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合集下载

王珩教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简析

王珩教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简析

人员待遇: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 系不变,委派单位、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委 派单位发放的工资低于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的部分由 培训基地负责发放。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与培训基地签订培训协 议,其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由培训基地负责发放,标准参照培训基地 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确定。
量(25分)、保障措施(20分) II. 二级指标:16个 III. 三级指标:36个,其中核心指标13个,占61分 IV. 、加分项目(10分):紧缺专业招收工作落实情况、培训工作特色、参与国家住培相关
工作、获得国家或省级优秀称号、全科医学科建设、省内外对口支援
条件 途径 结果
专业基地评估
基本条件
内科 儿科 急诊科 皮肤科 精神科 神经内科 全科 康复医学科 外科 外科(神经外科方
向) 外科(胸心外科方
向) 外科(泌尿外科方
向) 外科(整形外科方
向) 骨科
耳鼻咽喉科 麻醉科 临床病理科 检验医学科 放射科 超声医学科 核医学科 放射肿瘤科 医学遗传科 预防医学科 口腔全科 口腔内科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修复科 口腔正畸科 口腔病理科 口腔颌面影像科
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
实施
过程管理
制定36个专业培训标准
建立评估指标,实施运行监测 ➢ 中国医师协会开展第三方常态化评估,评估结果对行业公开,实行“红黄牌”制
度;年度业务水平测试试点 ➢ 省卫生计生委开展年度督导检查 ➢ 培训基地日常管理与督导
专业基地评估
过程管理
2018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培训基地) I. 一级指标:5个。基本条件(15分)、培训管理(25分)、师资管理(15分)、培训质

病理科管理制度

病理科管理制度

病理科管理制度病理科管理制度1分类收集工作制度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在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的.处置同(4)。

6.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处置同(4)。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及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9.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制度1.科室应当设立固定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或交接地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及文字说明(附2)。

