作 的 模 仿 等 对 等 。 古人 所 谓 : 舞 , “ 动其 容 也 ” “ , 咏歌 之不 足 , 知 手 之 舞 之 足 之 蹈 之 也 ”, 舞 也 者 , 不 “ 蹈 厉有 节 而 容 成 焉 者 也 ” 乃 至 当 代舞 蹈家 , 所 说 的 “ 蹈 是 人 体造 型上 ‘ 的 艺 术 ’ 舞 动 , 它 是借 着人 体 ‘ 的 形 象 ’ 通过 自然 或 社 动 , 会 生 活 的 ‘ 的 规 律 ’ 去 分 析 了 各种 自然 动 , 或 社会 的 ‘ 的 现 象 ’ 而 表 现 出 各种 ‘ 动 , 形 态 化 ’了 的运 动 ‘舞 蹈必 须使 用人 体 的动 , 作 和 姿 态 通 过 创 造 出来 的 形 象 , 后 才 能 然 表 现 出 人 的 思 想 和 感 情 ” 等 等 , 的 都 是 说 舞 蹈 的 这 一 审 美特 征 。 舞 蹈是以人 体动作 为艺术 手段的 , 舞 蹈 的动 作 , 都是 有 生命 的 、有 情 感的 、具 有 表 现 性 的 。 舞 蹈 的人 体 动 作 是 舞 者 的 内心 世 界 和 外在 形 式 的 统 一 , 总是 表 现 着 人 它 的 情 感 状 态 和 生 活 状 态 , 舞 蹈 姿 态 得 到 使 种 生 命 力 的诠 释 。 由美 国 舞 蹈 家 邓 肯表 演的 《 帕特 龙 神 庙 》 与其 说 是 对 “ , 帕特 龙 神 庙 ” 感 受 的 一 种 表 现 , 如 说 是 通 过 人 不 的动作神圣地表现人类的精神 。 1. 舞 蹈 艺术 是综 合 了许 多艺术 因素 的综 3 合 性 艺 术 舞蹈艺术 是一门综 合性的 舞台艺术 , 它 包 括 了剧 作 家 、舞 蹈编 导 、音 乐 家 、 美 术 家 、 演 员 的 创作 上 的 紧 密 合 作 。在 创作 过 程 中 的 任 何 一 部 分 , 整 个 的 舞 蹈 作 品 对 来说 , 都是 极 端 重 要 和 不 可忽 视 的 , 们都 它 为 着 共 同 的 目标 一 最 完 善 的 展 现 作 品 的思 想 而 进 行 创 造性 的 工作 。 闻一 多 曾充 满 激 情 地 指 出 : 原 始 舞 蹈是 一 切 艺 术 中 最 大 综 “ 一 合性艺术 , 它包 有 音 乐 与 诗歌 , 是 不 用 说 那 的 , 它还 是 造 型 艺 术 。 … … 原 始 舞 蹈 看 来 简 单 , 其 简 单 , 以能 包 含 无 限 的复 杂 。 惟 所 ” 闻 一 多 在 这 里 所 晚 的 原 始 舞 蹈 的 综 合 性 , 现 代 舞 蹈 中 , 但 没 有 稍减 , 且 随 在 不 而 着现代 科学技术和艺 术表现手段 的发展 , 而 有 了更 大 的 丰 富 和 发展 。 比如 某 些 舞 蹈 场 面 和 镜 头 组 按 手 法 的 运 用 , 些 舞 蹈 情 某 节 性 和 戏 剧 性 的加 强 , 些 舞 蹈 系 列 性 和 某 信 息性 的衍 生 等 等 。 而舞 蹈影 像 、 电视 舞 蹈及 舞 蹈 数 字 化 的 波 及范 围及 其 快 捷 程 度 都 远 远 超 过 了舞 台 表 演 的术 形 式 之 一 , 整 是 个 人类 生 命 状 态 的浓 缩 。关 干 歌 舞 创 始 的 传 说 , 《山海 经 记 载 : 帝 有 子 八 人 , 据 “ 始 为歌舞 。 广博 异记 》载 : 舜 有子 八人 , ”《 “ 始 为歌 舞 。 可知 歌 舞 , ” 同人 类 的 其 他进 步发 明一样 , 既是 社 会 发 展 到 某 个 阶 段 的 集 体 劳 动 的 智 慧 结 晶 , 包 含 着 某 些 智 慧 能 人 也 的个人创作 。 我 国的 舞 蹈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 原 始 社 从 会 的生 殖 崇 拜 与 “ 偶 舞 ” 求 、原 始 祭 祀 舞 , 到 唐 朝 社 会 的 辉 煌 唐 舞 , 明 清 时 期 的 宫 到 廷 宴 乐 , 到 如 今 的 中 国 民 族 民 间舞 、 中 再 国 芭 蕾 舞 , 蹈 已 走 过 了几 千 年 的 春 秋 。 舞 在 这 漫 长 的 岁 月 中 , 管舞 蹈 如 何 变 化 发 不 展 , 最 基 本 的 审美 特 征 都 不 会 改变 , 蹈 其 舞 是 表现 人 类 情 感 的 艺 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作者:陈静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1期

