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
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紧迫,能源革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在中国,焦炭重化工产业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而山西煤层气产业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在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一、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目前,山西煤层气产业主要区域分布在晋中、忻州、临汾和运城等地。
作为全省的主要煤炭生产地之一,山西省具有丰富的煤炭储量,煤炭富集区也就成为了煤层气富集区。
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煤层气产业累计投资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已建成6个煤层气示范区,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煤层气产业链。
目前,山西煤层气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大山西拥有着丰富的煤炭储量和煤层气资源,但由于煤层气储藏条件不同、采气难度大、含硫量高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煤层气开发进展缓慢。
(二)环保问题依然突出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市场发展不够全面目前,山西煤层气主要应用于城市燃气供应、热力发电和化工行业等领域,市场发展不够全面。
(一)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探和评价,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推动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煤层气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市场开拓进一步推进煤层气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煤层气与煤炭、火电、热电等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扩大煤层气的应用领域,加强对外合作,扩大市场开拓。
(三)提高环保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煤层气开采环保措施,治理化工、燃气、火电污染,提高煤层气产业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在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市场开拓,提高环保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能源的需求,推动山西经济的发展。
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方案(四)

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煤炭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传统煤炭开采方式存在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转型升级。
二、工作原理煤层气是指在煤层中存在的天然气,其开采方式主要包括水平井和竖井两种方式。
水平井是通过在煤层中钻探一条水平井道,然后在井道中进行煤层气开采;竖井则是通过在地面钻探一条竖井,然后在煤层中进行煤层气开采。
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方案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测井、地震勘探等手段,确定煤层气的分布、储量、品质等。
2. 开发:根据勘探结果,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进行井口建设、井下设备安装等工作,实现煤层气的开采。
3. 利用:将开采得到的煤层气进行处理、运输、利用,包括发电、供热、工业燃料等。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勘探阶段:确定煤层气的分布、储量、品质等,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
2. 开发阶段:进行井口建设、井下设备安装等工作,实现煤层气的开采。
3. 利用阶段:将开采得到的煤层气进行处理、运输、利用,包括发电、供热、工业燃料等。
四、适用范围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方案适用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五、创新要点1. 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度。
2. 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煤层气开采效率和安全性3. 采用先进的利用技术,提高煤层气利用效率和环保性。
六、预期效果1. 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 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七、达到收益1. 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生产成本。
2.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
3.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八、优缺点优点:1. 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煤层气产业的症结和对策

www.i 063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能源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过程,而当前煤层气是最现实的可开发资源,应作为国家非常规能源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
进入“十二五”后,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年,全国煤层气产量126亿立方米,其中地面煤层气井产量25.73亿立方米,2013年上半年达14亿立方米,预计全年煤层气产量将超过30亿立方米。
截止2013年上半年,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5429亿立方米,“十二五”前2年所获煤层气地质探明储量是“十一五”的2.5倍。
全国共钻各类煤层气井12540余口,其中2011年至2013年7月,钻井7000余口,大大超过“十二五”之前全国煤层气井的总和。
近3年的全国投入煤层气资金占历史总投入的70%左右。
尽管成绩喜人,但其间的隐忧依然不能被忽视。
“寄生式”发展背后的隐忧随着近些年地面钻井开发利用煤层气的热度增高,钻井数、探明储中国煤层气产业的症结和对策文 |孙茂远量快速增长,管网建设紧随其后,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但是产量增长的背后,其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美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试验地面开采煤层气,八十年代初进入快速发展期。
以1995年为例,美国共有煤层气生产井约1万口,年产量250亿立方米,煤层气经济可采储量3600亿立方米。
此期的两大煤层气生产基地中,圣胡安盆地平均煤层气单井日产2万立方米,黑勇士盆地平均单井日产3000立方米。
中国煤层气80%以上储量和产量来自山西省。
全国约7950余口开发生产井,年产量仅25~30亿立方米,动用煤层气储量940亿立方米。
只有在山西省沁水盆地南部若干企业的煤层气井产量高、效益好。
一些效益好的煤层气企业井平均单井日产3400立方米。
此外,估计全国煤层气开发生产井(含水平井)平均产量仅500~600立方米/日。
据媒体报道,某油企的2000余口煤层气井,700口不出气,其他出气井最高日产仅1000立方米,最低日产200立方米,丛式井平均出气量也仅为300立方米/日。
矿山煤层气开采情况调研

