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恶性骨肿瘤54例误诊原因分析
胸壁恶性肿瘤超声误诊1例

21 0 0年 1 1月 ・下 半 月 刊
脉,回流过程无 阻力;而左侧精索静脉变 化较大 ,平 卧 位时 ,有 5 %患儿 出现左侧精索静脉 内径大 于 3 mm,临 床触诊可及条索样改变 , 为典型的临床型精索静脉 曲张 ; 1%患儿 内径在 2 m 临床触诊无异 常发现 , 0  ̄3 m, 考虑 为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 曲张;站立位 时表现 更明显 ,亚 临床
2 0 2 ()31. 0 6,3 2: 6
( 文校 对 :张 文娟 本
收 稿 日期 :2 1-91 ) 0 00 —9
关键 词 :胸壁 恶 性肿瘤 :超声 诊 断;误 诊 r | 036/i n17 -792 1.2 6 i :1. 9 .s. 22 7.002 . 4 o 9 js 6 0 文章 编 号: 17 -79 (0 0 2-0 6O 6 22 7 2 1 )-207 一1
型 2 %,临床型 75 0 .%,精索静 脉迂 曲程度进一步加重 , 肉眼可见阴囊根部呈蚯蚓样 改变 , 彩色血流信 号极 丰富。 本组 资料发现站立 位 比平卧位更容 易检 出精索静脉 曲张 和判断其 曲张程度 。总发生率从 1%增加 到 2 . 5 75 %,临 床型 从 5 %增加 到 75 .%,亚 临床 型从 1%增加到 2 %, 0 0 提示 在今 后超声检查 中,要特 别注意改变体位 ,强调在 立位 时进行 超声检 查更可靠 。从左 肾静脉 A B 比值 , / V / b 比值与左精 索静 脉 内径 的比较 中,发现 绝大多数 aV
肋骨转移瘤 的主要声像显 示:肋骨局 限性梭形肿 大 ,骨 质破坏 ,骨 皮质变薄或 回声中断 ,肿瘤边 界多清 楚,但 不光整 。肿 块 内多呈较均 匀的弱回声 。肿瘤后 部回声不 衰减 。
探讨肋骨肿瘤诊断中CT等影像学检查的意义

探讨肋骨肿瘤诊断中CT等影像学检查的意义目的:探讨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与CT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肋骨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
结果:联合使用X线与CT对患者肿瘤的确诊率高于单独使用X线或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X线与CT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地筛选出骨肿瘤患者,减少误诊和漏诊。
标签:肋骨肿瘤;肿瘤样病变;X线;CT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是临床常见的胸壁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
而肋骨肿瘤中恶性较多见,其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X 线和CT是临床最常应用的影像學诊断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0例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肋骨肿瘤和肿瘤样变患者,所有患者病理诊断无误。
其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18~45岁,平均(24.4±4.6)岁;其中胸壁畸形62例,无症状性胸部隆起54例,胸痛80例,合并咳嗽15例,10例无明显症状;病程3个月~2年,平均(1.2±0.3)年,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影像学检查禁忌证。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和CT检查。
仪器:东芝DGW 500 mA X光机,螺旋CT仪,先进行胸部的常规扫描,随后以5 mm层厚扫描病变的区域。
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影像学表现,根据X线和CT分别作出诊断,联合两者再诊断,最后结合病理诊断比较差异,并对比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的诊断差异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所有患者病理确诊,良性66例,恶性24例。
良性病变包括骨纤维异常增殖26例,骨岛30例,骨感染10例;恶性病变包括骨髓瘤6例,巨细胞瘤6例,转移瘤12例。
小细胞恶性肿瘤

小细胞恶性肿瘤史德刚综述(2003年)小细胞恶性肿瘤是指光镜下不易区分,组织来源不易确切诊断,形态以小圆细胞为主的一类恶性肿瘤。
因其中每种肿瘤各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尽相同,所以应用先进的病理学方法将其进一步分类.不但有学术意义,而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恶性小圆细胞肿瘤(MSRCT)罕见, 是近10年才明确界定的一类恶性肿瘤,为一组细胞形态相近而组织学结构呈弥漫分布的肿瘤,尤其当某些肿瘤分化很差时,仅凭HE切片光镜观察,诊断十分困难,误诊率较高。
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为诊断这些病理形态学上难以明确来源的肿瘤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例如,未分化癌细胞当表现为圆形细胞,弥漫分布不呈巢状,尤其转移到淋巴结使得淋巴结结构破坏时,与恶性淋巴瘤难以鉴别。
上皮性标记物(KET、EMA或CEA)与LCA 联合标记,前者阳性可肯定为来源于上皮细胞组织的癌。
