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艺术角度(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阐述艺术等于科学

从西方艺术角度(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阐述艺术等于科学

现代视觉传达欣赏作业

题目:从西方艺术角度(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阐述艺术等于科学

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而西方传统在绘画中,强调了求真这条道路,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精神要求既是精确的表达真实,逼近物质世界。科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可以由“求真写实”这个词语紧紧的联系到一起,所以从文艺复兴这个时期西方艺术的角度可以说艺术等于科学。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详细说明:

(1)文艺复兴早起,在求真的道路上,人们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外衣,提出了更高的崇高的理想,崇尚人性的自由张扬,崇尚理性的科学严谨。乔拓在中世纪后再次将真实带入画面,他预示着文艺复兴求真写实的精神,这个转折,即是对人物情绪的真实的表达,也是对人物形体的准确描述,使其成第一个文艺复兴画家,波提切丽,将文艺复兴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在他笔下,线条对真实的揭示,到达了细致和深刻的地步,使这绘画中的这些面孔,洋溢着神秘和优雅,却又掩饰不住对情绪和欲望的渴望,通向了文艺复兴精神的核心,那就是人心的解放,达芬奇继承了表达人性的精神,并在科学的知道下,将这条道路,推向了无限和永恒的境界。

(2)达芬奇的画代表西方艺术的精神,求真和写实反映真实自然,人都有求真的本能,他认为画作就是如实的反应自然的色彩。达芬奇的树,恰恰是一棵逼真的树,树木是达芬奇的研究对象,树干的生长规律,层层枝叶之间的距离和结构,都揭示着文艺复兴科学精神的要求,想要精切的表达真实,逼近物质世界,首先完成对真是世界的观察,才能得到理性的认识。科学研究也是这样,必须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3)达芬奇遗留给后世很多的手稿,他们在今天看来,俨然就是科研笔记,每一片叶子的旋转,都意味着一连串精确的数字与角度计算,与其说达芬奇是在作画,不如说他是在研究更为确切。达芬奇为了作画之前要做充分仔细的研究。研究人体,血管等,无数次解剖尸体,完全和科学研究一样。他认为只有赋予画中人物活泼的手势,才能让他们拥有思想意图,用科学在现生命的形态。达芬奇还设计各种器械和武器,俨然一个科学家。

(4)艺术和科学一样都是没有界限的,属于世界的。对于世界到底是什么,这都是艺术和科学共同寻找的答案和永久的话题。

所以我们认为在文艺复兴这个时代,艺术等于科学。

达芬奇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 题目:达芬奇绘画欣赏 专业:13经济学 班级:13级经济学班 学号:2012153004 姓名:沙建军 提交日期:2015年6月26日 达芬奇绘画欣赏 【摘要】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就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她就是一位学识渊博,才艺出众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与音乐家。她以天才般的才智用心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达芬奇的艺术风格就是追求严谨与精确的,研究解剖学也就是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人体的比例,结构。达芬奇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天才般的才智与异于常人的精力让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关键字】艺术理论;全能;创作经历;著名作品 一、达·芬奇个人简介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1]中期的著名美术家、科学家与工程师,1452年4月15日生于托斯卡纳[3]的芬奇附近。她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4]拜师学艺,成

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军事工程师与建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与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与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侨居法国,1519年5月2日病逝。 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就是艺术家,又就是科学家即理论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与应用科学家(包含发明家),这位奇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几乎就是无师自通,就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她最大的成就就是绘画,她的杰作《蒙娜丽莎》《抱银鼠的女子》《卢克雷齐亚·克里韦利》与《最后的晚餐》,体现了她精湛的艺术造诣。 她还擅长雕刻、音乐,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达芬奇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体,人体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难画那就就是人,而她却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作与照相机拍的照片几乎一样的画家。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一直对她进行研究与探索,欧美各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研究达·芬奇的专门机构,她的祖国意大利更就是把她作为文化的象征。 达芬奇的智力超群,IQ在200左右,她在文艺复兴时代就能与现代人有很多相似的观点。。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难画那就就是人,而她却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作与照相机拍的照片几乎一样的画家。 二、达·芬奇的作画风格 人体动态表情与心理的描写就是达芬奇的艺术的一个要素。达芬奇认为“运动就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连素描画里的线条也就是点的运动的结果。她喜欢用波浪起伏的曲线去安排

