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总结(可打印修改)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总结

一、疏通文意,先解释括号前的字,再翻译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

()(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 死于安乐也。

三、文学常识

1、孟子名,字,时期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并称为

“ ”。他主张行“ ”以统一天下。

2、《孟子》是部的书,现存

篇,

是等合著成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 ”之一。

3、本文出自_____________,题目是后人所起。文章采用论证和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 ”的观点。

四、字词小结

1、我的字音字形:

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⑤拂士

2、(一)通假字

1 曾,同“ ”,。与文中的“益”意思相近

2 衡,同“ ”,。 3. 拂,同“ ”,

(二)词性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 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

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_, 空乏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_____(三)一词多义

1、拂: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

2、发: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 征于色,发于声______________

3、于: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

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_________

4、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 国恒亡____________。

5、士: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今异义词

①人恒过古义今义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③所以动心忍性古义今义

④管夷吾举于士古古义今义

五、重点句子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__________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______(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7)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

六、理解性背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中,阐述对其进行思想上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生

活上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行动上磨炼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3、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面部表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国家长盛

不衰,就需要有和。(用课文词语回答)

5、本文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文句是: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7、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治理国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七、文章分析

1、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l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

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层: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2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并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2、2、中心:

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3、.孟子这篇文章论述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他的观点是什么?

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结尾句

4.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都出身贫贱,都是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5、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6、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7、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

8、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的?

作者从个人的成才和国家的治理两方面论证。

9、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提示:先明确层意;再找出所使用论证方法;最后借助一些起承转合

的词语,如首先、然后、又、同时、并且、再、最后等,将前两点内容融为一个整体即可)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10、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11、写法

1、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2、从小到大: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

9、(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请列举几例。

A正面例子:“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1、周文王拘而演《周易》

2、仲尼厄而作《春秋》

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4、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6、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7、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8、《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9、曹雪芹举家食弱著《红楼梦》10、司马迁惨遭宫刑而

愤作《史记》11、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12、“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

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B反面例子:

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2、商纣王、隋炀帝等例子。

七、总结升华: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①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

②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有人认为:逆境固然可以磨练人,但顺境更容易使人成才。你如何看待呢?

3、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5、送你名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积小恶必成大恶,积小善必成大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三字经>

八、课堂练兵

1、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舜发于畎亩之中(2)必先苦其心志(3)曾益其所不能(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你能找出并判断本文论据是哪一类吗?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这几句话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4、“是人”是指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________________,本文举出古代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

6、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历经忧患成大器;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加点的词意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在)畎亩之中B.百里溪举于市(城市)C.故天将大任于是(这样)人也D.行拂乱(使....错乱)其所为

8.作者在上文第一段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

A.古代任人唯贤,并不重出身、地位B.卑贱的人最多智慧C.经受磨难的人,才能接大任

9、“大任”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是人”要经历哪些磨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春秋末期人。他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叫《孔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解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题目是编者加的。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 发,起,指被任用。于,介词,从。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亩,田垄。“畎亩”,泛指田野。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傅说

机电一体化总结

机电一体化课程总结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机电一体化结课总结历时半个学期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是太快了。下面我就先来总结总结自己在这半个学期的机电一体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然后再谈谈一些自己的感想哈。 首先,谈谈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哈。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机电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下述优越性。 第一点就是它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哈。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能自动采

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和设备事故,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然后就是它的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了哈。机电一体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度以及范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地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操作,保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产品的合格率。同时,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使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数控机床对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普通机床提高5~6倍。 再然后就属使用性能的改善啦。机电一体化产品普遍采用程序控制和数字显示,操作按钮和手柄数量显著减少,使得操作大大简化并且方便、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作过程根据预设的程序逐步由电子控制系统指挥实现,系统可重复实现全部动作。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通过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外界参数的变化随机自寻最佳工作程序,实现自动最优化操作。 除此之外,其具有复合功能并且适用面广啦。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

