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理论胃癌
常见胃肠慢病赶紧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吧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522020年 第30期一、常见的胃肠慢病有哪些肠胃疾病是由于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抽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慢性胃炎是胃炎中主要的一种,其基本病理是慢性炎症的变化以至于成为慢性疾病,慢性肠胃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是医院中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慢性肠胃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息肉性病变或者胃部肿瘤病等。
根据胃肠慢病中胃炎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以及特殊性胃炎这几种病症。
慢性肠胃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部剧烈疼痛,有时慢性肠胃疾病的症状反复复发迁延,导致从普通的慢性肠胃疾病恶化转为胃部恶性肿瘤,严重时可直接危机病人生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危害。
二、中医和西医各自对治疗胃肠慢病的手段西医在治疗慢性肠胃疾病时,由于西医其先进的内镜诊治技术,可以精细的判断出高危人群肠胃中的高级别的皮上瘤变,并在早癌内镜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西医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P)、补充抗氧化维生素以防止胃癌和对抗胃肠癌症的机制上的成就,慢性胃肠疾病中的胃炎主要是因为胃肠道内幽门螺旋杆菌所引起的,因此,在已确诊的患者的胃肠道中,如果发现胃部有部分的萎缩糜烂或者在病人的家中有人曾患有胃癌的情况时,可使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方法,一般使用四联疗法,同时结合患者病情辅以益生菌治疗。
对症治疗法是西医临床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方法,当病人的身体内出现胃部反酸或者是烧心等情况出现时,服用抑酸性的药物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当病人胃部出现的是胃胀气、胃动力不足时,此时需要加快胃部动力,临床上还常见的症状有消化不良,医生可以给病人开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患者存在心里因素导致消化道症状,可给予抗焦虑药物,综上所述均体现的是对症下药这一治疗理念。
常见慢性肠胃疾病对于中医而言是其的优势领域,传统中医与西医的解剖遵循的理念不同,中医对于治疗胃肠道慢性疾病另有见解,中医主要运用独立个体为治疗目标,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并通过病人身体内各个脏器与阴、阳、寒、热、虚、实相结合,系统地、全面地对病人病情病症进行详细分析。
中医肿瘤科探索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方法

中医肿瘤科探索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方法近年来,肿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和医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西方医学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中医肿瘤科在国内外的探索中,发现了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肿瘤科如何应用中医疗法以及取得的疗效。
一、中医肿瘤科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肿瘤科治疗遵循中医经典理论,重视整体观念,注重平衡阴阳和调节气血。
中医肿瘤科医生通过诊断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病因、病机、病情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肿瘤科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医肿瘤科在治疗过程中,重视对肿瘤的病情观察和疗效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医学影像学等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自述,综合分析患者的状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中医肿瘤科的特色治疗方法中医肿瘤科应用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
1. 中药治疗中药在中医肿瘤科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医肿瘤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特点,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自愈功能,并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肿瘤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可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疾病状态。
针灸疗法在缓解肿瘤患者疼痛、减轻化疗的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四、中医肿瘤科在实践中的独特案例中医肿瘤科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独特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
1. 案例一患者A,女性,40岁,乳腺癌晚期。
经过中医肿瘤科医生的个性化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患者的乳腺肿块明显缩小,并且化疗的副作用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 案例二患者B,男性,60岁,胃癌术后复发。
中医肿瘤科医生结合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患者的肿瘤复发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不再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五、中医肿瘤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中医肿瘤科在探索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方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孙桂芝从三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浅析