科学与艺术 最美的遇见

科学与艺术最美的遇见 科技的“机械味”与艺术的“文艺范”似乎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却怎知也会遭遇最美的“遇见”,从爱因斯坦到钱学森,古往今来,不乏以科学成果闻名的音乐“发烧友”。近日,在香港科技大学持续两周的“创意间的亲昵”音乐会上,这种最美的遇见展现得淋漓尽致——享誉国际的音乐大师遭遇学生尖锐的质疑,整日与数字为伴的理工科学子提出让大师称赞的创意。科技大学里的文艺范儿别有一番意味。 一曲“几何学”拉近了彼此 “萤火虫是这样的吗?您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去…表达?萤火虫?” 4月23日下午,香港科技大学展艺厅,在一曲名叫“萤火虫”的交响曲结束后,有学生向演奏家提出了疑问。 这是香港科技大学“创意间的亲昵”音乐会排练现场,音乐会由著名华人作曲家盛宗亮积极推动而成,今年已是连续举办的第三届。 已连续两年参加音乐会的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研究生郑爽介绍,“创意间的亲昵”音乐会是一场音乐家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其间,国际知名的音乐大师和年轻的音乐家,将通过讲座、公开排练、讨论会等形式与学生共享音乐创作的过程。音乐家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学生的质疑。 郑爽正准备听一场名叫“几何学”的乐曲排练,整日与数学打交道的她,从没想过数学概念可以通过交响曲的形式表达,因此想要一探究竟。 作为理工科学生的郑爽并不掩饰自己音乐知识的匮乏,她笑称自己这是去“打酱油”,但打过几次“酱油”后竟发现这个“酱油”味道不错。 郑爽说,她本来以为音乐艺术的创作与自己的世界毫不沾边,可音乐会活动让她改变了想法。音乐会期间,通过聆听大师讲座和参与曲目排练的讨论,她发现大到曲目的结构和创造理念,小到一个节奏和音符,她都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融入。 音乐会让理工高校有了不一样的氛围

2020届二轮复习 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与文艺 学案

专题十四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与文艺 一、近代以来的西方科学技术 1.牛顿经典力学 (1)奠基:伽利略。 (2)创立: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3)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4)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5)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 2.生物进化论 (1)诞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2)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就 (1)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与交通运输业,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等,电器产品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4.相对论和量子论 (1)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

质属性。 (2)量子论:普朗克提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5.现代信息技术 (1)产生发展: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 (2)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3)消极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新问题的出现。 [一语点拨]近代以来,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并迅速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会先后开始在18世纪后期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步入“电气时代”,20世纪末跨入“信息时代”。 二、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学艺术 1.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代表作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2)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是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2.美术 (1)现实主义:特点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画派:特点是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代表作有莫奈的《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3.音乐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推动社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技在各个不同的层次、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掌握科技,转化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职能。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工作内容全部基于hr系统,这使得员工信息更加完善、系统化;办公流程的信息化让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有据可查,提高效率。 2.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电气化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3.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革命力量的发展。 纵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甚至产生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人类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使人类思维方式科学化,文化观念革命化、精神文化现代化。