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设置与电子设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1机械系统(机构)2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3动力系统(动力源)4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5执行元件系统(电动机) 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虑方法:机电互补法、融合法和组合法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2适应性设计3变异性设计 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准则:考虑人、机材料成本等因素,而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完善性设计最终可归结于在保证目的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以成本为核心的设计准则。 6.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要求首先确定离散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7.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从螺纹滚道的截面形状、滚珠的循环方式和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进行区分1我国螺纹滚道有单圆弧形2滚珠循环方式:内循环、外循环3外循环:螺旋槽式、插管式、端盖式 8.滚珠丝杠副;公称直径d0;指滚珠与螺纹滚道里在理论接触状态时包括滚珠球心的圆柱直径。基本导程Pb;滚珠螺母相对滚珠丝杠旋转2π弧度时的行程。公称导程Ph0;用作尺寸标识的导程值。行程;转动滚珠丝杠或滚珠螺母时,滚珠丝杠或滚珠螺母的轴向位移量 9.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案;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特点;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方便,但不能精确定量的进行调整。2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特点;可实现定量调整,即可进行精密调整,使用中调整较方便。3双螺母垫片调整式。特点;结构简单刚度高,预紧可靠,但使用中调整不方便。4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能消除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弹性变形产生的间隙,但结构复杂轴向刚度低,用于轻载场合。5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式。特点;结构简单,紧凑,但使用中不能调整,制造困难 10.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组合方式;1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高,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2双推---双推式;适合高刚度,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温度的升高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端支承的预紧力不对称。3双推---简支式;适用于中速,传到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4双推---自由式;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 11.滚珠丝杠副的结构选择;根据防尘,可以防护条件以及对调隙及预紧的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1允许有间隙存在---单圆弧形螺纹滚道的单螺母滚珠丝杠副。2有预紧或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需要定期调整---双螺母螺纹预紧或齿差预紧式结构3良好的防尘条件,只需在装配时调整间隙及预紧力时可采用结构简单的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结构 12.滚珠丝杠副结构尺寸的选择;选用滚珠丝杠副时通常主要选择杠的公差直径和公称导程。公称直径应根据轴向最大载荷按滚珠丝杠副尺寸系类选择。螺纹长度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要短,一般取螺纹长度/公称直径小于30。基本导程应按承载能力、传动精度及传动速度选取13.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依靠齿轮产生的可控变形波引起齿间的相对错齿来传递力和运动。Wr=C 14.同步带传送;综合了普通带传动和链轮链条传动优点的一种新型传动。它在带的工作面及带轮外周上的、均制有啮合齿,通过带齿与轮齿作啮合传动。特点;传动准确,传动效率高能吸振噪声低传动平稳,能高速传动,维护保养方便 15.间歇传动机构分类:棘轮传动,槽轮传动,蜗轮凸轮传动 16.棘轮传动机结构组成:棘轮,棘爪 17.棘轮传动机结构工作原理:棘爪装在摇杆上能围绕O转动,遥杆空套在棘轮凸缘上做往复摇动。当摇杆做逆时针摆动时,棘爪与棘轮2的齿啮合,克服棘轮轴上的外外加力矩T,推动棘轮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止动爪在棘轮齿上打滑。 18.槽轮传动机构组成:拨销盘、槽轮 19.槽轮传动机构工作原理:拨销盘以不变的角速度W0旋转,拨销转过2β角时,槽轮转过相邻两槽间的夹角2a。在拨销转过其余部分的角2(π-β)时,槽轮静止不动,直到拨销进入下一槽内,又重复以上循环。这样将拨销盘的连续运动变为槽轮的间歇运动。 20.导轨副的基本要求:导向精度高,刚性好,运动轻便平稳,耐磨性好,温度表化影响小以及结构工艺好。1导向精度:导轨的结构类型,导轨的几何精度和接触精度,导轨的配合间隙,油膜厚度,导轨和基础件的刚度和热变形。2刚度:导轨副应有一定的接触精度(施加预载荷,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接触刚度)3精度的保持性:进行正确的润滑和保护(多层金属薄板伸缩式防护罩)4运动的灵活性程低速运动的平稳性:采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卸荷导轨、贴塑料导轨等;普通滑动导轨上使用含有极性添加剂的导轨油;用减小结合面、增大结构尺寸、缩短传动链、减少传动副等方法来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 21.静压导轨副的工作原理: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或气体介质通入导轨的运动件与导向支撑件之间,运动件浮在压力油或气体薄膜上,与导向支承件脱离接触,致使摩擦阻力(力矩)大大降低。运动件受外载作用后,介质压力会反馈升高,以支承外载荷。 22.方向精度:运动件运动时,其轴线与承导件的轴线产生倾斜的程度。置中精度:任意截面上,运动件的中心与承导件的中心之间产生偏移的程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案及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案及原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具体内容:“我所知道的孟子”资料搜集展示: 设计策略:课前搜集资料; 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资料搜集情况; (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 1、反复诵读: 具体内容:诵读课文: 设计策略:自由诵读、录音范读、齐读和指导诵读、评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复诵读。教师指导诵读分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评价方式:指名诵读 2、自主翻译: 具体内容:翻译全文: 设计策略: ①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翻译课文; ②小组交流,学生以单元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疑难词句,再不会的问题板书提交全班解决; ③课堂释疑,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上两步尚未理解的词句; ④重点强调,通过大屏幕检查学生翻译效果,并强调重点词句:

