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疫的基本程序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1.前期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卫生,并对可能存在的疫情进行控制。
2.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待宰的猪进行检疫。
这一项工作通常由专业的检疫人员或兽医进行。
检疫的目的是排除有潜在传染病风险的猪,从而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行动能力,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检查猪只皮肤的状况,观察是否有病斑、疮疖等病变。
-检查猪只的体温,异常体温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
-检查猪只的耳朵和尾巴,观察是否存在疥癣或剪耳剪尾的情况。
-检查猪只的肛门和外生殖器,观察是否有病变或分泌物。
3.屠宰环节检疫屠宰环节是确保生猪肉安全卫生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屠宰环节的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设备无污染、无生锈、能正常运转。
-检查屠宰设施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证屠宰过程的适宜性。
-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检查是否有疾病病变、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检查猪只的肉质状态,观察其颜色、弹性、水分等,确保产品质量。
-进行瘦肉精检测,排除猪只体内是否有残留禁用药物。
4.屠宰后检疫屠宰后的检疫是为了确保生猪肉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对屠宰后的生猪肉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能够追溯。
-对肉类进行质检,检查是否存在疾病病变、污染物等情况。
-进行微生物检测,排除肉类是否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对屠宰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屠宰前检疫、屠宰环节检疫和屠宰后检疫四个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屠宰前检疫主要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皮肤状况、体温等;屠宰环节检疫主要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并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屠宰后检疫主要对肉类进行包装和标识,以及进行质检和微生物检测。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五个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五个要点一、报备程序1、申报:生猪屠宰企业首先要向有关部门报备,详细提交受检猪场、屠宰场等必要信息;2、确保兽药安全:生猪屠宰企业还必须确保它所使用的兽药均合法,从而减少污染;3、检查记录:受检屠宰企业必须提交一份记录,证明其过去检查情况内部检查程序,证明其严格按照畜牧活动准则执行;4、卫生设施:受检的生猪屠宰企业应确保其卫生设施、清洁设施及兽医处理设施能够很好地符合卫生安全要求;5、工业卫生:生猪屠宰企业必须确保其工业卫生方面能够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二、畜牧监督1、定期检查:生猪屠宰企业应定期对猪场及屠宰场进行检查,以证明其符合有关畜牧活动的安全准则;2、检查和测试:生猪屠宰企业应进行定期检测和测试,以证明畜牧活动满足有关标准;3、家具的安全:生猪屠宰企业要确保其家具安全,确保畜牧活动不会带来损害;4、检查动物:受检生猪屠宰企业还需定期且彻底检查动物,确保其身体健康,不携带病原体;5、保持记录:受检企业应尽可能保持检查记录,以便在政府部门的检查中提供准确数据。
三、检疫过程1、禽流感病毒检测:首先要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以确认病毒未扩散给其他畜禽;2、血清学检测:接着对生猪实施血清学检测,以确认它们没有携带病原体;3、病毒样本检测:此外,冻肉或冻猪肝中携带的病毒样本也需要进行检测,以防止疾病蔓延;4、生物学检测:同时进行生物学检测,找出可能携带病菌的动物;5、环境检测:受检的生猪屠宰企业还应该负责环境检测,确保清洁卫生、没有污染可能。
四、消毒处理1、畜禽接触部位:受检生猪屠宰企业应专门负责畜禽接触部位的清洁和消毒;2、工作场所:受检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实施定期清洁与杀菌消毒;3、未熟肉:应采取有效消毒措施对相关猪肉进行杀菌处理,确保肉质新鲜、无污染;4、设备:应采取有效消毒措施,确保有关屠宰设备清洁卫生;5、囤积肉:下货前,受检企业应对囤积肉等进行消毒处理。
五、总结报告1、检查结论:受检企业应及时编写总结报告,总结各项检查结果;2、建议措施:受检企业根据一系列检查结果提出改善建议,确保猪肉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猪只屠宰前,对猪只进行检测并排除有害物质,以确保猪肉安全卫生的一项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
1. 接触初检:在猪只进栏前,对猪只的精神状态、体质素质等进行初步检查。
2. 外观检查:目视检查猪只的体表,如是否有皮肤病、伤口、肿瘤、疮痂等异常情况。
3. 内脏检查:猪只经过宰杀后,进行内脏的检查,主要检查肝、肺、脾、肾等脏器是否有异常情况。
4. 环节检查:对于猪只的肉类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是否有生肉“黑心”、溃疡、肉中带水和臭味等情况。
5. 核查管理:对猪只的来源、存储等信息进行核查,确保生猪的信息真实。
1. 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屠宰场进行屠宰,遵守安全卫生规范,建立标准屠宰工艺,做好猪只的检疫工作。
2. 应选用无菌、干净的屠宰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消毒工作。
3. 应定期对屠宰场的设施设备、人员的健康情况、认真做好疫情监测。
4. 屠宰后应对生猪肉进行分类,进行质量检验,严格控制猪肉的出厂质量。
5. 应建立健全的追溯管理制度,对生猪来源、交易、运输、保存、屠宰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生猪肉的质量安全。
6. 对屠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对处理,在屠宰过程中要有质量管理人员到场监督。
7. 屠宰过程中尽量减少手工进程,采用自动化设备,避免猪只在屠宰过程中受到伤害。
8. 屠宰场应建立于区分不同等级的储存场所,避免产生误交混淆等情况,使各种猪肉得到高质量的区分储存。