一、恶性小圆细胞肿瘤的种类和免疫组化特征[1]池鸣鸣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98例恶性小圆细胞肿瘤(MSRCT)免疫组化表型及病理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母细胞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肺神经内分泌癌的免疫组化特征为NSE阳性,而Des阴性;未分化癌KET、EMA、CEA阳件;胚胎性横纹肌肉瘤MG、Vim、Des呈阳件反应;尤文氏肉瘤Vim阳件,有些病例NSE阳件;未分化滑膜肉瘤Vim阳件,部分病例KET、EMA 阳件;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HMB45阳性。
LCA是恶件淋巴瘤特异件标记;HCG、AFP可作为精原细胞瘤的标记。
二、骨与软组织小细胞恶性肿瘤[2]那加等对2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行临床、病理形态和多种免疫组化与电镜观察分析,对小细胞恶性肿瘤进行科学的病理学分类。
结果如下,将22个病例分为4组:(1)Ewing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组9例(骨内Ewing瘤3例、骨外者1例,Askin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和神经内分泌癌2例);(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8例;(3)结外恶性淋巴瘤3例;(4)腹腔内硬化性小圆细胞瘤和小细胞恶性间皮瘤各1例。
CT扫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_张蕾

作者简介:张 蕾(1973-),女,湖北黄冈人,南京铁道医学院影像专业毕业,现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骨与关节影像诊断。
CT 扫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张 蕾,杨振燕,武 刚,吴元佐(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上海 200065) [摘要] 目的:总结良、恶性骨肿瘤的CT 征象特点。
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骨肿瘤19例、恶性骨肿瘤71例的CT 、X 线平片征象。
结果:骨肿瘤的基本CT 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良、恶性骨肿瘤各具有其CT 特征,增强扫描更有利于显示肿瘤邻近的血管。
结论:CT 扩展和加深了我们对骨肿瘤征象的认识,可为临床提供较平片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关键词] 骨肿瘤;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中图分类号] R73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671(2000)12-0708-04The CT Manifestations of Bone TumorZHANG Lei ,Y ANG Zheng -yan ,WU Gang ,WU Y uan -z uoDepartment of Radiology ,Ganquan Hospital ,Tongji U 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ummarize the CT sig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ne -tumor .Methods :T he CT and plain film sig ns of 71cases of malignant bone -tumo r and 19cases of benign bone -tumor were analyzed .Results :T he basic sig ns of bo ne -tumor were bone destruction ,tumor bone formation ,periosteal reaction ,and soft tissue mass .Bo th benig n and malignant bone -tumor had its characters of CT signs .Enhanced CT scans were advantageous in showing the tumo r neighboring vessels .Conclusion :Our understanding is expanded and deepened for the signs of bone -tumor by CT scanning .T his method provides much mor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imaging informations than plain film .[Key Words ] bone tumor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d ;radiog raphy C T (computied tomog raphy )在骨肿瘤诊断中应用十几年以来,其临床价值正逐渐受到重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1]。
小细胞恶性肿瘤-推荐下载

小细胞恶性肿瘤史德刚 综述(2003年)小细胞恶性肿瘤是指光镜下不易区分,组织来源不易确切诊断,形态以小圆细胞为主的一类恶性肿瘤。