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一词多义:国、拂、 通假字:曾、衡、拂 虚词:于、以、 重点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评价方式:指名学生以接龙形式翻译全文,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设计意图:翻译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牵涉到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和对文章思想的正确解读。本阶段各 个环节,步步推进,稳抓稳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翻译文言文的 能力,突破教学重点中的“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并为下一 步探究文章做好了准备。 (三)合作探究,点拨提升 具体内容:理解作者思想观点,明确写作思路,把握语言特色。 设计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思想观点,明确文章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文章写 作思路及语言特色。学生发言后,通过屏幕展示文章思路:“文章 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在苦难中造就;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 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人生扩展到治国,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

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汇总(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汇总 第一章:概论 1.关于机电一体化的涵义,虽然有多种解释,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2.机电一体化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重要的实质是什么? 3.为什么说微电子技术不能单独在机械领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机电—体化对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5.试列举20种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6.试分析CNC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要素,并与人体五大要素进行对比,指出各自的特点。 7.机电一体化产品各基本结构要素及所涉及的技术的发展方向。 8.机电一体化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试举例说明常见的、分别属于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的情况。 10.为什么产品功能越多,操作性越差?为何产品应向“傻瓜化”方向发展? 11.试结合产品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分析和理解按“有限寿命”设计产品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 1. 机电一体化产品对机械系统的要求有哪些? 2.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由哪几部分机构组成,对各部分的要求是什么? 3. 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 齿轮传动机构为何要消除齿侧间隙? 5.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对传动有何影响?采用什么方法消除它? 6. 滚珠丝杠副的支承对传动有何影响?支承形式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7. 试设计某数控机床工作台进给用滚珠丝杠副。己知平均工作载荷F=4000N,丝杠工作长度l=2m,平均转速=120r/min,每天开机6h,每年300个工作日,要求工作8年以上,丝杠材料为CrwMn钢,滚道硬度为58—62HRC,丝杠传动精度为±0.04mm。 8.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各有何特点? 9.请根据以下条件选择汉江机床厂的HJG—D系列滚动直线导轨。作用在滑座上的载荷F=18000N,滑座数M=4,单向行程长度L=0.8m,每分钟往返次数为3,工作温度不超过120℃,工作速度为40m/min,工作时间要求10000h以上,滚道表面硬度取60HRC。 10.滚动直线导轨的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1. 塑料导轨的特点是什么?常用的塑料导轨有哪些?如何使用? 第三章:接口设计 1.试述机电—体化接口设计的重要性。 2.