孙桂芝从三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浅析标签:名医经验;孙桂芝;三焦;恶性肿瘤孙桂芝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潜心钻研和临床实践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学术底蕴丰厚,经验丰富,疗效卓著。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略有所得,现总结其从“三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点滴如下。
1 理论基础孙师认为,脏腑辨证是恶性肿瘤辨证论治的基本方略之一,而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可分为3个层次,包括表里、相互络属和生克制化等关系,错综复杂,较难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因此,孙师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提出以“水”、“火”两条主线来统领五脏六腑,并将之合理纳入三焦系统,形成“五脏相连”的整体观,从而有利于高屋建瓴、俯瞰全局,抓住疾病之本质。
孙师曾反复研究历代医家关于“命门”的学说,非常赞同《景岳全书·传思录》所述“命门为元气之本,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的观点,并根据寸口脉“左侧心、肝、肾,右侧肺、脾、命门”的理论,引申为“肾阳为真火,故可以扶脾土而生肺金;肾阴为真水,故可以化肝阴而生心阴”,并以此两条“水”、“火”相生之主线,将心肺、肝脾、肾(及命门)纳入三焦系统之中,这既符合“三焦根于肾,斡旋于肝脾,出于心肺”的理论,又可囊括脏腑横向的表里关系及纵向的相互络属关系,并包涵了脏腑之间网状的生克制化关系,较之单纯的脏腑辨证更加内涵丰富,又易于临床掌握和运用。
孙师还曾总结过历史上成功应用“三焦辨证”的先例,认为吴鞠通治疗温病的“三焦辨证”,其实质是侧重于“逆传心包”、“损伤肝肾”,以“伤阴动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心、肝、肾”三脏为主要证候代表的三焦“阴水相生”之线——即“水线”;而《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苔白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者,其实质则是侧重于以“肺、脾、命门”气化(输布水液及水谷精微等)功能为主要代表的三焦“阳气相生”之“火线”。
最全中西医病名对照

中西医的病名对照说明:中西医的病名对照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实践技能第一站时还是要以主症辨病为主。
中医的病名基本是以主症为主,中西医考生对于中医病名的理解,详见“中医病名的概念”。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3、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4、支气管哮喘:哮病5、肺炎:咳嗽,喘证6、肺结核:肺痨7、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胸痹(真心痛)8、心律失常:心悸9、高血压病:眩晕,头痛,xx10、急性胃炎:胃痛,血证(吐血),呕吐慢性胃炎:胃痛11、消化性溃疡:胃痛12、溃疡性结肠炎:泄泻13、急性胰腺炎:腹痛14、细菌性痢疾:痢疾15、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xx16、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血证(尿血)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虚劳,腰痛,血证(尿血)17、肾病综合症:水肿,腰痛,虚劳18、尿路感染:淋证,腰痛,虚劳19、糖尿病:消渴20、缺铁性贫血:虚劳21、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2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证(紫斑)23、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24、脑梗死、脑出血:xx-中脏腑/中经络25、癫痫:痫病26、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27、急性阑尾炎:肠痈28、急性胆道感染:胁痛,腹痛29、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癖30、前列腺增生症:癃闭,虚劳31、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盆腔炎/带下病(中西医大纲的中医病名直接用的就是“盆腔炎”,传统中医病名是“带下病”)3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排卵型):崩漏,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未被列入中西、中西医实践大纲中的中医病种)33、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34、xx内膜异位症:痛经,腹痛,不孕症35、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西医没要求,但“胎漏、胎动不安”中医有要求)36、小儿肺炎:肺炎喘嗽37、流行性腮腺炎:痄腮38、小儿腹泻.:小儿泄泻39、颈椎病:颈椎病40、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中医xx病名对照【一】内科糖尿病--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真心痛高血压病--风眩、眩晕、头风心律失常--心动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眩晕、厥证--风湿性心脏病--心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痰饮、心悸、水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气管--支气管炎--肺咳支气管哮喘--哮病肺脓肿--肺痈肺结核--肺痨胸腔积液--悬饮肺性脑病--肺厥胃溃疡--胃疡、胃脘痛胃炎--胃脘痛、痞满、xx胃下垂--胃缓胃石--胃结石幽门梗阻--胃反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大瘕泄肠结核--肠痨习惯性便秘--脾约急性胰腺炎--胰瘅慢性胰腺炎--胰胀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积聚、虚劳肝硬化--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膨胀肝脓肿--肝痈肝结核--肝痨脂肪肝--肝癖、肝痞肝昏迷--肝厥慢性肾盂肾炎--肾着、淋证肾病综合征--肾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肾结核--肾痨尿潴留--癃闭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证、髓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病神经性失眠--不寐三叉神经痛--面风病癫痫--痈病、癫痫脑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