因其中每种肿瘤各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尽相同,所以应用先进的病理学方法将其进一步分类.不但有学术意义,而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恶性小圆细胞肿瘤(MSRCT )罕见, 是近10年才明确界定的一类恶性肿瘤,为一组细胞形态相近而组织学结构呈弥漫分布的肿瘤,尤其当某些肿瘤分化很差时,仅凭HE 切片光镜观察,诊断十分困难,误诊率较高。
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为诊断这些病理形态学上难以明确来源的肿瘤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例如,未分化癌细胞当表现为圆形细胞,弥漫分布不呈巢状,尤其转移到淋巴结使得淋巴结结构破坏时,与恶性淋巴瘤难以鉴别。
上皮性标记物(KET 、 EMA 或CEA )与LCA 联合标记,前者阳性可肯定为来源于上皮细胞组织的癌。
一、恶性小圆细胞肿瘤的种类和免疫组化特征[1]池鸣鸣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 法对98例恶性小圆细胞肿瘤(MSRCT )免疫组化表型及病理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母细胞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肺神经内分泌癌的免疫组化特征为NSE 阳性,而Des 阴性;未分化癌KET 、EMA 、CEA 阳件;胚胎性横纹肌肉瘤MG 、Vim 、Des 呈阳件反应;尤文氏肉瘤Vim 阳件,有些病例NSE 阳件;未分化滑膜肉瘤Vim 阳件,部分病例KET 、EMA阳件;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HMB45阳性。
LCA 是恶件淋巴瘤特异件标记; HCG 、AFP 可作为精原细胞瘤的标记。
二、骨与软组织小细胞恶性肿瘤[2]、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e4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7“・生堡痘塑堂塞盍垫!Q生!!旦筮!!鲞筮!!翅£垡里!旦世丝,盟竺!墅坠璺!垫!Q:!丛:!!:盥!:!!图1低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x线侧位片,示腓骨小头膨大,髓腔及骨皮质均见破坏,呈网格状改变,周围未见硬化带圈2x线正位片。
示腓骨小头溶骨性病变,其中可见不规则密度增高影图3MRI股骨干骺端低信号,伴软组织影圈4病变在宿主骨小梁及骨髓间呈浸润性生长HE低倍放大图5局部呈纤维瘤病样图像,视野中央见宿主骨小梁HE低倍放大图6肿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轻度异形,视野下方见受侵犯的宿主骨HE中倍放大图7视野内有两类骨组织,右侧为宿主骨(有板层结构),左侧为肿瘤性骨(无板层结构,其内细胞较丰富),肿瘤性骨与梭形瘤细胞相移行(箭头示)HE中倍放大圈8病变局部区域肿瘤细胞异形较明显,可见核分裂象(视野正中)HE高倍放大圈9肿瘤性骨小梁近似平行排列HE中倍放大圈lO骨小梁间为轻度异形的梭形细胞而非骨髓组织,骨小梁周围无骨母细胞围绕HE高倍放大讨论LGCOS由Unni等【1]首先报道,最初被命名为高分化髓内骨肉瘤。
2002版WHO骨肿瘤分类将其定为现名旧J。
LGCOS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骨髓腔的原发性成骨性肿瘤,男女发病率相当,发病高峰年龄为10~30岁,较普通性骨肉瘤患者发病年龄晚。
约80%病变累及长骨,特别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最好发于股骨(约为50%),其次为胫骨,扁骨少见HJ。
在Kurt等∞o的资料中,发病部位依次为股骨38例(33例在下端)、胫骨17例(10例在上端)、腓骨4例、桡骨4例、肋骨3例、肱骨2例、下颌骨2例,上颌骨、尺骨、锁骨、枕骨、肩胛骨、脊柱、髂骨、掌骨、指骨及跟骨各1例。
LGCOS常见症状为疼痛和(或)肿胀,疼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本组患者男性3例,女性6例,平均3l岁;4例发生在股骨,胫骨、腓骨、颈椎、腰椎和上颌骨各l例。
术前病程平均7.4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或)肿胀。
LGCOS的影像学表现不一,X线多表现为干骺部或干骺偏骨干的髓内成骨与溶骨混合性骨质破坏,伴或不伴有软组织侵犯M],肿瘤体积一般较大,最大径为3.5—13.0cm(平均7.5cm)口],在骺板闭。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4 参考文献
[ 1 】 黄 琳, 胡 琳, 周晓君, 等等 L 腺癌 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及护理
效 果 进行 比较 ,现 报告 如 下。
分 的尊 重患 者 ,通 过不 同 的方式 ,使 其 能将 心理 的真 实想法 诉 说 出来 ,进而 缓解 抑郁 的情绪 ;对 于有 恐惧 心理 的 患者 ,医护人 员
要尊重患者本身的要求以及意见 ,并且介绍同类患者手术的具体
信 息 ,这样 能在 一定 程度 上使 患者 的情 绪得 到稳定 。 1 . 3 判 定 标 准 :治 愈 :患 者 在 临 床 中所 表 现 出 的 症 状 消 失 ,
质 量 ,树立 他们 战胜 疾病 的 信心 。
恶性骨肿瘤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群体 ,由于长期卧床治疗 ,行 动不便 ,并且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等 因素,使得这些患者在