2.严格区分一般废弃物、生活垃圾(黑色塑料袋)、医用固体废弃物(黄色塑料袋)及医用锐利废弃物(防水、耐刺坚固容器),分别放置,严格管理。

3.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6.医疗废物运出后,及时对暂存地点及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7.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急诊科培训细则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㊁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学科既密切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属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急诊医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时效性,即在有限临床资料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㊁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挽救病人的生命,稳定病情,减轻病人的痛苦.急诊医疗服务于任何急性病症(包括心理急症)和急性创伤等病人,业务范围涉及院前急救㊁院内急诊(救)㊁危重症监护等.因此,从事急诊医学专业的医师需要掌握宽泛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和方法来挽救病人的生命.一㊁培训目标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快速准确采集病史㊁规范体格检查㊁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能以病人为中心,掌握急诊医师特殊的 四步(即判断㊁处理㊁诊断㊁治疗) 临床思维模式,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评估与分级㊁常见急症的鉴别诊断以及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的独立判断和快速诊治,并能够基本具备独立诊治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能力.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急诊科临床工作的能力.二㊁培训方法采用在急危重症出现概率较高的临床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同时采取理论授课㊁模拟培训和临床带教的培训方法,加深住院医师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关联和应用.理论课程的设定以及临床科室的轮转着重于学习急诊医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规范病历书写,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临床带教,高年资住院医师指导低年资住院医师.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为:急诊科[含急诊危重症监护室(E I C U)]轮转时间为1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科室轮转17个月,机动1个月.详细安排见下表.㊀㊀62急诊科住院医师培训临床轮转安排轮转科室时间(月)内科:呼吸内科/呼吸监护室(R I C U )2心血管内科/心脏监护室(C C U )2神经内科1消化内科1其他科室(如血液科㊁内分泌科㊁肾内科等)1感染科1麻醉科1急诊科(含E I C U3~4个月;院前急救0 5个月)15综合重症监护室(I C U )2外科:普通外科1骨科或创伤外科1神经外科1心胸外科1妇产科(急诊)1医学影像科(以放射为主,可选择超声科)1机动(可选择输血科㊁儿科㊁皮肤科等)1合㊀计33三、培训内容与要求在各科室轮转中,学习和掌握各科室的临床思维㊁工作方法;学习与急诊医学密切相关的常见病症的诊疗技术;熟悉和了解各专科专用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一)呼吸内科/R I C U (2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症[包括呼吸困难㊁咯血㊁支气管哮喘㊁急性肺炎㊁支气管扩张㊁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㊁气胸㊁胸膜炎/胸腔积液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 D S )㊁呼吸衰竭㊁肺血栓栓塞症等]的病因㊁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氧疗的方式㊁方法及各种临床选择;血液气体分析㊁常见肺部疾病X 射线胸片的诊断;无创呼吸机及有创呼吸机的使用.熟悉:肺孢子菌肺炎㊁肺癌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非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㊁诊断与治疗;肺功能检查常见参数的临床意义.了解:支气管镜检查㊁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皮肺穿刺的适应证㊁禁忌证.2 基本要求72 急诊科培训细则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2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二)心血管内科/C C U (2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心脏的电活动及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心肌血液供应特点;急性冠脉综合征㊁心力衰竭㊁原发性高血压㊁急性心肌炎㊁急性心包炎等的病因㊁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常用心血管药物的适应证和使用方法;心电图检查与诊断㊁药物抗栓与溶栓术㊁电除颤与电复律术㊁急诊经皮冠8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状动脉介入(P C I)等心血管疾病常用诊疗技术的适应证与应用原则.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㊁心肌病㊁心脏瓣膜病㊁缩窄性心包炎㊁先天性心脏病等的病因㊁临床表现㊁诊断及治疗;超声心动图㊁动态心电图,心包穿刺术㊁心脏起搏等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了解:继发性高血压㊁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等导致心内膜炎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的诊断与治疗;经食管心房调搏术㊁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2 基本要求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2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三)神经内科(1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神经系统查体及神经定位体征的判断;头痛㊁昏迷㊁晕厥㊁眩晕等神经系92 急诊科培训细则统症状的鉴别诊断;急性脑卒中㊁颅内高压症㊁癫痫㊁重症肌无力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的病因㊁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脑脊髓液检查和神经系统影像学(如C T )的诊断;腰椎穿刺术.