试述机电一体化产品接口的分类方法。 3. 试述人机接口的作用和特点。 4.人机接口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哪几种?常用的输出设备有哪几种? 5.设计键盘输入程序时应考虑哪几项功能? 6.七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动态工作方式和静态工作方式各具有什么优缺点? 7. 在进行PP40打印机接口设计时,可否直接将STB连到WR上?为什么? 8.试述机电接口的作用和特点。 9. 在机电接口的控制输出接口中,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有哪些? 10.在机电接口中,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注释.do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注释 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发:起,指任用。 3、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4、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5、举:被选拔。 6、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7、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8、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士:狱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音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yù)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sàng)耳.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bìan)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yì)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eì—)失其本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shùn)发于畎(qǔan)亩之中,傅(fù)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yí)吾(wǔ) 举于士,孙叔敖(aó)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jiāng)降(jiàng)大任于斯(sī)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jīn)骨,饿(è)其体肤,空乏(fá)其身,行(xíng)拂(fú)乱其所为(weí),所以动心忍(rèn)性,曾(zhēng)益其所不能.人恒(héng)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héng)于虑(lǜ),而后作(zuò);征(zhēng)于色,发于声,而后喻(y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huàn)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shùn)发(fā)于(yú)畎(quǎn)亩(mǔ)之(zhī)中(zhōng),傅(fù)说(yuè)举(jǔ)于(yú)版(bǎn)筑(zhù)之(zhī)间(jiān),胶(jiāo)鬲(gé)举(jǔ)于(yú)鱼(yú)盐(yán)之(zhī)中(zhōng),管(guǎn)夷(yí)吾(wú)举(jǔ)于(yú)士(shì),孙(sūn)叔(shū)敖(áo)举(jǔ)于(yú)海(hǎi),百(bǎi)里(lǐ)奚(xī)举(jǔ)于(yú)市(shì). 故(gù)天(tiān)将(jiāng)降(jiàng)大任(dàrèn)于是(yúshì)人(rén)也 (yě),必(bì)先(xiān)苦(kǔ)其(qí)心志(xīnzhì),劳(láo)其(qí)筋骨(jīngǔ),饿(è)其(qí)体(tǐ)肤(fū),空乏(kōngfá)其(qí)身(shēn),行(háng)拂(fú)(fú)乱(luàn)其(qí)所(suǒ)为(wéi),所(suǒ)以(yǐ)动(dòng)心(xīn)忍(rěn)性(xìng),曾(zēng)益(yì)其(qí)所(suǒ)不(bù)能(néng). 人(rén)恒(héng)过(guò),然(rán)后(hòu)能(néng)改(gǎi).困(kùn)于(yú)心(xīn),衡(héng)于(yú)虑 (lǜ),而(ér)后(hòu)作(zuò),征(zhēng)于(yú)色(sè),发(fā)于(yú)声(shēng),而(ér)后(hòu)喻(yù).入(rù)则(zé)无(wú)法(fǎ)家(jiā)拂(bì)士,出(chū)则(zé)无(wú)敌(dí)国(guó)外(wài)患(huàn)者(zhě),国(guó)恒(héng)亡 (wáng). 然(rán)后(hòu)知(zhī)生(shēng)于(yú)忧(yōu)患(huàn),而(ér)死(sǐ)于(yú)安(ān)乐(lè)也(yě).