偏头痛脑动脉硬化症--脑络痹、健忘、眩晕面神经麻痹--口僻xx--颤病、脑风表脑血栓--xx、偏枯脑出血--xx高血压脑病--厥头痛、真头痛闭过敏性休克--风厥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二】外科肾结石--xx、血淋泌尿系结石--xx胆石病--胁痛、黄疸胆囊炎--胆胀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肠痈肠梗阻--肠痹胰腺炎--胰胀乳腺炎--乳痈前列腺增生--癃闭、淋症、精癃前列腺炎--精浊血栓性xx--脉痹、股肿睾丸炎、附睾炎--子痈附睾结核--子痰隐睾--xx龟头炎--龟头痈男性不育--不育【三】妇科痛经--痛经闭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经前紧张综合征--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症xx肌瘤--石瘕xx脱垂--xx女阴溃疡--阴疮乳房结核--乳痨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乳核先兆流产--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滑胎不孕症--不孕症、无子、断绪盆腔炎--带下、腹痛【四】儿科新生儿黄疽--胎黄新生儿破伤风--脐风婴儿湿疹--奶(胎)癣--新生儿脐炎--脐疮营养不良--疳病支气管肺炎--肺炎喘嗽脑性瘫痪、佝偻病--五迟、五软百日咳--百日咳、顿咳细菌性痢疾--痢疾麻疹--麻疹脊髓灰质炎--温病(早期)、痿证(后期) 白喉--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痄腮【五】皮肤科带状疱疹--蛇串疮、xx、缠腰火丹寻常疣--疣目、千日疣、枯盘箭扁平疣--扁瘊传染性软疣--鼠乳、水瘊尖锐湿疣--臊疣脓疱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手癣--鹅掌风足癣--脚湿气、臭xx甲癣--灰指甲趾甲癣--灰趾甲神经性皮炎--摄领疮、牛皮癣、顽癣荨麻疹--瘾疹、风疹块结节性痒疹--顽湿结聚银屑病--白疵、白壳风斑秃--油风脱发脂溢性皮炎--面游风寻常痤疮--粉刺药物性皮炎--药毒、膏药风日光性皮炎--日晒疮扁平苔癣--紫癜风多形性红斑--猫眼疮、雁疮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盘状红斑狼疮--红蝴蝶疮、蝴蝶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xx--狐惑白癜风--xx风【六】眼科麦粒肿--针眼麦粒肿--胞生痰核、胞睑痰核沙眼--椒目眼睑炎--睑弦赤烂、风弦赤烂眼睑下垂--上胞下垂、xx目、睑废结膜结石--睑内结石睑内翻倒睫--倒睫拳毛急性泪囊炎--漏晴疮慢性泪囊炎--窍漏、眦漏、漏睛过敏性结膜炎--暴风客热慢性结膜炎--白涩症巩膜炎--炎疳、乌轮赤晕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xx--五风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如银内障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视神经萎缩--青肓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络阻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目暴盲【七】耳鼻喉科外耳道炎--耳疮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耳胀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耳闭化脓性中耳炎--脓耳、耳疳突发性聋--暴聋感音神经性聋--久聋慢性鼻炎--鼻窒萎缩性鼻炎--鼻槁化脓性鼻窦炎--鼻渊过敏性鼻炎--鼻鼽、鼽嚏鼻出血--鼻衄慢性咽炎--慢喉痹、虚火喉痹扁桃体炎--乳蛾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关痈喉炎、声带炎--喉喑【八】口腔科智齿冠周炎--牙咬痈萎缩性牙周炎--牙宣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口疳xx--狐惑病口腔扁平苔癣--口蕈、口藓、口破、口糜舌脓肿--舌痈舌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木舌中医古今疾病名称对照粘液性水肿。
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大家都知道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就是胃,能够对进入人体内的食物进行有效的分解,使得在分解过程中身体所需的营养都能得到相应的补充,为人体生命能力的维持提供条件基础。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消化功能正在承受着各种类型的胃部疾病的侵袭,对于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隐患,慢性胃炎就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胃病,如果患上慢性胃炎,那么会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十人九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胃”主要指的就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中医中这种病属于“胃脘痛”范畴,在就诊过程中所表现的主要症状多数都是胃痛、胃胀、恶心等。
中医笼统的概括了胃脘痛的诊断,将西医中的许多相关疾病都归于其中,比如胃癌、功能性胃病以及消化性胃溃疡等。
在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时,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会更加明显,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
一、中西医结合辨病诊断如果患者出现胃部疾病,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的症状表现,判断是不是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痛,将胃癌、食管裂孔疝、功能性胃病、胃扭转以及消化性溃疡等诱发的胃脘痛都排除掉。
西医中对慢性胃炎发病原因的研究表明,患者出现慢性胃炎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这种全胃炎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胃窦为主的,而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则是胃黏膜层的主要表现。
有些胃炎患者在后期中非常容易导致胃黏膜固有线体出现萎缩症状与肠化生。
西医中通常都会采用内镜检查以及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对慢性胃炎进行检查和确诊。
二、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原因要想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就需要对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样才方便对症下药,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进行慢性胃炎治疗时,首先就需要将发病原因找出来,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高效的治疗,这样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显著提高。