熟悉:多发性神经根炎㊁颅神经异常㊁脱髓鞘疾病等病因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适应证和注意事项;M R I ㊁T C D 的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了解:脑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2 基本要求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3)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㊀㊀(四)其他内科(2个月㊁其中消化内科1个月㊁血液㊁内分泌㊁肾脏内科合计1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各相关专科的临床特点;相关专科疾病如消化道出血㊁肝性脑病㊁急性胰腺炎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 C )㊁出血性疾病㊁糖尿病㊁甲状腺危象㊁肾功能衰竭等的病因㊁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腹腔穿刺术㊁三腔两囊管插管术㊁骨髓穿刺术等的适应证㊁禁忌证和操作方法.熟悉:消化性溃疡㊁感染性腹泻㊁肝硬化㊁贫血㊁尿路感染㊁系统性红斑狼疮㊁内分泌腺瘤㊁脾功能亢进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临床表现㊁诊断与治疗;胃镜㊁肝穿刺活检的适应证㊁禁忌证和并发症.了解:白血病㊁再生障碍性贫血㊁肾小球肾炎㊁各种肿瘤㊁痛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血液疾病的骨髓象;各种出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查的原理和方法;内分泌试验标本的留取要求.2 基本要求(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数腹腔穿刺术2骨髓穿刺术2三腔两囊管插管术1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1)病种和例数㊁临床知识和技能要求13 急诊科培训细则(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五)麻醉科(1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气管插管技术㊁气管插管术难易程度的判断及快速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各种麻醉的适应证.熟悉:常用镇静镇痛药㊁肌肉松驰药的适应证㊁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麻醉意外的紧急处理.了解:全身麻醉㊁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和并发症.2 基本要求(1)病种及例数要求㊀㊀㊀㊀麻醉实施与管理内容最低例数㊀㊀局部浸润麻醉的管理2㊀㊀椎管内麻醉的管理6㊀㊀全身麻醉的管理6(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㊀㊀㊀㊀㊀㊀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数㊀㊀周围神经阻滞术2㊀㊀托颌法(开放气道)10㊀㊀手法人工通气(利用麻醉机)5㊀㊀囊-瓣-罩呼吸装置5㊀㊀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术102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㊀㊀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和技能.(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六)综合I C U (2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心脏骤停㊁呼吸骤停㊁休克㊁急性器官功能衰竭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㊁严重体液内环境紊乱等危重病症的病因㊁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常见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循环监测㊁呼吸功能监测㊁液体复苏㊁人工呼吸支持等;各种监护和生命支持仪器和抢救设备(包括除颤机㊁呼吸机)的操作和应用;常见监测技术(包括体温㊁动脉血氧饱和度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㊁心电㊁血压㊁血气分析等)操作和应用.熟悉:血液净化技术㊁S w a n GG a n z 导管的适应证㊁操作方法和心排血量监测;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 I C C O )技术的应用;危重症超声的应用;人工亚低温的适应证和实施;危重病人营养支持;各种床旁快速检测(P O C T )的临床应用.了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 A B P )㊁E C MO 的适应证及操作方法.2 基本要求(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33 急诊科培训细则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3次.(七)普通外科(1个月,腹部外科为主)1 轮转目的掌握:常见腹部损伤㊁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㊁胃肠穿孔㊁肠梗阻㊁急性重症胰腺炎㊁急性梗阻型化脓性胆管炎㊁腹膜炎等)㊁消化道出血等的病因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手术适应证;外科基本操作(包括切开㊁止血㊁结扎㊁清创缝合等);烧伤面积的估算㊁深度评估和紧急处理;无菌术㊁伤口换药㊁导尿术㊁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等临床操作技术.熟悉:急性胆囊炎㊁胆石症㊁尿石症等疾病的诊断与外科处理原则;腹部影像学(包括X 射线平片㊁B 超㊁C T 等)的判读和分析.了解:腹部肿瘤的诊断与处理原则.2 基本要求(1)病种及例数要求4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3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3次.(八)骨科㊁神经外科和心胸外科(各1个月,合计3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常见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包括颅脑㊁脊柱㊁四肢㊁胸部)的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及处理;创伤严重度的评估;现场急救技术;各科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诊断方法;清创缝合术.熟悉:严重多发伤㊁复合伤的诊断与处理;M R I 及C T 等的影像学资料的诊断.了解:开胸心脏复苏.2 基本要求53 急诊科培训细则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2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2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九)妇产科急诊(1个月)1 轮转目的主要学习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掌握:妊娠相关急㊁重症(包括异位妊娠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㊁产前产后大出血㊁羊水栓塞等)的病因㊁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㊁急诊处理原则及治疗;正常分娩的处理;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判断和急诊处理;常用妇科物理检查术㊁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术的适应证与操作方法;产科常用器具的使用方法.63熟悉:妊娠生理㊁妊娠诊断㊁正常分娩的知识;自然流产㊁早产㊁盆腔炎㊁外阴炎㊁宫颈炎的临床表现㊁诊断及治疗;阴道流血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经腹壁羊膜穿刺术的适应证与操作方法;影像学资料的诊断;妊娠和哺乳期间的用药注意事项.