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作者:张翠萍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7期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这次大会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十九大报告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是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的文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报告中的一些重要论断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报告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激动人心。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可以说,这是一次指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大会,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大会,是事关中国前途命运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会。

十九大,中国进入了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个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蕴含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馆藏丰富的高校图书馆,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因为高校图书馆具有三大优势:一是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二是高校图书馆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高校图书馆有着众多的学生读者,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伟大的新时代开启之际,我们应肩负起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挖掘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为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提供文献支持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广袤大地孕育的文明和智慧,内涵丰厚,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宝贵的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如“以和为贵”“以人为本”“和谐邻里”“求同存异”“与时俱进”等充满儒家、道家睿智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推动社会的发展。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中,精神的食粮不可缺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里,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丰富的物质生活提升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而高校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文化中心,是传统文化的保存者。其极为丰富的典籍收藏是其他机构无法企及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就是阅读。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优势,将浩如烟海的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分类加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使读者获得并阅读学习到这些传统文化知识。

二、创建和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一)如果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图书馆就是大学的心脏。高校图书馆除了丰富的馆藏资源建设,还有宽敞的空间、怡人的环境,是学生们人文休闲的栖息地。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机勃勃、和谐健康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往往是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以凝固的形式,传承着和展示着文化底蕴。”

(二)图书馆是营造文化氛围的载体,是学生课余学习的重要场所。可通过内部环境的布置营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展示图书馆的文化主题,体现校园文化精神,通过这样的环境给读者以丰厚的文化滋养。

(三)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也是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馆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要始终把读者放在第一位,以读者为中心,一切为读者着想,重视读者的需求,服务态度热情周到,举止文明,讲究礼仪,创造一个和谐、幽雅的人际环境,从而获得读者的尊敬和信任,对校园文化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第二课堂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这也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现实要求。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图书馆可利用馆藏资源和读者服务优势及大学生密集等特点,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可借助网络打造传统文化的特色平台,向学生读者直接介绍馆藏图书,定期推荐好书阅读,推送新书介绍等,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资源是文化宣传与传递的最佳手段,让书中的文字活起来,使学生读者更容易接受,有助于提高宣传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利用传统节日的民俗开展传统文化的宣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民俗与文化相互交融。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

节”“重阳节”“清明节”等,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统文化故事,能让学生们从中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深邃和魅力。

(三)围绕发挥图书馆的主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和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利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举办系列读书活动,将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和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开辟传统文化专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获得传统文化的精准解读。

(四)围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真正的感受,体验是最好的学习,也是最大乐趣的来源。图书馆依托学生会、读书会等学生社团组织,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子讲堂、民俗采风、读书交流、书画创作、经典诵读、礼仪文化等自主的学生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

总之,文化建设是对人的灵魂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传承。历史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它在继承的同时,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和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体现其恒久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责任编辑:黄可心]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_经典阅读优秀版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阅读精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礼貌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四个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一样。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度---高深莫测。 文化纵览 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中国传统文化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费先生曾说: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 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 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 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也许是过于强调GDP的增长,我们许久以来忽略了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许已和世界大国相差不多,但是谈到让人民的文化教养,我们也许还是有一些差距。 面对如今的局面,看到国家也意识到文化、信仰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转折点,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从小事锻炼自己,从日常的行为中培养出自己的高尚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2020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

2020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 1、文化自信的重要性109大报告屡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最近几年____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109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华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1个国家、1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1例外遭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入影响。 ____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1个抛弃了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但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极可能上演1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起的精神气力。而要继承好、发展好本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本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本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____提出“文化自信”这1时期课题的深意所在。 2、文化自信的底气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5年当中,我们总书记不管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援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____对革命文化1直非常重视。不管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