邱佳信教授健脾类复方胃肠安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邱佳信教授健脾类复方胃肠安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陈伟霞陈彬竹永宝赵爱光来源:《世界中医药》2017年第11期摘要邱佳信教授的健脾类复方胃肠安在胃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胃肠安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健脾类复方胃肠安能够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胃癌术后转移率;实验研究表明,健脾类复方胃肠安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节免疫,调节多基因表达,可见健脾复方胃肠安在胃癌治疗中的具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胃肠安;胃癌;临床研究;实验研究Abstract Weichangan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with gastric cancer.The clinical study finds that Weichangan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o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It is confirmed by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data that herbal medicine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tonifying the spleen that Weichangan can increase life time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metastasi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Weichangan inhibits gastric cancer cell invasion and metastasis,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s,induces apoptosis and regulates immunity.Thus Weichangan ha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Key Words Weichangan;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research; Experimental research中图分类号:R242;R2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11.074胃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六君子汤加减对晚期胃癌气血亏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18全球癌症统计》指出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103万,位居肿瘤发病第5位,占5.7%;胃癌死亡约78万,位居肿瘤死亡第3位,占8.2%。
早期胃癌发病隐匿,临床症状通常不明显,导致一经发现,大多数患者已经处于晚期状态[1]。
手术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式,由于治疗期间会伴有手术创伤、药物不良反应等,而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并且诱发较多的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贫血、胃肠道不适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而一旦患者出现了脾胃虚弱的情况,则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延长身体改善的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有研究学者指出,肠道菌群广泛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免疫应答等生理功能,菌群失调是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2],并且肠道菌群影响免疫代谢功能。
因此,患有胃癌的患者与正常健康群体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胃癌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积聚”范畴,多与情绪不畅、饮食不佳、外毒侵袭等因素有关,导致正气亏损,日久成癌[3]。
脾胃乃“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若吸收功能不足,脾胃虚弱,则应予以健脾益气、化食消痞为原则。
六君子汤出自于《医学正传》[4],其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基于此,从中医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六君子汤加减对晚期胃癌气血亏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对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2017年10月—六君子汤加减对晚期胃癌气血亏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亚军 付喜顺 白岳秀 田敏【摘要】目的分析六君子汤加减对晚期胃癌气血亏虚证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肠道微生态的调节效果。
方法 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气血亏虚证患者60例,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观察组给予六君给子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养血饮口服液治疗。
“扶正治癌”理论的科学内涵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二:中医药防治肺癌的进展、挑战和创新思路“扶正治癌”理蟲的科学内涵*田建辉匕席志超匕罗斌I 阙祖俊2,徐宏喜3,**,刘嘉湘心*(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200032; 2.±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 3.±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201203;4.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1203)摘要: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位致死原因,急需提高整体防治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