矿山煤层气开采情况调研1. 简介矿山煤层气开采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对煤层中的煤层气进行开采和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本文将对中国的矿山煤层气开采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2. 煤层气概述2.1 煤层气的形成煤层气是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沉积岩中形成的天然气。
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有机质会转化为油和天然气。
当油和天然气无法逸出时,就会被封闭在岩层中形成煤层气。
2.2 煤层气资源潜力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煤层气资源的国家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可采储量达到了万亿立方米级别。
其中,北方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具有较大的潜力。
3. 煤层气开采技术3.1 抽采技术煤层气的抽采是指通过抽取煤层气使煤层压力下降,从而促使煤层气逸出。
常用的抽采技术包括水平井、垂直井和钻孔等方式。
3.2 注入技术为了提高煤层气的产量,可以通过注入其他气体或液体来增加煤层压力。
常用的注入技术包括CO2注入和水驱等方式。
3.3 防治措施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常见的措施包括排放控制、监测预警和安全防范等方面。
4. 矿山煤层气开采现状4.1 开发利用现状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矿山煤层气开发利用工作,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大型的生产基地。
其中,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的煤层气产量较高。
4.2 技术水平和难点虽然中国在矿山煤层气开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不高、安全风险较大和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等方面。
4.3 政策支持和发展前景为了促进矿山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矿山煤层气开采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5. 国际经验借鉴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在矿山煤层气开采方面的经验,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这些国家在技术、管理和政策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有益参考。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50-70 年代末):为减少煤矿矿井瓦斯灾害的井下抽放阶段,很少对其进行利用;第二阶段(20 世纪70-9O 年代初):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初期和煤层气井下抽放利用阶段;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至今):煤层气勘探开采试验全面展开和井下规模抽放利用段。
我国煤层气研发理论成果煤层气来源于大量聚集的成煤有机物质,是煤化同时热降解而生成的气。
以煤层为储集层的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附着在煤岩基质微细颗粒的表面,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也有一些溶解在煤岩基质孔隙、裂隙的水中或是游离在孔隙、裂隙的空间。
我国煤层气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我国煤层气的开发程度远不及美国、加拿大等煤层气产业已成功实行了商业化运作的国家,在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中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1)地质构造复杂:我国煤田地质构造形态多样,煤层及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在大中型盆地中较为简单,但在中小盆地较为复杂,由于不同的盆地储气层具有不同的性质, 因而开采技术也不同;所以储层性质有待深入研究。
(2)煤层气抽采难度大:我国高瓦斯矿井多,煤层气含量高,但煤层较软、透气性低、压力大、抽采难度大。
目前我国重点煤矿矿井平均开采深度约为420m,而开采深度超过l000m 的有10 余处,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瓦斯压力和地应力增加,瓦斯抽采难度进一步增大;(3)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我国现行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政策与法规,只是比照常规天然气的通常做法,没有出台更优惠、更适宜煤层气产业的激励政策。
财政部自2001 年1月1 日起,对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的政策。
煤层气与煤矸石同类,但利用煤层气发的电力和生产加工的产品,却未被列入减免税范畴;(4)缺乏资金投入:由于煤炭价格与价值长期背离,煤矿效益低下,长期处于亏损补贴和困难阶段,自身缺乏资金积累,建设瓦斯发电项目的前期投入和运营管理费用都比较高,单靠企业很难进行瓦斯利用和治理投资,这是限制瓦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5)相关科研工作薄弱:目前国内专门从事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的单位很少,科研力量薄弱。
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直 井抽 采 、 平 井抽 采 。 水
质 量 浓度 投 资
C 量 浓度 变化 范 围 大 , 量 浓 度 较 低 , 2 %一 0 H质 质 约 0 4 %。 一 套 抽 采 系统 一 般 投 资 上 千 万 元 。
C 量 浓度 较 高 , 般 在 8 % ̄_ H质 一 0 X E。 竖 直 井抽 采投 资 少 , 为 2 0万元 , 约 0 多分 支水 平井投 资多, 约为 20万美元 。 0
91 4 7.7 ̄1 8m3 0 。
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却一直未进行规模性的
开 发 。 目前 ,中 国煤层 气开 发 方式 总体 分 为井 下抽 采 和地 面抽 采 两种 方式 .两 种 抽采 方式 的特点 见第
2 3页表 1 。
20 0 5年 ,煤 层 气地 面抽 采量 实现 了零 的突 破 , 并 迅 速发 展 ,年均 增 长 率 达 11 4%。从 20- 20 05 09 年井 下 抽采 瓦斯 数 据看 ,井 下抽 采 瓦斯 的平 均 增长
【 基金项 110 9 山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 E ( 0 8 3 16  ̄ 20 年 1 t 0 0 20 4) 2
率为 3 %。但 从抽 采量来 看仍 以井下 抽采 为 主 , 0
20 0 9年 中国开采 煤层 气 7 . 1s 46 0 ,其 中井 下抽 采 x m
6 .x 0 I ,井 下 抽 采 量 占 8% ;地 面 抽 采 1.× 45 1 I T 6 01 1sI,地 面抽采 量仅 占 1% ( 0 1 I s 4 见第 2 页 图 3 。 3 )
[SIE H N o A 1N P0 u T I C TC N V T0 & R D cI T - I VY 02 L 2一 " . t s2 o oO m O
我国煤层气现状