调研,____1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宏扬革命精神。5年来,____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心之光不灭”。____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心,在成功温柔境时不自豪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低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1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1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辩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____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1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1是讲甚么样的中国故事,2是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第1,讲好中国故事 条件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当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仍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辨别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和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1”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人是要寻求进步的,这个进步又不单单指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素质,由哪些方面组成呢?素质最直接的应该是文化,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一个文化稍低的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待遇显而易见。那我们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自觉和自信的问题。 自觉,是自发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种向往和求知欲,而自信,则表示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发言权和可以使之运用广泛,两者结合可以弘扬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标志,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自觉使我们博览诗书,知识渊博,继而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心,遇人即可侃侃而谈,口吐白莲,使我们散发温润如玉的气质。 很多当代大学生常常抱怨大学的学习体制,觉得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殊不知这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惰颓废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当你在日上三竿之时依然懒散在软绵绵的床上,当你在夜深人静之时仍然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和泡沫剧,当你在本该认真听讲汲取精神营养的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或是呼呼大睡时,,,,,,时间在不知不觉地溜走,你也离文化自觉这种精神越来越远了,既然没有静下心来给自己的头脑充电,腹无诗书又何来的文化自信呢? 有时候我们说,很多经济产业都是靠大量的劳动力支撑,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手里,所以常常“听命”于拥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弘扬和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所谓文化自信,小而言之,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知识、能力、品质的肯定与自信,相信他能以他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来面对一切未来不确定的挑战;大而言之,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个人若是对自己不够自信,妄自菲薄,做事畏畏缩缩,则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必定不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永远只能望其项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极有可能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浪潮中永远被发达国家甩在身后。 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着文化自身的振兴与繁荣,更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发展、前途,关系着整个名族国家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文化作用、地位的高度认同,树立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12级经管创新(2)班 王思琪 1210800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何以文化自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346673.htm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何以文化自信 作者:陈广亮 来源:《兵团党校学报》2017年第06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精神支撑。基于马克思文化批判的立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文化自信的根由,既在于它展现了中国必将实现国家复兴的民族信心,也在于体现了承继中国红色基因的革命自信,还在于彰显了中国能够“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时代信心,更在于使中国领航核心——中国共产党的从容治理全面展现出来。深入、系统把握文化自信何以能够坚定支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有助于我们在新征程中不断有新作为。 [关键词]文化自信;马克思文化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作者简介]陈广亮,男,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站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能够固本培元的精神根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使命的精神支撑和智慧保障,从马克思文化批判的立场而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秉承革命的红色基因、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和先进政党的从容领航,是其中的四个重要方面。 一、文化自信源于具有光辉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自信 马克思文化批判的基本特质之一是民族传统中存在可以为无产阶级新社会建设提供养分的资源。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针对当时一些人提出新社会建设要直接、简单地抛却民族一切的“故意胡说”,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面对既定的民族遗产时,无论是民族的统一本身,还是民族政治上层建筑、文化等,都是要批判地继承,而非直接、简单地抛却,“民族的统一不是要加以破坏,相反,要由公社在体制上、组织上加以保证,要通过这样的办法加以实现,即消灭以民族统一的体现者自居同时却脱离民族、凌驾于民族至上的国家政权……旧政权的合理职能则从僭越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承担责任的勤务员”。这就是说,有益民族统一的因素可为无产阶级新社会批判性吸收为例,换句话,无产阶级对新社会的建构,不是不要民族的传统精粹,而是应该把民族传统中的有益养分批判性地运用到无产阶级新社会建设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就是相信依托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底力、精神和追求,我们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共同体文明,中华文明曾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重心,千年不衰。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虽久经挫折,但民族精神一直是砥砺前行的内在根源。中国共产党诞生特别是领导中国人民建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名句整理 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三字经》 这几句已经给孩子解释了意思背起来应该不难。 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要相爱。头顶上的是同一个天脚下托的是同一个地。 5、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才能出众的人威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他并不是由于他说话的声音大。 6、勿谗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不要巴结富人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要讨厌故友不要只喜欢新朋友。 7、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能亲近仁德的人就会有很多的好处道德就会一天天增进错过就会一天天的减少。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现用以说明要成就大业必须立足于当前脚踏实地干下去。 ----------《老子》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能钻进老虎窝怎么能得到小老虎。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就。-------《后汉书》10、凡事预则立无欲则废。凡是有预见就能成功没有预见就要失败。---------《礼记》 11、知无不言言无不行。知道的内容没有不说的说出来的话没

