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史 第9、10讲

西方文明史 第9、10讲
西方文明史 第9、10讲

第九讲中世纪盛期(1050—1300)

这一时期中,西欧在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等方面跃进式地超越了拜占廷帝国和伊斯兰世界。其主要原因是:外来入侵逐渐停止;随着技术突破,发生了“农业革命”;城镇快速发展;新宗教和知识的显著发展。

一.第一次农业革命

1.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先决条件

1)耕作地区从地中海向北大西洋地区转移;

2)出现了适宜作物生长的较温暖、较干燥的气候;

3)技术和其它有利条件的结合。

2.技术革新

1)重犁的使用。可耕种欧洲北部肥厚、湿润的土壤。

2)三圃轮作制度。一年之中,1/3的耕地休耕,1/3种植谷物,1/3种植燕麦、大麦、豆类等新作物。

3)磨坊的使用。水力磨坊和风力磨坊。

4)其它技术的发展。

带衬垫的马轭。铁马掌,双马前后拉纤的挽具,轮车和耙,铁在农业中广泛使用。

3.可耕地的扩大和精耕细作

4.农业革命的后果

1)农业产量的巨大增加;

2)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农业经营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养羊,栽种葡萄、棉花、染料作物。带动了纺织业和酿酒业。

3)人均寿命提高;从30岁到4、50岁。

4)西欧人口增长了两倍;

5)提高了领主的收入;

有利于贵族生活变得更精致,加强了国家成长的物资基础,有助于教会成长,为学校和知识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6)使欧洲人更乐观、更有力、更愿意去做尝试和冒险。

二.领主和农奴

1.庄园制度

不同于封建制度,它是一种经济制度,即大量的农业庄园由农奴耕种。而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其间政府被大量分权。

1)农奴耕种庄园土地;

2)敞田制;

3)农奴处境的改善;

4)农奴制的衰落。

2.骑士制度的兴起

3.妇女的地位

1)贵族对妇女态度的变化

2)贵族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贸易的复兴和城市革命

1.贸易的方式

最基本的是地方市场上的集市贸易。河运、海运、陆运的异地贸易。

2.货币经济的复兴

中断了四个世纪后,11世纪左右,欧洲重返货币经济。

3.国际贸易集市

13世纪左右,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欧洲经济,产生了西方第一批商业资本家。4.城镇的兴起与城市革命的原因

城镇在12—13世纪迅速扩大。意大利几个大城市人口达10万。从那时到现在,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活是西欧乃至现代世界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

原因:

1)长途贸易的复兴。

2)周围地区提供的剩余农产品、用于制造业的原材料和流入的人口。

5.行会——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

6.对商人的态度

1)商人常被土地贵族所蔑视;

2)教会反对不正当获利;

但随时间推移,态度有了改变,有的教士为商人说好话。贵族住入城市,也从事贸易。

7.城市革命的意义

1)推动了经济和政府的发展

2)城镇成为知识生活的基础

广泛建立了世俗学校。

四.封建主义和君主制民族国家的兴起

11世纪起,欧洲出现了君主制民族国家这一新的政府形式,如法国、英国等。但德意志的政治却在衰落,直到19世纪末才赶上欧洲的其它地区。

1.政治上的封建制度

是一种极度政治分权的制度,公共权力普遍由个人所掌握。法国最为典型。

封建领主(各地诸侯)拥有封臣的权力,这些权力可由于不遵守某些义务而被剥夺。国王向较大的领主授予采邑,即对不同土地的管理权。较小的领主则须服规定数量的兵役。下级领主把一些采邑授予更小的领主,分封直到最低一级的骑士为止。采邑的持有者被称作授予者的封臣。封臣是个荣誉地位,是“贵族”。

2.封建制度是政治进步的一种力量

它带来政治稳定和政府的中央集权,是向现代国家发展的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1)封建制度原本是自发的权宜之计,所以非常灵活,地方上的领主免受不合时宜的、强求统一的原则的束缚,因而能有效地实施。

2)与古老的罗马制度或加洛林的制度相比,它使更多人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运作,导致人们对政府愈加忠诚。

3)通过倚重朝廷,封建制度有助于产生某些更为现代的制度。

2.德意志

1050年,欧洲中央集权化程度最高、统治最得力的疆域。

1300年,变成小国争战不休,政治衰落,直到19世纪末。

10世纪中期—11世纪后期,不断出现强大统治者,王权与教会紧密结合,国

王重要的行政官是大主教和主教。

五大领地:洛林,萨克森,弗兰肯尼亚,土瓦本和巴伐利亚。诸侯即领地的军事首领。

其疆域还包括:瑞士,法国东部,低地国家,意大利北部。

1)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斗争

为了把教会从世俗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教皇联合王公贵族,迫使皇帝去

到罗马(1077),屈辱认输。此后,王公们获得更多的独立性,常常挑选

最软弱的统治者,使国家陷入内战的混乱。此外,国王失去了对教会的

控制。

2)腓特烈一世(1152—1190)

称德意志为“神圣罗马帝国”,自认为承袭罗马。想控制意大利北部,失

败。

3)腓特烈二世(1212—1250)

统治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王国。与意大利北部不断冲突,死后南意大利独

立。

3.意大利

12世纪,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属于北欧人的诺曼—法兰西后裔连结成的一个强大君主制国家。后由腓特烈二世统治,走向衰落。

中部为教廷统治。

北部是富裕的商业和制造业城市。政治上经常以共和国或“公社”的形式组织起来。城市互相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4.英国