9. 应保证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理解,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通过以上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不仅要依靠检疫工作人员的技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管理和监督,提高生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水平。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内屠宰的猪只进行检疫和审查,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以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动物入场检查:在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入场检查。
此时,检疫人员会细致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和携带情况等,以排除明显有疾病的动物。
2. 屠宰场环境卫生检查:在猪只进入屠宰场后,需要检查屠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屠宰环境卫生达标,避免污染猪肉。
3. 麻醉和宰杀:在确保入场检查和环境卫生合格后,使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对猪只进行麻醉,然后进行宰杀。
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旨在快速、安全地完成。
4. 屠宰后检查:在宰杀完成后,会对猪只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屠宰过程中无肉类污染和内脏病变现象。
检查内容包括内脏、肠道、结核病灶、寄生虫感染等。
5. 标记追溯:检疫人员会在猪只的耳朵上标记进行追溯,以便跟踪和溯源。
6. 肉品质量检查:经过屠宰和检查的猪肉会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
生猪屠宰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控疾病传播:屠宰场应当加强对外界病毒和细菌的防控,避免疾病在屠宰场内传播。
猪肠道内脏器官和尿液是一些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小心处理这些物质,确保不污染猪肉。
2. 麻醉和宰杀操作:麻醉和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猪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伤。
3. 检查内脏和肉质:屠宰后,对猪只的内脏和肉质进行检查,以排除疾病和污染现象。
特别是肉质方面,需要检查其颜色、气味和质地等指标,确保出品的猪肉质量符合标准。
4. 标记和追溯:屠宰后,猪只的耳朵上需要标记并做好追溯工作,以便跟踪和溯源,确保猪肉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屠宰场应建立起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和操作规范,加强屠宰检疫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食品。
随着生猪数量的增加和长距离运输的日益普遍,生猪屠宰检疫变得尤为重要。
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屠宰过程中无疫病和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保障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下面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到达检疫站:当生猪到达检疫站时,首先会进行畜牧兽医的初步检查,对猪只的外观和行为进行初步观察,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
2.麻醉处理:经过初步检查后,猪只将会进行麻醉处理,这样可以减轻猪只的痛苦,同时也便于后续的宰杀操作。
3.体温检测:在麻醉处理后,还会进行体温检测,通过体温检测可以初步判断猪只是否患有发热病症。
4.安置至屠宰线:经过麻醉处理和体温检测后,将猪只安置至屠宰线,为进行宰杀作准备。
5.宰杀处理:在屠宰线上,对猪只进行宰杀处理,确保屠宰操作符合卫生标准。
6.检验内脏器官:宰杀完毕后,对猪只的内脏器官进行检验,确认是否有病变情况。
8.入库冷藏:最后将通过检验合格的肉品进行冷藏处理,为后续销售做准备。
1.健康证明:生猪屠宰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证明,确认猪只没有发热等异常情况。
3.消毒处理:对于屠宰场的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处理,确保生猪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4.检验工作:对猪只的宰杀过程和肉品进行系统的检验,对于可能存在的疫病和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排查。
5.冷藏处理:对通过检验合格的肉品及时进行冷藏处理,确保肉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6.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对生猪屠宰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整个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7.卫生标准:屠宰场要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确保屠宰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肉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在屠宰过程中,确保了生猪没有患有疾病,同时也保障了肉品的食品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健全和严格对于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各个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屠宰检疫工作,确保猪肉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化的生猪屠宰场,有着严格的检疫流程和要点,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未宰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需要进行未宰检疫。
未宰检疫是指对将要屠宰的生猪进行身体状况、疫病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只有通过未宰检疫的生猪才能被送到屠宰场进行屠宰。