有不去做的。这就是说要毫不隐瞒的说出自己的话并坚持言行一致。---------宋.苏轼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求学的人应尽心尽力不知疲倦。--------《论语》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石不经雕琢就不可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事理。------《礼记》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很多事物不懂通过教学才会发现自己知识贫乏。------《礼记》1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冥思苦想但徒劳无益还不如用心学习片刻有所得。-------《荀子》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间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去。劝告人们要珍惜光阴抓紧工作。---------《论语》 17、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少壮时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没有本领。 --------《孔子家语》 1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少年时多受点辛苦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要偷懒而虚度一寸光阴。-------唐.杜荀鹤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从我做起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开场白: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一篇有关时政热点的演讲,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发表演讲,所以说一定会免不了出些差错,还请在坐的各位多多海涵。我演讲的主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信,从我做起”,接下来开始我的演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之多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应该具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缺乏文化自信,这个国家就会缺少生命与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人民走向世界的基础,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谈到文化自信,很对人都会觉得很模糊,或者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值得自信,这是对文化本身不了解的表现,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多,也是有原因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被迫由封闭转为开放。许多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纷纷流入中国,让封闭了好几百年的中国人开了眼界,瞬间发现国外有这么多“先进”的事物,思想,让整个民族很难适应过来,就出现了不少错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的人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崇洋媚外,也有人对此顾步自封,从不过问,为持有“绝对”的文化自信而感到自豪,少有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文化。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不够。为什么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是因为对文化调查地不够彻底,没有在充分调查下总结的结论,含水量注定是很高的。所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的文化调查,对文化没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信将无从谈起。调查文化就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弄清楚我们有什么,别人有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有什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来源:《红旗文稿》15至17期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回顾近9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纵观党的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 1. 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

新时代文艺中的文化自信研究

新时代文艺中的文化自信研究 作者:王端阳王晓慧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10期 摘要:“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自信,而对于文化自信来说,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文艺。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为了更好地彰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对于文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文化自信和新时代的文艺入手,来探讨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新时代; 文艺; 文化自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0;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098-001 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文化自信”加入到“三个自信”中,提出坚持“四个自信”。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不断强调并深刻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把“文化自信”放在了最根本的位置。而作为文化自信的最重要彰显——文学和艺术,其发展和复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新時代的文艺 文艺源自社会,深受社会发展影响,也更反作用于社会,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改革开放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景象和色彩斑斓的人民生活,也因此给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多样化、多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多种形式作品层出不穷。然而在这样的影响下,文艺能否准确地把握住根本方向,发挥好歌颂人民、反映时代、激励人心的作用,能否与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一致,共同取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这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重要为敏感的事情。就现状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且文艺的展现形式也更加的多样化。文艺作品的传播形式从传记到电视连续剧,从小品再到电影,从舞蹈再到朗诵,直观的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宣扬了作品的精神内涵。作品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再加之以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异彩纷呈的文艺曲调中夹杂着诸多不和谐的音调。很多创作者为了强调经济利益,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注重体验生活,抄袭模仿;为了博得读者或者观众眼球,贯穿渗透错误的价值观等等。这些文艺领域的不正之风,要求我们在新时代加强文艺规范,增强文化自信。 二、新时代文艺和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 中国的文艺源自中国积累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文化的书写表达。中国文艺多种形式的创新发展,本身就是在不断地重复实践中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共同的价值取向,这种精神力量的凝聚就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