了解:妇科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辅助生殖技术㊁刮宫术㊁妇产科内镜检查术等的适应证.2 基本要求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㊁临床技能以及外语科研教学的能力训练.73㊀㊀(2)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十)儿科(可自选)1 轮转目的掌握:高热惊厥㊁中毒性细菌性痢疾㊁急性支气管炎/气管炎㊁肺炎㊁肠套叠㊁小儿腹泻㊁脑膜炎(细菌性㊁病毒性)㊁急性心力衰竭等常见疾病和症状的病因㊁病理生理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气道异物的判断与处理方法;小儿心肺复苏术;系统性体格检查术.熟悉:流行性腮腺炎㊁寄生虫病㊁急性肾小球肾炎㊁肾病综合征㊁新生儿低钙血症㊁贫血等的临床表现㊁诊断与治疗;小儿液体疗法㊁外周静脉穿刺术㊁腰椎穿刺术㊁鼻胃管置入术等;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新生儿黄疸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㊁先天性心脏病㊁溶血性疾病㊁性早熟等的诊断与治疗;儿科学最新的医疗技术与方法.2 基本要求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和技能.83(3)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十一)皮肤科门诊(可自选)1 轮转目的掌握:常见细菌性㊁病毒性㊁真菌性㊁过敏性皮肤病的病因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皮疹的鉴别诊断;重症皮炎(剥脱性皮炎)的急救处理;皮肤划痕试验㊁皮内试验;常用药物疗法㊁冷冻疗法㊁激光疗法㊁红外线疗法等适应证与应用.熟悉:性病(如梅毒㊁淋病㊁尖锐湿疣等)㊁物理性皮肤病(如痱子㊁冻疮㊁鸡眼㊁日光性皮炎,多形红斑等)的临床表现㊁诊断与治疗;常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免疫疗法㊁放射疗法的适应证.了解:皮肤炭疽㊁皮肤肿瘤的临床表现;常见皮肤疾病的诊疗进展.2 基本要求93㊀㊀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和技能.(3)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十二)急诊科(15个月,其中含E I C U3~4个月㊁院前急救0 5个月)1 轮转目的全面掌握急诊医学临床工作特点,学习 判断㊁处理㊁诊断㊁治疗 的临床思维模式.掌握:心脏骤停㊁急性昏迷㊁各种大出血等危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发热㊁呼吸困难㊁胸痛㊁腹痛㊁晕厥㊁意识障碍等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与急救处理;急性中毒,急性冠脉综合征㊁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㊁严重心律失常㊁心力衰竭㊁主动脉夹层血肿㊁脑血管意外㊁颅内高压症㊁呼吸衰竭㊁肺性脑病㊁A R D S㊁重症哮喘㊁急性肺栓塞㊁消化道大出血㊁肝性脑病㊁酮症酸中毒㊁高血糖高渗性状态㊁各种内分泌危象㊁肾衰竭㊁中暑㊁溺水㊁阴道大出血㊁急产㊁各种休克㊁各种创伤㊁急腹症等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急救处理;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的适应证㊁作用㊁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常用急救设备与诊疗技术(如心电图㊁心肺复苏术㊁气管插管术㊁呼吸机㊁电除颤与临时心脏起搏㊁洗胃术等)的操作㊁适应证和临床意义.熟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急救处理;急诊介入治疗.了解:各种急救的最新技术与治疗方法.2 基本要求(1)病种及例数要求043 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和技能.14(3)外语㊁教学㊁科研等能力的要求临床医学相关能力培养内容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最低数量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3个月协助临床教学(理论课和实习课)5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4次病例报告或论文综述1~2篇(十三)感染科(1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传染病隔离法及疫情报告制度;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㊁发病规律;预防疾病传播(包括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措施;病毒性肝炎㊁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伤寒㊁菌痢和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共同性㊁诊断依据㊁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艾滋病的临床表现㊁诊断及治疗.2 基本要求(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正确穿脱隔离衣.3 较高要求轮转期间有条件者完成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1篇;协助临床教学(如理论课㊁实习课等)1次;参与临床科研活动1次.(十四)影像(放射或超声)科(1个月)掌握急诊常见急症或创伤的X射线片及C T的影像学特点;掌握超声检查原理及急诊超声的应用.24。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制度汇编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制度汇编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制度汇编(祁阳县中医医院)目录第一部分病理科基本工作制度第二部分病理科质量控制细则第三部分病理科安全管理规范附录第一部分病理科基本工作制度目录一、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二、病理科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三、病理科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四、病理科诊断室工作制度五、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六、病理标本送检要求及不合格标本处理七、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八、病理科取材室工作制度九、病理科组织检查工作制度十、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十一、病理科查对及每日工作流程交接班制度十二、病理诊断复查、报告签发制度十三、病理诊断报告补充、更改、迟发管理制度十四、病理科会诊制度十五、病理科与临床沟通制度十六、病理科细胞室工作制度十七、病理科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十八、病理科特殊染色室工作制度二十、新增病理诊断技术应用得审批与管理制度二一、病理科档案室管理工作制度二二、病理档案得借阅与查阅制度二三、病理科病理切片借阅制度二四、病理科工作人员业务学习、进修制度二五、病理科研究生、进修生及临时工学习、工作管理制度二六、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一、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1.病理科得主要临床任务就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与尸体剖检等作出疾病得病理学诊断、同时,还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及临床医师与科研等项工作。