9世纪后期和10世纪,在阿尔弗雷德的领导下,英国成为一个统一的、享有强大王权的国家。但北欧人的入侵使王权衰落。

1)诺曼征服

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提出继承英国王位的要求,入侵英国。

在哈斯丁斯战役击败新国王哈罗德,成为英国国王。

2)威廉的分封制度

把全国的土地以采邑形式直接或间接分封下去,国王保留铸币、征收土地税和在要案中监督审判的特权。保留了原地方行政长官,帮助管理国家和

行使国王权利。

3)民族君主制的成长

亨利一世(1100—1135):在王室法庭实行专业化,制定巡回法庭制度。

亨利二世(1154—1189):试图通过1164年的克拉伦登法典,限制教会的

司法权。发展了巡回法庭,创建12人的大陪审

团。

亨利二世的法律工作的成就:在全国范围内使司法更加统一、平等;使国

王的审判工作深受欢迎,走向普及;钳制大贵族,

赢得同盟者;陪审团的广泛使用使越来越多的人

参与国王政府的实际运作。

“狮心王”理查一世(1189—1199):只在英国六个月,主要从事十字军

远征和保卫他在大陆的属地。

约翰王(1199—1226)与《大宪章》:是国王与贵族间的约定,是个封建

文件。其意义在于它表达了有限政府的原则和国

王受法律约束的概念。

亨利三世(1216—1272):中央集权政府大大发展。创建了永久性的最高

法庭和大法官法庭,因而,中央政府完全发展为

训练有素的官僚机构。

爱德华一世(1272—1307):形成了议会;以武力统一了整个不列颠岛;

定期颁布成文法;缩小了贵族的封建权力。

这一时期,英国围绕国王形成一个统一体,以一个基本上统治良好的统一的国家延续下来,直到现代。

5.法国

1200年前后,巴黎集中体现了欧洲最伟大的新成就。它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也是正在变成欧洲最强大的政府的都城所在地。

1)促进法国君主制成长的因素:

①几百年间,直系的男性继承人成功地继承王位。

②大多数法国国王活到高龄。

③农业繁荣,贸易增长,为国王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

④得到教皇支持。

⑤12、13世纪,巴黎大学作为欧洲的主要学术中心成长起来,为国王带

来权威。

⑥几位国王的精明强干赢得更大声望。

2)君主制的基础

①“胖子”路易六世(1108—1137)

驱逐或征服了法兰西岛上骚动的“强盗诸侯”,安定了该地。

农业、贸易开始繁荣。

巴黎的文化生活开始兴盛。

此后,法国国王得到大片领地,势力大增。

②路易的孙子菲力普?奥古斯特(1180—1223)

为法国增添了真正惊人的荣耀:

利用手中的封建权力从英王约翰手中夺回法国西部的大片领土。允许新省份延用原行政管理惯例。各省份异地派驻监察官,在职时领取高

额薪金,所以全都忠于国王。监察官在辖区内拥有司法、行政和军事全

权,对各地加以指导,对国王有利。总之,这些地区差异性和官僚政治

集权化相平衡的模式一直是法国政府的基本模式。奥古斯特堪称现代法

国的一个重要缔造者。

6.英国和法国的比较

英、法相继走上君主中央集权制和民族国家建设的相似之路,但也有基本的不同。

英国:比法国小德多,但统一得更彻底。创立了议会那样的统一民族政府的强大机构;地方乡绅骑士不计报酬去做许多地方政府的工作,使得政

府必须大众化。国王要为自己的行动取得正式认同。英国变成了一个

有限君主制国家。

法国:国王统治着一个更富裕、更大的国家,有足够财力承担行政管理机构的费用,因而国王的统治更专制。但面临着地方分裂主义的严重威胁。

但君王拥有连续取胜的资源,可不断增强自身力量。

7.西班牙

1100年,基督徒开始击退伊斯兰的军事力量时,西班牙有四个基督教王国:纳瓦拉,葡萄牙,阿拉贡,卡斯蒂尔。西班牙的主要任务是为基督教“收复失地”的斗争。

1212年,阿拉贡和卡斯蒂尔联军击败穆斯林。

13世纪末,基本收复全境。

13世纪,阿拉贡和卡斯蒂尔王国建立了与法国大体相同的制度。

15世纪,在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领导下,两国合并。

8.民族君主制的历史作用

在此之前,欧洲基本上存在两类政府类型:

城邦:具有依靠公民政治参与和忠诚的优点,因而能提高效率发挥人的潜能。

但常为经济竞争所分裂,国小兵弱,无力对抗帝国,保卫自身。

帝国:可赢得战争,有能力建立一套有效的官僚行政管理机构。但很少能依靠民众的自愿参与,地域过于辽阔,野心过大,无法赢得人们发自内

心的忠诚。

新的君主制民族国家是上述两个极端的“最佳折衷”,它们大到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它们创造的行政管理技术会赶上并最终超过罗马或拜占廷帝国。它们建立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之上,却能在困难时期赢得民众的参与和支持来度过难关。君主们逐渐赢得了臣民的忠诚。因此,它们使内部的和平与稳定扩展到大部分欧洲地区,使生活更有价值。它们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前身,是中世纪留给现代的最有价值的遗产。

五.宗教政体的巩固

10—11世纪初,教会极为衰微。800年,查理大帝加强主教的权威,把教区制度引入广大农村地区,并为教士扫盲。但随着加洛林帝国的瓦解,出现宗教分权,教会腐败。

1.宗教复兴

1)克吕尼修道院与修道院改革

910年,一位贵族在勃艮第建立了克吕尼修道院,开始了改革运动。该修道院属本笃会,但在体制上有两个变化:①为了摆脱地方世俗权力和教会权力的控制,该院直接服从教皇。②建立许多下属的分修院,僧侣以勤于履行祈祷之职著称。经过改革的修道院成了宗教生活和祈祷的重要中心。

2)教阶制的改革

禁止买卖圣职,教士实行独身。

2.德皇亨利三世与教皇制的改革

1046年,亨利三世来到意大利,任命一位德意志改革家为教皇。

1059年,教会颁布了有关教皇选举的敕令,由枢机主教选举教皇。这一制度延续至今。

3.格列高里七世教皇(1073—1085)的理想

改革进入新的最重要时期。主要内容:

①把基督教看作积极的行动主义者;

②认为教会有责任在俗界创建“正当的秩序”;

③要求教士绝对服从和独身;

④把各国国王和皇帝当下属,要驯服地执行他的命令;

⑤国王们的统治应接受教皇的最后裁决;