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 w. 5Y k J. c oM 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缩影和写照。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文化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更离不开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推动。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向心力,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繁荣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各民族发展同心同德,在共同文化的牵引下拧成一股绳,朝着文化向心力共同发展。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抓手,有依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实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基础、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和特有灵魂。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 自信如牢固的凝胶剂一般,凝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和兴衰成败,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国度,文化自信更是彰显了它不可或缺的价值。它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和稳定信念基础,具有厚重的精神力量和独特的凝聚力、影响力。无论是在远古的原始社会、残酷的奴隶社会、统治中国最漫长的封建社会、仅有萌芽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新时代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每一个历程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凭空而论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一代一代华夏儿女的共同梦想,“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反映中华民族的意愿和向往,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进步和要求,是由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包括历史文化实际实现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要实现这一梦想,我们必须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坚定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下改变中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 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一个民族文化的强盛程度,代表着这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发展程度,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通过文化符号,抒写着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最强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精神文明凝聚力,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保持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继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离不开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 w. 5Y k J. c oM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文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但是, 我最喜欢的有两样,一是节日,二是道德。 节日,这个词语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非常熟悉,因为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节日、例如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春节 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可以让所有的亲人团聚,也是拥有重 要意义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个店铺旁边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扬,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的脸上露出幸福 的微笑,眼睛里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意,这时,在广场上每个人都 会拿出许多的烟花、鞭炮来放。在晚上时,一起冲上深黑的天空, 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犹如彩虹般美丽。好看极了。 到了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观看。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礼。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对于这个中国的古老传统佳节,还让我想到了一 首诗,一首对他乡兄弟思念的感情诗。那是唐朝时期王维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当是重阳节时,就会想起王维那种思念他乡亲人、兄弟的情景,让我也不禁地感伤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何其之多,每一个都有故

事,述说了节日的来源。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阐 述了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 记住这些节日了。 每个人都差不多都觉得中国的节日低俗、无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但是在他们心中 是不是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是否能忘本。或许在他们心中 已经没有心里的那份坚持,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坚持,只知 道一眛的效仿别人,反而舍弃了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重要的东西— 文化。当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国文化,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 弃其糟耙,为自己所用,这是可以的,能够让我们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己身的不足,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完美。 道德是一个底线,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人类为什么站在食物链顶端,就是我们心中有那份道德。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锁的牢。 爱护动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现代社会的 各行各业之间都离不开礼貌这个词语。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涵养标准,品性等。一个好的礼貌态度,留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小时候, 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叔叔阿姨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不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开口叫人,一般的时候也就会见到熟 人才叫一声,这还是老妈一直在我耳边唠叨的缘故,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守礼貌懂知识, 见到老师要问好,遇到熟人也要打招呼,要做一个乖孩子。要时刻

浅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浅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点滴体会 金良铸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一个重要的思想贡献。其核心有两点: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二是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决议》中说,“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理解,所谓的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所谓的文化自信,主要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做到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做到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民族优秀的

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文化充分自信。同时要对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对与时惧进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一元化指导作用要充分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防止的一些倾向。《决定》强调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文化要与时俱进。这就是说,我们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要抱正确的态度。如果对外来文化一律兼容并包、全盘西化,或抵制拒绝引入,对传统文化逆向解构、颠覆、拆缷、那就叫文化的不自觉、不自信。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放眼世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既要充分认识和坚守自己的文化,又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学习和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去爱国、怎样去爱家乡、怎样去爱他人。其次是对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毛泽东同志说:“文学艺术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另外,要给文化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决定》有五个闪光的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体制改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坚定文化自信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坚定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它来自于( ) ①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②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数量庞大的“90后”乐于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他们的视野从“风花雪月”转向“星辰大海”,把国家的荣誉和自己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这种自信主要表现为( ) ①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全面、系统、可持续,课堂是最好载体。日前,教育部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①发挥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发挥了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需要( ) ①对时代发展潮流深刻把握 ②主动担当发展历史文化的责任 ③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充分肯定 ④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表明( )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人是要寻求进步的,这个进步又不单单指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素质上的素质,由哪些方面组成呢?我想最直接的应该是文化吧,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一个文化稍低的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待遇显而易见。那我们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自觉和自信的问题。自觉,我认为是自发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种向往和求知欲,而自信,则表示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发言权和可以使之运用广泛,两者结合可以弘扬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标志,表现在每个人身上。有时候我们说,很多经济产业都是靠大量的劳动力支撑,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手里,所以常常“听命”于拥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弘扬和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设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具有重要战略地

