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铁芯磁路的计算要点

变压器铁芯磁路的计算要点
变压器铁芯磁路的计算要点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设计目的

1、学习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电机设计的相关方法,利用电机设计仿真软件Ansoft

RMxprt

2、参数设计法和利用MATLAB软件编程的传统设计方法完成典型电机产品设计;

3、完成电机主要尺寸的选择和确定、基本性能设计、磁路计算、参数设计、起动

计算等;

4、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rnet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7、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1.2、设计作用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在校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工程实训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忽视了实践环节,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内容。通过设计,使学生系统、深入了解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现代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以仿真程序及仿真结果表达其设计思想的能力。通过设计,不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要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良好的设计习惯,牢固树立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电机学课程设计是电机学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设计任务及所用MATLAB软件、MAXWELL软件环境介绍

2.1、MATLAB软件环境

作为和Mathematica、Maple并列的三大数学软件。其强项就是其强大的矩阵计算以及仿真能力。要知道Matlab的由来就是Matrix + Laboratory = Matlab,所以这个软件在国内也被称作《矩阵实验室》。每次MathWorks发布Matlab的同时也会发布仿真工具Simulink。在欧美很多大公司在将产品投入实际使用之前都会进行仿真试验,他们所主要使用的仿真软件就是Simulink。Matlab提供了自己的编译器:全面兼容C++以及Fortran 两大语言。所以Matlab是工程师,科研工作者手上最好的语言,最好的工具和环境。Matlab 已经成为广大科研人员的最值得信赖的助手和朋友!

目前MATLAB 产品族可以用来进行:

-数值分析

-数值和符号计算

-工程与科学绘图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方针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通讯系统设计与仿真

-财务与金融工程...

Simulink 是基于MATLAB 的框图设计环境,可以用来对各种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它的建模范围广泛,可以针对任何能够用数学来描述的系统进行建模,例如航空航天动力学系统、卫星控制制导系统、通讯系统、船舶及汽车等等,其中了包括连续、离散,条件执行,事件驱动,单速率、多速率和混杂系统等等。Simulink 提供了利用鼠标拖放的方法建立系统框图模型的图形界面,而且Simulink 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块以及不同的专业模块集合,利用Simulink 几乎可以做到不书写一行代码完成整个动态系统的建模工作

2.2、MAXELL软件环境

MAXWELL是主要建立在MAXWELL方程基础上的,有限元分析软件。

MAXWELL 2D:工业应用中的电磁软件,如传感器、调节器、电动机、变压器,以及其他工业控制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使用得更加广泛。由于设计者对性能与体积设计封装的希望,因而先进而便于使用的数字场仿真技术的需求也显著的增长。在工程人员所关心的实用性及数字化功能方面,MAXWELL的产品遥遥领先其他的一流公司。MAXWELL 2D包括交流/直流磁场、静电场以及瞬态电磁场、温度场分析,参数化分级;以及优化功能。此外MAXWELL 2D还可以产生高精度的等效电路模型以供Ansoft的SIMPLORER模块和其他电路分析工具调用。

MAXWELL 3D向导式的用户界面、精度驱动的自适应剖分技术和强大的后处理器时的MAXWELL 3D成为业界最佳的高性能三维电磁技术软件。可以分析涡流、位移电流、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具有不可忽视作用的系统,得到电机、母线、变压器、线圈等电磁部件的整体特性。功率损耗、线圈损耗、某一频率下的阻抗(R和L)、力、转矩、电感、储能等参数可以自己计算。同时也可以给出整个相位的磁力线、B和H分布线、能量密度、温度分布等图形结果。

RMxprt是基于磁路法的旋转电机专业设计软件,能加快电机的设计和优化过程。通过RMxprt用户能快速地对成百上千种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可对预选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RMxprt是Ansoft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综合设计流程的理想起点,它既可以生成系统的模型也可以生成物理模型,通过他们用户可以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电路对初步设计加以优化。Rmxprt能分析的电机有:三项感应电动机,单相感应电动机,三相同步发电机和电动机,永磁直流无刷发电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和发电机,永磁直流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通用电动机,普通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抓极交流发电机。

3、设计题目

3.1、变压器铁芯磁路的计算

铁心磁路如图所示,磁路尺寸为:1δ=3mm、2δ=2mm、w=125mm、h=150mm、N1=2N2=100匝,铁芯宽度l=50mm、铁心厚度d=50mm。铁芯宽度和厚度均匀,忽略铁芯磁场边缘效应。

1、 假设铁芯的磁导率为无穷大,(1)若I 2=0,Φ1=6mWb ,求I 1(2)若I 1=10A ,I 2=20A ,求Φ1和Φ2。

2、 若铁芯材料为DR510钢片(磁化曲线见教材),若I 2=0,Φ1=6mWb ,求I 1和Φ1。

3.2、同步发电机的特性分析 3.2.1、

4、设计过程

4.1、变压器铁芯磁路的计算

4.1.1、原理描述

由磁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φ=0,可得213φφφ-=,由于铁芯宽度和厚度均匀,截面积相等,则321B B B -=

由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m R Hl Ni F φ,得:

[]()[]()???

???

?

+-+-++=-+++-++=??l h H B l h w H I N l h H B l h w H I N 302

2222230

1111113232μμδδδδ 磁场关系:H B μ= 则方程为:

[]()[]()???

?

??

??

?=-=+-+-++=-+++-++=??i Fe i H B B B B l h H B l h w H I N l h H B l h w H I N μμμ21330

222222301111113232δδδδ

4.1.2、参数计算

1、假设铁芯的磁导率为无穷大,(1)若I2=0,Φ1=6mWb ,求I1(2)若I1=10A ,I2=20A ,

求Φ1和Φ。

铁芯的磁导率为无穷大,则铁芯磁路H=0,方程化简为

???

???

?

=-=022*******μμδδB I N B I N (1)将I 2=0,Φ1=6mWb 带入上式方程,得I 1=57.2958A

(2)将I 1=10A ,I 2=20A 带入上式方程,得B 1=0.418879T ,B 2=-0.628319T ,则Φ

1

=B 1ld=1.04720mWb ,Φ2=B 2ld=-1.57080mWb

2、若铁芯材料为DR510钢片(磁化曲线见图),若I2=0,Φ1=6mWb ,求I1和Φ1。

Φ1=6mWb,则B 1=Φ1/(ld)=2.4T 采用编程法求解,由方程

[]()???

?

???