未宰检疫可以通过目视检查、体温测定、抽血检验等方式进行。
2. 屠宰前准备在生猪到达屠宰场后,需要对生猪进行登记和分拣,确定生猪的来源和目的地。
同时要对屠宰场设施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屠宰环境卫生。
3. 屠宰过程生猪被送到宰杀间后,需要进行电击麻醉和宰杀。
在宰杀过程中,需要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对生猪进行肢解和处理。
4. 屠宰后检疫在生猪被宰杀之后,需要进行屠宰后检疫。
屠宰后检疫是指对已经宰杀的生猪进行外观检查、内脏检查和器官检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需要对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和处理。
1. 动物健康状况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情况、步态和皮毛等外观特征。
对于出现异常状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疫和处理,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2. 疫病监测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进行疫病监测。
主要包括口蹄疫、瘟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丹毒等疫病的检测。
只有经过疫病检疫合格的生猪才能被允许进行屠宰和加工,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3. 屠宰环境卫生在屠宰前准备和屠宰过程中,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主要包括宰杀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废弃物的及时清理和处理,以及屠宰场周边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
只有保持屠宰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才能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4. 应急处理在未宰检疫和屠宰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要点摘要:猪肉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保障猪肉质量是保障国家健康与安全的关键,因此,对猪肉进行严格规范的检疫,然后再投放到市场上,防止出现食品安全事故。
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现状,并着重论述了屠宰工艺、检疫技术,为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严格、规范的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确保了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屠宰;流程;生猪;要点;检疫食品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而猪肉是国家的主要食品之一。
加强屠宰和严格的屠宰、检疫,确保进入市场、端到餐桌上的猪肉都是健康的。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重点是检验生猪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
并按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置,以确保猪肉的安全、健康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食品安全、健康、稳定的食品。
一、生猪屠宰检疫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屠宰检疫是否严格,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
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扶持,我国生猪的屠宰、检疫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全市肉类加工厂、派驻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符合《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及《动物防疫法》,对生猪的屠宰、检疫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记录,及时完成工作记录。
对检疫样品进行严格、标准化的检验和检查,科学、合理的保存,严格、合理地进行无害化处置,保证问题猪肉不流入市场。
不会进入到老百姓的胃里,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当前,我国生猪屠宰和检疫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如检疫设施落后、部分检疫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容易出错等。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卫生检疫工作的集中化、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同时,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尽快进行检疫设施的更新,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提高生猪的检疫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生猪屠宰与检疫的概念与意义1.生猪屠宰与检疫的基本概念生猪屠宰检疫是指针对待宰生猪所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屠宰后的同步检疫(宰后检疫)。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检查,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屠宰产品的安全卫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生猪进场检疫生猪运抵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毛色等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步态是否正常、有无呼吸困难等。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的耳标进行核对,确保生猪的来源和身份信息正确无误。