⑥实施反对“世俗主教叙任权”的勅令。

最后一场斗争长期而又激烈,直到1122年签订沃姆茨宗教协定才结束。这一斗争,损害了皇帝的威望,提高了教皇的威望。

4.教会法规的发展

信奉法律,保存档案,征集税收,发展了比世俗机构更先进的官僚机构。使教皇更富裕,更有效,更强大。教皇更严密地控制主教选举,在罗马召集宗教会议,颁布法律。

5.英诺森三世(1198—1216)

最有能力最成功的教皇。

1)主要目标:

①将所有的基督徒联合在教皇的霸权下。

②国王们犯“罪”时,有权干预,进行训诫。

③视自己为宗教和世俗权力的最终仲裁。

2)实行的政策:

①试图建立教皇国。

②干预德意志政治。

③惩诫法国国王。

④强迫英王约翰接受其不喜欢的人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⑤迫使英王同意英格兰为教皇采邑,获得了阿拉贡、西西里、匈牙利的

领主身份。

⑥对教士征收入税以支持对圣地的十字军东征。

⑦1215年召开了第四届拉特兰宗教会议。

6.教皇权威和声誉的下降

7.教皇专制的积极后果

1)教皇对教会的跨国统治加强了国际交往和宗教活动的一致性。

2)教皇灌输教会法,导致对各类法律的日益尊重,有助于保护臣民。

3)消除了买卖教会官职,提高教士风纪。

4)有助于增强世俗宗教的生命力,有助于学术复兴。

六.十字军东征

该运动是教皇史和宗教史的一部分,开始了西方殖民史。教皇的权势随其兴衰而兴衰。

原因:受格列高里七世的建立“世俗的正当秩序”理论影响。

动机:宗教(如上),经济(拥有财富和土地),政治(长子继承权的确立)。第一次:1095年。出于宗教动机,目的是武装朝圣,夺取耶路撒冷。成功。出征前,欧洲第一次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第二次:1144年。法王和德皇试图从伊斯兰夺回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失败。

第三次:1187年。萨拉丁苏丹重占耶路撒冷。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菲力普·奥古斯特和英国“狮心王”理查领导。内部不合,失败。

第四次:120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欲收复耶城。却攻下了君士坦丁堡。第五次:1215年。攻占埃及。最终失败。

第六次:1228年。腓特烈二世领导,成功。但耶城124年得而复失,直到1917年西方才夺回。

后来的东征性质由宗教的转为政治的,主要是反对德皇和阿拉贡国王。1300年起,基督徒朝圣地为罗马。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有助于建立教皇专制,但也有助于破坏教皇专制。

积极影响:第一次东征的成功,大大增加了中世纪西方人的自信;刺激了对东方奢侈品的兴趣;为文学和传说提供了充分的题材;使东部地中海向

西方商业敞开门户,有利于促进整个西方的繁荣;长距离携带金钱

的需要也刺激了早期银行技巧的试验;为东征筹款而向教士征税,

刺激了各种国税的发展;将国家组织起来征集资金和物资供应,以

支持国王东征,这种行动对新兴民族国家行政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刺激作用。

消极作用:东征军野蛮地屠杀国内的犹太人和国外的穆斯林;恶化了西方和拜占廷帝国的关系,从根本上毁灭了这一帝国,并随之带来了灾难性的

后果;西方对圣地的殖民开始了延续到现代的长期殖民史。

七.宗教活力的迸发

1.格列高里七世的教会改革

刺激了欧洲的宗教复兴,唤起了方方面面对宗教的兴趣,使整个中世纪盛期充满了宗教活力。原因是:

1)纯洁教会运动取得了高度成功,使更多信徒尊重教士,成为教士。

2)教皇号召信徒惩诫教士。

2.新教派

卡尔特修会:奉行苦修,内心自省。

西多会:尊奉圣母玛丽亚。各地教会建造许多圣母院。

3.异端与宗教法庭

1)12世纪下半叶,大规模世俗异端横扫欧洲。主要异端是阿尔比教派和韦尔多教派。

2)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8)

①镇压所有不服从教皇权威的人。包括使用宗教“法庭”。

1215年起,教皇同意宗教法庭使用拷打,实施火刑。

②宣布新的宗教教义:领圣餐是获得上帝神恩的唯一办法。

圣餐与补赎

4.宗教信仰的成果

1050—1300整个时期是伟大的“信仰时代”。其信仰成果即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神学,文学,艺术和建筑。无形的:人们深刻感受到基督教的存在,一种共同的理想激励着他们,为艰难的工作提供了动力。

八.知识的复兴

四项主要成就:

1.基础教育和扫盲的发展

2.大学的诞生和发展

3.获得古典和伊斯兰知识

4.西方人在思想方面的实际进步

九.文学、艺术和音乐的繁荣

1.文学

1)史诗

《罗兰之歌》,法文

《尼伯龙根之歌》,德文

《熙德之歌》,西班牙文

2)行吟诗人的爱情诗

起于法国南部的宫廷诗人,后遍及西欧。

3)长篇叙事诗

关于亚瑟王和其他许多豪侠骑士

4)韵文故事

《玫瑰传奇》,法国人威廉、约翰先后完成。

5)但丁的《神曲》

2.建筑

1)罗马式

适用于教堂建筑,其风格特征:强调建筑的系统性,圆拱、结实的石墙、粗大的角柱、窄小的窗户、以水平线条为主、内部的简朴有时和亮色的

拼花图案和壁画形成对照,内外加了人形雕塑。

2)哥特式

首现于法国。比罗马式更复杂、更雅致、更讲究。特征:

基本部分是尖形的拱门,交叉肋状的拱顶和飞拱。高耸的塔尖,圆花窗,精致的石制花窗格,精雕细琢的浮雕,多重廊柱以奇形怪状的雕像神怪

雕像为装饰物,彩色玻璃窗。内部简单。

3.戏剧的复兴

产生于教会内部。为现代戏剧奠定了基础。

4.音乐

复调音乐—两个以上协奏旋律。

第十讲中世纪后期(1300—1500)

天灾人祸遍及这一时期,但欧洲人显示出一种顽强的楔而不舍的精神,坚定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文明没有败落,而是处于以欧洲早期文明为基础的过渡阶段。