2020机电一体化专业自我鉴定范文6篇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以下是整理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自我鉴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经过大学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学习,谦虚自律的我,乐观向上、为人真诚、坦率,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在学习上,我成绩良好,多次获得奖学金,通过课余时间学习参加自学考试(建筑工程),参加浙江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现已通过一级windows、二级(vb)、三级(络技术)。在深透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多种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在面对学校的每一次实习时都认真对待,争取做到最好,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得到了各位老师好评的同时候,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想最重要的不是说他的书读的有多好,而是他应该具备怎么的素质才能在这个社会的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也有自己的谋生手段。能通过社会的竞争生存会比其他方式生存更加让人兴奋,试问哪个企业不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竞争是企业存活的生命线。说到我自己,是个很平凡的人!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品质,我热爱生活,喜欢拼搏,为人真诚还能吃苦耐劳,拥有团队精神。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打拼将来。找到一份能更多的和别人接触,充满竞争的职业!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而是不管在哪里都有饭吃! 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并取得了优秀成绩,每学期末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前三名。还获得AutoCAD软件计算机辅助机械类设计绘图高级员资格证、电工上岗证、数控车床中级证、数控铣床中级证。因此让自己取得了自信和增强了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的信心,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向上、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人总是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锻炼! 思想上,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遵纪守法,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活动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校期间,担任班委组织委员一职,曾获得优秀宣传员奖。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特别是组织同学参加学校举办校运会获得团体奖第四名,参加学校举办大专生辩论赛获得团体第三名。代表本教学点队参加总院举办的运动会比赛获得团体第二名。同时,个人获得短跑米冠军和米栏亚军。 生活上,崇尚质朴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时间观念性强。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得到师长的好评。敢于拼搏与吃苦耐劳精神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三年多姿态多彩的大学生活造就了充实的生活! 作为世纪的新青年,不会因为自己是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严格要求自己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来完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我相信:只要用心、执着、刻苦拼搏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态度决定一切!“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的我将以不怕输的韧劲精神踏入社会!同时作为一名20xx年应届机电一体化专业即将毕业的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只是求学途中走完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人生大学,人生道路上还有更多的坎坷,踏入社会只是人生道路途中的某段起跑点!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总结演示教学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功能要素: 机械本体,动力单元,传感检测单元,执行单元,驱动单元,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 2.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 3.上线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和数据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主要采用工业控制机(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单,多回路调节器,单片微控制器,总线式工业控制机,分布计算机测控系统)进行信息处理。 4.伺服驱动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 常见的伺服驱动系统主要有电器伺服(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和液压伺服(液压马达,脉冲液压缸等) 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有:1.取代法2.整体设计法3.组合法 6.为满足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良好伺服性能,不仅要求接卸传动部件满足转动冠梁小,摩擦小阻尼合理,刚度大,抗振动性能好,间隙小的要求:P11要求机械部分的动态性能与电机速度环的动态特性相匹配。 7.齿轮传动齿侧间隙的消除:1刚性消隙法2柔性消隙法 8.丝杠螺母间隙的调整:1垫片式调隙机构2螺纹式调隙机构3齿差式调隙机构 9.齿轮副级数的确定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按一下原则进行:1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2质量最小原则3输出轴的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在减速齿轮传动链中,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各级传动比按“前小后大”原则排列,则总转角误差较小,且低速级的转角误差占的比重恒大,因此,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精度应该减少传动级数,并使末级齿轮的传动比,尽可能大,制造精度尽量高。 10.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1线性度2灵敏度3迟滞性4重复性 11.常用直线位移测量传感器:电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感应同步器,光栅传感器 常用角位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光电编码盘等 12.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直流测速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接近式位置传感器(原理分:超声波式电磁式光电式静电容式气压式) 13.传感器前期信号处理放大方法:1测量放大器2程控增益放大器3隔离放大器 数字量斐线性矫正框图 被测量→传感器→放大器→A/D→数字量非线性矫正电路→数字处理或显示 15.电机控制方式:开环,半闭环,闭环 种类: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 16.驱动电源由环形脉冲分配器,功率放大器组成 17.步进电动机的选用:首先根据机械结构草图计算机机械传动装置及负载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然后分别计算各种工况下所需要的等级力矩,再根据步进电机最大静转矩和起动运行矩频特性,选择合适的步进电动机 18.直流伺服电动机如下特点;1稳定性号2可控性号3相应迅速4控制功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材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孟子>二章》里的一篇课文孟子的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本文是被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之一,文章从个人成才事例类推到国家治国的道理,阐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个中心论点全文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论证充分,文采丰富本文放在这里对前面所学习的文言文有巩固作用,也为学习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生动精辟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其阐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会借助于工具书查找字词的含义,在预习过程中能大概梳理文章,但对诸如“苦”“所以”“然后”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的解释存在难度。学生能大概理解课文,但对文章论证思路的归纳可能不够准确。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二、知识准备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布置反复读课文: 1、听录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原文__翻译_书下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解词: 1、书下注释: (1)发:起,指被任用。(2)畎亩:田间、田地。(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4)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5)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士,狱官。(6)市:集市。(7)任:责任,使命。(8)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9)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10)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1)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12)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13)曾益:增加。曾,通“增”,增加。(14)恒过:常常犯错误。(15)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16)作:奋起,指有所作为。(17)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18)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19)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20)入:指在国内。(21)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22)出:在指国外。(23)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24)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31)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补充注释 (1)故:所以。(2)是:代词,这样。(3)恒:常常。(4)过:动词,犯错误。 (5)喻:了解,明白。(6)则:如果。(7)然:这样。 3、一词多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2)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三、课文翻译: 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机电一体化实习小结报告【三篇】