国医大师刘嘉湘先生融汇中西医学治疗肿瘤的优势,于1972年首先系统提出“扶正法”治癌的观点,经过长期系统研究,构建了“道、法、术、理”完备的“扶正治癌”学术体系,推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从以“消 瘤为主”向“以人为本,人瘤并重”转换,提高了晚期肺癌的疗效,5年生存率达到24.22%的国内领先水平。
本文分别从机体免疫调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衰老的角度揭示“扶正治癌”的科学内涵,并引入抑制静止期癌细胞等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期进一步突破制约癌症防治效果的瓶颈。
关键词:肺癌扶正治癌正虚伏毒静止期癌细胞doi :10.11842/wst.2019.05.017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2018 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最新数据表明,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位致死性疾病。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叫约7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
尽管肺癌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有一定近 期疗效,但是这些以“消瘤”为目标的治疗策略,忽略了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综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国医大师刘嘉湘基于大量临床实践,将中华文明特有的健 康疾病观融入到肿瘤发病规律的探索。
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扶正”为主治疗癌症的观点,建立了以 人为本、扶正为主、病证结合为特色的肺癌综合防治体系,将干预的重点从“人患之癌”转变到“患癌之人”,显著 提高了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达到24.2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可编辑 中西医理论胃癌
【关键词】 胃癌
【摘要】 胃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2位,是全球常见癌症的第4位,我国亦为此病的高发国家之一。尽管如此,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却相当高,唯晚期或已转移者不然。但本病早期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容易延误诊治。可幸的是,随着普查的流行及更多早期胃癌的诊断,近年本病的死亡率已有下降趋势。要改善胃癌的肆虐,单靠及早诊断是不够的,如何治愈晚期或已转移癌肿已成为现今医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中西医角度综述胃癌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除论述中西医疗法、饮食治疗和新药外,还包括免疫和基因治疗,更对中医药和针灸如何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有较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胃癌;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Abstract】 Gastric cancer is the second most frequent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and is the fourth most common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he world. Unfortunately,China is one of the highest prevalent countries. Nevertheless,the curing rate of early stage gastric cancer is actually quite high,but not for the advanced stage or metastasis ones. The disease is often 精品 可编辑 diagnosed in advanced stages when treatment options are limited,leading to a poor prognosis. 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general screening and the diagnosis of more early stage gastric cancer,mortality rates for gastric cancer have been declining worldwide in recent decades. To improve the wreak havoc of gastric cancer,just to count on early diagnosis is obviously inadequate. How to cure the advanced stage malignancy has become the medical research focus.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etiologies,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for gastric cancer from the view poi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Besides standard treatment and new drugs,diet therapy,immunotherapy and gene therapy were also discussed. Moreover,how to integrate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with modern medicine to treat this neoplasm was also elaborated in details.精品
可编辑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immunotherapy;gene therapy 精品
可编辑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为全球第4位最常见的癌症,每年新症超过93万宗。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之比约为1.8∶1,平均发病年龄为68岁。胃癌在我国年龄标准化发病率高达60.6/10万人,是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以西北、东北、江苏、浙江沿海一带为高发区;全国2002年胃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47.8/10万人,占恶性肿瘤第3位[1,2]。
