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
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曩 ≯. 。l爵 | 曩 雏 .量誊 lj成 因及教 育对 策
刘 业 启
枣庄 市卫 生 学校 ( 东 枣庄 2 70 ) 山 7 11
【 中图分类 号】 435 R7.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1 72 (08 2 — 18 0 17 — 8 120 )6 05 — 3
度、 了解 诊 断 标 准 、 守 医嘱 用 药 ( 遵 口服 药 物 、 岛 素 注 射 ) 饮 食 胰 、
疗法 、 动疗法 、 运 自我 监 测 尿 、 糖 ; 变 不 良生 活 习惯 ( 除 烟 血 改 戒
有不 同的商 品名 , 不同厂家生产 的同一种药物 可有不 同的剂型 、
规 格 , 老 年 患 者 分辨 不 清 、 所 适 从 。或 由 于 药 物 的 副 作 用 可 使 无
维普资讯
医学 创 新 研 究
20 0 8年 9月 第 5卷
第2 6期
M DCN N V TO E E R H E I IEI O A IN R S A C N
譬康 穹 曩_ ≯ ∥ 薯 曩 ≯≯l 1 铸 蘑 萱 g I 曩 ∞≯ } l . 。 . 一 -
例, 文盲 5例 。其 中 Ⅱ型糖 尿 病患 者 7 2例 ,I型糖 尿病 患者 4 例 。糖尿病并发 高血压 1 , 9例 冠心病 1 , 8例 脑血管病 1 , 7例 。 肾 脏病 6 , 围神经病变 8例 , 网膜病 变 6例 , 例 周 视 自内障 2例 , 部
分患者多种并 发症共存 。糖尿病治疗时间 6个月 ~ 3年。 12 方法 . 采用 自行设 计 的糖尿 病患者 遵守 医嘱 行 为调查 问
有效 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 , 效果满意 , 现报告如下。
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

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常见慢性疾病,高血压可对患者血压指标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其血压指标出现异常上升的表现,若不能合理进行有效干预,则可导致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大幅提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医疗研究指出,该病的致病因素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其中,情绪过激、饮食不当以及工作压力较大均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常见因素。
现阶段,临床领域对于该病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与治愈方法,患者往往需要终身使用药物进行血压调节并辅以基础治疗,从而合理实现自身健康的维系。
然而,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患者往往难以有效长期遵医嘱进行自身行为的合理调整,进而不利于患者血压指标的稳定管控。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合理提升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水平进行了分析。
一、高血压及其危害在临床过程中,高血压主要是指人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于其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升高的问题。
在临床过程中,该病的判定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在临床过程中,过量钠盐的摄入、情绪长期剧烈波动以及工作压力过大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病。
总的来看,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脖颈僵硬、胸部胀痛以及阵发性眩晕等症状,进而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该病对于患者造成的另一个重大危害在于其可诱发多种并发症问题,进而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
在这一问题上,有研究显示,高血压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脑出血等问题,因此,医疗领域已经将高血压列为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
二、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主要方法(一)积极开展高血压知识的宣讲在护理过程中,为了帮助高血压患者实现对于遵医行为的合理强化,医护工作人员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高血压知识进行全面宣讲,以便引导患者进一步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相关药物治疗对于患者自身健康的重要价值,从而为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合理遵从医生指导进行生活习惯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老年肾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遵医行为的调查及对策

分别为94.1%(58/62)、75.7%(103/137)、55.0%(133/251),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教育后干部、工人、农民或家庭妇女了解情况分别为100%(62/62)、94.4%(130/137)、90.1%(226/25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教育前后干部、工人、农民或家庭妇女了解情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教育前大专以上、高中或中专、初中以下了解情况分别为90.3%(95/105)、89.6%(121/135)、70.0%(147/2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教育后大专以上、高中或中专、初中以下了解情况分别为100%(105/105)、94.1%(128/135)、90.0%(189/2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教育前后大专以上、高中或中专、初中以下了解情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3 讨论 3.1 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影响 文化程度低的孕妇对母婴传播危害缺乏认识不够重视,文化程度高的孕妇对母婴传播知识一知半解,不够全面和专业,不利于母婴健康。
有资料表明[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约40%在出生后3~6个月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80%可转变为慢性携带者,这些人群不但是社会上为数众多的乙肝传染源,而且可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成为原发性肝癌。
经调查,接受健康教育的450例孕妇在孕晚期和产后24h 内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常规注射乙肝疫苗,其婴儿90%未受到乙肝病毒感染。