病理学诊断就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与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得患者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做出得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得判断与具体疾病得诊断。

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与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得与决定性得依据、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就是关于疾病诊断得重要医学文书,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还具有法律意义。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执业注册资格得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质得病理医师签发、3.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就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得主要临床信息、诊断意向与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得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与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得参考资料或依据。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第二阶段培训(分科基础培训)细则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第二阶段培训(分科基础培训)细则

XX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培训(分科基础培训)细则受训人员开始固定科室,根据科室工作需要,按《XX医院各级人员职责》中住院医师职责,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多专业的科室暂不固定专业。

通过第一阶段培训并考评合格者方可进入本阶段的培训。

本阶段共两年。

第一年按本细则各专业的基本标准要求。

内科医师独立完成60份病历,要求基本掌握腰穿、胸穿、骨穿等临床操作技术;外科医师独立完成50份病历,独立完成小手术30例,参加中等手术15例,并完成相应的手术记录。

第二年按本细则各专业的较高标准要求。

独立完成病历数同上,其中危重、疑难病例不得低于30%。

外科医师独立完成手术数同上。

处理本科疑难、重危病人能力有较大提高;能独立完成院内各专科一般性会诊;能协助上级医师承担本科室部分管理工作。

细则中未列较高标准的,培训进度和较高标准由科室由科室自行掌握。

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统一要求为: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第一篇大内科基础培训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疾病和代谢、营养、结缔组织、关节、理化因素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疾病。

一、培养目标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期间住院医师不确定专业。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

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二、培养方法自学为主,边干边学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心血管内科专业1.目的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术。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534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 年第4 卷第 6 期Chinese 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Vol.4 No. 6 2020•论著.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余方,肖书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武汉大学病理中心,湖北武汉430071)摘要:尸体解剖检查(简称尸检)是临床病理诊断的基本方法,也是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不可缺少的诊断技能之一。

通过对胎 JL/围产儿尸检病例的解剖,住院医师可以掌握尸体解剖与检查的方法以及书写尸检报告的基本要点,系统地观察到人体各脏 器解剖、正常组织学及其病变的特点,可以提高住院医师对解剖结构和基本组织学的认识,同时加强住院医师对胚胎时期病理形态的掌握,,但需要注意的是胎JL/围产儿尸检是住院医师培训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尚不能在教学中完全代替成 人尸检。

关键词:胎JL/围产儿;尸体解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病理中图分类号:G40;R4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293(2020)-06-534-04D O I:10.3969/j. issn. 2096-4293. 2020. 06. 014Role of fetal/perinatal autopsy in standardizedtraining of pathology residentsYU Fang,XIAO Shuyua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Centerfor Pathology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s,Wuhan,Hubei 430071,China)A bstract:Autopsy is not only essential to the study of diseases,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diagnostic skill for diagnostic pathologists. Nonetheless, the number of adult autopsies is too small in most training programs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fetal and perinatal autop­sies, residents can still learn about dissection, gross anatomy, normal histology and developmental anatomy. In addition, the residents can learn to write complete reports including the essentials of a standard autopsy. Fetal and perinatal autopsies, when performed proper­ly and immediately, can effectively advance resi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basic histology while helping them to find out more about mor[)hologic abnormalities in the embryonic period. However, fetal and perinatal autopsies can never replace adult autopsies completely despite their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pathology residents. More efforts need to be made to step up adult autop-Key w ords:fetal/perinatal ;autopsy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clinical pathology病理诊断学中,对死亡者遗体进行尸体解剖检查 (简称尸检)既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也是病 理科医师不可缺少的诊断技能1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为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保障重症医学人才培训质量,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2014试行)》总则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培训标准细则(2020试行)》要求,制订本细则。

一、基本条件(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1.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医院内应设置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和(或)专科ICU(包括内科ICU、外科ICU和急诊科ICU),且应符合2009年2月13日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的相关条件。

3.医院的内科和外科为住培专业基地,并能够提供满足培训要求的病种和相应的教学工作。

(二)重症医学专业基地基本条件1.科室规模(1)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条件的ICU 总床位数 20张(包括但不限于内科ICU、外科ICU及急诊ICU等专科ICU的床位数)。