1.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情况如何?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
据煤层气资源评价,我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赋存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的56.3%、28.1%、14.3%、1.3%。
1000m以浅、1000~1500m和1500~2000m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煤层气资源地质总量的38.8%、28.8%和32.4%。
全国大于5000亿立方米的含煤层气盆地(群)共有14个,其中含气量在5000~10000亿立方米之间的有川南黔北、豫西、川渝、三塘湖、徐淮等盆地,含气量大于10000亿立方米的有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准噶尔盆地、滇东黔西盆地群、二连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盆地群、海拉尔盆地。
我国煤层气可采资源总量约10万亿立方米,其中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群)有15个:二连、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滇东黔西、沁水、准噶尔、塔里木、天山、海拉尔、吐哈、川南黔北、四川、三塘湖、豫西、宁武等。
二连盆地煤层气可采资源量最多,约2万亿立方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的可采资源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准噶尔盆地可采资源量约为8000亿立方米。
2.我国煤层气藏的特点是什么?由于我国煤层的特点,在开采煤层气时,存在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普遍情况。
可以把我国煤层气藏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我国煤层气藏普遍存在低压(压力系数小于0.8)、低饱和度(小于70%)、低渗透的特征。
渗透率比美国煤层的渗透率低2~3个数量级。
(2) 非均质性强。
我国大部分中阶煤层气藏均具有非均质性,使得井筒影响范围特别小,从而使井网整体降压的作用难以发挥。
(3) 高煤阶气。
据估计,我国的高煤阶煤层气资源占总资源的27.16%以上。
在理论上,这些煤层不具有产气的能力,但实际上在沁水盆地的无烟煤中取得了单井和小型开发试验区的产气突破,已证明高煤阶也是一个重要的煤层气开发目标。
浅析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的技术选择

浅析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的技术选择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储量大的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能源。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需要综合运用地质、采矿、机械、煤化工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产业化开发。
本文将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浅析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开发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选择的必要性。
1. 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地质储层条件复杂,煤层发育不均匀,瓦斯逸出困难,储量不易评估。
煤层地层中的构造、岩性、气水关系等因素对煤层气的产量和开采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煤层气开采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的煤层气开采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上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设备落后、节能环保水平低等问题。
3. 煤层气环保治理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瓦斯,严重影响采煤和矿井的安全;煤层气开采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
4. 电力市场落后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体制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市场竞争度不高,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这给煤层气发电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技术选择的必要性1. 提高煤层气产量在煤层气产业化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煤层气的产量,需要综合运用地质、钻井、采矿等多种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径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2. 保障煤层气开发的安全性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保障煤层气开发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加强环保治理选择先进的环保技术手段,能够降低煤层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4. 促进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发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技术路径,能够促进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煤层气产业化的进程。
1. 地质勘探技术在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的初期阶段,地质勘探技术是十分关键的。
地质勘探技术能够通过获得地下资源信息,为后续的矿井开采提供依据,减少勘探风险和提高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