=-=+-+-++==-?i Fe i H B B B B l h H B l h w H I N μμ2

1330222222320δδ 可看作未知数为B 2的一元非线性方程,通过二分法求解出B 2,再计算出B 3,然后由方程

[]()l h H B l h w H I N +++-++=?30

1

1111132μδδ

计算出I 1。

为提高计算精度,可使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或曲线拟合法,对表中不能直接得到的数据进行近似计算。本题使用拉格朗日插值法。

拉格朗日插值法:

假设任意两个不同的xj 都互不相同,那么应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所得到的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

其中每个

为拉格朗日基本多项式(或称插值基函数),其表达式为:

拉格朗日基本多项式的特点是在

上取值为1,在其它的点

上取值为0。

图表 1 B-H磁化曲线

图表 2 B-H磁化曲线

4.1.3、机械特性图、MATLAB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ouble

delta1=0.003,delta2=0.002,w=0.125,h=0.15,n1=100,n2=50,l=0.05,d=0.05;

double pi=3.1415926535898;

double u0=4*pi*pow(10,-7);

double i1,i2,f10,f20;

int i_diedai_root1=0,i_diedai_root2=0,i_ddjs=0;

double bh[2][150]={{0.4 ,

double Lagrange(double xx);

double b2h(double b);

double f2(double b2,double b1);

double root2(double x1,double x2,double b1);

double linearfit2(double x);

double linearfit1(double x);

int main()

{

double b1,b2,b3,h1,h2,h3,f1,f2;

b1=2.4;

b2=root2(0,2.4,b1);

b3=b1-b2;

i1=(h1*(2*w+h+3*l-delta1)+b1*delta1/u0+h3*(h+l))/n1;

i2=(b2h(b2)*(2*w+h+3*l-delta2)+b2*delta2/u0-b2h(b3)*(h+l))/(-n2);

cout<

cout<

return 0;

}

double b2h(double b) //计算磁场强度H,输入磁感应强度B,输出磁场强度H

{ int t;

double h_t;

t=abs((int)(100*b))-40;

if(t>134)

{

if(b>=0)

return linearfit2(b);

else return -linearfit2(-b);

}

if(t<15)

{

if(b>=0)

return linearfit1(b);

else return -linearfit1(-b);

}

{

if(b>=0) return Lagrange(b);

else return -Lagrange(-b);

}

}

double Lagrange(double xx) //拉格朗日插值,输入自变量,输出插值函数值

{

int i=0,j=0,n=150,z=0;

double pai,sum;

double *x,*y;

x=bh[0];

y=bh[1];

z=((int)(100*xx))-45;

if(xx<=0.45) z=0;

n=10+z;

if(xx>1.84) n=6+z;

for(j=z,sum=0;j

{

for(i=z,pai=1;i

{

if(i==j) continue;

pai=pai*(xx-*(x+i))/(*(x+j)-*(x+i));

}

sum=sum+*(y+j)*pai;

}

return sum;

}

double linearfit2(double x)

{

return (56450*x-89188);

}

double linearfit1(double x)

{

return (202.21*x+57.015);

}

double f2(double b2,double b1)

{

double b3,h2,h3;

b3=b1-b2;

h2=b2h(b2);

h3=b2h(b3);

return h2*(2*w+h+3*l-delta2)+b2*delta2/u0-h3*(h+l)+n2*i2; }

double root2(double x1,double x2,double b1)

{

double x,y,y1;

y1=f2(x1,b1);

do

{

cout<<'!';i_diedai_root1++;

if(i_diedai_root1>=1000000) break;

x=(x1+x2)/2;

y=f2(x,b1);

if(y*y1>0)

{

x1=x;

y1=y;

}

else

x2=x;

}while(fabs(y)>=2*pow(10,-13));

return x;

}

4.2、

5、结果分析

5.1、变压器铁芯磁路的计算

计算结果(设定收敛精度10^-13):

计算结果:B1=2.4T ,B2=0.721749T ,B3=1.67825T

Φ1=0.006Wb,Φ2=0.0018044Wb,Φ3=0.00419563Wb

I1=57.2958A

5.2、

6、设计总结

此次课设内容是铁心磁路计算,只牵涉到电机学第一章的内容,所以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即便如此,既然是选择这门课程设计,就必须与组员合作,认真努力地完成,不能图完成任务,而且实际上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我负责的是第二问,编程的时候所得出的磁感应强度超过了书上所给表格的对应范围,当时还特意问了熊老师,老师说这个需要自己解决,并建议了我用线性插值法。回来的时候,和张丰伟一起讨论了一下,便将磁化曲线进行了拟合,还运用了拉格朗日插值法(这个是从电路实验上看到的,记得当时有提过,线性插值法精度好像不够),但是一开始n设置的过大,导致了无法收敛,在网上查了原因,解释是当插值点比较多的时候,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次数可能会很高,因此具有数值不稳定的特点,也就是说尽管在已知的几个点取到给定的数值,但在附近却会和“实际上”的值之间有很大的偏差。这类现象也被称为龙格现象。在求解B2的时候,运用了二分法,但同学说用迭代法收敛更快,有点不大理解。由于计算机四级的缘故,占据了课设的一些时间,所以是先由张丰伟做完第三问才开始编写第二问的程序。程序还算比较成功。完成程序编写后,又在图书馆二楼翻阅了一些关于磁性材料的资料,对磁化曲线和磁滞回路的理解更加深刻,尤其是应用方面,比如软磁材料运用有继电器、变压器铁芯,永磁材料运用有磁卡、磁电式仪表、电动式扬声器,还有矩磁材料、压磁材料等运用,当然这写也是浅尝则止。最后由衷地感谢我们这组的组员和老师!一拿到课设题目的时候便开始想要怎么才能比较好的完成这次课设,在课设中我负责第三问。在程序编写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曲线拟合(线性拟合李彦青负责,多项式拟合我负责),还运用了截弦法,之前有考虑过有拉格朗日插值法,但是由于其时间开销太大,而且由于拉格朗日插值起伏导致函数不单调,以致不易控制使方程收敛的极限精度,因而就此放弃,采用了曲线拟合的方法。后来的编写过程中还算顺利,没有碰到很大的问题。当时做完这个题目后,在想如果考虑边缘效应要怎么求解,还有在运用迭代法的时候要怎么选取初值才能够使得收敛速度较快,而且不至于产生错解。整得来说,这次课设题目比较容易,但还是对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得到了提升。其实也可以通过用Matlab来编写程序,而且会更简单,运用更熟练。

7、参考文献

1、《电机学》.辜承林、陈乔夫、熊永前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5年8月第2版.