因此,认识和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对阻断乙肝的流行,降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等具有重大意义。
3.2 健康指导3.2.1 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当得知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后,感到不知所措,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存在不自在和自卑感,容易对他人产生敌对情绪,虽然知道这种想法不对,却无法摆脱;另一方面过度担心传给胎儿,惶惶不可终日。
影响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 对 15例糖 尿病患者采用 自行设计 的 自我行 为调 查表 , 问卷 形式调 查患者对糖 尿病相 关 医疗护理 、 6 以 计划的遵从情况 , 然后 进行 分 析 。结 果 8 . % 的高 中以上 文化 程 度 者 能 完全 遵 医, 中 文化 程 度 者 为 63 初 5.% , 15 小学文化程度者为 3 . % , 9 4 文盲者 3 .% ; 33 病程在 1年 内者 9 . % 能完全遵 医, 32 而超过 5年病程 只有 2 、 % 的患者完全遵 医, 50 患者病程与遵 医行 为有极 显著性差异 ( P<0 0 ) 患者 家属对糖尿病 的认识程 度对患 、1 ; 者的遵 医行 为也产生影响 。结论 糖尿病 患者的遵 医行 为与患者的文化程度 、 患病 时间长短和 家属的 支持程 度有关 , 患者 文化 程度越低 、 病程越 长, 患者的遵 医行为越差 。 【 关键词 】 糖 尿病 遵 医 为 相关 因素 行
伍结珊 余 北平 陈琼芳 广东佛山 5 80 2 30
房洁新 : 佛山市顺德 区第一人 民医院
糖尿病 ( 以下简称为 D 是一 种常 见 的内分泌代 谢性 M) 疾 病。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 的不 断提高 , M发 病率有逐 年上 D 升的趋势 。现 以达人群 的 2 ~36 ”。截止 2 0 % .% 03年, 中
2 2 卵巢 囊肿 .
2 2 7 妊娠伴卵巢囊肿 ..
编码为 0 4 8 3. 。
临床医师书写卵巢囊肿或并发症诊 断时, 要注意把病 理、 组织形态 、 临床表现情 况具 体描述 , 才能使编码 准确。
3 妇产 科诊 断书写要规范 。 能保证 I D一1 才 C 0编码质量
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因素分析

6 .7 . h a e aget ieec I poe a teo e ai t b hvdb tr t a ra s t ta m aig( 56 % T i m ks ra df rne.t rvsh th l r t ns eae ee.I hs et t ii l en sp<0 0 . s t d p e t g a sc n .l j
S N Z -e ,L in , U ii j I a WA G Xa —u J N ioq
( . us gD p r et uinP ol'  ̄i , ui , i un6 5 0 , hn .2 D p r e adoaclr i ae, ui 1N r n eat n,Q xa e e i m p s Ho mlQ x n Sc a 3 20 C ia . eat n o C rivsu s s Q x n a h mt f aD e s a
文 章 编 号 :10 . 9 (0 8 0 -6 90 0 53 7 2 0 )60 1 -3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B 6 435
An l sso h n ue c fPrm a y Hy e t n i n a d Obe in e t e - ay i n t e I f n e o i r p re so n l d e c o M d ia vc c lAd ie
设计 的问卷 , 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的遵 医行为进行调查 , 对 0 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 。结 果 本组 患者遵 医行 为率 为 3 .3 , 4 3%
不 遵 医 嘱 服 药 率 为 6 .7 。 年 龄 越 大 其 遵 医行 为越 好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O ) 不 遵 医 嘱 服 药 的 原 因 主要 是 好 转 而 56 % 差 P< . 1 。 停 药 、 记 服 药 、 知 道 高血 压 需 长 期 服 药 、 忘 不 害怕 药 物 的 不 良反 应 等 。结 论 护 士 要 有 针 对 性 的对 患 者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 变 患 者 改 不正 确 的 治疗 观 念 , 断 提 高 患 者 的遵 医行 为 。 不 关键 词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 物 治 疗 ; 医 行 为 药 遵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我科住院的哮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2组患者治疗遵医行为情况。
结果经过对患者的干预,观察组的治疗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一般性护理。
观察组:(1)正规的健康教育。
严格服药的依从性很大程度与患者对该疾病有关医学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有关。
通过医生和护士的讲解、示范、个别辅导或医院发放的宣传材料获取哮喘疾病及用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哮喘药物可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因此,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具有重要意义。
(2)使用长效或缓释控释制剂。
有条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长效的抗哮喘药,这些制剂的用法大多为1次/d,服用起来较为方便,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特别是对于工作比较繁忙和年龄较大的患者。
(3)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
在服药的初期,建立各种提醒方式,以便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比如可以通过家人定时提醒,设定闹钟等方式。
1.3 问卷调查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父母治疗依从性、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依从性好的判断标准:自觉遵守医患共同制订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正确用药,按时复查,遵医嘱增减药物;用药中出现疑问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c2检验。
2 结果经过对患者的干预,观察组的治疗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1),见表1。
表1示,比较2组1~3阶段治疗遵医性,c2=11.13、17.97、29.14(均p <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

