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求1000之内的所有完数

java中求1000之内的所有完数
java中求1000之内的所有完数

/*求1000之内的所有完数,完数位该数为所有因子之和。6=1+2+3PGYZ*/

import static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0479829.html,ng.System.out;

public class WanShu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println("1000以内的数有:\n");

for(int i=1;i<=1000;i++)

{

int k=0,sum=1,j=2;

int[] yinzi=new int[50];

do{

if(i%j==0)

{

yinzi[k]=j; sum+=j;k++;

}

j++;

}while(j<=i/2);

if(sum==i)

{out.print("\r\n");

out.print(i+"=1");

/*若使用out.println(),其后面一行无法对其*/ for(int h=0;h

out.print("+"+yinzi[h]);

}

}

}

}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十进的关系。能够正确地数出1000以内的数,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田字格、正方体、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感知1000以内数的概念。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难点:1、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数如何数。 2、体会千以内数的数位的意义,理解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让学生数田字格、复习数数方法个、十、百之间的进率。 首先让学生快速的在田字格纸上数出10个格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10个一是十。 其次让学生在田字格纸上快速地数出100个格子,让学生汇报怎么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10个十是一百。 2、引出“千”,初步感知1000 让10个数出100个田字格的同学到前面展示,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田字格,先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再让全体同学一百一百地数。老师点出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感受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数田字格的活动,复习100以内数数的方法,同时引出计数单位“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二)、自主探究,感知进率 1、感“百”和“千”的进率,让学生跟着课件数小正方体。回答一个一个的数,10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周末练习题 一、读一读,背一背。 ①10个一是(十),10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百) ,100里面有10个十。 10个百是(千) ,1000里面有10个百。 ②两位数大于一位数,三位数大于两位数,四位数大于三位数。数位相同,要比最高位,最高位数字大,这个数就大;最高位数字相同,要看次高位上的数字谁大?以此类推。 ③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读数时,中间有0读零,末尾的0不读。 ④读数时,先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数位上是几就写几,数位上没有用0占位。 ⑤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二、根据要求写数。 1、从179起写到2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五百九十一数到六百一十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出下面各数。 126读作: 330读作: 304读作: 326读作: 580读作: 250读作: 356读作: 530读作: 四、写出下面各数。 八百六十八写作:九百五十写作:二百零六写作: 四百一十二写作:一千写作:七百零五写作: 五、比较下面数的大小,用“>”,“<”或“=”表示。 100( )1000 210( )120 230( )240 560( )650 407( )704 483( )384 700( )699 9( )10 101( )96 279( )280 273( )274 100( )99 999( )1000 365( )653 721( )719 901( )910 六、数的组成。 ①、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②、5个百和8个一组成()。③、7个百和3个十组成()。④、1个百和8个十组成()。

1000以内数的认识周末练习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周末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一、填空 1、10个1是(),10里面有10个()。 10个10是(),100里面有10个()。 10个百是(),1000里面有()个百。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读数时,中间有0 读零,末尾的0不读。 3、最小的一位数是( ), 最小的两位数是( ) ,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二、读出下面各数。 126读作: 330读作:; 304读作:326读作: 580读作:250读作: 356读作: 三、写出下面各数。 八百六十八写作:九百五十写作: 二百零六写作: 四百一十二写作: 一千写作:七百零五写作: 八百八十写作:九百一十六写作:

五百二十九写作: 四、比较下面数的大小,有“?”、“?”或“=”表示。100()1000 210()120 230()240)560()650 407()704 483()384 700()699 9()10 101( )96 279( )280 273( )274 100( )99 999( )1000 365( )653 721( )712 679( )697 五、数的组成。 ①、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 ②、5个百和8个一组成()。 ③、7个百和3个十组成()。 ④、1个百和8个十组成()。 ⑤、9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 ⑥、7个百和5个1组成( )。 ⑦、5个百和4个十组成()。 ⑧、8个十和4个一组成()。 ⑨3个百、8个十和4个一组成()。 六、完成数学课本81页10题,学习之友44页2题。 2014年5月10日星期六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学习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输出1000以内所有的完数,并输出其所有的因子