一.经济衰退与建立新平衡的紧迫性

1.农业灾难

1)对土地的开垦和耕作过量

2)气候变冷,雨量偏多

3)洪水与海啸

2.人口压力

人口增长快于粮食的增长。

3.黑死病(鼠疫)

加上饥荒、战乱使欧洲人口减少一半。4.农业专门化的产生

5.城市的重要性的提高

6.贸易增长

7.先进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保险业,银行业,信用技术

二.社会和感情的混乱

1.下层阶层的起义

1)扎克雷起义

1358年,法国北部。绝望后的起义。

2)英国农民起义

1318年.征收人头税。

3)城市暴动

1374年,德意志北部的不伦瑞克。

1408年,德意志北部的吕贝克

137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

2.贵族统治的危机

1)经济地位不稳定

2)建立阶级隔离

①强调有贵族气派的豪华生活;

②形成了排外的骑士制度。

3.情感危机

1)贵族以豪华生活逃避现实

2)陷于忧虑

3)死亡的困扰

三.对教会的考验以及对神的渴望

1.教廷危机

三个阶段:

罗马教皇的巴比伦之囚时期(1305—1378,教廷设在法国阿维尼翁)

教会大分裂时期(1378—1417)

意大利地域性教廷时期(1417—1517)

2.教皇和神职人员威望下降

3.俗人虔诚的增长

1)反复祈祷2)神秘主义盛行3)异端邪说

四.政治危机及其恢复

大部分时间战争不断,但欧洲的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有了根本改进。14世纪时,大部分地区恢复和平,国家君主制更强大了。

1.意大利

南部北部都陷入长久战乱。逐渐形成15世纪的5个主要部分:北部的威尼斯、米兰和佛罗伦萨国,中部的教皇国家,南部落后的那不勒斯国。

2.德意志

政治一片混乱,诸侯们相互交战,政权分裂。

3.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1)战争的原因

①法国国土长期为英国国王所占据,法国想赶走英国人。

②英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

③英王向法国王位提出继承权。

2)国初期胜利的因素

法国人口出生1500万对英国400万,但在头75年里,英国在大多数激

战中胜利。三场最大的战役:1346年克雷西,1356年普瓦蒂埃,1415

年阿让库尔。

①英军纪律严明,军事技术先进;

②战争总是在法国领土上进行;

③法国内部严重分裂。

3)圣女贞德

1429年,贞德说服国王,率领法军,解放了法国大部分地区。

1430年产值月,被勃艮第人俘虏,交给英军。被控为女巫,判为异端邪说罪。

1431年,被绑赴鲁昂市场广场,烧死。但法军在胜利鼓舞下,继续进军。

1453年,法军占领了波尔多,赶走了英国人。

4)战争的影响

法国:加强了法国国王的权力。

英国:后期内部不稳定,发生严重骚乱。

4.玫瑰战争

英国内战,又称“三十年战争”。交战双方的标志均为玫瑰。红玫瑰是亨利家族的标志,白玫瑰是约克家族的标志。新的都铎王朝取代了约克王朝。

5.西班牙

像英、法一样,战争不断。

1469年,阿拉贡王国的继承人斐迪南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两国建立联盟,成为现代西班牙的基础。

1504年和1516年,伊和斐分别统治西班牙,降服了贵族。

1492年,兼并格林纳达(半岛上的最后一个穆斯林国家),驱逐了所有的西班牙犹太人。

二人执行了野心勃勃的外交政策:对海外扩张;进入意大利政治舞台。

海外财富使西班牙国富民强,战场上所向无敌,成为16世纪欧洲最强盛的国家。

五.俄罗斯帝国的形成

1500年,俄罗斯成为欧洲主要的东方式帝国。

1.基辅国与西方的联系

1)基辅王国为瑞典海盗所建立,位于现代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

2)中世纪盛期时,与西欧各国在外交和贸易方面维持密切而友好的关系。

3)政治的体制相似—-受限制的君主体制。

2.远离西方的原因

1)蒙古对俄罗斯的征服。

2)统一体的俄罗斯大公国的出现。

3)对信天主教的波兰的扩张的愤慨。

4)君士坦丁堡失陷的影响。

3.伊凡大公(1462—1505)

即伊凡三世。1480年正式宣布不再臣服蒙古可汗。

1462—1485年间,兼并了介于莫斯科与波兰-立陶宛之间所有独立王国。

后又夺回临近的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的大部分王国。

4.与西方的隔离

文化与政府都是非西方的;思想与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礼仪与习俗也不同。

5.向政治自治与帝国主义发展

六.思想、文学与艺术

1.神学与哲学危机

1)1300年前,神学与哲学确信,不论天上或地下每样东西均可为人们彻底了解。

但14世纪的天灾、战乱、疾病破坏了人类能理解一切的信念,导致怀疑人是否有能力来理解天上的神力。思想家们开始以往的神学和哲学观点重新评价。2)威廉(1285—1349)及其唯名论

英国方济各修会抽象思想家。认为除了用圣经给予人类启示,上帝及许多其它神学方面的事情是无法论证的,。对人类知识领域的亲身探索促使他寻求“绝对确定的事实”,而不是理论。他阐述了叫做“唯名论”的立场,声称只有个体的而不是集合的东西才是实在的。因此不能根据一个东西来解释另一个东西。基于该假设,制定了一条逻辑:文字仅仅是代表它们自身而不是代表实物。

3)威廉思想的重要意义

他的观点为中世纪的大学普遍奉行,对西方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追求可靠真理。

①强调上帝自主性,突出了上帝的全能。这成为16世纪新教教义的基本预

想之一。

②他决心求得人类知识领域里的确定性,有助于在研究人类事物以及自然科

学时不运用超自然的解释。这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③他反对研究总体以及拒绝把逻辑运用于实在事物,即相信世界上的知识应

基于感觉经验而不是基于抽象推理。这成为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带来了

14世纪物理方面的重大推进。

2.文学中的自然主义

1)14世纪后期的两大基本特征:

①自然主义。主要特征。即如实地描绘真实事物,避开神学与哲学的抽象

事物。发展了但丁等对人类行为的探索。

②用方言创作。原因:出于安全和自尊心的需求;

能用方言阅读的人数大增。

2)卜伽丘(1313—1375)

代表作:《十日谈》,作于1348—1351年。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①它是西欧最早的、最成功的用本地方言及散文写成的作品。

②描绘真实的男女,而不是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③在处理性关系时通常是图解式的、幽默的。但决不是低格调的。

这是一部健康愉快地赞赏所有符合人性的东西的作品。

3)乔叟(1340—1400)

在许多方面与卜伽丘相似。作品健康,自然主义,用伦敦方言。

他是英国文学传统之父,其贡献仅次于莎士比亚,与弥尔顿、华滋华斯、迪更斯等齐名。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用欢快的诗歌来讲述的,讲述故事的人来自各个阶层。

是一部反应面极广的人间喜剧。

他在文学中的地位高于卜伽丘。

3.艺术中的自然主义

从强调抽象图案日益转向强调自然主义。

1)哥特风格的雕塑家更多地注意动植物和人的实际外形和外貌。

2)绘画中的自然主义

①绘画发展成一门新艺术:壁画,手稿彩饰,蛋彩画,在木头和帆布上作

画(13世纪意大利人),北欧开始油彩作画(1400年)。

②除了宗教场景画,开始发展了人物写生画艺术:肖像画。

3)乔托(1267—1337)

杰出的自然主义画家,赋予画中的宗教人物以深刻的人性,其影响导致伟大的意大利绘画的文艺复兴。

第一个想到用三维空间来构图。

4)佛来芒画家

简·凡·爱克(1380—1441):其画传达了深厚、虔诚的宗教意识和描绘熟

悉的、生活中常经历的细枝末节。

罗杰·凡·韦登(1400—1464):同上。

汉斯·梅姆灵(1430—1494):擅长画易懂的宗教画,以及世俗的肖像画。七.工业技术的进步

工业技术成就:

1.武器:火炮,滑膛枪

2.光学仪器及航海仪器

眼镜,磁性罗盘,地图绘制,其它航海设备。

3.机械钟

4.印刷术

西方人文精神试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智者学派表述不确切的 是()A.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2、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3、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A 让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参和国家管理 B 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C 国家应该由少数精英分子来管理 D 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 4.下图两人分别是早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孔子苏格拉底 A.思想研究的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肯定人的价值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主要是为了()A.振兴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寻找更符合自己人生态度的文化 C.提高欣赏古典作品的能力 D.扩大意大利的影响 6.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8.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男女平等B.否定宗教信仰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 9、下列关于李贽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10、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D.妇女解放 1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13、"......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14.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

西方文明史 宗教改革

西方文明史 宗教改革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 姓名:邓伟 学号:1314490009 班级:计算机国际班

在15~16世纪,南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而北部欧洲则在进行宗教改革,到17世纪,这两场运动都接近尾声,虽然两场运动的矛头都对准中世纪堕落、腐败的罗马天主教会,但是历史结果却大相径庭:那些经过宗教改革而信仰新教的国家,后来都发展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北欧诸国以及美国等。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赵林教授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②当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且获得高于王权的高高在上的权力之后,罗马教会不可避免地腐败堕落了,正应了那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教皇、主教及教士们表面上遵从基督教的精神—贫穷、贞洁、顺从,

暗地里却大肆捞钱,发“赎罪券”、买卖圣职,表面不结婚暗地却蓄妾,建立“宗教裁判所”,铲除所谓的“异端”,对任何与他们不同的观点都赶尽杀绝,荒唐地迫害所谓的“女巫”,完全背离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道德的堕落、信仰的虚伪,仿佛历史又回到古罗马时代。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原本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虚伪伪善深恶痛绝,可是他们站在感性的立场而非理性的立场,过分强调人的感官欲望和感官享受,强调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正中罗马天主教会的下怀,最终导致罗马天主教会和人文主义者同流合污。一个人文主义者曾说:“没有人比我再憎恶那些教士们的野心、贪婪和放纵生活的了。 尽管如此,我在教皇的宫廷上的地位还是使我不能不为我自己的利益而希望他们是伟大的。”③罗素写到:“大多数学者痛感当时教皇的罪恶,然而他们还是乐于受教皇的聘用。”④而教皇也给人文主义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金钱上的赞助。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可是在科学和哲学上却是个“不毛的时代”,罗素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几乎都不尊重科学,他们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保留下来,从教会里得到解放的最初结果,并不是使人们的思考合乎理智,倒是让人对古代样样荒诞无稽的东西广开心窍。” ⑤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并没有明显和剧烈的变化。过去学界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间对抗天国,具有反宗教反神学的意义,这可能是个最大的误解。 与对待人文主义者的态度相反,教皇视宗教改革者是死敌。15~16