达·芬奇的美学思想

达·芬奇的美学思想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世界闻名的艺术珍品。尽管达·芬奇不是一位美学家,也从未提出过一个完整的、合乎体系规范的关于美本质的命题,但在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当中,却处处可以窥见其深刻的美学思想。 这里说的达芬奇的美学思想,其实应该算是艺术家的美学,讨论艺术创作的著作历来有两类。一类是作家或艺术家用来表述他们的创作思想,像托尔斯泰的《艺术论》,阐述的是他的艺术思想,不如说是他的艺术观,他并不标榜为美学。还有一类,例如达芬奇的《达芬奇笔记》,讲的是绘画创作和技法,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这些艺术家们的著作中的议论虽然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但是却不能说这他们是一本美学著作。似乎,美学从来是哲学家的事情,从古希腊哲学起,美学就是哲学一个组成部分。从伯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康德和黑格尔,美学堂堂正正成为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我们只能说《达芬奇笔记》以及《绘画论》等著作中体现的美学思想是达芬奇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美学的自我思考。 不过达芬奇的这些作品中的观点虽然不是系统的美学知识,达芬奇却以其中的观点作为创作指导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如在其著名艺术理论著作《绘画论》中,达·芬奇高扬理性的大旗,倡导艺术应像镜子一样忠实反映自然,艺术家应以理性为指导去反映自然,作品既要源于自然又要高于自然,这些观点实际上构成了其美学思想的总纲。与此相映的是,达·芬奇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蒙娜丽莎》还是《最后的晚餐》,都无不以人性战胜神性、理性高于神权为创作思想,“艺术模仿自然”的美学信条在这些作品中均得到了完美的贯彻。 下列我们分别对他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进行简单的分析,看这两幅名作中何处体现了他的创作理念及美学思想:《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作于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餐厅的壁画,取材于《圣经》新约犹大出卖耶稣的传说故事。无论是复兴时期,还是之后的数百年,同名作品虽然不少见,但是只有达芬奇的这幅千古不衰,长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看重,不厌百赏。这副画中体现的构思、透视法、人物心理、多样统一的原则等方面的技巧都在他的《绘画论》有所体现。中,另外这副画中以几何图形为基础来分布画面的原则,体现出几何的对称美,则在《达芬奇笔记》中有所体现。 身为画家的达芬奇,还具备丰富而精湛的自然科学知识,这也让达芬奇对科学和艺术有了更加理性与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用科学的眼光来研究绘画理论,因此,他的绘画在构图上尤为细致和精准。如《蒙娜丽莎》这幅画,就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因此《蒙娜丽莎》这是世界上最著名、最重要、最优秀的肖像画之一,是达芬奇最高成就的标志。。这幅画最引人注意、人们评论最多的、最能引发人想象的就是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很多评论家认为,这个微笑,可随着欣赏者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有人说她的微笑端庄而典雅;也有人认为她的微笑带着魅惑,还有些人认为,她的微笑透着邪气:甚至有人对她的微笑百思不得其解,而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能引起人们如此丰富想象力的画像,在世上艺术珍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件。这也与达芬奇平时自觉的美学思考有着分

科学与艺术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 把握世界方式(美学理念)理性方式 (和谐、秩序、简洁、统一) 审美方式 (形象美、形式美、情感美) 追求的目标(创造的结果) 概念世界。具有普遍性、必然 性,是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 映。 形象世界。弘扬更典型、更普 遍、更理想的价值追求。 表述客观世界用概念的逻辑体系来表述客 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并可以用逻 辑论证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 由人们加以认证。表达的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它用艺术的形象,把历史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家再现的历史与生活的内心情感统一起来,激发人们的美感。 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提升,保持科学 认识特有的严谨、冷静、客观 性与真实性。通过科学研究的 创造,探索发现客观世界的规 律,发明新的事物。是一种情感的提升,包容了个人的人生体验,在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领悟中,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创造,展现人性的才华与魅力。 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辞海》中关于科学的定义: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分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和其他科学。特征是理性客观、可证伪、存在一个适用范围和普遍必然性。 艺术指人类群体或者个体对于审美知,以及审美之下的产物。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2、什么是美商,它含有哪些能力?美商与大学生的关系? 美商(BQ),全称美丽商数(Beauty Quotient),并不是指一个人的漂亮程度,而是一人对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对美学和美感的理解力,甚至包括一个人在社交中对声音、仪态、言行、礼节等一切涉及到个人外在形象的因素的控制能力。 它包括 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世界建筑》等的观后对科学与艺术的感悟有哪些? 《音乐之声》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这两种文化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科学理性、求真的精神;一种是艺术精神、道德理性、求善的精神,人们希望它们统一起来。如果我们把它合在一起而不冲突,那么这就是一种美,一种和谐美。这是全人类未来的文化追求。科学和艺术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铸造一种伟大的人类精神。 4、试谈一下你所学专业的科学与艺术之美 5、简述现代人应有的科学与艺术的情怀。

