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思路

2018年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思路
2018年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思路

2018年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思路

在2018年完成七大功能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作业人员的关联监管,完善“96333”电梯应急救援公共平台与“智慧监管”关联对接,现场监察实现手机APP操作、实时操作,搭建自动分类分级监管框架,启动开展利用“智慧监管”系统实行自动分类监管。2018年度,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围绕以下三方面重点开展:

一、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制度

(一)继续完善政府支持部门联动的监管体系。贯彻落实《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争取各级政府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完善政府层面特种设备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继续实施特种设备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部门的作用,共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继续落实乡镇(街道)加强对本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监督检查,实质性履行“四项”基本职责和做到“四个有”制度。

(二)规范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2016年各基层目

前持证监察员人数骤升,但普遍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因此加强人员的实际培训尤为重要,继续推广实务带教方式,提高实际监察水平和执法能力。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机构特别是基层站所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

(三)继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真正落实企业、使用者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使安全工作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任重道远,真正达到“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的要求。一是大力宣传,对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建立培训制度。二是加大稽查监察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站所的作用,加强巡查,重点落实“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三是继续落实告知和承诺制度。

二、围绕责任主线,压实责任,推进共管共治

坚决围绕推动落实责任主线,系统梳理和严密层级责任体系,层层分解压实责任,不断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各区属地监管责任、行业监管部门安全管理责任、特种设备监管部门专业监管责任和技术机构支撑把关责任落到实处,借势借力,协同发力,推进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

1.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继续通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签约、公开承诺等方式,综合运用安全管理评价、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安全宣传教育等手段,严格现场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引导企业从被动接受检查向主动加强安全管理转变,推动企业主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2.推动各区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一是推动各区政府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二是市局主动对接市安委会平台,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为契机,强化对各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工作的考核,督促各区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三是各区局要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完善区级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争取区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更大支持,将特种设备安全属地监管责任落实到各街镇和区各职能部门,推进特种设备网格化管理。

3.协调行业监管部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一是推动各行业监管部门主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指导帮助行业监管部门提升特种设备监管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主动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共同解决涉及多部门监管职责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三是多方联动,形成合力。通过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共管共治,促进难点、痛点问题解决。

4.严格落实特种设备专业监管责任。一是各级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必须尽职履职,将专业监管责任落到实处。明确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党委(组)要定期听取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二是强化督查考核。市局重点加强对各区局的督查和考核,正式制定下发《上海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督查和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各区局要主动对照督查考核要求,将工作做细做实,同时要参照市局指标体系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