问题:输出1000以内所有的完数,并输出其所有的因子。完数的定义如下:一个数的所有因子(除其自身)之和恰好等于其自身。 分析:问题的关键为求解一个数的所有因子,并求其和。假设当前的数m,计算其因子的过程,为遍历从1到 m-1所有的数,并判定是否可以整除m。 数据要求 问题中的常量: #define N 1000 /*完数求解范围*/ 问题的输入: 无 问题的输出: int i /*当前完数*/ int j /*当前完数的因子*/ 初始算法 1.因子和初始化为0 2.遍历当前整数的因子并计算因子和 3.判断是否完数 4.输出完数及其因子 算法细化 步骤2遍历当前整数的因子并计算因子和的细化: 计算整数m所有因子之和的过程如下: sum=0; for(j=1;j

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N 1000 /*完数求解范围*/ void main() { unsigned int i,j,sum; for(i=1;i

sum=0; for(j=1;j<=i/2;j++) { if(i%j==0) sum=sum+j; } if(sum==i) { printf("\n%5d\n",i); for(j=1;j<=i/2;j++) { if(i%j==0) printf("%5d",j); } } } }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6 1 2 3 28 1 2 4 7 14 496 1 2 4 8 16 31 62 124 248

1000以内数的组成练习题

1000以内数的组成练习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5个十是,个十是100。 3、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6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9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个一和个十组成32。 5、74是位数,74里有个十和个一。 6、一个数,个位上3,十位上8,这个数是,读作。、57里,5在位上,表示5个,7在位上,表示7个。 8、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 9、6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0、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11、比89大1的数是,比它小1的数是。 12、60比大1,比小1。 13、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的数比个位大1,这个数是。 14、比45大,比60小的两位数中,个位是9的数有。 15、37里有个十和7个,6个十和9个一是。 16、7个十是,5个一和4个十是。

17、10里面有个一,20个一是,100里有个十。 18、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19、一个数的个位上9,十位上是3,这个数是。 20、写6个十位上是3的两位数。 21、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22、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比十位上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68=+=+ 56=+=+ 147=++ 629=++750=++ 108=++ 72=++ 999=++ 24、接着数下去。 一个一个地数。 154,,,,,,,,,,。 十个十个地数。)。), 570,,,,,,,,,,,。 一百一百地数。 210,,,,,,,,,,,。 二、读出下面各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1[人教版]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安镇乌沙小学谭晓凤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68页“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会数1000以内的数,知道相邻单位之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会在计数器上数数,知道基数和序数之间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每小组1000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谭老师给全班同学带来了几位客人,你想知道他是谁吗?(想)好,他们来了,我们就去看看,他们是谁啊?(一休和他的师兄们)[教师课件出示]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一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是吗?他今天来到我们教室,是要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有) 二、新授: 1、估计小棒的根数。 好,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自己小组里的篮子,请你们猜一猜有多少根小棒,不用数。 生:500根! 生:800根!

生:1000根! …… 同学们猜了那么多,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呢?(数一数) 对,在数之前,一休对我们有几点要求,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 在数之前,组长先跟你们那一组的同学商量好,怎样数才能做到三个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确; 三、数的结果要别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好,现在就请小组的组长和同学们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就开始数。 2、学生数小棒,教师巡回指导。数完之后,教师指名展示结果。 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非常快,我现在想请咱们班的同学拿着自己小组的成果上来展示一下。(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捆的方法,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来数,让学生评一评各小组数的方法怎样。) 生:我们组是20根扎成一小捆,5小捆扎成一大捆,一大捆是100根,一共1000根。 生:我们组是50根扎成一捆,50根50根地数,这样数的速度要快一些,还可以节约橡皮筋。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数的:先一根一根地数,10根扎成一小捆,10小捆再扎成一大捆,一大捆里面是100根,一共1000根。 …… 3、(教师利用一个小组小棒)拿一大捆抽出一小捆。 提问:请问这里一共有多少根? (放进去)这一大捆里有多少根? 通过他们捆的,你能根据他们捆的,发现这一小捆的10根现一大捆的100根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小组里的同学,然后再指名汇报。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教研课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冯巧丽 书院河路小学 2012年4月16日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经历由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到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的过程。 2、能够正确使用>或<符号表示1000以内数的大小。 3、在用数字组数、排列数的大小的活动中,学会简单的数学思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 能够正确使用>或<符号表示1000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我吧,那你们知道我今年多大了吗?(猜一猜) 2、师:你今年多大了?你的年龄和老师的比,谁的的年龄大?就是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 二、唤起旧知,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那下面