(2)年收治住院病人数 750人次。

须同时收治围手术期和非手术的重症患者。

(3)床位使用率70%。

2 诊疗疾病范围(1)疾病种类和例数疾病种类最低年诊疗例次非手术重症患者治疗200高危患者围手术期治疗 200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100重症肺炎 4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1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2哮喘持续状态 8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 50急性肾损伤 32癫痫持续状态 8多发创伤1重型颅脑损伤1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挤压综合征1不同类型休克的诊疗 60重症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40重症急性胰腺炎1急性脑血管病16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 1致命性大咯血 8播散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尿崩症 4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 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1妊娠及围产期重症 10先兆子痫及子痫 1产后大出血 1心肺脑复苏 12消化道大出血 20颅内感染和颅高压 4免疫抑制患者的机会性感染 1 (2)操作种类和例数操作种类最低年操作例次动脉血气结果分析100经皮气管切开或外科气管切开12有创机械通气100 APACHE或SOFA评分100呼吸力学监测5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100无创机械通气20高级生命支持治疗20基础生命支持治疗10肺复张12治疗性低体温10重症患者的镇静与镇痛治疗100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50气管插管50连续肾脏替代治疗50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150中心静脉超声定位与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肺动脉导管或PICCO 操作及结果判读 1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00留置外周动脉导管50胸腔/腹腔穿刺术40腰椎穿刺术10限制生命支持治疗强度或撤除治疗 1脑死亡的诊断 1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1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10心脏超声检查10气管切开(经皮或外科) 1心包压塞时的心包穿刺 1经静脉心脏起搏 1危重患者的院际转运 13.医疗设备(1)重症医学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设备名称最低数量(台)床旁监护仪20输液泵20微量注射泵40便携式监护仪 1心电图仪 1有创呼吸机及无创呼吸机15便携式呼吸机 1心输出量监测设备 1支气管镜设备 1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设备 5床旁超声检查设备 1血气分析仪 1(2)重症医学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医疗设备: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设备、数字血管造影设备(DSA)、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新版制度汇编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新版制度汇编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制度汇编(祁阳县中医医院) 目录第一部分病理科基本工作制度第二部分病理科质量控制细则第三部分病理科安全管理规范附录第一部分病理科基本工作制度目录一、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二、病理科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三、病理科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四、病理科诊断室工作制度五、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六、病理标本送检规定及不合格标本解决七、术中迅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八、病理科取材室工作制度九、病理科组织检查工作制度十、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十一、病理科查对及每日工作流程交接班制度十二、病理诊断复查、报告签发制度十三、病理诊断报告补充、更改、迟发管理制度十四、病理科会诊制度十五、病理科与临床沟通制度十六、病理科细胞室工作制度十七、病理科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十八、病理科特殊染色室工作制度二十、新增病理诊断技术应用旳审批与管理制度二一、病理科档案室管理工作制度二二、病理档案旳借阅与查阅制度二三、病理科病理切片借阅制度二四、病理科工作人员业务学习、进修制度二五、病理科研究生、进修生及临时工学习、工作管理制度二六、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一、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1.病理科旳重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等作出疾病旳病理学诊断。

同步,还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及临床医师和科研等项工作。

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旳患者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做出旳有关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旳判断和具体疾病旳诊断。

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拟定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旳和决定性旳根据。

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是有关疾病诊断旳重要医学文书,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还具有法律意义。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执业注册资格旳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质旳病理医师签发。

3.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有关患者旳重要临床信息、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旳某些特殊规定,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旳参照资料或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病理学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为目的,对人体的材料进行病理分析,为疾病诊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信息,也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方法。同时,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解释和为进一步做出适当检查和治疗提供建议。病理科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病理、男性生殖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呼吸系统病理、心血管病理、分子遗传病理、神经病理、皮科病理、骨关节及软组织病理、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口腔病理、内分泌系统病理及细胞病理等亚专业。病理科住院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必须具备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病理科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基础培养,使受训者掌握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从而达到独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诊断的能力。对少见病或疑难病症具备初步认识和分析鉴别能力,能指导医学生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撰写论文能力、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和国际交流能力。