《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末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末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λ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亠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 (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16.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6分) 17.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3分) (四)(12分 15.(3分)D 16.(6分)①要知晓文化家底;②要挖掘文化遗产;③要深入研究文化。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7.(3分)①重要文化遗产;②民间文化遗产;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宋尚宫女论语 (1) 朱子家训 (5) 弟子规 (6) 《太上感应篇》 (7) 宋尚宫女论语 宋若昭?贝州人?世以儒闻。父棻?好学?生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荀?皆慧美能文。若昭文词高洁?不愿归人?欲以文学名世。若华著女论语?若昭申释之。唐贞元中?诏入禁中。试文章?论经史?俱称旨。若昭以曹大家自许。帝嘉其志?称为女学士。拜内职?官尚宫?掌六宫文学?兼教诸皇子公主?皆事之以师礼。号曰宫师。 立身章第一 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 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 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 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 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 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学作章第二 凡为女子。须学女工。纫麻缉苎。粗细不同。 车机纺织。切勿匆匆。看蚕煮茧。晓夜相从。 采桑摘柘。看雨占风。滓湿即替。寒冷须烘。 取叶饲食。必得其中。取丝经纬。丈疋成工。 轻纱下轴。细布入筒。绸绢苎葛。织造重重。 亦可货卖。亦可自缝。刺鞋作袜。引线绣绒。 缝联补缀。百事皆通。能依此语。寒冷从容。 衣不愁破。家不愁穷。莫学懒妇。积小痴慵。

不贪女务。不计春冬。针线粗率。为人所攻。嫁为人妇。耻辱门风。衣裳破损。牵西遮东。遭人指点。耻笑乡中。奉劝女子。听取言终。 学礼章第三 凡为女子。当知礼数。女客相过。安排坐具。整顿衣裳。轻行缓步。敛手低声。请过庭户。问候通时。从头称叙。答问殷勤。轻言细语。备办茶汤。迎来递去。莫学他人。抬身不顾。接见依稀。有相欺侮。如到人家。当知女务。相见传茶。即通事故。说罢起身。再三辞去。主若相留。礼筵待遇。酒略沾唇。食无刈筯。退盏辞壶。过承推拒。莫学他人。呼汤呷醋。醉后颠狂。招人怨恶。当在家庭。少游道路。生面相逢。低头看顾。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遍乡村。说三道四。引惹恶声。多招骂怒。辱贱门风。连累父母。损破自身。供他笑具。如此之人。有如犬鼠。 早起章第四 凡为女子。习以为常。五更鸡唱。起着衣裳。盥漱已了。随意梳妆。拣柴烧火。早下厨房。摩锅洗镬。煮水煎汤。随家丰俭。蒸煮食尝。安排蔬菜。炮豉舂姜。随时下料。甜淡馨香。整齐碗碟。铺设分张。三餐饱食。朝暮相当。莫学懒妇。不解思量。日高三丈。犹未离床。起来已宴。却是惭惶。未曾梳洗。突入厨房。容颜龌龊。手脚慌忙。煎茶煮饭。不及时常。又有一等。餔餟争尝。未曾炮馔。先已偷藏。丑呈乡里。辱及爷娘。被人传说。岂不羞惶。 事父母章第五 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朝早起。先问安康。寒则烘火。热则扇凉。饥则进食。渴则进汤。父母检责。不得慌忙。近前听取。早夜思量。若有不是。改过从长。父母言语。莫作寻常。遵依教训。不可强梁。若有不谙。细问无妨。父母年老。朝夕忧惶。补联鞋袜。做造衣裳。四时八节。孝养相当。父母有疾。身莫离床。衣不解带。汤药亲尝。祷告神祇。保佑安康。设有不幸。大数身亡。痛入骨髓。哭断肝肠。劬劳罔极。恩德难忘。衣裳装殓。持服居丧。安埋设祭。礼拜家堂。逢周遇忌。血泪汪汪。莫学忤逆。不敬爹娘。才出一语。使气昂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