科学与艺术的紧密结合

科学与艺术的紧密结合 近些年来,关于科学与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许多作家、科普作家、新闻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不仅积极参与讨论,而且热情投身于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是很可喜的。毫无疑问,这种探索与实践,对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进一步亲密结合,使近大众,走进生活,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这里,我想就科学与艺术怎样融合,如何推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供讨论时参考。 一、科学与艺术有着共同的追求。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智慧结晶。通过对这些事物发展规律以新的认识和抽象,寻求客观真理的普遍性,是科学追求的目标;艺术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和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自然与社会中人类活动的认识和表现,寻求“真善美”的普遍性,是艺术追求的目标。由些可见,科学与艺术在反映的客观对象上虽然并不相同,但是,它们的追求目标在很多方面却是相同的。它们都属于人类文明的结晶和认知思维,属于人类文明的精华组成部分。 科学追求真,艺术追求美。真和美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没有真实,就没有科学,同样,也没有艺术。只有真实的,才是美的,只有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文学艺术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样,科学创造也是美丽的,科学探索客观真理,也在创造美,只有真实地总结、抽象自然现象,科学的原理和定理才带有普遍性。因此,真和美是科学和艺术的灵魂,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追求。 科学和艺术的相互爱慕、联姻结合,创造和营造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从科学发现中找到灵感,许多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都是从文学艺术中得到启示,它们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经成为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科学和艺术大师,无不在科学与艺术方面都有着深厚的修养。达·芬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学、建筑学、机械学科学家。歌德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地质学、植物学家。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在构思相对论的时候:从自己优美的小提琴旋律中获得灵感。李政道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自然界的“对称”使他获得美的灵感,他和杨振宇在对称与不对称中发现并提出了基本粒子弱互相作用条件下宇称不守恒定律,做出了科学的证明,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我国的一些著名科学家,有许多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如郭沫若、华罗庚、苏步青、茅以升等,这的确是一种很有趣却又很合乎规律的现象。难怪一些年来,李政道、杨振宁,在向青年人传授科学思想时,总会不厌其烦地讲到文学、讲到艺术。李政道先生更是不遗余力地以极大热情推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二、科学与艺术都钟情于创造性的劳动。 创造和创新是科学艺术的灵魂。李政道先生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结它们的是创造性。”这既是科学定理,又是艺术规律。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墨守成规,照抄照搬;是科学艺术发展的绊脚石。相反,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敢于超 越,敢为天下先,不断进行创造性思维,是科学艺术取得突破、取得成就的巨大动力。的确,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不断地创造和创新,是它们殊途同归,最终走到了一起。

艺术与科学的互补之美2014

艺术与科学的互补之美 □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 ■吴慧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格》:1987年5月,李政道教授亲自设计了这个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图案。图中“格”字由李政道书写,表示“格点”或“测量”,含格物致知之意,其背景是用于研究格点规范理论的哥伦比亚并行机的线路图。(摘自中国大学生在线网) 前段时间,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谈论到科学与艺术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影响问题,这促使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起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来。就直观印象而言,艺术家和科学家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显然属于完全不同种类的人。如果让我们看图猜人,答案只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话,衣着随意甚至褴褛、表情丰富甚至过于兴奋、性格怪异甚至略带神经质的形象,肯定会更多地被指认为艺术家;而穿着白大褂、表情冷静而刚毅、性格理智而稳重的形象则显然会更多地被指认为科学家。事实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差异与界限往往就是这样被不断建构的,以至于人们似乎忘了它们曾经是那样的不可分离。 恰好在上个月,我收到上海交大出版社邮寄过来的由戴吾三和刘兵两位教授编的《艺术与科学读本》,如果没有记错,这似乎是国内为数很少的相关书籍之一。作为一本面向大众和带有指导性的文集,这本书或许对我们思考艺术和科学的问题有一定帮助。就书中收录的文章可见,编者试图从各种角度来帮助读者解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包括应用的、历史的、知识的、哲学的维度等,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艺术与科学之间差异性的坚持,更能看到他们对二者之间联系性与互补性的强调。

