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亲、面试、见公婆、去新公司上班……一切与陌生人见面的场合都让人心中惴惴不安,人们不惜花费重金购置新衣,打造新形象,只是为了在第一次会面中以完美的形象出场,哪怕第二次、第三次会面时完全素面朝天。因为,人们都知道,第一次会面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将左右结局,这就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究竟有多重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希拉里的第一次见面甚至改变了美国历史,当他们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相遇时,两个人目光长久相视,希拉里走向克林顿,并对他说:“既然我们注视对方,我想我们应该互相介绍。”就是这一句话,打开了克林顿的心扉。

第一次见面可以使一对男女一见钟情,甚至生死相许;第一次见面可以使一个人失去等待许久的机会,只因给上司留下了坏印象;许多女人都是凭第一印象来购买商品;有一位著名作家甚至说过,如果他在第一次见面中不喜欢一个人,就绝不给他再次见面的机会……可见,第一印象的力量有多大。那么,究竟第一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将如何引导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接触着他人和社会事物。这些事物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的。对于熟悉的事物,人们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而对于新接触的事物,则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心理学家把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的认识叫做知觉,它不同于感觉(指人们对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常常包括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当我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即这个人是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拟或他的性格怎样等,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回想一下自己刚上大学的情景,与同学第一次见面时,我们之间会互相形成一定

的印象。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期望,最初完全决定于这种最初的印象,这种印象对以后双方的交往非常重要。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初次见面,你一旦对某个人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印象之后,会把它延伸到其他方面。所以有人总结说: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决定着我们对他人的知觉。

第一印象往往能够激起我们情感中最强烈的部分,就像照片一样,将我们的情绪定格在那一刻。由于第一印象来自于本能,因此其包含的信息往往也非常重要的。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保罗•艾克曼说:“我们甚至可以从30米外看到一个人的笑容。”这张笑脸的主人将会给我们留下的良好第一印象。事实上,人们往往通过第一印象去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如这个人会不会伤害自己或者对自己是否有益,塔夫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纳利尼•阿姆巴迪认为,这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形成的一种快速判断环境危险与否的能力。当然,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是主观、片面、甚至粗糙的,也就是说它无法给人一个相对全面的判断。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影响。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象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你一旦你觉得你的同学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就会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可爱这个特质的高分评价影响了对其它特质的评价,使对其它特质的评价普遍偏高。可以看出,晕轮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评价: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只有在做父母这个维度上有一点例外,人们认为长相中等的人较适合做父母。研究进

一步证明,外表吸引力的晕轮效应能类化到许多与外表无关的特性上。尽管人类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凭借本能的第一印象能够迅速的判断敌友,但是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取决于判断者和被观察者,而我们初次见到的事物往往同时存在着许多模糊不清的复杂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很困难的。因此艾克曼教授认为,第一印象是否正确,还得看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行为举止是不是真实的。一些进行过严格的社交礼仪训练的人,往往能够在任何场合表现得体,那么我们很难通过第一印象来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一些外貌特征会使我们对人产生刻板印象,比如一张娃娃脸、大眼睛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人很亲切、单纯;漂亮的人会让人感到更健康、聪明;喜欢说话,并乐于交际的人被我们认为更善良,其实这些判断通常都是错误的。

所以,第一印象往往并不是客观的,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偶然因素。比如,我们常常说的英雄救美,一个男人偶然间遇到了正在被歹徒挟持的女人,并出手救下了她,那么故事的结局往往是该女子以身相许。如果这个男人与这个人女人在一个普通的聚会上相见,那么就非常有可能擦肩而过了。其实这个男人并不是常常去救人,只是恰逢其会而已。因此,我们在第一次见面时发觉对方是乐观的、开朗的,或者阴郁的、悲观的,这些都不能作为对此人个性的最终判断。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认识一个人需要通过长期的交往,因为,第一次见面,我们只能见到一个人处理一件事的态度与能力。比如日常生活中第一次见面可能是聚会,或者是商务谈判,那么也许这个人并不喜欢聚会,或者对商务谈判缺乏经验,而给我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这个人是否喜欢音乐、做的一手好菜、并且乐于助人这些品质我们却无法通过这种场合得知。因此,片面的印象会让我们与值得信赖的对象失之交臂。

安•戴玛瑞斯和瓦莱丽•怀特在她们所写的《第一印象》中,提出了决定第一印象的几大因素,其中包括:容貌、语言、态度、穿着和身体语言。西班牙《先锋报》近日报道说,根据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心理学教授玛丽亚·阿维亚的研究,与人初次交谈时,非口头语言可提供60%到70%的信息。非语言线索包括一是距离:一般而言,当某人对另一个人愈友善、愈亲密时,会选择较小的距离。而人们希望让他人觉得自己友善时,也会选择较小距离。因此,我们可以从别人选择的距离来了解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文化因素对人际距离的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空间行为的时候就发现,文化规范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他们发现美国人在于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有时候会使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中产生误会,比如当一名美国人和一名巴基斯坦人交往的时候,美国人可能会觉得对方过分亲热,而巴基斯坦人却觉得美国人冷漠。二是身体姿势:身体的不同姿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比如你高兴的时候可能手舞足蹈,而害怕的时候可能会萎萎缩缩。近10几年以来,有许多以体态语言为主题的畅销书籍就指出:只要观察他人的身体移动姿势,就能正确地推测他人的思想和语言。但是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注意,体态语言之所以有意义,主要是因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了解交往的背景和文化。如果抛开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就会造成误会。比如在北美,握手代表友谊和信任,但是在日本,则用鞠躬代替,东南亚国家则是合掌。三是目光接触:人们也可以用目光传递特定的信息。目光接触的意义依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好莱坞电影中常常从一对男女目光接触开始来描写恋爱,万缕深情。接触表示感兴趣,中断表示不感兴趣。当与人谈话时,缺少目光接触会让人觉得你对他不感兴趣。但是,当一个人向他人传达坏消息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