影响2023-11-08•引言•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影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影响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遵医行为不佳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改善。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通过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研究目的护理干预能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何影响?护理干预的最佳实践是什么?研究问题02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自我管理。
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并发症。
护理干预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电话随访、短信提醒、面对面访视、患者教育等。
这些干预措施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提高用药依从性01护理干预可以提醒患者按时服药,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以及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改善饮食和运动习惯02护理干预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喜好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定期随访和监督,可以确保患者遵循这些计划,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提高自我监测和随访意识03护理干预可以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监测设备,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通过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方案和自我管理技巧,从而提高遵医行为。
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分析及对策

采 用 自行 设 计 的糖 尿 病 患 者 遵 医 行 为 调 查 问 卷 表 , 容 内
包 括 患 者 遵 医行 为 ( 医 嘱服 药 、 食 控 制 、 当运 动 、 射 胰 遵 饮 适 注
岛素 、 自我 血 糖 、 糖 , 除 不 良 生 活 习惯 ) 及 不遵 医 行 为 相 尿 戒 以 关 因 素 等 问题 , 卷 以 开放 式 与 封 闭 式 相 结 合 , 问 由专 人 负 责 调 查 , 每一 位 受 试 对 象 提 问 , 择 或 直 接 回答 问 题 。发 出 12 向 选 2 份 , 回 12份 , 收率 为 10 。 收 2 回 0%
良的 生 活 方 式 ) 临 床 医 嘱 的 符 合 程 度 。 为 遵 循 医 嘱 的行 为 与
活 动 。糖 尿 病 患 者 自身 遵 医行 为 的 程 度 高 低 , 接 影 响 治 直
疗 效 果 的好 坏 , 长 期 血糖 控 制 不 良 , 引 起 一 系 列 心 脑 血 管 如 可 疾 病 、 尿 病 肾 病 、 明等 并 发 症 。但 从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组 糖 失 本 平 均 只有 4. 9 患 者 完 全 遵 医 ,O 3% 不 完 全 遵 医, 9 5% 3.3 1. 9 87 %完 全 不 能 遵 医 , 析 其 不 遵 医 原 因 , 分 主要 有 以 下几 点 : 3 11 对 糖 尿 病 认 识 不 足 . . 本 调 查 有 5 .0 患 者 对 糖 尿 病 65 %
3 1 2 求 医行 为 受 条 件 限 制 多 数 患 者 认 为 看 病 难 、 病 .. 看 贵 , 其 是 看 专 科 门诊 医 师 , 诊 时 间 长。调 查 显 示 , 尤 候 有
2
结
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6-07-18T15:25:18.7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作者: 骆翠枝 李春建 蒋丽君 廖丽娟[导读] 遵医行为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用药、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1]。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541199
摘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研究患者遵医行为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了解了患者遵医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对策,结果表明: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药物、病情及社会保障、卫生服务等;同时阐述了对策有健康宣教、健全患者社会支持系统、重视患者参与及良好的医患关系等。
关键词: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对策
遵医行为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用药、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1]。良好的遵医行为是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与遵医行为相对应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不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没积极遵守医疗建议或违背医务人员建议的行为[1]。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对治疗方案的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可能[2]。患者遵医行为与疾病康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现就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 1影响因素 1.1患者自身情况 1.1.1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如女性病人、文化程度较高、经济状况较好的病人遵医行为较好[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低的患者遵医行为较低[3]]。同时此类患者往往可能进行着一些不合理的工作或劳动,比如不能合理的安排休息与劳动、过度负重等,进一步降低了其遵医率[5]。有研究发现老年患者理解力、记忆力下降不能正确地理解自我管理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导致依从性差[6],同时老年患者往往存在较多基础疾病,对疾病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生活的信心[7];青少年患者发生不遵医行为率较高[8];婴幼儿患者的不遵医行为较少[9]。。 1.1.2知识信念 患者对治疗措施、效果有无信心、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均会影响遵医行为。