2、《电机学》.曾令全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熊永前编著,电机学习题解答,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变压器参数计算

变压器参数计算 一.电磁学计算公式推导: 1.磁通量与磁通密度相关公式: Ф= B * S ⑴ Ф----- 磁通(韦伯) B ----- 磁通密度(韦伯每平方米或高斯) 1韦伯每平方米=104高斯S ----- 磁路的截面积(平方米) B = H * μ⑵ μ----- 磁导率(无单位也叫无量纲) H ----- 磁场强度(伏特每米) H = I*N / l ⑶ I ----- 电流强度(安培) N ----- 线圈匝数(圈T) l ----- 磁路长路(米) 2.电感中反感应电动势与电流以及磁通之间相关关系式: EL =⊿Ф/ ⊿t * N ⑷

EL = ⊿i / ⊿t * L ⑸ ⊿Ф----- 磁通变化量(韦伯) ⊿i ----- 电流变化量(安培) ⊿t ----- 时间变化量(秒) N ----- 线圈匝数(圈T) L ------- 电感的电感量(亨) 由上面两个公式可以推出下面的公式: ⊿Ф/ ⊿t * N = ⊿i / ⊿t * L 变形可得: N = ⊿i * L/⊿Ф 再由Ф= B * S 可得下式: N = ⊿i * L / ( B * S ) ⑹ 且由⑸式直接变形可得: ⊿i = EL * ⊿t / L ⑺ 联合⑴⑵⑶⑷同时可以推出如下算式: L =(μ* S )/ l * N2 ⑻ 这说明在磁芯一定的情况下电感量与匝数的平方成正比(影响电感量的因素) 3.电感中能量与电流的关系: QL = 1/2 * I2 * L ⑼ QL -------- 电感中储存的能量(焦耳) I -------- 电感中的电流(安培) L ------- 电感的电感量(亨)

变压器温升.pdf

1.变压器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的差叫变压器的温升。 2.在变压器寿命上,引起绝缘老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由于变压器内部热量传播不均匀, 故变压器各部位的温度差别很大,因此需要对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各部分温度的升高做出规定,这是变压器的允许温升。一般油浸变压器采用A级绝缘,最高允许温度105℃。 各部分允许温升为:线圈允许温升65℃。以A级绝缘105℃为基础,当环境温度为40℃时,105℃-40℃=65℃。由于变压器的温度一般比绕组低10℃,故变压器油的允许温升为55℃。为防止油的老化,上层油面的温升不得超过45℃。这样无论周围空气如何变化,只有温升不超过允许值,就能够保证变压器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安全运行。 3.变压器上层油温,变压器线圈温度要比上层油温高10℃。国标规定:变压器绕组的极限 工作温度为105℃;(即环境温度为40时℃),上层温度不得超过95℃,通常以监视温度(上层油温)设定在85℃及以下为宜。 变压器异常运行主要表现在:声音不正常,温度显著升高,油色变黑,油位升高或降低,变压器过负荷,冷却系统故障及三相负荷不对称等。当出现以上异常现象时,应按运行规程规定,采取措施将其消除,并将处理经过记录在异常记录簿上。. q0 Q3 }2 `/ P8 U 在正常负荷和正常冷却条件下,变压器上层油温较平时高出10℃以上,或变压器负荷不变而油温不断上升,则应认为变压器温度异常。变压器温度异常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1)变压器内部故障。如绕组匝间短路或层间短路,绕组对围屏放电,内部引线接头发热,铁芯多点接地使涡流增大而过热等。这时变压器应停电检修 2)冷却装置运行不正常。如潜油泵停运,风扇损坏停转,散热器阀门未打开。此时,在变压器不停电状态下,可对冷却装置的部分缺陷进行处理,或按规程规定调整变压器负荷至相应值。 变压器的温升: 变压器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的差叫变压器的温升。 回答这个问题要提到变压器的允许温升,它的规定和依据? 在变压器寿命上,引起绝缘老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由于变压器内部热量传播不均匀,故变压器各部位的温度差别很大,因此需要对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各部分温度的升高做出规定,这是变压器的允许温升。一般油浸变压器采用A级绝缘,最高允许温度105℃。各部分允许温升为: 线圈允许温升65℃。以A级绝缘105℃为基础,当环境温度为40℃时,105℃-40℃=65℃。由于变压器的温度一般比绕组低10℃,故变压器油的允许温升为55℃。 为防止油的老化,上层油面的温升不得超过45℃。这样无论周围空气如何变化,只有温升不超过允许值,就能够保证变压器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安全运行。 一般变压器的主要绝缘是A级绝缘,规定最高使用温度为105度,变压器在运行中绕组的温度要比上层油温高10—15度。如果运行中的变压器上层油温总在80-90度左右,也就是绕组经常在95-105度左右。 如果变压器长时间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运行,会缩短内部绝缘纸板的寿命,使绝缘纸板变脆,容易发生破裂,失去应有的绝缘作用,造成击穿等事故;绕组绝缘严重老化,并加速绝缘油的劣化,影响使用寿命。所以能避免高温尽量避免,实在不行,时间也不宜太长。

变压器的温升计算

变压器的温升计算方法探讨 1 引言 我们提出工频变压器温升计算的问题,对高频变压器的温升计算也可以用来借鉴。工频变压器的计算方法很多人认为已趋成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其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成熟的东西也需要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对于一个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温升计算问题可能并不存在,温升本身来源于试验数据,企业本身有大量试验数据,温升问题垂手可得,拿来主义就可以了,在本企业来说绝对有效,离开了本企业也带不走那么多数据。但冷静的考虑一下,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生产全系列变压器,总会有相当多的系列不在你生产的范围内,遇到一些新问题,只能用打样与试验的方法去解决,小铁心不在话下,耗费的工时与材料都不多,大铁心耗费的铁心与线材就要考虑考虑了。老企业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办法去解决,只不过多花费一些时间罢了,一个新企业或规模不大的企业,遇到这些问题要用打样与试验的方法去解决,就耗时比较多了,有时候会损失商机。进入软件时代,软件的编写者如不能掌握这一问题,软件的用户将会大大减少。下面就温升的计算公式进行探讨,本文仅提出一个轮廓,供大家参考。 2 热阻法 热阻法基于温升与损耗成正比,不同磁心型号热阻不同,热阻法计算温升比较准确,因其本身由试验得来,磁心又是固定不变的,热阻数据由大型磁心生产厂商提供。有了厂家提供的热阻数据,简单、实用何乐而不为。高频变压器可采用这一方法。而铁心片供应商不能提供热阻这一类数据,因此低频变压器设计者很难采用。热阻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温升ΔT(℃) 变压器热阻Rth(℃/w) 变压器铜损PW(w) 变压器铁损PC(w) 3 热容量法 源于早期的灌封变压器,由于开放式变压器的出现这种计算方法已被人遗忘,可以说是在考古中发现。这种计算方法的特点是把变压器看成是一个密封的元件,既无热的传导,也无热的辐射,更无热的对流,热量全部靠变压器的铁心、导线、