1 病因病机(图1) 图1 胃癌的病因病机 略 1.1 西医理论 胃癌成因尚在研究中,至今仍未能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其致病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遗传 家族内有血亲罹患胃癌,则其患此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2~3倍。
1.1.2 年龄 年龄的变化扮演着相当角色,在50岁之后,胃癌的发病率急速增加,有研究发现,本病可能与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有关;另一方面,已证实有些与胃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和年龄有关,如E-cadherin和APC等。 精品 可编辑 1.1.3 幽门螺杆菌 部分胃癌的病变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有密切关系[3]。
1.1.4 EB病毒 近年流行病学研究指出,EB病毒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4]。
1.1.5 饮食习惯 胃癌可能由经常进食高盐分、烟熏或含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的食物诱发。这些化学物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变质以及保持食物的颜色,大部分的腌制及罐头食品均含亚硝胺等成分。
1.1.6 癌前疾病 长期患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恶性贫血的人,患上胃癌的机会也较其他人高。
1.1.7 基因突变和甲基化 致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缺失和错配修复基因的变异直接导致胃癌的发生[5,6]。涉及的致癌基因有K-ras、c-met、K-sam、c-erb B-2、bcl-2、Cyclin E、fos、myc和TGF-βRⅡ等,抑癌基因有p53、APC、DCC、E-Cadherin、p16和Rb等,而错配修复基因有hMSH-2和hMLH-1等,另外nm23和CD44则与转移有关。此外,不正常的基因甲基化也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涉及的基因有MINT1、MINT2、MINT12、MINT25和MINT31等。 精品 可编辑 1.2 中医理论 胃癌属中医“反胃”、“噎膈”、“瘕”、“积聚”、“心下痞”、“胃脘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胃癌是脾胃功能失常的病变,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胃主受纳与消化,脾与胃皆为后天化生之本。脾胃功能升降失常,胃失和降为本病之病理;而脾肾阳虚,中焦虚寒为本病之根本。其主要成因如下。
1.2.1 脾胃虚寒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食物之消化吸收功能。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久病脾胃受伤,均可导致中焦虚寒,腐熟运化水谷功能失调,不能消化谷食,饮食停留,终致尽吐而出。如反胃日久,可导致肾阳亦虚,所谓下焦火衰,釜底无薪,脾肾阳衰,不能温煦胃腑,而见胃痛难忍。
1.2.2 痰食瘀阻 饮食失当,或饥饱失调,脾胃受损,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水湿津液不能正常运行输布,聚湿为痰,痰阻气机致气血凝结,痰瘀交阻,日久变生瘀毒。
1.2.3 肝气郁结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而使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气滞,气滞致血行不畅,凝结成瘀血。肝气横逆犯胃,则胃失和降,胃之受纳与腐熟水谷功能失常,则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积久化热。
胃癌的发病机制根本在于胃阳虚,先有阳虚,再有气虚痰湿、血精品 可编辑 瘀等病理特征,形成肿物,阻塞通道,致使食物入胃不适,甚则不得下达而呕吐或食入即吐。精品
可编辑 2 症状 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或胃灼热、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食欲不振、体弱易倦、吐血或便血。由于这些症状酷似胃溃疡或慢性胃炎,易被忽视,许多患者确诊时癌细胞已转移他处。
3 诊断 3.1 大便隐血检查 胃癌的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高达80%,早期胃癌也可达22%~45%。此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可作为普查、筛选方法。
3.2 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它的优点是简单、患者痛苦小、准确率较高。通过钡餐检查,可观察胃轮廓变化、蠕动状况、胃黏膜形态、排空时间,从而了解病变情况,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率达90%左右。
3.3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胃癌检查手段,准确率约70%,加上活检准确率可达90%以上。此法可以发现早期胃癌,鉴别良恶性溃疡,确定胃癌的类型和病灶浸润的范围,并可对癌前期病变进精品 可编辑 行随访检查。医生将光导管状的内镜伸入患者胃部,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可灵活地在不同部位钳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精品
可编辑 3.4 CT检查 CT检查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以及邻近的解剖关系和有无转移等。胃癌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胰腺、肺等,均可在CT上清楚显示。
4 治疗 4.1 外科手术 手术切除是医治胃癌的主要方法。医生将根据情况而决定切除部分或整个胃部,并将附近受影响的淋巴结切除。一般而言,如病变仅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手术治愈率可达90%。
4.2 放射治疗 目前放疗较多应用于术前及术中,术后效果则不大理想,故多不采用。术前放疗可以杀灭和抑制癌细胞,使肿瘤缩小,便于切除;又可使癌灶被结缔组织包裹而不突破胃浆膜面,减少由于手术操作而造成的癌细胞腹腔种植的机会。术中放疗则可以消除不能切除的残余癌肿或肉眼看不见的癌灶。
4.3 化学治疗 化疗多应用于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术后癌肿复发及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中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之一部分,有缓解症状及延长存活期的作用。比较有效的药物有氟尿嘧啶(5-FU)、替加氟(FT-207)、优福定(UFT)、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卡莫司汀(BCNU)、洛莫司汀(CCNU)、司莫司汀(me-CCNU)、阿糖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