经过进场检疫后,符合要求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这个环节是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检疫人员需要将生猪单独隔离,并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
一旦发现生猪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理。
3.生猪体检在隔离检疫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检。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粘膜等进行仔细检查。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血液检测、粪便检测等实验室检测。
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疾病并且身体健康。
4.生猪屠宰前检疫在生猪进行屠宰前,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检疫。
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保证屠宰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1.疫病防控生猪屠宰检疫的核心在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疫病。
遇到有疫病症状的生猪需要及时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2.检疫人员素质检疫工作需要严谨和细致,检疫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3.检疫设备和工具在生猪屠宰检疫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比如体温计、心率仪、血液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干净和消毒,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4.疫苗接种和防治生猪在进场前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保证生猪没有携带疾病。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定期的防治工作,确保生猪的健康。
5.合理的检疫流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屠宰检疫的基本程序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基本程序为头部、内脏、肉尸、体表和旋毛虫五个环节。
一、头部检验
头部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淋巴结和左右咬肌二个方面。
1、淋巴结的检验:具有剖检意义的为颌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间隙,颌下腺的前面被耳下腺的口端覆盖着。
该淋巴结的剖检意义在于控制猪的局部炭疽和结核。
剖检术式为:将猪头仰放固定,使口腔朝向身体指向口腔方扩开放血刀口,寻找并剖检该淋巴结左右两组。
2、左右咬肌的检验:用刀顺肌纤维方向切开,检验左右咬肌。
目的在于控制猪囊虫。
二、内脏检验
其主要内容包括淋巴结和器官二个方面。
1、淋巴结的检验:具有剖检意义的有支气管淋巴结,肝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
(1)、支气管淋巴结:分为左、右、中、尖叶四组,分别位于气管分叉的左方背面(被主动脉弓覆盖),右方腹面的背面和尖叶支气管分叉的腹面。
支气管淋巴结的剖检意义在于控制猪的巴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等,同时应用于呛血肺的判定(肺呛血时,支气管淋巴结周边出血,但不肿大),剖检术式为:将猪肺仰放并固定,使肺的膈叶朝向身体,以钩固定气管,用刀切开左膈叶和气管的主动脉弓及脂肪层,剖检左支气管淋巴结。
基本上以同一方法剖检右支气管淋巴结。
(2)、肝门淋巴结:位于肝门周围,紧靠胰脏,为脂肪组织所包裹。
其剖检意义在于辅助对传染病的判定。
剖检术式为:将猪的肝脏仰放并固定,以钩固定肝门,切开肝门周围的脂肪层,剖检该淋巴结。
(3)肠系膜淋巴结:位于小肠系膜上,沿小肠分布如串状。
其剖检意义在于控制猪的肠炭疽、副伤寒、丹毒、肺疫等。
剖检术式为:在胃肠末从猪体摘除以前,以钩钩紧肠管并向外牵引,充分暴露肠系膜及淋巴结,用刀沿肠管方向剖检该淋巴结。
2、器官的检验
(1)心脏的检验:猪心脏常见的病理变化有出血、心肌变性坏死、囊尾蚴和心脏瓣膜赘生物等。
如果发现心脏有出血点(主要是心内外膜)多提示为猪瘟和败血型的猪丹毒;如发现心脏变性坏死,尤其是变性坏死引起致的心脏外观出现斑纹变化,则首先提示口蹄疫;如发现心脏瓣膜有赘生物,则首先提示慢性猪丹毒。
综上所述,心脏的剖检意义在于控制猪瘟、丹毒、囊虫、口蹄疫等疫病。
(2)肺脏的检验:常见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炎症、结节、呛血、呛水,另外也可见到坏疽、脓肿等。
如发现肺脏有炎症,应切开炎症部位检验,注意提示猪肺疫,如果发现肺脏有结节,多提示结核和肺丝虫;如发现坏疽和脓肿,则提示有全身败血症的可能。
肺脏的剖检意义在于控制猪肺疫、结核、肺丝虫及全身毒血症等。
(3)肝脏的检验:猪肝常见的病理变化主要有淤血、脂变、黄疸、寄生虫包囊和结节、中毒性营养不良等,淤血及寄生虫包囊和结节提示的仅为肝脏本身的病变。
如发现肝脏有脂肪变性,多提示败血症疾患。
如发现肝脏有黄疸,结论只有三个:A、溶血性贫血;B、传染性贫血;C、胆汁排除障碍。
如发现肝中毒性营养不良,则提示全身性中毒或感染。
(4)胃肠的检验:猪胃肠常见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炎症、溃疡、出血。
一般性胃肠炎症不影响肉尸的卫生评定。
如发现出血性胃肠炎症,提示肠炭疽和副伤寒;如发现胃肠溃疡,尤其是大肠溃疡,则提示为猪瘟和副伤寒。
(5)脾脏的检验:猪脾脏的主要病理变化有脾炎和梗死。
如发现败血性脾炎,提示炭疽、急性猪丹毒、急性副伤寒和败血症;如发现慢性脾炎,提示慢性猪丹毒、副伤寒和结核;如发现脾脏梗死,尤其是出血性梗死,由可基本确实为猪瘟。
三、肉尸的检验
主要包括淋巴结、肌肉、皮脂和肾脏检查四个方面。
1、淋巴结检验
具有剖检意义的淋巴结:颈浅背侧淋巴结、颈深后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髂内淋巴结,有时增检髂下淋巴结、?淋巴结。
2、肌肉的检验
主要是色泽、弹性及囊尾蚴的检查。
3、皮脂的检验
主要包括皮肤和脂肪的检验。
4、肾脏的检验
肾脏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肾脏的大小、形态、颜色,注意有无充血、出血、贫血、脓肿、肾虫结节等,并摘除肾上腺。
肾脏贫血、有针尖大的出血点,提示猪瘟;肾脏呈黄褐色以至红褐色,充血肿大,实质变性,提示猪丹毒;肾脏充血肿大,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提示猪肺疫;肾虫结节,提示肾虫病;肾脓肿多为转移来的,如发现肾脓肿,首先提示毒血症,尤其是发现包囊周围有炎症反应的新脓肿时,则毒血症存在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