住 院期 间承受 着 较 为沉重 的心理 压力 。由于 心理情 绪 不稳 定 ,往 往影 响 患者 的治 疗效 果 ,对 此 ,应 当采 取有 效措 施 ,改 善患 者 的
颅 脑损 伤在 临床 中 ,是脑 外科 比较 常 见 的病症 ,大 部分 的患 者 都 会有 抑郁 、焦虑 等不 良情 绪 ,患 者在 心 理上 以及 身体 上 处 于 紧张 状态 ,这就 需要 加强 对 颅脑 外伤 患者 的心理 护理 ,这对 治疗 效果 的提 升有 着 重要 的作 用 [ 】 】 。本次 研究 主要对 颅 脑 损伤 患 者 的 心理 护理 体会 进行 探 讨 ,并采 取 分组 护理 的方 式 ,对 两组 的护理
骨质疏松或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MRI鉴别

骨质疏松或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MRI鉴别王松海【摘要】目的:比较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0例99节椎体,其中31例患者共52节椎体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39例患者共47节椎体是由肿瘤转移引起的,比较两者MRI检查中椎体形态,椎体信号,椎体后缘,椎弓根,MRI增强后表现的差异,分析2种椎体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结果骨质疏松患者MRI下椎体形态多为楔形、凹陷形,骨转移瘤患者多为倒楔形,其次为扁平形;2组患者MRI下椎体形态及信号具有显著差异(P<0.01)。
2组患者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破坏,椎管内软组织影以及MRI增强后强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检查具有相应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诊断及临床鉴别。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caused by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tastases on MRI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70 case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99 vertebrae)were selected.31 cases(52 vertebrae)were caused by osteoporosis,and 39 cases(47 vertebrae) were caused by bone metastases.Changes of vertebral shape and signal ,vertebral posterior edge,pedicle,and performance difference after en-hanced MRI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re maily wedge-shaped and SAG-shaped, and the metasta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re mainly inverted wedge-shaped and flattened .There had obviousdifferences in the vertebral morphology and signal under MRI between the 2 groups.There had obvious differences in vertebral posterior form ,pedicle damage,spinal soft tissue shadow and the MRI enhance-ment between the 2 groups.Conclusion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caused by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tastases on MRI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clin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202-204)【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转移瘤;脊柱;压缩性骨折;磁共振成像【作者】王松海【作者单位】570216 海口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脊柱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特别是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按病因可分为良性骨折和恶性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恶性骨肿瘤54例误诊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我院老年恶性骨肿瘤54例年误诊原因分析,提高老年恶性骨肿瘤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我院1991年-2012年的54例老年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这54例病人的情况探讨,寻找误诊原因。
