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一、概念

(一)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

(二)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四)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五)风险因素:是指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

二、风险辨识评估

“1+4”风险辨识评估:“1”是指年度辨识评估;“4”是指四项专项辨识评估。

(一)年度辨识评估:每年10月份,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参加。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结果运用: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专项辨识评估:

1、新采区、新水平、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4、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内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参加,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

三、评估方法

目前,我矿采用矩阵法进行评估。

风险矩阵评估法

R=L×S

R: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1-6)

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1-6)

依据风险值的大小,安全风险共分四个级别,即重大风险(30-36)、较大风险(18-25)、一般风险(9-16)和低风险(1-8)。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

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评估安全风险→摆查风险因素→制定管控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