这些数的大小,你会比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61○59 39 ○36 100 ○96 69 ○81 师:你是怎样比的呢? 2、师承上启下: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呀!不仅会读出这些数,还理解了它们的组成。今天这节课冯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比较它们的大小。 揭示课题: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三、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老师最喜欢的就是那憨头憨脑的猪八戒了,因为我觉得他挺可爱的,就是有时候喜欢开小差,这不西天取经的路上他又开小差了,一个人开溜了,他去哪了呢,在路上他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2、师:你认为猪八戒应该坐哪条船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3、师:在大家的帮助下,猪八戒顺利的过了河,过河以后,他又会遇到谁呢? 4、师:他和大象好像在比什么(比体重),要比较他们的体重,其实就是要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呢?你能把这两个数读出来吗?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谁来说说这两个数的组成?你能在计数器上把这两个数分别表示出来吗?(点名学生拨一拨) 5、师:你会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想的?

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1)(教(学)案)

7万以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难点】 万以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难点有三: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 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教学指导】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 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教师要充分组织学生开展本单元教材中设计的数方块、数数接力、猜数游戏等各种活动,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开发其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

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本单元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 (1)在现实素材中感受万以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2)体会万以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进行估计。 (4)会用万以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4.突出教学的重点,切实解决难点。万以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除重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求知欲、好奇心,重视锻炼学生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2课时 1.1000以数的认识………………………………………………………3课时 2.10000以数的认识……………………………………………………4课时 3.10000以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4.10000以数的近似数…………………………………………………2课时 5.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 【知识结构】

一个找“完数”个数的C语言程序

一个找“完数”个数的C语言程序 题目: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子之和,这个数就称为"完数"。例如1+2+4+7+14=28.编程找出1000以内的所有完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int main(void) { /* 此处添加你自己的代码*/ int i,n,sum ; printf("\nFind a num like 28 == 1 + 2 + 4 + 7 + 14 in 0~1000 "); printf("\nThe all num is :"); for( n = 1; n < 1000; n++) { sum = 0; for(i = 1;i < n; i++) if(n%i == 0) sum += i; if(sum == n) printf("%4d",n); } getch(); return 0; } --------- 完数(Prefect number的形式------------------------------ 欧几里德证明了:一个偶数是完数,当且仅当它具有如下形式:2^(p-1)*(2^p-1) 其中2^p-1是素数 完全数(Perfect number)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本身以外的约数 )的和,恰好等于它本身。 例如:第一个完全数是6,它有约数1、2、3、6,除去它本身6外,其余3个数相加,1+2+3 =6。第二个完全数是28,它有约数1、2、4、7、14、28,除去它本身28外,其余5个数相加,1+2+4 + 7 + 14=28。后面的数是496,8128。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是通过2^(n-1)*(2^n-1) 的表达式发现头四个完全数的。 当n = 2^1*(2^2-1) = 6 当n = 2^2*(2^3-1) = 28 当n = 2^4*(2^5-1) = 496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5.2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位数相同要从最高位依次比起) 3.总结:通过评判以上擂台赛你明白了什么? (让学生举例说,然后师总结并简要板书)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比较大。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从它们的最高位起进行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比较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70页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怎么比较的。 2.完成第2题。先让学生看书有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再回答。 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相同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的不同的理解。 通过情境图出示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少一些”“多得多”是什么意思?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5□<453 362>□79 710>7□1 8□6<861 52□>526 1000>□99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当裁判,小朋友们又学会了哪些本领呢?(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数的大小的?)请到生活中再寻找一些数,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比比这些数的大小。 五、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1000 210>120 位数不同,谁的位数多谁就大 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 作业设计

基础: 1.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98○402 390○350 1000○999 2.按要求给下面各数排排队。 (1)()>()>()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41, 893, 1000,914 综合: 3.(1)用4、6、0、组成的最大数是、最小数是 (2)在990中从左边数第一个9表示(),左边数第二个9表示()。拓展提升: 4.□36>270 (1)□里可以填哪些数? (2)□里最小能填()。 教学反思:

最新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公开课用)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宁市五四小学薛刚【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68?69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知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 知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难点】“拐弯数”的数法,数感的建立。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吗?(59 位) 59 是我们已经学过的100 以内的数; 同学们猜一猜我们全体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位同学呢? 一个班大约有60 人,5 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大约有300 人)

300 是不足100 还是超过100 的数呢?(超过100 的数)(2)(出示全校师生图片)那我们全校大约有多少位同学呢?一个年级大约有 300 人,六个年级大约有1800 人。 1800 是100 以内的数还是超过100 的数呢?(超过100 的数)看来我们以前学过的100 以内的数已经不够用了,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一千以内的数 二、实践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1 请看大屏幕,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0 个)说说你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十。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十 PPT 出示10 个10 个的小正方体,引导学生一十一十的数,一直数到一百。 师:我们刚才是怎么数的呢?数了几个十?(十个十个的数,数了10 个)。那么一十一十的数,10 个十是多少呢? (板书)一十一十的数,10 个十是一百师:请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有没有更的快速的方法呢? 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PPT 出示整百的正方体组合,引导学生一起数,数到一千。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一、十、百) 师:同学们,整百整百地数,大家会数了,一个一个地数你们会吗?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例1,以及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计数器商拨出下面各数,并说说组成。 23 65 96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数的认识。 出示教材第74页单元主题图。 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 演示教材第75页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边演示边数。怎么数的?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板书) 3.小组学习 (1)数数(100——1000以内)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师:请你从一百完后书,数到以前,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更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全班一齐读。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或一)、十、百) 师:通过刚才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出个(一)、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4.数数练习。 (1)集体数,教材第75页“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三、巩固新知 1.巩固拓展:想一想,数一数。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百、()百、()百、一千。 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百、()百、、在数()百就是一千。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题。 根据题目要求连续输出后面的5个数。 3.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2题。 (1)从九百八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千。 (2)从八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 (3)从一百七,一百一百得数数到一千。 四、课堂小结

C 语言 实验 + 答案 4题

C 语言实验+ 答案4题 (1)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 ,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在运行时,输入的值m>n,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再输入时,使m int mul(int M,int N) { if(N==0) return M; return mul(N,M%N); } void main() { cout<<"输入两个数:"; int M,N; cin>>M>>N; int z=mul(M,N); cout<<"最大公约数:"< void main()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70页例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10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分析、判断、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时,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能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出示树的图片,小树的年龄是8岁,他的伙伴13岁。 8岁 13岁 提出问题:它们两谁大?(学生回答) 引出:8<13 → 1位数<2位数 师再出示另一棵树(43岁),和13岁的树相比,它们两谁的年龄大? 13岁 43岁 师:你是怎样比出它们的大小的? 学生回答。 2.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更大的数的比较。 板书课题: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学例3 :小鸟叼卡图100○1000 (1)教师分别拨出100和1000。 ①学生写出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比较这两个数,谁大?谁小?为什么? 让学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数,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 100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 所以100<1000。 ③从这两个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 (2)教师分别拨出210和120。 ①学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学生说。 (这两个数都是由1、2、0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 ③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让学生说,使其明白:因为百位上的数不同,一个表示二百,一个表示一百, 所以210>120。) (3)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 459 ○456 730 ○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做一做。 ①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的第1题。 (可以先估计一下谁多谁少,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②练习课本第70页的第2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导学案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学习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热门-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 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有了两位数的比较大小的知识经验。本课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前提下学习新内容,归纳10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并不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70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能迅速、准确的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2、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能迅速、准确的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归纳出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今天老师从数学王国里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 出示:1000 100 584 392 674 683 (生:自己先悄声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读,最后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读数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难点,为了激发学生的读数兴趣,采用了先自己读,同桌互读。其目的也是为了读的过程中同桌相互教读,相互评价的过程。] 2、这些数字朋友想请同学们帮他们比一比大小,大家愿意帮忙吗? 板书课题:比一比