变压器匝数计算怎么算

变压器初、次线匝数,与其输入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有关,功率大小又与硅钢片截面积有关。 第一种: 常用小型变压器每伏匝数计算公式为:N=10000/ 这里:N—每伏匝数,F—交流电频率(我国为50HZ),B—磁通密度,S——铁芯截面积 磁通密度一般因材料而异,常见的硅钢片取左右. 根据此公式,你量一下变压器磁芯尺寸,计算出截面积,就可推算出每伏匝数。知道每伏匝数后,即可方便计算出初、次线匝数了。 例如:量得一小型变器中间舌宽为2CM,叠厚为3CM,则基截面为:2*3=6(CM^2) 如用H23片,取B值为。则计算每伏匝数为: N=10000/*50**6=(匝/伏) 如果初线接220V电源,则初线匝数=220*=(匝)取1179即可。设次级输出电源为12V,则12*=,取64匝即可,你如果是自己维修绕制,还需根据功率和电压再计算出线经大小。 第二种: 只要知道铁芯中柱的截面积、导磁率即可以计算匝数,知道功率就能计算线径。

例题: 变压器初级电压220V,次级电压12V,功率为100W,求初、次级匝数及线径。 选择变压器铁芯横截面积: S=×根号P=×根号100=×10≈13(平方CM), EI形铁芯中间柱宽为3CM,叠厚为,即3× 求每伏匝数:N=×100000/B×S B=硅钢片导磁率,中小型变压器导磁率在6000~12000高斯间选取,现今的硅钢片的导磁率一般在10000高斯付近,取10000高斯。 公式简化:N=×100000/10000×S=45/S N=45/13≈(匝) 初、次级匝数: N1=220×=770(匝) N2=12×=42(匝) 在计算次级线圈时,考虑到变压器的漏感及线圈的铜阻,故须增加5%的余量。 N2=42×≈44(匝) 求初、次级电流: I1=P/U=100/220≈(A) I2=P/U=100/12≈(A) 求导线直径:(δ是电流密度,一般标准线规为每M

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方法分析

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方法分析 傅华强 2003 1发热与散热的平衡—绕组的稳定温升 绕组上的损耗功率是绕组温升的热源,这是比较好算的.而绕组的散热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绕组内部热量通过传导的方式传到绕组的表面,在表面则通过对流和幅射的方式传到外界环境中去.当绕组的发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就是绕组的稳定温升。 绕组的散热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绕组散热的主要因素:绕组温度;绝缘层厚;绕组外包绝缘厚:绕组外包绝缘材料的散热性能;散热气道的宽度和长度;气流速度;铁芯和相邻绕组散热的影响等。因而绕组温升计算随其所用绝缘材料和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2 绕组温升计算的数学模型 绕组的稳定温升一般用一个简化的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结构和绝缘材料的绕组所用系数是不同的。公式运用的温度范围也是有限定的。如: τ= K Q X Q = W/S S=∑ αi S i 式中:τ—绕组温升; K—系数; X—与散热效果有关的系数,散热越好X的值越小; Q— 绕组的单位热负荷 W/m2 W—参考温度下的绕组损耗功率 W S— 等效散热面 m2 S i— 绕组散热面 m2 αi— 散热系数 2.1 不同结构型式的变压器所用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 2.2 干式变压器的散热主要是对流和幅射完成的,非包封变压器的传导温升

所占比例很小,因而有些计算公式将层绝缘与外绝缘造成的传导引起的温升计算省略了,有些公式还要加上传导引起的温升,如西欧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的计算公式。 2.3 黑体面的热量幅射与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比例的,在一个不大的温度段,对流和幅射对散热的综合影响造成的温升式中系数X—与散热效果有关的系数,散热越好X的值越小.如油浸变压器层式绕组温升X值取0.8,而强迫油循环时X取0.7,饼式绕组X取0.6。一般干式变压器X值取0.8,当温升在80K 左右时,由于温度高时散热效率高,在一些计算公式中X取0.75,因而当温升在100—125K时,X的取值应该再小些。 2.4 当温升范围较大时,用一个计算公式会首尾不能兼顾,需要用两个以上的公式,它们的X值不同,即斜率不同。实际上是由几条直线组成的近似曲线。 2.5 绕组的单位热负荷Q 是指在无遮盖的单位散热面上的功率(W/m2),有气道的散热面,则要确定气道的散热系数。 2.6如果计算所得温升离参考温度很远,由于计算所用绕组损耗功率离实际功率差得太大而误差很大,则应调整计算绕组损耗功率所用的参考温度。 3 确定数学模型的工厂方法 最实用的确定数学模型的方法是通过典型变压器的温升试验。无气道绕组的温升是最基本的,如绕在厚绝缘筒上的外线圈。线圈外部的面积大小就是有效散热面,先算出热负荷Q值,由试验所得温升与Q值在双对数座标纸上打点,最少要有3个试验数据,即可在对数坐标纸上连成一条合理的直线,从这条直线上确定公式的两个系数K和X。 τ= K Q X τ1 K = ———— Q1 X Lgτ2 - Lgτ1Lgτ2/τ1 X =———————— = ———— Lg Q2 - Lg Q1Lg Q2/Q1 式中:

第六章 磁路与变压器

第六章 磁路与变压器 一、内容提要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磁装置,原绕组(一次绕组)和副绕组(二次绕组)没有电的直接联系,通过交变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关系实现能量变换。在变压器中既有磁路问题,又有电路问题,变压器是磁路的具体应用,学习磁路是了解变压器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学习变压器理论之前讲述了磁路的基本概念及构成磁路的铁磁材料的性能;介绍了变压器理论、电机理论中常用的电磁定律及交流磁路的特点。简单地讲述了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铭牌数据及变压器的外特性、效率性和变压器绕组的同极性端;并重点讲述了变压器电压、电流、阻抗的变换功能。 二、基本要求 1、了解磁路的概念和磁路中几个基本物理量 2、了解交流磁路和直流磁路的异同; 3、重点掌握分析磁路的基本定律,理解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磁关系、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与能量问题; 4、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铭牌数据、绕组的同极性端、外特性、损耗和效率特性; 5、掌握变压器的电压、电流、阻抗变换。 三、学习指导 磁路部分是学习变压器以及后面学习电动机内容的基础,学习磁路时可以与电路中的内容联系对比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B :表示磁场内某点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一个矢量,与电流之间的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单位:特【斯拉】(T )。 2)磁通Ф:磁感应强度B 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 的乘积,即Ф=BS 。单位:韦【伯】(Wb )。 3)磁场强度H :计算磁场时所引用的一个物理量,也是矢量,通过它来确定磁场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单位:安【培】每米(A/m )。 4)磁导率μ:用来表示磁场媒质磁性的一个物理量,也是用来衡量物质导磁能力的物理量。H B =μ,单位:亨【利】每米(H/m )。真空导磁率为H/m 10470-?=πμ。 2、磁性材料与磁性能 1)、磁路 由于磁性物质(铁磁材料)具有高的导磁性。可用来构成磁通绝大部分通过的路径,这种磁路径称为磁路。 2)、磁通 磁通包括:主磁通和漏磁通 主磁通是磁通的绝大部分,沿铁心闭合起能量传递媒介作用,所经磁路是非线性的。