机电一体化实习小结报告【三篇】 机电一体化作为一个全新的尝试,用自动化代替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其优越性和先进性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一】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系同学各自开展了顶岗实习活动。在公司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在电器组当一名小小的电工。从找工作到找到工作到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点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体会到很多,相信此次经历多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在这个时候,我来到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机电安装公司,在这里进行我的毕业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是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是于XX年由原广东省水电建筑安装公司与原广东省水利水电机械施工公司两家“水电世家”联姻而诞生的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企业。 多年来,“源天人”一直奉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业主至上、恪守合同”的经营宗旨,积极实施做强水利水电施工、地基与基础施工、机电设备安装“三大板块”业务的经营战略,承接了大批国家、盛市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施工足迹从广东辐射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辽宁、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十七个省市及国外的越南、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国家。打造了无数“机电精品”,承建了白天鹅宾馆基础工程、花园酒店基础工程、荔湾广场基础工程等一批精品基础工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水平和装机总容量、总台数以及单机容量一直以来雄居全国顶尖水平,创造了灯泡贯流机组单机容量世界之最的记录,被誉为“南粤水电安装劲旅”。是全国首家进入地铁盾构行业和广东省率先将薄壁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成功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利施工企业。 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被广东省三防办授予“广东省三防机动抢险四队”。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 想要成为一名机电一体化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下面是由整理的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篇一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 年7月14日至7月31日去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 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讲解了S7-300、400系列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的使用方法。其次讲解了组态软件WinCC的使用方法。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在PLC实训室做了一些针对性练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第二部分为变频器调速技术与应用,后八天由有9年变频器维修经验的陈少明讲师主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变频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在交流传动的应用领域等; 2、电机的知识,异步电机的简单原理,异步电机对变频器的要求,变频器的原理;

3、变频器的主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 4、电动机和变频器的选择,包括容量的选择,形式的选择; 5、变频器的安装要求; 6、变频器的功能,全面的讲了变频器的各种功能及参数的设定。 7、IGBT模块的测量。 通过后八天的听课学习,我对异步电机的原理、变频器的原理重要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由于以前接触变频器相关的知识很少,而且时间有限,陈老师也没有仔细讲解,所以还有很多地方都似懂非懂,以后还要结合笔记和培训教材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在这次培训中我发现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诸多方面都必须要用PLC 控制,所以在这新的时期,PLC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它将在自动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十八天对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尤其是PLC在机械控制中的应用、编程和调试让我对机械控制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以后在教学中和科研中指明了一定的方向,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篇二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11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