西方文化史试题

西方文化史试题 一、填空 1、《俄底浦斯》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 2、喜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狂欢游行时唱的歌)。 3、哲学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爱与智慧)。哲学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本原问题)问题,它包含两个问题:(本原是什么?)和(本原生成的原因?及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4、西方哲学的始祖是(泰勒斯),他创立了(米利都)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 8、被柏拉图成为“学园之灵”的是(亚里士多德)。 9、爱非斯学派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第一次提出了(逻各斯)概念。 10、爱利亚学派的最大代表是(芝诺),他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存在)。 11、荷马的两部伟大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2、古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 13、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山羊之歌),它是为了歌颂(酒神)。 11、古希腊哲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与多)和(动与静)。 12、原子唯物论的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13、普罗泰戈拉的重要命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14、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命题是(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提出的哲学方法是(问答法)和(下定义) 15、古希腊建筑的最杰出代表作是被称作处女宫的(帕特农神庙),它是为了纪念女神(雅典娜)。 16、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代表作是(米洛的维纳斯)。 17、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18、芝诺为反对运动,提出的四个悖论是:(飞矢不动悖论)、(阿基里斯悖论)、(游行队伍悖论)和(两分法悖论)。 19、被称作历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其代表作(《希波战争史》)。 20、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1、被称作希腊化时期的哥白尼的是(阿里斯达克),他第一个提出了日心说。 22、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可看作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 23、古希腊的医学之父是(希波克拉底)。 24,罗马的母亲河是(苔伯河),罗马人的祖先是(拉丁人),其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 25、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6、罗马城的建立者是两兄弟:(罗穆路斯)和(雷莫斯)。 27、(波吕克利特斯)与菲狄亚斯齐名,他善于用铜,而菲狄亚斯善于用石。他在《法则》一书中提出头占整个身体的(七分之一),面部占(十分之一),脚掌占(六分之一)。 28、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侧重表现裸体女性,(维纳斯)是艺术家最青睐的对象。 29、古希腊最早的男子雕像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一般采用(埃及)的人体构图。 30、号称古典时代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群的雅典卫城,由(山门)、(帕特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胜利女神庙)等建筑物组成。 31、按照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把古希腊的柱子分为(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32、发现爱琴文明遗址的两个重要的考古学家是(施里曼)和(伊文斯)。 33、古希腊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爱琴文化)、(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 (希腊化时代 )。 34、狮子门属于(迈锡尼)文明的建筑。 35、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代表着两个主要类型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和(寡头制)。 36、古希腊的僭主克里斯蒂尼创制了(陶片放逐法),根据此法,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都可以被放逐十年。 37、公元前1000年前后,(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希腊字母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改进的。 38、古希腊的第一个个人作家是(赫西俄德)。 39、被称为“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被称为“阿提卡蜜蜂”的古希腊史学家是(色诺芬),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是(波里比阿)。

西方文明史导论

此答案为作者手工收集,如有错误尽情谅解如需要其他答案请加群:271865091 支持作者QQ: 3023342901 一 1 【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 《菊与刀》 B. 《文明的冲突》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2 【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 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 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 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 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正确A,B,C,D 二 1 【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 公元前746年B.公元前776年C. 公元前465年正确B 2 【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A. 理想与美B. 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C. 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正确A,B,C 3 【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 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B. 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C. 向善性;D. 唯美主义; E. 神秘性和悬念正确A,B,C,D,E 三 1 【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 《伊利亚特》B. 《奥德赛》C. 《工作与时日》正确A,B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2 【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 A. 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B. 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C. 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正确答案是:A 四 1 【多选题】(5分) 罗马文明之所以会取代希腊,在于其文化中的哪些特点? A. 浪漫 B. 理性 C. 现实 D. 世俗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2 【多选题】(5分) 古代西方文明是由以下哪些要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A. 希腊文明 B. 罗马文明 C. 日耳曼文化 D. 基督教要素正确A,B,C,D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3 【单选题】(5分) “希腊传统”的特征是? A. 放大了的个人 B. 放大了的国家 C. 强调家的原则 D. 罗马的反文化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4 【单选题】(5分) “罗马传统”的特征是? A. 放大了的个人 B. 放大了的国家

A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简介1

A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简介1(仅资料)(2007-01-29 11:14:54) 分类:旋转木马(同学交流) A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简介 《经济学概论》 课程简介 《经济学概论》是一门介绍经济运行及经济运行原理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本科程重点介绍自西方开始的世界工业化以来的经济运行以及经济运行所遵循的原理。其中既包括先行工业化国家曾经的经济运行及经济运行原理,也包括后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运行及其理论选择。通过历史及现实的介绍,理论与效果的对比,揭示真实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原理,错误的经济理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灾难,从而通晓“富国富民”的工业化之路和引导工业化正确进行的经济理论。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其正确与否,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实际上,统治世界的不过就是这些思想。许多实干家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却往往沦为某个已故经济学家最坏学说不自觉的奴隶。” 我国著名学者何新也讲过:“经济理论问题太重大了!它并不是一种职业或游戏。它关系到国家的宏观决策,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计与安全。” 经济学有如此的重要性,因此,它是一门值得认真学习和研讨的学问。 授课教师简介:魏新龙,男,1964年出生,副高,社科部教师,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主讲哲学、经济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 教师推荐教材:《自编教材》。 《人生理论与实践》 课程简介 《人生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课程。它以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启迪和帮助他们解决人生旅途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沿着正确道路学习成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本课程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讲解当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问题。如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个人与社会、人生选择、人生与创造、人生与成才等,内容丰富,应用性和实践性强,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必选的思想品德类课程。 推荐教材:《人生理论与实践》(修订本),沈继英祖嘉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教师简介:刘福州,男,1964年12月出生,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新闻法规与专业法律》 教师简介:李琼瑶,女,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媒介法。曾为专科生、本科生系统讲授过法律基础、行政法、新闻法规等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法制的基本原理、中外新闻法规的历史与现状、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管理、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新闻工作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以及相关专业法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投入新闻工作提供法规依据。 推荐教材:《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海淀高三历史期末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2012.0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梁启超在介绍某部作品时,说该作品的要点是“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 作……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这部作品是 A.《变法通议》B.《劝学篇》C.《新学伪经考》D.《孔子改制考》 2.以下有关“预备立宪”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从专制政治向宪政体制的转变 B.实际上是“中体西用”政治上的体现 C.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清政府统治的危机 D.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提出的改革目标 3.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 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孙中山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 A.中枢机构分权制度 B.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C.官吏考核和任免制度 D.内外朝分立制约制度 5. 1915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潮针对的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B.袁世凯复辟帝制 C.签订“二十一条” 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6.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 B.列强的经济侵略有所缓解 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 D.社会变革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 7.报刊往往能够反映政情舆论。近代以来,“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 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以上言论应该刊登于 A.《时务报》B.《国闻报》C.《民报》D.《新青年》 8.按下列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②“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③“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④“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A. 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 ①②④③ 9.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了 A.“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D.“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 10.“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 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西安交大选修课指南