■不知道你怎样看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我读完这册读本,无法归结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掩卷之际,对科学和美之间的关联却是浮想联翩,既有想起并不赞同书中所展示的历史上对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也有想起中学时代在数学课堂上的惊叹。中学时代,每天在交数学作业之前总是事先和同窗核对一下答案,对那些不能肯定的答案,判断的标准总是说,“这个数字看看很像的”,“这个数字太难看了”。做考卷也是一样,得到一个奇奇怪怪、数字复杂的答案时,总是没有信心的。当我看到《读本》里介绍爱因斯坦只要觉得一个方程是丑的,就对之完全失去兴趣,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还会有人愿在上面花费很多时间的时候,我觉得挺玄妙的。爱因斯坦天赋异秉,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可是转念一想,类似的经历,不是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吗? □从某种意义上,我同意《读本》部分选文的观点,即科学和艺术从理念、方法到形式都是有差异的,它们属于气质不同的两个学科。但或许我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它们的联系上,因为在当下的话语中后者似乎更多地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况。依据《读本》,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可分为应用层面的、观念层面的和哲学层面的。在实际中,公众对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往往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然会带来艺术创作的方法革新,这几乎已成为一个直觉判断,但即使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至少还应该看到对科学技术产品与活动的艺术表现,也能增强科学传播的效果。你说的现象或许可算得上是二者在观念上的联系,在这方面人们似乎更多地强调艺术对美的追求会影响到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至科学发展的历程,当然科学观念和思想也会影响到艺术的发展。上升到哲学层面,我觉得赫胥黎的说法很好,“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物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艺术和科学都是对事物秩序的表达,只不过表达的形式有所不同。也如同萨顿的金字塔隐喻,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后会统一到一个点上。 ■对,刚才我提到了科学和美之间的关系的最凡常的经验和体验,科学和艺术的美感之间是否真的存有对应,这种联系又是否具有共通性,这个是我阅读到科学家的审美感时发出的疑问。书中引用的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数学家华生(G.N.Watson)在阅读和证明拉玛努扬的恒等式时受到了极大的震颤,他说这种感觉同面对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昼》、《夜》、《晨》、《昏》时受到的震颤一样。我久久端详着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雕塑里的不安和距离感都让我很难联系起那些恒等式,只能承认我们的感知力不同。 从生活经验出发,我曾经多次听到理工科的研究生讨论,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习惯听巴赫的作品,我相信其中不乏古典乐的发烧友,但他们说在那段时间里对其他一切作品都不敢兴趣,而只听巴赫。巴赫的无止境的回环往复、整齐划一的节奏,它们多像那种规律而恒常的思维方式!可是没有人觉得江南丝竹中的《三六》带来的心理体验是相同的。从这两个例子出发,我认为从心理感知力出发,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不可能是一对一的固定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取决于人——这一主体本身的素养。艺术家口中的科学和科学家头脑中的科学肯定不是一回事,反之亦然,而能够达成联系,取决于其本身的素养

近代西方的科学与艺术成就

导言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1、人类自从步入近代社会,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发现便与日俱增,到了近些年, 更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一天比一天大,作为第一生产力,它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2、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皆呈欣欣向荣之势,创作上十分活跃,流派上异彩纷呈,对人们生活和时代进步影响颇大。 进入20世纪后,文学艺术的发展势头不减,创作更加丰富,流派更加多样,加之以影视艺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种类的兴起与发展, 文学艺术愈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Ill

一、考点要求: (一)近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 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生物进化论:拉马克和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 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相对论与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 5、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 响。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 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代表 性作品。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號展: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

达芬奇艺术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4794526.html, 达芬奇艺术赏析 作者:李子杰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5期 摘要:人们用美丽的词赞扬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流学者”。达芬奇是旷世奇才,他不仅仅是伟大的画家,还是思想家、发明家等,但最伟大的地方在于画家,因为他的作品是最伟大的。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达芬奇 前言 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创作有两个特点:①把中世纪神的形象变成人的形象。②在绘画中运用透视关系,以便表现一个真实的人。这些特点已经接近成熟,随即巨人出现了三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博学者,他一边热心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去造型表现形体,一边研究自然科学[1]。为了真实的从画面中表现出人体,他运用生物 学以及透视等其他科学加入到画面中,使得画面给人一种强有力的冲击力。他的天赋或许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物都高,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的原因,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传世名画,以及研究成果。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现代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幅表现人、歌颂人的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最集中的体现,这个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文艺复兴初期绘画作品把神的形象变成人的形象,比如曼特尼亚的《哀悼基督》,他画的耶稣是一个穷人,圣巫是一个老太太,但是作品中加了一件神的外衣,所以还是表现神,但是在达芬奇的作品中却歌颂一个普通的人。《蒙娜丽莎》的模特是一个货商的妻子,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他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不仅如此,他表现的人,达芬奇前面的艺术家从来没有像蒙娜丽莎那样的真实,从以下几点可以表现:①蒙娜丽莎的眼珠。无论坐在什么位置上都能感觉蒙娜丽莎在看你,表现了一个活人的眼睛。②作品中的手具有重量感,生命感。画人难画手,但达芬奇把手表现的非常真实,中指在微微的翘起,好像是在听音乐打拍子。③蒙娜丽莎的笑容会变,有时是温柔的笑;有时是严肃的笑,甚至目光都是严肃的;有时是哀伤的笑,眼睛是哀伤的[2],因为作者画这幅画的时候他们刚刚死去了自己 的孩子,所以模特是强颜欢笑,取其“蒙娜丽莎式的微笑”。我们表达不出她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微笑,因为语言是简单的而艺术是复杂的,语言不可能把艺术的一切表现出来,其意韵是说不出来的。《庄子·天道》中这样写到“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微笑,需 要观者认真体会。瓦萨里这样评价“画中的头像显示出艺术的摹仿自然到何等程度,人们一眼便可看出,每一个细节都画得十分到家,水灵的眼眸脉脉含情,就像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双颊白里透红,还有眼睫毛,一切都巧夺天工。眉毛,如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稀,与随着毛孔卷曲的头发一样,再逼真不过了。鼻子红润柔软,鼻孔好看,像在呼吸。嘴微微的张开,嘴角和