结果:老年恶性骨肿瘤误诊率达74%,患者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骨痛,有32例,其次是肾脏病变,有10例,其他症状分别是为血小板减少、感染、贫血等。
结论:在临床医学中,老年恶性骨肿瘤症状表现呈现多样性,不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高度警惕,提高老年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从而为患者提升科学合理的治疗。
【关键词】老年恶性骨肿瘤;误诊原因;诊断准确率
老年恶性骨肿瘤在早期症状并不定性,加上患者其他方面的病因,如外伤史,这些都为正确诊断造成一定困扰。
而老年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依据早期的正确诊断,但是由于老年恶性骨肿瘤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化,为其正确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提倡保肢术,综合治疗的治疗理念不断普及的现代医学环境下,对老年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回顾我院1991年-2012年间的54例老年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的临床资料和诊断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老年恶性骨肿瘤患者中,年龄在55-85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生患者22例。
临
床表现,以肿瘤分类为标准,32例患者为骨肉瘤,12例为软骨肉瘤,9例为骨旁肉瘤,1例为恶性淋巴瘤;患者首发症状: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18例患者疼痛伴有肿胀,12例患者呈现病理性骨折,2例患者有外伤史;经影像学分析,具体表现为:54例患者中50例患者以骨质破坏为主,37例表现为骨膜反应,45例为骨质破坏,25例软组织发生肿块。
1.2病理检查本组54例患者中,4例发生淀粉样变性,3例发生肾脏淀粉样变性,1例有肝淀粉样变性。
1.3医技检查经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分析,本组患者中,有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的增块,25例患者血红蛋白减少,26例患者发现有m蛋白;红x线检查,10例患者呈现骨质疏松,6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38例患者呈现溶骨性破坏,3例骨结构正常。
1.4误诊情况
1.4.1 误诊为软组织损伤或骨折恶性骨肿瘤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等现象,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颈、肩、腰腿痛,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加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受到外伤影响,误诊为骨折,在早期情况下,或者是没有出现肿块时,由于不影响病人活动,常常导致患者本人容易忽视,从而导致病情延误,本组的患者中,就有患者曾有患有外伤史,被医师诊治为软组织损伤而进行治疗处理,但是经过长达4个月的处理后,患者引发了病理性骨折,最终才确诊为恶性骨肿瘤,从而使
得患者失去了保肢的机会。
1.4.2 误诊为炎症恶性骨肿瘤除了表现疼痛以外,还会表现出关节附近的肿胀、皮肤升温等,与此同时,还伴有不同的低度发烧,经过病理检查发现,患者骨质破坏,呈现骨膜增生,所以极易误诊为关节炎或者是慢性骨髓炎,如本组患者中,就有3例患者被早期诊断时,被误诊为慢性骨髓炎,但是在给予患者实施病灶刮除术后,发现患者的病症很快复发,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扩散,为此,导致只有采取截肢术治疗处理。
1.4.3 误诊为良性肿瘤恶性骨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与良性肿瘤没有明显的区别,经x线检查后,拍片显示局部溶骨性发生破坏,骨膜反应是明显,内有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而且软组织的阴影显示不清楚,所以极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为此,采用刮除术或者是局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迅速复发,并且呈现扩散现象,从而导致失去保肢的机会。
如本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两年前右肩关节长了一个包,并没有留意,后来感觉包块明显长大,右手有点麻木,其他无任何不适.ct片显示:右侧锁骨肩峰端见宽基底相连的菜花状骨性密度影,与周转软组织分界不清晰,边缘不规整,凹凸不平,病灶最大截面积约7×3.6cm,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不规则形的高密谋斑点及条形硬化线,病灶周围可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病灶上达肩锁关节平面,下达右侧肱骨头平面,邻近骨质结构未见明显破坏现象,右肩关节及肩锁关节清晰,未见异常,考虑软骨类肿瘤可能性大,但是经过确诊治疗后,术后患者快速复发。
2 结果
老年恶性骨肿瘤误诊率达74%[(18+12+10)/54],患者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骨痛,有32例,其次是肾脏病变,有10例,其他症状分别是为血小板减少、感染、贫血等。