选修课: T 打头的(工程类课程)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2学分,不点名,考试是开卷的,会提前告诉知识点。课上会介绍各种电子元件和工作原理。老师人话不多,讲的不错,强烈推荐 纳米功能材料及应用:2学分,讲的内容楼主不大清楚,但是据说是自己签到(不一定非要上课的那种),然后交一篇论文即可。 企业形象设计:2学分,不点名,学时短,但须上机,考试就是利用软件设计企业logo,老师讲的不错,但是分数不高,不过选修课影响不大 Inventor:三维实体造型及动画:2学分,不点名,考核是用计算机做十个模型。主要讲授inventor软件使用方法,强烈推荐!利用软件进行工程建模、应力分析、机械运动模拟,对机械类等对工程要求较高的专业适用。要求是先学过工图。 汽车构造:2学分,的确就是教汽车构造方面的内容,据说很有意思。考试形式不详。 能源战略与能源经济:2学分,基本不点名,考核是提前发卷子回去做,主讲能源使用与发展,老师讲的一般 C#程序设计:2学分,老师人很和善,就是有点罗嗦,他兼教航院和电气的C++,这门课学时比较紧,讲的东西多,但是给的分也很高的说,如果没有学过C++,会有点辛苦,上机考试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2学分,内容不详。 化学与人类文明:2学分,不点名,提前发卷自己慢慢做,主要讲化学环境,应用,能源,强烈推荐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概述:2学分,传纸签到。学完后交一篇论文。主要讲华夏文明在远古时代的遗址、分布、文物证据等,论文比较容易通过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2学分,点名方式未知,学完后交论文。 JAVA技术与应用:3学分,上机考。 计算机网络实验:2学分,不点名,需要10天中每天中午去上机 VISUAL C++案例开发:2学分,和C#一个老师,建议学一下,有好处,上机考试 大学天文学:2学分,偶尔要签到,最后要提交一个论文,还要看一些英文资料才能搞定,主要就是教天文类的知识。老师教的还可以。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单元测试题 第1单元梭伦改革

第1单元梭伦改革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材料二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什么措施?有何积极意义?(9分) (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6分) 【答案】(1)措施: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2)没有。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为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9分) (2)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6分)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包括第四等级在内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2)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的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1~前9世纪),阿提卡居民分属4个部落,每个部落包括3个胞族,每个胞族包括30个父系氏族。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彼此互不相属,长期纷争不休。到“荷马时代”末期,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由于多利亚人南侵,迈锡尼各部的一些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逃至雅典居住,他们成为氏族之外的居民。由于居民混乱,原有的氏族管理机构失灵。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便出了传说中的提修斯改革,其主要内容,一是在雅典设立中央议事会,把各部落的重大事务收归起来管理;二是把阿提卡自由居民分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并规定唯有贵族才有担任公职的权力。通过改革,氏族部落管理机构正式发展成为贵族独占的国家机构。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 材料二从氏族部落废墟上产生的雅典国家,氏族贵族垄断了一切主要官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概念与方法

西方法律思想史讲义 王海山主讲 第一讲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概念与方法 主要介绍这样几个问题:一、什么是西方法律思想史?着重解读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概念;二、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三、如何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四、本学期的授课内容;五、重要参考书目。 一、什么是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历史的理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要准确理解这一点。需要理解西方、法律、思想、史以及其组合概念。下拟分述之。 1.什么是西方? 西方首先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其次是政治地理概念。回顾西方地理范围的变迁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以上述历史和政治地理范围内的西方不同时期的法为对象的哲学思考。可见,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空间要素限定,关键是界定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西方地理范围。只要是该范围内的法律思想都属于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2.什么是法律? 这首先要从法律渊源意义上来考察。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学术法等等。 其次,西方人对法的理解,一开始就不同于我们对法作刑的理解。具体言之,西方人的法除了法的一般含义,还具有一些特殊含义:正义、规律、权力;二元对立的法律观等等。 3.什么是思想? 思想是对存在的反映。但思想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那么,我们研究的思想是谁的思想?从什么地方获得思想?尤其是从什么地方获得古人的思想呢?主要来源是着作和传说。 法律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包含两个互相依赖的方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法律观念)。一方面,思想作为一种意识,指的是超越现实实践层面的精神上的观念力量,是对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正如许多思想家们所认为的,观念的创造导致现实的变化,观念的力量要超出于物质的力量,观念的力量可以成为比物质的力量具有更决定意义的变化的动力。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就像拿破仑曾经说过的那样,法国大革命就是由启蒙运动的观念而引发的。路易十六在阅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着作后,叹息道:“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法国历史学家饶勒斯在分析大革命的原因时也说:“社会革命将并不仅仅依靠事物的力量来实现,它要依靠意识和意志的活力。”马克思也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这也可以看作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意义,追踪事物的原因。就思想史研究本身来说,它还包含着另一层意义,即探寻“价值”。探讨世界的真理、价值和意义。而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更有意义。如果说对原因的探讨是追溯过去的话,那么,这种对“价值”的探讨则将引领人们走向未来。每一个理性的存在物,应该说都是有思想的。但是,思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西方文明史 古希腊神话论文