有研究表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越多,服药依从性就越好。病人主观感受患某病的危害程度越高时,病人采取遵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病人认为,采取遵医行为将获得利益时病人的依从性越高[10]。对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依从性差,患者不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预后,不懂得治疗方案的连续性,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随意相信各种偏方、广告等,均会导致遵医行为降低[7]。 1.1.3病情与治疗 有研究[3]认为,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对患者遵医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一些病人当症状减轻或自认为痊愈时会停止治疗;另一些患者则在接受治疗后感觉更差时或未看到健康状况改善易中断治疗;有病人因症状缓解而积极治疗;一些出现严重症状的病人则因害怕病情加重而依从性更佳。
药物方面 有研究证明治疗方案复杂、用药品种过多是患者最难以遵从药物治疗的原因,这除了患者病情复杂外,还与临床医生的大处方或不明确诊断而进行大范围用药有关;一是药物剂量、剂型不适宜,使患者产生厌恶感;二是因药物不良反应过大而停药;三是因 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压力过大而停药;四是患者自觉无明显症状或症状缓解而停药[11]。 1.1.4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及协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家庭支持时,病人意志消沉,依从性降低;有时病人的家庭责任感也会促使其规则治疗以求尽快痊愈;但某些家庭责任如赚钱养家、照看小孩等可能影响遵医行为[11]。 1.2卫生服务及医患关系 1.2.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患者自费项目多,患者承担负责比例过高,加重了经济负担。研究表明[12]公费患者不遵医率低于自费患者。 1.2.2卫生服务提供方式 卫生服务提供的方式包括医疗机构的距离,治疗的连续性、灵活取药的时间、工作时间与医疗机构营业时间均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3]。
1.2.3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诊疗模式
有文献指出,当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给患者带来无法承受的痛苦,使其失去安全感和信赖感时,便产生不遵医行为[8]。
个性化的诊疗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相契合,但是,由于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使大部分患者都涌向大医院,导致医生工作量加大,无法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诊疗[13]。
1.2.4健康教育不到位 部分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耐心,或者由于工作忙碌而没有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药方法、复诊时间、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对疾病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没有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而导致不遵医行为的发生[14]。
1.2.5紧张的医患关系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 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良好正面的社会舆论引导。近年来,某些媒体违反职业道德,为了博取关注度,对一些医疗纠纷事件大肆进行夸大负面报道,甚至出现失实的报道的情况,人为制造医患沟通障碍,加大医患关系紧张程度[15]。
1.2.6 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的交流技巧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一是医生言语信息量失衡;二是医生言语态度失衡;三是医生言语策略失慎;四是医生诊疗过程中言语伴随信息的影响[13]。患者就诊时,都希望能尽可能多获知自己病情治疗的正确信息,而医生由于工作忙碌,或者自身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要求;有的医生患者交流时个人的语言风格、语速、音调、习惯性表情的变化,会使一些患者情绪波动,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有的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时没有充分考虑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态度生硬;或者对有特殊疾患的患者没有采用保护性的语言,均可使患者情绪失控。医患交际中医生的医学语言偏误往往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16]。 2对策 2.1加强社会支持 社会家庭的支持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有积极作用。首先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强医疗保障,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其次,医护人员应对家属进行系统指导与教育,充分利用家属的配合,使其监督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家属的关心和支持一方面可以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 2.2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开启个性化诊疗模式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务人员应加强医疗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学习,积极开展科研成果学术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展个性化的诊疗模式,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时,加强医患交流,重视患者在医疗制定方案上的参与,能够让患者在内心理解并接受其治疗方案,在实际的执行医嘱过程中会自觉地遵守医嘱,慢慢的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 2.3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可以排除和纠正患者错误的保健观念和治疗态度,指导和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健康宣教的方式多种多样,对此医护人员也做了许多的创新与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方面有重要作用,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可以随时提醒和帮助患者遵医嘱,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17]。