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制梁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桥梁预制梁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桥梁预制梁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桥梁预制梁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一、编制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中铁十九局郑万铁路湖北段站前工程ZWZQ-3标段桥梁工程预制梁及现浇简支梁综合接地施工作业。

二、编制依据

(1)《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

(2)《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

(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J 1148-2011)。

(5)郑万铁路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

三、综合接地施工

(一)综合接地材料规格及技术标准

1、接地端子:桥隧型采用GB/T1220或GB/T700,不锈钢材质。详见大样图。

接地端子

2、接地钢筋:按照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要求,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或直径不小于16mm。

3、L型连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圆钢。

(二)接地材料连接工艺

详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07。

补充说明:焊缝长度分为两种情况。

(1)接地钢筋为单独引出设置,不充当结构钢筋时,焊缝长度按照《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图纸要求的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5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2)接地钢筋利用结构钢筋,充当结构钢筋时,焊缝长度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J 1155-2011)要求的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

3

(三)预制双线箱梁梁体综合接地系统

梁是通过梁上的结构钢筋,将梁面上的接地设置与墩台的接地极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桥面上的综合接地系统有可靠的对地连接。为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使每段桥面与大地处于同电位,铁路电气化牵引电流向大地回流通畅。确保综合接地系统能够具备可靠的安全防护功能,梁上的综合接地制作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

1、工艺流程

桥梁综合接地工艺流程图

2、梁体综合接地

梁体综合接地主要由横向、纵向、竖向接地钢筋、接地端子、贯

通地线组成。

(1)接地端子设置

接地端子设置于梁体小里程,共设置8个接地端子,梁顶面6个,梁底2个,位置按照箱梁图纸进行布置。并在接触网基础大里程设置1个接地端子。

(2)纵向接地钢筋

梁体顶面共设置4根纵向接地钢筋,中心线向两侧400mm各设置1根,防护墙下部各设置1根。纵向接地钢筋整梁通长设置,接地钢筋连接符合本交底“接地材料连接工艺”要求。

(3)横向接地钢筋

梁体横向接地钢筋设置于梁小里程,距离梁端500-750mm处,采用直径16mm圆钢施做。

(4)纵向接地钢筋

梁体纵向接地钢筋设置于梁小里程,距离梁端500-750mm处,与梁体横向接地钢筋位置向对应。接地钢筋连接符合本交底“接地材料连接工艺”要求。

(5)接触网位置接地钢筋焊接

接触网位置在大里程侧基础顶面设置接地端子,通过直径16mm 圆钢将接触网基础底钢板与防护墙底部纵向接地钢筋进行连接,为方便现场施工,接地钢筋与接触网底钢板顶部进行焊接连接,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5mm。

焊接过程不得损伤接触网预埋螺栓。

(6)防护墙接地钢筋

根据防护墙布置形式,在每板防护墙设置一根接地钢筋,接地钢筋与防护墙下部纵向钢筋通过“L”形钢筋进行焊接连接。每板防护墙形成T型接地连接。梁体防护墙接地预留钢筋外露梁面长度应大于100mm,宜按照200mm控制。

(7)接地钢筋连接

接地钢筋交叉处均采用“L”形钢筋进行焊接连接。焊接相关要求按照《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8)接地电阻测试

各节点间的接地电阻测试结果均应小于等于1欧姆。

(9)接地钢筋标识:采用黄色油漆进行标识。

(10)贯通地线

贯通地线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沿B墙墙角梁面设置,在梁缝位置按照《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图纸要求设置余长量,并设置梁缝处防护套管。电缆槽内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通过L型连接器进行连接。本线贯通地线设置于梁体电缆槽防水保护层混凝土内,施工时应做好工序顺序考虑。

(五)预制单线箱梁梁体综合接地系统

与双线箱梁综合接地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单线箱梁只有两道纵向接地钢筋,位于防护墙底部。

(六)预制单线T梁梁体综合接地系统

参照《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图纸边梁设置。

四、各工种施工技术要点

(一)钢筋工

1、钢筋加工时,钢筋接头必须预弯处理,确保焊接后钢筋同轴,单面焊搭接长度≥10d(d为钢筋直径),双面焊搭接长度≥5d。焊接时应注意焊接质量,敲除焊缝表面焊渣。

2、接地钢筋标识。钢筋安装过程应做好接地钢筋的标识,标识采用黄色油漆。

3、接地端子焊接应在梁体钢筋安装至模板后进行,确保梁体接地端子顶面与模板密贴,梁面顶电缆槽内接地端子高出梁面0~5mm。端子焊接完毕后,拧紧端子保护盖。

4、电阻测试。钢筋绑扎完毕后应进行电阻检测,检测结果不大于1Ω。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电阻复测。

5、焊接施工技术要领

(1)HPB300钢筋选用422焊条,HRB400钢筋选用502焊条。

(2)焊接电流按下表搭接焊要求选择。

(3)焊接宽度。《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5.3.5条第5项要求,焊缝有效厚度h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应不小于0.8d。b为焊缝宽度,h为焊缝高度(厚度),d为钢筋直径。

注:当钢筋直径为16mm时,焊缝宽度b不小于12.8mm,焊缝高度(厚度)h不小于4.8mm。

强调一点:《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中要求

焊缝高度(厚度)h不小于4mm,指的是综合接地钢筋不充当结构钢筋时。当综合接地钢筋充当结构钢筋时,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5.3.5条第5项要求施做。

(4)焊接长度。按照本交底“接地材料连接工艺”要求施工。

(5)焊接时焊缝要求平滑,不得有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发现缺陷及时修补。

(二)混凝土工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不要损坏接地端子,确保接地钢筋的位置和外露的高度。严禁踩踏端子,造成端子偏位。

2、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接地端子是否设置防护盖,防护盖是否拧紧。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梁体顶面收面过程中,一定将接地端子找出来,并清除端子防护盖顶面的污垢。

4、梁体脱模后,及时找出梁底的接地端子,并做好接地标识。

五、各工种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各工种施工安全作业的前提是确保现场按方案施工。

(一)钢筋工

1、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带;焊接作业时佩戴焊接防护帽、手套、绝缘鞋、口罩;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

2、钢筋吊装作业时,有专人指挥。

3、检查临时用电安全,施工前由电工对临时用电安全进行排查,重点检查漏电保护设置、是否一机一闸、电缆线是否损伤等。

4、焊接过程做好现场材料的防火。

(二)混凝土工

1、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带;作业时佩戴手套,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

2、按照方案要求的浇筑速度进行混凝土浇筑;并根据天气气温

适当放缓浇筑速度;

3、现场施工车辆有专人指挥,施工人员与起重机、泵车操作人员应协调一致;

4、高空、临边作业前,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安全确认;

5、检查临时用电安全,施工前由电工对临时用电安全进行排查,重点检查漏电保护设置、是否一机一闸、电缆线是否损伤等。

六、环境保护

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废电焊条等回收集中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