EI 铁芯电源变压器计算步骤.讲义

EI铁芯电源变压器计算步骤 编写者:黄永吾 已知变压器有以下主要参数: 初级电压U1=220V, 频率f=50Hz 次级电压U2=20V, 电流I2=1A 其他一些要求如安规、温升、电压调整率、环境、(防潮、防震、防灰尘等)、工作状态、寿命等。

EI型变压器设计软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变压器功率容量: 2.选择铁芯型号: 3.计算铁芯磁路等效长度: 4.计算铁芯有效截面积: 5.计算变压器等效散热面积: 6.计算铁芯重量: 7.计算胶芯容纳导线面积: 8.初定电压调整率: 9.选择负载磁通密度: 10.计算匝数: 11.计算空载电流: 12.计算次级折算至初级电流: 13.计算铁芯铁损: 14.计算铁损电流: 15.计算初级电流:

以下为结构计算: 16.计算各绕组最大导线直径: 17.校核能否绕下: 18.计算各绕组平均长度: 19.计算各绕组导线电阻: 20.计算各绕组导线质量: 21.计算各绕组铜损: 22.计算各绕组次级空载电压: 23.核算各绕组次级负载电压: 24.核算初级电流: 25.核算电压调整率: 重复8~25项计算三次: 26.修正次级匝数: 重复8~25项计算三次: 27核算变压器温升:

EI型变压器设计软件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变压器功率容量:以下为结构计算: 2. 选择铁芯型号:16.计算各绕组最大导线直径: 3. 计算铁芯磁路等效长度:17.校核能否绕下: 4. 计算铁芯有效截面积:18.计算各绕组平均长度: 5. 计算变压器等效散热面积:19.计算各绕组导线电阻: 6. 计算铁芯重量: 20.计算各绕组导线质量: 7. 计算胶芯容纳导线面积:21.计算各绕组铜损: 8. 初定电压调整率:22.计算各绕组次级空载电压: 9. 选择负载磁通密度: 23.核算各绕组次级负载电压: 10.计算匝数:24.核算初级电流: 11.计算空载电流: 25.核算电压调整率: 12.计算次级折算至初级电流:重复8~24项计算三次: 13.计算铁芯铁损:26.修正次级匝数: 14.计算铁损电流:重复8~24项计算三次: 15.计算初级电流: 27.核算变压器温升:

最新第五章 磁路与变压器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磁路与变压器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压器运行中,绕组中电流的热效应所引起的损耗称为损耗;交变磁场在铁心中所引起的损耗和损耗合称为损耗。损耗又称为不变损耗;损耗称为可变损耗。 2.变压器空载电流的分量很小,分量很大,因此空载的变压器,其功率因数,而且性的。 3.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副方绕组不允;而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副方绕组不允许。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二者在运行中,绕组都应可靠地接地。 4.变压器是能改变、和的的电气设备。 5.三相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无论原方或副方的均指其;而原方和副方的额定电流均指其。 6.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其是很小的,所以空载损耗近似等于。 7.电源电压不变,当副边电流增大时,变压器铁心中的工作主磁通Φ将基本维持不变。 二、判断题: 1. 变压器的损耗越大,其效率就越低。() 2. 变压器从空载到满载,铁心中的工作主磁通和铁损耗基本不变。() 3. 变压器无论带何性质的负载,当负载电流增大时,输出电压必降低。() 4. 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副边不允许开路,否则会感应出高电压而造成事故。() 5. 互感器既可用于交流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 6. 变压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7. 电机、电器的铁心通常都是用软磁性材料制成。() 8. 自耦变压器由于原副边有电的联系,所以不能作为安全变压器使用。) 9. 变压器的原绕组就是高压绕组。() 三、选择题: 1. 变压器若带感性负载,从轻载到满载,其输出电压将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2. 变压器从空载到满载,铁心中的工作主磁通将)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3. 电压互感器实际上是降压变压器,其原、副方匝数及导线截面情况是()

变压器的温升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温升计算公式 1 引言 工频变压器的计算方法很多人认为已趋成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对于一个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温升计算问题可能并不存在,温升本身来源于试验数据,企业本身有大量试验数据,温升问题垂手可得。下面就温升的计算公式进行探讨,本文仅提出一个轮廓,供大家参考。 2 热阻法 热阻法基于温升与损耗成正比,不同磁心型号热阻不同,热阻法计算温升比较准确,因其本身由试验得来,磁心又是固定不变的,热阻数据由大型磁心生产厂商提供。有了厂家提供的热阻数据,简单、实用何乐而不为。高频变压器可采用这一方法。而铁心片供应商不能提供热阻这一类数据,因此低频变压器设计者很难采用。热阻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温升ΔT(℃) 变压器热阻Rth(℃/w) 变压器铜损PW(w) 变压器铁损PC(w) 3 热容量法 源于早期的灌封变压器,由于开放式变压器的出现这种计算方法已被人遗忘,可以说是在考古中发现。这种计算方法的特点是把变压器看成是一个密封的元件,既无热的传导,也无热的辐射,更无热的对流,热量全部靠变压器的铁心、导线、绝缘材料消耗掉。这样引出一个热容量(比热)的概念,就可以利用古人留给我们的比热的试验数据,准确的计算出变压器的温升来。不是所有的变压器都可以利用这一计算公式,唯独只有带塑料外壳的适配器可采用这一方法,这种计算方法准确度犹如瓮中捉鳖十拿九稳。 若适配器开有百叶窗,那就有一部份热量通过对流散发出去,如不存在强迫对流,百叶窗对温升的影响只在百分之三左右。上一代的变压器设计工作者对这一计算方法很熟悉,现在的变压器设计工作者根据此线索,进行考古也会有收获。热容量法的计算模式如下: 式中,温升ΔT(℃)