电话随访可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保持电话联系,患者也可以随时进行电话咨询,改善患者的遵医情况[18]。出院后跟踪随访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病人出院后康复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利用电子通讯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运用QQ 聊天工具与电子邮箱工具使健康教育从医院门诊扩展到社区、家庭,督促手术后患者及时进行后续治疗并给予康复护理指导[19]。“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20]互动模式糖尿病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从一般的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互动式教育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能更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及实施教育,帮助患者形象并且正确地认识疾病,掌握饮食、用药、运动等相关知识,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疾病知识和遵医行为[21]。 2.4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4.1 良好医患关系是保证患者遵医行为的前提,而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不仅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医闹。 2.4.2改进沟通方式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运用较多的是语言。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中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语言亲切、态度真诚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费用有足够的了解。尽可能多地为患者提供医学信息;在特定情境下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时要讲究语言策略,避免患者产生误会和加重疑虑;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如果患者认为医务人员在进行医学技术诊疗的同时倾注了情感,就会高度认同医生的医嘱,医患关系就能由戒备、对立、走向理解和和谐,不遵医的行为就会减少[13]。
我们所追求的遵医行为,是希望患者内心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方案,并且积极主动遵从医嘱的行为,而不是强制患者进行遵医行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开展个性化的诊疗方式、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及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有效的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参考文献:[1]赵滨,穆攀.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17):2350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8-69. [3]候万里,殷晓旭,杨瑞,卢祖洵.结核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6):348-350. [4]龚兴平,李雪琴,陈风.痛风患者不遵医饮食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4,27(2):395.[5]于侠,李伦兰,祁金梅,王琴琴,汪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安 徽 医 药,2014,18(5)981-983. [6]韩小兰,张润珍.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9)下旬刊):847-848. [7]黄一华,余丽,施贵宁.影响卵巢癌化疗患者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70-1171.[8]HelviK. Compliance of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 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0,9:549-556. [9]叶芳,谭宗凤,熊辉.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不遵医行为的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9):1049- 1050. [10]陈悦.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5-226. [11]赵华,齐芳迎.对患者用药不依从的调查分析[J].河南中医,2008,28(4)46-48. [12]杨玲,于学,李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83-84. [13]曹跃.不遵医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12-214. [14]程培红,刘琳.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不遵医行为分析和改变措施[J].广东牙病防治,2004,12(1):50-51. [15]衣玲,高德海,李胜.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2(2):184-186. [16]马菊华,林文娟,况成云.医务人员言语偏误的伦理评介[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35-36. [17]柴凤婷,石葛建.不遵医行为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创新研究,2006,3(3):125-127. [18]吴红荷.胰腺炎患者治疗饮食不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3):428-429. [19]余鑫,张晓杰,单欣刚,李岩.远程护理干预对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17-319. [20]孔梅枝.“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病人疾病知识的认程度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43-45. [21]何筱莹,李梅忠,阮佩珊,黄燕萍.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50-1452. 基金项目:论文是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计划课题(z201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