二、培训方法 主要在临床病理科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辅以医学影像科室轮转学习。培训时间为三年。 轮 转 科 室 轮 转 时 间(月) 超声诊断 1(第一年) 影像诊断 1(第一年) 病理诊断技术 6 巨检室 1 切片室 1 特殊染色室 1 免疫组化室 1 分子病理室 1 电镜室 1 外科病理 24 细胞病理 4 合 计 36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病理诊断专业 1.轮转目的 了解:病理诊断及尸检的目的和相关法令,病理诊断工作流程。 掌握:大体标本检查、描述和取材方法,组织学观察方法,部分常见病的诊断和分类分型标准。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要求:第1年轮转病理诊断专业学习病种要求:

器官系统 病 种

心血管系统 动脉粥样硬化症、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瘤、血栓、心肌梗塞 呼吸系统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肺结核

消化系统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住萎缩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慢性胆囊炎、肝硬变、食管鳞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肠阿米巴病 淋巴造血系统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男性生殖及泌尿系统 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尿路上皮癌、肾透明细胞癌、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睾丸精原细胞瘤

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 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平滑肌瘤、子宫颈癌、葡萄胎和绒癌、子宫内膜腺癌、卵巢囊腺瘤、卵巢畸胎瘤、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浸润性癌 内分泌系统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腺癌 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髓母细胞瘤 皮肤及软组织 色素痣、角化棘上皮瘤、寻常疣、尖锐湿疣、表皮样囊肿、基底细胞瘤、黑色素瘤、纤维瘤、脂肪瘤、结节性筋膜炎、弹力纤维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 骨关节 骨软骨瘤、腱鞘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 (2)基本技能和操作数量要求:①熟悉外科病理作业流程,参与肉眼标本检查、描述和取材3000例以上,轮转结束时能掌握各种解剖及取材器材的使用方法,独立规范完成肉眼标本检查、取材和外科病理取材记录书写。②参加外检预诊3000例以上,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和照相器材的使用,区别真正的病灶与制作切片过程引起的人为变化,规范书写病理诊断报告及辅助检查申请单。预诊符合率应达30%以上(基本诊断或疾病大类诊断符合即可)。③参加科内病理读片会诊20次以上,全院性或市级以上病理讨论读片会3次以上。④参加至少1例尸检工作,熟悉病理解剖记录书写规范。⑤阅读专业文献,参加系内学术活动,做至少1次文献报告,并撰写1篇中文综述。 3.较高要求 学习病种及取材、预诊数量及符合率高于基本要求20%;参加尸检2例以上;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文献报告2次以上,撰写病例报告1例以上。

(二)病理技术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基本病理制片技术及各项辅助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医师在诊断过程中与实验室的间的默契配合,正确使用各种辅助技术打下基础。 2.基本要求 第一年轮转病理技术专业学习要求:

轮转科室 操 作 技 能 种类/数量要求

病理切片室及尸检室 掌握各种不同组织的固定方法及固定液配制方法,了解切片处理程序及原理 甲醛固定液、酒精固定液、戊二醛固定液、脱钙液 掌握标本预处理、大体标本取材的基本规则 了解脱水机、包埋机及切片机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组织包埋、切片方法 ≥200个蜡块包埋及切片 掌握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 ≥200张切片染色 了解冰冻切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技巧 ≥20张冰冻切片 电镜室 了解电子显微镜的原理、构造、操作、保养 掌握玻璃切片刀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10个 掌握选取及固定电镜标本的正确方法 ≥10例 了解正常组织及细胞在电镜下的形态 了解电镜在生物医学及病理诊断中的适用范围 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室 了解组织化学染色原理 掌握部分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15种 掌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理

掌握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基本液体配制 ≥30种抗体,≥150张切片 了解免疫组化所造成的人为变化和特异性控制 分子病理室 了解PCR及原位杂交技术原理 了解PCR及原位杂交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适用范围

掌握PCR及原位杂交操作技术 ≥6种检测项目 3.较高要求 掌握:病理技术数量高于基本要求20%;熟练掌握各项病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恰当应用。 了解:病理诊断技术的新进展(如组织芯片、基因芯片技术、显微切割技术等)。