华南师范大学电工学-磁路和变压器试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硅钢片具有高导磁率,可制造永久磁铁; b . 调压器(自耦变压器)既可调节交流电压,也可调节直流电压; c . 交流继电器铁心上有短路铜环,是为了防震; d . 直流电磁铁消耗的功率有铜损和铁损。 2. 变压器的容量S N 一定,其输出有功功率不仅取决于负载的______大小,还取决于负载 的______高低。 3. 某信号源内阻为512Ω,若要使它向8Ω的喇叭输出最大功率,则输出变压器的变比K 应为多大? 4. 将直流继电器接在同样电压的交流电源上使用,结果( ) a . 没有影响,照常工作; b . 电流过小,吸力不足,铁心发热; c . 电流过大,烧坏线圈。 5. 某变压器额定电压为220V/110V ,今电源电压为220V ,欲将其升高到440V ,可采用( ) a . 将副绕组接到电源上,由原绕组输出; b . 将副绕组匝数增加到4倍; c . 将原绕组匝数减少为1/4。 6. 某电源变压器的容量为100V A ,额定电压为380V/220V 。(1)若接一只220V ,40W 的 白炽灯,则消耗铜损R Cu =2W ,铁损R Fe =3W ,试求副边电流和效率,输出视在功率占容量百分之几?(2)若接一只220V ,40W ,功率因数5.0cos =?的日光灯(不计镇流器的功率损失),试求副边电流,铜损,和效率(铁损正比于电压),输出视在功率占容量百分之几? 7. 有一空载变压器,原边加额定电压220V ,并测得原绕组电阻R 1=10Ω,试问原边电流 是否等于22A ? 8. 如果变压器原绕组的匝数增加一倍,而所加电压不变,试问励磁电流将有何变化? 9. 有一台电压为220V/110V 的变压器,N 1=2000,N 2=1000。有人想省些铜线,将匝数减 为400和200,是否也可以? 10.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110V ,如果不慎将低压绕组接到220V 电源上,试问励磁电 流有何变化?后果如何? 11. 交流电磁铁在吸合过程中气隙减小,试问磁路磁组、线圈电感、线圈电流以及铁中心磁 通的最大值将作何变化(增大、减小、不变或近于不变)? 12. 有一线圈,其匝数N =1000,绕在由铸钢制成的闭合铁心上,铁心的截面积S Fe =20cm 2, 铁心的平均长度l Fe =50cm 。如要在铁心中产生磁通φ=0.002Wb ,试问线圈中应通入多大直流电流? 13. 如果上题的铁心中含有一长度为δ=0.2cm 的空气隙(与铁心柱垂直),由于空气隙较短, 磁通的边缘扩散可忽略不计,试问线圈中的电流必须多大才可使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保持上题中的数值? 14. 在题12中,如将线圈中的电流调到2.5A ,试求铁心中的磁通。 15. 为了求出铁心线圈的铁损,先将它接在直流电源上,从而测得线圈的电阻为1.75Ω;然 后接在交流电源上,测得电压U =120V ,功率P =70W ,电流I =2A ,试求铁损和线圈的功率因数。 16. 有一交流铁心线圈,接在f =50Hz 的正弦电源上,在铁心中得到磁通的最大值φm =2.25 ×10-3Wb 。现在在此铁心上再绕一个线圈,其匝数为200。当此线圈开路时,求其两端

变压器绕组温度场的二维数值计算

变压器绕组温度场的二维数值计算 2D N um erical Calcu lati on of T em peratu re F ield of W inding in T ran sfo r m er 傅晨钊,汲胜昌,王世山,李彦明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摘 要 分析变压器绕组的热源和散热条件,应用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原理建立其温度场和绝缘油流场的有限元方程,并确定了边界条件。得到绕组温度场和绝缘油流场的分布,并与实测温度值进行了比较,误差均在1K范围内,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Abstract T h is paper analyzed the heat sources and the ther m al dispersi on conditi ons of transfo r m er w inding.T he finite elem ent equati ons of temperature field and flow field w ere built by ther modynam ics and hydrodynam ics p rinci p le. A t the sam e ti m e,boundary conditi ons w ere confir m ed. T 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 on and flow distributi on w ere giv2 en by so lving the equati ons.T he comparison betw e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m easured results show s the agree2 m ent:T he difference w as less than1K.It w as verified tha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 on and flow distributi on could be so lved by th is m ethod.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 温度场 有限元 Key words transfo r m er w inding temperature field fi2 nite elem ent 中图分类号 TM83 文献标识码 A 0 前 言 变压器绕组温升的分析和计算对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运行维护十分重要。传统的平均温升概念不能全面准确反映绕组的真实状况。本文应用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原理建立绕组温度场和绝缘油流场的有限元方程,通过数值计算求出各点的温度和绝缘油流动的状况,得到整个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场分布。 1 变压器绕组的热源和散热分析 111 变压器绕组的热源 为集中研究绕组的温度场分布,制作的小型变压器绕组实体模型中无铁心,长方环氧箱体。变压器绕组的热源主要是绕组的电阻和绕组内部的涡流损耗,其表达式为: P=P R+P WL=I2R+P W L 其中,I、R、P WL分别为变压器绕组的电流、电阻和涡流损耗。计算中,单位热源q=P V,P为测量得到的有功损耗;V为绕组体积。 112 变压器绕组的散热分析 变压器绕组的散热主要是对流换热,包括箱壁外侧与外界空气的自然对流散热和油流与箱壁内侧和绕组的强制对流散热。 对流散热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温差、对流换热系数和换热面积。由于箱壁的几何形状比较规则,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1采用均值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Α1由下式得到[1]: Α1=C(Κ H)(G r m P r)n, 其中,H为箱壁高度;G r m为葛拉晓夫数;P r为普朗特数;C和n为常数;Κ为空气导热系数。 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油的物理特性、绕组的生热率和几何形状、各绕组的空间位置、边界条件和油的流动方式等,油流与绕组的强制对流散热相对复杂一些,其中各绕组的空间位置决定了它们和油之间的Α1相差很大,不能用均值近似。油的流动方式决定了换热的效果,可分为层流和湍流,两者流动状态和换热效果相差较大,须通过雷诺数R e判断: R e=ΘΤL c Λ, 其中,Θ为流体密度;Τ为流体流速;L c为特征尺寸;Λ为流体绝对粘度。当R e<2300时,流动方式为层流;超过时为湍流。 由此可知,必须将变压器绕组温度场和绝缘油流场问题联立,方可得到理想结果。 2 求解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首先进行4点假设: 1)稳态:当发热与散热达到热平衡时,绕组及油的温、速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 2)常数:油的物理特性,如动力粘度、密度、比热恒定不可压缩; 3)绕组的发热是唯一热源,且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发热量为常数,传热系数均匀; 4)外界空气温度恒定:油的流动和散热,其温度场和速度场受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共同支配,由下列方程组描述[2~3]: a1连续性方程 5u 5x+5Τ 5y=0, b1x方向的动量微分方程  Θ(u 5u 5x+Τ 5u 5y)=F x- 5p 5x+Λ( 52u 5x2+ 52u 5y2), c1y方向的动量微分方程  Θ(u 5Τ 5x+Τ 5Τ 5y)=F y- 5p 5y+Λ( 52Τ 5x2+ 52Τ 5y2), 1能量微分方程 ? 1 ? M ay.2002 H IGH VOL TA GE EN G I N EER I N G V o l.28N o.5