【摘 要】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音乐节奏变化以及情感因素的配合而完成的一种艺术形
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舞蹈审美是判断舞蹈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而舞蹈艺术
在长时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舞蹈创作者只有抓住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并
在题材和主题选取上进行创新,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舞蹈艺术的魅力,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
力。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2-01
舞蹈表演结合了肢体语言、音乐节奏的变化以及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使得舞蹈艺术的展
现丰富多样,也使得舞蹈艺术得以广泛传播。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了舞蹈作品的艺术高
低,而为了更好展现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就要增强对艺术创作的创新力,无论是题材主题的
选取,还是情感因素的融入,都需要标新立异,给予舞蹈艺术绝佳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同时独创性也赋予整个舞蹈作品独立空间,要求
舞蹈艺术的题材以及主题都必须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能够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新意。这就要求
作者在舞蹈艺术创作构思环节必须要重视创新,改变原有死板硬套的方法,突破固定的舞蹈艺
术创作模式,只有创新才是舞蹈艺术得以永存的条件,并让舞蹈艺术获得更多人的欣赏,使得
欣赏者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

另外,独创性还赋予舞蹈作品极强的延伸力。站在舞蹈艺术本质的角度对美感进行分析,
主要体现在舞蹈艺术新作品必须要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广大观众对这一新作
品产生良好的审美感受。在一个舞蹈作品当中,主题思想是十分关键的,而在舞蹈创作手法的
切入之下也更加真实而感人。广大舞蹈工作者必须要秉承舞蹈艺术的创新精神,无论是在创作
还是演绎方面都要体现出舞蹈艺术审美特征当中的独创性,让舞蹈的魅力真正绽放。

二、舞蹈艺术的抒情性
抒情性是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拓宽舞蹈艺术范围的有效手段,无论是舞
蹈的创作还是表演都要融入抒情性特征,这样才能够使得舞蹈艺术形式更加生动和独特。舞蹈
艺术的支撑是人体的动作,但同时也会对舞蹈情感的表现产生一定束缚,因为舞蹈和语言及表
演是大不相同的。人体动作需要跟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
要融入真实动人的情感,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内心感情,并将舞蹈艺术作品当中的情感用动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形式传递给观众,这样观众才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肢体语言是舞蹈艺术表演特征的绝佳体
现,而音乐节奏以及韵律又能让舞蹈艺术能够连贯表达,不断美化肢体动作才能够促使情感的
融入。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主要是通过音乐节奏来营造,并通过设置的相应场景为舞蹈提供自
由发挥的舞台,为了避免台词缺失对舞蹈情感的束缚,要求舞蹈工作者需要对舞蹈作品进行多
层次的揣摩和反复演绎,用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舞蹈艺术的审美魅力。

三、舞蹈艺术的技艺性
舞蹈艺术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阐述的,而且目前舞蹈题材以及主题数量都大大增加,
这就要求舞蹈艺术能够全面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而舞蹈艺术的技艺性就是
实现舞蹈艺术蜕变的关键因素。舞蹈作品的内容往往是日常生活以及神话传说,而舞蹈主题的
突出和表现就需要高难度的舞蹈技艺对其进行升华。舞蹈的技艺性需要通过表演者完成,这就
要求表演者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尤其是在表现高难度动作时更要体现其技艺性。同时,舞蹈
动作的设计以及场景的布置也要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技艺性,细致全面地展示舞蹈艺术结构,突
出人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不断提高舞蹈艺术的美感。随着舞蹈作品技艺
性的提高,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效果也会增加。

四、舞蹈艺术的综合性
舞蹈艺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不能脱离其他艺术而存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已经逐
步演变成综合性的艺术门类。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突出和强调了综合性,主要原因在于舞蹈艺
术源于生活,而它的美也体现于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物。在体现舞蹈艺术的综合性时,不单单
要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更主要的是要将音乐元素、文学元素等变成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内
容,在舞蹈本身结构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舞蹈艺术获得质的飞跃。舞蹈
作品的内容、人物等都会影响到舞蹈艺术风格,而且形成的综合性也会有高有低,只有全面了
解舞蹈作品艺术构成,才能真正展现出舞蹈艺术的综合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究其原因,在于舞蹈艺术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和极佳
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舞
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决定其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需要牢牢把握
住作品的审美特征,让舞蹈艺术完美绽放。

参考文献:
[1]黄虹.试论舞蹈审美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北方音乐,2015,(6):89-90.
[2]胡春田.舞蹈审美特征初探[J].剧影月报,2012,(2):114-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