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 摘要: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直至今天,它仍以无穷的魅 力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在漫长的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希腊文明曾放出璀璨的光芒。 古希腊的戏剧、建筑、绘画、雕塑等都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养料。所以可以说,古希 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百用而不厌其烦的素材,这已 是人所共知的。本文重在试图探索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的两钟重要的精神血 液即人本和理性,这两种精神恰是整个西方近代文化的两个主要精神。 关键词:西方近代文化精神源头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 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 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 话故事,并立力图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 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希腊神话在人类思想文化艺术史上始终光 彩夺目,经久不衰。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他们是西洋文明 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 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 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 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 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 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我们现在所知的所有古希腊神话的故事都来自《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工作与时日》。《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两部。《伊利亚特》记述的是 古代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交战攻打伊利亚特的经过。《奥塞德》描写了希腊军返航途中 的种种遭遇,荷马之后的赫西俄德写了《神谱》和《工作与时日》希腊诸神的渊源, 历史的发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间,希腊三为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 克勒斯、欧里匹得斯的经典著作也极大的丰富了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神话主要包 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前者包括关于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的起源 和神的活动等故事。古希腊神话里希腊有十二主神,他们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斯匹斯山上。他们是管雷电的天神宙斯、天后家空之神赫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月 亮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弗洛狄特、战神阿瑞斯、火与工匠 神赫尔斯托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耳、灶神赫斯提亚。此外还有小神仙 爱神厄洛斯、学问和艺术女神缪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古希腊神话除诸神外还有英 雄传说,主要反映的是遥远的古代社会生活及人类心智、物质发展之后与自然的斗争,还有许多是反映人们生产斗争知识的。对与中国神话零散、片段化、孤立、情节简单 不同,希腊神话自成体系、完整、情节丰富曲折,具有非常大的魅力。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人兽同体的遗迹,他们是诸神的祖先。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 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人物希腊十二主神都是与人同形、与人同性的,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面向先进制造领域中的精密测量、设备监测等测试技术与仪器研发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领军素养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该领域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技术开发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工程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相关知识结合实际需求,分析解决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2、问题分析:具有运用相关知识对先进制造领域中的精密测量、设备监测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能力,并能利用文献资料加以研究分析。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光、机、电的专业知识进行面向先进制造领域中的精密测量、设备监测等测控技术及仪器的设计与开发,并体现创新思想。 4、研究: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研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应用不同研究手段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应用恰当有效的技术、方法和专用工具,解决仪器科学及技术领域工程问题。 6、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合理分析和评价测控技术及仪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对社会的影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按照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研究测控技术及仪器。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引领型人才素养。 10、沟通:能够与专业领域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并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本专业相关技术

常州市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七)历史试题

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七) 历史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表明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是() ①以专制统治为特征②以宗法关系为基础③与家族组织相结合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A. 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 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 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 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 3. 有文写道:“金者司徒(官吏)也。”“夫木者农业,农者民也,不顺如(而)叛,则命司徒诛其率(首恶)正矣,故曰金胜木。”该文作者应该是() A. 孟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4. 《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这里的“吾”的身份是() A. 官府手工业者 B. 民营手工业者 C. 家庭手工业者 D. 雇佣手工业者 5. 宋代王谠在《唐语林·文学》中写道:“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这里的“中正”是指() A. 人名 B. 官职 C. 地名 D. 制度 6. 右图是某位书法家的《自叙帖》(局部)。明代文征明为其题词:“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这位书法家应该是() A. 怀素 B. 颜真卿 C. 苏轼 D. 赵孟 7. 1837年6月,《中国时报》发表文章称,假如设在广州的领事得以立足,“那么一俟机遇来临,如碰上革命或事态逐渐变迁,他就能抓住时机,一举而推开中华帝国的大门。”这里的“机遇”是指后来发生的() A. 清政府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B. 清政府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C. 清政府派琦善为议和大臣 D. 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

西方文化史论述题

试论罗马法 定义法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最高的法律行为规范,即在一定范围内为维护所有者利益而对个人行为规定 限度的强制性规范。罗马法,广义上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狭义的罗马法仅指罗马民法。 历程罗马法发源于罗马城邦。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从统一意大利,垄断地中海,到建立地跨欧、 非、亚三洲的奴隶制帝国,罗马法也由狭隘的城邦习惯法、市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最后形成为第一个具有世界性质的法律制度。罗马法形成以后经过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与帝国时期几个阶段。罗马法产生后,随着罗马国家历史的延续,适应罗马政治、经济与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元老院设置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制定了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表法》。该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对罗马社会早期的习惯法作了初步总结,并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合法权益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于是逐渐形成万民法。罗马共和时代后期,法学研究活动开始兴起,有力地推动着罗马法的发展。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皇帝查士丁尼亲自主持编纂了由《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和《查士丁尼新律》组成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成熟、完备的阶段。这部法典完整地和系统地保留了罗马法的精华,对于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恩格斯称其为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 罗马法律文化遗产 1)罗马人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的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提出法律就是一个相互制约的体制。相互制约,正是西方政治智慧之所在。(尽管当时并不完善)2)a《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人从习惯法走向成文法b《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3)罗马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律师制度4)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对现代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它是构成现代大陆法系的重要基础。 罗马法与在近现代的影响 1.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原则、衡平观念等,也非常适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专制黑暗的封建法制、克服诸侯割据和政治分裂局面以及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法制的重要武器 2. 为近代世界各国立法提供了范本。 ? 如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还有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是以罗马法中的理论为基础。罗马法对近现代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立法也有一定影响。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民法、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法,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江苏大学西方文化史选修课论文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 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ertyu iopanmrpasdfghjklzxcvbnvbnm qwertyuiopowertyuiopasdfvbnq wertyuiosaqwertyuiopasd What has come into being in him was life ,and the life was the light of all people 。 3110202xxx Xxx xxxx mqwertuiopasdfghjklzmqwertui owertyuiopasdfvbnmqwertyuio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现代作家对圣经的重新理解及 诺斯底主义

如果您愿意相信、接受这生命中的最好礼物——耶稣, 请用心灵和诚实开声祷告吧。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 (What has come into being in him was life, and the life was the light of all people. The light shines in the darkness, and the darkness did not overcome it. "John 1-4,5") 这是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战胜死亡,获得真理。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旧约·传道书》第1章) (And I applied my mind to know wisdom and to know madness and f olly. I perceived that this also is but a chasing after wind. For in much w isdom is much vexation, and those who increase knowledge increase sorro w.) 《传道书》是旧约中我最喜欢的篇章之一,传道者的话虽低沉消极,却又蕴涵着希望。能够用来战胜愁烦和忧伤的,只有一件事:"信仰" "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新约·启示录》第22章) Do not seal up the words of the prophecy of this book, for the time is n ear. Let the evildoer still do evil, and the filthy still be filthy, and the r ighteous still do right, and the holy still be holy. 《启示录》中有很多让人不能不动容的话,这句只是其中代表而已。 可以说基督教是"爱的宗教",圣经中的许多话都非常有戏抵人心的震撼作用。以上我只节选了圣经中的一小段,其实圣经对普通西方人的影响自不必谈,但其对艺术家,作家的影响可谓意义深远且巨大。但是在经过艺术家的手和笔之后,圣经的原本样目又被保留了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