第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课后习题

第6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62、某单相变压器如图所示,两个原绕组的额定电压均为110V ,副绕组额定电压为6.3V ,若电源电压为220V ,则应将原绕组的( a )端相连接,其余两端接电源。 (a)2和3; (b)1和3; (c)2和4。 63、变压器的铁损耗包含( b ),它们与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有关。 (a)磁滞损耗和磁阻损耗 ; (b)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c)涡流损耗和磁化饱和损耗。 64、变压器的铜损耗与负载的关系是( a )。 (a)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例; (b)与负载电流成正比例; (c)与负载无关。 65、变压器副边的额定电压是指当原绕组接额定电压时副绕组( b )。 (a)满载时的端电压; (b)开路时的端电压; (c)满载和空载时端电压的平均值。 66、一个R L =8Ω的负载,经理想变压器接到信号源上,信号源的内阻R 0=800Ω,变压器原绕组的匝数N 1=1000,若要通过阻抗匹配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则变压器副绕组的匝数N 2应为( a )。 (a)100; (b)1000; (c)500。 67、一个负载R L 经理想变压器接到信号源上,已知信号源的内阻R 0=800Ω,变压器的变比K=10。若该负载折算到原边的阻值R 'L 正好与R 0达到阻抗匹配,则可知负载R L 为 ( c )。 (a)80Ω ; (b)0.8Ω; (c)8Ω。 68、一个信号源的电压U S =40V ,内阻R 0=200Ω,通过理想变压器接R L =8Ω 的负载。为使负载电阻换算到原边的阻值'=R L 200 Ω,以达到阻抗匹配,则变压器的变比K 应为( c )。 (a)25; (b)10; (c)5。 69、某理想变压器的变比K=10,其副边负载的电阻R L =8Ω。若将此负载 电阻折算到原边,其阻值'R L 为( b )。 (a)80Ω; (b)800Ω; (c)0.8Ω。 70、输出变压器原边匝数为N 1,副边绕组有匝数为N 2和N 3的两个抽头。将16Ω的负载接N 2抽头,或将4Ω的负载接N 3抽头,它们换算到原边的阻抗相等,均能达到阻抗匹配,则N 2:N 3应为( c )。 (a)4:1; (b)1:1; (c)2:1。

变压器名词解释及计算公式

变压器名词解释及计算公式 来源:扬州市华特电力设备厂 变压器在规定的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下,主要技术数据一般都都标注在变压器的铭牌上。主要包括: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及其分接、额定频率、绕组联结组以及额定性能数据(阻抗电压、空载电流、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和总重。 A、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下连续运行时,能输送的容量。 B、额定电压(kV):变压器长时间运行时所能承受的工作电压.为适应电网电压变化的需要,变压器高压侧都有分接抽头,通过调整高压绕组匝数来调节低压侧输出电压. C、额定电流(A):变压器在额定容量下,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 D、空载损耗(kW): 当以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施加在一个绕组的端子上,其余绕组开路时所吸取的有功功率。与铁心硅钢片性能及制造工艺、和施加的电压有关. 当变压器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施加额定频率正弦波形的额定电压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称空载损耗。算法如下: 空载损耗=空载损耗工艺系数×单位损耗×铁心重量 E、空载电流(%): 当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二次侧空载时,一次绕组中通过的电流.一般以额定电流的百分数表示. F、负载损耗(kW): 把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短路,在一次绕组额定分接位置上通入额定电流,此时变压器所消耗的功率. 负载损耗:当变压器二次绕组短路(稳态),一次绕组流通额定电流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称为负载损耗。算法如下: 负载损耗=最大的一对绕组的电阻损耗+附加损耗 附加损耗=绕组涡流损耗+并绕导线的环流损耗+杂散损耗+引线损耗 G、阻抗电压(%):把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短路,在一次绕组慢慢升高电压,当二次绕组的短路电流等于额定值时,此时一次侧所施加的电压.一般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阻抗电压:当变压器二次绕组短路(稳态),一次绕组流通额定电流而施加的电压称阻抗电压Uz。通常Uz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即 uz=(Uz/U1n)*100% 匝电势: u=4.44*f*B*At,V

第4章磁路与变压器复习练习题

第4章磁路与变压器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 2.磁路的磁通等于__磁势___与___磁阻__之比,这就是磁路的欧姆定律。 3.变压器是由原、副线圈和闭合铁心组成的。 4.变压器有变电压、变电流和变阻抗的作用。 5.变压器的铁心既是变压器的磁路,又是器身的骨架,它由铁柱和铁轭组成。 6.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其铜耗较小,所以空载时的损耗近似等于铁耗。 7.变压器铁心导磁性能越好,其励磁电抗越大,励磁电流越小。 8.变压器的原副边虽然没有直接电的联系,但当负载增加,副边电流就会增加,原边电流 __增加___。 9.变压器的原副边虽然没有直接电的联系,但当负载减少,副边电流就会减小,原边电流 __减少___。 10.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主要作用是更换电压,以利于功率的传输。 二、选择题 1.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C 。 (A)电磁感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能量平衡 (D)电流的热效应 2.有一空载变压器原边额定电压为380V。并测得原绕组R=10Ω,试问原边电流应为__C____。 (A)大于38A (B)等于38A (C)大大低于38A 3.某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380/220V,额定频率为50HZ。如将低压边接到380V交流电源上,将出现___B___。 (A)主磁通增加,空载电流减小 (B)主磁通增加,空载电流增加。 (C)主磁通减小,空载电流减小。 4.某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380/220V,额定频率为50HZ。如电源为额定电压,但频率比额定值高20%,将出现___B___。 (A)主磁通和励磁电流均增加。 (B)主磁通和励磁电流均减小。 (C)主磁通增加,而励磁电流减小。 5.如将380/220V的单相变压器原边接于380V直流电源上,将出现__C_____. (A)原边电流为零。 (B) 副边电压为220V。 (C)原边电流很大, 副边电压为零。 6.当电源电压的有效值和电源频率不变时,变压器负载运行和空载运行时的主磁通是___B____。 (A)完全相同 (B)基本不变 (C)负载运行比空载时大 (D)空载运行比负载时大7.变压器在负载运行时,原边与副边在电路上没有直接联系,但原边电流能随副边电流的增减而成比例的增减,这是由于____C___。 (A)原绕组和副绕组电路中都具有电动势平衡关系;(B)原绕组和副绕组的匝数是固定的; (C)原绕组和副绕组电流所产生的磁动势在磁路中具有磁动势平衡关系。 8.今有变压器实现阻抗匹配,要求从原边看等效电阻是50Ω,今有2Ω电阻一支,则变压器的变比K=___D_____。 (A) 100;(B) 25;(C) 0.25;(D) 5。 9.变压器原边加220V电压,测得副边开路电压为22V,副边接负载R2=11Ω,原边等效负载阻抗为__A___Ω。 (A) 1100;(B) 110;(C) 220;(D) 1000。