从达芬奇谈科学与艺术

从达芬奇谈科学与艺术 列奥纳多·达·芬奇,一个集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于一身的大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 从达芬奇的身上,可以看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而艺术的定义却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在普通人的眼中美术应该是纯艺术的领域。然而在达芬奇看来绘画却是一门科学。但他毕竟认为绘画的主要方面是表现自然界的美,绘画的任务是艺术地再现自然。绘画既是现实的反映,那么,对人和自然界的研究也就成为画家的重要课题。这些研究应当包括:物体的空间关系、形态、明暗、色彩、运动和内部构造等方面。 在我个人看来,科学注重客观,注重物质;艺术注重主观,注重精神。但这并不表示科学与艺术是背道而驰的,相反,科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人们的主观想法、精神世界是来自于客观的物质世界的。正是因为有了物质,才会进一步激发人的思想和精神。人们脑海中的主观想法和精神世界又会反过来影响客观的物质世界。就拿绘画来说,绘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想法的再现。要想较好的掌握绘画技能,我们对客观世界必须有一些科学的认识。就像达芬奇说的,要研究物体的空间关系、光反射给人眼的明暗及色彩、人眼的透视呈像等。再比如如果要刻画人物,则必须要对人体有较为深入到了解。正因如此,达芬奇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解剖学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在绘画上有一定的造诣。 绘画表现了心中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反之,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客观世界。绘画可以作为我们改变客观世界的工具。比如当我们对色彩有一定的了解后,我们会用不同的色彩来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从而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医院会用白色为主要的室内色彩,以此给病人平静心安的感受;幼儿园则会再用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给小朋友带了勃勃向上充满生机的感觉。再例如达芬奇创造的三视图的画法,至今都是设计领域极为重要设计手法。把立体的实物分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三个平面来表达。这样的表达方法可以确切的表达出物体的外形,同时这也是一种将空间转化为平面的思维方法,对于设计思路也会带来与以往不同的启发。 人们熟知的达芬奇是一个画家,而我眼中的达芬奇还是一个对自然世界有着广泛和深入研究的科学家。可以说绘画激发了他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但同时也可以说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和认识成就了他的绘画事业。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1: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1: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附解析)考纲指导: 1.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2.相对论和量子论 3.现代信息技术 4.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 5.有代表性的美术、音乐作品 6.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梳理 本专题分为两条主线: 主线一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主线二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常规考点一近现代世界的科技成就 一、近代科技成就 1.哥白尼的日心说 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的实验科学 17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3.牛顿的经典力学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前人科技成就基础。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3)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4)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4.生物进化论 (1)诞生: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2)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1)蒸汽时代: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业;1807年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2)电气时代: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发明和改进了电话、电报、电影等。 (3)影响:前者: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量工厂纷纷建立,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后者: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大企业时代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世界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受到挑战。 (2)发展 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丹麦的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意义 ①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西方文艺理论复习资料分析