(三)外科病理学 1.轮转目的 掌握外科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及时了解和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国内外进展,从而达到独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诊断的能力。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要求 参见刘彤华主编《诊断外科病理学》或武忠弼、杨光华主编《中华外科病理学》要求掌握其中涉及的常见疾病,包括常见肿瘤、增生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其他常见病。 (2)基本技能和操作数量要求 ①独立进行外检的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至少1000例。②进行外检预诊工作,至少5000例。要求60%以上的常见疾病能够正确诊断。③了解冰冻切片的适应证,参与冰冻切片诊断每年至少100例;掌握同一标本冰冻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的差别。④参加尸检工作3~5例,要求掌握处理尸检的程序,并能独立进行尸检工作(包括熟练操作尸检技术、肉眼检查、记录、取材及初步预诊),并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发出尸检诊断报告。⑤参与疑难病理的会诊预诊及讨论300例/年。⑥参与临床病理讨论会3次以上,并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病例讨论的病理检查报告。⑦掌握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原则和准确判断结果的技能,100例/年。⑧查阅英文专业文献,文献报告2次以上,撰写文献综述或个案报告1篇。 3.较高要求 取材、预诊数量及诊断正确率高于基本要求20%;参加尸检8例以上;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撰写英文个案报告1例或综述1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综述或个案报告1篇。

(四)细胞病理学 4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细胞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及时了解和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国内外进展,从而达到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要求:病理科专科/住院医师培养第2/3年轮转细胞病理专业

学习病种要求: 器官系统 要求掌握的病种及基本病变

妇产科细胞学 正常阴道脱落细胞的形态;炎症反应下的鳞状及柱状上皮细胞;各种炎症细胞形态;细菌、寄生虫的细胞学诊断;宫颈脱落细胞巴氏分级的诊断;化学抗癌药物所引起的细胞变化;放射治疗所引起的细胞学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内分泌细胞学变化

乳腺针吸细胞学 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

呼吸道细胞学 正常呼吸道上皮的形态;正常呼吸道中所含非细胞物体的形态;呼吸道容易感染的细菌、寄生虫感染的细胞学诊断;癌细胞的诊断;常見的肺脏转移癌的细胞学特征;上皮癌与肉瘤的鉴別诊断

泌尿道细胞学 正常移形上皮细胞的形态;泌尿道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细菌的诊断;移形上皮癌诊断;肾细胞癌诊断;尿道引流术后尿液细胞变化

消化道细胞学 正常消化道细胞形态;炎症反应的细胞变化;各种癌细胞形态学诊断

体腔细胞学 正常体液中细胞的形态及炎症时的变化;转移及体腔原发癌的诊断

(2)基本技能和操作数量要求:①掌握人体各器官标本采取及固定的方法。 ②掌握巴氏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和液基细胞学的原理与操作。③完成细胞学检查初筛工作2000例,要求对60%以上的常见病变能够正确诊断。 3.较高要求 完成细胞学检查初筛工作数量及诊断正确率高于基本要求20%。

(五)影像医学(含超声)(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基本病变表现、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要点。CT及MRI增强检查的原理及意义。 超声正常解剖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本原理;常见消化(肝胆胰脾)、心血管(心脏和大血管)、泌尿(肾、膀胱、前列腺)、妇科、浅表器官等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了解:X线、CT、MRI及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消化道造影检查适应证和常见疾病的诊断,ERCP及MRCP常见病变表现;超声诊断基础;二维超声、M型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介入超声、腔内超声等;CT和超声引导下脏器穿刺活检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病 种 例 数(≥) 影像放射: 肺炎 10 肺脓肿 5 肺结核 10 肺肿瘤 10 慢支肺气肿 10 支气管扩张 5 高血压性心脏病 5 肺心病 5 肠梗阻 5 食管癌 5 食管静脉曲张 5 胃十二指肠溃疡 3 胃癌 5 结直肠癌 5 肝硬化 10 肝癌 10 肝血管瘤 10 胆石症 10 胰腺癌 5 脑血管意外 10 唾液腺肿瘤 5 甲状腺肿瘤 10 鼻咽癌 10 肺肿瘤 10 纵膈肿瘤 5 肾脏肿瘤 5 乳腺癌 10 淋巴瘤 5 骨肿瘤 10 软组织肿瘤 10 超声: 胆结石 10 肝硬化 5 肝癌 15 肝血管瘤 10 胰腺癌 5 肾结石 5 肾肿瘤 5 膀胱肿瘤 5 乳腺肿瘤 10 卵巢肿瘤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