油浸电力变压器温升计算设计手册

设计手册 油浸电力变压器温升计算

目 录 1 概述 第 1 页 热的传导过程 第 1 页 温升限值 第 2 页 1.2.1 连续额定容量下的正常温升限值 第 2 页 1.2.2 在特殊使用条件下对温升修正的要求 第 2 页 1.2.2.1 正常使用条件 第 2 页 1.2.2.2 安装场所的特殊环境温度下对温升的修正 第 2 页 1.2.2.3 安装场所为高海拔时对温升的修正 第 3 页 2 层式绕组的温差计算 第 3 页 层式绕组的散热面(S q c )计算 第 3 页 层式绕组的热负载(q q c )计算 第 3 页 层式绕组的温差(τq c )计算 第 4 页 层式绕组的温升(θqc )计算 第 4 页 3 饼式绕组的温升计算 第 4 页 饼式绕组的散热面(S q b )计算 第 4 页 3.1.1 饼式绕组的轴向散热面(S q bz )计算 第 4 页 3.1.2 饼式绕组的横向散热面(S q b h )计算 第 5 页 饼式绕组的热负载(q q b )计算 第 5 页 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b )计算 第 5 页 3.3.1 高功能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g )计算 第 5 页 3.3.2 普通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b )计算 第 6 页 饼式绕组的温升(θq b )计算 第 7 页 4 油温升计算 第 8 页 箱壁几何面积(S b )计算 第 8 页 箱盖几何面积(S g )计算 第 9 页 版 次 日 期 签 字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日期 签字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温 升 计 算 共 页 第 页 02 01

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 第 9 页 4.3.1 平滑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 第 9 页 4.3.2 管式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 第10 页 4.3.3 管式散热器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 第12 页 4.3.4 片式散热器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 第14 页 目 录 油平均温升计算 第19 页 4.4.1 油箱的热负载(q yx )计算 第19 页 4.4.2 油平均温升(θy )计算 第19 页 顶层油温升计算 第19 页 5 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温升计算 第21 页 强油导向冷却方式的特点 第21 页 5.1.1 线饼温度分布 第21 页 5.1.2 横向油道高度的影响 第21 页 5.1.3 纵向油道宽度的影响 第21 页 5.1.4 线饼数的影响 第21 页 5.1.5 挡油隔板漏油的影响 第21 页 5.1.6 流量的影响 第21 页 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热负载(q q p )计算 第22 页 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p )计算 第23 页 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温升(θq p )计算 第23 页 强油风冷变压器本体的油阻力(ΔH T )计算 第23 页 5.5.1 油管路的油阻力(ΔH g )计算 第23 页 5.5.1.1 油管路的摩擦油阻力(ΔH M )计算 第23 页 5.5.1.2 油管路特殊部位的形状油阻力(ΔH X )计算 第24 页 5.5.1.3 油管路的油阻力(ΔH g )计算 第25 页 5.5.2 线圈内部的油阻力(ΔH q )确定 第26 页 5.5.2.1 线圈内部的摩擦油阻力(ΔH q m )计算 第26 页 5.5.2.2 线圈内部特殊部位的形状油阻力(ΔH qT )计算 第27 页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温 升 计 算 共 页 第 页 02 02

磁路与变压器

第6章磁路与变压器 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极性端。了解三相电压的变换。 本章讲授重点知识: ?磁路的概念、物理量和定律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分析 ?变压器工作原理 本章讲授难点知识: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分析 本章作业:p143 2、3 §6.1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线圈通有电流将有磁场产生,线圈绕制在铁芯上就构成了磁路。可以说,磁路就是局限在一定路径内部的磁场。 6.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B 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空间某点磁场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B的大小等于通过垂直于磁场方向单位面积的磁力线数目,B的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单位是特斯拉(T)。2.磁通Φ

磁通表示穿过某截面的磁力线总数。单位是韦伯(Wb)。 BS =Φ 3.磁导率μ 磁导率是衡量物质导磁能力的物理量。单位是亨/米(H/m)。 真空的磁导率:H/m 10470-?=πμ 相对磁导率μr :物质磁导率与真空磁导率的比值。 非铁磁物质μr 近似为1,铁磁物质μr 远大于1。 4.磁场强度H 磁场强度是描述磁场源强弱的物理量,与励磁电流成正比,磁场强度只与产生磁场的电流以及这些电流分布有关,与磁介质无关。单位是安/米(A /m )。是为了简化计算而引入的辅助物理量。 μB H = B H μ= 6.1.2 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 铁磁物质在磁化过程中的B-H 关系曲线称为磁化曲线。由于B 落后于H 变化(磁滞性),磁化曲线不是一条曲线,而是一个回线,又称磁滞回线。当H 增大到一定值时, B 几乎不再随H 变化,即达到了饱和值,这种现象称为磁饱和。

变压器常识ABC

变压器常识A B C③ 1.变压器允许温升 2.变压器的参数偏差值与使用峰值的参数 3.铁心 4.温升试验 5.冲击试验 1.变压器允许温升 变压器各个部门有不同的允许温升,不同的运行工况也有不同的允许温升。决定允许温升的因素有:变压器的运行预期寿命、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变压器的检测技术。 绕组允许温升:绕组的允许温升是指整个绕组的平均温升,由电阻法测得,允许温升与绝缘耐热等级有关。油浸式变压器属A级绝缘,由于传统的绕组温升测量法为电阻法,测得的温升为平均温升,A级绝缘允许的平均温升为65K。平均温升与绕组最热点温升之差假使为13K。在年平均温度为20℃时,A级绝缘绕组最热点温度为 20+65+13=98℃,此时A级绝缘具有正常寿命。干式变压器各种绝缘的允许平均温升:A级为60K,E级为75K,B级为80K,F级为100K,H级为125K,C级为150K。冬季绕组温升低于平均温升,绕组可延长寿命,夏季的绕组温升高于平均温升,绕组要牺牲寿命。如超名牌容量也要牺牲寿命,但超名牌容量运行时,油浸式变压器A级绝缘绕组最热点温度不能超过140℃,即使牺牲的寿命不多,也不允许超过140℃,因超过140℃时油要分解出气体而影响绝缘强度。所以油浸式变压器A级绝缘的最热点温度不 能超过140℃是从变压器安全运行出发的。 大容量变压器有时有几种冷却方式,例如ONAN/ONAF,变压器额定容量一般是指ONAF下的允许值,当风扇失去电源后,冷却效率下降,如仍按ONAF冷却方式下容量运行时,绕组平均温升必将升高,故ONAN冷却方式下必须降低容量运行,使绕组平均 温升不超过65K。 另外,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中,二个或三个绕组应同时达相同的温升,当一个绕组达65K平均温升时另一个或二个绕组低于65K,则这样的设计是不经济的。油浸式变压器还应使油面顶层与几个绕组平均温升同时达允许温升是较为经济的。即油面顶层温升达55K,绕组平均温升达65K为经济的方案。在设计阶段,就合理选取每一绕组的电流密度,在保持负载损耗不超过标准值时使各个绕组的温升接近65K,同时油面顶层也达55K。但是,这对强油循环的变压器是难以达到的。因强油风冷式变压器的油顶层温升一般为40K,强油水冷式变压器的油顶层温升一般为35K。 实际上,油面顶层温升与绕组平均温升很难同时到达极限允许值,因此,一般不能根据油面顶层温升来判断绕组平均温升。这也是大容量变压器既装油面温度指示仪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