机电一体化实习总结

机电一体化实习总结 机电一体化实习总结 蓦然回首,转眼为期一周的铣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铣工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伟大的诗人李白那一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 我们实习的第一天看了关于铣工实习的有关的知识与我铣工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碟片.看到那飞转的机器、飞溅的铁花,令我既担心又激动.担心的是,如果那飞转的机器隆隆声让人心惊肉跳和那鲜红的铁花四处飞溅的发出耀眼的的光芒令人眼花缭乱;激动的是,等待了将近一年的铣工实习就要开始了.这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第一次进入工厂当令人尊敬的工人,也是第一次到每一个工科学子一试身手的实习基地. 其实,对我们这些工科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绝好机会,又将全面地检验我们知识水平.铣工实习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实习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铣工实习过程中通过独立地实习操作,将有关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习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进行工程实习综合能力的训练及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的培养与锻练. 铣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院的学生的必修课,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铣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铣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铣工是最累的!” 铣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

1、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它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实现整个机械系统最优化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的科学技术。机电一体化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系统两方面的内容。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汽车等。 2、机和电的关系: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指机械部分,包括结构、执行机构、传感器机构等。“电”指电子部分,包括控制电路和电气连线等。二者关系是,“机”是基础,“电”是核心。机电系统在电的控制下,协调各机械部件(传感器、电机、结构等)完成各种指令及功能。 3、机电一体化的范畴:凡是由各种现代高新技术与机械和电子技术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各种技术、产品以及系统都属于机电一体化的范畴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性能上,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功能上,向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3)层次上,向系统化、复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系统结构采用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并具有强大的通讯功能,如RS232、RS485、CAN等。 4)机电一体化单元向模块化方向发展,利用标准模块解决系统集成中的不匹配、不兼容问题。 5)机电一体化产品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意义重大。 6、机电一体技术的主要特征 1)整体结构最优化。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时,综合运用机械、电子、硬件、软件等各种知识和理论,实现系统优化。 2)系统控制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动信息处理、自动诊断、自动记录、自动显示等功能。 3)操作性能柔性化。通过软件和程序实现对系统机构的控制和协调。操作流程通过软件设定,灵活、方便。 7、机电一体化的目的功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注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出来并被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你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尽贫穷之苦,让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梗塞,然后才知道有所作为;(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现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才明白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

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所探讨的问题:造就人才、治理国家[3]举例论证,就是文章的开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好处是采用类比的手法,说明了他们都是先经历挫折,不得志,后来一跃成名的,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作者所提出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下文起了铺垫的作用 引用论证,“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一个自古以来的道理,同时照应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处是以道理证明事实,证明了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

机电一体化个人总结

机电一体化个人总结回首三年来的大学生涯,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且我相信:用心就一定能赢得精彩! 这段大学生活,给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在思想上: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上,我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在历次的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12年机电专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我也深知,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我现在的实习工作,也正是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希望单位领导能够给我一个发展的空间,去实现我人生的价值。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我对自己的专业无比地热爱,在光辉灿烂的大学三年岁月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有悲。我在老师的教导下通过自身刻苦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工作的好习惯。大学是育人培才的摇篮,身处其中的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成长,不但专业知识丰富了,能力提高了,而且人生观、世界观也得到了更好的锤炼。 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并取得了优秀成绩,每学期末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前三名。因此让自己取得了自信和增强了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的信心,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向上、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人总是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锻炼! 思想上,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遵纪守法,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活动和爱国主义活动。 经过大学三年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学习,谦虚自律的我,乐观向上、为人真诚、坦率,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在学习上,我成绩良好,在深透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多种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在面对学校的每一次实习时都认真对待,争取做到最好,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得到了各位老师好评的同时候,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其他方面,我都能积极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表现不错。当然,我觉得在自己在人际关系上是很不错的,但是却不能很好地组织大家开展更有意义和有特色的活动,而且有时恒心不够,容易半途而废,也不善于总结经验,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