1000○100 584○392 674○683 (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填写) 二、探求新知: 1、凭借经验,交流归纳。 (1)自己说一说用的什么方法比较出他们的大小 (2)、组织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比较的方法。 (3)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 (教师相应的板书):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看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或1000比100多900;1000里面有10个100。) 看最高位:位数一样的时候 看下一位:最高位一样的时候 教师小结: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有三种方法:A、先 看位数。B、位数一样再看最高位。C、最高位一样看下一位。 [设计意图:凭借以有的经验,先独立比较出这些数的 大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为下一步交流做准备)然后在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由4个百,2个十组成的数是()。 A、240 B、420 C、402 2、685中的6表示() A、6个十 B、6个一 C、6个百 3、222中3个2表示的大小()。 A、一样 B、不一样 C、无法确定 4、下面的数中,比九百小十的数是()。 A、八百 B、八百九十九 C、八百九十 5、下面的数中最小的数是()。 A、806 B、860 C、680 6、最大的三位数再加上()就是最小的四位数。 A、900 B、990 C、1 7、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则这个数是()位数。 A、三 B、二 C、四 8、比300小1的数是() A、301 B、299 C、290 9、在596、698、606、823、730、698中接近600的数有()个。 A、2 B、3 C、4 10、3□4<402,□里最多有()种填法。A、10 B、5 C、9 二、填空题 11、百位的左边是________位,右边是________位。 12、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___。 13、由6个百、3个十、2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 由5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________ 14、892是__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__位 15、写出个位上是0的所有两位数。 ________ 16、写出个位上是5的所有两位数。 ________ 17、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________ 18、用6,4,7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__ 19、填上“>”、“<”或“=”、 1000________999 99________101 1000________999+1 1000-1________999+1 20、找规律填空 ①250、260、27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45、350、3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430、420、4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应用题 21、一、二年级人数统计表 (1)一年级人数接近________人,二年级人数大约________人。 (2)一、二年级大约共有________人,一年级比二年级大约多________人。 22、看图回答问题 (1)第一辆车比第二辆车可多乘多少人? (2)今天参加“广州一日游”的旅客有70人,租这两辆车够吗?你是怎么想的? 23、水果店原有35筐桔子,又运进64筐,后来卖出了48筐,水果店现有桔子多少筐?

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

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 【教学内容】 教材P76页例2、例3;P77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千以内数的组成。 2、2、正确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3、3、培养学生读书、写数的能力,并在读写的过程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欢愉复习,以旧引新 1、复习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 小结:读数、写数都从高位开始,末尾的0不读。 2、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 ①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 ②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③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 3、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 4、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例外,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例外。 二、师生互动,喜悦教学 1、教学三位数的组成 (1)出示例2图:同学们请看这幅图,数数看有多少个小圆点?比100少还比100多?(提示:可以数一数,还可以圈一圈。) 10个10就是100,这里有10多个10,比100多,这个数大于100。 先圈出100,一共圈出2个100,就是200,与三十五合起来就是二百三十五。 (2)如果用小棒表示(小棒现场展示)就是100一捆的木棒有2困,10个一捆的木棒有3困,再加上5根小棒。 (3)根据这些小木棒,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学生思考后回答。 板书: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3个十,5个一组成的。引导学生读一读。 提问:那么怎么在计数器上拨这个数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计算器上拨235。再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个位、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表示多少。(个位上是5,表示5个一;十位是3,表示3个十;百位上是2,表示2个百。) 2、三位数的读、写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的读写,想一想:这个数应该怎样读、写?(2)板演: 千百十个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最大的一位数是几? 再加上1是多少? 它是个几位数? 2、数一数: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 五个五个的数,从50数到95; 一个一个地数,从90数到99。 99加1是多少?它是个几位数?

3.师:刚刚大家都做得很棒,我们很早就和100以内的数交上了好朋友。今天呢,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些新朋友。同学们跟我来吧! (二)情景导入 师:猜一猜,我们班上有多少人?一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师:对!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二、学 多媒体演示,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大的数都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的,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1、课件出示教材中零乱散放的10个小正方体。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数一数。 2、交流数的方法。 3、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并得出10个一是十。(板书) 4、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师: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5、课件出示很多小正方体,(出现1000块的凌乱方块)估一估,现在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随意估计,到底有多少个?怎样数得速度快、数得准? 师:看看现在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形状?(课件变成10×10长方体图)这个大长方体上一共有多少块小正方体?(100)怎样数?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演示)这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板书:千百十个 齐读板书内容2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观察板书后小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