在临床医学中,老年恶性骨肿瘤症状表现呈现多样性,不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高度警惕,提高老年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从而为患者提升科学合理的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3 讨论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肿瘤,而恶性肿瘤最高发病率多见于55~70岁的人,老年人的肿瘤除具备一般肿瘤的特点外,还有一定特殊性。
而且老年恶性骨肿瘤在早期症状并不定性,加上患者其他方面的病因,如外伤史,这些都为正确诊断造成一定困扰。
而老年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依据早期的正确诊断,但是由于老年恶性骨肿瘤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化,为其正确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提倡保肢术,综合治疗的治疗理念不断普及的现代医学环境下,对老年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深入探讨了老年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原因,这里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3.1 误诊为炎症:恶性骨肿瘤除了表现疼痛以外,还会表现出关节附近的肿胀、皮肤升温等,与此同时,还伴有不同的低度发烧,经过病理检查发现,患者骨质破坏,呈现骨膜增生,所以极易误诊为关节炎或者是骨髓炎,如本组患者中,就有3例患者被早期诊断
时,被误诊为骨髓炎,但是在给予患者实施病灶刮除术后,发现患者的病症很快复发,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扩散,为此,导致只有采取截肢术治疗处理。
3.2 误诊为软组织损伤:恶性骨肿瘤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等现象,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加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受到外伤影响,在早期情况下,或者是没有出现肿块时,由于不影响病人活动,常常导致患者本人容易忽视,从而导致病情延误,本组的患者中,就有患者曾有患有外伤史,被医师诊治为软组织损伤而进行治疗处理,但是经过长达4个月的处理后,患者引发了病理性骨折,最终才确诊为恶性骨肿瘤,从而使得患者失去了保肢的机会。
3.3 误诊为良性肿瘤:恶性骨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与良性肿瘤没有明显的区别,经x线检查后,拍片显示局部溶骨性发生破坏,骨膜反应是明显,内有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而且软组织的阴影显示不清楚,所以极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为此,采用刮除术或者是局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迅速复发,并且呈现扩散现象,从而导致失去保肢的机会。
3.4 不注意看x片:通x片是骨科常规检查,对骨破坏明显病灶可满意显示,直径小于1cm的病灶在x片不易显示;将缺乏典型x 线特点的恶性骨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骨转移瘤早期x片多无明显阳性表现,对软组织侵犯及髓内扩散范围难以判断,易致误诊。
3.5 必要辅助检查不够,如癌抗原、esr、alp、mr、ct等。
3.6 病史询问不到位:医师缺乏经验在询问病人病史以及查体时,缺乏全面性,加上一些医师对于骨肿瘤相关知识尚没有一系统性了解,思路较窄,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生估计不足,易误诊。
因此,需要我们采取综合诊断,形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医师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分析检查,与放射科、病理科医师做好沟通联系,加强多方位研究,以便于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杀伤抑制患者体现癌细胞增长,减轻、缓解、控制病情,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军,向阳. 恶性骨肿瘤早期误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8,17:1613-1614.
[2] 王晋,沈靖南,韩士英,李佛保,廖威明,付明,孟悛非,丘钜世. 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06:353-356.
[3] 何祖胜,白靖平,锡林宝勒日,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j].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2,v.4;no.1101:29-35.
[4] 崔同海,周永其. 肢体原发恶性骨肿瘤灭活再植与康复治疗(附54例初步分析)[j]. 伤残医学杂志,2012,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