第一大题正误判断(1*10) 第二大题不定项选择(1*10) 第三大题作品与作者对应(文艺理论论著、作者;理论论题、提出者)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 1、毕达哥拉斯美在和谐;模仿说;艺术功用论,音乐有两种:勇武激昂者和温文尔雅者,音乐能陶冶情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2、赫拉克利特最早明确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美的相对性 3、德谟克利特模仿说;灵感说;美育论, 4、苏格拉底美在效用;美是相对的;发展了模仿说 5、柏拉图讨论美学和伦理学:《大希庇阿斯》、《会饮》、《墨诺》、《莱西斯》 讨论文艺问题:《伊安》、《斐德若》、《理想国》(卷十) 讨论哲学政治和文艺政策:《政治家》、《法律》、《理想国》 (后人把他有关文艺美学问题的写作结集为《文艺对话集》,除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外,全部是对话体写作) ①理式说(1、理式:最高本体 2、两个世界理式世界、感觉世界(经验世界、现象世界) ②美论(1、美的本质:美在理式。 2、审美:分有说。) ③艺术本质论(1、模仿的艺术: 2、回忆的艺术:) ④艺术功用论政治功用;教育作用;情绪感染作用 ⑤艺术批评论(1、批评标准:政治标准。 2、诗人的三大罪状: A.艺术不真;B.亵渎神灵,丑化英雄; C.摧残理性,放纵情欲。) ⑥艺术创作论(1、回忆的艺术的创造:灵感说 2、模仿艺术的创造:照镜子。) ⑦门类艺术研究 6、亚里斯多德逻辑学著作共六篇,统称《工具论》。 理论科学的有:《形而上学》、《物理学》、《天象学》、《论灵魂》、《动物志》。 实践科学的有:《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家政学》。 创作科学的有:《诗学》和《修辞学》。 【观点】①实体论和原因论②艺术本质论(艺术模仿人的行动,模仿是艺术的本质。)③艺术创作论④悲剧思想⑤艺术功用论⑥人物性格论⑦艺术类型论(从模仿媒介、模仿方式和模仿对象等方面区分艺术)⑧艺术批评论(“合情合理的不可能”和“不合情合理的可能”) 古罗马文论(公元前一世纪到三世纪) 7、贺拉斯《诗艺》 【观点】①、古典主义的三大理论原则(a.合式原则b.古典原则c.合理原则)②艺术功用论:寓教于乐③人物性格论(类型说和定型说)④诗人修养论 8、普洛丁(普罗提诺) 【观点】美在太一;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代表;古罗马到中世纪的过渡人物,他的重要性正在于这种历史过渡性 中世纪文论 三大代表: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阿伯拉。 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十四到十六世纪) 1、但丁诗为寓言说;重方言和俗语 2、卡斯特尔维屈罗戏剧三一律原则 3、锡德尼《为诗一辩》(《为诗辩护》) 新古典主义文论(十七、十八世纪) 1、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 2、布瓦洛《诗的艺术》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

论 达 芬 奇 绘 画 艺 术 特 色 侯聪聪软工四班1510252377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达·芬奇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 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

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它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画家,建筑师)、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

十年(2010-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影视的发展历程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17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影视的发展历程 考点一:经典力学 考点二:进化论 考点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考点四:相对论和量子论 考点五:现代信息技术 考点六:文学的主要成就 考点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考点八: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考点九: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19年全国卷ⅠT11)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 源自于劳动实践 B.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 取决于资金保障 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是在前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不断改进,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

突破,排除B;C夸大资金对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排除C;材料并没有揭示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发明创造,排除D。 2.(2019年全国卷ⅠT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 抒发了浪漫情怀 B. 遵循了写实原则 C. 突出了理性思维 D. 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A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19世纪中叶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3.(2019年全国卷Ⅲ T34)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哈姆雷特》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西风颂》【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写实,C选项符

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以来我们都学习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所蕴含的深意,但自己还是觉得哲学领域的探索是博大精深的。学习了《自然辩证法》以后,在无限的概念中,也总能找到指导思想的启明灯,告诉我自然是什么,科学是什么,技术是什么,社会是什么……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时代,航空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巨大进步。从这里,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正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概括起来,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生活全面发展,比如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无须再为复杂的运算而烦恼,电子计算机能快速算出结果;当你想要休闲娱乐时,打开电脑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网上冲浪、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甚至可以不出门就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可以与亲朋好友快速方便的在网上聊天见面……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正因为人口多,才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他人无法企及的业绩。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正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 2.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转变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从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20世纪80年代上升到60%%-80%%,目前有的国家已经超过了8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的作用,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产品科技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